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穴手法

合集下载

穴位被点打损伤后的救法

穴位被点打损伤后的救法

穴位被点打损伤后的救法由于穴位分布于各条经络,而经络又归属于一定的脏腑,所以穴位受伤后,势必影响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病症。

解穴的手法多种多样,有点穴救治、药物治疗、伤科点穴治疗、气功师外气发放救治、推拿按摩治疗等。

解穴的方法也很多,取穴也不尽相同,但主导思想都是活血化瘀、导经行气、疏通经络。

一、气功救治气功解穴,气功师需具有深厚的气功功底,且对人体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运行走向十分精通,取穴准确。

发放“外气”解穴,要有气功的专门训练,能把调身、调心、调息、取穴有机结合起来。

1.调身为了把“内气”更强的发放,往往需要双手的合理配合。

因为双手作为人体电场、磁场的两极和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的起止点,有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巨大作用。

发“气”手的手型为:中指伸直,食指、无名指、小指收回掌心;拇指扣在食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骨上。

辅助手型有如下几种。

归元法手:大拇指内扣掌心,其余四指并拢覆于拇指上,屈指成拳,置于身旁或靠在腰部,此势能使内气聚于丹田,再从丹田较强地发射出去。

心、肾法手:大拇指点在小指第一节内侧,其余三指并拢成勾手,置于身旁或腰部。

此式调动胆、心二经发放外气,胆、心二经穴位被伤均可采用此式,有很好疗效。

肠、膀胱法手:大拇指点在中指的第一节内侧,其余三指并拢成勾手,置于身旁或腰部,此式能调动大肠、小肠、膀胱三经发放外气,对该三经受伤的穴位均有疗效。

胆、三焦法手:大拇指点在无名指第一节上,其余三指并拢成勾手,置于身旁或腰部。

此式对胆经、三焦经上的受伤穴位有明显疗效。

脾、肺法手:大拇指点在食指第一节内侧上,其余三指顺其自然并拢,半握拳置于身旁或腰部,此式可以调动脾、肺二经发放外气,对此二经受伤穴位有明显疗效。

2.调息一般采用顺腹式呼吸,顺腹式呼吸发出的气平和,强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冲击量,治疗效果较好,适用面较广。

至于逆腹式呼吸,因其冲击量过大,往往内气易“上冲”于头,影响大脑。

造诣深的气功师可控制,一般气功师不宜采用。

高峰点穴术

高峰点穴术

高峰点穴术第一章人身四大秘穴解歌诀曰:人身四穴四大梁,青龙白虎前后藏。

按季对时穴受伤,就是神仙亦惊惶。

春夏青龙巳时醒,秋冬白虎惊戌时。

朝胸夜背须牢记,伤人出手武德留。

青龙受惊心即乱,面目青黄食无味,百药无效慢病亡。

白虎受伤人优险,寒热往来不得安。

病久伤肺终日咳,不入吾门死不知。

此四大穴乃人身最重要的穴位名曰青龙穴(左右各2穴),后边白虎(左右各2穴),此穴厉害在于若对时对位即以常人之力即可令人重伤而不知,等伤时已是久病入络,决不是一般医生及伤科跌打医生可以救治的。

如无本门单传秘方及独门外治技术手法,就是吃药按车计亦不可能断根痊愈的!厉不厉害!穴位位置:青龙穴在乳下三横处:白虎穴在肩胛骨下终点与脊柱连线的中点之处即是。

前后遥遥相对应,构成了死亡之方阵。

本穴受人点打拍抓,如有本门阴柔鹰爪劲之功底,则随时可以致人内伤而丝毫不知。

如无功底伤人则必对时对季节亦可重创敌人。

伤穴手法:(指无功底的一般人而言)青龙穴用锥子手(食指突出之拳法)或透骨拳击打。

(透骨拳用中之突出之拳法)即可。

白虎穴则用四指尖之力抽击或轻拍之即可。

吾门弟子看至此千万勿以为此两种方法如此简单而忽略,此两中手法乃任何点穴门派手法的不二法门,点穴的力道,绝不是明拳猛掌的伤人之法,点穴伤人实乃指尖之力,此绝非拳掌可以代替得了的。

