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各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汇编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郴州卷】
【2019·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
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
(1)及鲁肃过寻阳()(2)未穷青之技()
13.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分)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2分)
15.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答案】(1)等到(2)未尽,即指没有学完
13. D.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梦赏心亭①[南宋]刘克庄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
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
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南宋]萧山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
自高如虚。
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
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
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
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
此之谓大赏,高哉!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
②未央:未尽。
③春草:指离愁。
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
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
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
⑥金瓯:指国土完固。
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4. 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
你告诉他()是正确的。
A. 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
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 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
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 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
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 地名,在今青海省。
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5. 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6. 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2019•常州)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乙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⑦矣。
”小人..穷斯滥(《史记•孔子世家》)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
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
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
④用事:当政,掌权。
⑤徒役:服劳役的人。
⑥穷;走投无路、困厄。
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曲肱.而枕之②威武不能屈.③军.于城父④士不可以不弘毅..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材料加以综合分析。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2019•西藏)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②人恒过.过:③衡.于虑衡:④而后喻.喻:(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苦.其心志B.无案牍之劳.形C.曾.益其所不能D.凄.神寒骨(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完成填空。
孟子,名轲,时期思想家,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请你写出一句本文之外的孟子的名言警句:。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
2.(2019•莱芜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春秋》)【乙】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汇编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欧阳修《归田录》
(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②幽潜:指幽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之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5.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4分)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1期)(原卷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9年中考吉林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造白糖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
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
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矣①。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然后以瓦溜②置缸上。
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
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③淋下。
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粘手则信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
②瓦溜:用糖膏重力分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
③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色、除蜜作用。
1.“量上一层厚五寸许”中“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二、【2019年中考四川内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心,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有馈.一木者(______)(2)木小不堪.也(______)(3)为余.生炭满炉(______)(4)乃.尽湿之(______)5.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6.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19年全国各地118余份中考语文试题,共128页,118题,有答案;为便于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的试题使用,对题号进行了重新编写,试题的内容未作改动。
1.(2019年中考·安徽卷)[三](15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巧。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来附。
③狎:亲昵,亲近。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此后汉所以..痛恨:..倾颓也所以:(2)未尝不叹息痛恨(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4)不私.于物私:(5)今则不然.然:1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4分)【答案】13.(5分)(1)……的原因(或“这里表示原因”)(2)痛心、遗憾(3)希望(4)偏爱(5)这样(共5分。
每小题1分。
意思对即可)14.(4分)(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可以)为保全节操而死的人。
(2)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
(共4分。
每句2分。
意思对即可)15.(2分)汉室之隆立身成败(共2分。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1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 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
2019 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1(word 版可编辑修改)
3.(2 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4.(6 分)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 2 分,落实“惮”的意思计 1 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 2 分,落实 “辞 色”的意思计 1 分) 5.(4 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 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 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 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 分)。(语意相近即可)
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橐③,钱袋。④冲循:交通 要道.
2019 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1(word 版可编辑修改)
2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既走,则又从之 (2)犬始奔去 (3)返客疾驰 (4)金亡其半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2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 分) (三)(9 分) 21。(1)已经 (2)离开 (3)快速 (4)丢失 2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 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 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9·四川凉山)蛛与蚕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
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
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
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①,百宫绂绣②,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
