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学与信仰】

合集下载

哲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4篇_生活心得体会_

哲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4篇_生活心得体会_

哲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4篇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哲学与生活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哲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范文1:克罗齐认为哲学就是精神的自我意识,苏格拉底曾说过“认识你自己”。

只有当心灵转过身来,直面自己,审视自己时,才会认真思考人在世界上的处境。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起点。

当一个人学会怀疑,尤其是怀疑自己珍视的信念、原则时、哲学便出现了。

我认为哲学帮助一个人更清楚认识世界,深入内心的,而不是一门换得生存资料的谋生工具。

哲学不能不关心人生而仅作为无色透明的纯粹抽象而存在。

它应当关心人和人的内心,应与迷惘的现代人一起走上一条也许永无答案的探索之路。

哲学中不能为人生之谜提供万应不变的现成答案,但它至少具有探索的读意和勇气。

闻名于世的海德格尔被纳粹笼络,自觉地为希特勒鼓吹,但他最终也躲不过被抛弃而隐居山林的命运。

他对现实的伦理观察竟是如此薄弱,所以我很个人偏见的认为这样的人并不配得到如此高的景仰。

他选择的用以指导行动的哲学出了错。

大二时有幸在古典文学老师的推荐下读了爱因斯坦的著作。

惊叹于一介物理学家竟然有如此优美的文笔。

他在《自述》中谈到了选择。

他说:“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吞噬人短暂的一生,而且还没能满足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他“学会了识别出那些能导致深邃思想的东西,而把其它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认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时,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给我们提出了选择的问题。

人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自身的行动决定的。

在萨特看来,人的一生是不断地对各种可能性进行追求的过程,“懦夫使自己变成懦夫,勇士使自己变成勇士”。

在物存在以前它就具有那些固有本质了,而唯有人的本质是由自己不断创造出来的。

信仰与哲学宗教哲学思考的重要性

信仰与哲学宗教哲学思考的重要性

信仰与哲学宗教哲学思考的重要性信仰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倾向或者说是对超自然的信任,是人们面对未知和无法理解的事物时的一种寻求答案的努力。

而哲学宗教哲学思考则是对信仰的深入思考和探讨,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信仰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就信仰与哲学宗教哲学思考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一、信仰的重要性信仰既是个体内心的需求,也是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许多人的一生中,信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信仰可以给人以力量与勇气,当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信仰可以成为心灵的精神支柱,让人坚持下去。

同时,信仰也是人们求得安慰与指引的方向,它给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与人生目标。

信仰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紧密相连。

信仰包含了大量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这些观念和准则帮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信仰更是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化身份,它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哲学宗教哲学思考的重要性信仰的重要性使人们开始对信仰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衍生出哲学宗教哲学思考的重要性。

哲学是一门研究宇宙、人生、价值等问题的学科,它通过对信仰进行探讨和思考,让人们对世界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宗教哲学思考是哲学与宗教的结合,它不仅关注哲学问题,还关注宗教的意义和价值。

宗教哲学思考帮助人们理解宗教的起源、演变和影响,并从哲学的角度探索宗教与人类思维的关系。

通过宗教哲学思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对自身的信仰做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考。

哲学宗教哲学思考追求的是真理和智慧。

人们通过哲学宗教哲学思考,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和传统的信仰,而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辨思维,对世界和人生进行深入思考,追求更深刻、更广阔的认识和境界。

哲学宗教哲学思考赋予人以解答疑惑和追求真相的力量,让人们能够超越表面的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本质背后的规律。

三、信仰与哲学宗教哲学思考的互动关系信仰是哲学宗教哲学思考的基石,哲学宗教哲学思考又进一步推动信仰的发展。

生活即哲学

生活即哲学

生活即哲学,哲学亦生活一、生活即哲学,但哲学不等于生活,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那么讲好哲学课就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实践。

哲要深刻理解哲学范畴、原理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学习哲学从身边的生活入手,从身边的生活入手。

因此,我们在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就多用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故事,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不断的学习哲学知识。

如讲课时子曰: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 释义) 孔子说: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 必定会有目下的祸患。

