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弯矩张拉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范文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范文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范文一、制作标准化施工工艺的目的为进一步规范负弯矩张拉的施工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克服质量通病,本着“我最规范、我最标准、我的质量就是第一”的理念,实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宏伟目标,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二、负弯矩张拉的意义四、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材料(1)预应力钢筋采用φ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卷(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锚具应存放于干燥房间的包装箱内。

(3)塑料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才算合格。

2.机械准备情况序号1设备名称油泵规格型号数量2台备注23453.人员组织情况千斤顶灌浆泵搅拌机切割机2个1台1台2台施工人员一览表桥面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在现浇连续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的85%且混凝土凝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进行。

为保证有效张拉应力,抵消锚圈口的应力损失,钢束张拉时两端对称、均匀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

安装顺序:工作锚(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夹片)张拉程序:0→10%σcon→20%σcon→100%σcon(持荷5min锚固)张拉原则:每联由边跨向中跨合拢;横向先两边,后中间,对称施加应力;同梁先长束,后短束。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在桥梁梁墩设计中,经常会出现负弯矩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挑战,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负弯矩情况下的桥梁设计和施工展开讨论。

1. 负弯矩特点负弯矩是指结构各部位产生相反效果的弯矩。

在桥梁设计中,负弯矩会导致桥墩底部受到拉力作用,增加桩基的承受压力,进而影响桥梁的整体稳定性。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负弯矩张拉工程前,需要充分准备。

首先要对桥梁结构进行详细勘测和评估,确定负弯矩的具体情况,包括位置、大小和作用方向。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张拉钢束和张拉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最后,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每个步骤的顺利进行。

3. 施工步骤3.1 预埋管道设置在进行负弯矩张拉前,需要先设置预埋管道。

预埋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在桥梁墩体内部,并保证管道的质量和位置准确无误。

3.2 钢束装设选择合适的张拉钢束,按照设计方案在预埋管道中装设钢束,并进行固定。

3.3 张拉作业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张拉设备对钢束进行张拉,使其受到一定张力。

在张拉过程中要注意张拉力的均匀施加,避免出现过大或不均匀的张拉力。

3.4 固化在完成张拉后,需要对张拉钢束进行固化处理。

固化的方法和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4. 施工质量控制负弯矩张拉施工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步骤的质量。

5. 安全防护在进行负弯矩张拉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

6. 总结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是桥梁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只有在施工前充分准备、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做好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

以上是关于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相关工程人员有所帮助。

大桥工程箱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大桥工程箱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一、张拉施工方案箱梁及现浇横梁砼标号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进行张拉, 张拉前需做砼强度试验。

(1)、预应力张拉程序与顺序①.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0.1δk)→1.03δk持荷5min回油至δk锚固(其中δk―控制应力)。

②.张拉顺序根据设计要求, 确定其张拉顺序, 先张拉中间束然后张拉两边束;先张拉长束, 然后张拉短束。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①、张拉与锚固预制箱梁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 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 顶板负弯矩钢束也应采用两端张拉, 并采取逐根对称均匀张拉。

位置应仔细核对。

预应力工艺完成后用C50水泥浆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

为防止预应力钢束锈蚀及松弛, 压浆工作应在张拉工作结束后尽早进行, 最长不超过24小时。

②、初张拉: 主梁两端同时先对千斤顶主缸充油, 使钢丝束略为拉紧, 同时调整锚圈及千斤顶位置, 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轴线互相吻合, 注意使每根钢丝受力均匀,当钢丝达初应力0.1σcon时作伸长量标记, 并借以观察有无滑丝情况发生。

③、张拉: 采用两端同时逐级加压的方法进行, 两端千斤顶的升压速度应接近相等, 当两端达到1.03σcon时, 维持张拉力不变, 持荷5分钟, 然后两端回油至σcon (不包括千斤顶的内摩阻及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 这两项摩阻力都应根椐实验确定, 总张拉力应为控制张拉力与千斤顶内摩阻力, 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之和), 同时测量实际伸长量是否与计算值相符。

