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沈阳中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2007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四十八)

答题开始,细心哟!祝你成功!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四十八)考试时间:75分钟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5分)牵挂是人之常情,孩子牵挂含辛r ú苦抚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妻子牵挂在外未归的丈夫,, ……正是这份浓浓的牵挂,才孕育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让我们尽情享受这份牵挂,因为沉浸其中的我们是幸福的,那种感受是甜蜜的,让我们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让这份牵挂永远围绕在我们身边!(1)请在横线上写出“享”字的读音: (1分)(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1分)(3)按照音序查字法,“拥”字应查的韵母是 (1分)(4)仿照划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写两句话,使之与前后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不断充电,以适应时代需要。
B .广州市政府邀请专家为大广州的城市规划把脉,以确定未来城市建设的思路。
C .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D.姚明的球技要比对方队员略胜一筹,他往往能够抓住机会突破重围再次进球。
3.下面的两句话每句都有一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2分)①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②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将会应用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国唐代的三大著名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可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几大类。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学了知识,不断地去复习它,这不也很愉快吗?D.《孟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论述的是:穷困挫折能坚定人们的意志,激励人们有所作为;处境安适则能使平庸的国群骄慢荒怠,以至亡国。
2007年辽宁省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07年某某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另有附加题8分。
考试时间150分。
一、(20分)语言积累与运用1.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在横线上填写汉字。
(4分)决处逢生()相安无是()心平气(hé)(shǎng)心悦目2.在有语病的地方下面画横线,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括号里。
[任选一题回答,多答按第(1)题计分](2分)(1)“五·一”黄金周期间, 来某某的游客们对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高度的给予了评价。
(2)这篇小说取村于真人真事,表现了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形象,给人以启示。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2分)一丝不苟:精雕细刻:4.阅读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2分)滨海中学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调查(调查人数:300)调查结果统计:(见图1)调查情况显示:5.默写填空。
(10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2)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3)李清照《武陵春》中表达“景物依旧,人事俱非”意思的句子是:,。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5)古诗苑漫步,唐代杜甫“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让我们敬佩;宋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志让我们震撼;清代龚自珍“,”的爱国热忱让我们感叹。
二、(15分)文言文阅读(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2)录毕,走送之之:7.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沈阳中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沈阳中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 文 试 卷★考试时间1 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敦煌.莫高窟 ,它的第249号窟复.制品正在沈阳世界遗产博览会上展出。
这组艺术珍宝包括一尊弥勒佛、两尊菩萨和分为11个部分的敦蝗壁壁画组成。
虽是复制品,但论近观还是远看,都与实物相差无几,令人叹为观止。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复”的读音: (1分)(2)按照部首检字法,加点字“煌”应查 部。
(1分)(3)填人选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分)A.横空出世B.举世闻名C.得天独厚D.高山仰止(4)选段画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1分)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B .茅盾是现代着名作家,我们学过他创作的《白杨礼赞》。
C.《日出》中的人物有小职员黄省三和银行襄理王利发。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
3.走进名着。
(4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祥子的泪要落下来。
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
①本段文字选自小说《 》。
(1分)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祥子身上的一件事。
(2分)(2)这个人物生性狷介而总是落落寡合。
恩师被杀,他却违逆众人,反对发电报。
他与作者在回国后结成好朋友,由于苦闷困顿.最终悲惨地死去。
这个人物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抬》,他的名字是 。
(1分)4.诗文默写填空。
(8分)(1)(I)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2) 浩荡离愁白日斜, 。
(3) ,夜吟应觉月光寒。
(4)塞下秋来风景异, 。
2007年沈阳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1.下列四组选项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A.小憩.(qì)痴.想(chī)凝.视(yí)头晕.目眩(yūn)B.诱.惑(yîu)迂.回(yú) 辜.负(gū) 擎.天撼地(qíng)C. 洗濯.(zhuï) 喧腾.(téng) 扒.窃(pá) 瘦骨嶙峋.(xún)D.茁.壮(zhuï) 啜.泣(chuî) 伶.仃(líng) 可望不可即.(jì)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4分):训戒倔强萧然起敬辍连Array蜕变纳罕仙露琼桨沾污3.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4分)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b.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c.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d.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4.默写填空(10分)a.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b.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余忆童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e.余年幼,方出神,_______________。
5.下面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B.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C.吾日/三省/吾身。
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3分)a.我们有一些同学,他们缺乏的是没有远大的理想。
2007-2011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悬.念(xuán) 笨拙.(zuō) 沉淀.(diàn) 阴悔.(huì)B、拂.动(fó)管束.(shù)侵.蚀(qīn)清撤.(châ)C、主宰.(zǎi)拯.救(zhěng)疏.忽(shū)纽.带(niǔ)D、酷.爱(kù)参.差(cān)融恰.(qià)启蒙.(mã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的经典名作,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
我们从中不仅能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滋润苦痛获取B、脍炙人口滋养沧桑汲取C、不可名状养育磨难吸取D、家喻户晓培养苦难吸收3、下面画线句有一个有语病,请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
