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里数花灯

合集下载

365首儿歌

365首儿歌

365首儿歌365天,每天一首儿歌1月(31首)1.过年呼呼,呼呼,雪花飘;噼叭,噼叭,放鞭炮;咚锵,咚锵,玩龙灯;哈哈!哈哈!过年了!7.拍手歌手手,拍拍,拍拍,手手。

妈妈,拍手,娃娃,拍手。

妈妈,娃娃,拍拍手,拍拍手。

9.看我摸拍手掌,看我摸,我不摸呀你别摸。

我摸耳朵你也摸耳朵。

我摸鼻子你也摸鼻子。

我摸眼睛你也摸眼睛。

我摸脑袋你也摸脑袋。

10.小猫小猫小猫,本领真大,一生下来,就会画画。

画的什么画?喏,五个瓣的梅花。

11.小鼓咚咚咚我的小鼓咚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下,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哟哟,这不行,宝宝睡在小床中,我的小鼓别响了,小鼓说声:懂、懂、懂!12.布娃娃,别生气布娃娃,你别生气,我来给你赔个礼。

刚才不该发脾气,使劲把你扔在地。

弄脏了你的新花衣,摔得你脸上都是泥。

一定还很疼吧?真是对不起!衣服脏了我给你拍,脸儿脏了我给你洗。

哪儿疼了我给你揉揉,从今以后,我要爱护你。

13.一只小鸡叽叽叽一只小鸡叽叽叽;二只小狗汪汪汪;三只绵羊咩咩咩;四只老鼠吱吱吱;五只鹁鸪咕咕咕;六只青蛙咯咯咯;七只蟋蟀唧唧唧;八只小鸭呷呷呷;九只斑鸠啾啾啾。

14.两只小猫两只小猫,上山偷桃,一只上树,一只放哨。

听见狗叫,汪汪汪汪,下来就跑,被狗赶上,一顿好咬。

咬去皮,咬去毛,咬去两个尾巴梢,疼得小猫“妙妙妙”。

15.千颗星千颗星,万颗星,点点星,点点明,一闪一闪亮晶晶,闪闪烁烁数不清。

16.手指谣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鸡叫叫:叽,叽,叽。

食指中指并拢,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个手指捏紧,做个拳头敲敲:咚,咚,咚。

伸出拇指翘翘,夸你戴上红花:好,好,好。

小指小指钩钩,我们笑笑跳跳:嘻,嘻,嘻。

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儿唱唱:妙,妙,妙。

18.雪老头雪老头,做年糕,磨了粉,往下倒,倒在地上,大家都不要。

20.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外婆家,唱大戏。

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

拉大锯,扯大锯,你过来,我过去。

2024年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范文精选

2024年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范文精选

2024年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与几何》中的第一课时《2024年元宵节里数花灯》。

本课详细内容为:通过观察元宵节花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的组成,学习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简单组合图形,理解其组成原理,培养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组合图形的组成,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组合图形,培养空间观念,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组合图形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元宵节花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花灯的形状。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元宵节花灯,介绍花灯的制作过程。

2. 例题讲解(1)出示组合图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组成。

(2)讲解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邀请学生上黑板演示,并讲解解题思路。

4. 小组讨论a. 你在花灯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b. 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拓展:讨论如何将组合图形应用于实际生活。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元宵节里数花灯2. 内容:(1)组合图形的认识(2)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3)实践应用:花灯制作中的数学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组合图形的面积。

(2)结合元宵节花灯制作,设计一个包含组合图形的创意作品,并计算其面积。

2. 答案:(1)根据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出给定图形的面积。

(2)创意作品及面积计算结果见学生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

元宵节的花灯游行

元宵节的花灯游行

元宵节的花灯游行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和魅力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点亮花灯、观赏猜灯谜、品尝元宵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花灯游行。

花灯游行作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本文将从花灯游行的起源、花灯游行的形式和如何观赏花灯游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花灯游行的起源花灯游行起源于古代的宫廷乐舞活动,起初是皇室贵族的独享活动。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期已经有了闹元宵的习俗,但花灯游行是在宋朝时期逐渐兴起的。

