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电流效应计算

短路电流效应计算
短路电流效应计算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出版号865

第一版

1986年

短路电流效应计算

水电部科技情报所标准化室

1987.3

国际电工委员会

短路电流效应计算

前言

1)I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诀议或协议是由各技术委员会代表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所有国家委员会提出的,它们尽可能地表达出对所涉及问题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3)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IEC希望所有国家委员会在其本国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采用IEC推荐标准内容作为他们的国家规则。IEC推荐标准和相应的国家规则之间的任何分歧,应尽可能在国家规则中明确指出。

本标准是由IEC第73“短路电流”技术委员会负责制订的。

本标准的内容以下表中两个文件为根据:

关于投票的详细情况,可以在投票结果报告中查找。

短路电流的效应计算

1.范围

本标准为计算短路电流效应的标准化方法,共包括如下两部分:第一部分:硬导线和松弛导线的电磁效应

第二部分:裸导线的热效应

只适用于额定电压为72.5kV及以下的交流系统。

2.符号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和所表示量值的单位如下表所示:

2.1 第一部分--电磁效应使用的符号

A 导线截面积mm2

a 导线中心线间的距离m

as 导线间的中心线距离m

a1 导线间的中心线距离m

b 与力的方向垂直的组合导线中分支导线的尺寸

c 隔离片或固定无件的影响因数(见图3)

d 在受力方向组合导线中分支导线的尺寸

c 隔离惩或固定元件的影响因数(见图3)

d 在受力方向组合导线中分支导线的尺寸N/mm2

E 杨氏(young s)模量N

F 短路时,两根平行长导线间的作用力N

Fd 短路过程中作用在硬导线支持件上的力(峰值)N

Ff 短路后,软导线受的张力N

Fm 主导线间的力N

Fm2 线间短路时,主导线之间的力N

Fm3 三相结称短路时,作用在中间心导线上的力N

Fs 组合导线中分支导线之间的力N

Fs1 软导线上的静态张力N

F1 短路时软导线上的张力N

Fn 平行排列的软导线,短路电流对外侧导线在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力N/m f 系统频率Hz

fc 主导线的自然频率H/

fe 基本频率H/

gm 重力加速度的常规值m/s2

Ik3 三相对称短路电流(r·m·s)kA

ip 短路电流峰值kA

ip2 线间短路时,短路电流峰值kA

ip3 三相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峰值kA

ii2 导线中电流的瞬时值kA

J 导线截面的惯性矩cm3

J 组合导线中分支导线截面的惯性矩cm4

k 隔离片或固定件的数目(见图3)

k6 导线中心距离的有效因数(见图1)

L 导线支持件间的距离m

L 隔离片或固定件间的距离m

m 主导线每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ms 组合导线中分支导线每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mz 两个支持件间的一个固定件或一个间隔片的总质量kg

n 组合导线中的分支导线数

q 塑性因数(见表Ⅲ)

Rp0.2 屈服点N/mm2

S 导线固端的合成弹性系数N/mm

tn 三相自动重合时间的死区S

VF 导张支持件上所受动态力与静态力之比(见图4)

Vr 三相自动重合闸成功与不成功时的应力比(见图5) Vn 导线动应国和与静应力之比(见图4)

V 组合导线中分支导线的动应力与静应力之比(见图4) Z 截面模量cm2

Z 组合导线中分支导线的截面模量cm2

a 支持件上的作用因数(见表Ⅱ)

B 主导线应力因数(见表Ⅱ)

v 自然频率测定因数(见表Ⅱ)

k 峰值短路电流因数

ξφψ软导线张力因数(见图6)

σ主导线弯曲应力N/mm2

σ组合导线中分支导线的弯曲应力N/mm2

σ导线的总应力N/mm2

2.2 第二部分--热效应使用的符号

Ik 稳态短路电流(r·m·s)kA

Ik 起始对称短路电流(r·m·s)kA

Ith 热等效短路电流(r·m·s)kA

Ik 重复短路时电流(r·m·s)kA

Ik 额定短时电流(r·m·s)kA

m 直流分量的热效应因数(见7a)

n 交流分量的热效应因数(见图7a)

Sth 热等效短路电流密度(r·m·s)A/mm2

Sthr 时间为一秒时的额定短时电流密度(r·m·s)A/mm2

Tk 短路持续时间S

Tki 重复短路时,每次短路的持续时间S

Tkr 额定短时间S

θb 短路开始时,导线的温度℃

θc 短路结束时,导线的温度℃

3.常用术语的定义

3.1 主导线

通过一相中全部电流的单概括导线或由多根导线按一定方式布置的导线。

3.2 分支导线

通过一相中的部分电流,是主导线的一部分。

3.3 支持件

带电导体与接地结构间,或主导线间的绝缘装置。

注:由于导线间的电磁力的作用。在某一位置的支持件可能受到弯曲、拉伸或受压的影响。

3.4 固定式支持件

不使导线在支撑点发生角度变位的导线支持件。

3.5 简单式支持件

导线在支撑点允许有角度变位肜的导线支持件。

3.6 间隔片

为防止组合导线中的各分支导线间,在安装点,相互位置发生变化而装设的一种机械部件。

3.7 固定件

防止硬分支导线在固定部位出现位移,专门装设的一种专用的间隔片。

3.8 额定短时电流

在规定条件下,电气设备的额定短时间内能承受的电流(r·m·s)

注:1.电气设备的额定短时电流和对应的额定短时间,可能有几组数值,用于分析热效应,在IEC的技术规范中,大多数都采用一秒的数据。

2.电气设备的额定短时电流,以及相应的短时间的数值,由制造厂提供。

3.9 导线的额定短时电流密度和额定短时间

在额定短时间内,导线所能承受的电流(r·m·s)密度。

注:按第10节决定额定短时电流密度。

3.10 热等效短路电流

具有与实际短路电流相同热效应和相同短路时间的恒定电流常数(r·m·s)值,以表示含有直流分量和可能按时间衰减的实际短路电流。

注:如出现重复性短路(即重合闸多次重合)要计算综合的热等效短路电流(见本文第10.2条)。

3.11 热等效短路电流密度

为热等效短路电流与导线截面之比。

3.12 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原文为热等效短时电流-译注

从短路开始到各相电流都被断路器或熔断器切断为止的时间间隔。

注:不考虑无电流流过的时间间隔。

第一部分硬导线和松弛导线的电磁效应

4.概述

根据这部分介绍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别计算绝缘子所受的力,硬导线上的应力和松弛导线的张力。

5.短路电流引起的机械力

5.1 概述

平行的多根导线,有电流通过时,在导线之间要出现电磁力。当平行的导线长度比导线间距离大得多时,电磁力在导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当电流方向相反,电磁力是排斥力,此力要使电路变形以增加电感。

计算电磁力的数值,可以在某给定的方向上,考虑用虚位移作功的原理。当电磁力作功时,功的大小必须等于因虚位移而引起磁场中的能量变化值,据此,在方向X的力Fx,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L为电路和自感;i为电流的瞬时值。

对于简单、理想的布置方式、电感可以用计算公式计算。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用给出的实用计算方法,求得近似值。

