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防水涂膜层施工方法

合集下载

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方案

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方案

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方案1.1。

5 主要机具:电动搅拌器、拌料器、油漆桶、塑料刮板、铁皮小刮板、橡胶刮板、弹簧秤、油漆刷、滚动刷、小抹子、油工铲刀、笤帚、消防器材。

1.2作业条件:1。

2。

1 穿过卫生间楼板的所有立管、套管均已做好并经验收,管周围缝隙用1:2:4豆石混凝土填实.1。

2。

2 卫生间地面找平层已做好,向地漏处找2%坡.1.2。

3卫生间地面找平层已做好,表面应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含水率低于9%(简易检测法:在基层表面上铺一块1m橡胶块,静置3—4h,覆盖橡胶板部位无明显水印,即视为含水率达到要求)。

1。

2。

4找平层的反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得局部积水,与墙交接处及转角处均抹成小圆角。

凡是靠墙的管根处均抹出5%坡度,避免此处存水.1。

2。

5在基层做防水涂料前.在以下部位用建筑密封膏封严。

穿过楼板的立管四周、套管与立管交接处、大便器与立管接口处、地漏上口四周等。

1.2.6 卫生间做防水之前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及通风设备。

1。

2。

7 易燃、有毒的防水材料要具备有防火设施和工作服、软鞋底。

1。

2。

8 操作温度保持+5度以上。

1。

2。

9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上岗证,先做样板间,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2 操作工艺2。

1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流程2.2 清扫基层:用铲刀将粘在找平层上的灰皮除掉,用笤帚将尘土清扫干净,尤其是管根、地漏和排水口等部位要仔细清理.如有油污时,应钢丝刷和砂纸刷掉。

表面必须平整,凹陷处用1:3水泥砂浆找平.2.3 涂刷底胶:将聚氨酯甲、乙两组份和二甲本按1:1。

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用滚动刷或油刷蘸底胶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不得过薄也不得过厚,涂刷量以0。

2kg/m 左右为宜,涂刷后应干燥4h 以上,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2。

4 细部附加层:将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按甲组份:乙组份=1:1。

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用油漆刷蘸涂料在地漏、管道根、阴阳角和出水口等容易漏水的薄弱部位均匀涂刷,不得漏刷(地面与墙面交接处,墙与墙阴角处贴350mm 高无纺布附加层。

屋面聚氨酯涂料防水施工工艺(4)

屋面聚氨酯涂料防水施工工艺(4)

屋面聚氨酯涂料防水施工工艺(4)屋面聚氨酯涂料防水施工工艺(四)1材料要求1.1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双组分)。

1.2二甲苯、乙酸乙酯:用于稀释和清洗工具。

2工艺流程(聚氨酯一布三涂)基层清理--配制涂刷底胶--附加层施工--涂膜--保护层--试水验收3、操作工艺3.1基层要求及处理3.1.1涂膜防水的基层应坚实,具有一定强度,清洁干净,表面无浮土、砂粒等污物;施工前对于残留的砂浆块或突起物应用铲刀削平,不允许有凹凸不平及起砂现象;3.1.2基层应干燥,含水率以小于9%为宜。

3.2涂布底层涂料3.2.1配制:将聚氨酯甲组份料与底涂乙料按相应的比例,搅拌均匀即成底层涂料。

3.2.2涂布:涂布底层涂料目的是隔绝基层潮气,提高涂膜同基层的粘结力。

用油漆刷涂底层涂料,将阴阳角、预埋件等部位均匀细致地涂布一遍,再用长把滚刷在大面积基层上均匀地涂布底层涂料。

3.2.3要注意涂布均匀、厚薄一致,且不得漏涂。

一般涂布用量以每平方米0.15~O.20kg为宜。

涂布后应间隔24小时以上,待底层涂料固化干燥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3.3涂膜防水施工顺序:3.3.1施工顺序是:涂布顺序应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阴阳角及细部、后大面。

每层涂抹聚氨酯涂抹时应互相垂直。

3.3.2增强涂布与增补涂布在阴阳角、预埋件及设备根部、施工缝或开裂处等需要增强防水层抗渗性的部位,应做增强或增补涂布。

增强涂布的做法,是在涂布增强涂膜中铺设玻璃纤维布,用板刷涂刮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不得出现空鼓或折皱。

3.3.3涂布第一遍涂膜应在前一层涂料固化干燥后,应先检查其上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没有,即可涂布施工。

涂布第一遍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先在基层上铺设玻璃纤维布,然后用塑料或橡皮板刷均匀涂刮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力求厚薄一致,厚度约为1.5mm(即1.5kg/m2)。

