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7张PPT)

造纸术
6、海上丝绸之路 (1)开通时间: 汉朝 (2)路线: (3)含义: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诸岛
古道新途
专家点评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大陆它经见济证、了文公化见元、证前社2会亚世发欧纪展至交之公流间元的1交6世流纪,期尤间其,是亚游欧
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它在长途贸推易推动动城大市型发城镇展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是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 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19年
目的
结果
联络大月氏 , 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 情况
加强和西域各国的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
友好往来
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相同点:都增进了汉对西域的了解,为汉与西域的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二、丝绸之路
1、背景:
2、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
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
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
西域都护
西汉
公元前60年,今 新疆地区正式归 属中央政权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学目标】①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②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知道西汉管理西域的相关措施,学习张骞、班超等人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精神。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路线。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观察地图,对比秦与西汉的疆域,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呢?答案提示:多了西域地区。
教师指导:通过地图可以看到,与秦朝相比,西汉疆域有了较大拓展,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河西走廊至西域的广大地区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
那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本课共分为几个子目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案提示:教师指导: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
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张骞通西域后,一方面形成了后来的丝绸之路,另一方面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版图,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张骞通西域1、自主学习:【时空观念】阅读教材,描述西域的地理位置。
答案提示: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2、教师指导:①【史料实证】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78思考,匈奴与西域各国、西汉的关系如何?答案提示:匈奴控制奴役西域各国;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
教师指导:通过解读材料“由于苍天降福保佑......现已消灭了月氏,其部众已全部被杀或投降,月氏已被我征服;楼兰、乌孙、呼揭及其附近的二十六国,都已归匈奴统辖。
”可知当时西域各国备受匈奴压迫。
通过关键词“不断侵犯、抢走、毁坏”可知当时匈奴仍然不断进攻中原。
②【史料实证】基于上述关系汉武帝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识梳理新人教版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识点一:张骞通西域1. 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即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相关链接:“西域”一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系汉代及其后对于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
其含义有两种:狭义专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与喀喇昆仑山)以东而言,主要是指今新疆地区;广义则凡由此向西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都在内。
课本所讲的西域,指的是广义的西域。
2. 汉初西域形势: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相关链接:西域诸国概况:汉武帝即位前后,在广阔的西域有多个民族建立了大小数十个国家。
大约在葱岭以东有三十六个国家,后分成十余国,散布于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谷、葱岭山谷、天山山谷等地。
国家大小依河流灌注绿洲的面积大小而定,大国二三万人,小国数千人,最大的龟兹有八万人,最小国依耐只有六七百人。
有从事农业的城郭国家,有的则逐水草而游牧,居于定处。
西域民族众多,人种复杂。
3. 张骞出使西域(1)第一次①时间:公元前138年。
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③经过:张骞带领百余随从从长安出发向西,途中被匈奴捉住,单于把张骞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
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而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与匈奴作战。
④成果: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2)第二次①时间:公元前119年。
②目的: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③经过:张骞率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
④成果: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3)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奠定了管理西域的基础。
相关链接:张骞是中国历史上出使西域的第一人,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西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4. 西域都护的设置(1)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逐渐纷纷归附汉朝。
3.15.1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三、丝 绸 之 路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 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 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 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丝 绸 之 路
四、班超经营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时间--
公元73年
为了恢复中原 和西域的交往
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 束缚和奴役,西域和内 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原因-路线-结果--
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西域各国和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 沟通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 的生活; 促进了汉朝同中亚、西亚、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 之路开始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奠定了我国对西域(今新疆地区)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志在四方,不贪图安逸生活的精神。 2、沟通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为 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打通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交通 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 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 大致地理范围 达最远的地点)
张骞的出发
所经国家和地区
到
• 3.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的古代陆上 商贸通道。 中国的丝绸等产品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 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全长7000多千米。后来人们把这条 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4.意义:
投笔从戎
班超出使西域
2、东汉与大秦的交往
公 元 97 年 , 甘 英 出使大秦。
公元 166 年,大秦 安敦王朝首次派使 臣来到东汉--这 是欧洲国家同我国 直接友好往来的开 始
小 结:
1、张骞、班超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 学习?
2、张骞对我国历史有什么功绩?
