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考试答案
四大名著答案

一、单选题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句是出自()。
我的答案:A2续作中的人物命运走向与前八十回的提示()。
我的答案:B3谢道韫的“咏絮才”在《红楼梦》里被用来形容()。
我的答案:B4《红楼梦》中警幻仙子掌管人间什么方面?()我的答案:C5把《水浒传》归入讲史类的是()。
我的答案:D6下列哪一个不符合奋斗精神的主题?()我的答案:A7《三国演义》中曹操派谁去说服关羽归顺他?()我的答案:C8“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判官是()。
我的答案:D9英雄僧侣的源头是()。
我的答案:A10甄府在哪个城市?()我的答案:B11《三国演义》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是谁对曹操说的?()我的答案:D12程高刻本系统又叫()。
我的答案:B13巧姐的名字是谁取的?()我的答案:D14武松杀嫂故事中出现的小厮名叫()。
我的答案:B15高俅父子故意引林冲带刀进哪里并强加行刺长官的罪名?()我的答案:A16提到招安就说不如散伙各谋出路的是()。
我的答案:D17武松主要传达出的是()。
我的答案:C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关于《水浒传》现有作者的表述?()我的答案:D19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一位皇帝是()。
我的答案:D20武松在谁的帮忙下打扮成行者模样?()我的答案:A21下列不属于三国演义中有巨大阐释空间的原因的是()。
我的答案:D22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的根本原因是()。
我的答案:D23下列哪一个不是摩尼教的教义?()我的答案:D24描写宋江上山过程没有过多的犹豫的版本是()。
我的答案:C25“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是为了什么?()我的答案:A26下列不属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的原因是()。
我的答案:D27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曹雪芹原稿的意思?()我的答案:D28宝玉有个小丫鬟偷了平儿的手镯,她叫()。
我的答案:D29不属于主要表现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情节是()。
我的答案:C30蘅芜君是指()。
我的答案:D31曹雪芹对富贵生活的描写素材源于()。
四大名著练习题及答案

四大名著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金玉满堂B. 金玉良缘C. 莫失莫忘D. 玉碎瓦全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哪位?A. 唐僧B. 观音C. 玉皇大帝D. 太上老君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首领是?A. 宋江B. 林冲C. 武松D. 李逵4.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火攻计策是由谁提出的?A. 诸葛亮B. 周瑜C. 曹操D. 孙权二、填空题1.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别号是________。
2.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地是________。
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以“智多星”著称的是________。
4.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他的诗作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3. 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领导风格。
4. 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2.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成长过程及其对师徒关系的影响。
3. 论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义气与忠诚。
4. 论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格魅力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五、判断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出家为僧。
()2. 《西游记》中,唐僧是金蝉子转世。
()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最终全部被招安。
()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是在赤壁之战。
()六、翻译题1. 将《红楼梦》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翻译成英文。
2. 将《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翻译成英文。
3. 将《水浒传》中的“逼上梁山”翻译成英文。
4. 将《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翻译成英文。
答案:一、选择题2. A3. A4. B二、填空题1. 潇湘妃子2. 西天大雷音寺3. 吴用4. 《短歌行》三、简答题1. 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才华横溢,但同时也有些许自卑和敏感。
四大名著必考试题及答案

四大名著必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的字是什么?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D. 不离不弃,仙寿恒昌答案:C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谁?A. 唐僧B. 菩提祖师C. 观音菩萨D. 玉皇大帝答案:B3.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字是什么?A. 玄德B. 子龙C. 翼德D. 云长答案:A4. 《水浒传》中,梁山泊的首领是谁?A. 宋江B. 晁盖C. 吴用D. 公孙胜答案:A二、填空题1.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别号是________。
答案:潇湘妃子2.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地是________。
答案:西天3.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别号是________。
答案:孟德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号称“及时雨”的是________。
答案:宋江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构成。
