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缺乏表现及可能因素

合集下载

儿童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了儿童体质, 而且影响其生存年龄和生存质量,同时 也影响了认知能力和智力发育,特别是2 岁以下儿童。
全球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
全球5岁以下儿童有1.68亿患热能-蛋白质 缺乏,占此年龄组儿童的27%,而亚洲 (主要在南亚)就占70%。
1995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 (1160万)构成
4.其它:生长激素、胰岛素、雌激素等均有 促进1- 25 (OH)2 D3的作用。
1- 25 (OH)2D3的生理作用
• 1蛋- 白25((COaHB)P),2D以3促增进加小肠肠道粘对膜钙细的胞吸合收成。钙结合 •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合成,促
进骨钙素的合成、与羟磷灰石分子牢固结合构 成骨实质。 • 促进间叶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发挥 其骨质重吸收的作用。 • 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排出、 提高血磷浓度,有利于骨的钙化作用。 • 还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功能的调 控过程。
• 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证小儿有充足的 睡眠,饮食定时,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养成不挑食、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 力、预防各种感染。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概 念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 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 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
• 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 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其特 征。
6.WHO推荐的诊断标准(人体测量法)
体重低下(Underweight):其体重低于 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个 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 者为中度,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 此指标主要反映患儿有慢性或急性营养 不良。
• 生长迟缓(Stunting):其身长低于同年 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均数减2个标准差, 但高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 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 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营养缺乏的原因

营养缺乏的原因

营养缺乏的原因营养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膳食营养素的供给和组织需要之间的不平衡是造成营养缺乏病的原因,可能是一种或多种因素造成膳食营养素供给不足或机体对营养素利用能力降低的结果。

许多营养缺乏病是由于膳食中长时间缺乏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对人体的体格和(或)智力造成多种不司逆的损害。

一、食物供给不足一些灾难性事件如旱灾、水灾、战争、地震和社会动乱等都会阻碍农业的发展,造成食物短缺。

此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土地减少,经济落后等,均可造成食物的生产和供应不足。

二、食物中营养素缺乏在食品供应量充足的情况下,因天然食物或加工食品中某些营养素缺乏或不足,以及饮食习惯和方式的不科学等也可引起营养缺乏病。

(一)天然食物某些营养素缺乏如香蕉、甘薯、木薯等,长期单纯摄入这些食物会造成某些营养素如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等摄入不足,引起各种营养缺乏病。

另外,食物中矿物质含量与土壤中相应元素的含量有关,缺乏某种矿物质的土壤所种植的作物能引起相应矿物质的营养性缺乏病。

我国在东北三省、陕西、四川等克山病流行地区的水和粮食中硒含量极低;在内蒙古、河北、新疆、甘肃、云南等内陆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粮食和土壤中碘缺乏比较严重。

(二)饮食方式不科学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营养缺乏病发生的原因不再局限于食物的贫乏,而更多的表现为营养知识缺乏导致的一系列不良饮食习惯,从而引起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1.食品搭配不均衡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他们每天仅吃一些动物性或高能量的食物,如肉类、牛奶、面包、咖啡和含酒精的饮料,会因为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而总上维生素C 缺乏症。

因此,营养缺乏病的患者并不一定局限于穷人。

另外,禁食和忌食某些食物或者从小养成不良的偏食习惯,如不吃鸡蛋、鱼、肉、胡萝卜、葱等均能减少一些营养素来源而引起营养缺乏病。

2.过度食用精制的食品精制白糖和精白米面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比不精制的糖和面粉含量少。

米面过分的加工,可使其中所含的硫胺素损失达90%,维生素B2、烟酸和铁的损失可达70%~85%,这是因为这些营养物质集中分布于麸皮、米糠与胚芽中,过分精细加工会使其大部分丢失。

(精选)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精选)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最新资料推荐------------------------------------------------------(精选)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相关疾病是由于长期的营养素缺乏或营养失调造成失衡不仅造成身体功能的改变,而且逐步发展成为疾病状态,如营养素缺乏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或者其他不良病症。

一、营养缺乏病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并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称为营养缺乏病。

生长发育不良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缺碘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缺维生素 D 和钙;异食症或生长发育不良,缺锌;贫血,缺铁或铜;夜盲症,缺维生素 A;维生素 B1 缺乏病(脚气病),缺维生素 B1;口腔阴囊炎症,缺维生素 B2;癞皮病,缺烟酸或维生素 PP;维生素 C 缺乏病(坏血病),缺维生素 C。

二、营养与肥胖我国肥胖的标准:体质指数(BMI) 24 为超重,(BMI) 28 为肥胖。

WHO 则为(BMI) 25 为超重,(BMI) 30 为肥胖。

(BMI) =体重(kg) /身高(m) 1、肥胖的危险因素肥胖的发生来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综合作用。

其中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形成作用仅占 20%~40%。

(1) 遗传因素:1 / 7许多研究表明肥胖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如果父母都是肥胖者,其中遗传子女有 70~80%发生肥胖。

(2) 膳食因素: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富裕型膳食结构和暴饮暴食、偏食、喜食油腻和甜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增加肥胖的危险性。

(3) 体力活动过少:可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就被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

(4) 社会因素: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现代化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在家就餐日益减少,在外就餐的频率增多。

