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NBI放大内镜》课件

《NBI放大内镜》课件

对病变判断的局限性
NBI放大内镜主要适用于消化道内镜检查, 对于其他部位的病变可能不适用。
虽然NBI放大内镜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 ,但对于某些微小病变或早期病变的判断 可能存在局限性。
CHAPTER 04
NBI放大内镜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 望
NBI放大内镜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光学、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NBI放大内镜 有望实现更高的图像分辨率、更准确的诊断和更智能化的 操作。
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结构
NBI技术能够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的微 血管形态和表面结构,有助于观察消 化道黏膜的细微变化。
便于发现癌前病变
NBI放大内镜能够提高消化道肿瘤和 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率,有助于及时 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操作简便
NBI放大内镜操作简便,与常规内镜 检查类似,无需特殊设备和技能要求 。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PTER 02
《nbi放大内镜》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NBI放大内镜简介 • NBI放大内镜的应用 • NBI放大内镜的优势与局限性 • NBI放大内镜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 结论
CHAPTER 01
NBI放大内镜简介
NBI放大内镜的定义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新型的内镜技术,结合了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 NBI)和放大内镜功能,能够提供高清晰度和细节的内镜检查。
NBI放大内镜通过结合NBI技术和放大 内镜功能,实现了高清晰度和细节的 内镜检查,提高了消化道肿瘤和癌前 病变的早期发现率。
放大内镜则利用高分辨率的摄像系统 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消化道黏膜放大 ,提供更细致的观察效果。
NBI放大内镜的特点
高清晰度和细节

《NBI放大内镜》课件

《NBI放大内镜》课件
《NBI放大内镜》PPT课件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窄带成像技术,通过电子成像技术可放大体腔内病变的视 野。它帮助早期发现病变,增加诊断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什么是NBI放大内镜?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窄带成像技术,通过电子成像技术放大体腔内病变的视野。
NBI放大内镜的优点
1 早期发现病变
NBI放大内镜帮助医生在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成功率。
病变识别与评估
4
以获得最佳成像效果。
利用NBI放大内镜,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识 别和评估病变。
NBI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案例
肺癌早期诊断
NBI放大内镜可帮助医生在肺癌的早期阶段进行准 确诊断。
膀胱癌早期诊断
NBI放大内镜可提高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率,提供更 精确的治疗方案。
大肠息肉摘除术
NBI放大内镜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检测大肠息肉, 并进行精确的摘除手术。
提高胃癌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
NBI放大内镜可提高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促进早期治疗。
总结
1 广泛应用,诊断价值高
NBI放大内镜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2 技术水平要求高
NBI放大内镜操作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
3 操作规范,安全使用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安全使用NBI放大内镜,可以减少患者痛苦并提高检查效果。
2 增加诊断准确度
NBI放大内镜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病变类型,提高诊断准确度。
3 降低漏诊率
NBI放大内镜可帮助医生发现微小病变,降低漏诊率。
NBI放大内镜的应用领域
1 消化道疾病
2 泌尿系统疾病
NBI放大内镜在胃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 广泛。
NBI放大内镜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

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断ppt课件

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断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井上分类V2型,可见有深层的尾巴 一样的血管
17
可编辑课件PPT
井上分类V3型,可见一条较粗血管
18
可编辑课件PPT
食管早癌内镜下诊断小结
食管里使用碘染色比较容易找到病变 NBI可以通过血管形态区分肿瘤性或非肿
瘤性 对于肿瘤性还可以判别早癌浸润的深度
19
可编辑课件PPT
胃早癌内镜下诊断
胃早癌内镜下诊断小结
病变可见分界线 病变里面可见异常血管 病变里面可见异常腺管开口 不能判别早癌浸润的深度
33
可编辑课件PPT
大肠早癌内镜下诊断
34
可编辑课件PPT
35
可编辑课件PPT
36
可编辑课件PPT
37
可编辑课件PPT
38
可编辑课件PPT
39
可编辑课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T
40
可编辑课件PPT
24
可编辑课件PPT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25
可编辑课件PPT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22
可编辑课件PPT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23
可编辑课件PPT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与色素内镜比较
NBI内镜无需使用色素染色,避免了色素过敏等潜在风险,且操作 更为简便。
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比较
NBI内镜在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上略逊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但后 者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 诊断中应用价值
设备准备
确保NBI内镜设备完好,光源、图 像处理器等部件工作正常。准备 好必要的附件,如活检钳、注射 针等。
检查室准备
保持检查室清洁、安静,调节适 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电源插座 正常工作,以防设备故障。
操作过程规范
插入内镜
经口或经肛插入内镜,根据患者情况和 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方向。
活检与标记
提高早癌检出率
增强黏膜表面微血管和黏膜结构的可视化
01
NBI内镜通过窄带光照射,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消化道黏膜表面的
微血管和黏膜结构,从而提高早癌的检出率。
突出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02
NBI内镜能够增强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度,使得
病变区域更加突出,易于观察和识别。
适用于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早癌
ANALYSIS
SUMMAR Y
05
临床实践案例分享与讨 论
案例一:食管早癌诊断与治疗
患者情况
一名50岁男性,因进食哽噎感就诊,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局部充 血、糜烂。
NBI内镜表现
在NBI模式下,病变处呈现茶褐色改变,血管纹理模糊不清,考虑 食管早癌可能。
诊断与治疗
结合病理活检结果,确诊为食管早癌。患者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ppt课件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ppt课件

