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沈阳中考真题(语文)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沈阳市200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 模 拟 试 卷(一)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亲爱的九年级同学,这段时间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象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得到的快乐也 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吧!一、 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本报讯(记者 李明欣 实习生 王莎)7月18日,沈阳市2008年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开始。
市招考办公布了2008年普通高中(含重点高中、一般高中)和师范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280分(含体育考试分数)。
同日,省级重点高中(含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同批次录取学校)录取工作结束。
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设在市招考办七楼的录取现场时,看到的是忙禄而有序的场面。
房间门口的图板上,录取流程图一目了然。
房间中间,市内各所省重点高中及同批次录取学校的校领导和招生工作人员围在一起,正在认真审查《录取新生登记表》和《录取新生名册》。
一旁的审批秘书组、调档.录检组的工作人员也正。
今年中考试题相对简单,考生发挥良好,刨除体育增加30分因素,各省重点高中录取线普遍上涨了10分左右。
由于今年中考设置了提前批次志愿,使省实验、东北育才、二中三所名校外的其它省重点高中也招到了许多高分考生。
如四中录取最高分为736分,一中录取最高分为726分。
当天,全市近三成考生被录取。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档”字的读音:(1分)(2)选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改为(1分)(3)填入选段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各司其职 B.严阵以待 C.聚精会神 D.喜出望外2.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
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
(2分)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沈阳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沈阳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且________②逆________③对________④若是________⑤虽________⑥直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轻寡人与?③岂直五百里哉?④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简要评述秦王、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要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②与臣而将四矣。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玢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玢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课③将士注坡跳壕④,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庥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2009年沈阳市初中毕业考试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课文说明一. 课文内容与结构课文以大量数据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动植物物种,而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又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进而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将引资料、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在一句话中综合使用,以振聋发聩之势大声疾呼: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第2句在上句将每分钟雨林毁灭的量与40多个足球场作比较让人具体了解雨林毁灭的速度后,再以每年雨林毁灭速度(相当于一个纽约州大小)又一次作比较,使人更一目了然、触目惊心地感受到雨林毁灭速度之快。
第三句引用斯科特的话,向世人提出警告。
第二部分(第2-5段):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
第2段首句总提第一部分说明的主要内容,即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
紧接着再补充一句“物种将濒临灭绝”,突出物种丧失的严重态势。
第三句指出“很多物种现在就遭到危险”,进一步突出问题的严重性。
第5句举橙色皮毛猩猩(“森林老人”)的例子说明上述观点。
第3段承上段说明:由于热带雨林的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所以雨林毁灭带来的动植物灭绝,人们甚至无法知晓它们到底有多少,所以如果听任热带雨林消失,就意味着人类会失去许多。
接下去引用了各方面的资料加以说明:第一段资料侧重说明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是非常丰富的药物资源;第二段资料侧重说明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也是人类培养优良动植物品种,即获得更多食品的宝贵资源;第三段侧重强调热带雨林中丰富的植物,同时还是人类各类日用品及工业原料的珍贵资源。
第4、5段说明人们为什么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
一是伐木销售。
对于这一点作者还插入说明了滥伐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所造成的惊人危害。
二是伐木建农牧场。
关于这一点,作者主要强调这种做法效益极低。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词赏析专题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词赏析专题一、(德州)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二、(柳州)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三、(永州)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②赊:赊欠。
(1)“耐可乘流直上天?”此问句反映出李白什么性格和艺术风格?(2分)(2)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禁,相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诗中第三句诗人却用一个“赊”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四、(盐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江苏徐州)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名著知识(三)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知识(三)一、(山东德州)名著阅读。
(2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作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他的另一部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书中主人公祥子与(车行老板之女),均以其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
二、(广西柳州)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水浒传》中绰号成为体现人物性格最为简明的符号,直率鲁莽的李逵叫“黑旋风”,武艺高强的林冲叫“狮子头”,足智多谋的吴用叫“智多星”。
B.《朝花夕拾》回忆了众多的人物,如善良热忱的阿长、质朴方正的寿镜吾、正直严谨的藤野……这些形象都倾注了作者丰富真挚的感情。
C.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能通过火焰山,靠的是孙悟空智取芭蕉扇,于是就有了“三调芭蕉扇”这一精彩有趣的情节。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顽强执着、刻苦勇敢、奋进奉献等人格品质,至今仍可作为青少年的精神坐标。
三、(江苏盐城)“新星”文学社的同学瞻仰了施耐庵故居后,举办了一次“水浒故事大家讲,水浒人物大家猜”活动。
请回答下面问题。
(4分)那官人生的豹头环耳,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傅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
”……两个亲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
选段中的“那官人”指的是谁?写出他的两个故事名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四、(辽宁锦州)走近名著。
(3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缓缓地摘下了帽子。