切记!伤后出现的症状:青龙穴的部位比较敏感,轻力击打则有痛入心肺的感觉且痛感持久。

久治不愈或大意而不治(此穴受伤一般人都有可能自行缓解,即痛了一段时间后又不痛了)过一段时间可出现;无端心惊,胸闷、肋骨四周乱窜作痛,动则气喘,面上则可出现青黄之暗色。

重则饮食无味,饭量日少不会太在意,因此到发作之日实已中后期了,怎不难医呢!一般之感觉即:一到阴雨天、起风天则觉背部酸麻难忍,忽东忽西,腰酸无力,动则气喘咳嗽,喜睡觉而多梦等等。

重则病入膏肓、咳嗽痰中带血或吐血,极似中医之“肺痨之症”,缓慢在痛苦中死亡。

旧社会的武林报复采取暗袭或明伤的白虎穴的做法。

三叉三穴手解一穴等图解

三叉三穴手解一穴等图解

三叉三⽳⼿解⼀⽳等图解取⽳:⼿解⼀⽳、⼆⽳中任取⼀⽳使⽤。

⼿掌朝上,於⼩指掌⾻與無名指掌⾻之間,握拳時⼩指尖所觸之處。

距掌指橫紋⼀⼨為⼿解⼀⽳。

劑量:直刺⼆~⼋分。

針下⽴解 。

解剖位置:五腺敏感神經,正中神經。

主治:解暈針,或下針以後引起之⿇⽊、針⼝痛、氣⾎錯亂之刺痛、坐⾻神經痛、(下針⽴解)腰痛、三叉神經痛、全⾝痛、開⼑後傷⼝疼痛、⼜解⾷物中毒、藥物中毒、急性胃腸炎疼痛難忍、拔⽛時⿇醉⽌痛、⼦宮⼿術之⿇醉⽌痛(當⿇醉使⽤,需配⼼靈⽳)。

⼆⽳兼能治膽疾、膽⽯症、膽囊炎、神經⿇痺。

針下⽴解,或以三稜針出⾎即解。

(⼿解⽳為最佳之⽌痛⽳,故治療肺癌、⿐癌時必須加針本⽳。

)(⼿解⽳為董⽒三⼗⼆解⽳之⾸,效果神速)。

97、三叉⼆⽳取⽳:當中指與無名指叉⼝中央點處是⽳。

劑量:從叉⼝進針⾄掌⾻⾻縫上緣。

 直刺2⼨。

解剖位置:尺⾻神經⼿背枝、脾之神經、肝分⽀神經。

主治:脾腫⼤、胰臟炎,半⾝不遂(特效),坐⾻神經痛,⼿腳⿇痺(特效),肝弱治療⽅法:刺針法特效主治:半⾝不遂特效配⽳:三叉⼆⽳治療半⾝不遂(特效)98、三叉三⽳(董⽒七⼗⼆絕針之⼀)取⽳:當⼩指與無名指叉⼝之中央點處是⽳。

劑量:從叉⼝進針直抵⼿掌⾻叉⼝上緣。

 直刺2⼨。

剖位置:尺⾻神經⼿背枝,腎之神經。

主治:重感冒、頭暈頭昏(特效),坐⾻神經痛(特效),⾧⾻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腎盂炎、腎臟病⽔腫(特效)。

治療⽅法:刺針法特效主治:腎臟病⽔腫特效配⽳:三叉三⽳治療腎臟病⽔腫(特效)99、靈⾻⽳(董⽒七⼗⼆絕針之⼀)取⽳:握拳取⽳,在⼿背虎⼝拇指與⾷指叉⾻間,第⼀掌⾻與第⼆掌⾻接合處。

