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观察洋葱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精修订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洋葱内表皮改进质壁分离实验

浅谈如何利用洋葱内表皮改进质壁分离实验

摘 要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质壁分离与复原是一个经典的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是利用洋葱内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但实验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初中生物;质壁分离;实验教学;洋葱;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5-0119-030 前言质壁分离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实验,目前不同版本的教材推荐的实验材料大细胞是生物的最小单位,学习认识了解动物细胞和植质壁分离实验学习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多是通过选用其他植物替代洋葱,如用黄丝藻、苔藓叶、鸭趾草、苔藓叶、黑藻叶等植物细胞替代洋葱细胞,实践证明,的确可以实现更好的实验效果[1]。

然而,洋葱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实验材料,现下初、高中各版本生物教材实验很多涉及洋葱材料的应用,具有其他植物不具备的普适性。

虽然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可以使用其他植物替代洋葱,但不能保证这些植物在其他实验中也具有适用性。

因此,若是能够在不改变实验材料(洋葱)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质壁分离实验,并以同一植物(洋葱)的不同细胞开展多样的实验探究,最终所能够获得的实验价值是替换材料10.3969/j.issn.1671-489X.2021.15.119浅谈如何利用洋葱内表皮改进质壁分离实验◆崔海强实验不可比拟的。

基于此,笔者对如何利用洋葱内表皮改进质壁分离实验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1.2 改进思路各版本初中生物教材中都是推荐用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而本次进行的实验改进研究中,笔者尝试利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

虽然相比洋葱外表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泡没有颜色,不易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但若是能够对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就可以解决观察现象不明显的问题。

在染色剂的选择方面,笔者阅读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最开始运用碘液对材料进行染色,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即洋葱细胞用碘液染色后,外部和内部都呈现出浅黄色,且对原生质层位置不易分辨。

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三、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一、实验目的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操作、制作装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三、实验材料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紫色洋葱,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四、方法步骤1.制作临时装片与观察(1)制作临时装片用镊子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约0.5cm2,放在载玻片预先滴的水滴中,展平后盖上盖玻片。

注意不要带叶肉部分。

(2)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并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

这时可看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大液泡,还可以看到原生质层(原生质体)与细胞壁紧贴在一起。

2.细胞质壁分离(1)滴蔗糖溶液在载物台上,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3~4次,洋葱表皮细胞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2)观察这时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中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开始在边角与细胞壁分离,最后完全分离。

3.质壁分离复原(1)滴清水接着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3~4次,洋葱表皮细胞就浸润在清水中。

(2)这时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中的液泡逐渐胀大,颜色也逐渐变浅,原生质层又逐渐贴着细胞壁。

结论:上述实验表明:细胞液和外界溶液通过原生质层确实发生了渗透作用。

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试验探究-洋泾中学

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试验探究-洋泾中学

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探究————课堂实录洋泾中学陈永伟师:一些同学预习该实验后,提出(1)日常生活中一般用盐腌黄瓜,能不能用氯化钠或其它试剂替代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2)教材上采用的是30%蔗糖溶液,若不同浓度试剂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3)除了用洋葱外表皮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因此,我提出一些课题让大家进行探究,并进行了分组。

课题有以下三个,即,《探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效果》、《探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效果》、《探究不同材料做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效果》,让大家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

并在课前布置大家讨论好实验设计,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

小组一:生: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名称:《探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效果》实验目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效果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外表皮仪器与试剂:显微镜、不同溶度的蔗糖溶液、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简要步骤:制作临时装片——引流——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实验分析:生:提问,你们小组在设计时怎样做到可比性?生:我们在做实验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实验具有可比性。

(1)我们记时从引流开始到视野中有10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为止(2)我们选取材料尽量在同一区域(3)挑选一位操作比较熟练的同学操作师:实验中怎样减少实验误差?生:我们小组又分四个小组得到四组数据然后求平均值。

小组二:生:我们小组探究的是不同溶度的NaCl溶液。

我们的设计如下:实验名称:《探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效果》实验目的: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效果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外表皮仪器与试剂:显微镜、不同溶度的蔗糖溶液、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简要步骤:制作临时装片——引流——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实验分析:生:提问,你们小组为什么会想到用液泡前后面积之比?液泡面积怎们测量?生:因为紫色液泡观察比较方便,用面积之比可以形象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

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会考实验专业

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会考实验专业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会考实验专业)一、实验原理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方法步骤三、成功的关键1.实验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紫色大液泡十分明显,能方便地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

所选择材料都必须是活细胞,因为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否则将不会出现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

