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带答案

合集下载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伊斯兰教
❖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 ❖ 创立者:穆罕默德 ❖ 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 经典:《古兰经》
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创立伊斯兰教 ❖麦加传教 ❖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攻打到麦加城下,与麦加贵族达成
协议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麦 加 克 尔 伯 神 庙
麦加清真寺
)
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B.它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C.它发生于7世纪中期
D.改革取得成功
3.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
B 代表的是( )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 D.资产阶级的利益
4.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A 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B 7.右图中人物的突出事迹是( )
A.统一了日本 B.力主改革,推动日本大化改新的进行 C.颁布改新诏书 D.操纵皇室,反对改革
8.以下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半岛
A 状况的是( )
①四分五裂 ②内忧外患 ③改革受阻 ④国内叛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 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排名居百位人物之首。这本书刚 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东亚:日本 ❖西亚:阿拉伯
动脑筋:
你认为那几个方面的因素推动 了大化改新的进行?
统治阶级内讧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根本因素 Nhomakorabea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阅读后总结
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导学案【目标导航】1.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内容自学1.日本大化改新(1)背景、时间(2)内容、意义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伊斯兰教诞生的历史背景(原因)(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初,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

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1)根据材料一,7世纪初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表现有哪些?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贞观之治”。

(2)根据材料二,日本改革的国际背景是什么?2.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三、巩固检测1.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下列属于“汉化”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奴隶主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2.7世纪时,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A.伊斯兰教B.犹太教C.基督教D.佛教3.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②废除贵族世袭制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5.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德病逝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前往麦地那D.穆罕默德隐居创教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730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3、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
A、古代印度 C、阿拉伯半岛 B、巴勒斯坦地区 D、古代埃及
4、下列是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是( )
①大体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成为政治工作宗教领袖 ③出去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 ①②③④ C、 ①④③② B、 ④①②③ D、 ④③②①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个名人
阿 拉 伯 国 家
Top1:穆罕默德 牛顿 耶稣 释迦牟尼 孔子 爱因斯坦 马克思 亚里士多德 毛泽东 成吉思汗 „„
——《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排名》 (剑桥大学历史系)





请阅读课本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二、伊斯兰教的创立 1.背景:阿拉伯半岛人民渴望统一 2.创立:a.时间:7世纪 b.人物:穆罕默德 c.地点:阿拉伯麦加城 3.过程: ①.麦加城传教失败,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
日本:学中国——行改革——划时代
阿拉伯:创宗教——建政权——跨三洲
1、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 改新,其实仿照( )
A、中国隋唐制度 C、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
2、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 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C、奴隶制民主政治 B、大化改革 D、种姓制度
诏书规定:
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
④.内容: 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
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b.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 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 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伊斯兰教的诞生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伊斯兰教的诞生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考点:伊斯兰教的诞生及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伊斯兰教的诞生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

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背景: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伊斯兰教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们。

建立: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穆罕默德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领袖,掌握一切大权。

发展:为实现最终目标,穆罕默德多次率兵攻打麦加。

630年,他再次兵临麦加城下。

双方达成协议,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穆罕默德承认对方的经济和宗教利益。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基本统一: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半岛各部落派代表到麦加朝觐,承认穆罕默德的独尊地位。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3.阿拉伯半岛能够统一的原因:(拓展点)①阿拉伯地区部落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人民渴望统一。

②伊斯兰教的创立,打破了阿拉部落的血缘关系,确立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③穆罕默德征服麦加,确立了其独尊地位,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易错微析1.伊斯兰教诞生的地点与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建立的地点易错。