[ 点评] 这说明如果不能对事物发展的结果作出预见,近期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带来惊慌和忧虑, 不能有准备的予以解决,体现了根据原因预见结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哲学亦生活,它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

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学哲学,要管用”的原则,,让学生感觉到他学的知识是“活的”管用的,经常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我手里有块石头,它存不存在?能不能拿脑袋碰?学生:它在这里,不能拿脑袋碰。

教师:对了,这就是唯物论。

它现在到哪里去了?学生:扔到窗户外边去了。

教师:对,这就是运动。

这就是辩证法。

你们对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都理解,这些哲学也不难嘛!哲学并不神秘,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实际,结合重大的时事进行分析,比如4.28火车脱轨事件,汶川地震等等,如分析地震引起山川变化、家园被毁,全国人民的救援,可以说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规律、人们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等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从学生生活源头出发,引出学生对哲学的好奇与热爱,又适时将生活升华,让学生“跟着理性走,紧拉住哲学的手”。

师生共同感受哲学的魅力,体验人生和工作的快。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

许多人都觉得哲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虚幻的概念,没有实际意义,对生活也起不了任何帮助。

但是了解哲学、学习过哲学的人便会知道这是一种很肤浅的看法。

我认为,我们首先得学习哲学、了解哲学、热爱哲学,这样,就能使我们从生活中得到认知,它立足于生活,为我们努力探索一种更有价值、更美好的生活。

热爱哲学,使我们更热爱生活!首先一点,生活中处处充斥着哲学,哲学也往往是从生活出发的,生活需要哲学。

我们面对的世界,生机勃勃,奥妙无穷。

人类对世界的不懈探索已经历了漫长过程。

人通过劳动使自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世界从此有了自然与社会的区别。

人类正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人生存在这世界上,生活在社会中,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世界观,而世界观又源于哲学,所以生活与哲学是相辅相成的,分不开的。

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源于物质生活,物质生活依赖着精神生活。

人的生活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着。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

人们首先注重的是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是一切的基础。

而精神生活则是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高一层次地提升。

这种提升不仅仅是对人生活有影响,对人的思想、思维都有一定的改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哲学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得到发展,其中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一致。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是一种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索。

它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

哲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首先,哲学给予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通过哲学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和人生。

哲学帮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引导我们更加理性地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

哲学让我们学会怀疑和质疑,不轻易接受表面的事物,而是深入思考和探索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其次,哲学引导我们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哲学告诉我们,生活是一种价值的追求和实践。

它教导我们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如何对待成功和失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

哲学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被外在的物质和功利所左右。

哲学让我们学会感恩和宽容,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最后,哲学启发我们追求智慧和真理。

哲学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智慧和真理,而不是追求权力和名利。

哲学让我们学会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探索宇宙和人类的本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升华。

哲学让我们学会用理性和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和有意义的人生。

综上所述,哲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

它给予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引导我们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启发我们追求智慧和真理。

哲学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让我们更加理性和深刻地对待生活。

因此,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它指引我们走向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什么是信仰?信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什么是信仰?信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什么是信仰?信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信仰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信仰,是指基于信任和赞扬而形成的一种精神需求。

信仰通常是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宗教信仰、哲学信仰、自然信仰等。

人类不断尝试寻找一种能够支撑生命的力量,以及一个可以传承的文化背景。

信仰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减轻痛苦,还可以赋予生命以希望,以下是信仰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一、信仰可以给予我们坚定的信念和精神支撑。

任何一个生命,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这些挑战都是需要用到坚定的信念和精神支持来度过。

信仰可以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更加坚韧和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困难。

比如,宗教信仰可以让人感到灵魂得到拯救,哲学信仰可以让人获得更加理性的思考方式,自然信仰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大的自信心和爱护自然的责任感。

二、信仰可以使我们更加具有价值观。

信仰可以塑造我们的价值观。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如果这个价值观可以被强化和确认,就能够引导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使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信仰就像是一个定位器,可以引导我们的内心走向正确的方向。

比如,人们在宗教信仰中通常都会遵循爱、善良和慈悲的原则,这些价值观也都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三、信仰可以增强我们的道德观念。