可透重仙⽳,距⼤⽩⽳⼀⼨。

與重仙⽳相通。

劑量:向外斜刺⼆~三⼨。

解剖位置:淺層分佈⼿背靜脈,曉⾻神經淺枝。

深層分佈正中神經的固有掌側指神經、肺⽀神經、⼼及腎神經。

主治:肺氣不⾜引起的肺炎、肺氣腫、肺癌、坐⾻神經痛、腰痛、背痛、腳痛、半⾯神經⿇痺、半⾝不遂、頭痛、偏頭痛、婦⼥⽉經不調、經閉、經痛、難產.、冠⼼症、⼼律不整、狹⼼症、胃及⼗⼆指腸潰瘍、腎盂炎、⼤⼩腸炎、⾯⽄、眼疾、⽿鳴、⽿聾、及⼀切久病、怪病、⿐病。

董氏奇穴详解图文

董氏奇穴详解图文

• 1、骨缘分布 • 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讲究贴骨进针。如妇科、 还巢、灵骨、足三重等,均贴骨缘。现代研究表 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董氏奇穴多贴骨 缘分布,故疗效显著。 • 2、穴位组合 • 董氏奇穴多以组合穴应用。如胸腹及后背穴位, 均以组合穴出现,多用刺血针法,取穴灵活,安 全有效。他如驷马穴、上三黄、下三皇、外三关 等,均为三穴并列,跨越身体某一区段。此乃董 氏奇穴一大特色,其临床效应之快捷,非传统经 穴可比。 • 3、命名朴素 • 董氏奇穴之命名,朴素直观,容易掌握。如正筋、 正会、肩中(以部位命名);木火、水金、土昌 (以五行命名);明黄、天黄、肺心(以五脏命 名);妇科、眼黄、肝门(以主治命名)。
• 五、治疗特色 • 董氏奇穴针灸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 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 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等,均有意想 不到的疗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又如肾关穴 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 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 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 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重治暴聋; 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屡验不爽,不 一而足。在患侧四花中穴、四花外穴附近若有瘀络,刺血 对缓解肩关节疼痛极有效验。 • 运用董氏奇穴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掌握一些特效的招 式,形成一系列疑难专科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董氏先祖 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卓有成效的治疗经验,必须首先 掌握。第二层次,由董氏奇穴完整的实践及理论体系切入, 参透针道原理,把握一身阴阳规律,形成以静制动、以不 变应万变的整体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临床 问题时,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找到最佳治疗对策。可以 说,董氏奇穴将中国传统针灸之精粹发挥得淋漓尽致。为 学者须沉潜入微,真积力久,方可慧然独悟。

------解穴 ------

------解穴 ------

解穴推拿(又名:推宫过血\开关解锁)大家都知道中医包括:1;草药(内服+外用) 2;内功(培养元气、预防疾病)、3;针灸(针刺+艾灸)、4;推拿(循经推拿,也叫推宫过血、开关解锁)。

中医科目繁多,但都有一个根本,那就是经络(穴位),如果把经络理论抛开,那中医就没有了灵魂!经络理论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还不能完全证实它的存在?甚至有人怀疑“中医、经络是伪科学”。

中华文化,来源于2500年前的道家文化,《道德经》、《黄帝内经》等道家经典上,就有记载上古真人的修炼法门,深入研究,道家“守一致虚”修炼法门与印度传入的佛教“禅修”法门,实为同出异名。

道祖、佛祖被人视为“最高境界”,是因为修炼之人能极为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反以知己,复以知人),所以,真正修炼有成之人,是可以发现自己体内的经络走向的。