是它,让我们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是它,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①是它,让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
②第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西汉末刘向统计编订。
B、《钦差大臣(节选)》中市长主官员们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个个丑态毕露。
C.、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
D、毕淑敏,当代女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一厘米》。
5.走近名著。
(3分)(1)根据要求填空。
(1分)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辽宁沈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辽宁沈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叹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
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
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注释】①匡庐:即庐山。
②颓然:松弛的样子。
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
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匡庐奇秀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C.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D.乐天既来为主既克,公问其故(《曹判论战》)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仰观山俯听泉傍晚竹树云石10.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4分)【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A ,【乙】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B 。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非课改)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非课改)考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图1是“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个宣传栏,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图1(1)请在后面横线上写出“略”字的读音: 。
(1分)(2)按照部首检字法,“博”字应查 部。
(2分)(3)下面词语中的“领”字与“领略”中的“领”宇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领土B .领悟C .领唱D .领袖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 ,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 .即使 也 茅塞顿开B .不仅 还 心有余悸C .不但 而且 豁然开朗D .虽然 但是 融会贯通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2分)(1)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2)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C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
D .《故乡》和《藤野先生》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5.在一次主题为“走近名著”的知识竞赛中,某同学要回答《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的相关问题,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
(4分)(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
鲁滨逊在荒岛生活时解救了一个野人,他给这个野人起名叫 。
(2分) (2)请从下列故事情节中,选出对鲁滨逊的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A .在从巴西到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风暴,被刮到荒岛上幸存下来。
B .他从叛变的船员手中解救了落难的船长,并随船长一道返回英国。
C .航海遭遇风暴后,他游到岸边沉沉睡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捆住,看到身上有许多小人。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辽宁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
第Ⅱ卷6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摄.制(shè)执拗.(niù)染.色体(rǎn)长歌当.哭(dāng)B.疾.病(jí)吮.吸(yǔn)露.马脚(lòu)遂.心如意(suì)C.辑.录(jí)恪.守(kè)干.细胞(gàn)数见不鲜.(xiān)D.血.液(xuè)脑髓.(suī)文绉.绉(zhōu)睚眦.必报(z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粹矍烁再所不惜人情世故B.部署好像金碧辉煌细水常流C.梳妆赋与人才辈出破涕为笑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各行其是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方永刚既是“知者”,是一个“行者”。
他通过脚踏实地地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出来。
A.也躬身体现B.更躬行发挥C.更躬身体现D.也躬行发挥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有孔子所创立。
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B.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C.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B.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 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敦煌.莫高窟,它的第249号窟复.制品正在沈阳世界遗产博览会上展出。
这组艺术珍宝包括一尊弥勒佛、两尊菩萨和分为11个部分的敦蝗壁壁画组成。
虽是复制品,但论近观还是远看,都与实物相差无几,令人叹为观止。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复”的读音:(1分)(2)按照部首检字法,加点字“煌”应查部。
(1分)(3)填人选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分)A.横空出世B.举世闻名C.得天独厚D.高山仰止(4)选段画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1分)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B.茅盾是现代著名作家,我们学过他创作的《白杨礼赞》。
C.《日出》中的人物有小职员黄省三和银行襄理王利发。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
3.走进名著。
(4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祥子的泪要落下来。
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
①本段文字选自小说《》。
(1分)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祥子身上的一件事。
(2分)(2)这个人物生性狷介而总是落落寡合。
恩师被杀,他却违逆众人,反对发电报。
他与作者在回国后结成好朋友,由于苦闷困顿.最终悲惨地死去。
这个人物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抬》,他的名字是。
(1分)4.诗文默写填空。
(8分)(1)(I)山舞银蛇,,欲与天公试比高。
(2) 浩荡离愁白日斜,。
(3),夜吟应觉月光寒。
(4)塞下秋来风景异,。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6)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7)《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5.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6.综合探究。
(5分)材料一为见证和记录世界最高峰的冰川消退情况,2007年4月20日,绿色和平珠峰考察队奔赴喜马拉雅。
下面是他们带回的两幅图片:材料二近40年来,随着气温升高,中国冰川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5 5%。
材料三西藏自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60年间,共有13个冰碛湖发生过15次溃决,形成巨大泥石流和洪水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
2000年6月10 日,易贡藏布发生特大溃决型洪水,使川藏公路全线中断,冲毁通麦大桥、解放大桥等桥梁lO余座,公路50余公里。
在下游的印度境内灾害更重,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30人死亡,100人失踪,5000人无家可归,20座大桥被毁。