在信仰的框架内,人们往往会更加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

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其他形式的信仰,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遵守这些规范和准则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高的道德层次和成就感。

信仰可以启迪我们更加善良、又爱护他人和自然界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丰富我们的道德观念。

四、信仰可以缓解我们的心理压力。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例如生病、失业、恋爱问题等等,这时候信仰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缓解压力的渠道。

信仰会让人们感觉到得到了上天的庇佑或者让人可以将这些问题也许解释为被上天的秩序所掌控,从而让我们承受起生活中的压力更加轻松。

这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

信仰的目的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意义

信仰的目的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意义

信仰的目的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意义“信仰的目的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意义”信仰一直是人们心灵的向导和寄托,对于每个信奉不同宗教的人来说,信仰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许多人不再信仰宗教或神明,所以他们需要找到一种信仰并从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信仰的目的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意义,并为此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一、信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信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信仰可以让人们寄望于未来,给人们提供希望、勇气和力量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在很多人的生命中,信仰是一个反抗日常平庸的力量,是人类反抗无意义的生活的唯一选择。

有了信仰,人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世界,并且也可以让我们更有意义的生活。

二、信仰的目的在哪里那么,信仰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各种宗教和信仰暗示的目的都是类似的,主要是关于人们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寻找。

人们通过信仰寻求自身和世界的意义和目的,这可以激励我们探索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可以总结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不断发现更多的价值。

三、如何在生活中找到信仰的意义那么,对于那些不信宗教的人来说,如何在生活中找到信仰的意义呢?以下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1. 发掘自己内在的信仰:现代社会使人们在生活压力下越来越丧失了自我认知能力,如果我们要活得真诚,就需要拥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个人品格和精神世界,而寻找并发掘自己内在的信仰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必要途径。

2. 探索“值得追求的事物”:人们不应该沉迷于物质的追求,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使生命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的追求目标,比如社会服务、艺术创作、体验自然、关注健康等。

只有发现和追求这些值得追求的事物才能找到信仰的意义。

3. 寻找价值观:虽然我们不信宗教,但是在生活中还是需要一些观念作为指导,如何找到这些思想呢?可以从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去寻找和发现。

4. 维系正面的人际关系: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可以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更多的乐趣和幸福感,但是人们可以发现,这种关系通常是建立在爱、包容、信任、尊重和自我反省的基础之上的,当人们能够参与积极的社交生活并能够接纳和影响他们的生活时,信仰的意义也就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了。

什么叫信仰生活

什么叫信仰生活

什么叫信仰生活
信仰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以信仰为指引,以宗教信仰或者对生活的信念
为基础,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信仰生活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表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信仰生活首先是一种信念的坚定。

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对生活的信念,都需要
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并遵循。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信仰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让我们不轻言放弃,坚持走下去。

其次,信仰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信仰都能够
让我们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信仰生活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从困难中找到生活的美好。

最后,信仰生活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信仰教导我们要爱护生命,关爱他人,做
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信仰生活让我们学会为他人着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生活更加美好。

信仰生活并不是一种虚无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它给予我们
力量,让我们在困难中坚持,让我们在挫折中成长,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意义和价值。

因此,无论我们信仰什么,都应该以信仰为指引,过上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信仰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哲学与信仰】
在生活、哲学与信仰之间,我们到底选择谁?生活、哲学与信仰,三者我都会选择!因为哲学让我学会思考生活,而信仰让我懂得了真正的生活,所以只有具备了哲学与信仰,我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地生活,而不仅仅只是活着!在这个世界里,有的人为了生活而生活,有的人为了哲学而生活,有的人为了信仰为生活。

或者换句话说,有人为了活着而活着,有人为了哲学而活着,有人为了信仰而活着。

同样的生活,却会展现出不同的姿态。

老百姓的生活平淡而朴实;哲学家的生活理性而执着;信仰者的生活,真诚而又具备激情的美丽。

那么3者之间,谁为神圣?谁为世俗?或许有人会说,老百姓的人生是最为平凡,最为现实也是最为世俗的;哲学家的人生介于世俗与神圣之间;而信仰者的生活是最为神圣,因为他激情燃烧的背后,必然是神明的天启。