平面施工时,在防水层未固化前不宜上人踩踏,涂抹施工过程中应留出施工退路,可以分区分片用后退法涂刷施工。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

12.6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12.6.1 材料性能要求⑴聚氨酯涂料:质量应符合表12-7、表12-8的要求。

⑶纤维布:可采用聚酯纤维无纺布、玻璃纤维布、中碱玻璃纤维布(≥50g/m2),并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12.6.2 施工工具与机具⑴机具:涂料搅拌器、垂直提升设备、手持打磨机、手推车等。

⑵工具:平铲刀、笤帚、滚刷、棕毛刷、平毛刷、胶胶板刷、铁抹子、拌料桶、磅秤等。

12.6.3 作业条件⑴防水层基层施工完成,已验收合格并办理了隐蔽记录。

⑵穿过屋面的各种管件根部及屋面构筑物、伸缩缝、天沟等根部均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

⑶基层含水率不超过9%,并清扫干净。

⑷聚氨酯涂料已运到现场,经复检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⑸施工机具已备齐,水、电已接通。

⑹气温不低于5℃。

12.6.4 施工工艺聚氨脂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基层清理→细部节点处理→涂刷底胶→防水涂膜施工→保护层施工。

12.6.5 施工要点1基层清理先用打磨机将突出基层的多余混凝土或砂浆结块清除,再用钢丝刷和清水清除基层表面的浮浆、返碱、尘土、油污以及表面涂层等杂物,并使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变成粗糙面,然后用清水冲洗至中性。

2涂刷底胶(1)底胶配合比:按甲料:乙料:二甲苯=1:1.5:2的质量比搅拌均匀。

(2)先涂刷阴阳角、排水管、立管周围、混凝土接口、裂缝处以及需增强部位,然后大面积涂刷。

涂刷后,以不粘手时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操作。

3细部节点处理(1) 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200mm(图12-11)。

图12-11 屋面天沟、檐沟(2) 无组织排水檐口的涂膜防水层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图12-12)。

檐口下端应做滴水处理。

图12.6—2 屋面檐口(3) 泛水处的涂膜防水层,宜直接涂刷至女儿墙的压顶下,收头处理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封严;压顶应做防水处理(图12-13)。

图12.6—3 屋面泛水(4) 变形缝内应填充泡沫塑料,其上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图12-14)。

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工艺

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工艺

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工艺一、简介聚氨酯涂膜是一种常用于建筑防水的材料,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耐候性。

它能够在不同的基材上进行涂覆,形成一层坚韧、耐水、耐紫外线的防水层。

本文将介绍聚氨酯涂膜的防水施工工艺,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进行施工。

二、施工准备1. 设备准备:确保施工所需要的设备齐全,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基材处理:清理基材表面,确保表面干净、平整,无灰尘和油污。

3.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需求,准备好适量的聚氨酯涂料、稀释剂等相关材料。

三、施工步骤1. 基层处理:对需要涂覆的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对于有漏水情况的基层,需要先进行修复处理。

2. 基层处理剂涂覆:使用刷子或滚筒将基层处理剂均匀地涂覆在基层上,形成一层均匀的底涂层。

待底涂层干燥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3. 基层涂膜施工:将聚氨酯涂料和稀释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用专用工具(如滚筒、喷枪等)将涂料均匀地涂覆在基层上。

对于施工需要,可以进行多遍涂膜,每遍涂膜之间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4. 水平处理:涂覆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水平处理,确保涂膜表面平整。

5. 角部处理:对建筑物内外角部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涂膜破裂。

6. 墙地交接处处理:对墙地交接处进行特殊处理,以增强涂膜的附着力。

7. 检查和修补:在涂膜干燥之后,进行检查,如发现涂膜有破损或缺陷,及时进行修补。

8. 完工处理:施工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清洁和存储,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安全和环境卫生。

四、注意事项1. 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避免在不合适的天气条件下施工。

2. 涂料的贮存和运输:涂料的贮存和运输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3. 施工团队:选择有经验的施工团队进行施工,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资质。

4. 施工层数: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涂膜的施工层数,确保防水效果。

5. 保护措施:在涂膜施工期间,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其他施工活动对涂膜造成损害。

五、总结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工艺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施工技术,正确的施工工艺能够保证涂膜的质量和防水效果。

