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支招如何应对孩子哭闹
育儿经验:幼儿园老师安抚幼儿哭闹的“止哭”妙招

育儿经验:幼儿园老师安抚幼儿哭闹的“止哭”妙招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幼儿园老师经常需要面对幼儿哭闹的情况。
幼儿们在这个年龄段对情绪的管理较为困难,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哭闹起来。
对于老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安抚幼儿、止哭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幼儿园老师经常使用的“止哭”妙招,希望对各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1. 关心和倾听当幼儿哭闹时,首先要做的是关心和倾听。
幼儿的哭闹可能是因为情绪受到了挫折或者有其他的需求。
老师可以主动靠近幼儿,轻轻地询问“怎么了?”、“你需要什么?”等问题,表达出自己的关心和愿意倾听幼儿的需求。
2. 根据情况采取行动根据幼儿哭闹的原因和情况,采取不同的行动。
例如,如果幼儿因为受挫而哭闹,可以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机制;如果幼儿因为生病或者受伤而哭闹,需要及时带领幼儿去医务室进行治疗;如果幼儿因为分离焦虑而哭闹,需要适当的陪伴和安抚。
3. 创设安全的环境为了帮助幼儿止哭,老师还可以创设安全的环境。
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要定期检查并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例如关注危险物品的存放、定期检查玩具和游戏设施的安全性等,以预防幼儿受伤引发哭闹的情况。
4. 利用肢体接触和温暖肢体接触和温暖是安抚幼儿情绪的有效方式。
当幼儿哭闹时,可以轻轻拥抱、抚摸幼儿的头部或者背部,用温暖的手掌帮助幼儿调整情绪,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怀和呵护的温暖。
5. 使用语言的力量在安抚幼儿哭闹时,老师可以同时运用语言的力量。
用柔和的语调和亲切的语言对幼儿进行安抚,告诉他们“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鼓励的话语,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
6. 提供适当的选择在安抚幼儿哭闹时,可以给予幼儿一定的选择权。
例如,让幼儿选择玩具、选择活动、选择休息的方式等,给予幼儿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机会,从而减轻哭闹的情绪。
结语在幼儿园工作中,老师的安抚能力对于幼儿的情绪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介绍的“止哭”妙招,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安抚幼儿哭闹的情况,让幼儿在一个温馨、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老师怎样解决幼儿哭闹问题

幼儿园老师怎样解决幼儿哭闹问题孩子,你怎么了?宝宝,你不要哭,待会儿老师带你……;咦?大班的孩子怎么还要哭呢?等等这一系列的话,每天在我们嘴里,都会重复发生,那么,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来处理这所谓的家常便饭呢?一、离开妈妈而哭记得教小班时,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刚离开妈妈的怀抱,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的感觉是恐怖,心慌,针对这样复杂的心理,我要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首先,要让宝宝感觉我可以替代妈妈,这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做起来很难,你比如:有的孩子午睡时,他需要抚摸大人耳朵或者身体的某个地方,作为一个大姑娘,也要耐心地陪孩子度过,慢慢的孩子从老师身上寻找到了母爱,他们怎么还会哭呢?二、与同伴打闹而哭小孩子之间,都不懂事,有时,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争打起来,老师插手去管反而增加了他们的逆反心理,于是,我每天安排能力强的小朋友监督,当小老师,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解决,慢慢的,每个人都当了小老师,自然这些打人的现象变少了。
三、因心情不好而哭因为心理的需要没得到满足,孩子常常会哭,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我们顺藤摸瓜,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越哭越历。
记得那次白沛文因为没有睡醒而哭,我怎么劝说他都不听,这时,也到上课时间了,我没过多的答理他,还是不顾杂音而认真的上课,当孩子们读拼音时,我就间接地表扬了他几句,不知是他要静下来听我说他什么,还是听到表扬心里高兴,这时,我听他的哭声变小了,然后我又讲到长时间哭对嗓子不好,以后如果说话不健全,别人不听怎么办呢?这时该幼儿的哭声嘎然而止,相信他不会再哭了吧!“哭”,听起来多么平凡的一个字,但是当它在不同的场合,都有着不同的意义,甚至有人会因为高兴而哭,婴儿少许的“哭”,对身体还会有好处,而幼儿的哭,只要我们老师稍做调整,也会把哭变成一种笑或者是一种动力驱赶着我们向前播种,向前迈进。
大班幼儿喜欢哭的问题策略