1 、忠于祖国,百折不挠,好男儿
第15课丝绸之路的开辟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PPT42页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பைடு நூலகம்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件

苜蓿
石榴
葡萄
铁器
西行路线
情景二
我们一路西行,来到鄯善(今新疆若羌 县)境内,看到当地的居民跟我们有着明显 的区别:他们都是高鼻梁、深眼眶、肤色 较浅。尽管如此,我们今天仍然共同生活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
新疆地区从什么时候才隶属于中 央政府管辖的?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 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 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
1. “西域”是指什么地区? 2.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
张骞塑像
西域 张骞(?~前114),汉中成固
目人的,:西联汉合官大吏月,氏外,交夹家击。匈汉奴武。帝 建元三年(前138年)应募出使 西域。
一 张骞通西域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取得了什么成果? 了解了西域各国的地理、风俗和民情。
4.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长安,西河走廊,敦煌,新疆境内,中亚,西亚, 大秦,欧洲地区。 3.海上丝绸之路
三 班超经营西域
1.班超 班超为史学家班彪之
子,《汉书》作者班固之弟。 东汉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 年),班超被封为“定远 侯”。
2.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 (公元73),受命率36人出 使西域。后东汉政府任命班 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三维目标
知 过 情识程感与态能方度力法价:值观: 了 设通解置过张问分骞题析两,张次让骞出 学两使 生次西 在出域 教使的 材西有 中域关 寻的史 找影实答响,案,认以使识解学 张 决 生骞问认在题识;西到利汉少用民 数多族 民媒交 族体往 和课中 边件的 疆提作 地供用 区地, 在图了我等解国材西经料域济, 都 使 文护学化设生发置更展的直中有 观 的关 、 重史 更 要实 形 地; 象 位熟 的 和悉 分 贡丝 析 献绸问,之题认路;识示利到意用开 图 角 发,色边知扮疆道演的丝的重绸 模 要之 式 意路 , 义; 让培 学 通养 生 过学 重 对生 温 张识历骞读史出历事使史件西地。域 图 的的介基绍本,技使能学, 生认 体识 会丝 学绸 习之 张路 骞在身中不西屈经不济挠、 文 敢化于交冒流险中和的 开作 拓用 的。 坚强意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丝 绸 良种马 石榴
4、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 系,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 流 对外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 “丝绸之路”,
新疆自古以来就 西 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 部分!
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西域都护
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 立西域都护 意义:(1)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 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成为我国领土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加上西汉在西域修筑长 城、屯田等措施,保证了往来道路 的畅通,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想一想: 张骞身上有 一股什么精神? ——不怕困难, 百折不挠,忠于 祖国,为国家利 益,不顾个人安 危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 去病北击匈奴之后) 目的:加强中原与西域的联系 (和平目的) 结果:达到目的,汉朝和西域的 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葡萄
核桃
苜蓿
哈哈,你知 道这些物品 哪些是我从 西域驮回来 的?哪些是 从中原驮过 去的吗?
长安河西走廊阳关玉门关西域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大秦3对丝绸之路的评价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欧亚商路它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4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扩大交流范围便可以获取更大经济利益也就是现代经济学所表述的经济互补实现双赢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渭城曲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劝 君 更 进 一 杯 酒 。 ,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
渭 王 维 城 曲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凉州词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ppt课件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凉州词》(《出塞》)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遗址(西域之玉多从此进入内地)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遗址(今甘肃敦煌西南)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西汉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 权
2.经济上把盐铁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3.军事上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 的统一。 4.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 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时间: 公元73年 目的: 恢复中原与西域的交往,重建西域都护 。 结果: 帮助西域各族人民摆脱了匈奴的控制,使
西域和内地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班超在西域时派部下 甘英出使大秦 。 ________ 166年 ,大秦派使臣安敦访问东汉,这是欧 洲国家同我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3、西域与中原的交往
4.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 府,新疆地区正式归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
有人说新疆自古以来就一直 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你 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西域都护的设置,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 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张骞 再度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继续打击匈奴。张骞和三百多个随 员,带了一万多头牛羊和许多金银、丝绸、布匹等出发。张骞去 乌孙国,因动乱无法与汉朝合作。张骞让随行人员分头访问大宛、 康居、大夏、安息等国,与许多国家结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尼龙布
1.促进了汉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促进了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丰富了中原的物质文化生活 2.开辟了一条著名的丝绸之路,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 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 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 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 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 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 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想一想: 张骞身上有一股什
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有理想,有信念,持 之以恒,百折不挠,不畏 艰险,勇于奉献,为国家 利益,不顾个人安危!