答案:《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指的是贾宝玉梦中所见的十二位女子,她们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妙玉、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2.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如何获得“齐天大圣”称号的?答案:孙悟空在天宫大闹蟠桃宴,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但后来因为不满天庭的待遇,再次大闹天宫,最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3.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是什么?答案: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统一全国,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最终曹操大败,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4. 《水浒传》中,宋江是如何成为梁山泊首领的?答案:宋江原本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吏,因为私放晁盖等人,被迫逃亡,后来在梁山泊上逐渐树立威信,最终成为梁山泊的首领。
四、论述题1.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家族中的地位。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性格纯真、多情、叛逆,对封建礼教有着天然的反感。
四大名著测试题及答案

四大名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叫做什么?A. 蓝田玉B. 和氏璧C. 通灵宝玉D. 夜明珠答案:C2.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最终取得的真经是在哪国取得的?A. 印度B. 斯里兰卡C. 尼泊尔D. 缅甸答案:A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以“智多星”著称的是哪位英雄?A. 宋江B. 吴用C. 林冲D. 武松答案:B4.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哪位谋士?A. 诸葛亮B. 司马懿C. 庞统D. 郭嘉答案:A二、填空题5.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前身是________,贾宝玉的前身则是________。
答案:绛珠仙草;神瑛侍者6.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压在________山下,后被唐僧救出。
答案:五行7. 《水浒传》中,梁山泊的首领是________,他的绰号是“及时雨”。
答案:宋江8.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中,周瑜采用的火攻计策是由谁提出的?答案:黄盖三、简答题9. 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
答案: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一个著名的情节,描述了林黛玉在大观园中,因感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而将凋落的花瓣收集起来,葬于花冢之中,表达了她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10. 描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答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白骨精三次变化,先后变成美丽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企图诱杀唐僧。
孙悟空凭借火眼金睛识破其真身,三次将其打败,但因唐僧不识妖邪,误以为孙悟空无故杀人,导致师徒间产生误会。
四、论述题11.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领导才能及其对梁山泊英雄的影响。
答案:宋江在《水浒传》中以其“及时雨”的绰号著称,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
他不仅智勇双全,而且善于团结和激励梁山好汉,使他们成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
宋江的领导才能对梁山泊英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提升了梁山的凝聚力,还引领他们走向了替天行道、反抗腐败的道路。
四大名著考试题及答案

四大名著考试题及答案一、《红楼梦》部分1. 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什么名称?答:通灵宝玉。
2. 林黛玉的母亲是谁?答:林如海之妻,贾赦的妹妹,名字在原著中未提及,通常被称为林妹妹。
3. 王熙凤在荣府中担任什么职务?答:王熙凤是荣府的管家,负责管理家务事宜。
4. 贾母的丈夫是谁?答:贾母的丈夫是贾代化,即贾赦、贾政、贾敏的父亲。
5. 史湘云在大观园中的别号是什么?答:史湘云的别号是“枕霞旧友”。
二、《西游记》部分1.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答: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
2. 唐僧取经的目的地是哪里?答:唐僧取经的目的地是西天,即印度。
3. 猪八戒原是天宫中的什么职位?答:猪八戒原是天宫中的天蓬元帅。
4. 沙僧在取经前犯了什么错误被贬下凡?答:沙僧在取经前因打碎了玻璃盏,被贬下凡。
5. 白龙马原形是什么?答:白龙马原形是一条白龙。
三、《三国演义》部分1. 曹操的字是什么?答:曹操的字是孟德。
2.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誓言是什么?答: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誓言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3. 赵云在长坂坡一战中救出了谁?答:赵云在长坂坡一战中救出了刘备的幼子刘禅。
4.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写给谁的?答: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写给刘备的儿子,当时的蜀汉后主刘禅的。
5. 赤壁之战中,周瑜采用了谁的火攻计策?答:赤壁之战中,周瑜采用了庞统的火攻计策。
四、《水浒传》部分1. 宋江领导的起义军被称为什么?答:宋江领导的起义军被称为梁山泊好汉。
2. 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的故事广为流传,他使用的武器是什么?答: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使用的武器是拳头。
3. 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妻子被谁调戏?答: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
