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高二区域地理——青藏高原

一、位置范围
1.海陆位置:位于我国西部,远离海洋
青藏地区
2.经纬位置:75°E-105°E,30°N-40°N
75°E
105°E
40°N
30°N
3.区域范围: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4.分界线(重要山脉)
横断山脉
二、自然环境
3.植被——高寒草地为主
植被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高山荒漠 高山草原 高山草甸 山地森林
从东南向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 山荒漠,以高寒草地为主。
4.河湖
雪峰连绵
河湖
概况:西北为内流区,东南为大江大河发源地。 主要河流:长江、澜沧江、黄河 补给形式: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 水文特征:水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 青海湖:中国最大
气温(℃ )
30
2、说明青藏地区降水时 20 间分布规律及原因
夏季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 10
风的影响,降水量多,冬季
降水少,全年降水分配不均,
干湿季节明显。
0
-10
降水量(毫米) 400 300 200 100 0
2.气候——高寒气候
气温: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
降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高原递减,降水 量年内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
的内陆湖、 最大的咸水湖
三、丰富的能源与矿产
1.能源: ①太阳能:“日光城”拉萨 ②地热能:羊八井地热资源丰富 ③油气资源:藏北高原 ④风能、水能丰富 2.矿产:“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钾盐) ①察尔汗:钾盐 ②锡铁山:铅锌矿 ③冷湖:石油
四、高原农牧业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青藏地区

主要山脉
河 湖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怒江、澜沧江.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湖泊有青海湖、纳木错 (咸水湖)
地广人稀的地区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20
25
30
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40
55
4
1
青藏地区的民族基本情况
民族
民族:以藏族为主,青海东 北部汉族较多。藏族多信仰 藏传佛教。
2. 三江源:①__长__江____、黄河、②__黄__河_____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
雪山和冰川融水 湿地的调蓄作用
中华水塔 形成江河之源
三、农业 1、以高寒牧区为主
2、河谷农业
高寒牧区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 布广泛,适合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三大牲畜
高原之舟-牦牛 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雅鲁藏布江谷地
小麦
• 雅鲁藏布江河谷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 用;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 分的积累。因此,这里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 品质高。这里河流流速缓慢,河谷宽阔,土地肥沃, 集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
主要农作物
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1.以拉萨为中心公路网: 青藏公路、川藏公路、 西● 滇藏公路、新藏公路 宁 2.航空:地面交通建设难度大(高寒. 缺氧.冻土),航空可避开地表影响.
3.主要铁路:兰青线、青藏线.
以青藏铁路为例
在修建中面临的难题: 1、高原生态坏境脆弱 2、多年冻土生长 3、高原疾病(高原缺氧、鼠疫频发) 4、地质不稳定
高二下学期区域地理复习 课件-青藏地区

山 阴
后套平原
贺 兰 山
110°E 脉
山 吕 梁
山
脉
前套平原主要指内蒙古包头、呼 和浩特一带的平原,古称“敕勒 川”“土默川”
后套平原指乌拉山以西的平原
因地理位置重要,临近关中、中 原,河套自古为中原王朝与北方 游牧民族的兵家必争之地
(达到海拔3千多米那种氧气程度),外面还有吸氧 吧以恢复体力(达到低海拔那种氧气程度),最终 克服问题。
生态脆弱: 为保障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铁路
全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专用通道;对植被难以 生长的地段,施工时采用逐段移植,对自然条件 稍好的地段,则进行人工培植草皮。
青藏地区——人文地理环境(交通)
农业区 西 河套平原 北 宁夏平原 农 业 河西走廊 区 天山山麓
灌溉水源 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农田 (被誉为“塞外江南”) 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
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
农业类型
灌溉 农业
绿洲 农业
青 雅鲁藏
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环
藏
布江
境恶劣的高原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河
农
谷地
只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热
天山北坡森林带以下的草场(山麓地区),冬季气温较上部(山腰处草场)气温 高,宜作冬季牧场,森林带以上的草场因冬季气温低,宜作夏季牧场,选 择轮流利用草场,可以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
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是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由于深处内陆,群山环绕, 湿润空气难以进入,极为干旱。盆地四周高山冰雪融水使山麓地带形成绿 洲,聚落因此呈点状或者带状分布在盆地边缘。
河湖
固体பைடு நூலகம்库: 雪山冰川广布
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5)灌溉水源足。 (6)地形平坦,土壤深. 厚肥沃
小麦
.
青 稞
油 菜
豌豆
.
三、农业——高寒牧区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
高寒牧区—高原草场
.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能适应
高寒
缺氧
低气压 等特殊
高原
环境
高原之舟-牦牛
青藏高原上的 牲畜需 毛厚且长才能 够御寒
中国地理 之
.
一、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50N
80
90 100
110 120
130E
40N
青藏地区
30N
20N
经纬度位置:27°N~40°. N,73°E~104°E
一、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西藏
青海
横四 断川 山 脉
位置和范围:位于我国西南,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 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
温暖
.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冬小麦
思考:重要农业区分布在何处?原因?
重要农业区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 地
种植的农作物是否可以高产?为什么? .
1、种植业——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
为什么雅鲁藏布江谷地成为西藏农业发达地区?
(1)海拔低,热量较足 (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 (3)高山阻挡,冬季受寒朝影响小。
湖泊星罗棋布,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咸水湖。全国最大 的湖泊——青海湖。水能最丰富的雅鲁藏布江
.
.
自然地理特征
——高、寒
以高原
山地为
主,平 地形
青藏地区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区域地理