两条导线间受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平方或与两根导线中流过电流的乘积成比例。当电流是时间的函数时,力也是时间的函数。短路电流中不包含直流分量时,电磁力将随电流频率的两倍而变化,短路电流中的直流分量除引起电磁力的峰值加大外,还出现一个随电流频率变化的分量。力的峰值对刚性机械结构要特殊加以注意。

电磁力在硬导线上要引起弯曲应力,在软导线引起拉应力和偏转力,在支持件上引起压力或拉力负荷。

5.2 力的计算

这部分有关力的计算方法,根据通式(1),并不计短路时距离发生的变化。

5.2.1 两根平行导线间的力

两根平行长导线间的作用力(牛顿)由下式计算:

式中:L为两个支持件之间导线的长度,m2i和i,分别为流过两根平行导线的电流瞬时值,kA为两根导线的中心线线距,m

当两根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之间产生拉力:方向相反时,产生排斥力5.2.2三相短路时,主导线间峰值力的计算

具有等同间隔,又布置在同一平面内的三相系统,在三相短路期间,中间的相线受到的作用力最大,其值为:

式中:i3为对称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交流分量的峰值,kA。

注:(3)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布置在等力三角形的三个角顶的导线所受的峰值力,此时,式中a,为等力三角形的边长。

5.2.3 二相短路时,主导线间峰值力的计算

两相短路时,流过短路电流的两条导线间的作用力最大,为:

式中:ip2为线间短路的峰值短路电流,kA。

5.2.4 硬分支导线间峰值力的计算

两个间隔片间,外侧的分支导线受到最大的作用力,为:

当短路电流在各分支导线间为均匀分布时,在上式中:n为分支导线数;L为两个间隔惩或两个固定个间的距离,m:a为分支导线间的有效距离m。

5.2.5 导线和分支导线间的有效距离

载流导线之间,电磁力大小与导线的几何形状和导线的截面积有关。因此,a已大5.2.2;5.2.3和5.2.4中作了说明,但如导线截面的尺寸小于导线中线之间的距离时,在5.2.2和5.2.3中的a可以用a替代。

表1给出一些a的数值。其它距离与导线尺寸a值,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k12……k1n的数值,可以从图1求得。

注:由于弯解原因及靠近线路的大量导磁材料的影响,产生的电磁力通常不是十分重要,若要计算,可参看有关出版的资料。

6 硬导线的应力和支持件受力的计算

6.1 概述

导线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支撑,如固定式或简支式,或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可以用两个、三个、四个或若干个支持件。在相同短路电流的情况下,导线的应力和支持件所受力并不都相同,而是与支持件的形式和数量有关。计算公式也应考虑支持件的弹性。

导线的应力和支持件所受力还和整体机械结构的自然频率与电磁力的频率之比有关。尤其是,一旦系统发生谐振或接近谐振时,系统的应力可能增大。

6.2 硬导线应力的计算

假设是硬导线,即可忽略轴向力的影响,在这种假设条件下,作用力是弯曲力的主导线的弯曲应力,用如下通用公式计算:

式中的Fm,三相短路用Fm3,二相短路用Fm2。

分支导线的弯曲应力计算公式:

式中的ZT Zs为截面模:Va、Vas和Vr为考虑动态现象的常数;β是一校正系数,由支持件型式(固定式或简支式)和支持件的数目而定,β值可从表Ⅱ查得。Va、Vas和Vr在从图4和图5中求得。

Va、Vas的最大可能值为1,即Va=Vas=1。三相自动重合闸用Vr=1.8,其它用VR=1。细见6.4条

6.2.1 导线的允许应力单根导线要承受短路时的电磁力,只有当

式中Rp0.2是对应材料屈服点的应力系数q从表Ⅲ查得。

当主导线由两根或多根分支导线组成时,总应力为:

注:总应力σ101为σm和σs的代数和,它们与负载方向无关(见图2)但应考虑负载的位置

主导线要能承受短路电磁力,只有当

且要证明短路不致使分支导线间的距离有明显改变,否则,建议用:

表Ⅲ给出不同截面的最大可用值q,当q>1.0,可能出现小的永久形变,(对表Ⅲ给出的q值,此变形约为支持件间距离的1%)这种形变不会危及运行的安全

注:对于导线材料的服点Rp0.2,标准中常常给出最大和最小的范围,如果不用实测值而使用这种极限植,在6.2.1中采用最小值,在6.3中采用最大值。

6.2.2 由分支导线组成的矩形截面主导线的截面模导线的弯曲应力和引起的机械抗力与导线截面模有关。

如产生的应力, 其方向如图2a所示则导线的截面模Z等于分支导线截面模Z、之和(对于X-X轴的Z、)如产生的应力其方向如图2b所示,并设在一个间隔内设有或只有一个固定件、截面模Z也等于分支导线截面模Z,之和(Z对于Y-Y轴的Z), 当在支持间隔内,有两个或多个固定件时,用较高的截值。用矩形截面的分支导线组成的主导线,分支导线间的距等于它的宽度时,用对于O-O轴方几截面模值的6

0%。对于呈翼状截面布置的多导线组可以用对于O-O轴方向的截面模乘以50%(见图Ⅳ)

6.3 硬导线支持件上受力的计算可以用下式计算支持件的动态力

式中:Fd可以用Fm3或Fm2值。

三相短路时,VF·Vr值小于2.7,而在两相短咱时小于2.0。

详见6.4条。

系数α与支持件的类型和数目有关,可从表Ⅱ的注释2。关于绝缘子的允许负载见第8章。

6.4 导线振动的计算

在6.2和6.3条中,给出的弯曲应力和支撑件上压力的计算式,上假定在静负载的情况下得到的。在6.2和6.3中,所引用的Vα、VF和Vr等三个系数,考虑了导线的自然频率,为求得Vα、VF和Vr的值,某些图中,还给出了最大可能出现的(弯曲) 就应力和压力值

6.4.1 自然频率的计算

单根导线的自然频率用下式计算:

式中:V是与支持件的型式和数目有关的系数,在Ⅱ中给出。

对于同多分支导线组合成的主导线,J和m用于主导线的主设计,如果分支导线的截面为矩形,则主导线的自然频率也可以按下式计算

式中:

系数c可以从图3的a)和b)查得,若没有固定件时,c=1。

对于分支导线的应力计算,考虑到相应的自然频率,用(14)式计算。在这样情况下,式中的L、m和J分别用L,、m,、和J,代替,并且用V=0.356。

注:根据图2a)或2b)计算惯性矩JT J,。

6.4.2系数VF、Va、Vas和Vr

系数VF、Va、Vas和Vr作为fn/f的函数,其中f是系统频率(Hz)如果是两相短路,并且VF、Va、Vas和Vr 又与导线系统的\机械阻尼有关,系数VF、Va、Vas和Vr的数值有所不同。对于实用计算,这些系数可从用于多相系统计算的图1中查得,导线自然频率比较低(f0/f<0.5)的建筑结构除外,这k<1.6。对于这种型式的结构,采用VF=Va=Vas=1。

