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之影响因素
跨文化沟通的五个关键因素

跨文化沟通的五个关键因素跨文化沟通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沟通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沟通常常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以下是五个关键因素:一、语言能力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对于跨文化沟通至关重要。
首先,双方需要具备共同的语言能力,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
其次,了解对方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会导致词义的不同理解,因此,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需要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歧义的表达方式或俚语。
此外,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以及愿意主动学习对方的语言,也是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关键。
二、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跨文化沟通中,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至关重要。
每个文化都有其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言语。
例如,一些行为在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礼貌,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冒犯。
因此,通过学习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我们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从而实现更好的跨文化沟通。
三、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非语言沟通也是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语言沟通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姿势等。
不同文化对非语言沟通的解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我们需要注意他人的非语言信号,并根据对方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解读。
例如,一些文化中直接的眼神交流被视为礼貌,而在其他文化中被视为无礼。
因此,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非语言沟通是跨文化沟通的关键之一。
四、礼貌和尊重跨文化沟通需要做到礼貌和尊重。
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对对方进行贬低或歧视的言语和行为,是保持良好跨文化关系的基础。
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具有冲突性或具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的词汇和短语,以免造成误解。
尊重对方的时间观念,并不断感谢对方的合作和努力,也是有效跨文化沟通的重要因素。
五、灵活性和适应性在跨文化沟通中,灵活性和适应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影响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因素

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似乎正在缩小。
我们的行动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我们可以乘喷气式飞机在几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任何地方。
没有一个地方由于距离遥远而阻止我们前进。
我们的不断出行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人们。
当我们遇到一起,我们就需要交际。
这种交际行为就叫做跨文化交际。
当来自于一种文化的信息的传递者遇到来自于另一种文化的信息的接受者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产生了。
我们会发现跨文化交际很难。
即使我们克服了语言不同的自然障碍,我们也可能不理解别人或者不被人理解。
误解甚至可能是惯例而不是个例。
这是很令人懊恼的。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文化在交际中所起到的非同寻常的作用,我们就会把交际失败归咎于“其他人”。
这很遗憾,因为我们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以及跨越文化界限进行交际时所产生的困难。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大的人群经过个体以及群体几代人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意义、信仰、价值、态度、宗教、对于自身及宇宙的概念、自身与宇宙的关系、阶级地位、角色期待、空间关系以及时间概念。
文化既体现在语言和思维模式及活动和行为方式。
这些模式成为普遍适应性的行为和表现行为,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及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状态下的社会。
文化是一个沟通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随着文化的不断变化,交际问题也随之产生。
社会认知是我们在所生存的环境所遇到的重视的社会对象和事件的认知过程,是任何交际行为极为重要的方面。
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文化环境的熏陶下,我们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社会规则,这也为我们实现跨文化交际加大了难度。
而在这样的社会规则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的因素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这个民族,这个社会的历史文化、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
文化具有可学性,我们现阶段所具备的文化大部分是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中学到的。
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在无形中学习文化,同时也在接受文化的熏陶。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的社交方式。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习惯等因素的不同,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会对交流的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如何正确地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成为了跨文化交际者需要熟悉和掌握的重要技能。
一、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差异。
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直观、最普遍的差异之一,常常因为语言语法的不同导致交流效果不佳。
2. 习惯差异。
不同文化之间的习惯差异包括饮食习惯、礼仪习惯、礼节习惯等,常常容易给彼此带来不便和尴尬。
3. 信仰差异。
不同文化之间的信仰差异包括宗教信仰、精神信仰等,可能会导致在文化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出现误解和冲突。
