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class07-experiment
周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笔记整理

周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笔记整理概述本周的课程主要讲解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下是对课程内容的整理和总结。
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通过研究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并提高绩效。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 绩效原理: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的绩效,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控制来达到预期结果。
2. 协调原理:管理需要协调不同的资源、部门和个人,以实现整体优化。
3. 激励原理: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限制原理:管理需要考虑各种限制条件和约束,如时间、成本、人力资源等,以在有限资源下实现最佳结果。
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计划: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为实现目标提供指导。
2. 组织:合理划分组织结构和职责,确保信息流通畅和工作高效。
3. 领导:培养有效的领导者,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4. 控制:建立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确保实施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和纠正偏差。
5. 协调:协调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合作和共同努力。
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组织和领域,包括企业管理、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
管理学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管理学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如全球化、科技进步、人才管理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
总结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研究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并提高绩效。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管理学实验课程材料1

管理学原理教学实验要求一、实验前准备工作1、在复习教材中有关实验原理及其相关叙述的基础上,做好预习工作。
认真阅读有关实验教材,明确本次实验内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力求做到实验目的明确、理论透彻、操作清楚,掌握有关仪器操作的初步知识及注意事项。
2、实验前准备实验用品,包括实验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并摆放整齐。
二、实验中注意事项1、听从实验教师的统一安排,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2、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实验所涉及的技能技巧。
在使用不熟悉其性能的设备之前,应查阅有关材料或请教指导教师。
注意爱护实验设备,不要随意进行实验,避免造成损失。
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以便妥善处理。
3、自觉养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习惯,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内容。
包括实验思想统筹安排、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实验过程细致观察、实验问题深入思考、实验分析认真全面,以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长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负责,组员积极参与,做到团结协作、求实创新。
5、要始终保持实验场所清洁、整齐和安静,养成良好实验习惯,自觉地节约用电,并注意实验安全。
三、实验后总结工作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及时交送。
(实验报告模板见附录3)四、实验报告填写格式见附录:管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五、管理学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及标准1、管理学实验成绩占管理学总成绩的30%。
2、小组成绩:由教师根据小组在整个过程中的组织情况和报告分析的准确性、深度评定小组成绩。
3、个人成绩:根据每个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程度、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评定个人成绩。
4、总成绩:综合小组成绩及个人成绩进行评定。
六、课时分配实验课时分配为:实验一(2学时)、实验二(2学时)、实验三(2学时)、实验四(2学时)、实验五(2学时)、实验六(2学时)、,合计共12学时。
附录1 制定商业计划书一、实验目的1.学习制定一份综合性的计划。
2.亲历计划制定的过程,学习运用计划制定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_罗宾斯博士管理学最新力作)知识要点归纳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_罗宾斯博士管理学最新力作)知识要点归纳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罗宾斯博士管理学最新力作)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1、组织:就是将一些人系统的安排在一起,以达到某些特定目标。
2、管理者:指的是在一个组织中直接督导他人工作的那群人。
3、高层管理者:是那些位居组织顶层或接近于顶层的人员。
4、中层管理者:位于组织的基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之间。
5、基层管理者:是直接负责非管理类员工日常活动的那些人6、管理:是指通过与他人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把事情做好的过程。
7、效率:是指正确的完成一项任务,用一定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用最小的投入获得一定的产出。
8、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从而帮助组织达到既定目标。
9、管理者的四项职能:②组织:包括决定要执行哪些任务,谁来执行,任务如何分配,谁向谁汇报,由谁制定决策等等。
③领导:指导并激励相关人员并解决冲突④控制:督导活动。
确保能够按计划实施10、管理者应具备的职技能:①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所具备的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或技术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②人际关系技能:指管理者与其他个体和群体良好合作的能力③理念技能:指分析和判断复杂形势的能力④政治技能:指建立权力基础并构建合理的社会关系的能力11、小企业:指员工在500人以下,不必非得从事全新的或者具有创新实践性的实践活动,相对来讲对其所在行业影响甚微的独立经营单位。
第二章管理环境1、地球村:是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无边界世界的概念2、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经营的各种国际公司②全球化公司:其管理决策权和其他决策权都集中在母国③无边界组织:消除人为地理障碍的组织方式3、全球筹供:从全球任何地方购买最便宜的原材料或雇佣最廉价的劳动力,其目标是利用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4、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一个组织授予另一个组织使用其品牌名称、技术或者产品规范的权利,作为回报它可以得到一整笔费用或者通常是基于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分成。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重点

1。
管理的定义: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2.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决策:制定目标,确定为达成目标所必需的行动,各层管理者都需要制定计划。
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完善)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组织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它一切活动的保证和依托.领导: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同计划弹性适应。