4. 晁盖是如何死的?答: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被史文恭用毒箭射中,后因箭伤身亡。
5. 李逵的母亲在梁山泊中被谁所救?答:李逵的母亲在梁山泊中被宋江所救。
以上是根据四大名著内容设计的考试题目及答案,涵盖了每部作品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可作为考试或自我检测之用。
四大名著测试题及答案

四大名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八个字?A. 金玉满堂B. 金石为开C.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D. 长命百岁2.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美髯公”的是哪位人物?A. 关羽B. 张飞C. 赵云D. 吕布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被称为“智多星”的是哪位?A. 宋江B. 吴用C. 林冲D. 李逵4.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谁?A. 唐僧B. 观音C. 玉皇大帝D. 太上老君答案:1. C 2. A 3. B 4. A二、填空题1.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别号是______。
2.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字是______。
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被称为“豹子头”的是______。
4.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花果山水帘洞自封为______。
答案:1. 潇湘妃子 2. 孟德 3. 林冲 4. 美猴王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2. 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经过。
3. 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领导特点。
4. 简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缘由。
答案:1. 贾宝玉和林黛玉自幼青梅竹马,情感深厚。
但因家族利益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的爱情最终未能修成正果,林黛玉病逝,贾宝玉出家。
2. 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的一场大战。
曹操因轻敌和战术失误,加上周瑜的火攻,最终大败于赤壁。
3. 宋江在《水浒传》中以智谋和仁义著称,他善于团结人心,能够调动梁山好汉的积极性,最终带领梁山好汉接受招安,为国家效力。
4.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缘由是唐僧受唐太宗之命,为求取真经以普渡众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2.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及其对蜀汉的影响。
3. 论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义气与忠诚。
4.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及其对佛教的理解。
四大名著考试题及答案

四大名著考试题及答案《四大名著》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如何?请简要描述。
答:贾宝玉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两位主要角色,他们的关系是情感纠葛的象征。
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小一起长大,彼此情投意合,相互倾诉衷肠。
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也因为各种原因而饱受困扰。
林黛玉深爱着贾宝玉,但因为身份不同,以及一系列的误会和命运的捉弄,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分离和悲剧的发生。
2.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如何取得金箍棒的?请简述。
答:孙悟空取得金箍棒是通过与龙王的宝贝交换而得到的。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水帘洞中吃了龙王的蟠桃和宴会上的美酒,龙王因此大怒,欲将孙悟空逐出海域。
然而,孙悟空闯入龙宫夺取了龙王的宝贝,包括金箍棒。
这根金箍棒能够随心变大变小,成为孙悟空的得力武器,在后续的旅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论述题《水浒传》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的特点和形象对整部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英雄人物进行论述。
答:选择论述李逵。
李逵是《水浒传》中的一位英勇豪杰,以其正直、勇敢、忠诚的人物形象而著名。
他是梁山泊的首领之一,以武艺高强、义气深厚而深受梁山好汉的敬重和信任。
首先,李逵的直率和忠诚使他成为梁山好汉中的重要角色。
他对朋友、对兄弟梁山好汉都有着忠实的义气,从不背离。
他在水泊梁山起义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义军一方,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反抗不平的斗争中。
他在梁山事变和攻打州县中表现出的勇敢和忠诚,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赞扬。
其次,李逵的个性和形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身高八尺,形状狰狞,力大无穷,擅长使双钩,独创了一身绝技。
他性格直爽,言辞直接,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和态度。
但他也有着脆弱的一面,在面对离别和悲剧时,会流露出无法掩饰的悲伤和痛苦。
最后,李逵的形象在整个故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勇猛无畏和忠诚义气与其他好汉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特有的个性和价值观。
他在梁山泊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令人瞩目,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大名著的考试题及答案