但也有哲人说,老百姓的人生,才是最真实、最平淡的。

回归朴实与宁静,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神圣。

也有人说,哲学家们都是疯子,他们扰乱了这个世界!也有人说,信仰者的激情是疯狂的魔鬼在舞动着的他的爪牙,迷惑着这个世界!生活、哲学、信仰,3者到底谁为世俗,谁为神圣?!有人说出家人是为了躲避俗世的生活,而遁入佛门。

而出家人却说我们的修行、我们的的智慧、我们的慈悲与功德,无一不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

那么生活是什么?是道场,是地狱,还是戏台?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场戏,红楼一梦唱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说尽了儿女情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你唱罢了我登场?有多少真情面对,就有多少爱恨情仇。

戏中人却说戏中人,梦中事还在梦中说!
数不尽的恩恩怨怨,诉不完的凄凄惋惋,有谁能说得出其中的个因,又不谁能逃得脱人生的无常?人生本来就是逢场作戏,何不及时行乐?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所地狱,风吹雨打,日晒夜露。

偿不完的世间艰辛,说不出的酸甜苦辣。

到头来,两脚一蹬全抛下。

悲惨惨,孤魂野鬼不知何处去安家?!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座道场,在生活里,我们体会到了生命无常;在生活里我们觉察到了生命的真义;在生活里,我们完成了生命的脱胎换骨地蜕变;在生活里我们找寻了心灵的最后归宿!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生活,它可以平凡,也可以伟大;它可以世俗,也可以神圣。

它是现象的本质,又是本质的现象。

你可说生活就是哲学,你也可以说生活就是信仰,你还可是说生活就是生活。

其实真正价值不在于我们如何回答生活是什么,而是我们在生活里,我们学会了什么,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其实无论我们的生活是戏场,是地狱,还是道场,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切实地体会!或许生活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他没有任何回答的价值。

可是,我们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类,几千年或许是几万年,也未曾放下过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追寻,追寻人生的真义,追寻世界的本质,追寻生活的意义,这就产生了哲学。

哲学赋予了人的理性,但也赋予了人类许多的陷阱。

哲学一词应当说是西方世界的宠儿,他是智慧的代名词,但也可能演化成为疯子的代名词。

然而,哲学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不断在尝试着解决问题。

尽管结果不是那么地令人满意,尽管几千年来哲学始终没有给予人们最明确、最中肯的答案。

但先哲们对于人类或者社会,或者说世界的真义追求的神圣,却迷倒了所有有着良知的人类。

从泰勒斯的一滴水造就整个世界与人类,到
赫拉克里特一个小小的原子撬动着整个地球,几千年前,哲学的始祖就已经开始了对于人生、生活与世界的神圣追求。

此后,从苏格拉底对于自我回归与反思到柏拉图理想国的诞生,此中又挟着多少哲人的神圣。

伊壁鸠鲁想给这个世界永远的快乐,可芝诺却要求人们对于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

耶稣的诞生,给这个本快要没落的世界带来拯救的希望,只要你承认你生来就有原罪,上帝就会保佑你。

奥古斯汀真诚地忏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神圣的灵魂,他让世俗变得如此神圣。

安塞姆忠诚地拜倒在上帝的脚下,他非常善意的告诫人们,只有你具备了信仰,你才可能真正地具备思维,否则天使会把你带向地狱。

汤玛斯借用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之花,虔诚地献给了上帝,然而上帝却非常大方地将她收为婢女,而没有让她萎谢。

埃柯哈特一不小心挤进了这个本属于男人的神圣世界,然而她却告诫人们:所的上帝都是假的,只有我们意识到为了上帝而放弃上帝,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窥见上帝。

尼古拉想给上帝一个亲吻,可他没有办到,因为到最后他终于明白了,上帝不是随便就能亲吻到的,除非上帝来亲吻你。

笛卡儿戴着面具,变着花样,悄悄地告诉人们上帝要么是一个骗子,要么就是一个魔鬼,否则他为什么将我们带来这个世界,却又给我们制造如此地假象?休谟怀疑一切的态度给上帝带来温柔的最后一击,所以尼采大喊上帝死了,一切都成了虚无与空幻!维特根斯坦毫不客气地结束西方哲学传统的神圣使命,他发现了所有哲学背后的陷阱,所以发出让所有那些最终都无法真正解决的哲学问题,都统统见鬼去的伟大号召。