4. 价值观差异。
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法律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如果不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可能会导致交流中出现障碍。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误解和冲突。
由于对方文化的不了解,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2. 沟通效果不佳。
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语言和意图的误解,暂时性的交流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3. 没有文化共鸣。
由于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交流双方没有文化共鸣,不懂对方的文化,难以建立友谊。
4. 破坏商业合作。
不同文化之间的商业合作如果不了解对方文化,可能会导致商业交流中的文化冲突和误解,从而破坏了商业合作。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应对策略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正确地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应对策略:1.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帮助交流双方更好地了解对方,避免不必要的交流误解。
2. 听取对方的意见。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注重倾听对方的意见,避免一味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视对方文化的影响。
跨文化沟通的问题与对策

跨文化沟通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跨文化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国际业务、教育交流、旅游等领域,人们需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跨文化沟通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语言、价值观、行为习惯、信仰等,如果不了解这些因素,沟通可能会出现误解。
为了避免跨文化沟通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问题一: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跨文化沟通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即使两种语言在口音和结构上相似,仍然存在歧义和误解的可能性。
此外,即使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化差异仍然可能导致误解。
对策一:学习目标语言解决语言障碍最直接的办法是学习目标语言。
了解目标语言的基础语法、词汇和语境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在实践中,人们应该尽可能使用目标语言,与使用自己的语言相比,这样做将更好地锻炼语言能力。
此外,了解目标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也是了解目标语言的重要方面,这将更有助于人们的跨文化交流。
问题二:文化差异即使使用相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仍然可能导致误解。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信仰,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导致交流上的误解。
对策二:了解文化差异为了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人们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了解目标文化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信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思维和行为。
人们还可以查阅相关文献、参加文化培训或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了解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沟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推动双方的相互理解。
问题三:非语言交流除了语言交流以外,跨文化沟通还包括其他形式的交流,例如面部表情、手势、姿势和身体接触。
对策三:学习非语言交流技巧了解非语言交流技能同样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很好地指示语言以外的含义。
人们可以通过参加讲习班学习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等技能,这些技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表达意图。
此外,在进行非语言交流时,人们还应注意不同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以避免产生误解。
问题四:技术障碍当人们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技术障碍也可能成为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跨文化交流需求越来越强烈。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跨文化沟通常常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文化认知、语言障碍、职业角色等方面探究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应对策略。
一、文化认知文化认知是跨文化沟通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不同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往往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认知他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就会导致交流中的误解和不适。
比如在华人文化中,多数人喜欢用“客套话”来表达自己的诚意,而在西方国家则注重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
若没有对文化差异进行充分了解,可能会导致人际交往的不愉快。
应对策略:文化认知需要时间、经验和深入的交往,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观察当地人的行为以及与当地人的接触交流来提高对当地文化的认知。
同时,要多加倾听、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严格遵守当地的社交礼仪,不做出冒犯他人的行为。
二、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交流中最为普遍的障碍之一。
不同的语言和口音、词汇使用、语法结构等都可能导致沟通的困难。
比如在英语母语国家中,“sum up”和“summary”在意思上并无区别,但在汉语中则不尽相同,而“summary”更接近“总结”的意思。
另外,不同语言中对同一事物或概念的形象化表达也有所差异,对方可能使用的是我们不熟悉的术语或比喻,从而导致沟通上的错失。
应对策略:提高语言能力是最为实用的应对策略,可以通过学习所需的语言和语言文化,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利用翻译工具、交流辅助软件等工具提高交流的效率。
三、职业角色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职业角色差异。
比如在中国的商务交流中,礼仪约束着交流双方的行为和表现,而在西方商务交流中则更加注重合作和效率。