创新: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3。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4.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5。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劳动价值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的观点查尔斯·巴贝奇发展了斯密的观点-—“边际熟练”原则: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创始人):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也可以增加工厂利润6. 泰罗管理理论的要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7。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思考题1.你的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管理者吗?请分别用管理职能、管理角色、技能观点以及系统观点和权变观点讨论这个问题。
答:授课教师是管理者。
管理者指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管理者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协调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可能意味着监督几个单独的个人,还可能包含协调一个团队的活动。
授课教师就是协调一个团队(学习团队)达到教学目标的管理者。
具体说来,授课教师作为管理者的工作可以用不同的观点来描述:(1)职能观点。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一般认为管理具有以下几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如图1-1所示。
图1-1 管理职能对于授课教师的工作来说:①计划。
教师不仅对一个学期的授课任务有详细的计划,还对每堂课的授课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有一个具体的安排。
②组织。
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还要保证整个学期这门课程的顺利进行,包括安排学习委员、班长等协助其教学工作的展开。
③领导。
表现在教师指导和激励所有的学生用心学习,个别时候还会找个人谈话,对学校好的同学进行表彰。
④控制。
教师要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并且制定一系列的课堂纪律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
(2)角色观点。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 berg)这位杰出的管理研究者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行为可以被进一步组合为三个主要的方面,即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对于授课教师的工作来说:①人际角色。
作为课程的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授课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校总结、汇报,并为该门课程的展开争取一定的教学资源。
②信息传递。
作为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授课教师全权负责这门课程的展开,学校对该门课程的指示或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什么要求,都由授课教师代表全体学员向学校进行沟通和传达。
第七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笔记整理

第七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笔记整理1. 引言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组织、领导和管理的学科,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第七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管理职能、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此进行整理和总结。
2.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方面。
在周三的课程中,我们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2.1 计划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涉及到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如何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以及如何运用战略规划等方法来确保组织的顺利运行。
2.2 组织组织是管理的第二个职能,主要是指如何分配资源、划分职责和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探讨了组织结构的不同类型,以及如何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发展阶段来设计合适的组织结构。
2.3 领导领导是管理的第三个职能,涉及到管理者如何激发和引导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领导者的不同风格和领导理论,以及如何运用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4 控制控制是管理的第四个职能,主要是指如何监督和评估组织的运行状况,以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讨论了控制的不同方法,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控制指标和纠正措施。
2.5 创新创新是管理的第五个职能,是指管理者如何引导和组织创新活动,以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创建创新友好的组织文化和氛围。
3. 管理原则管理原则是管理实践中的基本规律,包括公平、透明、责任、诚信、合作和变革等方面。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原则:3.1 公平公平原则要求管理者对待所有员工都要公正无私,尊重员工的权益和尊严。
周三的课程中,我们研究了如何实现公平待遇和如何处理员工之间的冲突。
3.2 透明透明原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公开和透明,让员工了解组织的目标和进展。
2019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807管理综合课(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考试重难点与课后习题详解

2019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807管理综合课(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考试重难点与课后习题详解《市场营销学》考试重难点与课后习题详解由鸿知郑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辅导经验,组织教学研发团队与郑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合作整理。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郑州大学考研同学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市场营销学》考试重难点与课后习题详解全书编排根据郑州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市场营销学》(科特勒,第十三版)本资料旨在帮助报考郑州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郑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经典课后习题讲解,为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
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旅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适用科目:807管理综合课(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Part 1 - 考试重难点与笔记:通过总结和梳理《管理学》(周三多)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该部分通过归纳各章节要点及复习注意事项,令考生提前预知章节内容,并指导考生把握各章节复习的侧重点。
Part 2 - 教材配套课后习题与解答:针对教材《市场营销学》(科特勒,第十三版)课后习题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郑州大学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本资料由鸿知郑大考研网发布。
管理学专业英语教程(第二版)-Unit 7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学专业英语教程(精编版) (第二版)
LOGO
Outlines
1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Discipline
2
A Business asof Beliefs
How men would act under a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How men can then be manipulated to achieve a certain result then mechanistic systems could be built of much larger scope, and they would make sense.