Case1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Case1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Case1
m3,sm1 or deeper
m1 m2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Case1
• 病理: 鳞状细胞癌,0-IIc,侵达黏膜固有层,ly0(无淋巴结侵犯),v0
(无血管侵犯),HM0(水平切缘干净),VM0(垂直切缘干净)。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IPCL(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s)
异形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
IPCL改变(血供)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IPCL: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
食道黏膜下静脉发出许多 细血管向组织的浅层延伸, 在黏膜肌层上下形成树枝 状血管网,树枝状血管的第 四分支进入上皮乳头内,形 成单个的环,即IPCL。应用 80倍以上的放大内镜观察, 可清晰观察到IPCL。
NBI+放大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 用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早期食管癌
• 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早期食管癌分型
淋巴结转移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早期食管癌诊断
• 白光 • 碘染:定性诊断 • EUS:深度+淋巴结转移。 (Meta分析:敏感性86%,特异性87%)
Case4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Case4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课件PPT课件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课件PPT课件

a.食管浅表癌的白光观察图像。正常毛细血管像消失,粘膜略有发红,但难以确定为癌。
b.NBI图像:能够认出,以4点钟方向为中心的月1/4周的褐色区域病变。
精选ppt2021最新
14
c.NBI图像:稍微接近褐色区域,看到扩张的IPCL增生像。将构
造强调提高到B8来观察时,看出该扩张增生IPCL的大部分属于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精选ppt2021最新
1
NBI的工作原理
NBI,即窄带成像内镜,又称电子染色内镜。
通过滤光器过滤掉普通内镜氙灯光源所发出红、 蓝、绿中的宽带光谱,选择415nm、540nm的窄 带光。
415nm的蓝光波长短,穿透粘膜表浅,血红蛋白 对光波的吸收峰也位于415nm左右,因而有利于 显像消化道粘膜表面腺管开口和表浅血管。
19
食管下段浅表癌(0-‖b,50mm)
a.白光:在4点钟方向能看到散在的颗粒状隆起,再其周围有粗糙的发红粘膜。白光 观察下认出的病变范围只有1/3周左右。 b.NBI:用NBI 观察,以白光图像看到的精病选p变pt2为02中1最心新,约有半周可认定为病变区域。20
540nm的绿光穿透力强,对于粘膜下层的血管显 示效果好。
NBI显示粘膜表面微细结构和粘膜下血管较传统 的白光模式内镜清楚,立体感更强 。
精选ppt2021最新
2
精选p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21最新
3
NBI在临床中应用
微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联合放大内镜观察其细微结构,进一步评 价其特性并预测组织病理学结果;
b.NBI:可认出以6点钟方向为中心,约1/3周的褐色区域病变。
精选ppt2021最新
17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目前NBI内镜在消化 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 尚不普及,需要加强 宣传和推广。
技术发展迅速
随着NBI内镜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完善,其 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 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临床需求大
消化道早癌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NBI内镜 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 方法,具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
政策支持
政府对消化道早癌的 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视, 未来可能会出台相关 政策支持NBI内镜技 术的推广和应用。
NBI内镜通过高分辨率的电子摄像系统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以便医生 进行观察和分析。

