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差异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编制:李德明审核:潘新春第一章:环境及环境问题1、环境的分类(按其属性)天然环境及人工环境2、人类及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3、▲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性环境问题。

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四个矛盾。

5、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

6、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①人地关系:人地对立②基本观点:征服自然③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①人地关系:天人合一,人地归一②基本观点:保持平衡及协调。

③后果:良性方向发展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及防治一、水污染1、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天然水的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2、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在风力较小,阳光充足,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而导致大量营养物质富集。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农药等(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环境污染的资料

环境污染的资料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

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

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十大环境问题

十大环境问题

十大环境问题十大环境问题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一)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

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在离地球外表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

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研究说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完整版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完整版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 性
CATALOGUE
目 录
• 自然环境概述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 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CATALOGUE
自然环境概述
自然环境定义
01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未经人为改 变或干扰的自然地理状况,包括 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要 素。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 能造成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极端气候事件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 干旱、台风等。
农业生产受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作物生长周期、病虫害发生规 律发生变化,影响农业生产。
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化进程
土地退化
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退 化,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资源分布差异
资源种类
自然环境中存在多种资源,如矿产、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不同地域的资源种类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当地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资源储量
不同地域的资源储量也存在差异,如某些地区的石油储量丰富,而另一些地区的水资源丰富等。资源储量的差异对资 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资源品质
生态平衡
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之 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维持着地球 表面的生态平衡。
02
CATALOGUE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结构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在的无机 环境共同构成,具有层次性、复杂性 和动态性。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信息传递等方式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平 衡,同时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必要 的生态服务。
温度变化

十大典型环境污染

十大典型环境污染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世界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2)土壤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4)水荒制约发展影响生活(5)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资源急剧减少(7)人口爆炸危及自然生态(8)有害人工化合物的转移(9)有害废物的转移贻害世界(10)残留物质污染环境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

当本不属于大气成分的气体或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有机物等进入大气之后,大气污染就发生了。

大气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压抑,成长不良,抗病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辐射(据资料表明,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和紫外线强度要分别比农村减少10-30%和10-25%)而导致城市佝偻发病率增加;大气污染物能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近十几年来,不少国家发现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鱼类减少甚至灭绝,森林发育受影响。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当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

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

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一、世界环境审计的现状、问题(一)对世界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环境审计的研究与实践,虽然已有多年的历史,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中国的环境审计,必须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为独特背景,做到有的放矢。

全球环境保护的对比分析

全球环境保护的对比分析

全球环境保护的对比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口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全球环境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的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北美地区:环保历史较长,但碳排放问题突出北美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环保的领跑者之一,加拿大和美国都有较为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实践经验。

在这些国家中,环境保护历史较长,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比较牢固,政策执行力也较强。

但是,尤其是美国的碳排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其中酸雨、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地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的气候变化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欧洲地区:碳排放少,可再生能源普及非常快欧洲地区环境保护工作也十分出色,欧盟本身就是一个环保极富灵性的国家联盟,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成立了欧盟环境局。

欧洲地区在碳排放方面表现十分优秀,碳排放量非常少。

欧洲国家已经实现了在全球最先进水平的可再生能源普及率,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近30%。

三、亚洲地区:环保压力巨大,但努力方向明显亚洲地区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环保压力也十分巨大。

同时,亚洲地区对环保问题的认识也在逐渐增强,各种环保项目的实施也在逐渐加快。

中国一直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尤其在能源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例如全球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不断促进新能源等。

而日本和韩国也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能源效率方面更是处于不断进取的状态。

综合来看,全球环保状况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并广泛普及。

各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努力,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这也为全球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态环境。

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

对于高中生来说,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乎我们的考试成绩,更与我们未来的生活和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加上过度放牧、滥垦荒地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大片土地逐渐变成了荒漠。

而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则是困扰当地生态的一大难题。

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每逢暴雨,大量的土壤被雨水冲走,不仅破坏了当地的土地资源,还导致河流泥沙淤积,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在南方一些地区,酸雨问题较为突出。

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对土壤、水体和建筑物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此外,森林资源的减少、湿地的萎缩、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等问题也在不同的区域存在着,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带来了威胁。

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往往更加显著。

以土地荒漠化为例,气候干旱是其自然原因之一,但过度放牧、盲目开垦、滥采滥挖等人类活动则是加剧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在一些牧区,牲畜数量远远超过了草地的承载能力,导致草地退化;而在一些农区,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人们大量开垦草原和荒地,破坏了原有的植被。

水土流失的产生,除了黄土高原本身的土质疏松和降水集中等自然因素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陡坡开荒、毁林开荒等,以及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中的植被破坏,都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

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是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而森林资源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火灾、病虫害等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人类的滥砍滥伐和非法采伐。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 境 污 染
人类任意排放
废弃物和有害物
质,导致环境质 量下降。
工厂三废――水污染
四川沱江河污染事件
水污染实列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 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 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 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沿岸 下居事故发生地约150千米以内,河里 大约有60余万条鱼被毒死近500千米以 内的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由于该城4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 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盆 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在1943年 5—10月大多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 人死亡400人。
沙尘笼罩下的呼和浩 特
农药--土壤污染
生活生产中产生污染 --固体废弃物
交通、工厂产生污染-废气、噪音等
其他的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思考:
谁的环境问题更严重?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为什么?
(1)环境承受经济பைடு நூலகம்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 (2)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3)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995年2月——1998年9月, 全球环境基金针对全球福利
的项目和活动,向发展中国
(1)酸雨随着大 气的运动,能影响 到很远的地区;
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思考:除了酸雨,还有哪些全球化的环境问题?
(1)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2)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威胁着 全人类。
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 海湾,转化成甲基汞,被鱼、贝 类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差异及治理
4。

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①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损耗。

②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防治环境污染
③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防止生态破坏
④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减少环境污染。

5。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的主要措施
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②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非农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利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③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和土地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