四大名著的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称是什么?A. 石头记B. 金陵十二钗C. 神瑛侍者D. 绛珠仙草答案:C2.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中,谁的武器是金箍棒?A. 孙悟空B. 猪八戒C. 沙僧D. 唐僧答案:A3.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是谁?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D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首领是谁?A. 宋江B. 武松C. 林冲D. 李逵答案:A二、填空题1.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别称是______。
答案:潇湘妃子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______。
答案:菩提祖师3. 《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三兄弟是刘备、关羽和______。
答案:张飞4. 《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是______。
答案:吴用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寓意。
答案:《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指的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寓意着封建社会中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同时也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
2. 描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个重要特点。
答案:孙悟空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神通广大,能七十二变;二是机智勇敢,能战胜各种妖魔鬼怪;三是忠诚正直,始终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3. 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的大军时,利用对方的心理,故意摆出空城,让司马懿疑心有伏兵,从而不敢进攻,最终成功退敌。
4. 阐述《水浒传》中“逼上梁山”的含义。
答案:“逼上梁山”在《水浒传》中指的是许多好汉因为官府的迫害和社会的不公,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最终聚集在梁山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抗力量。
四、论述题1.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对贾宝玉的影响。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华横溢,她对贾宝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上,两人情感深厚,相互理解和支持,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也影响了贾宝玉的情感世界,使他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有了更深的反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杰出地位的文学巨著。
它极为深广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的经济、政治、宗法制度,乃至整个上层建筑的腐朽、不合理,对它以后近二百年来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巨的影响.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但由于作者出身于一个封建贵族的大家庭,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限制了他的世界观,给它蒙上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的色彩。
他对于封建制度的罪恶虽有强烈的憎恨,却找不到出路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还提出了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主张自由和平等的要求。
特别是曹雪芹通过贾宝玉提出了重女轻男的主张,甚至说“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男人“浊臭逼人”。
孤立地看这句话,似乎不可理解,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
贾宝玉的这句话,无疑是对男权社会的一个否定,是对男女平等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呼吁。
2. 有论者在论及《水浒传》的女性观这个问题的时候,十分着重地强调了宋明理学的作用。
有的学者十分肯定地把小说对女性的仇视,尤其是对婚外情的极端仇视和“存天理灭人欲”联系起来,暗示了“封建礼教”在作者头脑中的作用。
游民不重家室,对女性采取漠视乃至敌视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水浒传》中对女性的种种特殊描写,正是游民心态的典型表现3. 文学虚构能够穿透虚假幻象,文学虚构能使人类的自我扩展,文学虚构能使人类超越自我与现实,文学虚构能够创造可能性世界,文学虚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包含了真实感,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现实主义就是真实感,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 四大名著中呈现出来的宗教形态是多重的,既有佛教的思想系统也有道教的思想系统,二者相互交织,构成作品的核心观念。
佛教自从在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即受部分皇室及贵族子弟所信仰。
其时,东汉皇帝信奉黄老之学及神仙方术,而佛教教理也被视为「清静无为」,故与黄老之学相题并论,佛像往往与老子像、神仙像一同供奉,以祈求多福长寿。
此一时期的佛教尚未普及民间,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始得到极大的发展。
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就使得佛道教的思想产生了不断的交融,对后世的文化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四大名著的思想观念有这种交融思想的印记。
四大名著各自的思想和艺术造诣是有差别的,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点:受佛道文化的深刻影响。
虽然这种影响在四部著作中有深浅之别,却在深层次里宣扬着佛道文化中的精髓思想观念。
我们可以从四部著作中看到佛道文化是如何通过影响社会个体进而影响社会整体思想的。
所以说,四大名著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佛道文化的价值。
小论文《红楼梦》的宿命论分析很多人看完《红楼梦》都说它是一部宣扬宿命观的书,那什么是宿命观呢?所谓宿命论是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偶然因素造成,是不可预测,不可预知而又是注定的、不可改变的一种命运观。