7 松弛导线(架空线路的导线)的张力计算

松弛导线流过短路电流,将在导线上产生张力,该张力将作用在绝缘子,支持结构和相连接的电气设备上,必需要对短路期间(在7.1条中讨论)的张力F1和短路后导线恢复到起始状态时(第7.2条中讨论)的张力F1加以区别,为了确定支持件的动态应力,应采用高的F1,Ff值。

张力F1用下式计算:

式中:Fs1是导线的静态张力。

这里g m n 为每米长导线的质量

F0 为短路电流在外侧每米导线上产生的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Iks为三相短路电流(r·m·s)kA

a 为导线之间的中心线距离m。]

系数ψ是ζ和φ的函数,用图6中查得

式中:

L:两个支持件之间导线的长度m

S:两根导线支撑件的合成弹性常数N/mm

E:杨氏弹性模量N/mm

A:导体正方形断面mm2

对于变电站的元件,如绝缘子、夹具等,如果不能得到精度较高的偻值时,S值可以取为100N/mm7.2 短路后(跨度复原)的张力F1

才需考虑张力Ff。在这情况下如果:

式中Fs160为导线温度在60℃时,导线的静态张力

注:1、软导线的谐振频率较低,不希望因由谐振产生较大的力。

2、由于导线动,实际的应力可能小于按公式计算出的数值。当可用计算或试验给以论证时,允许使用较低的应力值。

3、导线间紧密接触的双导线,它的张力F1高于式(17)算出的数值。

8 柱式绝缘子和接线柱的允许负载

Fd和F1、Fr分别为作用在硬导线和松弛导线上的动态力,必须要小于支持件和绝缘子生产厂提供的额定承受值,对于受弯曲应力的绝缘子,在绝缘子顶部的力给出的额定承受值是指受力点位于绝缘子顶部,对于作用点高于绝缘子受的力要小于、可以低地额定承受值,因它产生的弯矩,绝缘子能够受用于硬导线的连接件,作用在上面的动态力的额定值,应接Fd为基础来考虑,而用于软导线的连接件,作用在上面的动态力的额定值,则应按1.5F1或1.0F的峰值为为基础来考虑

注:系数1.5系世绝缘子本身质量,使导线振动受到阻尼的作用

第二部分裸导线的热效应

9 概述

这部分给出关于裸导线热效应计算方法。对于电缆和绝缘导线,请参看TC20,SC2CA。

导体由于流过短路电流而产生的发热现象,具有某些非线性特性和其他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略去不计或用近似的数学方法来处理。

为此目的,作如下一些假设:

--忽略邻近效应(平行靠近的导线的磁影响);

--电阻-温度特性呈线性;

--导线的比热为常数;

--发热被认为是绝热过程。

10 温升计算

10.1 概述

短路电流流过导线时的热量损失很小,因此这种发热现象一般被认为是绝热过程,这部分的计算是以绝热条件为依据的。

当发生多次短路而各次间的间隔时间很短时(即快速重合闸),在此短暂断电时间内的冷却相对来说无关重要,发热仍可认为是绝热过程。在断电持续较长时间的情况(即延迟自动重合闸),应考虑热损失。

计算时不考虑集肤效应,即认为电流沿导线整个截面作均匀分布。此假设对大截面导体不成立。因此,对600mm2以上的截面,必须考虑集肤效应。计算时参考有关文献。

注:如果主导线由分支导线组成,而电流在各分支导线同分布不均匀。将影响分支导线的温升。

10.2 热等效短路电流的计算

用短路电流的有效值和反映短路电流的直流和交流分量随时间变化的热效应系数m和n来计算热等效短路电流。

热等效短路电流可以表示为:

式中,m和n为常数;Ik是对称短路电流的初始有效值,在三相系统中由平衡三相短路来决定,在图7中,将m和n表示为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的函数,对配电网,通常取n=1。

注:关系Ik/Ik取决于短路和电源间的阻抗。

当发生多次短路而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时,总的热等效短路电流由下式求得:

`N式中

10.3 导线的温升和额定短时电流密度的计算

短路引起扭线温升是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热等值短路电流和导线材料的函数。

当已知短路电流密度,可用图8的曲线计算导线的温升,或者反之。

表/给出了各种导线的最高短时温度的推荐值。

10.4 各种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的热短路强度的计算

只要如下所述的热等效短路电流Ith关系成立,电气设备就具有足够的热短路强度:

`N`或

`式中Ithr为额定短时电流,Tkr是额定短时间。当热等值短路电流密度Sth满足下面的关系时,裸导线就具有足够的热短路强度:

`

额定短时电流密度Sthr如图8所示。

图1 有效导线中心距a、的系数K。

图3 公式(15)中间隔惩或固定元件的影响因素C

a)具有K个固定元件、振蓝方向与表面垂直

b)具有K个间隔片、在任意方向振动;或有K个固定元件、沿着表面方向的振动;

c)固定元件或间隔片的排列

图4 两相和三相短路用的系数VF,Va和Vasn<1.6、fn/f<0.5的排列除外

`

图5 三相自动重合闸用的系数Vr

图6 软导线的张力系数ψ系数ψ、ζ和φ间有下式关系

图7 a)直流分量引起的发热系数m

b)三相短路时由交流分量引起的系数n。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供电网络中发生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电器设备过热或受电动力作用而遭到损坏,同时使网络内的电压大大降低,因而破坏了网络内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或减轻短路的后果,就需要计算短路电流,以正确地选择电器设备、设计继电保护和选用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 二.计算条件 1.假设系统有无限大的容量.用户处短路后,系统母线电压能维持不变.即计算阻抗比系统阻抗要大得多。 具体规定: 对于3~35KV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可以认为110KV及以上的系统的容量为无限大.只要计算35KV及以下网络元件的阻抗。 2.在计算高压电器中的短路电流时,只需考虑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的电抗,而忽略其电阻;对于架空线和电缆,只有当其电阻大于电抗1/3时才需计入电阻,一般也只计电抗而忽略电阻。 3.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或计算图表,都以三相短路为计算条件.因为单相短路或二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都小于三相短路电流.能够分断三相短路电流的电器,一定能够分断单相短路电流或二相短路电流。 三.简化计算法 即使设定了一些假设条件,要正确计算短路电流还是十分困难,对于一般用户也没有必要.一些设计手册提供了简化计算的图表.省去了计算的麻烦.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要是手边一时没有设计手册怎么办?下面介绍一种“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在介绍简化计算法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1.主要参数 Sd三相短路容量 (MVA)简称短路容量校核开关分断容量 Id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简称短路电流校核开关分断电流 和热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有效值(KA) 简称冲击电流有效值校核动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峰值(KA) 简称冲击电流峰值校核动稳定 x电抗(Ω) 其中系统短路容量Sd和计算点电抗x 是关键. 2.标么值

题目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题目: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讲授内容提要: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及单相短路的计算 短路电流的效应及短路校验条件 教学目的:掌握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及单相短路电流的计算,会根据短路条件进行设备校验。 教学重点:欧姆法和标幺值法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掌握短路热稳定和动稳定校验的方法。 教学难点:欧姆法和标幺值法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 采用教具和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板书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地点:新教学楼教室 注:此页为每次课首页,教学过程后附;以每次(两节)课为单元编写教案。

