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摘要:当前现浇板结构工程施工,钢筋保护层厚度超标或者厚度不足一直是钢筋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并且因为在建筑混凝土浇筑之后,这一问题被一定限度的掩盖,后期工程验收容易忽视。

加之合适的钢筋现浇板一方面能够使整个工程建筑结构构件截面的高度得到保证,另一方面还能够大大延长工程结构构件的耐用度,并减少后期工程维护费用,使得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能够实现最大。

本文主要阐述了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马镫;负弯矩;1前言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存在一是在结构上要保证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也就是要满足受力钢筋粘结锚固要求;二是要保证混凝土中钢筋的耐久性。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无论过厚或过薄,都会对构件产生影响。

保护层厚度过簿,混凝土保护层很快会被完全碳化,这样会减少钢筋表面钝化时间,使得钢筋提前开始锈蚀并加快钢筋失去力学性能,这样会导致降低构件的耐久年限,从这方面来看,加大钢筋保护层厚度,可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厚将会降低构件的有效截面面积,削弱构件的承载能力。

无论是板、墙还是梁,受拉钢筋总是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

如挑梁的受力筋设在构件上部受拉区,如果上部受拉区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构件抗弯能力降低,就会降低梁的承载能力。

对于楼板支座负筋,钢筋保护层偏厚,会使得支座承受负弯矩的能力减小,这样很可能会引起板上部产生裂缝。

所以,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在工程质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设计、施工、检测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控制是很重要的。

2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混凝土工程属于隐蔽工程,一般情况下钢筋的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偏差在混凝土浇筑后很难被发现,事后也不容易补救。

在通过钢筋位置检测仪检测过程中,枪测结果发现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的严重性明显大于构件尺寸偏差的严重性,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及现浇框架结构中主次梁交界处主梁的上部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的问题尤为突出。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及问题处理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及问题处理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及问题处理摘要:本文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必要性出发, 分析了实际检测工作中一些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相关规范作了论述, 以及介绍了如何处理实施检测出现的检测不合格问题。

以期加深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问题的认识, 通过有效的检测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检测;问题处理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钢筋与混凝土两者的结合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

但由于钢筋混凝土的使用量大,使用面积广,从目前建筑工程的监督现状来看,我国众多工程中经常出现由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不少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病害原因,实际使用寿命远少于设计年限。

所以在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中,对钢筋混凝土的监测无疑成为当今建筑工程发展的重点。

下面对检测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

1 箍筋的保护层问题对于梁柱中箍筋的保护层,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不小于15mm。

但在实际施工中,人们对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重要性重视不够,经常发现或抽检到现浇混凝土构件的箍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甚至在主体验收前就已出现锈蚀(迹):有的可从构件下部的锈迹处隐约见到箍筋位置。

出现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构件没有垫设保护层或垫设数量过少,同时导致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也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绑扎不牢固、垫设方法不当,使主、箍筋分离,箍筋“下移”、“套空”而引起,但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可能是合格的。

箍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甚至提前锈蚀,其锈蚀将会使保护层混凝土过早产生裂缝、脱落,继而影响到主筋及构件的耐久性。

检测中抽测到这样的构件,特别是箍筋已有锈蚀(迹)的,应直接对该构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判为不合格。

梁构件存在以上问题时,则底部需测的主筋保护层厚度应全部判为不合格并记录。

这对提高箍筋保护层质量,保证构件的耐久性大有益处。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楼板厚度检测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楼板厚度检测要求

主体验收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凤阳正权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办公楼、4#仓库建设单位:凤阳正权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通程泛华建筑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明光海鸽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安徽水文工程勘察研究院施工单位:凤阳县皇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二、结构实体回弹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批量检测方式:1、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

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3、测区由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随机指定位置;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

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5、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6、回弹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表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与2.0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7、本工程检测部位:4#仓库:一层柱B交6轴、一层梁D轴交4-5轴。

二层柱D交5轴、二层梁F轴交8-7轴。

三层柱F交4轴、三层梁B轴交5-6轴。

四层柱B交4轴、四层梁D轴交6-7轴。

五层柱D交4轴、五层梁F轴交5-6轴。

办公楼:一层柱D交3轴、一层梁F轴交7-8轴。

二层柱B交5轴、二层梁B轴交6-7轴。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时的处理措施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时的处理措施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时的处理措施1、钢筋保护层超厚钢筋保护层超厚的原因楼层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将楼板面筋踩踏下去,没有将其拉正恢复,导致楼板面钢筋(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超过规范允许偏差值。

