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课时训练: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乙酸

合集下载

精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含答案

第2课时乙酸一、乙酸1.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分子模型C2H4O23.化学性质(1)弱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具有酸的通性。

下列几个问题均能体现乙酸的酸性,请按要求完成问题: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色;②乙酸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酸与Na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乙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石灰石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酯化反应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②特点:a.反应速率很慢,一般加入____________作催化剂并加热。

b.反应是______的。

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同样条件下又能发生______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实验操作实验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________________生成,且能闻到________ 现象化学方程式与醇分子中________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酯。

形成C—O键,在乙醇中可用18O 原子作示踪原子,证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④酯化反应又属于______反应。

二、酯1.概念酯是羧酸中的______被—OR′(R′表示烃基)取代后的产物,可简写成__________,官能团为______或__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乙 酸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乙 酸含答案

第二课时乙酸——————————————————————————————————————[课标要求]1.了解乙酸的主要用途。

2.掌握乙酸的组成与主要性质。

3.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的方法。

1.乙酸俗名醋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COOH)。

2.乙酸具有弱酸性,能发生酯化反应,其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3.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4.必记两反应:(1)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2)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乙酸1.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比例模型C2H4O2CH3COOH 羧基:—COOH俗名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醋酸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挥发3.化学性质(1)断键位置与性质(2)弱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 -+H+,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根据如下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2CH3COOH+2Na―→2CH3COONa+H2↑;②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③2CH3COOH+Na2O―→2CH3COONa+H2O;④CH3COOH+NaOH―→CH3COONa+H2O。

(3)酯化反应概念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反应特点反应可逆且比较缓慢化学方程式(以乙醇与乙酸反应为例)把反应混合物用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液面反应现象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且能闻到香味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弱酸,其酸性强于H2CO3,可通过向NaHCO3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方法进行验证。

1.乙酸具有什么结构特点?其官能团是什么?提示:乙酸可认为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羧基取代后的产物,其官能团是羧基(—COOH)。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课时练习:3.3.2 乙酸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课时练习:3.3.2 乙酸

乙酸1.(2019·佛山一中高一段考)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的官能团为—OH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C.乙酸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D.乙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答案C解析乙酸的官能团为—COOH,A错误;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B错误;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与钠反应产生氢气,C正确;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错误。

2.(2019·启东中学检测)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答案D解析乙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尽管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CH3COOH CH3COO-+H+,因此乙酸是一元酸。

3.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能与稀硫酸反应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乙酸(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能与NaOH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与稀硫酸不反应。

4.(2019·广州高一检测)酒精和醋酸是生活里的常用品,下列方法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A.闻气味B.分别用来浸泡水壶中的水垢看是否溶解C.分别滴加NaOH溶液D.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答案C解析A项,酒精和醋酸气味不同,可用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错误;B项,水垢的成分含CaCO3,与醋酸反应放出CO2,但不与酒精反应,可鉴别,错误;C项,酒精和NaOH溶液不反应,醋酸和NaOH溶液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正确;D项,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酒精不能,可鉴别,错误。

5.若将转化为,可使用的试剂是()A.Na B.NaOHC.Na2CO3D.NaHCO3答案A解析—COOH和—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OH与NaOH、Na2CO3、NaHCO3均不反应。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乙酸[基础过关]题组1 羧酸的结构与性质1.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答案D解析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

2.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灰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黑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由比例模型知,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题组2 酯化反应及酯的性质3.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了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了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了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了答案C解析硫酸属于难挥发性酸,A错误;乙醇不与碳酸钠反应,B错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正确;乙酸乙酯与碳酸钠不反应,D错误.4.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果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2:3.3.2 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2:3.3.2  乙酸

第2课时乙酸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乙酸的结构及酸性1.下列关于乙酸的认识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式是C2H4O2不是一元酸B.标准状况下,乙酸为冰状固体C.普通食醋中乙酸的含量为12%左右D.乙酸有羧基和甲基两种官能团[答案] B[解析]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是一元弱酸,A项错误;乙酸的熔点为16.6℃,B项正确;食醋中乙酸的含量一般为3%~5%,C项错误;乙酸中只含羧基这一种官能团,D项错误。

2.(2018·石家庄一中月考)下列可用于鉴别乙酸和乙醇的试剂是()A.NaCl溶液B.KNO3溶液C.Na2CO3溶液D.NaOH溶液[答案] C[解析]乙酸、乙醇均可溶于NaCl溶液和KNO3溶液,不反应且无明显现象,故A、B项不符合题意;向Na2CO3溶液中滴加乙酸会产生气泡,而滴加乙醇则无明显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向乙酸和乙醇中加入NaOH溶液,都无明显现象,故NaOH溶液也不能鉴别,故选C 项。

3.(2019·山西晋城一中期末)如图所示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1mol该有机物和钠反应生成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11.2L[答案] B[解析]乙酸(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能与NaOH反应,1molCH3COOH和钠反应,能生成0.5molH2,标准状况下为11.2L,乙酸和稀H2SO4不反应,故选B项。