NBI内镜的特点
高对比度
NBI内镜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的图像, 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的血管和微细结构,
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识别病变。
操作简便
NBI内镜的操作相对简单,医生经过 培训后可以快速掌握使用技巧。
快速诊断
由于NBI内镜能够突出显示黏膜表面 的血管和微细结构,医生可以快速准 确地诊断消化道早癌和其他病变。
适用范围广
NBI内镜可用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早 癌筛查,如食管、胃、结直肠等,具
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操作简便
NBI内镜技术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 特殊设备,医生经过培训后即可熟练 掌握。
安全性好
NBI内镜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身体无害,安 全性较高。
NBI内镜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普及程度低
适用范围广
NBI内镜适用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检 查,如食管、胃、结直肠等。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
02
中的应用
食管癌的诊断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NBI内镜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能够发现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

NBI放大内镜ppt课件

NBI放大内镜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3
NBI放大内镜在诊断食管早癌中的应用
• 食管黏膜表面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应用放大内镜可以 清晰的观察到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的形态。
• IPCL的形态变化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浸润深度具有重要 意义。
• 早期食管癌可出现IPCL的扩张、扭曲、管径粗细不均及不 规则形态改变等4种改变。
• 不规则MS型:隐窝边缘上皮形态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弧线形、 线形、锯齿形等,长度和宽度比例失调。非对称分布且排列不规 则。wos存在,但形态不均一且排列不规则。
• MS形状消失:隐窝边缘上皮或wos等微细结构无法观察。
精选课件ppt
19
精选课件ppt
20
NBI放大内镜在诊断结肠早癌中的应用
工藤分型:
• 不规则MV型:微血管的形态呈开放性襻状或闭合性襻状、蛇形状、 分支状、奇异状等多样性,形状不均一、分布不对称、排列不规则。
• MV消失:黏膜表面呈现白色不透明物质(WOS),无法观察到黏 膜上皮下的微血管,导致血管无法判定。
精选课件ppt
18
• 规则MS型:隐窝边缘上皮形态呈现均一的圆形、椭圆形、多角 形、弧线形、线形;长度和宽度比例正常。对称分布,排列规则。 wos存在且形态均一、排列规则。
腺瘤 精选课件ppt
深层黏膜下2癌5
谢谢
精选课件ppt
26
Ⅴ1型:同时出现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或形态不规则改变 中的4种改变; Ⅴ2型:在Ⅴ1型的基础上出现精选课血件p管pt 的延长,原血管袢结构尚完 6
•IPCL Ⅲ型、Ⅳ型多为中、重度异性增生。
•IPCLⅤ型提示癌变: Ⅴ1、Ⅴ2型病变一般为浸润黏膜肌层,是内镜下切除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三 60多岁,男性/因感到心窝部不适,以进
一步检查为目的实施EGD/这次经NBI查出 食管浅表癌。 本病例要点: 用PQ260筛查,在NBI观察下看到褐色区 域,发现食管浅表癌。 用白光观察时,也看到粘膜表面略微发红。 用NBI观察发现,病变范围比在白光下看 到的范围大。
19
用H260型内镜无放大观察清晰的看到IPCL,诊断 出浸润深度。
实施ESD的结果,同术前诊断一致。
如下图所示
13
食管中段浅表癌(0-‖b,15mm)
a.食管浅表癌的白光观察图像。正常毛细血管像消失,粘膜略有发红,但难以确定为
癌。
b.NBI图像:能够认出,以4点钟方向为中心的月1/4周的褐色区域病变。
4
NBI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应用