④、锚固: 打开高压油泵截止阀, 张拉缸油压缓慢降至零, 活塞回程, 锚具夹片即自动跟进锚固。

锚具外多余之钢绞线可采用砂轮切割机切除, 不准用电焊焊割。

⑤、压浆:压浆应在钢束张拉后24小时内进行, 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4~0.45, 为减少收缩, 可掺入0.0001水泥用量的铝粉, 管道压浆的顺序宜先下层后上层, 压浆时注意防止相邻孔的串浆而阻塞未压浆孔道。

压浆后要继续进行养生。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嘿,各位同行,今天咱们来聊聊负弯矩张拉施工那点事儿。

负弯矩张拉施工,这可是个大工程,涉及到桥梁、高层建筑等多个领域。

我就用我那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施工方案。

一、施工背景咱先说说施工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大型建筑、桥梁项目层出不穷。

为了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负弯矩张拉施工技术应运而生。

负弯矩张拉,简单来说,就是在混凝土构件中施加预应力,提高其承载能力。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要了解工程的具体要求,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规范等。

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负弯矩张拉施工的流程和要点。

2.物资准备:准备好负弯矩张拉所需的材料,如钢筋、钢绞线、锚具等。

同时,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张拉机、锚固机等。

3.安全准备: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如安全网、防护栏等。

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施工流程1.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绑扎到位。

这一步是基础,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和数量准确无误。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模板。

模板要牢固,缝隙要严密,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漏浆现象。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关键步骤。

要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过程中,要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

4.负弯矩张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负弯矩张拉。

张拉前,要对钢筋进行清理,确保锚固端的清洁。

张拉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

5.锚固:张拉完成后,要对锚具进行锚固。

锚固要牢固,确保锚具不会脱落。

6.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以拆除模板。

拆除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现损伤。

四、施工要点1.预应力控制:预应力是负弯矩张拉施工的核心。

要确保预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符合设计要求。

2.张拉力和伸长值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是衡量负弯矩张拉效果的重要指标。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一、制作标准化施工工艺的目的为进一步规范负弯矩张拉的施工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克服质量通病,本着“我最规范、我最标准、我的质量就是第一”的理念,实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宏伟目标,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二、负弯矩张拉的意义负弯矩张拉、压浆工作是一道关键工序,由于是在桥面上张拉存在不易控制,为保证负弯矩张拉、压浆的质量,根据筹建处、总监办的要求,特制定负弯矩张拉、压浆方案。

三、基本要求四、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材料(1)预应力钢筋采用φ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 a,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卷(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锚具应存放于干燥房间的包装箱内。

(3)塑料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才算合格。

2.机械准备情况3.人员组织情况施工人员一览表五、施工工艺流程5.1、负弯矩张拉桥面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在现浇连续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的85%且混凝土凝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进行。

为保证有效张拉应力,抵消锚圈口的应力损失,钢束张拉时两端对称、均匀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

安装顺序:工作锚(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夹片)张拉程序:0→10%σcon →20%σcon →100%σcon(持荷5min锚固)张拉原则:每联由边跨向中跨合拢;横向先两边,后中间,对称施加应力;同梁先长束,后短束。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

黄黄高速公路桥涵养护工程团山河大桥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技术方案团山河大桥采用多梁单独预制,简支安装,现浇连续街头的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

其体系转换的施工流程为:1、预制主梁,张拉正弯距区预应力钢束并压注水泥浆。

2、设置临时支座(我部采用砂筒作为临时支座)并安装好永久支座逐孔安装主梁,置于临时支座上成为简支状态,及时连接桥面板钢筋及端横梁钢筋。

3、连接连续接头段钢筋,绑扎横梁钢筋,设置接头板束波纹管并穿束。

在日温最低时,浇筑连续接头及其两侧顶板负弯距束同长度范围内的桥面板,达到设计强度的95%后,张拉顶板负弯预应力钢束,并压注水泥浆。

4、接头施工完成后,浇筑剩余部分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一联内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