Broadly with business activities
By abstracting from people as subjects only thos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ascribable to "things."
Someone do not accept the difference
4
Uncertainty in Business
5 Opportuniti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FudaLnOGO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Discipline
Management Science
Be different than the physical sciences
Avoid
▪ the need for effective means for convey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28
3、所罗门四组设计(选读)
➢ 是等组前后测设计和等组后测设计的综合,是由 所罗门(Solomon,1949)首创,故称为所罗门四 组设计(Solomon four group designs)
➢ “所罗门四组设计”
第一组: 前测O1——刺激X——后测O2
第二组: 前测O3——————后测O4
第三组:
刺激X———后测O5
第四组:
后测O6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29
▪ 等于重复做了四次实验(若以有前测和无前测比 较,则等于重复做了二次实验)。
▪ 这种设计对影响内在效度的八个因素均可控制
➢ 前测经验的单独效果之检验:(O4-O6)。
➢ 可以控制和测量前测的主要效果,可以控制和测量 前测与实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效果:(O2-O5),
广外管院 胡晓红
20
(一)预实验设计
▪ 预实验设计 (pre-experimental designs) 是没用 随机化步骤控制外部因素的一类设计,包括:
单组后期测量设计 (one group post-test design)
▪
X
O1
单组前后对比设计 (one-group pretest-posttest design)
序) ▪ R 表示将受试对象随机分派到不同的处理组中。
▪ 例如,经典的随机对照实验可以表示为:
▪
R O1 X1 O3
▪
R O2 X2 O4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14
(四)实验的效度及其影响因素
▪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准确程度,也就是某一 测量方法能否准确测量想要测的东西。对 于实验测量有两个目的:
可能对因变量产生
影响的所有变量。
由于这些变量的存
在,自变量对因变
量影响的测量会受
到干扰,导致无效
的实验结果,所以
在实验中需要对这
些变量的影响加以
控制。 广外管院 胡晓红
10
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s)
▪ 是指可以被操纵的变量, ▪ 对这些变量的操纵称为处理(treatment) 。
证明X是Y的起因是可能的
X的发生使Y的发生更加可能( X是Y 的可能性起因)
永远无法证明X是Y的起因是,最多只 能推断可能的X是Y的起因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5 因果关系的条件
因果关系的条件:
▪ 确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作为原因的变量 和作为结果变量之间是相关的;(共变 concomitant variation)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12
实验设计Experiment design
▪ 详细说明下列问题的程序 ▪ 1、测试单位:随机样本 ▪ 2、操纵哪些自变量 ▪ 3、测量哪些因变量 ▪ 4、如何控制外生变量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13
(三)实验研究中常用符号
▪ X 表示对自变量的一次操纵,也就是常说的处理。 ▪ O 表示对因变量的一次测量。(下标表示测量次
应
➢ I:测量工具:测量、观察者或评分自身的变化 ➢ SR:统计回归:极端分数的测试单位向均值靠近 ➢ SB:选择偏差:不正确地将测试单位分派到不同的
处理条件
➢ MO:样本磨损/死亡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18
4、对外生变量的控制
▪ 外生变量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对因变量产 生影响,从而干扰实验结果。
▪ 营销研究中常用的准实验设计包括:
时间序列设计
▪ O1 O2 O3 X O4 O5 O6
多重时间序列设计
▪ EG: O1 O2 O3 X O4 O5 O6
03.10.2020
▪ CG: O O O 1广外管2院 胡晓3红 O4 O5 O6
22
(三)真实验设计
▪ 真实验设计 (true experimental designs) 的特点是利用随机化和设立对照组,控制 外生变量的干扰,其中最常用的是实验前 后对照设计和实验后对照设计。
第九章
因果研究的实验设计
Experimental Methods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1
营销研究的基本步骤
定义 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题
制订 研究计划
收集信息
分析信息
报告结果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2