第三章 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本次课主要内容: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及单相短路的计算 短路电流的效应及短路校验条件 第三节 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的计算 计算过程:绘出计算电路图、元件编号、绘等效电路、计算阻抗和总阻抗、计算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一、欧姆法进行三相短路计算 22 ) 3(3∑ ∑ += X R U I C K 计算高压短路时电阻较小,一般可忽略。 、电力系统的阻抗计算 OC C S S U X 2= 、电力变压器的阻抗计算 2)(N C K T S U P R ?≈ N C K T S U U X 2 100%? ≈ 、电力线路的阻抗计算 l R R WL 0= l X X WL 0= 、阻抗换算 2'' )(C C U U R R = 2'' )(C C U U X X = 三、标幺制法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基准值 基准容量 MVA S d 100= (可以任意选取) 基准电压 c d U U = (通常取短路计算电压) 基准电流 C d d d d U S U S I 33==

基准电抗 d C d d d S U I U X 2 3= = 、元件标幺值: 电力系统电抗标幺值: OC d d C OC C d S S S S S U S U X X X ===*//22 电力变压器电抗标幺值: N d K d C N C K d T T S S U S U S U U X X X ?=?==*100%/100%2 2 电力线路电抗标幺值: 22/C d O d C O d WL WL U S l X S U l X X X X ?===* 、短路电流标幺值及短路电流计算 *)* 3()3(2) 3()3(1 3/3/∑ * ∑ ∑∑* = =====X I I I I X X S U U S X U I I I d d K K d C C d C d K K 、三相短路容量 ** ) 3()3(33∑ ∑== =X S X U I U I S d c d C K K 四、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 =Z U I C K 2) 2( 866.02/3/) 3()2(==K K I I 五、单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 ∑∑++=321)1(3Z Z Z U I K ? 工程计算 0 )1(-= ??Z U I K 第四节 短路电流的效应和稳定度校验 一、短路电流的电动效应和动稳定度 动稳定度校验 一般电器: )3(max ) 3(max sh sh I I i i ≥≥

短路电流计算案例

短路容量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1、计算公式: 同步电机及发电机标么值计算公式: r j d d S S x X ?= 100%""* (1-1) 变压器标么值计算公式: rT j k T S S u X ?= 100%* (1-2) 线路标么值计算公式: 2*j j L L U S L X X ??= (1-3) 电抗器标么值计算公式: j j r r k k U I I U x X ? ?= 100%* (1-4) 电力系统标么值计算公式:s j s S S X = * (1-5) 异步电动机影响后的短路全电流最大有效值: 2 ""2""])1()1[(2)(M M ch s s ch M s ch I K I K I I I -+-++=?? (1-6) 其中:%"d x 同步电动机超瞬变电抗百分值 j S 基准容量,100MV A j U 基准容量,10.5kV j I 基准电流,5.5kA r S 同步电机的额定容量,MV A rT S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 A %k u 变压器阻抗电压百分值 L X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0.08km /Ω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0.4km /Ω L 高压线路长度,km

r U 额定电压,kV r I 额定电流,kA %k x 电抗器的电抗百分值 s S 系统的短路容量,1627MV A "s I 由系统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M I 异步电动机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rM qM M I K I 9.0"= rM I 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kA qM K 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倍数,一般可取平均值6 s ch K ?由系统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 M ch K ?由异步电动机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一般可取1.4~1.7 2、接线方案 图1 三台主变接线示意图 3、求k1点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3.1网络变换

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及短路电流分析

6.3 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及短路电流分析 6.3.1 同步发电机在空载情况下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 上一节讨论了无限大电源供电电路发生三相对称短路的情况。实际上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大多数情况下作为电源的同步发电机不能看成无限大容量,其内部也存在暂态过程,因而不能保持其端电压和频率不变。所以一般在分析和计算电力系统短路时,必须计及同步发电机的暂态过程。由于发电机转子的惯量较大,在分析短路电流时可以近似地认为发电机转子保持同步转速,只考虑发电机的电磁暂态过程。 同步发电机稳态对称运行时,电枢磁势的大小不随时间而变化,在空间以同步速度旋转,由于它与转子没有相对运动,因而不会在转子绕组中感应出电流。但是在发电机端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电流在数值上将急剧变化。由于电感回路的电流不能突变,定子绕组中必然有其它自由电流分量产生,从而引起电枢反应磁通变化。这个变化又影响到转子,在转子绕组中感生出电流,而这个电流又进一步影响定子电流的变化。定子和转子绕组电流的互相影响是同步电机突然短路暂态过程区别于稳态短路的显著特点,同时这种定、转子间的互相影响也使暂态过程变得相当复杂。 图6-6 凸极式同步发电机示意图 图6-6为凸极同步发电机的示意图。定子三相绕组分别用绕组,,表示,绕组的中心轴,,轴线彼此相差120o。转子极中心线用轴表示,称为纵轴或直轴;极间轴线用轴表示,称为横轴或交轴。转子逆时针旋转为正方向,轴超前轴90o。励磁绕组的轴线与轴重合。阻尼绕组用两个互相正交的短接绕组等效,轴线与轴重合的称为阻尼绕组,轴线与轴重合的称为阻尼绕组。 定子各相绕组轴线的正方向作为各绕组磁链的正方向,各相绕组中正方向电流产生的磁链的方向与绕组轴线的正方向相反,即定子绕组中正电流产生负磁通。励磁绕组及轴阻尼绕组磁链的正方向与轴正方向一致,轴阻尼绕组磁链的正方向与轴正方向一致,转子绕组中正向电流产生的磁链与轴线的正方向相同,即在转子方面,正电流产生正磁通。下面分析发电机空载突然短路的暂态过程。 1.定子回路短路电流 设短路前发电机处于空载状态,气隙中只有励磁电流产生的磁链,忽略漏磁链后,穿过主磁路为主磁链匝链定子三相绕组,又设为转子轴与A相绕组轴线的初始夹角。由于转子以同步转速旋转,主磁链匝链定子三相绕组的磁链随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短路电流的定义、分类、计算方法、口诀、危害

短路电流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短路电流 英文名称:short-circuit current 定义:在电路中,由于短路而在电气元件上产生的不同于正常运行值的电流。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电力系统(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短路电流 short-circuit current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或中性线)之间发生非正常连接(即短路)时流过的电流。其值可远远大于额定电流,并取决于短路点距电源的电气距离。例如,在发电机端发生短路时,流过发电机的短路电流最大瞬时值可达额定电流的10~15倍。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可达数万安。这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 目录

短路电流分类 三相系统中发生的短路有 4 种基本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对地短路和两相对地短路。其中,除三相短路时,三相回路依旧对称,因而又称对称短路外,其余三类均属不对称短路。在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网络中,以一相对地的短路故障最多,约占全部故障的90%。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络中,短路故障主要是各种相间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力系统从正常的稳定状态过渡到短路的稳定状态,一般需3~5秒。在这一暂态过程中,短路电流的变化很复杂。它有多种分量,其计算需采用电子计算机。在短路后约半个周波(0.01秒)时将出现短路电流的最大瞬时值,称为冲击电流。它会产生很大的电动力,其大小可用来校验电工设备在发生短路 短路电流相关示意图 时机械应力的动稳定性。短路电流的分析、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中选择电工设备、整定继电保护、分析事故提供了有效手段。 供电网络中发生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电器设备过热或受电动 力作用而遭到损坏,同时使网络内的电压大大降低,因而破坏了网络内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或减轻短路的后果,就需要计算短路电流,以正 确地选择电器设备、设计继电保护和选用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 计算条件 1.假设系统有无限大的容量.用户处短路后,系统母线电压能维持不变.即计算阻抗比系统阻抗要大得多. 具体规定: 对于3~35KV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可以认为110KV及以上的系统的容量为无限大.只要计算35KV及以下网络元件的阻抗. 2.在计算高压电器中的短路电流时,只需考虑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的电抗,而忽略其电阻;对于架空线和电缆,只有当其电阻大于电抗1/3时才需计入电阻,一般也只计电抗而忽略电阻.