4.食醋是一种生活必备的食品调味剂。

淘气的胖胖分别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玻璃杯中倒入适量食醋,他不会观察到明显现象的玻璃杯中盛有()A.滴加了酚酞的红色NaOH溶液B.锌粉C.明矾粉末[KAl(SO4)2·12H2O]D.小苏打粉末[答案] C[解析]食醋中含有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能和NaOH反应从而使溶液红色变浅或褪色,能和Zn反应生成H2,能和NaHCO3生成CO2气体,但和明矾不反应,故选C项。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3.3.2 乙 酸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3.3.2 乙 酸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乙酸目标导航] 1.掌握乙酸的组成、结构及主要用途。

2.掌握乙酸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3.认识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的方法。

一、乙酸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俗名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醋酸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挥发3.(1)弱酸性①弱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②醋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实验(2)酯化反应①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②反应特点: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且比较缓慢。

③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现象a.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b.能闻到香味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2H5+H2O(2)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生成酯和水。

议一议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3)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以CaCO3为主)()(4)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答案(1)×(2)√(3)√(4)×二、酯1.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称为酯,简写为RCOOR′,结构简式为,官能团为。

提醒乙酸中羧基上碳氧双键和酯基中碳氧双键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物理性质低级酯(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芳香气味。

3.用途(1)用作香料,如作饮料、香水等中的香料。

(2)用作溶剂,如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

议一议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或乙醇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答案不能,因为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乙酸乙酯会转化为乙酸钠和乙醇。

一、乙醇、水、乙酸分子中羟基的活泼性例1下列物质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产生H2的速率排序正确的是()①C2H5OH②NaOH溶液③醋酸溶液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解析金属钠与NaOH溶液反应,实质上是与其中的水反应,钠与水反应的速率比乙醇快;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更大,与钠反应速率更快。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乙酸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乙酸 作业

第2课时 乙酸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B .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C .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 .乙酸乙酯是密度比水小、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有水果香味的油状液体 答案 C解析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而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为酯化反应。

2.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①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②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③在红磷存在时,Br 2与CH 3COOH 的反应:CH 3COOH +Br 2――→红磷CH 2Br -COOH +HBr ,是③键断裂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 ,是①②键断裂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 B解析 乙酸电离出H +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 2的反应,Br 取代了甲基上的氢,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个乙酸分子断①键,另一个分子断②键,所以B 正确。

乙酸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位置及对应的反应类型3.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①石蕊②乙醇③乙醛④金属铝⑤氧化镁⑥碳酸钠⑦氢氧化铜A.①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⑦D.全部答案 C解析醋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与Al、MgO、Na2CO3、Cu(OH)2等发生反应,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但不能与乙醛发生反应。

4.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答案 D解析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醇脱氢。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3.3.2 乙酸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3.3.2 乙酸

课时作业16乙酸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灰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黑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析】由比例模型如,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答案】 B2.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飘香可口,原因是()A.有盐类物质生成B.有酯类物质生成C.有醇类物质生成D.有酸类物质生成【解析】酒和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有香味的酯类物质。

【答案】 B3.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2气体B.乙酸能与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答案】 C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答案】 C5.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取代反应B.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CuC.2CH3CH2OH+O2――→2CH3CHO+2H2O;取代反应△浓硫酸D.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解析】C中的反应属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余各项均正确。

【答案】 C6.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答案】 C7.将1 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时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2课时 乙酸
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 3CHCH 2+Br 2――→CCl 4
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浓H 2SO 4△
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 2SO 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 .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 2SO 4
B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 .有部分乙醇跟浓H 2SO 4作用生成乙烯
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 B .酯化反应一般需要脱水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 .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4.将1 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 .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C .可能生成88 g 乙酸乙酯
D .不可能生成90 g 乙酸乙酯 5.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B .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
C .除去CO 2中的少量SO 2:通过盛有饱和NaHCO 3溶液的洗气瓶
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 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6.取某一元醇13.00 g 跟乙酸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并加热,若反应完毕时,制得乙酸某酯15.80 g ,回收该一元醇1.40 g ,则该一元醇是( )
A .C 7H 15OH
B .
C 6H 13OH C .C 5H 11OH
D .C 2H 5OH
7)
A.①② 8.(双选题)某有机物X 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 和Z 。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 和Z 的
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可能是()
A.乙酸丙酯B.甲酸乙酯
C.乙酸甲酯D.乙酸乙酯
9.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合物官能团的名称:B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D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10.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

乳酸最初就是从酸牛奶中得到并由此而得名的。

乳酸又叫2-羟基丙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乳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乳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乳酸在浓H2SO4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环状结构的物质,写出其生成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乳酸在浓H2SO4作用下,三分子相互反应生成链状结构的物质,写出其生成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乙酸答案
1.B
2.C
3.B
4.B
5.A
6.A
7.C
8.AB
9. 答案:(1)
(2)羟基 羧基 (3)①CH 2CH 2+H 2O ――→催化剂
CH 3CH 2OH 加成反应
②2CH 3CH 2OH +O 2――→Cu/Ag

2CH 3CHO +2H 2O 氧化反应 ③n CH 2CH 2――→
催化剂 加聚反应
10. 解析:乳酸分子中含有“—OH ”和“—COOH ”用官能团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答案:(1)羟基、羧基
(2)
(3)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