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组织设计及工艺

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组织设计及工艺

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组织设计及工艺聚氨酯涂膜是一种常用的防水材料,具有耐候性好、粘结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建造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聚氨酯涂膜的防水效果,施工组织设计及工艺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组织设计及工艺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1.1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建造结构、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聚氨酯涂膜的施工方案,包括涂膜厚度、施工层数、施工工艺等。

1.2 检查施工现场:检查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干燥度、清洁度等情况,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1.3 准备施工材料:准备好所需的聚氨酯涂膜材料、底漆、固化剂、溶剂等,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合格。

二、基层处理2.1 清洁基层: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保持基层表面干净。

2.2 补修基层:对基层存在的裂缝、孔洞等进行修补,确保基层平整。

2.3 底漆处理:涂刷底漆,增强基层与聚氨酯涂膜的粘结力,提高防水效果。

三、施工工艺3.1 涂膜施工:根据施工方案,采用喷涂、刷涂等方式进行聚氨酯涂膜的施工,确保涂膜均匀、密实。

3.2 固化处理:待涂膜干燥后,进行固化处理,提高涂膜的耐候性和耐久性。

3.3 防水层保护:在涂膜固化后,进行防水层的保护,避免外力损坏和紫外线辐射。

四、验收及维护4.1 防水层验收:对施工完成的聚氨酯涂膜进行验收,检查防水层的平整度、密封性等指标。

4.2 维护保养:定期对聚氨酯涂膜进行维护保养,及时修补损坏部份,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4.3 质量保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防水效果的稳定性。

五、总结5.1 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组织设计及工艺对防水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前准备、基层处理、施工工艺、验收及维护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

5.2 合理的施工方案、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聚氨酯涂膜防水效果的关键。

5.3 惟独在施工组织设计及工艺上做到位,才干保证聚氨酯涂膜防水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标准在涂刷防水层前,先用聚氨酯底胶涂刷一遍,形成底层,增强涂层的附着力和密封性。

底胶的配合比例为甲组份和乙组份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涂刷在基层上,厚度应控制在0.2~0.3mm之间,干燥时间为1~2h。

3.4涂膜防水层施工:在底胶干燥后,将聚氨酯防水涂料按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涂刷在基层上,厚度应控制在1.5~2.0mm之间,涂刷时应均匀、充分、不漏涂。

涂刷完毕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第二遍涂刷,厚度同样应控制在1.5~2.0mm之间,以增强涂层的密封性和耐水性。

3.5做保护层:在涂膜防水层干燥后,用水泥砂浆配制的抹面层涂刷在防水层上,厚度应控制在5~10mm之间,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缺陷。

抹面层干燥后,可进行地面铺装或其他施工工序。

3.3.1 底胶(基层处理剂)的配制方法为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按照1∶1.5∶2的重量比例配合搅拌均匀,配好的料需要在2小时内用完。

3.3.2 底胶涂刷的方法是将配制好的底胶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3kg/m2左右。

涂刷后需要等待约4小时,直到手感不粘时,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4 涂膜防水层施工:3.4.1 材料配制的方法是将聚氨酯按甲料、乙料和二甲苯以1∶1.5∶0.3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用电动搅拌器强制搅拌3~5分钟,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

配好的混合料应在2小时内用完,不可时间过长。

3.4.2 附加涂膜层的做法是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布,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

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管根为块形,三面角应裁成块形布铺设,可多次涂刷涂膜。

3.4.3 涂刷第一道涂膜的方法是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层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先检查其附加层部位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没有,即可涂刷第一层涂膜;如有气孔或气泡,则应用橡胶刮板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局部再刷涂膜,然后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聚氨酯防水涂膜做法

聚氨酯防水涂膜做法

聚氨酯防水涂膜做法本文介绍了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的要求、主要机具、作业条件和操作工艺。

该材料是双组份的,甲组份是聚醚树脂和二异氰酸酯等原料制成的含有端异氰酸酯基的聚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乙组份是由固化剂、促进剂、增韧剂、防霉剂、填充剂和稀剂等混合加工制成。

施工前需要清理基层表面,保持干燥、平整、牢固,并做好细部处理。

涂刷底胶时,需要配制好混合料,并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

涂膜时需要进行多次涂刷,并进行试水和验收。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和环境温度。

施工中涂膜防水层的配合比计量要准确,必须使用电动搅拌机进行强力搅拌。

在地面的地漏、管根、出水口、卫生洁具等根部(边沿)、阴阳角等部位,施工前应先做一布二油防水附加层,两侧各压交界缝200mm。

涂刷仿水材料,等待4小时表干后,再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材料,24小时实干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层施工。

第一道涂膜防水层应将已配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匀涂刮在已涂好底胶的基层表面,每平方米用量为0.8kg,不得有漏刷和鼓泡等缺陷。