大班幼儿喜欢哭的问题策略:
大班幼儿喜欢哭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情绪表达、寻求关注、不适应等。
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帮助幼儿理解并处理这些问题:
1.理解幼儿情绪:首先要理解幼儿哭泣的原因,是情绪表达还是寻求关注等。
只有理解了他们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安抚和引导他们。
2.给予关爱和支持:在孩子哭泣时,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关注和被理解。
可以通过拥抱、抚摸、言语安慰等方式来表达支持和关爱。
3.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情绪被接受和理解。
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来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
4.制定规则和期望: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让孩子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例如,规定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哭闹等。
5.帮助孩子应对挫折: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挫折,如寻求帮助、寻找替代方案等。
通过帮助孩子应对挫折,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坚强。
6.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适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和处理情绪。
例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玩具或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等。
7.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哭泣问题持续存在或者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治疗等。
总的来说,对于大班幼儿喜欢哭的问题,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关爱和支持、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制定规则和期望、帮助孩子应对挫折、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寻求专业帮助等多种策略来应对。
入园哭不停 幼师教你应对妙招

入园哭不停幼师教你应对妙招除了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的物质预备,有一种预备很可能会忽视——那就是应对入园的哭闹。
记得豆豆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把他送到幼儿园门口,他总是哭着说不想离开妈妈,看着真是很心疼,只得连哄带抱,才牵强让他接受。
跟老师交谈过后,按老师的建议,给他做了心理辅导,持续了一个星期,豆豆最终情愿上幼儿园了。
下面共享几种孩子入园哭闹的状况以及止哭方法,希望对9月份孩子入园有所关怀。
不停哭的这种就是类似豆豆的状况,在家里或朋友家和小朋友玩得很欢乐,但第一天上幼儿园,没有生疏的人的陪伴,缺乏平安感,所以从家人离开后就始终不停地哭,这样的状况短则一个星期,长的话会持续一个月之多。
老师做法对于这种小朋友,老师首先会转移他的留意力,给他玩玩具,告知他幼儿园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可以熟识新的小朋友。
告知他爸爸妈妈来接他的时间,并且多抱抱他,增加他的平安感。
给家长的建议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反应,不要责骂他。
孩子白天在幼儿园哭得太多,晚上回到家确定要让他多喝一点淡盐水补充体力,敷一敷眼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又哭又闹的这类小朋友难以接受上幼儿园,把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吃饭的时候有意把饭弄在衣服和桌子上,时不时开门要往外跑。
老师做法这类小朋友性格比较外向,个别的比较急躁,主要以讲道理为主,让他熟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多给他关怀。
对他的进步进行一些嘉奖,如表扬他,嘉奖一些小红花等。
给家长的建议在家让他学一些简洁的规章,不要过于宠溺,奖惩分明,对待进步赐予一些嘉奖,对待错误准时订正,让他学习正确的是非观。
另外,轻松欢快的音乐对于舒缓急躁的心情很有效。
几天后才哭的隔壁家的小宝上一年刚上幼儿园时,以为是跟她的姐姐一起,当时是很欢乐的,去到幼儿园,得知姐姐跟她不同班级,但看到幼儿园有很多家里没有的玩具,前几天也表现得很欢乐,不哭不闹。
但是过了几天,她发觉姐姐每天都不是跟她一起玩,而且生疏了幼儿园的生活环境,知道自己要每天重复时,就开头大哭了。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巧对哭闹的孩子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巧对哭闹的孩子儿童是非常敏感的生物,他们有良好的情绪感知能力,可以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情绪是更为复杂和多变的。
因此,哭闹是幼儿生活中的常见情况。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巧妙地应对哭闹的孩子,是一项必备技能。
在这里,笔者整理了一些幼儿园教师应对哭闹的孩子的策略和注意事项,以便分享给其他教师。
关爱是行动上的,而非仅仅停留在言语。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当时刻注意哭闹的孩子,精心关照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关注和爱。
当孩子哭闹时,首先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观察和体察他们的情绪和行为,理解他们的心情。
同时,要用细心的语言、声音来安抚孩子,以及提供暖心的拥抱和温馨的肢体接触,让他们感到舒适、温暖和安全。
在安抚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适当使用一些促进孩子放松情绪的语言和技巧,如定期细语、给孩子按摩、轻轻膜拍、手势等,帮助孩子轻松地走出自己的情绪困境。
时间和环境影响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哭闹往往是由某些因素引起的。
有些孩子是因为饥饿、口渴、疲劳等生理原因而哭闹,这时,我们应注意孩子的状态,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解决孩子的生理需求。
另一些孩子是因为在幼儿园中遇到某些困境、挫折和冲突,而哭泣。
这时,我们应当给孩子时间和环境的机会来平静下来,以便孩子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己平复情绪。
因材施教,对孩子的情况有选择地采取方法。
每个孩子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行为、个性和情绪。
因此,对待不同的孩子,或许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例如,有的孩子是需要单独陪伴聊天解决情况,而有些孩子需要一些具体的活动和游戏来缓解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以达到更好地帮助孩子的目的。
尊重孩子的情绪体验,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
当孩子哭闹时,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情绪体验。
但同时,在帮助他们平静下来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
例如,我们可以教孩子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引导孩子寻找合理的解决方式,以及促进孩子学习如何控制和适应自己的情感。
幼儿园老师对于孩子的哭闹该如何控制