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第一节短路电流概述 本节将了解短路的原因及危害,掌握短路的种类,并知道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短路的概念 短路时至三相电力供电系统中,相与相或相与地的导体之间非正常连接。 在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不仅要考虑正常工作状态,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发生事故障碍时所照成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实际运行表明,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破坏供电系统正常运新的故障最为常见而且危害最大的就是各种短路。当发生短路时,电源电压被短接,短路回路阻抗很小,于是在回路中流通很大的短路电流。 对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又相遇相之间的短路;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又相遇相之间的短路,一项于几项与大地相连接以及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相与零项的连接等,其中两相接地的短路实际上是两相短路。常见的短路形式如图3—1所示 2.短路的基本种类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短路的类型主要有: (1)三相电路 三相短路是指供电系统中,三相在同一点发生短接。用“d(3)”表示,如图3-1a所示。(2)两相电路 两相短路是指三相供电系统中,任意两项在同一地点发生短接。用“d(2)”表示,如图3-1b 所示。 (3)单相电路 单相短路是指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任一项与地发生短接。用“d(1)”表示,如图3-1c所示。 (4)两相接地电路 两相接地的短路是指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不同的两项同时接地所形成的两相短路,用“d(1-1)”表示,如图3-1d所示。 按短路电流的对称性来说,发生三相短路时,三项阻抗相等,系统中的各处电压和电流仍保持对称,属于对称性短路,其他形式的短路三相阻抗都不相等,三相电压和电流不对称,均为不对称短路。

短路电流的十个问题的总结

短路电流的十个问题的总结 一)为什么计算最大短路电流?为什么计算最小短路电流? 目的:测试对于短路计算意义的理解 答案:计算最大短路计算用以校验配电元件(如断路器)分段能力;计算最小短路计算用于校验配电设备(如断路器)灵敏度和继电保护计算整定。 0.38kV系统一般不需要进行设备动、热稳定的校验,因为元件制造时已经考虑好了。10KV 以上电力设备需要根据最大短路电流校验设备动、热稳定。 常见设计误区: 1、根本不考虑短路校验。不一定都算,但心里一定要有这根弦。 2、只注意计算最大短路校验开关分断能力,忽视考虑最小短路校验保护灵敏度。 拓展: 1、什么是三相短路?什么是两项短路?什么是单相短路? 2、回路上为什么有时装3个互感器?有时装2个互感器?装1个互感器?各用在什么场合? 二)对于一般10/0.4KV变电系统,最大短路电流通常发生在那里? 目的:测试对于系统短路点的认识。 答案:系统中最大短路电流的发生位置(短路点)在变压器出口侧,可以等效近似认为低压母线侧。所以一般最大短路点取低压母线侧。 常见设计误区: 1 不知道各个短路点意义,不知道应该计算几个或哪个短路点的短路电流。 拓展:什么是最大运行方式?什么是最小运行方式?运行方式对于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选取与配电元件校验有什么影响? 三)在一条母线上应该校验哪条回路的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目的:测试关于配电元件分断校验的问题 答案:低压母线上最小的断路器(假定断路器为同一系列)。同一条低压母线上的短路电流被认为是近似相等的,连接在上面的最小的断路器一般来讲分断能力最低。只要它满足了系统短路状态分断能力的要求,其他断路器就大致没有问题。 常见设计误区: 1、不校验断路器在短路状态的分断能力。 2、每个断路器都校验一遍。 拓展:当断路器分断能力不够时,举出3种解决方法。

(完整版)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第七章短路电流计算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7-1 概述General Description 一、短路的原因、类型及后果 The cause, type and sequence of short circuit 1、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 的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 2、短路的原因: ⑴元件损坏 如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设计、安装及维护不良等所造成的设备缺陷发展成短路. ⑵气象条件恶化 如雷击造成的闪络放电或避雷器动作;大风造成架空线断线或导线覆冰引起电杆倒塌等. ⑶违规操作 如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刀闸;线路或设备检修后未拆除接地线就加电压. ⑷其他原因 如挖沟损伤电缆,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等. 3、三相系统中短路的类型: ⑴基本形式: )3(k—三相短路;)2(k—两相短路; )1( k—单相接地短路;)1,1(k—两相接地短路; ⑵对称短路:短路后,各相电流、电压仍对称,如三相短路; 不对称短路:短路后,各相电流、电压不对称; 如两相短路、单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 注:单相短路占绝大多数;三相短路的机会较少,但后果较严重。4、短路的危害后果 随着短路类型、发生地点和持续时间的不同,短路的后果可能只破坏局部地区的正常供电,也可能威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短路的危险后果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动力效应 短路点附近支路中出现比正常值大许多倍的电流,在导 体间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可能使导体和它们的支架遭 到破坏。 (2)发热 短路电流使设备发热增加,短路持续时间较长时,设备 可能过热以致损坏。 (3)故障点往往有电弧产生,可能烧坏故障元件,也可能殃

【空白案例分享】-第六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6章短路电流计算 2018年专业案例(上午卷) 题6-10:某新建35/10kV变电站,两回电源可并列运行,其系统接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参数均列在图上,采用标幺值法计算,不计各元件电阻,忽略未知阻抗,汽轮发电机相关数据参见《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6.假设断路器QF1闭合,QF5断开,d1点发生三相短路时,该点的短路电流初始值及短路容量最接近下列哪组数值? (A)9.76kA,177.37MVA(B)10.32kA,187.59MVA (C)12.43kA,225.99MVA(D)15.12kA,274.94MVA 答案:【】(QQ群424457409) 解答过程: 7.假设断路器QF2闭合,QF5断开,d2点发生三相短路时,该点的短路电流初始值及短路容量最接近下列哪组数值? (A)4.53kA,82.18MVA(B)6.22kA,113.15MVA (C)7.16kA,130.24MVA(D)7.78kA,141.49MVA 答案:【】(QQ群424457409) 解答过程:

【纳米教育?】第6章短路电流计算 8.假设断路器QF1~QF5闭合,两路电源同时运行,当d3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地区电网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初始有效值为12kA不衰减,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为30,发电机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初始有效值为6kA不衰减,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为60。请计算断路器QF6的额定关合电流最小值最接近下列那项数值? (A)16.54kA (B)32.25kA (C)34.50kA (D)48.79kA 答案:【】(QQ群424457409) 解答过程: 9.当断路器QF1~QF4闭合,QF5断开时,10kV1#母线三相短路电流初始值为9kA,10kV2#母线三相短路电流初始值为6kA。若在变压器T3高压侧安装电流速断保护,请计算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一次动作电流及灵敏系数为下列哪组数值?(可靠系数取1.3) (A)1.39kA,3.75 (B)1.45kA,3.58 (C)2.41kA,2.17 (D)2.85kA,1.82 答案:【】(QQ群424457409) 解答过程: 10.当断路器QF5断开时,10kV 1#母线三相短路电流初始值为9kA。10kV 2#母线三相短路电流初始值为6kA。若在变压器T3高压侧安装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作为变压器低压侧后备保护,请计算过电流保护装置一次动作电流及灵敏系数为下列哪组数值?(过负荷系数取1.5) (A)144.34A,6.06 (B)144.34A,7.0 (C)250A,3.5 (D)250A,4.04 答案:【】(QQ群424457409) 解答过程:

继续修正-注册电气师公式计算总结

标准一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公式一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 max ,p p c c T T T K K ≤:导、地线的拉断力;:导、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1)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2)导、地线在稀有风速或稀有覆冰气象条件时,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其导、地线拉断力的7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导、地线拉断力的77%。(按上述公式,取2.5或2.25时只有40%或44%,在这种稀有条件下,相当于条件放宽了) 公式二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 1 T R R T K T T =,:绝缘子的额定机械破坏负荷(kN); :分别取绝缘子承受的最大使用荷载、断线荷载、断联荷载、验算荷载或常年荷载(kN)。 1)常年荷载指年平均气温条件下绝缘子所受的荷载。验算荷载是验算条件下 绝缘子所受荷载。断线的气象条件是无风、有冰、—5℃,断联络的气象条件是 无风、无冰、—5℃。设计悬垂串时导、地线张力可按本规范第10.1节的规定取 值。 2)安全系数应符合表6.0.1规定(P15)。双联及多联绝缘子串应验算断一联后 的机械强度,其荷载应按断联情况考虑(K=1.5)。 3)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最大使用荷载不应小于2.5。断线、断联、验算情况 不应小于1.5。 公式三绝缘子串片数选择: 操作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最小片数 1)耐张绝缘子串的片数,在上表基础上,110-330kV加1片,500kV加2片,

750kV 不增加。 2) 全高超过40m 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 ,应比本规范表增加1片相 当于高度146mm 的绝缘子,全高超过100m 的杆塔,片数应根据运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750kV 超过40m ,应根据实际情况验算。 3) 采用爬电比距法时,绝缘子片数计算: 01 1000/145220kV 1.39I 11e U n n m K L λλ≥ ,:海拔时每联绝缘子所需片数; :爬电比距(cm kV ),330kV 以上为 .,及以下为 ; 变电所爬电比距,对级污秽区取同级线路的.倍。 U :系统标称电压(kV );L01:单片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cm ); Ke :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XP-70、XP-160型绝缘子为1。 注:轻、中污秽区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不宜小于盘型绝缘子;在重污秽区,其爬电距离不应小于盘型绝缘子最小值的3/4且不应小于2.8cm/kV ;用于220kV 以上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两段都应加均压环,其有效绝缘长度需满足雷电过电压的要求。 4) 高海拔地区悬垂绝缘子串的片数,宜按下式计算: 10.1215(-1000)/1000=m H H n ne m 1:特征指数,取值见附录C 。 耐张绝缘子片数: =[1+0.1(-1)]H N N H ,H :海拔高度,km 。(导体选择) 公式四 空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 /8150=mH a K e m :海拔修正因子,工频、雷电电压m=1;操作过电压见P20图7.0.12。 公式五 杆塔上两根地线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 在一般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 0.012+1S L ≥ S :导线与地线间距离(m);L :档距(m )。注:气象条件:15℃,无风、无冰。 注:对于大档距导线,在档距>'t l v τ(v ’:波的传播相速,取225m/us ;t τ:波头长度)时,20.1S I ≈。

变压器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

变压器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 胡浩,杨斌文,李晓峰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2007FJ3046) 1前言 在电力系统中,对于电气设备的选用、电气接线方案的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与整定以及有关设备热稳定与动稳定的校验等工作,都需要对变压器的短路电流进行计算。短路电流的计算,一般采用有名制或标幺值算法,再者是应用曲线法。然而,无论哪种方法应用起来都比较繁琐,尤其是对于企业的技术人员与农村的电工,因缺乏相应的技术资料,又不能从变压器铭牌上查到所有计算短路电流的数据,所以想快速算出短路电流值是相当困难的。笔者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依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关系式,总结出快速计算短路电流值的实用方法,以满足现场与工程上的需要。 2变压器低压三相短路时高压侧短路电流的计算 变压器的阻抗电压是在额定频率下,变压器低压绕组短接,高压绕组施加逐步增大的电压,当高压绕组中的电流达到额定电流时,所施加的电压为阻抗电压Ud,一般以高压侧额定电压U1N为基础来表示: Ud%=Ud/U1N×100% (1) 由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可知,低压侧短路后的阻抗折算到高压侧,与高压侧阻抗相加后得总的阻抗Zd,在阻抗电压Ud时,高压绕组电流为额定值I1N, 即: I1N=Ud/Zd (2) 如果高压绕组的电压为U1,则此时高压绕组的电流I1为: I1=U1/Zd (3) 由式(2)和式(3)可得: I1=U1/Ud*I1N (4) 对于单个变压器,其容量远小于电力系统的容量,故可以认为当变压器低压侧出现短路时,高压侧电压不变,即为U1N,代入式(4)就可得到变压器低压侧短路时,高压侧的短路电流I1d: I1d=U1N/Ud*I1N (5) 将式(1)中的Ud代入式(5)得: I1d=I1N/Ud%×100 (6) 而变压器高压绕组的额定电流I1N可表示为: I1N=SN/√3U1N (7) 式中SN———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将式(7)代入式(6)可得: I1d=100SN/√3U1NUd% (8) 由式(6)或式(8)可计算出变压器低压三相短路时,高压侧的短路电流值。 3变压器低压三相短路时低压侧短路电流的计算 由于变压器的励磁电流仅为I1N的1%~3%,忽略励磁电流,则高、低压绕组的电流I1、I2与电压U1、 U2的关系为: I1/I2=U2/U1=U2N/U1N 式中

短路电流计算案例之欧阳家百创编

短路容量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欧阳家百(2021.03.07) 1、计算公式: 同步电机及发电机标么值计算公式: r j d d S S x X ?= 100%""*(1-1) 变压器标么值计算公式:rT j k T S S u X ?= 100%*(1-2) 线路标么值计算公式:2*j j L L U S L X X ??=(1-3) 电抗器标么值计算公式:j j r r k k U I I U x X ? ?= 100%*(1-4) 电力系统标么值计算公式:s j s S S X = *(1-5) 异步电动机影响后的短路全电流最大有效值: 2 ""2""] )1()1[(2)(M M ch s s ch M s ch I K I K I I I -+-++=?? (1-6)