历尽千辛万险的张骞及甘父终成正果,并最终 回到了汉朝,而此时,距他们奉诏出使已有13年光 景,100多人的团队,也只剩下张骞及甘父两人。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张骞:(?— 前114年),汉 中城固(今陕 西城固)人, 西汉著名探险 家、外交家。 出使西域前是 个郎官,守卫 皇宫。后有功, 被封为博望侯。
“他是一位冒险家,又是 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 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 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 之人物也。”
——历史学家翦伯赞 评价张骞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打通传入佛教的道路
6、西汉时,成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交通要道是 D
A、陆地之路 B、水上之路 C、绢帛之路 D、丝绸之路
7、公元一世纪的一天,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灿若朝霞
的长袍出现在剧场时,百官们惊呆了。后来才知道,凯撒
穿的“天衣”是用中国(C )缝制的。
A、棉布 B、夏布 C、丝绸
A 汉武帝
B 张骞
C 班超
D 甘英
4 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
A 西汉时期 B 秦朝时期 C 战国时期 D 东汉时期
5 如果你生活在张骞通西域之前的汉朝,你不可能吃
到的食物是( C )
A 水稻
B 麦 C 葡萄 D 豆
西汉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他开辟; 公元以前六十年,西域都护来设立; 中西贸易西汉始,新疆从此归统一; 班超经营西域时,甘英派往大秦去; 大秦使者来东汉,中欧交往自此启.
2、西域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B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王昭君出塞以后
3、西汉时期,中国输往欧洲地区最多的商品是 A
A丝绸
B纸张
C大米
D瓷器
4、两汉时期的西域大体上指现在的哪一地区 ?
A今内蒙古地区 B今新疆地区
B
C今南亚地区
D今西亚地区
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C A加强同西域的友好关系B了解西域地理和物产情况
课堂检测
填空题
1.
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_玉__门__关____和
_阳__关___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西的
地方,称为_西__域___。
2. 公元前_6_0_年,西汉政府设置了总管西 域事务的_西__域__都__护___,从此_今__天__新__疆_地区 正式归在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
1.两汉时期,西域指的是
公元前60年,设置 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的军事政治,保护 往来商旅。
意义:标志着
今新疆地区正式 归属中央统辖, 成为我国领土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时 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目 的
联络大月氏,
访问西域各国,
夹击匈奴
建立友好关系
成 熟悉了西域地理环
果 境和风土人情,想
自主探究:
出使时间,人物: 公元73年,班超
出发地点: 洛阳
出使结果:
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了匈奴的 控制,经营西域30多年
出使大秦人物: 甘英
我国同欧洲直接交往开始: 166年
达标反馈
1 李明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实地探访
B 古代“丝绸之路”。她们去的地方包括( )
① 西安②洛阳③河西走廊④敦煌⑤太原
和汉朝往来
互派使节, 交往日趋频繁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广东
丝绸之路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丝绸、瓷器、茶叶……
经济上: 中国
西方
香料、琉璃、胡椒……
文化上: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中国
西方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丰富了中原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汉朝的兴盛。 2、促进了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3、促成中西方文明互相渗透,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
阳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
虚拟复原的楼兰古城
楼兰美女 复原图
1980年,考古学家在 罗布泊铁板河发现一 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古 尸,女性的皮肤为红 褐色,还稍有弹性, 面部轮廓非常明显, 眼睛大而深、鼻梁高 而窄、下巴尖而翘。 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 种特征。
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 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 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 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 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 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 易已相当繁荣。
达标反馈
1、秦汉时期,活跃在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的古老游牧民
族是 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②现新疆地区和以东地方 ③ 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④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东的地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138年
3.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 目的: 联合大月氏 夹击匈奴
莫高窟第323窟北室北壁初唐时期的一幅壁画,壁画反映 的内容为张骞出西域拜别汉武帝的场景,画面右侧骑在马上 的便是汉武帝,左侧跪在地上的是张骞,他身后的两人,手 持代表使臣身份的信物,叫做“节”。这幅壁画是表现张骞 出西域的最早作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③④
2 汉朝时期一个满载丝绸与瓷器的驼队,从长安出发到大秦去,
D 这个商队必须要经过的地方是(按顺序排出)( )
①玉门关 ②河西走廊 ③安息 ④鄯善 ⑤于阗
⑥塞琉西亚 ⑦葱岭
A ③⑥⑦②④⑤
B ①②⑦⑤③④⑥
C ②④⑥⑦⑤③
D ②①④⑤⑦③⑥
3 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