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他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1)上面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09年5月26日前绝密2009年沈阳市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一组是()(2分)A.暝.想(míng)隘.口(ài)竹篙.(gǎo)赡.养(shàn)B.簸箕.(ji)纨绔.(kù)毗.邻(pí)恣.睢(zì)C.祈.祷(qǐ)慰藉.(jiè)剔.除(tī)困恶.(è)D.骨髓.(suǐ)创.伤(chuàng)熟稔(rěn)机械.(xiè)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效果就往往会适得其反....。
B.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C.由于几日来连续的强降雨,街道都已经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D.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空白处。
(2分)(1)九年五班的语文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2)由于情况紧急,某连组织立即人员前往抗洪前线。
4.下面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钦差大臣》的作者是果戈里,他是俄国作家。
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配弦,现代散文集、语文教育家。
C.《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陆蠡,他是现代著名作家。
5.走近名著。
(4分)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好事情”,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者是。
(2分)(2)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请概括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件事。
6.诗文填空。
2009年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积累与运用部分试题汇编(二)

2009年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积累与运用部分试题汇编(二)2009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5分)1.将下面的短语工整、正确的抄写在方格内。
(2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嗫嚅(rú) 元勋(xūn) 攀附(fú) 啜泣(chuî)B.浮藻(zǎo) 希冀(yì) 霓裳(cháng) 苔痕(tái)C.颠簸(bǒ) 蛰伏(zhã) 悖谬(miù) 揶揄(yã)D.对峙(zhì) 剽悍(biāo)纶巾(guān) 冗长(rǒng)3.下列的词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2分)含辛茹苦苦心孤诣憨态可拘一泻千里轻举妄动神彩奕奕怨天尤人人情世故先发制人难辞其咎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__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续萌动保持 B.延伸萌动保存 C.延伸萌生保持 D.延续萌生保存5.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的下面。
(2分)(1)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
(2)为了防止甲型H1N1疫情不再蔓延,北京防疫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
6.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缺憾使荆轲赌命功亏一篑,缺憾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憾使___________________。
如此才有历代英雄气短,泪流满襟的遗恨。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

沈阳市200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 模 拟 试 卷(三)亲爱的九年级同学,这段时间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 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象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得到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吧!一、 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1961年,《洪湖赤卫队》第二次进京公演,在这次演出过程中,有一个周总理与陈毅、李先念‚打赌‛的趣事。
第二场,刘闯与赤卫队到彭家墩去摸庄劫枪。
当劫枪成功后,刘闯拔出闪闪发光的短刀,插上‚老子本姓天,家住洪湖边,今天来借枪,明朝打江山‛的纸条后,亮刀甩出,不偏不椅钉在彭霸天后厅的匾上。
这一细节引起了首长们的兴趣。
陈毅和李先念说,刘闯有两下子,甩刀子堪称一绝。
总理则说,刘闯表演不错,但甩刀子是假的。
总理说,我敢说他是假的,是因为刘闯的刀是从45度的角度甩出去的,然而刀子扎在匾上却成了90度,这就露.出的破绽。
刘闯的功夫就在于将刀子藏得很好。
三位首长争持不下,一位秘书就到后台找我问个究竟。
我听后很是感慨,对秘书说,总理是对的,甩刀是假的。
说实在的,这件事不仅让我见识了总理 的眼力,而且使我对自己今后的演出要求更严了。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露”字的读音: (1分)(2)选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1分)(3)填入选段括号内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 .聚精会神 B .明察秋毫 C .熠熠发光 D .一丝不苟2.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都有语病,试任选两句提出修改意见。
(2分)4月29日,①来自我市金融保险系统以及部分学校的近千余名代表,在益阳大剧院认真听取抗冰救灾烈士熊大勇的英雄事迹报告。
熊大勇生前是太平洋产险株洲中心支公司的查勘员,今年1月16日在处理理赔事故时以身殉职。
②省委、省政府追认他为“湖南省抗冰救灾模范”、“烈士”等荣誉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09-6-28 8:30——11:00)*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nài)心是一切聪明才(zhì)的基础。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神舟七号”航天团队的团结精神,是“嫦娥”成功奔月的强大动力;他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嫦娥”的舞姿完美;他们“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精神,永恒地在浩瀚无垠的太空。
A.众志成城清脆飘浮 B.同舟共济精准镌刻C.众目睽睽典雅刻画 D.同心协力准确堆砌3.请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写序号即可)(2分)①但有了梦想而不去拼搏,那梦想也将是海市蜃楼,望梅止渴②梦想是生命的花蕾,没有梦想的人生,将会失去目标,失去动力③因此,对于前行者来说,坚强踏实的脚印就是对梦想最有力的诠释4.下面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C.《陈毅市长(选场)》主要记叙陈毅深夜拜访化学家黄省三,请他参加医药事业建设的事。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5.走近名著。
(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2分)蒋门神见了他,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这段文字中“他”的名字叫,这个人物出自作品《》。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格列佛游记》主要记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经历。
B.《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曾经救过一个野人,并给他取名叫星期五。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在瘫痪失明的情况下,开始了文学创作。
D.《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用如火的青春与饱满的激情创作了《战争与和平》。
6.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12分)(1)霜晨月,,喇叭声咽。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往来无白丁。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到乡翻似烂柯人。
(7)右手秉遗穗,。
(8)山回路转不见君, 。
(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10)《过零丁洋》中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 。
7.对《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8.综合探究。
(4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
根据考古发现和研究,早在6000年前的彩陶上的有规则的简单符号就已经具有了文字的性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等演变过程。
材料二:汉字在篆、隶、行、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