其中:%"d x 同步电动机超瞬变电抗百分值 j S 基准容量,100MV A j U 基准容量,10.5kV j I 基准电流,5.5kA r S 同步电机的额定容量,MV A rT S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 A %k u 变压器阻抗电压百分值 L X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 0.08km /Ω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0.4km /Ω L 高压线路长度,km r U 额定电压,kV r I 额定电流,kA %k x 电抗器的电抗百分值 s S 系统的短路容量,1627MV A "s I 由系统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M I 异步电动机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 rM qM M I K I 9.0" = rM I 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kA qM K 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倍数,一般可取平均值6 s ch K ?由系统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 M ch K ?由异步电动机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一般可取 1.4~1.7 2、接线方案 图1 三台主变接线示意图 3、求k1点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3.1网络变换 (a ) (b ) (c ) (d )

工厂供电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短路电流及其计算总结 第一节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 一、短路的原因 1、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绝缘损坏 2、运行人员误操作 3、鸟兽为害事故 二、短路的后果 电流剧烈增加,系统中的电压大幅度下降产生严重后果: 1、短路电流的热效应会使设备发热急剧增加,可能导致设 备过热而损坏甚至烧毁; 2、短路电流产生很大的电动力,可引起设备机械变形、扭 曲甚至损坏; 3、短路时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 工作; 4、严重的短路可导致并列运行的发电厂失去同步而解列, 破坏系统的稳定性; 5、不对称短路产生的不平衡磁场,会对附近的通讯系统及 弱电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 三、短路的形式 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 第二节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物

理过程和物理量 一、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物理过程: 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是指供电容量相对于用户供电系统容量大得多的电力系统。 二、短路有关的物理量 1、短路电流周期分量 2、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3、短路全电流 4、短路冲击电流 ) 高压电路发生三相短路时,一般可取,因此 在及以下的电力变压器和低压电路发生三相短路时,一般可取,因此 5、短路稳态电流 短路稳态电流是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衰减完毕以后的短路全电

流,其有效值用表示。 第三节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的计算 1、概述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常用的有欧姆法和标幺制法。 2、采用欧姆法进行三相短路计算 在无限大容量系统中发生三相短路时,其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如下: 如果不计电阻,则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为 三相短路容量为 = 1、电力系统的阻抗计算 电力系统的电抗 2、电力变压器的阻抗计算 3、电力线路的阻抗计算 4、阻抗换算公式 3、采用标幺制法进行三相短路计算 电力系统电抗标幺制 电力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

2013年短路电流计算案例平时复习用习题

案例题 1,有一台三绕组变压器,容量为25MV A ,电压为110/35/10KV ,阻抗电压U k %按第二种组合方式(即降压型)为U k12%=10.5,U k13%=18,U K23%=6.5,接入110KV 供电系统,系统短路容量S S ”=1500MV A,见下图。 (1)阻抗电压的这种组合,则高、中、低三个绕组排列顺序自铁芯向外依次为(C )。 A 、中—低—高 B 、高—中—低 C 、低—中—高 D 、高—低—中 (2)每个绕组的等值电抗百分值为(D)。 A 、1x =11 2x =7 3x =-0.5 B 、1x =7 2x =-0.5 3x =11 C 、1x =-0.5 2x = 11 3x =7 D 、1x =11 2x =-0.5 3x =7 (3)取基准容量S j =100MV A ,则每个绕组归算到基准容量时的电抗标幺值为( B )。 A 、28.01=*x 02.02-=*x 44.03=*x B 、44.01=*x 02.02-=*x 28.03=*x C 、28.01=*x 44.02=*x 02.03-=*x D 、44.01=*x 28.02=*x 02.03-=*x 1 2 1 37KV K 3

(4)短路点K 1的超瞬态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 I 为(A )。 A 、3.2KA B 、3.71KA C 、1.98KA D 、2.17KA (5)短路点K 2的超瞬态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 I 为(D )。 A 、7.64KA B 、11.29KA C 、13.01KA D 、6.99KA 1题答案 (1)C (2)D (3)B (4)A (5)D 计算过程 (2)()%U %U %U 2 1 %2313121k k k x -+= ()115.6185.102 1 =-+= ()%U %U %U 2 1 %1323122k k k x -+= ()5.0185.65.102 1 -=-+= ()%U %U %U 2 1 %1223133k k k x -+= ()75.105.6182 1 =-+= (3)44.025 10010011% 11=?==*r j S S x x 02.025 100 1005.0% 22-=?-= =*r j S S x x

[电气工程师]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归纳

3U B 3U B S T U U S 短路电流计算 在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中,假设各元件的磁路不饱和的目的 :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在短路的实用计算中,通常只用周期分量电流的有效值来计算短路功率 标么值:任意一个物理量对基准值的比值。U I Z , S U I S U 2 基准值 S B 3U B I B , I B B , Z B B S B 发电机标么值电抗: X X G % ( U GN )2 B G 100 U B S 变压器标么值电抗: X U k % ( U N ) 2 S B 线路标么值电抗: X L X 100 U B B L 2 B X % U S 电抗器标么值电抗: X R B R 100 2 B 不同基准值的标幺值之间的换算: X X ( U N )2 S B B N U B S N 三相短路:短路点电压为零,各相短路电流相等,短路电流只包含正序分量。 无限大系统供电网络短路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U 1,短路容量的标么值和短路电 流的标么值相等,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么值 I f U X f 1 X f S f ,短路电流: I f I f B ,短路容量:S f S f S B ,S f 3U av I f 短路容量用来校验开关的切断 能力。 转移阻抗:任意两个接点之间的等值电抗。 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电路的短路电流在暂态过程中包含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 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大瞬时值,在短路发生后约半个周期出现,短路后 0.01s 的 瞬时值, i m 2K m I f 用于校验设备的动稳定。K m 为冲击系数,当短路发生在发电机 电压母线时, K m 1.9 ,当短路发生在发电厂高压母线时, K m 1.85 ,当短路发生在其他地点, K m 1.8 。 非周期电流的初值越大,暂态过程中短路电流最大瞬时值越大。它与短路发生时刻有关, 与短路发生时电源电势的初始相角(合闸角) 有关。短路电流冲击值在短路前空载, 电压初相位为0的情况下最大。 序阻抗:静止磁耦合元件(线路、电抗器、变压器)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相等 Z 1 Z 2 ; 零序电抗比正序电抗大。变压器零序等值电路与外电路的连接,取决于零序电流的流通 S GN S N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