此外,不同职业角色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跨文化沟通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研究

跨文化沟通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研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沟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我们需要理解和研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沟通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来改善跨文化交流。
一、语言因素语言是我们进行交流的核心工具,然而不同文化中存在着语言的差异,这可能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因素:1.语言障碍不同地区、国家甚至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口头交流的困难。
例如,英语中的“football”在美国指的是橄榄球,而在英国则是足球。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我们应放宽心态并努力去理解和学习对方的语言习惯。
2.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文化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可能导致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同。
例如,在一些亚洲文化中,人们通常会使用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
了解并尊重对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避免误解的重要一步。
3.语言的含义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含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中国文化中“面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没有这样的概念。
因此,在交流中理解对方语言的背后含义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多加沟通和解释以避免误解。
二、非语言因素除了语言,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语言因素:1.身体语言不同文化中,人们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眼神和面部表情来传达信息。
例如,中国文化中,人们往往通过目光接触来表达尊重,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目光接触可能被视为冒犯。
因此,了解对方的身体语言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中的关键之一。
2.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一个反映文化价值的重要因素。
一些文化对时间非常重视,注重准时,而其他文化则更加弹性。
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并尊重对方的时间观念是建立良好跨文化关系的必要条件。
3.礼仪习俗不同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礼仪习俗,这包括问候方式、礼貌用语、用餐礼仪等等。
对这些习俗的了解和尊重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关键之一,也是巩固友谊的途径。
试析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试析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随着国际化交往的不断深入,世界的融合,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人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
由于人们所处地域的不同,受到交通、经济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各自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而发展成了社会规约和习俗。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不同会对人们的交际带来困扰,下面仅就语言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最常用而且最直接的交际工具。
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不同,我们在谈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因为一句话不得体,使听众发笑、不快或者气愤。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思考。
地域的不同语言习惯就有很大差异。
在中国邻里之间碰面,见到的第一句话大多是:你去哪了?你吃了么?其实这并不是真的问你去了哪里,吃了没有,这只是我们问候的一种方式而已,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句客套话。
而西方人见面更多的是说:hi,good morning/afternoon/night,hello……而絕不说我们打招呼的语言。
在他们思想中,你要是问他们去哪了,就是干涉他们的隐私,会引起他们的不快;要是你问的是“你吃了吗”,他们则会误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
西方人当夸奖对方说:“你真美!”回答总是:“谢谢”,而我们却认为那是不谦虚的表现,总是回答:“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这些语言的不同都与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密切联系,了解这些对跨文化交际会有一定的帮助。
思想意识是行为的指挥棒,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着指定性的作用。
霍夫斯特德提出了识别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在此仅就权力差距大小而举例,说明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国文化权力差异大,在称呼语中反映就比较明显。
中国人们习惯使用称呼语中不仅包括姓氏,而且加上头衔,或者喜欢使用表明对方身份的称呼语,这样的称呼语表明说话人与对方的权势关系和辈分关系,上下级之间这样,同级别也这样。
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与方式研究

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与方式研究跨文化沟通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跨文化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间存在着语言、价值观、礼仪、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沟通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沟通方式。
影响因素:1. 语言差异: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不同文化间存在着语言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词汇的意义、语法结构、口音以及非语言交流等。
因此,跨文化沟通的一个重要挑战是理解和应对这些语言差异。
人们需要学习并了解对方的语言,或者选择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