伊斯兰教诞生的地点是麦加,而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建立的地点是麦地那。

2.日本和阿拉伯国家走上封建主义的方式易错。

日本通过改革走上封建主义道路。

阿拉伯国家是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完成统一,并逐步走上封建主义的道路。

3.对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理解易错。

穆罕穆德病世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

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征服与扩张,使阿拉伯发展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
创立者:穆罕默德 发源地 阿拉伯半岛
圣地: 麦加
经典:《古兰经》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伊斯兰教建立的过程) 七世纪以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背景: 人民渴望统一 ,伊斯兰教便应运 而生了。 过 程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 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 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 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有些国家虽非以阿拉伯民族为主 体,但长期以来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 文化、宗教联系,并加入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因此也被称 为阿拉伯国家。 目前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22个:包括埃及、叙利亚、 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伊拉克、 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科威特、卡塔尔、巴 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索马里、吉布堤、毛里塔 尼亚、西撒哈拉等亚非国家,巴勒斯坦也是其成员。总面 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1.5亿。
《古兰经》
伊斯兰不仅要求人们信仰真主(安拉), 而且还要遵循真主为人们制定的伦理道德规范, 即《古兰经》所反复强调的“信主行善”。因为 伊斯兰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也是一种完整 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体系。
伊斯兰教创立过程(阿拉伯统一过程)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最初在麦加城传教失败; ③622年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 合一的国家; (622年成为伊斯兰教元年) ④630年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
3.下列各项与日本大化改新无关的是 ( B )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 B.统一日本本土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D.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基础训练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基础训练 新人教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亚洲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朝鲜
2.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

公元7世纪,在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
3.7世纪,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作用是()
A.引进了中国先进文化
B.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C.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
D.加强了奴隶主的统治
4.大化改新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5.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是()
A.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部落间相互仇杀
B.以航海和经商著称,形成政教合一国家
C.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农业生产发展起来
D.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6.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政权建立在()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7. 622年被确立为伊斯兰教元年,是因为这一年 ( ) A.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B、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C、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D.穆罕默德病逝
8.伊斯兰教信仰的神是 ( )
A.真主“安拉” B.如来佛祖
C.耶稣 D.太阳神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A
6、B
7、B
8、A。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能描述穆罕默德主要活动。

2、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3、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

学习重点1、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

2、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学习难点1、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导入新课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1、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2、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一、学习导航:(一)大化改新:1、日本的诞生和统一: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________国家。

后来,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________。

_______世纪统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的背景(原因):(1)________世纪中期,日本的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改革势在必行。

,部民反抗不断。

(2)中国的统一和兴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的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3、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________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

(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部民转为________;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大化改新的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过渡的标志。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原因)(1),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

(2)争夺水源和牧场,内部矛盾丛生,,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的入侵。

(3)阿拉伯人民建立的国家。

2、默罕默德的主要活动:(1)年,默罕默德在开始隐居,潜心创教。

(2)默罕默德最初在传教,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________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时间:7世纪 地点:麦加 创立者:穆罕默德 兵临麦加城 穆罕默 622年带领少数 麦加 下,达成协 德的主 创立 信徒,出走麦地 传教 议。麦加成 要传教 伊斯 那,建立政教合 失败 为伊斯兰教 活动: 兰教 一的国家 的圣地。
想一想
3、根据教材25页“动脑筋”: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 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 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 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 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 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 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 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 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 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历史的启示: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有限,资源 匮乏,但日本现今却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从古代日本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 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并将这一特性加以发挥, 创造出自己的日本文明。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 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 强盛起来。日本人在电器方面的研究开发就是这 一民族特性的极致体现。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作用是什 么?
A. 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 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改革。 B. 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 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C. 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也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 演变。(结合第27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略作介绍) D.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为以后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 4 )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类:
1、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中“汉化”是指()
A.汉漠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主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2、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8世纪中叶时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
和西方连接起来。

该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 B.古希腊 C.古代波斯 D.奥斯曼土耳其3、7世纪早期,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
信奉的是()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佛教
4、七世纪日本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这次改革史称()A.商鞍变法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5、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 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
6、规定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将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将部民转为国家公民的
是()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7、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
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B类:
8、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 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C. 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 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9、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②废除贵族世袭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类:
10、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
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二、归纳列举题
A类:
11.请列举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6分)
三、资料分析题
B类:
12.阅读下列材料: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的伊斯兰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请回答:
(1)伊斯兰教是在什么时间由谁在哪里创立的?(6分)
(2)穆罕默德进军麦加是在哪一年?结果如何?(4分)
四、探究题
C类:
13.请你说出大化改新的影响和启示。

(4分)
参考答案
第( 4 )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10.BAABA BACDB
11.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
分)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2分)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2分)
12. (1)7世纪初(2分)穆罕默德(2分)麦加(2分)
(2)630年(2分)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分)
13. 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分)
启示: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事物,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