他将神圣的哲学命题神圣地回归地世俗!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描述或者说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此后人文主义与实用主义随
之而来。

在厌倦了上帝的神圣之后,人们又来到了世俗的真实,在这里营造他们最后一片美好的家园。

所以此际世界正在神圣地宣布,我们将用自己有限的能力营造未来的幸福,上帝啊,你一边歇着去吧!
接下来想说说中国哲学,但在表白中国哲学之前,我们有必要说明下,哲学一词所包含的意义与模式可能并不适合固有思想传统,但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了中国哲学就等于中国思想,所以我们说中国哲学,与说中国思想都无伤大雅。

不能说中国思想中没有神圣,但中国思想中的神圣却始终掺杂太多世俗,但这样的世俗却一样地不失神圣。

因为在中国思想中,神圣与世俗本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及后来的一统天下的儒家,及融汇儒、佛、道三家之学的宋明理学,其中不泛神圣,但也不泛世俗,但他们都是世俗与神圣的统一体。

顺天理,尽人事或许就是这种思想的标准体现。

至于佛学,有人说他是哲学,有人他说他是宗教,有人说他非宗教非哲学。

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把他放在信仰里面说吧。

作为一个佛教的信仰者,说真的,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信仰是什么?那我只能回答:信仰这个问题嘛,如同生活是什么,哲学是什么?一样无法回答。

但是否就因为生活没有答案,我们从此就不活了?哲学没有答案,我们从此就不哲学了?信仰没有答案,我们从此就不需要信仰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果没有了生活,我们何其生,何其活?如果没有了哲学,我们何其思,何其考?如果没有了信仰,我们又如何将这个世界推动起来?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了信仰,我们就成了行尸走肉;如果没有了信仰,我们的生命就必然失却光彩;如果没有信仰,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真义;如果没有了信仰,我们的哲学必须面临着枯竭!信仰
是最神圣的,在信仰面前,我们掺不得一丝世俗。

因为那个世界的美丽,容不得半点瑕疵。

信仰是伟大的,因为在信仰的驱动下,一个将死的灵魂必将得到重生,一个枯竭的躯壳必然得到永恒地滋润。

信仰又是最智慧的,他需要明明历历、清清晰晰,容不得半点糊涂,一丝马虎。

面对世俗与神圣,我们总是在艰难地抉择!但无论未来的路我们怎样走过,无论我们是选择平凡或伟大,无论是属于愚昧还是智慧,无论我们把自己归于神圣还是世俗?我们必然会走过这一段人生的历程。

无论是一路的笑语,还是一路的悲歌,我们总会留下一道生命运动的轨迹。

但此际或许你我都必须面临抉择,在生活、哲学与信仰之间,我们到底选择谁?如果我的佛陀或者你的上帝真的要让我们做出选择,那我的选择就是:生活、哲学与信仰,3者我都会选择!或许有人会笑我,说你这个人贪得无厌到这种程度,这3者之间根本就是水火不兼容的,你想找死啊?但我认为真正的生活是最世俗但也是最神圣的;真正的哲学是最神圣的,但真正的哲学离不开我们这个真正的世俗生活,它所要发现正是这个世俗世界的真;真正信仰是最纯洁、最真诚,当然也是最神圣的,但它的纯洁、它的真诚、它的神圣背后所衬托出来的美丽,正是我们这个世俗的世界的全部真正。

所以真正的世俗生活,等同于真正的神圣哲学,也通向纯洁的神圣信仰!3者是相通的,然后是等同的,我们毋须把他分开。

哲学使生活的具备了理性,信仰让生活焕发出美丽与激情。

或许唯有具备了哲学与信仰,生活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生活。

所以我自然会选择3者,因为哲学让我学会思考生活,而信仰让我懂得了真正的生活,所以只有具备了哲学
与信仰,我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地生活,而不仅仅只是活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