未选择紫色洋葱作材料,实验效果差,原因是由于不具紫色的洋葱,细胞液无颜色,因此分辨不清,并不是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2.试剂种类的选择: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试剂不止一种蔗糖,只要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即可。

常用的试剂是0.3g/mL的蔗糖溶液,用0.3g/mL的蔗糖溶液做分离试剂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速度比较缓慢,便于观察变化过程。

用适当浓度的乙醇、乙二醇、甘油溶液、硝酸钾溶液也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但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变大,细胞又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从而会自动复原。

3.试剂浓度的选择:试剂的浓度影响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试剂浓度越高,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越快,但试剂浓度过高,细胞会过度失水而死亡,无法复原。

所用试剂浓度过低,导致质壁分离过慢,影响对实验结果的观察。

4.取材:撕取的鳞片叶颜色越深越容易观察,撕下的表皮能看到紫色,又不带有叶肉细胞时效果最好。

5.引流: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进行引流换液操作,不要一次滴液太多,以免污染物镜镜头。

洋葱质壁分离实验报告

洋葱质壁分离实验报告

洋葱质壁分离实验报告洋葱质壁分离实验报告引言洋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它的外表坚硬,但内部却有多层薄膜状的质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步骤,将洋葱的质壁分离开来,观察其结构和特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1. 新鲜洋葱2. 手套和护目镜3. 高锰酸钾溶液4. 盐水溶液5. 显微镜和载玻片方法:1. 戴上手套和护目镜,将洋葱切成两半。

2. 将一半洋葱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分钟,以杀死细菌。

3. 用镊子将洋葱的外层鳞茎叶片剥离,保持叶片的完整性。

4. 将洋葱叶片放入盐水溶液中浸泡5分钟,以增加细胞的脆性。

5. 用镊子轻轻将洋葱叶片的表皮剥离,露出内部的质壁。

6. 将质壁放入载玻片上,加一滴盐水溶液,用另一片载玻片盖住。

7.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质壁的结构和特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将洋葱的质壁分离开来,并观察到了以下结果:1. 质壁的结构:洋葱质壁由多层细胞组成,每层细胞都有一个薄膜状的质壁。

这些质壁相互叠加,形成了洋葱的坚硬外壳。

2. 质壁的特性:洋葱质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以保护内部的细胞免受外界的伤害。

同时,质壁也具有一定的透明性,使得光线可以穿透并照亮洋葱的内部。

3. 细胞的结构:在洋葱质壁的观察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核、细胞质和细胞壁。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圆形或卵圆形,包含着遗传物质。

细胞质则填充在细胞核和细胞壁之间,包含着细胞器和溶液。

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的坚硬结构,为细胞提供了支撑和保护。

4. 细胞间的空隙:在洋葱质壁的观察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细胞之间的空隙。

这些空隙被称为细胞间隙,起到了细胞间物质交换和运输的通道作用。

细胞间隙的大小和形状因洋葱的品种和生长环境而异。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将洋葱的质壁分离开来,并观察到了质壁的结构和特性。

洋葱质壁由多层细胞组成,具有弹性、韧性和透明性。

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是质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间隙则提供了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高三生物——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高三生物——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高三生物——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1.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质膜和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3)细胞壁和质膜及其以内部分都有一定的伸缩性,且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的伸缩性较大。

2.实验步骤
3.现象与结论
4.质壁分离表现
⎩⎪

⎪⎧
宏观:坚挺→萎蔫
微观
⎩⎪

⎪⎧
液泡:大→小
细胞液颜色:浅→深
质膜及其以内部分:与细胞壁分离
1.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无大液泡,不发生质壁分离,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虽有大液泡,但液泡内不含色素,不易观察,不宜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2.使用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0.5 g/mL)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