在古代,大医学家往往也是大武学家,先研究自己(李时珍尝百草),众所周知,东汉名医华佗还发明了“五禽戏”。

唐代孙思邈,民间盛传其精通武学,曾运功治愈大将尉迟敬德的肩痹风。

到了南宋末年,更有全真七子,等等。

经络穴位,运用正确才能救人,这是事物的二面性,所以民间才有流传:点穴与解穴!古往今来有很多点穴伤人的故事流传,而最近几年才听社会上有很多点穴治病的方法推出,到底是怎么回事,事肯定是真的,但行内人观察发现,这些技术只是一些点穴的皮毛而已!确切的说:点穴是伤人的,解穴才是治病的。

由于点穴与解穴是千百年来极为秘密的技法,因此,《黄帝内经》上的经络理论写得模棱二可。

在民间,解穴也被称为推宫过血(或推血过宫),也有的叫开关推拿,是疏通所有因气血受阻、受伤,而导致的各种病痛的最古老、最先进的推拿手法。

笔者寻访20多年,终于学得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当天见效果的案例有:1、中暑(冷中暑、热中暑)2、感冒(非病毒性)3、头痛、头晕、耳鸣4、失眠(压力、糖尿病、等引起的)5、女生痛经、经期不规律、乳腺增生(半小时见效)6、中风偏瘫(55岁以下)7、缓解癫痫(发作前可预防、发作后5分钟苏醒、不按人中)8、排湿气、排邪气作者QQ:2808131722()。

民间高人身怀绝技点穴神功再现(可编辑)

民间高人身怀绝技点穴神功再现(可编辑)

民间高人身怀绝技点穴神功再现《射雕英雄传》里,一灯大师用“一阳指”点穴让黄蓉内伤痊愈。

武侠小说中高来高去的功夫究竟是真是虚?近日,几位民间身怀绝技的神功高人,透过媒体陆续传扬出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有一位“化武功为医术”的“点穴奇人”林超雄教授,一指发力可逾百斤,能治瘫痪症、妇科病等多种奇难杂症。

江西萍乡也出现一位民间点穴高手谢启平,他出神入化,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人的死穴。

在电视机前,他轻轻一点,活蹦乱跳的鸡转眼奄奄一息,再通过解穴手法把濒死的鸡救活。

北京内家拳高手张建光钻研点穴法十年有成,身怀神功绝技,近日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点穴试验,显示穴位经络确实存在。

七岁即跟随祖父辈学习点穴的八旬老汉李兴林,十六岁凭藉一身功夫一连撂倒四个日本武士道高手,退休后当起了义务治安巡查员,使用点穴绝技抓了上百个小偷……他们的故事引人好奇,也启人省思。

尽管习得高超武艺的过程不同,但同样指出一个关键特质:端正品行、重德行善才能得到传承。

西医进行大量的人体解剖,始终找不到经络的存在,然而倘若经络不存在,穴位就成了无稽之谈;穴位不存在,何来点穴治病?但是,这些真实故事证实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体经络穴道确实存在!肉眼看不见,是否等同不存在?点穴神功可治病也可致命文◎季达西方医学虽找不到脉络和穴位,但点穴治病一直是传统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新纪元资料室)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轻轻一点就能把人定住几个小时不动弹,其中的科学道理何在?点穴治病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在中国已承传了几千年。