处理方法1、首先在楼板底部搭设好脚手支撑架顶紧,然后再进行楼板面剔凿除施工,采用人工剔凿楼板面混凝土。

剔凿时为避免扰动原有钢筋与混凝土,应使用小锤子、錾子进行剔凿施工,不可用大锤猛击。

2、剔凿除板面混凝土时,剔凿施工安排两人凿除,剔凿深度为≤30mm,不能多剔凿,先沿墙边、梁中间向两边剔凿,保证结构的安全,减少施工中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3、剔除混凝土板面部分的原配筋不扰动,在上面重新植筋绑扎布置,配筋同设计板面的负弯矩筋配置。

4、上层新绑扎钢筋与下层钢筋混凝土拉结采用φ6 @600拉结筋拉结(植筋)。

5、剔凿后应保证原板面钢筋完整,如有弯曲应理直。

6、剔凿除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后,通过监理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清理剔除混凝土后,用墨斗在板面上弹好拟植筋位置及间距线,有墙、柱的位置植筋规格间距同原楼面板设计的负弯矩配筋,无墙、柱的位置面筋(负弯矩筋)锚固按规范长度锚入绑扎;面上层钢筋绑扎时由一侧梁、墙边开始,从梁、墙边50mm处开始依次植筋和绑扎。

8、按弹好的间距线,先植板面长向钢筋(在下层负弯矩筋),再植板面短向钢筋(在上层负弯矩筋),待植筋胶固化后开始绑扎钢筋。

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1)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及锚固长度、接头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使用的钢筋必须具有合格证及复试报告,且复试合格。

2、一般项目:(1)钢筋绑扎要求满扎,不得留缺扣。

(2)弯钩的朝向正确。

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1、基层处理:老基面凿毛→清污→冲洗→湿润→刷水泥浆一遍。

2、浇筑混凝土:采用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掺微膨胀剂),从一个方向开始浇筑,混凝土摊铺后高出相邻板面同一标高1-2cm,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80-100mm。

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过大楼板的承载力评定

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过大楼板的承载力评定

C 2 5, 楼板 负弯矩筋直径为 8 m m, 间距 为 1 5 0 m m。这里 分别称 为
A板 和 B板 , A板尺寸为 3 . 9 m× 3 m, B板 尺寸为 6 m×3 . 2 m。
2 结构 承载 力试 验
2 . 1 试 验 布 置
按 照载荷设计值进行载荷试 验 , 检验楼板 承载力 。 试 验加载取用荷载设计值 为 7 . 6 k N / m ( 包括板 自重 ) , 分三 级施 加 , 分别为 5 0 %, 8 0 %, 1 0 0 % 的荷 载设 计值 。A板 中心挠 度
图4 B板 底 挠 度 测 点 布 置
图1 A板底挠度测点布置
图5 B板底钢筋应变测点布置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3
作者 简介 : 孙德胜 ( 1 9 7 8 -) , 男, 硕士 , 工程师 : 滕继源 ( 1 9 8 8 一) , 男, 助 理 工 程 师
第4 0卷 第 1期
2 0 1 4 年 1月
山 西 建 筑
S H ANXI ARCHI TECTURE
Vo 1 . 4 0 No . 1
J a n . 2 01 4
・61 ・ 文章编号 : Nhomakorabea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 0 l 一 0 0 6 1 — 0 2
板顶四边 、 板底跨 中未发 现裂缝 , 板顶 四边 、 板 底跨 中受力钢 筋应
变较小 , 处 于弹性 阶段 , 该楼板结构承载力可 以满足设计要求 。
表4 A 板 钢 筋 应 变 测 试 结 果
应变测点 l 位置 板顶负弯矩 沿短边 0 板顶负弯矩 沿短边 0 O 1 0 3 0

现浇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偏差过大的防治措施

现浇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偏差过大的防治措施

理论研究Li Lun Yan Jiu摘要: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差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板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以确保构件的正常使用,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现浇板;负弯矩筋;保护层;防治措施1常见现象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现浇楼板上部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大。

