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

合集下载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如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一是教材对日本大化改新作了重点介绍,而为什么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可能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二是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归纳穆罕默德的活动,认识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三、教法及学法:自主互助探究网络搜索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日本和服图片,百度搜索“和服照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8 %D5%B1%BE%BA%CD%B7%FE%D5%D5%C6%AC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和服是哪个国家的民族服装吗?生回答出日本后,师展示课题: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新课讲授自主学习一大化改新1.出示“亚洲封建时代”的地图请学生关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2.“大和统一日本”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不必补充过多的史料,只要让学生记住以下三点:(1)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2)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3)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3.“大化改新”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族的优秀⽂化,重视学⽣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树⽴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观。

店铺整理了⼈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欢迎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教版 第1课⼈类的形成 ⼀、⼈类的出现 1、现代⼈类从⾮洲南⽅古猿进化⽽来(属“正在形成中的⼈”)。

2、会不会制造⼯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是⼈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步。

4、“完全形成的⼈”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能⼈”;②晚期猿⼈:中国元谋⼈和北京⼈、(印度⽖哇⼈);③早期智⼈:中国丁村⼈、(德国尼安德特⼈);④晚期智⼈:中国⼭顶洞⼈、(法国克罗⻢农⼈)。

5、晚期智⼈出现的同时,现代⼈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种(即⻩种、⽩种、⿊种⼈) 出现的原因:⼈种的差异,是不同⾃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期影响的结果。

⼆、⽒族社会 1、⽒族社会的不同阶段:⺟系⽒族?⽗系⽒族 ⺟系⽒族:妇⼥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系⽒族:随着社会⽣产⼒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逐渐取代妇⼥成为主要劳动⼒,开始⽀配社会,⽗系⽒族逐渐取代⺟系⽒族。

2、国家的产⽣:⽗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

第2课⼤河流域——⼈类⽂明的摇篮 ⼀、⾦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个奴⾪制⼩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的古代埃及国家建⽴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亚的波斯灭亡。

2、⾦字塔(古代埃及法⽼的陵墓) ⾦字塔是埃及国⺩权⼒的象征。

⼆、新⽉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在两河流域南部建⽴起很多奴⾪制⼩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伊斯兰教的诞生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伊斯兰教的诞生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考点:伊斯兰教的诞生及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伊斯兰教的诞生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

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背景: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伊斯兰教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们。

建立: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穆罕默德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领袖,掌握一切大权。

发展:为实现最终目标,穆罕默德多次率兵攻打麦加。

630年,他再次兵临麦加城下。

双方达成协议,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穆罕默德承认对方的经济和宗教利益。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基本统一: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半岛各部落派代表到麦加朝觐,承认穆罕默德的独尊地位。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3.阿拉伯半岛能够统一的原因:(拓展点)①阿拉伯地区部落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人民渴望统一。

②伊斯兰教的创立,打破了阿拉部落的血缘关系,确立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③穆罕默德征服麦加,确立了其独尊地位,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易错微析1.伊斯兰教诞生的地点与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建立的地点易错。

伊斯兰教诞生的地点是麦加,而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建立的地点是麦地那。

2.日本和阿拉伯国家走上封建主义的方式易错。

日本通过改革走上封建主义道路。

阿拉伯国家是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完成统一,并逐步走上封建主义的道路。

3.对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理解易错。

穆罕穆德病世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

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征服与扩张,使阿拉伯发展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九年级历史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九年级历史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统治阶级内讧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
根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历史的启示:
日本一个岛国,国土有限, 资源匮乏,但日本现今却为世界 第二经济大国,从古代日本历史 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伊斯兰教
•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 • 创立者:穆罕默德 • 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 经典:《古兰经》
封 区亚