变压器短路容量-短路电流计算公式-短路冲击电流的计算供电网络中发生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电器设备过热或受电动力作用而遭到损坏,同时使网络内的电压大大降低,因而破坏了网络内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或减轻短路的后果,就需要计算短路电流,以正确地选择电器设备、设计继电保护和选用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 二.计算条件 1.假设系统有无限大的容量.用户处短路后,系统母线电压能维持不变.即计算阻抗比系统阻抗要大得多。 具体规定: 对于3~35KV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可以认为110KV及以上的系统的容量为无限。只要计算35KV及以下网络元件的阻抗。 2.在计算高压电器中的短路电流时,只需考虑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的电抗,而忽略其电阻;对于架空线和电缆,只有当其电阻大于电抗1/3时才需计入电阻,一般也只计电抗而忽略电阻。 3.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或计算图表,都以三相短路为计算条件。因为单相短路或二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都小于三相短路电流。能够分断三相短路电流的电器,一定能够分断单相短路电流或二相短路电流。 三.简化计算法 即使设定了一些假设条件,要正确计算短路电流还是十分困难,对于一般用户也没有必要。一些设计手册提供了简化计算的图表.省去了计算的麻烦.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要是手边一时没有设计手册怎么办?下面介绍一种“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在介绍简化计算法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1.主要参数 Sd三相短路容量(MV A)简称短路容量校核开关分断容量 Id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简称短路电流校核开关分断电流和热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有效值(KA) 简称冲击电流有效值校核动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峰值(KA) 简称冲击电流峰值校核动稳定 x电抗(W) 其中系统短路容量Sd和计算点电抗x 是关键. 2.标么值 计算时选定一个基准容量(Sjz)和基准电压(Ujz).将短路计算中各个参数都转化为和该参数的基准量的比值(相对于基准量的比值),称为标么值(这是短路电流计算最特别的地方,目的是要简化计算). (1)基准 基准容量Sjz =100 MV A 基准电压UJZ规定为8级. 230, 115, 37, 10.5, 6.3, 3.15 ,0.4, 0.23 KV 有了以上两项,各级电压的基准电流即可计算出,例: UJZ (KV)3710.56.30.4 因为S=1.73*U*I 所以IJZ (KA)1.565.59.16144

3短路电流及其计算课后习题解析(精选、)

习题和思考题 3-1.什么叫短路?短路的类型有哪些?造成短路故障的原因有哪些?短路有哪些危害?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是什么? 答:所谓短路,就是指供电系统中不等电位的导体在电气上被短接,如相与相之间、相与地之间的短接等。其特征就是短接前后两点的电位差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主要短路类型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及单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称为对称短路,其余均称为不对称短路。在供电系统实际运行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的几率最大,发生三相对称短路的几率最小,但通常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最大,危害也最严重,所以短路电流计算的重点是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供电系统发生短路的原因有: (1)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载流导体的绝缘损坏。造成绝缘损坏的原因主要有设备长期运行绝缘自然老化、设备缺陷、设计安装有误、操作过电压以及绝缘受到机械损伤等。 (2)运行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生的误操作。如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内部仅有简单的灭弧装置或不含灭弧装置),检修后忘拆除地线合闸等; (3)自然灾害。如雷电过电压击穿设备绝缘,大风、冰雪、地震造成线路倒杆以及鸟兽跨越在裸导体上引起短路等。 发生短路故障时,由于短路回路中的阻抗大大减小,短路电流与正常工作电流相比增加很大(通常是正常工作电流的十几倍到几十倍)。同时,系统电压降低,离短路点越近电压降低越大,三相短路时,短路点的电压可能降低到零。因此,短路将会造成严重危害。 (1)短路产生很大的热量,造成导体温度升高,将绝缘损坏; (2)短路产生巨大的电动力,使电气设备受到变形或机械损坏; (3)短路使系统电压严重降低,电器设备正常工作受到破坏,例如,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外施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压降低时,其转矩降低使转速减慢,造成电动机过热而烧坏; (4)短路造成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5)严重的短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使并列的同步发电机失步,造成系统解列,甚至崩溃; (6)单相对地短路时,电流产生较强的不平衡磁场,对附近通信线路和弱电设备产生严重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 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是: (1)选择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必须用短路电流校验其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

短路电流计算计算方法.docx

短路电流计算 > 计算方法 短路电流计算 > 计算方法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一、高压短 路电流计算(标幺值法) 1、基准值 选择功率、电压、电流电抗的基准值分别为、、、时,其对应关系为: 为了便于计算通常选为线路各级平均电压;基准容量 通常选为 100MVA 。由基准值确定的标幺值分别如下: 式中各量右上标的“ * “用来表示标幺值右,下标的“ d”表示在基准值下的标幺值。 2、元件的标幺值计算 (1)电源系统电抗标幺值 —电源母线的短路容量 (2)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 由于变压器绕组电阻比电抗小得多,高压短路计算时 忽略变压器的绕组电阻,以变压器的阻抗电压百分数(% )

作为变压器的额定电抗,故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为: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 (3)限流电抗器的电抗标幺值 % —电抗器的额定百分电抗—电抗器额定电压, kV —电抗器的额定电流, A (4)输电线路的电抗标幺值 已知线路电抗,当=时 —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电抗值,Ω/km 3、短路电流计算 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幺值为 —计算回路的总标幺电抗值 —电源电压标幺值,在=时, =1 =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实际值为 = 对于电阻较小,电抗较大(<1/3 )的高压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冲击值=2.55三相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

=1.52 常用基准值 (=100MVA) 电网额定电压(kV ) 3.0 6.0 10.0 35.0 60.0 110 基准电压( kV ) 3.15 6.3 10.5 37 63 115 基准电流( kA ) 18.3 9.16

5.5 1.56 0.92 0.502 二、低压短路电流计算(有名值法) 1. 三相短路电流 2.两相短路电流 3.三相短路电流和两相短路电流之间的换算关系 4.总电阻和总电抗 5.系统电抗 6.高压电缆的阻抗 7.变压器的阻抗

短路电流计算案例

1、计算公式: 同步电机及发电机标么值计算公式: r j d d S S x X ?=100%""* (1-1) 变压器标么值计算公式: rT j k T S S u X ?= 100%* (1-2) 线路标么值计算公式: 2*j j L L U S L X X ??= (1-3) 电抗器标么值计算公式: j j r r k k U I I U x X ? ?= 100%* (1-4) 电力系统标么值计算公式:s j s S S X = * (1-5) 异步电动机影响后的短路全电流最大有效值: 2 ""2""])1()1[(2)(M M ch s s ch M s ch I K I K I I I -+-++=?? (1-6) 其中:%"d x 同步电动机超瞬变电抗百分值 j S 基准容量,100MVA j U 基准容量, j I 基准电流, r S 同步电机的额定容量,MVA rT S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 %k u 变压器阻抗电压百分值 L X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km /Ω 高压电缆线路每公里电抗值,取km /Ω L 高压线路长度,km r U 额定电压,kV

r I 额定电流,kA %k x 电抗器的电抗百分值 s S 系统的短路容量,1627MVA "s I 由系统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M I 异步电动机送到短路点去的超瞬变短路电流,kA ,rM qM M I K I 9.0"= rM I 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kA qM K 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倍数,一般可取平均值6 s ch K ?由系统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 M ch K ?由异步电动机馈送的短路电流冲击系数,一般可取~ 2、接线方案 图1 三台主变接线示意图 3、求k1点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网络变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图2 求k1点短路电流网络变换图 用标么值计算各线路电抗 根据图1中所给数值,用标么制计算个电抗值: X1=s X *+L X *= s j S S +2j j L U S L X ? ?=+= X2=X3=X4=rT j k T S S u X ?=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