宋朝的花灯游行趋于庄重,节日仪式感更强。

明朝时期,花灯游行逐渐成为民间习俗,草根文化开始得到体现。

二、花灯游行的形式1. 彩灯:彩灯是花灯游行的主要形式之一。

它由竹子、彩纸、丝线等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如花鸟、人物、动物等。

每个灯都绚丽多彩,灯内有灯,照亮游行的道路。

2. 走兽:走兽是指模仿各种动物形状的花灯。

走兽花灯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人们会将花灯绑在身上,穿过街道,给人一种热闹非凡的感觉。

3.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花灯游行的一大特色,也是最具观赏价值的项目之一。

舞龙舞狮起源于民间的祈福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娱乐活动。

舞龙舞狮的队伍通常大气磅礴,人们操纵着巨大的龙和狮子,在街道上跳跃、翻滚,给观众带来无限的惊喜与喜悦。

三、如何观赏花灯游行1. 提前了解游行路线和时间:要提前了解花灯游行的路线和时间,以免错过观赏的机会。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2. 销声匿迹:花灯游行时,最好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发出嘈杂的声音,以免干扰到其他人的观赏体验。

3. 注意安全:观赏花灯游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拥挤的人群和道路交通,以免发生意外。

4. 细细品味:观赏花灯游行时要仔细观察每一个花灯,欣赏其鲜艳的色彩和精巧的制作工艺。

可以欣赏花灯的外观、灯光以及花灯背后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总之,花灯游行是元宵节最受欢迎的庆祝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节日的氛围,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模板(通用8篇)

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模板(通用8篇)

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模板(通用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模板(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

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一、导入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

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

(根据时间进行交换)(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元宵节里数花灯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民间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元宵节的传统民俗中的花灯巡游

元宵节的传统民俗中的花灯巡游

元宵节的传统民俗中的花灯巡游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最为独特而引人注目的要数花灯巡游了。

花灯巡游是元宵节的一大特色,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富有文化内涵。

一、花灯巡游的历史渊源花灯巡游起源于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据史书记载,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点亮各种形状的灯笼,挂在门前,祈求来年平安顺利。

渐渐地,这个习俗演变成了花灯巡游,逐渐融入民间艺术与娱乐活动之中。

二、花灯巡游的形式与特点花灯巡游是以各种精美的花灯为主要表演元素的庆祝活动。

这些花灯形态各异,包括了动物、人物、神仙、传统文化等丰富多样的主题。

这些花灯不仅造型精美,而且灯光艳丽,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幸福的感觉。

三、花灯巡游的意义与传承花灯巡游不仅仅局限于观赏与娱乐,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首先,花灯巡游体现了中国人民传统的审美观念与艺术造诣。

其次,花灯巡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花灯巡游通过世代相传,承载着民间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

四、花灯巡游的地域差异中国广大的地域使得各地的花灯巡游形式各异,具有各自的特色。

北方地区的花灯巡游以庙会活动为主,人们会聚集在庙会上观看花灯展示,并且还会有各种表演活动。

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水乡,花灯巡游更加热闹喜庆,舞龙舞狮等表演形式更为多样。

五、花灯巡游的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花灯巡游在现代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现场观赏到激光灯效果的花灯、造型逼真的机器人花灯等。

这些现代化的元素为花灯巡游增添了更多的视觉享受,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与和欣赏。

六、花灯巡游的传统与现代结合尽管花灯巡游在现代有了更多的创新,但它仍然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无论是花灯造型的设计,还是节目的表演形式,都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得花灯巡游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充满吸引力。

元宵节数花灯读后感

元宵节数花灯读后感

元宵节数花灯读后感
读了这篇关于元宵节数花灯的文章啊,就像自己也跟着在那热热闹闹的元宵夜逛了一圈似的。

一开篇,那些花灯的描写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什么兔子灯啊,白白胖胖的,耳朵还一耸一耸的,感觉就像真兔子在灯里蹦跶呢。

还有那鲤鱼灯,红红的鳞片,大大的尾巴,仿佛下一秒就要跃龙门去了。

这作者写得可真带劲儿,我读着读着,眼前就全是这些花花绿绿、活灵活现的花灯了。

再说说这数花灯的乐趣吧。

我就想啊,在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大家都仰着头,眼睛放光地瞅着那些花灯,嘴里还数着“一个、两个、三个……”。

这时候,小孩子肯定是最兴奋的,他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一会儿跑到这个花灯前,一会儿又凑到那个花灯下,小手还忍不住去摸摸那些灯穗儿。