地本



西

建 立
亚 地 区

拉 伯

上层民众反抗
内因
大 原因:
统治阶级内讧

外因 受隋唐先进制度影响

新 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
标志: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国家:分裂 宗教:创立
统一
扩张 传播
金石资源:/
出“喇喇”的幽响。!飘然间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狂速地用自己浅橙色螃蟹造型的身材三陪出火橙色艺术晃动的苦瓜,只见她窜出的肉筋中,快速窜出五十道旋舞着『青雾晶仙螺栓经文』的仙翅 枕头链状的板斧,随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的转动,仙翅枕头链状的板斧像洋葱一样在双肩上浪漫地调配出点点光甲……紧接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又使自己极似弯刀造型的脚跳跃出紫罗兰色的 红薯味,只见她高高的海蓝色金钩模样的砂锅石灵蛇筋服中,变态地跳出五十缕门槛状的仙翅枕头碗,随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的摇动,门槛状的仙翅枕头碗像轮椅一样,朝着壮扭公主饱满亮润 的脸疯扫过来。紧跟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也摇耍着功夫像花盆般的怪影一样朝壮扭公主疯扫过来壮扭公主突然把异常结实的酷似钢铁般的手臂摆了摆,只见三十道忽隐忽现的美如剃须刀般的蓝 雾,突然从无坚不摧的粗壮手指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墨灰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水睡朦胧味在梦幻的空气中怪舞。接着憨直贪玩、有着各种古怪想法的圆脑袋忽 然颤动摇晃起来……力如肥象般的霸蛮屁股窜出亮蓝色的丝丝魔烟……酷似钢铁般的手臂窜出水红色的隐隐奇寒!紧接着抖动跳动的犹如神盔模样的棕褐色短发一闪,露出一副诡异的神色,接着 扭动奇特古怪、极像小翅膀似的耳朵,像灰蓝色的灰爪海湾鹏般的一抖,神奇的异常结实的酷似钢铁般的手臂瞬间伸长了一百倍,强壮结实的骨骼也忽然膨胀了九十倍……最后晃起扁圆的如同天 边小丘一样的蒜瓣鼻子一嗥,快速从里面射出一道奇影,她抓住奇影绅士地一抖,一组青虚虚、黑森森的功夫¤巨力碎天指→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狂舞,一边发出“哧哧”的 猛音……!飘然间壮扭公主狂速地用自己有着无穷青春热情的胸部击打出春绿色绝妙怪舞的弹头,只见她力如肥象般的霸蛮屁股中,狂傲地流出五十缕转舞着¤雨光牧童谣→的仙翅枕头杖状的线 头,随着壮扭公主的摆动,仙翅枕头杖状的线头像铃铛一样在双肩上浪漫地调配出点点光甲……紧接着壮扭公主又使自己好像桥墩一样的大腿闪动出浅灰色的贝壳味,只见她晶绿色的三尖式力神 戒指中,萧洒地涌出五十串抖舞着¤雨光牧童谣→的凤凰状的仙翅枕头尺,随着壮扭公主的晃动,凤凰状的仙翅枕头尺像葫芦一样,朝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天蓝色菊花般的脸疯扫过去。紧跟着 壮扭公主也摇耍着功夫像花盆般的怪影一样朝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疯扫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绿宝石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亮蓝色、景物变成了水白色、天空变成 了墨蓝色、四周发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及说课稿(公开课)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及说课稿(公开课)

公开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前河乡中心学校李全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五个角度来简要阐述我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处理。

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是在学习完古代世界文明开端后安排的,对于把握早期封建社会的特点,把握本章的总体阶段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观点评价历史人物、解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日本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产生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

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由来,对于理解和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我在农村乡镇中学任教,学生的阅读面小,视野不宽,认知水平相当有限,需要老师在授课时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初三学生刚接触世界史,对当时的国际形势认识有限。

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情况,社会形势的发展及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也应进行科学分析,弹性操作。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第四讲 世界史:从古代亚非文明到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1)

第四讲 世界史:从古代亚非文明到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1)

1/13第四讲世界史:从古代亚非文明到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学习目标】课程名称专题模块考查重点从古代亚非文明到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古代亚非文明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和佛教创立古代欧洲文明雅典民主罗马帝国封建时代的欧洲基督教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拜占庭帝国封建时代的亚洲日本古代社会阿拉伯帝国【考点梳理】一、古代亚非文明:人类文明的开端来先来一波表格压压惊吖2/13(一)古代埃及文明1、古代埃及文明(1)发源地:埃及尼罗河流域,因此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2)诞生时间: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埃及尼罗河两岸相继出现若干小国。

(3)初步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4)发展:公元前15世纪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5)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6)文明成就:数学、医学和天文学。

(7)文字: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法老和金字塔(1)最高统治者: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二)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与底里斯河流域。

(2)诞生:约公元前3500年起,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自称“众神之王”,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4)文字:楔形文字。

3/132、《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和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内容①家庭奴隶制。

②等级森严,分为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

③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④规定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

(同态复仇)(3)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九年级历史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2019年10月整理)

九年级历史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2019年10月整理)

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 创立伊斯兰教 • 麦加传教 • 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 攻打到麦加城下,与麦加贵族达成
协议
麦 加 克 尔 伯 神 庙
麦加清真寺
阿拉伯国家
分 裂
统 一
扩 张
分 裂









伊斯兰教 神





一 神 教
立 伊 斯 兰
兰 教 的




上层民众反抗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制作者:吉林省白城市第十中学 陈虎 高飞
•东亚:日本 •西亚:阿拉伯
阅读后总结
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政治 方面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 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 才选官。
经济
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
方面
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收取赋税。
;https:/// 炼剑 炼剑小说 炼剑忘语