2原因分析(1)技术交底、工序交接不明确,现场管理混乱。

(2)钢筋下料、成型尺寸不准确,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

(3)钢筋骨架外形尺寸、马凳厚度不准确,马凳间距不适宜。

马凳筋与楼板负筋绑扎不牢固,马凳数量不足、位置不准确。

(4)混凝土浇捣无操作平台,浇筑过程无序。

施工中人员踩踏、堆物,造成负弯矩筋变形位移,造成楼板负弯矩筋变形下沉,有的甚至出现降到中轴以下。

(5)局部钢筋集中,层数多、管线跨越,造成保护层偏小。

(6)混凝土倾倒时冲击力过大,造成负弯矩筋的严重偏位、下陷和严重变形。

(7)施工图中没有明确负弯矩筋马凳规格、位置、数量、间距。

3防治措施3.1设计设计中明确马凳规格、位置、数量、间距;避免多层钢筋、预埋管线相互跨越;梁、柱节点处有钢筋位置的布置形式及大样。

3.2材料原材料下料前应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成型的钢筋外观和尺寸偏差符合规定。

3.3施工管理(1)仔细审图,准确掌握钢筋保护层数值。

针对施工部位、质量要求、技术要求、施工难点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检查要求和重点。

(2)质量验收执行首件验收制度,施工过程中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严格质量检查。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各工种交叉作业及相互干扰,减少钢筋绑扎完成后楼面上的作业人员数量。

(4)在模板上弹出钢筋分隔线和预留孔洞位置线,按线绑扎底层钢筋。

电工随后配管,接着绑扎上层钢筋。

钢筋工按要求铺设保护层垫块,保证底层钢筋保护层厚度;然后再铺设马凳,马凳(条形马凳)支撑点排距不大于600mm (符合施工求),呈梅花形布置,马凳筋与楼板负筋绑扎牢固。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的原因分析、采取措施、处理方法与检验方法及有关规定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的原因分析、采取措施、处理方法与检验方法及有关规定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的原因分析、采取措施、处理方法与检验方法及有关规定一、原因分析、采取措钢筋工程是结构施工阶段重点控制项目,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其保护层控制不到位是施工的通病,由于是隐蔽工程,易被人忽视,故质量控制不容乐观,目前建筑施工中较普遍的存在混凝土保护层质量问题。

钢筋被誉为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筋骨,对结构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是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他对构件的受力的有效高度、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钢筋的耐久性都有着直接影响,否则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现浇混凝土楼板负弯矩钢筋易被其他工种施工过程被踩踏下陷破坏,特别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扰动较大,造成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很难控制,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现状分析为了更好的了解影响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因素,也为了能提出有效控制方法,我们做了如下研究:2、原因分析法环境其中主要原因如下:1、管理人员责任不明检查频率较低、导致不能及时改进不良点。

2、板面中负弯矩筋纵横重叠负弯矩筋多层重叠导致钢筋骨架高度增大。

3、成品保护意识不强本工种施工班组及其他施工班组对成品保护意识不到位,踩踏等情况时有发生。

4、钢筋马镫下陷踩踏下陷,翘头,变形。

5、马镫错位、移动马镫未与板筋绑扎或绑扎不牢。

6、工人责任心不到位经检查发现,有些部位工人未处理好,责任心不到位。

3、实施对策1、增加检查频次,及时改进不良点。

2、对进场的冷拔丝钢筋马镫的质量、规格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现场实验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否则不得使用。

3、对现场的冷拔丝马镫,采用绑丝至少四点固定,负弯矩处马镫使用电焊固定,并减小马镫间距,增加马镫数量,间距为800mm。

实施效果:马镫固定牢靠,马镫无踩下陷现象。

4、用钢管搭设尺寸为3000(长)×2000(宽)×300(高)施工操作平台,防止踩踏钢筋。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质量监督站印制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制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制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制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制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制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制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制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制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钢筋爱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自检□平行检验编号:16
***********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主体表—3 工程名称:裕东新府19# 楼共页,第页。

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日期:
主体表—3 工程名称:楼山工业区村庄改造工程4# 楼共页,第页。

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日期:
主体表—3 工程名称:裕东新府1# 楼共页,第页。

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日期:
主体表—3 工程名称:裕东新府1# 楼共页,第页。

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主体表—3 工程名称:楼山工业区村庄改造工程2# 楼共页,第页。

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主体表—3 工程名称:楼山工业区村庄改造工程2# 楼共页,第页。

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主体表—3 工程名称:楼山工业区村庄改造工程2# 楼共页,第页。

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主体表—3 工程名称:楼山工业区村庄改造工程2# 楼共页,第页。

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日期:
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主体表—3
工程名称:楼山工业区村庄改造工程3# 楼共页,第页。

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日期:
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主体表—3
工程名称:楼山工业区村庄改造工程3# 楼共页,第页。

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日期:
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主体表—3
工程名称:楼山工业区村庄改造工程3# 楼共页,第页。

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日期:
负弯矩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
主体表—3
工程名称:楼山工业区村庄改造工程3# 楼共页,第页。

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