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2-1
2-2
2-3
2-4
0.5g/ml蔗糖处理后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主动运输
一、实验原理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选用的是含有大量花青素的洋葱外表皮细胞。植物 花青素是天然酸碱指示剂,由于离子跨膜运输后导致细胞内酸碱环境改变,进 而引发花青素变色,制作临时装片,仿照质壁分离实验的操作步骤即可实施实 验,并观察现象,本实验利用强碱弱酸盐的钼酸钠,来呈现其中钠离子的主动 运输方式进入洋葱细胞,导致液泡颜色的变化。
二、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洋葱;钼酸钠(Na2MoO4);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三、操作过程
四、结果
0 min
50 sec
2 min
结果分析
1、 利用0.3g/ml和0.5g/ml蔗糖溶液处理洋葱表皮细胞,由于细胞液的浓度低 于外界蔗糖浓度,因此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图1和图2),滴加清水,图1发 生质壁复原,图2由于失水过多而无法复原。图1和图2很好的诠释了水分子的 自由扩散方式。 2、传统的主动运输方式主要采用构建模型的方式,但是相对教学效果以及学 生理解来说存在明显不足。实验二选用浓度为10-1mol/L的钼酸钠溶液,通过 仿照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发现由于离子进入细胞内部,导致细胞内 部PH值的改变使细胞中花青素颜色发生变化;并且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物质的跨膜运输被动运输 Nhomakorabea洋葱表皮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
一、实验原理
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 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液泡膜和质膜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 和原生质体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体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 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体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液泡膜 和质膜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体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质壁 分离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植物细胞是由质壁包围的。

质壁是一层由纤维素等多糖构成的坚硬壁层,负责维持细胞的形态和机械支持,同时还起到防御外界环境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质壁与质体进行分离,以便对细胞质进行研究。

下面将介绍一种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和仪器:1.鲜嫩的洋葱鳞茎2.9%NaCl溶液3.0.8%高锰酸钾溶液4.8%醋酸溶液5.0.5%N-诺丁溶液6.显微镜和载玻片7.手套和口罩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茎取出并切成0.5 cm x 0.5 cm的小块。

2.在容器中加入足够的9%NaCl溶液,将洋葱鳞茎小块浸泡在溶液中,放置15分钟。

3.将洋葱鳞茎小块取出,轻轻用纸巾擦去多余的溶液。

4.用剪刀将洋葱鳞茎小块切成更小的碎片。

5.在载玻片上取一小块洋葱鳞茎碎片,并加入一滴0.8%高锰酸钾溶液。

轻轻用镊子将碎片碾碎。

6.将载玻片倾斜,加入一滴8%醋酸溶液。

醋酸溶液会溶解质壁,使质壁与质体分离。

7.覆盖玻璃片,放置5-10分钟。

8.将载玻片倾斜,轻轻加入一滴0.5%N-诺丁溶液。

N-诺丁溶液会染色质体,使其更容易观察。

9.覆盖玻璃片,用显微镜观察质体的形态、数量和位置。

10.实验完成后,将废弃物正确处理。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质壁与质体的分离和复原过程。

一开始,洋葱鳞茎碎片中的细胞质壁完整覆盖着质体,质体呈现为均匀的颗粒状。

当加入醋酸溶液时,醋酸会与质壁中的纤维素发生反应,使质壁部分溶解,质体从质壁中释放出来。

此时,质体呈现为散布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数量可能较多。

当加入N-诺丁溶液时,质体会被染色,使其更容易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原,质体可能会重新聚集在细胞的中心,呈现出一个或多个较大的颗粒。

实验讨论:实验中的醋酸溶液起到了溶解质壁的作用。

醋酸溶液中的醋酸与质壁中的纤维素反应,使纤维素失去坚硬的结构,达到分离质壁与质体的目的。

而N-诺丁溶液的作用是染色质体,使其更容易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观察洋葱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实验:观察洋葱外表皮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实验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内容。

本实验是在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强化渗透作用原理,同时也是对物质出入细胞方式这一部分内容的铺垫。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这一重要的特点。

学生通过本实验了解水分子透过细胞膜的渗透原理,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蔗糖溶液造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以及清水复原现象,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因,尝试解释生活与生产中的有关现象;掌握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结合《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进行“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时,尝试排除观察中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探求新知。

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和解释观察的现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二、学情分析学生除拥有初中自然科学相关水分吸收内容基础知识外,在学习了细胞膜功能和渗透原理后,对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等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也有类似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实例,例如萝卜咸菜腌制等。

但并没有系统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基本原理及条件,缺乏感性认识。

与平时理论课相比,对于首次接触微观世界的学生,实验课有更高的吸引力,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

在实验设计及方法上,需要教师对实验的思路给予清晰地讲解,并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解释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质;(3)说明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

2、能力目标:(1)完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观察;(2)完成洋葱外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3)尝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得出相应的结论;(4)联系质壁分离与复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与乐趣;(2)通过实验结果和现象观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保持不断探求新知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质;2、教学难点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五、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在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的条件下,细胞内的水分会向细胞外渗透,由于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层收缩,易变形的细胞膜也随之收缩,而不易变形的细胞壁则仍保持原来的形状。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壁与细胞膜分离的现象,我们将这种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而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液时,细胞会吸水膨胀,恢复原来的正常形态,这种现象称为质壁分离的复原。