食管癌的毛细血管异常丰富,在病变早期 即出现。
NBI下显示病变区域呈明显的褐色,与周围 正常粘膜有着明显对比。
放大观察可以更清晰识别界限,能够观察 到在褐色区域内密集增生的上皮乳头内毛 细血管袢(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 IPCL)的形态 。
早期食管癌(粘膜内癌)
a.普通光:病变位于自5点钟到8点钟的方向,略有发红,虽 然能看到血管失透见,但以普通光观察难以确认。 b.NBI:普通光下观察困难的病变,用NBI观察时,褐色区域很 容易被认出来。
7
c.染色:经碘液染色,可认出同NBI观察的褐色区域一致的
明显的碘不染色区域。
d.NBI放大:在NBI放大观察,看到一扩张、蛇形、口径不
食管下段浅表癌(0-‖b,50mm)
a.白光:在4点钟方向能看到散在的颗粒状隆起,再其周围有粗糙的发红粘膜。白 光观察下认出的病变范围只有1/3周左右。 b.NBI:用NBI 观察,以白光图像看到的病变为中心,约有半周可认定为病变区域。20
c、NBI :稍微接近褐色区域可观察到扩张的IPCL的增生图像,把构造强调变更为
14
c.NBI图像:稍微接近褐色区域,看到扩张的IPCL增生像。将构
造强调提高到B8来观察时,看出该扩张增生IPCL的大部分属于
井上分类法的V-1型,诊断浸润深度为EP.
d.碘染色图像:所观察到的未染色病变区域,同NBI观察时的褐
色区域基本一致。
15
病例二 60多岁,男性/肝硬变在治疗中/因食管静
540nm的绿光穿透力强,对于粘膜下层的血管显 示效果好。
NBI显示粘膜表面微细结构和粘膜下血管较传统 的白光模式内镜清楚,立体感更强 。
2
3
NBI在临床中应用
微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联合放大内镜观察其细微结构,进一步评 价其特性并预测组织病理学结果;
作为病灶靶向活检及内镜下治疗的定位手 段。
同、形态不一的IPCL。
8
早期食管癌(SM1浸润癌)
a.白光:病变部位在自10点钟到2点钟的方向,看到发红的凹陷型病变。 b.NBI:在NBI观察下,此病变的褐色区域可更清晰的被识别出来。
9
c.染色:经碘液染色能清楚地看出明显的不同染色区域,且此区域和在NBI观察到的 褐色区域一致。 d.NBI放大:用NBI放大观察到IPCL的扩张、蛇形、口径不同、形态不一、延伸,以 及部分破坏所见。经ESD病理组织检查,诊断为浸润到SM1的鳞状上皮癌。 10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 用
1
NBI的工作原理
NBI,即窄带成像内镜,又称电子染色内镜。
通过滤光器过滤掉普通内镜氙灯光源所发出红、 蓝、绿中的宽带光谱,选择415nm、540nm的窄 带光。
415nm的蓝光波长短,穿透粘膜表浅,血红蛋白 对光波的吸收峰也位于415nm左右,因而有利于 显像消化道粘膜表面腺管开口和表浅血管。
脉曲张,定期实施EGD/这次经NBI检查出 食管浅表癌。 本病例特点: 有肝硬变和食管静脉曲张,多次实施EGD, 但食管癌未发现。 以PQ260做NBI观察,可以看到褐色区域, 发现食管浅表癌。 以PQ260无放大观察中,清楚地看到IPCL, 依次可诊断出浸润深度井上分型V-1型。 实施ESD,结果同术前诊断一致。
16
食管上段浅表癌(0-‖b,30mm)
a.白光:看到正常毛细血管消失,年末稍微发红,但难以认定为癌。 b.NBI:可认出以6点钟方向为中心,约1/3周的褐色区域病变。
17
c.NBI图像:稍微接近褐色区域,可看到扩张的IPCL增生现象,把图像强调变更 为B8座细致观察,诊断出该扩张增生IPCL大部分属于井上分型V-1型。浸润深度 为EP. d.碘染色图像:所观察到的未染色区域病变,同NBI观察时的褐色区域基本一致1。8
5
食管正常粘膜
a.白光:能观察到在粘膜下层的粗静脉或者在粘膜肌层上方的树枝
状血管网,这是井上医生所说的所谓的血管透见像。
b.NBI:经鼻内镜的NBI观察虽然较暗,但还可以充分观察。在白光
下能认出的血管透见像,用NBI得不到强调,然而能够看到成褐色
6
网状的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但其IPCL2007年、因早期胃癌做过ESD治疗 /2009年、发现早期胃癌在其他部位复发、实施 ESD。为ESD2个月后、随访EGD(上消化道内镜 检查)中,观察到食管上的NBI褐色区域。
本病例要点:
胃ESD实施2次,反复做了EGD,但食管病变未发 现。
初次以NBI观察食管就认出褐色区域,发现食管 浅表癌。
早期食管癌(粘膜内癌)
a.白光:在6点钟方向,看到稍有发红并纵向延伸的凹陷性病变。
b.NBI:用NBI观察就可容易的识别出褐色区域。
11
c.碘染色:用碘液染色,可认出同NBI观察时的褐色区域一致的明显的为染 色区域。
d.NBI放大:NBI放大观察可以看到,IPCL的扩张、蛇形、口径不同、形态 不一及延伸。据ESD病理组织结果,诊断为浸润至粘膜上皮内的LPM(粘膜 固有层)鳞状上皮癌。
B6时,仔细观察诊断结果,扩张增生的IPCL大部分属于井上分类的V1-V2型,浸
润深度为EP-LPM.
d.碘染色图像:所看到的为染色区域病变,同NBI观察时的褐色区域基本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