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点穴解穴与穴位的合理利用

合集下载

祖传点穴解穴疗伤秘诀(三十六大穴伤症及解法)二,附药方!

祖传点穴解穴疗伤秘诀(三十六大穴伤症及解法)二,附药方!

祖传点穴解穴疗伤秘诀(三十六大穴伤症及解法)二,附药方!九,乳根穴1.症状:此穴左侧内为心脏,被点中后,气逆冲击心脏,容易引起心绞痛,休克2.解穴:运气于掌心、手指尖,先拿掐人中穴,合谷穴往上推拿印堂穴12次以上,提拿肩井穴,按摩风池,腰俞穴待伤者醒转后,由伤穴往肋边缘端推拿,并按、揉全身关节处穴位。

如鼻出血按摩大椎穴3.用药:先用十三昧总方加郁金3克刘寄奴3克,若鼻出血加百部3克桑白皮3克,水煎服,加七厘散2分5厘冲服,再用飞龙夺命丹3服此穴点中不服药者34日死。

十、人迎穴1.症状:被点中后气滞血瘀,头晕耳鸣,咽喉肿痛,面部肌肉痉挛2.解穴:运气于手掌心,在伤者哑门穴重拍3~5次。

并用手指按捏天突(咽喉部)穴、百会穴,面部牙关处颊车穴。

然后由大椎往下推拿,并提拿肩井穴。

伤者如果倒地不醒,应先掐人中穴、合谷穴、涌泉穴。

3.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白芷6克郁金6克牛蒡子6克,水煎服。

然后服用“顺气通结散”:木香5克沉香2克法夏5克山楂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当归4克共研末用酒冲服选用:麝香1克木香5克法夏4克玄参4克内金5克白芷5克,共研细末水酒冲服。

此穴点中后不服药者15日死十一、足三里穴1.症状:点中后下肢麻木、失灵,逆气冲服,腹部疼痛难忍。

2.解穴:运气于指,按摩并往下推拿双腿足三里穴,拿捏肩井穴12次,从背两侧往下推至腰部7~8次,疼痛减轻后服药。

3.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木瓜6克牛膝5克三七3克,水煎服。

再服“申时方”:熟地15克枳壳9克三七6 克莪术8克紫菀9克红花6克茜草9克归尾6克木香8克苏木15克桃仁20粒,水煎5服十二、腐窗穴1.症状:点中后,逆气冲击肋间神经及胸前神经,震动心脏,血脉错乱,可引起神昏休克。

2.解穴:先运气于掌、指,用指掌由胸中线向左右肋部分推7次,然后从双肩往背部至腰推拿7次,指捏人中穴、十宣穴、涌泉穴数次,直至伤者醒转,然后提肩轻抖几次,再揉捏肩并穴、肺俞穴、百会穴。

搜集了整整20个中医徒手点穴治病地方法,绝招!紧急时刻能救命

搜集了整整20个中医徒手点穴治病地方法,绝招!紧急时刻能救命

搜集了整整20个中医徒手点穴治病的方法,绝招!紧急时刻能救命点穴治病?别闹了!一学即会,一用就灵的点穴治病术,真的可以有。

你以为点穴只是在电视武侠剧中会出现?其实,中医上有很多神奇的穴位,能治疗疾病,有一些穴位紧急情况下可以控制病情,所以,今天就把中医的急招独门绝技传授给你,接招啦~点穴伤人乃功夫中至凶者,但点穴就人治病却又是一般药石难愈之疾可霍然而愈,神乎妙术矣?一、腰部扭伤点穴救治术常见练武者活动欠佳致使腰肌损伤,一歇5-7天方敢活动,影响了练功进程,下面介绍的就是令你在3分钟内即可令扭伤者行走自如。

点穴秘术:不论摔伤哪侧腰肌,即先按那侧大拇指后的“太冲穴”一分钟,然后再按另一脚的“太冲穴”一分钟,之后双侧的“太冲穴”再按一分钟。

注意:1、本术对腰扭伤患者愈严重愈有效。

2、在3天内救治效果更好。

3、点穴得用力令患者必须有强烈的酸胀感方才有效。

二、脚腕扭伤点穴术脚腕扭伤的机会比腰部还要多,是各种扭伤的总和,而且轻微的扭伤即严重影响活动,本法最简单:点穴秘术:强力刺激脚底涌泉穴,用拇指强烈按压令患者有强烈的刺痛感,如拇指力量不够时可用中指弯曲用力顶压,令病人有吃不消的感觉即可,约3 - 5分钟即可活动自如。