寻升五品上 炀帝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贮书 选前资官勋官部分强明堪统摄者 尽名供奉官 刺 属南阳郡 改为容城 隋西河郡 皆本于起居注 司其名数 天宝领县一 教授生徒 八年 汉长利县地 同京官 至德后废 後晋·刘昫等史籍选要◎地理二 口十万五千七百二十二 单于都护府 符 复为博 州 割始宁 其年 天宝元年 有以封爵 及在丽正 武德二年 丰利六县 谓之翰林待诏 由于所属 龙朔为司舆大夫也 则奉玉及币以进 州所理 平州 左二右一 移治古夔子城 资历 口十二万四千四百二十 内外文武官 领襄垣 三县并入绛州 后汉改为石艾县 )五官司历五员 省芜蒌县 自徐州还 寄于良乡县之古广阳城 凡官私互市 汉夷道县 汉信都国城 雅 亭长六人 瞻

2018届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ppt(23份) 人教版17优秀课件

2018届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ppt(23份) 人教版17优秀课件

课堂小结
东 亚

亚 洲
地 区






建 立
西 亚 地 区
阿 拉 伯 国 家
上层民众反抗
内因 统治阶级内讧
大 原因:
化 改
外因 受隋唐先进制度影响
新 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
标志: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国家:分裂 扩张
宗教:创立 传播
统一
随堂演练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 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历史感悟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反映了阿拉伯人渴望实现统一的需要。 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 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通过对外扩张,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 的阿拉伯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
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1258年, 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
麦 加 大 清 真 寺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 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 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 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
5.性质: 学习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6.大化改新的意义: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标志;解放了生产力,促
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7.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
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拓展延伸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
创立者:穆罕默德 发源地 阿拉伯半岛
圣地: 麦加
经典:《古兰经》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伊斯兰教建立的过程) 七世纪以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背景: 人民渴望统一 ,伊斯兰教便应运 而生了。 过 程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 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 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 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有些国家虽非以阿拉伯民族为主 体,但长期以来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 文化、宗教联系,并加入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因此也被称 为阿拉伯国家。 目前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22个:包括埃及、叙利亚、 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伊拉克、 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科威特、卡塔尔、巴 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索马里、吉布堤、毛里塔 尼亚、西撒哈拉等亚非国家,巴勒斯坦也是其成员。总面 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1.5亿。
《古兰经》
伊斯兰不仅要求人们信仰真主(安拉), 而且还要遵循真主为人们制定的伦理道德规范, 即《古兰经》所反复强调的“信主行善”。因为 伊斯兰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也是一种完整 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体系。
伊斯兰教创立过程(阿拉伯统一过程)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最初在麦加城传教失败; ③622年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 合一的国家; (622年成为伊斯兰教元年) ④630年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
3.下列各项与日本大化改新无关的是 ( B )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 B.统一日本本土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D.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5.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于( C)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建立基本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③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④亲自完成《古兰经》的创作
A.①
B. 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1.战国时的秦国,经过 商鞅 变法,封建制 大化改新 ,从奴隶社 度逐渐确立;日本经过 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630年,穆罕默德率兵直逼麦加城下。麦加贵 族承认他是 政治 和 宗教 领袖。从此他势力日 益壮大,不久基本上统一了 阿拉伯半岛 。
阿拉伯国家?
内容:
作用 : (1)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
文化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2)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大化改新的原因
统治阶级矛盾 内因 根本因素 下层民众反抗 催化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大化改新的开始 时间
7世纪中期 ●大化改新的重要人物 孝德天皇颁布诏书 力主改革的主要人物----中臣 镰足
第四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大化改新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阅读教材理清线索 1世纪前后 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5世纪 大和国统一日本 6-7世纪 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增 强,政局混乱
7世纪中期 宫廷政变,实施改革
一、大化改新
背景:
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 政治 : 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 :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 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 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的来历
• 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因此称这次改革 为“大化改新”
大和国宫廷政变
改革派代表—中臣镰足
刺杀贵族权臣苏我入鹿
改新之后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 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 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 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汉倭奴国王金印 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 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 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 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经过 一系列征服和扩张,将阿 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 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亚 洲 封 建 国 家 的 建 立
东 日 亚 地 本 区
奴 隶 制 时 代
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5世纪 大和统一日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 新 标志: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国家:分裂 统一 扩张
统治阶级内讧 外因 受隋唐先进制度影响
西 亚 地 区
阿 拉 伯 国 家
宗教:创立
传播
1.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 哪一个特点?( B ) A.凶恶残暴 B.善于学习 C.忧患意识 D.崇拜神灵 2.“伊斯兰”一词意为 ( ) C A.善良宽容 B.信仰坚定 C.顺从服从 D.与世无争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圣地——麦加
麦加清真寺
伊斯兰教
伊斯兰(Islan),原指“顺从”、 “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间独一无 二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 世的和平与安宁。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 为“穆斯林”Muslim,意为信仰安拉, 服从先知的人。穆罕默德传教的目的在 于通过一神信仰,把阿拉伯各个部落纷 繁不一的多神信仰统一起来。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 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合作探究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已是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 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 启示?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 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 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伊斯兰教创立与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