而在传统武术中,点穴功夫则是足以致命的秘传绝招,必须严格挑选重德行善的徒弟。

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脉和穴都非常重要。

过去,西方医学并不承认中医的所谓脉络和穴位,但由于行之有效的点穴、推拿和针灸都依靠脉穴理论,因此采取了“姑妄信之”的态度。

“脉,其实就是人身体能量通道;穴,就是这些通道中最重要的一些关键点。

”洛杉矶Alhambra大学中医教授李有甫把脉络和穴位总结成简单的语言。

两仪拳点穴 自然门点穴

两仪拳点穴  自然门点穴
两仪拳正是因为有点穴这种绝技,前辈不会轻易外传,所以会两仪拳的少,知道两仪拳的人就更少了。
河南省沈丘县大邢庄镇段庄村是段氏两仪的发源地,段保华功夫相当厉害,1997年在沈丘县还开了一家两仪拳武术学校。
点穴大师段保华的博客
/s/blog_645642ee0100gqgy.html
2.金针指型:中指伸直,其3.三阴指型:食,中,无名三指并拢,小指,拇指内屈,拇指扣压住小指末节上,以三指点插敌人的不容等穴.
4.金剪指:食指和中指伸直,间距4CM左右,形如剪刀,其余三指内屈,拇指扣压在无名指末节上,用食中指点插敌人的腋下和双眼等处.
两仪器械分:两仪棍术(起手棍,应手棍,六路棍,十八棍)。两仪刀术(大刀,四路大刀,六路小刀,大刀进枪,小刀进枪)。六路螳镰。两仪暗器(流星子、飞刺)。
两仪拳三十六式是传统初级套路,内家拳中独有颤抖劲身法、劲法,此拳与一般拳法套路风格特点有所不同,它既有形意的刚猛沉稳,内外六合,快攻直取的特点,又有着丰富的柔中取胜的技巧,见招生力,柔内含刚,一动一静,瞬息间能产生穿透性极强的爆发力,同对方交手时发力用抖劲,拳速极快,对方很难避闪,身法更是轻捷灵活,功架朴实无华,实用技击性强,是两仪门经典的入门套路。
5.鸡咀型:中指伸直,拇指和食指紧扣压于在中指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横纹内侧,小指和无名指内屈,形如鸡咀,用中指尖点刺敌人合谷和印堂等穴
6.瓦楞拳型:食,中,无名和小指内屈,四指末节紧扣掌内,不能超过手掌第一道横纹,拇封压食指孔眼,使手型如瓦楞形,用拳楞点打敌人百会穴和肩井穴等.
7.肘法:前臂内屈,形成肘尖,用肘尖点打敌人的章门和中脘等穴.
两仪拳是稀有拳种,被国家定为濒临灭绝的拳种。
两仪拳是一整套完整的功法,按套路分其主要有:一路两仪二路两仪(两仪拳三十六式),六路先天八卦,二路后天八卦,二十四操手,七十二破手,十二大劲点打三十六大穴,一劲点三穴,点穴,解穴。

八髎疏通手法

八髎疏通手法

八髎疏通手法八髎疏通手法,又称为八髎推拿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疏通手法。

它源于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宣明五气篇》。

八髎疏通手法是通过按摩八髎穴位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八髎穴位分布在人体的头部、颈部、腰部和下肢等部位。

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调节情绪等。

这种手法适合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受益于八髎疏通手法。

在进行八髎疏通手法时,首先要找准八髎穴位的位置。

然后,用适度的力量进行按摩,可以选择使用指尖、掌心或拇指根部等部位。

按摩时要轻柔而有力度,以舒缓肌肉和刺激穴位,但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按摩八髎穴位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选择单穴按摩、多穴按摩或全身按摩等方式。

按摩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

在按摩过程中,可以结合深呼吸和放松的动作,增加效果。

八髎疏通手法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养生。

它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八髎疏通手法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舒缓肌肉,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髎疏通手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中医疏通手法,通过按摩八髎穴位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它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养生。

通过学习和掌握八髎疏通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八髎疏通手法的作用,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享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解穴手法
在习武及实战对打中,难免会发生伤残甚至休克的事情。

如何及时地解救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少林武功的显著特点之一,不武技超绝,在实战中能即刻制对方于伤、于残、于死亡,而且还在于它有一套自救及解救他人的秘方。

所谓解穴,是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和所受伤的部位,用不同的手法,使受伤者的身体由表及里开通血道、扫除闭塞,解除被点成的机能失常现象,使受伤者从痛苦和危险中解除出来,从而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解穴手法一般分为气功点解和按摩解穴两种。