幼儿园老师对于孩子的哭闹该如何控制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面对孩子的哭闹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情境。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老师处理这种情况:保持冷静和耐心:当孩子哭闹时,老师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被情绪左右。
哭闹是孩子表达不满或不安的一种方式,老师应该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同时以温和的态度引导他们平静下来。
确定原因:在处理孩子的哭闹之前,老师要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
是与家人分离焦虑,还是因为其他小朋友或环境因素引起的不适?了解具体原因有助于老师更好地应对孩子的情绪。
提供安全感:当孩子哭闹时,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如拥抱、抚摸或安慰的语言。
这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焦虑和不安,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创造积极的氛围:老师可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愉快的氛围,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唱歌或讲故事,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忘记哭闹。
榜样示范:老师可以展示如何通过语言和行为来控制情绪,为孩子树立榜样。
例如,当老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可以平静地表达感受,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冷静应对困难。
与家长沟通:如果孩子的哭闹情况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老师可以与家长沟通,分享观察和孩子的反应,讨论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
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孩子的情绪稳定非常重要。
创造稳定的日常环境:在幼儿园中建立稳定的日常环境有助于减少孩子的焦虑和不适。
老师可以与家长合作,确保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稳定的活动安排和熟悉的物品陪伴。
例如,使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图书来帮助他们放松和安心。
个别关注和适应性策略: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和需求,老师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策略来处理他们的哭闹。
对于一些特别敏感的孩子,老师可以给予更多的个别关注和安慰;对于适应能力较强的孩子,老师可以尝试使用更具挑战性的活动来帮助他们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对于孩子的情绪稳定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幼儿园宝宝哭闹处理技巧

幼儿园宝宝哭闹处理技巧幼儿园宝宝哭闹处理技巧幼儿园宝宝哭闹是常见的现象,这是他们表达需求、情绪和不适的方式。
对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来说,有效地处理宝宝的哭闹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提供一些技巧帮助处理幼儿园宝宝的哭闹。
1. 建立亲密的关系:与宝宝建立亲密的关系是处理哭闹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技巧之一。
通过温暖的目光、亲切的微笑和温柔的话语,教师和家长可以表达对宝宝的关爱和接纳。
当宝宝感受到安全和亲密的环境,他们更有可能感到安心和放松。
2. 观察和倾听:观察宝宝哭闹的原因是将其解决的关键步骤之一。
教师和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宝宝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并试图理解宝宝的需求,例如饥饿、疼痛或口渴。
倾听宝宝的哭声和声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宝宝的声音可能会提供更多关于他们需求和感受的线索。
3. 安抚和安慰:一旦了解到宝宝的需求,教师和家长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安抚和安慰宝宝。
可以试着喂宝宝食物或水,给他们换尿布,或者给予温柔的拥抱和抚摸。
在安慰宝宝时,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温和的语调和柔和的动作,以确保宝宝感受到安全和爱。
4. 寻找解决方案:如果宝宝仍然哭闹,教师和家长应该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可能包括改变宝宝所处的环境,例如调节温度或光线,提供更舒适的座位或改变活动。
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尝试分散宝宝的注意力,通过展示有趣的玩具或唱歌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寻找解决方案需要耐心和创造力,因为每个宝宝的需求都不同。
5. 鼓励言语和表达情绪:幼儿园的宝宝通常还没有充分发展出言语能力,因此他们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宝宝使用简单的词语、手势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在宝宝成功表达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丰富的语言和表达机会,例如通过故事时间、角色扮演和音乐活动来促进宝宝的言语发展。
6. 管理自己的情绪:处理哭闹的宝宝有时可能会让教师和家长感到沮丧和压力,但重要的是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老师如何应对宝宝哭闹