根据全桥体系转换的要求,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流程如下:准备工作→连接波纹管并穿钢束→张拉负弯距钢束并压浆→拆除一联内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

任一工序施工之前都必须报现场监理批准并得到监理工程师书面通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张拉负弯矩张拉采用BM 15-5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每束5根15.2mm 钢绞线,采用QTC230型23t千斤顶及配套油泵、油表进行张拉。

张拉采取双控,即以油表压力读数为主,以伸长量为辅的方法。

负弯矩张拉时,可将桥面板钢筋剪断,待钢束张拉完后,采用相同直径的钢筋将其焊接,在浇筑槽口混凝土。

(1)、钢绞线的准备按照图纸设计的要求,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

我单位已经过外委试验证明其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2)、锚具的准备锚具是在构件上永久锚固钢绞线的工具,质量必须得到可靠保证。

(3)、张拉机具的准备张拉采用千斤顶及配套的油泵、油表,完全能够满足计算控制吨位的要求。

在张拉前对张拉机具(油顶、油泵、油表)进行配套检验,根据油顶、油表的检验资料,绘制出油表进、回油曲线,并得出由力和油表读数组成的线性回归方程,作为张拉控制依据。

负弯矩张拉施工专项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航务工程局负弯矩拉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蒙自至至砚山高速公路第3合同段编制人:主管:编制单位:一航局蒙文砚高速公路项目部三分部编制日期:目录一、制作标准化施工工艺的目的 (2)二、负弯矩拉的意义 (2)三、施工准备工作 (2)四、施工工艺流程 (4)五、安全施工 (7)六、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施工 (9)一、制作标准化施工工艺的目的为进一步规负弯矩拉的施工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克服质量通病,本着“我最规、我最标准、我的质量就是第一”的理念,实现“国际一流、国领先”宏伟目标,在现行标准、规的基础上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二、负弯矩拉的意义负弯矩拉、压浆工作是一道关键工序,由于是在桥面上拉存在不易控制,为保证负弯矩拉、压浆的质量,根据筹建处、总监办的要求,特制定负弯矩拉、压浆方案。

三、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材料预应力钢筋采用φ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卷(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锚具应存放于干燥房间的包装箱。

塑料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才算合格。

2、机械准备情况3、人员组织情况施工人员一览表四、施工工艺流程1、负弯矩拉桥面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拉必须在现浇连续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的85%且混凝土凝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进行。

横隔板、湿接缝、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

横隔板、湿接缝、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

阳平河特大桥现浇接头、横隔板、湿接缝、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2、人员、机械设备进场----------------------------------------------------- 13、现场施工条件准备------------------------------------------------------- 14、原材料准备------------------------------------------------------------- 1四、施工工艺-------------------------------------------------------------- 11、上部T梁施工流程------------------------------------------------------- 22、现浇接头、接缝--------------------------------------------------------- 23、横隔板施工------------------------------------------------------------- 24、桥面板连接施工--------------------------------------------------------- 25、墩顶横梁施工----------------------------------------------------------- 2 (1)、钢筋的加工---------------------------------------------------------- 2 (2)、钢筋复位------------------------------------------------------------ 2 (3)、钢筋的连接---------------------------------------------------------- 2 (4)、混凝土浇筑---------------------------------------------------------- 3 (5)、拆模工程------------------------------------------------------------ 3 (6)、钢绞线的加工及穿束-------------------------------------------------- 3 (7)、负弯矩钢绞线张拉---------------------------------------------------- 4 (8)、张拉常见问题原因及处理---------------------------------------------- 5 (9)、体系转换------------------------------------------------------------ 7五、质量保证措施---------------------------------------------------------- 7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7 (1)质量目标------------------------------------------------------------- 7 (2)质量保证体系--------------------------------------------------------- 7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 (1)、防裂缝措施---------------------------------------------------------- 9 (2)、施工注意事项-------------------------------------------------------- 9六、安全保证措施--------------------------------------------------------- 101、安全生产一般要求------------------------------------------------------ 102、具体安全措施---------------------------------------------------------- 11七、文明施工措施--------------------------------------------------------- 12八、环境保护措施--------------------------------------------------------- 13阳平河特大桥现浇接头、横隔板、湿接缝、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RK178+552.96阳平河特大桥全长1260.12m,交角90°,桥梁桥面净宽为19.25m,共25跨,跨径50m,每跨9片,该桥的设计荷载:公路--I级,全桥共分8联(3孔1联的有7联、4孔1联的有1联):(50+50+50)×7+(50+50+50+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洒溪大桥T 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一、计算依据
1、采用BM15扁形锚具,张拉设备采用YC25Q 型配套千斤顶,已通过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合格并标定,检验证书附后。