(1)综合上面三则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所揭示的问题。
(2分)(2)“保护我们的水源,停止全球变暖”代表了绿色和平珠峰考察队队员和藏民的心声,请围绕“阻止全球变暖”这个内容设计一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用语。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二、阅读理解(满分65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一lO题。
(15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壑: (2)意: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9.概括选文画横线部分的内容。
(2分)10.下面是欧阳修《泷冈阡表》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8分)修不幸,生○1“四岁而孤,太夫人○2守节自誓○3,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4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5以是为我累○6!’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
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生:出生。
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郑氏。
③守节自誓:意思是郑氏决心守寡,不再嫁人。
④俾(bǐ):使。
⑤毋:勿要;不可. ○6累:牵累。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②毋以是为我累!(3)从太夫人的话中,你能看出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6题。
(20分)只是一个普通人①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②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
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
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
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③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
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④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
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会交车。
一住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
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
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⑤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
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
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⑥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快看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蕾德鲁!那样不礼貌。
”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
“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
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人们应该学会存钱。
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
”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⑦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⑧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
“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
”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
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住,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⑨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车。
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
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
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⑩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僵住了。
他..停止了晃动,一下子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
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
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
“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
”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
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11汽车到了下一站。
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
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看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12“他是谁?”一个人问道。
○13“他一定是一位先知。
”一个人说。
“他一定是个圣人,”另一个人说。
“他一定是位天使。
”又有一人说。
○14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 (选自《梦想的阳光早餐》)11.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3分)12.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
(4分)13.选文第○1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14.选文第○9段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5.请结合选文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
16.选文人物众多,请任选一个,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3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l 题。
(15分)手机确定你的位置①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 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新 昔无线业务的出现,如彩铃、彩信和手机上网等等。
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 位技术。
②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住置。
例如,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击毙正在用手机通话的杜达耶夫,就使用了这项技术。
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倒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人等等。
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③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
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这是一种利用卫星系统实现移动目标三维定位的技术。
而地面无线定位则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相位、入射角度等参数实现移动目标的定位。
手机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
④手机定位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的定位业务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相同。
我们都知道,手机处在外地漫游状态时,其通话费的计算就另有标准,那么这种定位所需的技术就比较简单。
移动通信网有很多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手机与基站发生通信联系.从而确定其大致位置。
⑤在手机的无线定位系统中,为了避免对移动终端增加额外开销,多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定位方案,由多个基站同时接收和检测手机发出的信号,根据测量到的参数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定位估计。
为了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在基站中安装监测设备,再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估计出手机的大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