材料三:下面是《中国教育报》2009年对某地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书写情况字迹辨 识不清字迹 潦草 错别字 较多 字迹 工整 字迹 漂亮 406 14 11 6 3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补全下面的句子。
(2分)横竖撇点折,书九州丰采;, 。
(2)从材料三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分)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9-11题。
(17分)总份数 份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1)或:(2)等:(3)材: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其真无马邪?11.下文选编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
(12分)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①于郊。
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
”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②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③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
吾臣有檀子④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⑤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
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
将以照千里,岂特⑥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⑦而去。
【注释】①田:打猎。
后写作“畋(tián)”。
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
③乘:车,兵车。
包括一车四马。
④檀(tán)子:人名。
下文“朌(bā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
⑤泗上:泗水之滨。
⑥特:仅,只。
⑦怿(yì):高兴、快乐。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若.寡人国小也若毒之乎(《捕蛇者说》)B.使.守南城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C.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D.则道不拾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
②魏惠王惭,不怿而去。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4)选文中威王和魏王对“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3分)(二)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2-18题。
(23分)迷雾灯塔之光【英】拉夫特里〃芭芭拉庞启帆译(1)科林慢腾腾...地从学校往家走。
不远处是一个坐落在山上的爱尔兰小渔村,他的家就在那里。
今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但科林一点也感觉不到圣诞的气氛,也许是因为没有下雪。
但科林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他产生了这种感觉,这是一个他甚至不敢去想的原因。
(2)他看着远处灰色的大海,地平线上一艘船的影子也没有。
七天前他的父亲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3)“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来给你。
”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子说,“在圣诞节前你就会得到它,我保证。
”(4)但现在已经是圣诞节前夜。
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看去,一场暴风雨已摧毁灯塔的电线。
明亮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
七天了,没有灯光指引他父亲的渔船。
(5)科林推开家门。
“科林,我们需要更多的泥炭来生火。
”科林一进门,母亲就对他说,“家里的泥炭已经烧完,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6)“我不太想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
”科林回答母亲。
“是,我也不太想关心。
”母亲答道,“但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即使是在最伤心的时候。
我知道这个家现在充满了悲伤,但我们必须点亮蜡烛。
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
去吧,孩子。
我有两根蜡烛,我们一人一根。
如果你捡一些泥炭回来,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
”科林点点头,走出了家门。
(7)科林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
“谁会关心一根微不足道的蜡烛?”他看着灯塔说:“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点亮灯光,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悲伤地叫了几声,似乎它能听懂科林的话。
(8)科林凝望灯塔,叹了一口气。
忽然,他的脑袋灵光一闪。
“对,就这样。
”他狂喜着向山顶跑去。
到达灯塔,科林使劲地敲门。
(9)看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你来干什么,年轻人?你吓了我一大跳。
要知道,平安夜就要降临了。
”(10)“达非先生,”科林喘着气说道,“您以前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11)“嗯,用电池,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了。
孩子。
新年后才有新电池。
”(12)“不,我的意思是,在使用电池这种东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13)“用汽油灯。
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
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
”(14)“用煤油行吗?”科林屏住呼吸问。
“我想可以,”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我们最好不要采用这种愚蠢的方法。
在这个村庄你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
今年大家都没什么钱……”(15)达非先生还没说完,科林已经跑出很远。
回到家里,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又跑出家门。
(16)这时,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
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无论他要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
科林加快脚步,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
(17)“你可以从你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吗?”他问。
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透出的房子。
(18)在一小时内,他讨到了两桶煤油。
他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地敲门。
(19)看到煤油,达非先生非常惊讶,但是他摇着头说道:“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的灯燃烧一个小时。
”(20)“我会带更多煤油来,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科林又向山下飞奔而去。
(21)三个多小时后,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
在他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灯塔上突然亮起了火光。
那跃动的火光迅速在整个山谷扩散开来。
同时,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的人回家。
达非先生重新点亮了灯塔上的灯!(22)科林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
他母亲从火炉旁的椅子上跳起来:“科林,你去哪里了?你没吃晚饭。
也没点亮你的蜡烛!”(23) “哦,妈妈。
我已经点亮了一根蜡烛,并且是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还不能告诉你。
但它的确是一根很大的蜡烛。
”(24)那晚,科林睡得很香,梦里有蜡烛亮着。
突然,一声惊叫吵醒了他。
“船!船回来了!”(25)然后,科林听到了:“灯光!他们说是灯光,灯塔上的灯光。
他们其实只在十英里外,船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
灯塔上的灯光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方向!”(26)曙光从窗口射进来。
科林蹿到窗口,他的母亲和邻居正冲向码头。
是真的!在灰色的海面上,他父亲的双桅帆船正徐徐驶进码头。
(27)科林跑出家门,也向码头飞奔。
他感到一股潮湿的风吹在脸上,就要下雪了。
这才是真正的圣诞节早晨。
12.选文标题“迷雾灯塔之光”中的“光”有什么含义?(4分)13.请你分析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慢腾腾”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