2、本桥采用低松驰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单根钢绞线为15.2mm (钢绞线面积A=139mm 2),标准强度R b
y =1860Mpa,弹性模量E g =1.95×105Mpa 。

锚下控制应力:σ
con =0.74f pk =0.74*1860=1376.4Mpa ,单根φS 15.2钢束锚下张拉力为191.3KN ,采用两端张拉。

3、张拉时采用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预应力筋的延伸量双控,并以预应力筋的张拉力控制为主,以延伸量校核。

4、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纸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负弯矩区钢绞线张拉程序
1、张拉顺序
N1左(右)→N1右(左)→N1中→N2左(右)→N2右(左)。

采用单根两端对称、均匀张拉,接头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张拉N1钢束,张拉槽封槽砼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进行N2钢束的张拉。

2、张拉控制程序
0→σ0(15%σcon )→30%σcon → 50%σcon →σcon (持荷2min 锚固)。

3、张拉方法
张拉时,左N1钢束先张拉至50%的张拉力后停止并将右N1钢束张拉至设计张拉力的50%,进行中N1钢束的张拉并一次张拉至100%,最后返回将左N1和右N1的张拉力补足;左(右)侧N2束钢绞线按张拉程序一次张拉至100%后,张拉右(左)N2钢束,并一次张拉至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的100%。

4、张拉要求
待现浇连续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方可张拉第一批负弯矩钢束,后批负弯矩钢束应待前批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封槽砼强度达设计强度80%后方可张拉。

张拉槽内钢筋须等强度连接后封槽。

连续墩负弯矩钢束横桥向各片主梁应对称张拉。

待一联负弯矩钢束张拉槽封槽砼强度均达设计强度80%后,解除临时支座,实现支座转换。

三、张拉力和伸长量计算
1、张拉设备
采用柳州雷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C25Q 型液压千斤顶实施预应力张拉。

张拉设备在使用前,应将千斤顶、高压油泵及配套的读数盘的高压油表进行配套力值标定,并以标定后的油压值-力值曲线公式作为施工中张拉的控制依据。

配套标定情况及应力对应油表读数见附表。

2、张拉:钢绞线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由张拉班长在中间统一指挥,两端操作人员听口令统一操作,并随时报动态报告读数,到达规定油表压力后统一停机量取伸长量详细记录,并计算与理论计算误差,如在±6%以内,为合格,如超过范围应立即分析查找原因。

张拉时为防止钢绞线在孔道中松驰度不一,张拉时受力不均匀,钢绞线张拉前先单独把每一根钢绞线调整到初应力σ0(10%σcon 或15%σcon ),即用千斤顶对每束钢绞线单根进行初应力张拉,然后按张拉顺序再对每束钢绞线进行张拉,当张拉到102.5%σcon 应力时,持荷2min 后卸顶锚固,实际伸长值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伸长量计算:C L L L -+=21ΔΔΔ
L Δ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
L Δ2:初应力σ0时推算伸长值;
L Eg L ⨯=0
2σΔ
C :砼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一般情况下C 值可以忽略不计。