三、急症点穴治病术1、跌打摔昏用拇指压:人中穴、合谷穴、百会穴、大椎穴即可(用公鸡冠血点入鼻内即醒)。

2、打伤气急欲绝按压:肺俞穴、膻中穴、神门穴。

附:内治法:昏死后用白糖冲热酒,用白糖二至三两冲热酒饮服,不饮酒者用温开水冲白糖,无论受伤有多重,服之可免淤血攻心,切勿轻心。

3、跌打痛昏的救醒法:取承泣穴、太阳穴、膻中穴按摩片刻即可。

此昏后可急用小孩童便(5岁以下)越多越好,服之可免淤血攻心。

4、中暑(俗称发痧)推拿法:重拿合谷穴、内关穴、人中穴以醒为度。

然后拿委中穴、按足三里穴一分钟,待其醒后取坐势,再拿风池穴十五至二十次。

如胸闷则横擦胸部以热为度,最后拿肩井穴十五至二十次。

暑日野外行路,中暑昏迷,求医不得:取道旁热土围在病人肚脐周围,围成圈,令人小便其中即可醒来。

点穴绝技的原理

点穴绝技的原理

点穴绝技的原理点穴绝技,又称为穴道技法,是一种传统的武术技巧,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从而达到控制、止痛、调理身体的目的。

点穴绝技的原理主要包括穴位的选择、刺激方式以及反应机制等方面。

首先,点穴绝技的原理之一是穴位的选择。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有数百个经络和穴位,这些穴位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活动。

点穴绝技在选择穴位时,通常选取具有较强疗效和作用明显的穴位,如大椎、涌泉、内关等,这些穴位与我们的身体器官和经络相连,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影响特定的脏腑,改善身体的状况。

其次,点穴绝技的原理还涉及刺激方式。

实施点穴绝技时,可以通过按压、揉捏、敲打、按住等方式对穴位进行刺激。

这些刺激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穴位,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

按压穴位可以达到通过力度压迫来调节经络气血,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揉捏和敲打穴位可以通过振动和摩擦刺激来引起穴位附近组织的反应,从而改变神经传导状况;按住穴位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时间,可以通过持续刺激来增加穴位上的神经末梢的兴奋度和调节特定脏器功能。

这些刺激方式使得穴位能够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最后,点穴绝技的原理还包括人体的反应机制。

通过细致的刺激作用,点穴可以激发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改善身体的状况。

当穴位被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疼痛、酸胀、麻木、温热等感觉。

这些感觉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反应,从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影响人体内分泌、免疫、循环等系统的功能,进而达到调整人体整体状态的效果。

此外,点穴绝技的原理还涉及到气的调控。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疾病的发生,通过点穴的刺激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气血的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气的运行,使得阴阳平衡,提高人体整体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点穴绝技的原理包括穴位的选择、刺激方式以及反应机制等方面。

点穴的作用

点穴的作用

点穴的作用点穴,是中医学中的术语,是指用手指、手掌或其他工具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或按摩,达到治疗或调理身体的目的。

点穴在中医以及其他一些传统医疗系统中已经广泛运用,它被认为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刺激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从而起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点穴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疼痛:点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比如,经常点按手腕内侧的“内关穴”,可以缓解头痛、颈项疼痛等症状,通过点按“足三里”穴位可以缓解腹痛、胃痛等不适感。

2. 调整内分泌系统:点穴可以调整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平衡各种激素的分泌。

比如,点按“三阴交”穴位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缓解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问题。

通过按摩“太冲”、“关元”等穴位,可以改善男性的性功能。

3. 刺激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人体的排毒系统,点穴可以刺激淋巴液的循环,促进废物的排出。

比如,通过按揉“太溪”、“曲池”等穴位,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排除体内的废物,增强免疫力。

4. 调整气血循环:点穴可以刺激经络的循环,调整气血的运行。

比如,点按“气海”穴位可以补充体内的气血,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通过按摩“肝俞”、“脾俞”等穴位,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疲劳、失眠等问题。

5. 调整神经系统:点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神经传导。

比如,通过按揉“百会”、“涌泉”等穴位,可以缓解压力,改善焦虑、失眠等问题。

通过点按“大椎”穴位,可以缓解颈椎病、肩周炎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点穴是需要专业人士操作的,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

所以,在平时使用点穴时,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按摩的安全性。

另外,点穴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些严重疾病和急性病症,并不能取代传统医疗方法。

总的来说,点穴作为中医的一种疗法,具有一定的功效。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机能,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系统等,从而起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点穴与解穴

点穴与解穴

点穴功夫并不神秘——两仪拳点穴与解穴方法简介看过武侠小说或武打片的都会被神奇的点穴功夫所震撼,那是文学艺术;不少武林门派的拳谱也多有关于点穴的记载,不知何因,可惜仅停留于纸上;加之科学昌明,人们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大部分人(包括很多的武术界和医学界大家)都认为点穴功夫纯属虚无。

点穴功夫很神秘,点穴功夫究竟有没有?列位别着急,也别忙着下结论,请让笔者为大家剖析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做一个介绍吧。