区
灌溉水源来自 引黄河水灌溉农田 (被誉为“塞外江南”)
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
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
农业类型
灌溉 农业
绿洲 农业
青
雅鲁藏布江
藏
谷地
农
业
湟水谷地
区
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环 境恶劣的高原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只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热 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
(青稞、小麦)
河 谷 农 业
南坡的相对高差>北坡 ,水热变化比北坡明显
自然带
读图思考: (1)指出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多出的自然带名称。 (2)分析珠穆朗玛峰南北坡垂直带谱有较大差异的原因。
答案: (1)常绿阔叶林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 (2)南坡山麓海拔低,相对高度大, 受西南季风 影响,降水多;南坡纬度比北坡低。
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我国 大陆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水能:高原内部和边缘有许多高大山脉,河流落差大;河流有丰 富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所以水能丰富。雅鲁 藏布江的水能仅次于长江。
矿产: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煤、石油、铅锌、盐都在开采利 用。被称为“聚宝盆”。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具有耐寒、耐旱、生长期短的特点。 用青稞粉制作的糌粑和用青稞酿制的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主 要饮食。
重要农业区分布在河谷的原因? 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集中,。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OC-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定稿!9 甲1 •图甲是青藏高原铁路两旁的热棒(一种特制的铁棒),形似“林带”,这些热棒的作用是()A. 避雷电B. 阻止野生动物闯入铁路C. 防翻车D. 冷却路基,防止冻土融化2. 图乙为黄土高原某地的3D电脑图像,虽沟壑纵横,但植被的种类垂直差异很小,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小B .纬度较高C•降水量偏小D .海拔较低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青稞(大麦)区域分布,X、Y、Z三类区域熟制不同。
读图完成3〜4题3. 影响丫3弯曲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光照 B.热量C•地形 D.降水4. 藏北大部分地区没有种植青稞的原因是()A. 青壮年劳动力缺乏B. 种植其他产量更高的农作物C. 水热条件不足D. 自然保护区不允许发展农图2示意“ 1981-2010年西藏平均霜冻日数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单位:天)”。
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题5-6题O5. 与西藏霜冻日数空间分布相关程度最大的因素是()A. 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6. 西藏霜冻日数变化趋势的影响是()A.雪线下降B.积温增加C•冻害加重 D.牧业衰落图3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图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M地风向和N地风速变化正确的是A.冬季,M地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C.夏季,M地盛行东北风变为东南风8. 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A.我国冬季风变强,夏季风变弱且范围小多B. 冬季,N地风速变大D. 夏季,N地风速变小B.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增D. 板块运动活跃,地震、火山灾害增DC.南亚夏季风变强,但却制约其影响范围多9. (2017浙江省十校联盟3月适应性考试)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A.蒸发强烈B .降水充足 C .土壤肥沃 D .冰川广布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下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C时关闭,低于0 C时打开。
2021—2022学年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 第40讲 青藏地区