大人们呢,脸上也满是喜气,一边数着花灯,一边给小孩子讲着花灯的寓意。

这画面,真是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和节日的欢乐。

不过啊,这文章可不光是写花灯有多好看,数花灯有多好玩儿。

我还能感觉到这背后的文化底蕴呢。

元宵节数花灯,这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

每一盏花灯都像是一个文化的小使者,它们带着祝福,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像那些传统的故事和寓意,都藏在这些花灯里头了。

这让我觉得,咱这传统节日啊,真是特别有意义,不仅仅是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还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里头。

读完这篇文章,我都有点遗憾自己元宵节的时候没有好好去数花灯了。

下一个元宵节啊,我可得去凑凑热闹,亲自去数一数那些漂亮的花灯,感受一下这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个小钩子,把我对元宵节数花灯的兴趣给勾得足足的。

读读童谣儿歌元宵节里数花灯读后感

读读童谣儿歌元宵节里数花灯读后感

读读童谣儿歌元宵节里数花灯读后感篇1: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我读的童谣儿歌《元宵节里数花灯》的读后感。

哇,这本书真是太好玩了,就像我最喜欢的糖果一样甜!“你知道吗,小华?”我一边翻着书,一边问我的好朋友小华,“元宵节的时候,人们会挂好多好多的花灯,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小华眼睛一亮,好奇地问:“真的吗?那花灯都长什么样啊?”我嘻嘻一笑,说:“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的像胖乎乎的小猪,有的像会飞的蝴蝶,还有的像我们爱吃的棉花糖呢!”“哇塞,听起来好美啊!”小华兴奋地拍手,“那童谣里是怎么唱的呢?”我清了清嗓子,开始模仿童谣的调调:“元宵节,真热闹,家家户户挂花灯。

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五颜六色真好看!”小华也跟着我一起唱了起来,我们两个就像两只快乐的小鸟,歌声在教室里飞来飞去。

“小明,你说,这些花灯是不是像我们的梦想一样,五颜六色的?”小华突然问我。

我想了想,点头说:“对啊,每个花灯都像是一个梦想,有的想飞上天,有的想跳进海里,还有的想变成超级英雄!”“哈哈,那我也想变成超级英雄!”小华笑着跳了起来。

我也跟着笑,说:“那我们就把梦想都挂在花灯上,让它们飞得高高的,照得远远的!”“嗯嗯,好主意!”小华眼睛里闪着光,“那我们一起来数数童谣里的花灯吧!”“好啊,一、二、三……”我们一边数,一边笑,好像真的能看到那些花灯在眼前闪烁。

“小明,你觉得元宵节最好玩的是什么?”小华突然问我。

我歪着头,想了想说:“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和大家一起猜灯谜,就像捉迷藏一样,要动脑筋才能找到答案。

”“对对对,我也喜欢猜灯谜!”小华兴奋地说,“每次猜对一个,就像找到了宝藏一样开心!”我们就这样聊着,笑着,好像元宵节的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元宵节的传统,还让我和小华的友情更加深厚了。

“小华,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写一首童谣,唱给我们的花灯听?”我突发奇想。

小华眼睛一亮:“当然可以,我们一起来写,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花灯有多美!”于是,我们拿起笔,开始创作属于我们的童谣。

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数花灯

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数花灯

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数花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节日》第二章《传统节日》,详细内容为《数花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数花灯,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2. 培养孩子们观察、描述花灯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3. 让孩子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数花灯,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数花灯,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了解元宵节的习俗,观察、描述花灯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花灯、数字卡片、教学PPT;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元宵节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习俗;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过元宵节的经验。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花灯,引导孩子们观察花灯的特点;演示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数花灯,让孩子们跟随操作。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让孩子们数花灯,并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们的疑问。

让孩子们分享数花灯的方法和结果;5. 创作环节(15分钟)让孩子们用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创作属于自己的花灯;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

让孩子们讲述自己创作的花灯,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六、板书设计1. 《数花灯》2. 内容:元宵节习俗;花灯特点;数学方法数花灯;创作花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数一数家里的花灯,记录下来,明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调整教学策略;2.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鼓励他们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方式;3.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4. 创作环节的学具准备与教师指导;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答案的开放性;6. 课后反思的内容与拓展延伸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