2. 价值观差异:不同文化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这种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例如,一些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另一些文化则倾向于集体主义。
这种差异可以导致理解上的冲突和误解。
在跨文化沟通中,了解并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3. 社会礼仪差异:社会礼仪是人们在不同文化中进行日常交往时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
这些准则涉及到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衣着风格、礼貌用语等方面。
不同文化的社会礼仪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不适。
在跨文化沟通中,了解对方的社会礼仪并适应其中的差异是必要的。
4. 知识和教育背景差异:不同文化间的知识和教育背景差异也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影响。
教育体系的不同可能导致知识结构和认知风格上的差异。
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了解对方的知识和教育背景有助于建立共同的语境和理解。
跨文化沟通的方式:1. 尊重与包容:跨文化沟通需要建立在尊重和包容的基础上。
尊重对方的文化和差异,以及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
不要对差异进行贬低或歧视,而是积极地学习并理解对方的文化和背景。
2. 学习对方的语言:学习对方的语言是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重要一步。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但掌握一些基本的常用词汇和表达可以帮助建立起更好的沟通。
3. 倾听和观察:跨文化沟通需要注重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混淆知识,偏见,无知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Web Chat System Base onAjax
1.3 研究内容
人在处理信息的时候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为了帮助人们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于是建立某种定型观念,从这个方面讲,出现某种定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因此是文化差异变得过于死板,影响文化的交流。定型观念可能也是正面的,比如中国人勤劳勇敢,也可能是负面的,如“老外娶的中国女人都是丑女”,“老外在性上相当开放”;也可能是相对中性的,如“老美的性格是比较开放的”等。
美国人的自我优越感:
登陆月球证明科学技术美国领先于他国。亚洲人的许多作风相当落后。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还相当落后,因为他们从未试着开发自己的国家。英语应该成为世界语。越南人和许多东亚人不重视生命的价值。美国人很慷慨地教导别人怎样把事情做好。少数人需要服从多数人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按照美国人的作答,这是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好。
跨文化沟通之障碍影响因素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分子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很多大学生和专家来为他们工作,如涉及毒气室,制定迅速摧毁其他国家的各种计划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和专家之所以会用他们的只是为战争机器服务,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大脑中,对犹太人和其他非日耳曼民族的歧视是与他们的只是、思想和技巧并存的。所以他们认为这都是对的。
例:
杭州的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会遭遇管理者这样的评价:与他讲了也没用,他们听不进去的。无法与这样的人建立信任,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管理他们……反之,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异地他乡打拼多年,仍无法被本地人认可、无法被同一单位成员认同和接受,无论是就业、就医、劳保、维权、创业和子女就学、父母养老等,仍是外地人的待遇,临时户口、城市的“陌生”面孔。
2
中国人常见的“自我膨胀”说:
五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无与伦比。美国历史短浅,没有文化根基,幼稚可欺。中国菜,色香味俱全。美国菜,色相味俱缺。人人若能想华人之想,行华人所行,举势必无争,和谐安乐。洋人中科技,不重人性,因此人际关系淡漠,人伦不密,人气不足。华人刻苦耐劳,忍辱负重。非裔美国人、拉丁人、白种美国人,都勤劳不足,疏悟有余。
2
为什么“不要与陌生人说话?”
1908年,德国社会学家西姆米尔首先提出了“陌生人”的概念。西姆米尔认为: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彼此之间是陌生人。就像我们平时会对孩子们说的那样:千万不要与陌生人说话,因为我们不认识他们,所以他们很危险、
另一位德国学者马勒茨克认为陌生是理解跨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词。这个词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陌生的即奇怪的。陌生的即尚不知道和不熟悉的。陌生的即最终仍无法辨别的。陌生的是可怕的。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is that not only Nazi Germany will have no conscious knowledge confusion, prejudice and ignorance, which is a common problem of mankind, for all groups and individuals are applicable. It's not that we have no problem of prejudice and self-deception, but a question of how much.
以偏概全——心胸宽广地看待好与不好的事,不要把自己当前的感受和经历普遍化,以为整个生活就是如此。
谬论——不要忽略产生“荒谬”影响的见解。经常寻找自己想法的含义,以及它对自己行为的影响。
群体中心主义与个体中心主义的相似之处:
因为我们相信它,所以它是正确的。
因为我们愿意相信它,所以它是正确的。
因为它符合我们的利益,所以它是正确的。
2
当人类在做一切非理性行为时,最大的原因是人类的自我中心论,即人类天生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一切事物,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形成合理性思维的最大障碍。自我中心论会让人被错觉蒙蔽。自我中心论的具体细节:
因为我相信它,所以它是正确的。
我认为我的信仰都是正确的,及时我没有检验过它的根据。
因为我一贯相信它,所以它是正确的。
漫画作者认为,外国人不懂广东话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特别愚蠢,也不是因为广东话特别困难,而是因为他们在香港根本没有机会练习和学习。
可见跨文化交流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1.2 研究意义
人类在世界上是以社会人的身份存在的,所以,必须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而人又必须为社会所了解和了解社会。因此,在社会上,就存在沟通,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许多民工每年到了春节,“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他们认为无论如何、不怕千辛万苦也要回老家过年,原因之一,就在于到了老家,人人都认识,相遇都热情地打招呼、问长问短、送着送那、相互分享重要信息,相互寻求必要的帮助和指点,相互信任和相互依靠,这样的感觉多好呀!这样的感觉在城市里根本找不到!