第40讲青藏地区一.地理位置1.经纬位置:73°E-104°E ,28°N-38°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中低纬度,主要位于高寒地区。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内部,离印度洋较近。
3.相对位置: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
二.范围: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新疆南部及云南北部边缘地区。
三.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世界屋脊,雪山连绵。
(1)类型: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
(2)分布: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北部为柴达木盆地,而东南部是呈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
(3)地势:总地势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其至今仍在不断升高),但青藏高原的高原面起伏和缓。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特殊地貌:多冰川地貌。
2.气候:主要是高原山地气候,也有亚热带季风气候(雅鲁藏布江拐弯处)。
(1)高寒: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①日变化大: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夜晚大气返回地面的热量少,地面降温快,一年中的地面热量的变化幅度大,而近地面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近地面大气的一天中热量的变化也大,温差就大。
②年变化小: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候,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气温不会很高,是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地方;冬季因为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和东北地区相比要充足,而且因为其地势高,冬季风不会对它有太大影响,气温不会太低(比东北漠河气温要高)。
(2)日照充足: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日照强。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1、草原、荒漠广布青藏地区在高寒气候条件下,植被主要为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三者类型。(自东南向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土壤类型:寒漠土和草甸土为主,冻土发育
2、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随着地势升高,依次分布着:山地森林--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喜马拉雅山地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原因: 海拔过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多的原因: 南坡纬度较低,且山体的相对高度较大
Difficulties and significance of traffic construction in Qinghai Tibet region
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有利于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与尼泊尔和印度的边境贸易;有利于促进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加强国防安全。
5、自然资源:
(2021·天津卷)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据图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部为高原山地气候
沿途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脉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地震、雷击等灾害严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难题”,国际社会称青藏铁路是“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条件: ①天然草场,面积广阔; ②多河流、湖泊,便于牲畜饮水; 社会经济条件: ①品种优良; ②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③政府支持与保护;
2.河谷农业
发展河谷农业的 有分利布自:然条件: 1.光1.热藏充南足谷;地 2.谷2.地湟地水形谷平地坦;
3.土壤肥沃; 4.有河流灌溉;
3.植被——高寒草地为主
植被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高山荒漠 高山草原 高山草甸 山地森林
从东南向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 山荒漠,以高寒草地为主。
4.河湖
雪峰连绵
冰川广布
湖泊众多
大河源头
3.河湖
概况:西北为内流区,东南为大江大河发源地。 主要河流:长江、澜沧江、黄河 补给形式: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 水文特征:水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 青海湖:中国最大
高二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一、位置范围
1.海陆位置:位于我国西部,远离海洋
青藏地区
2.经纬位置:75°E-105°E,30°N-40°N
75°E
105°E
40°N
30°N
3.区域范围: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4.分界线(重要山脉)
横断山脉
二、自然环境
主要农作物: 1.青稞 2.小麦 3.豌豆
五、交通
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以公路为主,也有铁路、航空
形成以拉萨为中心的交通网
青藏铁路已通车
青藏铁路在运营 过程中会遇到哪 些问题?请解释 原因并尝试解决。
谢谢观赏!
2020/11/5
21
气温(℃ )
30
2、说明青藏地区降水时 20 间分布规律及原因
夏季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 10
风的影响,降水量多,冬季
降水少,全年降水分配不均,
干湿季节明显。
0
-10
降水量(毫米) 400 300 200 100 0
2.气候——高寒气候
气温: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
降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高原递减,降水 量年内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
的内陆湖、 最大的咸水湖
三、丰日光城”拉萨 ②地热能:羊八井地热资源丰富 ③油气资源:藏北高原 ④风能、水能丰富 2.矿产:“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钾盐) ①察尔汗:钾盐 ②锡铁山:铅锌矿 ③冷湖:石油
四、高原农牧业
1.高寒畜牧业
优良品种: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1.地形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以高原、山地为主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在第三级阶梯上 ——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
地势高
高寒气候
气温特点:冬寒夏凉
青藏地区
1、说明青 藏地区降水 空间分布规 律及原因
来自印度洋和 太平洋的水汽 从东南部深入 到青藏地区, 同时受到西部 山脉的阻挡, 降水量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