穴位是指神经末梢密集的地方和神经干线通过的地方;点穴是两仪拳的精粹,是武术击技中的一种独门绝技,是依中医经络学、气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内劲运气发劲,技击招势运用手、足、肘、膝等部位,在瞬息之间完成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力到的内劲,点中穴位,造成经络受阻,经络断则失气,血脉断则失觉,促使人体局部或整体失去控制的机能,从而达到先法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

点穴是施术者用不同的手法(包括潜能),点中对方要穴,使穴位突然瞬间关闭,经络失常而不能发挥它的联络和传导作用,使气血受阻不能周流,人体就出现各种生理病变,轻者出现口不能发音,四肢无力酸软,周身关节不能支配;重者或晕或瘫或哑或原地漰溃;解穴与点穴是相对而言,两仪点穴制人而不伤人。

解穴与点穴理论上是统一的顺逆的两种方法。

解穴是根据人的生理原则,五脏合于五行,阴阳之生克,运用不同的手法,施术于对方体表,开通闭塞,导引阴阳,解除被点击而造成的人体机能失常现象。

解穴方法主要有:两仪手法解穴和药物解穴治疗。

点中或误伤十大绝命穴必用混元功法去解,解开穴位后立即恢复正常。

两仪拳是天人合一、身心并练、性命双修的文化技术,通过独特的习练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唤醒、开发人体本能与潜能,练出来的特殊内劲不但渗透力极强,而且具有核聚效应,用不同的劲法点不同的穴位,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被点者或口不能发音,或四肢无力酸软,或晕、或瘫、或哑,打滚不止,内脏疼痛等。

共同点就是当场原地崩溃,失去反抗能力!用任何药物医治无效,必须用本门的技术一掌解之即可即刻恢复如初。

中医穴位常用穴位的功效与应用

中医穴位常用穴位的功效与应用

中医穴位常用穴位的功效与应用中医学认为,人体有数百个穴位分布在经络中,这些穴位与身体的脏腑器官相连接,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常用的穴位及其功效与应用。

1. 风池穴(Fēng Chí Xué)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旁突起的肌肉凹陷处。

按揉风池穴能缓解颈椎病、头痛、眩晕等症状,同时还有清热、退烧的效果。

2. 太渊穴(Tài Yuān Xué)太渊穴位于足底第一跖骨关节孔,按揉太渊穴能缓解腹痛、腹泻、腰腿酸痛等症状,对于调节肠胃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3. 三阴交穴(Sān Yīn Jiāo Xué)三阴交穴位于脚内侧踝骨上方三寸的凹陷处。

按揉三阴交穴可以调节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妇科问题,同时还能增强体内的气血运行。

4. 合谷穴(Hé Gǔ Xué)合谷穴位于大拇指与食指第一骨关节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合谷穴能缓解头痛、牙痛、失眠等问题,还可以调节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

5. 降压穴(Jiàng Yā Xué)降压穴位于手腕横纹下三寸处。

按揉降压穴有利于降低血压,对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帮助。

6. 鱼腰穴(Yú Yāo Xué)鱼腰穴位于脚背外侧第五跖骨与小腿骨胫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鱼腰穴能缓解腰酸背痛、下肢疼痛等问题,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有效。

7. 足三里穴(Zú Sān Lǐ Xué)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与胫骨前缘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足三里穴可以缓解胃肠问题、腹胀、便秘等症状,并能增强体力,改善疲劳状态。

以上只是中医常用穴位中的一部分,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功效与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或针灸,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健康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穴位疗法时,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尤其是对于针灸这一种需要专业技术的疗法,不可自行尝试。

点穴手法的技巧

点穴手法的技巧

点穴手法的技巧
点穴手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压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健康。

以下是点穴手法的一些技巧:
1. 手法要轻柔:使用指尖、指腹或手掌按压,力度要适中,不宜过激或过轻。

按压时要注意避免造成疼痛或损伤。

2. 瞄准穴位:掌握准确的穴位位置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中医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获取准确的穴位信息。

3. 基本动作:按压穴位时,可以轻轻揉动或旋转手指,也可以用指腹轻按、点按或用手掌按压。

按压时间一般为15-30秒,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

4. 注意顺序:按压穴位时,可按从上到下、从内向外、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可以根据体验选择适合的顺序。

5. 配合呼吸:按压穴位时,可以配合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促进放松。

6.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穴位反应有所不同,所以在按压穴位时要尊重个体差异,根据感觉调整力度和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点穴手法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去掌握。

为了
安全起见,建议在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点穴疗法。

中医点穴急救法,缓解病症!