公式根据JTJ041-2000范围中预应力伸长值计算中推荐的同级推算得。

3、补充张拉:因一端顶锚后工作锚夹片回缩引起的应力损失,可以一端先顶锚后,另一端再开动油泵将应力补充至规定压力后顶锚。

4、具体应力张拉计算见附表。

四、控制张拉力与设计控制应力对应关系
预应力筋控制张拉力P=σcon×Aj ×n ,(n 为每束钢绞线根数)
式中: σcon=钢绞线设计控制应力
Aj=钢绞线公称截面积
n=单束钢绞线根数
具体见附表
附表一 负弯矩预应力钢绞线控制张拉力计算表
五、计算式
1、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式如下;
P P =p 〔1-e -(kL+μθ)〕/(kL+μθ)
式中: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 KN );
L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 m );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rad );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本桥取0.0015 /m ;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

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式如下:
△L= P P *L/ (A j * E P *N)
式中:Pp: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
L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长度
L=钢绞线下料长度-两端工作长度= (L0- L5)/2;
A j =钢绞线截面积
Eg :钢绞线弹性模量取195Gpa ;
3、油压表读数与张拉力关系
负弯矩钢绞线张拉采用YC25Q 型液压千斤顶,都经过专业鉴定机构检定,检后附液压千斤顶检定证书。

第一套:液压千斤顶编号1、压力表编号07.06.18.5503,线性回归方程Y=0.1989X+0.6
第二套:液压千斤顶编号2、压力表编号07.02.25.0826,线性回归方程
Y=0.2006X+0.7
六、具体计算
1、本计算采用精确值, π取3.1415926。

具体计算见后附表《洒溪大桥负弯矩张拉控制力及理论伸长值计算表》
2、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 mm )计算式如下:
△L =△L1+△L2
△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在张拉完成以后,测得的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张拉。

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回缩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或不大于6mm。

七、张拉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张拉作业区设立钢筋栅栏及安全防护网,并设立安全防护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

2、张拉现场的周围应设有相应的警告标志,绳索阻拦。

严禁与该工作无关人员进入,梁的两端应设有较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张拉时千斤顶对面严禁站人,以防意外。

3、参加张拉操作人员,应是熟悉本专业的技术负责人和经培训合格后上岗的技术工人。

操作完后严禁摸踩、碰撞钢绞线或夹片。

4、工具锚和工作锚上用的夹片,使用时须分别存放,绝不能混在一起使用。

5、千斤顶支撑必须与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确、对称,严禁加多层铁垫板,以防支撑不稳定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

6、检查张拉设备、工具是否符合施工及安全要求。

压力表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验标定。

锚具使用前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油泵开动时,进、回油速度与压力表指针升降应平稳、均匀一致。

安全阀保持灵
敏可靠。

油泵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眼罩。

8、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应在清理干净的硬化场地进行。

场地内严禁动用电焊设备,防止电焊弧击伤钢绞线,造成钢绞线在张拉时断裂伤人。

9、夹片、锚具进场后仔细检查夹片、锚具的硬度和圆锥度以及夹片有无裂纹、有无锈蚀现象,以保证夹具具有足够的自锚能力,防止夹片、锚具弹出伤人。

10、采用油顶、油表相互匹配的预应力张拉施工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或次数后及时校验,防止因油顶、油表不匹配造成张拉力控制不准确,产生安全事故。

11、在张拉施工时,精确调整油顶位置确保油顶、工作夹片、锚具、锚垫板位于同一条线上,确保预应力施工安全。

12、张拉或退锚时,张拉油顶后面严禁站人,并在张拉作业区后方设置木防护板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夹片弹出伤人。

13、张拉作业时设置专人负责指挥,测量伸长量时,停止油顶张拉。

14、张拉液压系统的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漏油伤人。

高压油管在正式使用前作油管承压检查,保证油管的正常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