24小时固化后,可进行第二道涂层。

第二道涂层应在已固化的涂层上,采用与第一道涂层相互垂直的方向均匀涂刷,涂刮量与第一道相同,不得有漏刷和鼓泡等缺陷。

24小时固化后,再按上述配方和方法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量以0.4-0.5kg/m2为宜。

三道涂膜厚度为1.5mm。

进行第一次试水,遇有渗漏,应进行补修,至不出现渗漏为止。

除上述涂刷方法外,也可采用长把滚刷分层进行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四次涂刷。

如条件允许,也可采用喷涂的方法,但要掌握好厚度和均匀度。

细部不易喷涂的部位,应在实干后进行补刷。

在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技术和使用材料的交底。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经过24小时以上的蓄水试验,未发现渗水漏水为合格,然后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交下道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涂料粘度过大不易涂刷,可加入少量二甲苯稀释,其加入量应不大于乙料的10%。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楼面施工工艺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楼面施工工艺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楼面施工工艺1施工方法:⑴工艺流程:⑵操作工艺:1)基层处理:涂刷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无不平、空鼓、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刷底胶:底胶配制:将聚氨脂甲、乙料和二甲苯按1∶1.5∶2(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好的料在2h内用完。

底胶涂刷:将配制好的底胶料,用长把滚刷和毛刷蘸满均匀涂在基层表面上,涂刷时不得堆积或露白见底,涂刷量以0.3kg∕m2左右为宜。

涂后5h干燥方能进行下一工序。

3)涂膜防水层施工:涂料配制:根据施工需要用量,将聚氨脂甲、乙料按1∶1.5(重量比)的比例配合后,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

聚氨脂涂膜防水材料随配随用,配制好的混合料宜在2h内用完。

第一度涂层施工:在底胶基本干燥固化后,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一层涂料,涂刮时要求均匀一致,不得过厚或过薄,涂刮厚度一般以1.5mm左右为宜。

第二度涂层施工:在第一度涂层固化24h后,再在其表面刮涂第二度涂层,涂刮方法同第一度涂层。

为了确保防水工程质量,涂刮方向必须与第一度的涂刮方向垂直。

重涂时间的间隔,由施工时环境温度和涂膜固化的程度(以手触不粘为宜)来确定,一般不得小于24h,也不宜大于72h。

第三度涂层施工:涂刮方法与第二度涂层相同,涂刮方向与上一度涂刮方向垂直。

凡遇到底板与立墙相连接的阴角、穿过墙管的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等薄弱部位,均设聚酯纤维无纺布进行附加增强处理。

附加层做法:在涂刷第二遍涂膜后,立即铺贴聚酯纤维无纺布,并使布平整地粘在涂膜上,然后涂刷混合料,滚压密实,不允许有皱折、空鼓现象。

经过5h以上固化后才可以涂刷第三遍涂膜。

稀撒石渣:为增强防水层与粘结贴面材料(如马赛克、瓷砖、缸砖等)的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力,在第三度涂层尚未固化前,在其表面稀撒干净的石渣(直径为2mm)4)涂膜保护层:最后一度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的适宜形式,一般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氨酯防水涂膜层施工方法
(1)2mm聚氨酯防水涂膜层基本组成:钢筋混凝土板面除灰后素水泥浆一道;2mm聚氨酯防水涂膜层。

(2)施工程序:
(3)施工工艺:
1)材料检查:聚氨酯防水涂料(甲、乙组份)的包装、外观等必须符合规范和产品说明书要求,配中文标志牌,以免混用。

2)材料配制: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甲、乙组份按1:2(重量比)混合充分搅拌均匀。

3)附加层:在转角、管根、落水口等部位,做好节点附加增强处理:
A、水落口:以水落口为中心,出水落口边缘周边150mm 范围内,加涂附加防水层,厚度1.5mm,内加玻纤布加强。

附加层及大面防水层涂入水落口内至少50mm收头。

B、穿楼面管道:以管道为中心,出管道边缘周边150mm 范围内,加涂附加防水层,厚度1.5mm,内加玻纤布加强。

C、墙根:以墙根接缝为中线,加涂附加防水层,厚度
1.5mm,内加玻纤布加强。

附加层上反150mm高,卫生间大面防水层上反900mm高。

4)大面涂刮聚氨酯防水涂膜。

分层涂刮大面防水涂膜(每层厚度不大于0.5mm),上层应在底层表干,但未实干时施工(一般情况下,两层之间约间隔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