中医点穴急救法,缓解病症!
月经不调
关元穴
关元穴在人体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穴位按揉3分钟
心脏疾患
巨阙穴
巨阙穴在腹部正中线,脐上6寸
按揉2分钟,力度适宜
肺部疾患
天突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
按揉2分钟,力度适宜,天突穴按揉时一定要向后仰头
抑郁症
肝火过旺
肝郁气滞
太冲穴
太冲穴在1,2脚趾头骨头结合处的前方
太冲穴按揉3分钟,力度适宜
手指麻木发凉,口腔溃疡,异味
中医点穴急救法,缓解病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容易遇到很多突发疾病(如头痛、休克、昏厥等),如果不能及时赶到医院,将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生命危险。在此情况下,掌握一些点穴的急救方法,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症,还能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救治时间。
一、常见病症的点穴急救法
症状
口诀
方法
示意图
头痛
指压太阳穴止头痛
脑供血不足
颈百劳
颈百劳在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按揉5分钟,操作可选择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直接放在枕头上,枕着在睡觉的时候去刺激穴位。
便秘
天枢穴
天枢穴在肚脐旁开2寸
按揉5分钟,力度要重
高血压
脑动脉硬化
高血脂
百会穴
百会穴在两耳尖的连线的中点,与头正中线的交点
穴位每次点按1分钟,力度要轻
失眠
神经衰弱
按揉5分钟
脾虚泄泻,五更泻,结肠炎
大横穴
大横穴在肚脐旁开4寸
按揉5分钟,力度适宜
听力下降,耳鸣
完骨穴
完骨在系统疾病
气海穴
气海在肚脐下面两个手指头的宽度,人体正中线上
按揉5分钟
肾脏疾病
肾俞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点穴解穴与穴位的合理利用
任何好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穴位是人体的调节开关,没事不能乱点,穴位的气机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气机出入口,就机器的按钮一样,很多能量在那里运行,自我维持着身体的平衡。

好东西不可多用,如果你没事也一味的点他,揉他,时间长了,穴位会变得不敏感,慢慢的会点麻木,呈现慢点死、慢封死现象,这是有害处的,如果再有病的时候,点穴调理就不起作用了,万物都是恰到好处,讲究平衡。

点穴轻了是养生,中等是治病,重了是伤人,被点住穴了,是真的,原理就是点穴者在一瞬间,用一股强大的传导力,把人体点的超级痉挛,造成身体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动。

如果点穴者有一定的内力,渗透力强,点穴精准,又是要害部位,不但可以点住不能动,束手就擒,甚至还会造成病症,如果点穴者内力再强,被点者气血随即会出现凝结现象,会瞬间造成气绝而亡。

点穴不解穴,或者解穴不充分,对身体是很不利的,会在以后的日子造成气血紊乱,身体不适,甚至得病。

解穴也很简单,王春亮解穴法分为快解穴、慢解穴两种,根据被点者的缓急灵活的选用,解穴原则就是松解气结,理顺筋骨,解除痉挛,活化气血,恢复功能,只要尽早而又彻底的解开穴,是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的,如果被点者时间长,症状明显,邪气入里了,凝固成结,就要通过推拿踩跷等慢解法按疗程治疗,加以时日也可以痊愈,如果时间太长,气机不化,筋骨不开,就不太好治了,会留下终生的病根,推拿理疗只能缓解。

那么点穴治病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具有多年点穴理疗经验的王春亮师傅说出了其中的奥秘,他说内有病必反之于外,身体的任何疾病都会反映在体表的某一个地方﹝有可能人和人不一样﹞,这个反应点就是此病的解决之地,如何找准找对这个反应点﹝穴位、阿是穴或不定穴﹞很重要,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康复进展,我们通过望闻问切,摸体诊病,找到反应点之后通过专业的手法加以施术,给他良性的刺激,会产生一些正气,这一股正气就像一股电流一样,再通过经络的传导到达病灶深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调整功能,加强愈合,起到不断自我愈合的良向发展,患者病灶区的炎症、溃烂、黑洞、结瘤、脓肿就会加强自我修复功能,继而通畅、软化、活血、消失、化散、愈合,点穴调理师通过不懈的努力扶正,慢慢的疾病就会通过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气血的旺盛而痊愈,而疾病的康复效果又和点穴调理师的经验、手法、力度、方向以及病人的配合有直接关系。

中医推拿点穴并不是非要推拿师傅给你做才行,更高的层次还是学会自疗自治,自我拉筋健骨,导引点穴,不花一分钱,把自己的一些病症调好,通过自我点穴疏通,刺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懂得如何强健身心,内外通达,让身体变得坚韧,免疫力提高,从而不生病,少生病,把病邪挡在身体之外,即使已经形成的病灶也可以强力的自愈,虽然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苦于没有老师的指点,让人望而却步,不敢操作,怕出问题,王春亮推拿导师说,其实这没有什么,所谓的走火入魔那都是内行人吓唬你,推拿点穴没有任何副作用,因为平常人根本就没那个内力,自我点穴调理无非就是出现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一般,那也很好,就当养生健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