觉得自己是“陌生人”是很困惑、焦虑和悲伤的事,甚至是危险的事。许知远写了一本题为《祖国的陌生人》的新书,作者说:题目的意识就是强调觉得自己是“陌生人”是很困惑、焦虑和悲伤的事,甚至是危险的事,因为交流的双方或多方都会感到危险。这本书也提醒我们注意陌生人现象是不分国界和不因国力强大而可以忽视的真实个体感受。
因为我们一贯相信它,所以它是正确的。
每个种族都“夜郎自大”:
1906年,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在《社会习俗》中就说:种族主义是一个专用术语,它代表的思想认为,自己的种族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种族都要以此为依据进行等级划分……它有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自己的文化被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是在其他群体、种族、民族和文化面前的那种“优越感”。应该说这就是跨文化交流最主要的障碍。如果说人类个体间的交流障碍就是个人中心主义,那么人类团体检包括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主要障碍就是我族中心主义,就是只以自己族群的是非喜好为标准,自以为是,歧视他人。有不应该有的自我优越感和过度对异文化的敌意。我族中心也是文化冲突、文明冲突和人类战争的主要根源。
因为它符合我的利益,所以它是正确的。
自我中心有两种表现方式:独断专行和逆来顺受
必须注意权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权力每个人都需要,如果没有,我们就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只能受别人的支配。事实上我们做一切事,都要形式或大或小的权力,所以获得权力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但我们可以用理性或不理性的方式获得权力,也可以运用权力来达到理性或不理性的目的。
Key Words:knowledge confusion, prejudice and ignorance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一位在香港工作的业余漫画家,英国人,在港生活了超过20年。画了一幅关于语言问题的漫画,展示了外国人在香港没有机会说广东话。因为所有人一看他们的洋面孔,就立即用英语与他们交流。
人类思想的病态倾向及客服方法:
选择性记忆——公开寻找不同的意见、事实与论据,寻找方法也要正确。
目光短缺——尝试用别人的角度看事情。
自以为是——提醒自己其实所知甚少。
虚伪——对别人的判断标准也要用于自身。
过分简化——重视复杂性,并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作为自己的解决目标。
盲目偏见——没有反感地寻找与自己相反的事实与论据,不要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蒙蔽。
种族观念和偏见(三个级别):
1、强烈的种族观念。这种观念同时在行为上也会有所反映。比如卢旺达大屠杀就是胡图族人认为图西族人该杀。
2、象征性的种族观念。Brislin提出了这个概念。有这种概念的人认为某个种族没有价值并不是基于遗传劣势,而是认为这个种族群体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源,比如破坏文化传统、制造混乱、改变习惯等等。比如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被问到的类似问题: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感到的是被“敬而远之”的歧视和偏见。
2.1.2解救自我中心论的方法:独立思考、理性思维
什么是理性思维?富于同情心。替别人牺牲,与他人共同解决重大问题,发现自我中心并及时纠正。
理性思维是如何表现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愿望的同时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愿望,愿望以理性的方式发展自身,学习并变化。灵活、适应性强。尽量做到思维公正。尽量准确评价信息。尽量收集并研究一切信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出理性反应,并能积极运用情绪因素。
例如:自我中心论导致的争吵
两夫妻看租来的电影,男主人总是坚持看自己喜欢的动作片,从不借妻子喜欢的爱情片。并且他认为它们好看,因为自己选的都是获奖作品,爱情片节奏太慢,没有人喜欢娱乐时还流泪……其实所有理由都掩盖真正的理由:自己想看,而且极不道德地、缺乏良知地不尊重妻子。妻子一直忍让,但终于有日爆发。她开始生气、怨恨和报复。或者一起看的时候一脸不快,或者在其他事情上隐性报复。于是夫妻间开始不开心的历城和长期“战争”。
Abstract
During World War II, German Nazis can easily find a lot of students and experts to work for them, such as those involving the gas chambers, the development of rapid destruction of all kinds of programs in other countries. Thousands of students and specialists with their only reason for the war machine service, because in their mind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Jews and other non-Germanic peoples is their only, ideas and techniques coexist. So they think it's all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