1.解点休克
受伤者可躺、靠在椅子上或仰卧在床上。

取人中、合谷、百会、十宣、目窗、涌泉等穴位,以人中穴、十宣穴、百会穴、目窗解穴者气运手掌拇指、中指指尖,然后分别点按上述穴位5~10分钟,将自己的内气由穴位传导给伤者,从而使伤者体内发生一系化,复醒还阳。

2.解点晕厥
受伤者可仰卧在床上或地上。

取人中、内关、足三里、合谷、百会、大敦等穴位。

解穴者气运拇指、中指指尖,利用点、按结在上述穴位上点按约10分钟可恢复正常。

3.解点眩晕
受伤者坐在木凳上或平躺均可。

取太阳、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

解穴者气运拇指和中指尖,利用点按结合之手法,点按约10分钟可恢复正常。

4.解点不能言语
受伤者直坐或仰卧。

取少商、前顶、膻中、人中、哑门、合谷等穴位。

解穴者气运中指尖,用中指肚按压伤者上述穴位约5~恢复正常。

5.解点气急欲绝
受伤者仰卧。

取伤者膻中、肺俞、神门等穴位,解穴者气运中指尖,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约10分钟可恢复正常。

6.解点口吐白沫
受伤者仰卧。

取伤者巨厥、足三里、中魁等穴位,解穴者气运中指指尖,以指代针按压上述穴位,将自己的内气由穴位传导给10分钟可恢复正常。

7.解点全身瘫痪
受伤者仰卧。

取伤者百会、风府、足三里、阳陵、风市、环跳等穴位。

解穴者气运拇指和中指尖,在上述穴位上点按约10~恢复。

8.解点上肢瘫痪、肩臂疼痛
受伤者侧躺,受伤一侧在上。

取伤者肩鹀、肩井、天宗、肩?等穴位。

解穴者气运中指尖,在上述穴位上点按约10~20分钟可
9.解点脑脉疼痛
受伤者坐直。

取伤者上星、百会、风池、头维等穴位。

解穴者气运中指指尖,用中指肚按压上述穴位。

10.解点闭气耳鸣
受伤者直坐或仰卧。

取伤者合谷、膻中、听宫、翳风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11.解点下肢瘫痪
受伤者俯卧。

取伤者肾俞、腰奇、承山、昆仑等穴位,解穴手法同9。

12.解点全身僵硬
受伤者仰卧。

取伤者合谷、曲池、阳陵泉、涌泉、承山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13.解点内脏损伤或吐血
受伤者仰卧。

取鱼际、尺泽、太渊、劳宫、曲泉、然谷、太溪、肺气、肝俞、脾俞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14.解点鼻衄不止
受伤者仰面直坐。

取伤者合谷、上星、风门、百会、涌泉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15.解点足部红肿、疼痛、麻木
受伤者坐在椅子上。

解穴者蹲在伤者前面,取伤者膝眼、足三里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16.解点手部红肿、手指麻木
受伤者坐站均可。

取伤者八邪、落枕、中渚、后溪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17.解点腰部扭伤
受伤者俯卧。

取阿是、委中、肾俞、大肠俞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18.解点胸肋疼痛
受伤者仰卧。

取支沟、阳陵泉、期门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19.解点伤风哮喘
受伤者仰卧。

取定喘、天突、内关、肺俞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20.解点面部神经麻痹
受伤者坐好。

取四白、迎香、太阳、下关、地仓、颊车、人中、合谷等穴位。

解穴手法同9。

按点穴术中“闭穴过火”之说,被闭塞之穴道经解开之后,人体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由于穴位经络塞闭时间长久之缘故,本来应该到达的部位(经络)太远,势必会影响其每天固定的时辰运行。

这样,难免对身体各个部位有所损害。

所以,在用一系列手闭之穴道后,还必须取用一些药物,调和人体气血及时到达某部,不致有损伤之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