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介绍 •因果关系的概念 •实验的逻辑及其基本概念 •实验设计中符号 •实验方法的效度及其影响因素
▪ 内部效度是做出因果关系推断的一个必要
条件,对外生变量的有效控制对于保证实
验的内部效度至关重要。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16
2、外部效度
▪ 外部效度 (external validity) 是指实验所发 现的因果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即实验 结果是否能推广到现实世界。
▪ 实验的外部效度主要取决于: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7
因果关系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 自变量 (Experiment treatment) ▪ 测试单位 (Respondent) ▪ 因变量 ▪ 外生变量 ▪ 实验 ▪ 实验设计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8
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s)
▪ 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要求作为原因的变 量变化在先,结果在后;(时间顺序)
▪ 排除其它变量的影响,即这种观察到的相关关 系不是由于其它因素造成的;(非伪关系)
▪ 可推论性,即实验条件下所观察到的因果关系 在现实中也能成立。(有理论支持)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6
(二)实验的逻辑
▪ 如果根据某种理论命题得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 联系的假设,或者经验事实和主观判断,推测现象 X是造成现象Y的原因,即: X→Y。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23
1、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design),受试对象被随机分派到实 验组或控制组,每组在实验前后各进行一 次测量。
EG: R O1 X O3
CG: R O2
O4
▪ (O3-O1)-(O4-O2)=TE+IT
O1
X
O2
静态组比较 (static group comparison)
▪
EG: X
O1
▪
CG:
O2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21
(二)准实验设计
▪ 准实验设计(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在控
制测量的时间和对象的条件下进行,但缺乏对处理进程 安排的控制,也无法随机分组。
▪ 到底什么在起作用?人们的行为,常受别人对其期
望的影响。
▪ 纠正:双盲试验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25
2、实验后对照设计
▪ 实验后对照设计 (posttest-only control group design) 没有前测,只在实验后同 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量。
▪
EG: R X O1
▪ 在市场营销研究中常见的自变量包括价格水 平、包装设计、广告诉求类型或投放水平、 促销方法和力度等。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11
实验 (experiment)
▪ 就是在尽量控制有关外生变量的影响的 条件下,对自变量进行操纵并测量它们 对因变量的影响。
▪ 把所有试验分成单因子和多因子设计. 单 因子是指仅含一个试验因子的设计, 而多 因子则含有两个以上试验因子。
➢ 可以测量“成熟”和“历史”的综合影响效果
O6-O1和O6-O3。
▪ 这种设计是最严谨控制的实验设计之一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30
4、随机区组设计
▪ 特点是区组所控制的实为干扰因子.将不是试验 者真正关心或感兴趣的东西控制。
▪ 根据外生变量将测试单位分成区或组。确保对不 同的试验组和控制组在外部变量上有精确的匹配。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24
【例】罗森塔尔实验——望“子”成龙 的作用
▪ Rosenthal 和 Jacobson 在1968年进行了一项实验。 研究人员在美国的一所学校对学生进行IQ测试,然后 告诉老师,根据测试的结果某些学生在下学年的学业 会有很大的进步。
▪ 果然,下学年末再次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被认为会 有突出进步的学生果然表现不一般。但实际上,研究 人员告诉老师会有突出进步的学生完全是随机抽取的, 他们在实验前进行的IQ测试成绩和别的同学并无显著 差异。
1 X是Y的起因;
2 这个结论可以推广到其更大规模的人群。
▪ 实验的效度可区分为: ➢ 内部效度; ➢ 外部效度。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15
1、内部效度
▪ 内部效度 (internal validity) 指的是所观察 到的因变量的变化是否真的是由自变量的 变化所致,也就是能否排除其它因素对实 验的干扰。
➢ (林升栋,2006)——实验法在中国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03.10.2020
广外管院 胡晓红
4
一、相关概念介绍
▪ (一)因果关系 (causality) ▪ 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