幼儿园老师如何应对宝宝哭闹:
1、老师不能急,对他们要有耐心,有的小孩在发脾气时你越去哄他他哭的越凶,这样的小孩先不去问,你可以利用不闹的小孩做些游戏和有趣的事情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小孩都爱玩,很快会好的.
2、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需要,老师可卡因用关爱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赞美的语言、亲切的拥抱来与幼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消除不安,使他们逐步对老师形成依恋。
3、在园中老师可以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使孩子在园中的活动充实而有趣,缓解孩子们的焦虑情绪。
4、老师会利用来、离园环节,做好稳定幼儿情绪的工作。
如来园时,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喜爱的玩具、关心的动物等)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淡化分离焦虑;在离园时,用言语鼓励幼儿,并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小星星、小贴画等)来强化幼儿高高兴兴来幼儿园的积极行为。
5、入园后,老师可以定期进行回访,在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入园后表现的同时,与幼儿进行直接的互动,加深幼儿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
6、要想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缩短适应期,首先家长的情绪、情感很重要,要消除自己消极的心态;其次,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再有,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不要总问一些消极性的如“有小朋友打你吗?”、“抢你的玩具了吗?”等问题,这会让孩子不爱上幼儿园。
家长应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从正面引导幼儿,如:“今天你得了一个小五星,真棒!明天我们还去幼儿园,得一个大五星好吗?”、“老师说你真乖,可喜欢你了。
”“今天和谁做好朋友了?”……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以此帮助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会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老师支招如何应对孩子哭闹带孩子是一件麻烦事,而孩子哭闹的时候是麻烦中最大的麻烦,很多家长对如何应对孩子哭闹都感到很苦恼。
那么,作为“孩子王”的幼儿园老师,面对那么多小朋友,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幼儿园老师们对付孩子“哭闹”的小妙招吧。
1、抱着安慰
很多小朋友在哭的时候,都是很“专心”的。
这时候不管你跟他说什么,他都不一定能听到耳朵里,只是一味的大哭。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孩子的哭闹不是靠武力去禁止的,孩子哭闹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他对外宣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所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急着禁止他发声或者收起眼泪。
给孩子一个拥抱,用行动语言告诉他,你就在他的身边,用举动来安慰他。
当孩子自己哭够了,情绪发泄完的时候,自然就不哭了。
2、给出承诺
很多家长对于和孩子的承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成人特别是父母对他们许下的承诺兑现,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有时候是出于某种担忧和想要提出
某种抗议。
家长一定要及时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明白孩子的问题所在,然后给一个能够让孩子冷静下来的方案。
“拉勾勾”这个在成人眼里游戏一样的小把戏,在孩子那里却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
最重要的是,你不要仅仅把这当作解决孩子哭的一种方案。
一旦对孩子许下诺言,一定要尽量的去履行。
如果实在是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办法兑现,一定要和孩子协商一个他愿意接受的方案。
3、转移注意力
相比较那些有什么情绪用大哭来表达的孩子,还有一类孩子更加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他们遇到问题或者内心有情绪的时候,不会用大哭公之于众,而只是自己一个人在角落里偷偷抹泪。
对于这种情况,幼儿园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转移他的注意力。
你可以用玩具或者任何一件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
因为这类孩子的心思一般比较细腻,想法比较多,如果你没有进行正确的沟通和引导,反而会放大孩子内心错误的想法。
而且,家长自以为很清晰的讲解,不一定能够让孩子全部理解。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绪都很单纯,一旦有了新的更好玩的东西,就会很快忘了刚才困扰自己的事情。
4、分别对待,冷处理
现在家庭,普遍存在一个对孩子关爱过度的情况。
一旦
孩子使出哭闹的“杀手锏”,家长就会言听计从,这是不正确的方法。
家长一定要学会区分孩子为什么哭,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带有目的性的威胁。
如果是前者,可以用以上方式来解决。
但如果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的哭闹,家长就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因为这种用哭闹为手段的“指令”方式,家长不可以助长。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孩子,你这种行为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这样,孩子就会放弃这种索要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