洋葱成熟的外表皮细胞中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且紧贴细胞膜,占据细胞绝大部分体积。

因此,在显微镜下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现象。

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可以通过观察细胞原生质层的收缩程度来衡量六、实验用品1、实验材料:紫色的洋葱鳞叶2、试剂:质量浓度分别为0.2g/mL、0.3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3、器材:显微镜、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烧杯、吸水纸七、课前准备(1)所有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材料、试剂和器材,确保实验材料、试剂新鲜且足量,器材可正常使用。

(2)准备本次实验的学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实验相关内容八、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1)讲授法:使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2)演示法:利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向学生演示具体操作;(3)实验法: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得出结论;(4)讨论法:小组内或组间成员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验结论进行讨论交流,在实验中帮助和分享。

2.教学媒介:计算机,投影仪,PPT,图片,板书。

九、教学过程1、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2、某学生做洋葱表皮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显微镜下只有一个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其他细胞都出现了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这可能是因为()A.该细胞是洋葱内表皮细胞B.该细胞是死细胞C.蔗糖溶液浓度太小D.实验操作不正确十、评价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间:年月日班级:高一()班姓名学号:一、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_________。

在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的条件下,细胞________导致原生质层收缩,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_________现象。

而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液时,细胞会_________膨胀,恢复原来的正常形态,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二、实验目的1、解释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实质;2、说明植物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条件;3、掌握制作洋葱鳞叶外表皮临时装片的方法。

三、材料用具及仪器1、实验材料:紫色的洋葱鳞叶2、试剂:质量浓度分别为0.2g/mL、0.3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3、器材:显微镜、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烧杯、吸水纸四、实验步骤1、制作洋葱外表皮临时装片。

取一片紫色的洋葱鳞叶,用刀片在外表皮上划出一个大约5*5mm的小方块,用镊子撕下该部分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里,展平,盖上盖玻片。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细胞呈________(颜色),中央有________(细胞器)。

此时__________(结构)与细胞壁紧贴。

3、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1~2滴,在对侧用吸水纸引流。

重复几次,使蔗糖溶液渗入盖玻片下方,浸润洋葱外表皮细胞。

大约5分钟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1)滴入蔗糖溶液后,液泡逐渐________,紫色________。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发生_____________现象。

(2)相比质量分数为0.2g/mL的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下的洋葱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更_________。

4、记录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的质壁分离现象。

5、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在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表皮细胞的盖玻片一段滴加1~2滴清水,对侧用吸水纸引流。

重复几次,吸去周边的蔗糖溶液,使细胞浸润于清水环境中。

滴入清水后,液泡逐渐________,紫色________。

原生质层逐渐向细胞壁靠近,发生_______________现象。

五、实验结果1、绘制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外表皮质壁分离图,标明各部分结构名称。

正常的洋葱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洋葱外表皮细胞2、由实验现象可以知道:洋葱成熟的外表皮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注意事项1、选取颜色明显的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2、蔗糖溶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造成细胞失水过多死亡;3、注意引流动作要领,保证细胞完全均匀地浸入蔗糖溶液或清水中。

4、使用刀片及镊子等尖锐器具要小心,用后妥善安放。

七、讨论与反思1、本实验可以选用白色洋葱鳞叶完成实验吗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呢2、用开水烫过的紫色洋葱还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吗3、如果用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还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吗4、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原理,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

简要说明设计思路和操作步骤。

十一、板书设计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一、实验目的:学会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说明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当外界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三、实验步骤:制作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引流加入蔗糖溶液,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引流加入清水,观察质壁分离复原四、实验结果:绘制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外表皮正常细胞形态及质壁分离图,标明各部分结构名称(细胞壁、原生质层、液泡)。

十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演讲过程还比较成功,学生能够正确完成实验操作,并观察到预想实验结果。

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不足,需要加强训练。

在提问过程中,问题不够明确,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方向的错误。

在讲解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对讲解内容进行加工,精炼的完成讲解内容,以免讲解时犯重复啰嗦的错误。

其次,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好,此次讲课教师讲解时间有点长,导致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时间变短,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讲课内容。

学生与教师过多的互动也是导致教师讲解时间过长的原因,在备课时应该视学生课堂活跃性,多给予时间在师生间的互动。

最后,对学生第三维目标的完成情况,较难以检测,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尽量多细分教学目标,使用易检测的行为动词,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第三维目标的完成,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练系,注重培养学生内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