宿命论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它让人绝望,不仅嘲弄人类的尊严,而且也无情的打击个人奋斗的价值。
《红楼梦》真是彻头彻尾宣扬宿命观吗?我认为不是。
我读完《红楼梦》,细细想来,的确,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宣扬了宿命论,但它并没有向读者传达出那种听天由命的极其消极思想。
在整部书里(主要前八十回)处处是叛逆的描写、页页是斗争的声音。
以贾宝玉为代表的新生叛逆一代,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并没有向天命低头,在言谈举止中每每突破封建桎梏,并不服从上天或者更现实的说是家庭长辈的命运安排。
至于小说中多处为人物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这是一种宿命论的体现,但难道就不是对罪恶的封建体制的控诉吗?在书中,尽管贾宝玉、金陵十二钗有天生的宿命,但他们并不真的心甘情愿的去接受。
林黛玉幼年丧母,而后离父进大观园,如果按照宿命论,她寄人篱下,岂不是要处处乖乖听话,对贾府的主子们(尽管是亲戚)唯唯诺诺,而自己就做一个“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深闺淑女?然而大家读完红楼梦都知道,黛玉并不是听话女,不然怎么会被宝玉的奶妈李奶奶说成“不知哪一个没调教的,只管图你的好,不管别人死活”?她并不听从,贾母给了个丫环鹦哥,她改了名字紫娟;让她无才便是德,她学成了诗人;让她不要招惹贾宝玉,她把贾宝玉认作知己!最后终于私传相思帕!她有着争强好胜的天性,却不慕荣华富贵,更不在乎外人的恩宠,面对“金玉良缘”,她的态度是“要有也该我有!”,面对元春的赏赐,她的态度是的态度是“你留着吧,我不在乎!”这是何等的斗争,尽管没有硝烟,却足以体现坚强叛逆。
还有香菱,也就是甄英莲,她四五岁时丢了,她接受的宿命定位就是面对拐子,而不是她原来的家。
所以她面对再一次被薛家拐,她有了自己的反抗。
虽被强拉了去,被迫认命,但不是主动认命。
小时候的事情都不记得了,被拐子打怕了,她最终还是要香魂返回故乡的,这是认命吗?不是的。
她看到大观园的女孩们都会作诗,她不甘人后,也拼了命的去学作诗,竟然还学成了!可不是她命里带来的什么“有命无运”,那是学来的,不是由天意安排她会的,而是后天拼搏而得的。
再如史湘云,她的宿命是在襁褓中就改变了,没了父母,她反倒接受了,虽然也感觉十分的委屈,但可以性情宽大!六七岁时,林黛玉的出现,抢走了她的“金麒麟”的地位,她不接受宿命!她就对贾宝玉说:“爱哥哥!爱哥哥!”,还当着林黛玉的面;她就拿林黛玉比做戏子,她就是正面反抗!至于薛宝钗,有很多人都说她是始终安于宿命的人,其实也不然。
虽然她接受的是正儿八经的三纲五常的教育模式,“马上就戴上了元妃的赏赐,还标示给大家看”,也没有完全接受宿命,他还是有敢于反叛的一面的。
四大家族本来是让她去选秀女的,她不能正面反抗,她消极反抗,她托病,不怎么认真地去选!薛姨妈也纵容,搞出个金玉良缘来!也是为了女儿着想。
当贾宝玉拿薛宝钗来比杨妃时,她脑了,她不接受这个宿命安排,因为她不喜欢!通过书中人物的事迹,我们可以发现《红楼梦》的宿命观是:宿命总是有的,也是可以改变的!甚至到了那封建王朝的“天”不可补的时候!那个腐朽的封建王朝的“天”的宿命,也必须改变!西游记宗教特色《西游记》是讲述唐僧一行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去西天求取佛经的故事。
小说无疑是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但吴承恩并没有轻视道家和儒家这两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柱,而是在行文中结合了道家和儒家的义理。
作者熔佛儒道于一炉,才成就了《西游记》的精彩。
佛教文化是小说中最明显的部分,这部小说的题材本就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因而佛教文化在整部小说中处处皆是。
小说借助唐僧、观音菩萨等人物之口大量宣传佛教思想,唐僧师徒遇到劫难时往往求助的就是佛教的神仙。
唐僧的三个徒弟由妖到僧、终成正果的结局也阐释了佛教的文化思想。
小说通过唐僧师徒的生活起居,反映了佛教的不吃荤、不杀生、不淫欲等清规戒律。
孙悟空最开始就是学道家的法术。
在故事的叙述中也并没有特别扬佛而贬道和儒的,相反对道家和儒家,作者都给予了相当的尊重,并时不时地宣扬儒家的忠孝伦理。
如书中与佛教众位神仙共事的神仙中就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太白金星等道教人物。
再比如说五庄观主就与唐僧,一道一佛却是前世朋友。
作者并没有一味强调佛教的万能,相反即便佛祖、观音大士亦有所不能,比如降伏蝎子精的一段故事,就说了观音大士和如来佛祖也奈何她不得,需要卯日星官才可。
青牛精、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降服需要太上老君的帮忙。
这类取经途中需要道教神仙的帮助的故事,在《西游记》中不胜枚举。
西游记中的儒教文化内容较为隐蔽,但通过分析也能看到。
如第1回中:石猴端坐面道:“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就是引自儒教的核心论著《论语》。
作者把玄奘之行,定为奉诏取经,为报天子知遇之恩而冒险西行,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忠君报国”的儒教思想文化。
而西行路上,师徒四人斩妖除魔,一部分就是为了被妖魔篡位的君主复位,把被夺走的女儿救回来,还蒙冤者以清白,以恢复儒家正常的伦常秩序,这无疑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再者孙悟空的孝顺师傅,感怀师恩,也体现了儒教所倡导的仁义忠信。
中华文化向来就以博大的包容性见称。
儒释道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已是文化界共识,加上回教,以及墨家、法家等,才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因其多样而多彩。
作者吴承恩或许继承了中华文化中博大的宗教胸怀,写佛教故事而对道教儒教没有偏废,这才成就了这部伟大的千古名著。
当一个人赞扬自己的宗教伟大而贬低别人的宗教渺小时,并不能证明别人的宗教渺小,而只证明了这个人的见识狭小,心胸狭小。
借用王尔德的妙语,玫瑰花很美,但它没理由嘲笑别的花不美,更不能要求整个植物园只能有玫瑰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我们拥有《西游记》作者那样博大的宗教胸怀,能尊重欣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异量之美时,我们才能更好的欣赏世界多元文化的满园春色。
当然,如果我们深入剖析《西游记》,我们会发现它是一部以宗教故事为描写对象的神话小说,然而从内容上看,它不但没有宣扬宗教思想,反而是讽刺和批判宗教的。
深入剖析这种矛盾,对于解读《西游记》的思想内涵无疑具有较大的价值。
从作品中社会生活描写的主题中分析成因,则其积极、现实的主题思想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从宗教描写向现实人生的转移,可以看出它是对现实人生以及社会历史的曲折反映。
从性质上看,其主要是将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的宗教和宗教思想得以充分体现。
同时,《西游记》的宗教倾向也可以理解为是造成它兼具趣味性、复杂性和现实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