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日:“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①衮龙:龙袍;②绂绣:一种官员的礼服; (③枵腹:空腹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我固.自杀()(2)遂.为文章()(3)孰.非我为()【答案】固:固然遂: (接着) 就孰:哪一个【解析】本题考查常规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1)结合上文“蛛语蚕曰”的内容分析,“固”是固然的意思;(2)根据对话情景和所积累实词含义分析“遂”是“就”的意思;(3)前文所罗列之物,“衮龙”、“绂绣”均为丝织物可知,该句为反问句,故“孰”的意思是哪一个。
注意平时多积累文言实词的含义,作答时结合具体语境写出正确解释。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2)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答案】(1)既然如此.那么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这)不是太愚盘了吗?(2)替别人打算,还是替自己打算,(我)宁背为自己!【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注意翻译时,字要一一对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根据句式进行适当的增删调换,使句子流畅;(1)然:既然如此;以:用来。
(2)为:替;谋:打算。
11.文中的蛛与蚕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答案】蛛:指利己不利世的人;蚕:指利世不利己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此类题目时,先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含义,最好能正确的翻译成现代文,这样更便于理解文章。
在此基础上找出关键句或词语进行分析作答。
本文由蛛与蚕的对话中可知,蛛不顾他人感受,只为自己享乐;而蚕到死都在为别人忙碌,从不为自己考虑。
由此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蜘蛛跟蚕说:"你饱食终日,一直到老。
丝吐成经纬(织成茧),颜色黄白灿烂,于是将自己裹缚。
养蚕的妇人将你们放进沸腾的水中,(你们)就丧失了性命。
但是,你们的巧只适合用来自寻死路,不是太蠢了点吗?"蚕回答蜘蛛说:"我的确是自寻死路,(但)我所吐的丝就成了花纹和彩绣,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百官祭祀礼服所绣的服饰,哪样不是我做成的呢?你是空着肚子营造(网),口吐经纬(的丝)、织成罗网,在那上面等待着。
看见蚊虫蜂蝶经过,没有不杀(了)它们而(让)自己(吃)饱(的)。
巧是巧啊,多么残忍啊!"蜘蛛说:"为别人着想就做你;为自己着想就做我。
啊,世界上像蚕一样不像蜘蛛一样的人太少了!2.(2019·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
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⑤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
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
公之周旋⑥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节选自《智囊》)【注释】①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
②府治:府衙。
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
④砾:小石,碎石。
⑤亟:急速,赶快。
⑥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1)文卷悉.烬悉:(2)喝使归舍.舍:【答案】(1)全,都(2)房舍,住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
对于课外文言文中的实词解释,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法进行解答,即联系课文中出现的该词词义进行解释,同时结合课外文言文的上下文进行验证。
例如本题中“悉”和“舍”就可以联系《桃花源记》中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和“屋舍俨然”,则可以得知“悉”应作“全,都”意,“舍”应作“房舍、住宅”意。
分别代入文中句子,即“文件书卷都烧成了灰烬”“喝令(造成火灾的)小吏回到房舍中”,意思是说得通的。
则可以确定。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译文: 【答案】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首先“……也”为判断句,应翻译为“……是……”;根据上下句意思,抓住重点难点词语“固”(联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非子,固不知子矣”,确定意思)作“本来”意,“何足”(联系《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确定意思)作“怎么值得,怎么配,怎么能”意。
据此进行翻译即可。
3.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分)【答案】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勇于担当。
对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注意“公之品,于是不可及也”的前一句“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现在的人处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自己的罪责尚且想要推脱给下面的人,更何况代别人受过呢。
这里的“代别人受过”即指况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在上奏皇帝失火事件时,一力承担全部责任,况钟自己则称“此固太守事也”,这本来就是我该负的责任。
因此可以总结为况钟的“品”在于不因畏惧受到惩戒而逃避责任,即勇于担当。
对小吏的过错,在呈奏皇帝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
【参考译文】况钟做太守时,府衙被火烧,文件书卷都烧成了灰烬,失职造成火灾的人是一个小吏。
火熄灭后,况钟出门坐在碎石场上,叫人狠狠杖打小吏一百下,大声叫喊让他回到房舍中,赶快亲自草拟奏折,尽全力把罪责归聚到自己身上,却不用罪责连累小吏。
开始小吏自己知道将要承担死罪,况钟感叹说:“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况钟(将事情)上奏给皇上,论罪被罚没俸禄。
况钟对待手下小官都如此(有担当),这就是他行事有威严却不遭人怨怼的原因。
假如让如今的人处于这件事中,原本是自己的罪过还想要推脱给手下的人,更何况愿意代替别人承担过错呢?况钟的品格,就是在这一点上让人望尘莫及啊!3.(2019·浙江宁波)拓展关联知文化。
(6分)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加点的字。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
——徐祯稷《耻言》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
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与鲍春霆》(1)作:_______ (2)善:_______ (3)过:_______【答案】【任务一】(1)兴起(2)好(3)错误,过失(“犯错误”亦可)(3分,每小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
(1)此为课文《大道之行也》中的注释,难度不大;(2)“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解释为“好”;(3)结合具体的语境“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可知,“过”与“功”是相对的,所以解释为“错误,过失”。
4.(2019·甘肃武威)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1题。
(6分)橄榄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
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
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
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
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
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
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19.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故人名为谏果。
【答案】故/人/名为谏果。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
解答这类题,先要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单位划分即可。
同时文言文断句一般在主谓间断开。
本句翻译成“所以/人们/命名为(或称之为)‘谏果’”20.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2分)【答案】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
从“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这句话可知称橄榄为青果的原因是橄榄熟了,颜色也是青色的。
21.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答案】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只答“治鱼骨鲠胸(喉)”,得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相关内容,文中引用《名医录》里张九治愈王顺福家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信度。
根据分析,组织简洁的语言回答即可。
5.(2019·甘肃平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1题。
(6分)橄榄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
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
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
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
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
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
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19.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故人名为谏果。
【答案】故/人/名为谏果。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
解答这类题,先要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单位划分即可。
同时文言文断句一般在主谓间断开。
本句翻译成“所以/人们/命名为(或称之为)‘谏果’”20.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2分)【答案】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
从“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这句话可知称橄榄为青果的原因是橄榄熟了,颜色也是青色的。
21.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答案】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只答“治鱼骨鲠胸(喉)”,得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相关内容,文中引用《名医录》里张九治愈王顺福家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信度。
根据分析,组织简洁的语言回答即可。
6.(2019·甘肃白银)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