营养不良病人护理查房

营养不良病人护理查房

生长发育情况。
营养状况评估方法及指标
膳食调查
了解病人饮食习惯、食物种类和摄入 量,分析其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情 况。
人体测量
通过测量病人的体重、体质指数、腰 围等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和肥胖程 度。
生化检验
检测病人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如 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维生素、矿物 质等,以评估其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 。
处理伤口
对营养不良导致的皮肤破损、压疮等伤口,进行 及时清洁、消毒和包扎处理。
促进伤口愈合
采取局部用药、红外线照射等措施,促进伤口愈 合和皮肤再生。
心理关爱与沟通技巧
关注病人心理变化
密切观察病人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
提供心理支持
通过交流、倾听、安慰等方式,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
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欠缺,需加强相关培训和学习。
下一阶段工作计划部署
加强病人饮食管理
制定更加详细的饮食计划,加强饮食宣教,确保病人 摄入足够的营养。
完善护理记录制度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保存,加强护理记录的完源自性 和准确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和效率。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1 2
确定营养需求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情等,计 算其每日所需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等营养素摄入量。
设计膳食方案
结合病人饮食习惯和偏好,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 案,包括食物种类、分量、餐次等。
3
选择适宜的营养支持途径
根据病人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宜的营养支持 途径,如口服、鼻饲、静脉营养等。
心肺功能监测

微量营养素缺乏原因

微量营养素缺乏原因

微量营养素缺乏原因
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不均衡:如果饮食中缺乏富含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就会导致摄入不足。

2. 消化吸收不良:消化系统疾病或药物影响,可能导致身体无法充分吸收食物中的微量营养素。

3. 需求量增加:某些生理状态,如怀孕、哺乳、重体力劳动等,可能需要更多的微量营养素。

4. 丢失过多:某些疾病或创伤可能导致身体内微量营养素的丢失过多。

5.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对某些微量营养素的需求也会增加,但往往由于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而导致缺乏。

6. 地理环境因素:某些地区可能由于土壤贫瘠、水质不良等原因,导致当地的食物中缺乏某些微量营养素。

7. 社会经济因素:贫困、食物短缺等社会经济因素也可能导致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为了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坚果等。

同时,注意消化吸收情况,保持健康的消化系统。

此外,在特定生理状态下,如怀孕、哺乳等,应根据医生建议补充相应的微量营养素。

如果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食品中营养素的流失及其影响因素

食品中营养素的流失及其影响因素

食品中营养素的流失及其影响因素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业化农业的兴起,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然而,人们在追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了食品中营养素流失的问题。

营养素的流失对人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首先,食品加工过程中常会导致营养素的流失。

食品加工难免需要进行热处理,而高温会导致一些易挥发性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B等被破坏。

同时,营养素也易受氧化的影响,例如烹饪中的暴露于空气中,会导致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流失。

此外,部分营养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会因为物理或化学变化而被破坏,如磨碎食材会使维生素B、维生素E等营养素的含量下降。

其次,食品保存和贮存条件也会对营养素的流失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人们会进行冷藏和冷冻处理。

然而,长时间的低温保存会导致部分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流失。

此外,光照也是导致营养素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C、叶绿素等容易受到光照的影响而流失。

再次,食品烹饪的方法和时间也对营养素的流失产生一定影响。

长时间的烹调和高温煎炒会导致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C的流失,同时煮熟的蔬菜往往比生吃的蔬菜营养价值较低。

这是因为在烹调过程中,维生素和矿物质会溶解在烹调水中,或者被丢失在烹调水中,使得烹饪后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相比原材料降低。

最后,食品中营养素的流失还与原材料的质量和品种选择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种植的蔬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导致其营养成分的差异。

例如,土壤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地区所产的食品较为营养丰富。

此外,部分大型的商业农场为了提高收成,可能会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也会影响到食物的营养含量。

而对于肉类等动物性食品,动物的饲养环境和饲料也会对其营养素含量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食品中营养素的流失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食品加工、保存和烹饪方法的不同,以及原材料的质量和选择等因素都会对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老年营养不良案例

老年营养不良案例

老年营养不良案例老年人是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健康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指人体长期摄入营养不足或者摄入不平衡导致的营养素缺乏或者不足的症状。

在老年人中,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身体功能的衰退、免疫力下降、疾病风险增加等问题,因此对老年营养不良案例的研究和关注非常重要。

一、案例背景李老先生,男性,78岁,退休后经常独居,自己煮饭,没有特殊饮食偏好。

他最近感到疲劳、食欲不振,并出现体重减轻、容易生病的状况。

二、营养不良的原因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很多,但在老年人中,常见的原因包括:1. 饮食不均衡: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容易出现问题,往往偏向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

2. 健康问题:老年人常常伴随有消化系统疾病、口腔问题、吞咽困难等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摄入食物的困难或者营养吸收不良。

3. 社会因素:孤独感、缺乏社交活动、经济问题等社会因素可能影响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质量。

三、营养不良的表现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表现比较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1. 体重减轻:体重减轻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常见症状之一,这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能量消耗过多,而摄入的营养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2. 乏力和疲劳: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常常感到乏力和疲劳,缺乏精力和动力去进行日常活动。

3. 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会削弱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4. 消化系统问题: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消化不良、胃肠道问题、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对于老年人的营养不良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和建议来帮助他们改善状况:1. 均衡饮食:老年人应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和乳制品,增加营养摄入。

2. 多样化食物:老年人可以尝试各种食物,摄入多样的食物可以保证获得各种营养素。

3. 饮食计划:老年人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规律摄入营养。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校园饮食文化
学校的饮食文化也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 例如,学校是否开展营养教育、是否鼓励孩子尝试各种 食物等。
校园食品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 因素,如学校食品卫生状况不良、食物中毒事件等,都 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和健康。
社会因素
01 0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供充足的营养食品和良好的营养 环境。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 供,从而影响孩子的营养状况。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 因素
2023-11-07
目 录
•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概述 • 营养摄入情况 • 影响因素分析 • 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建议 • 案例分析与应用
01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概述
定义与标准
定义
学龄前儿童通常指的是3-6岁的儿童,该阶段的营养状况主要 反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能力、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
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儿童应通过牛奶、酸奶、奶酪 等食品以及补充剂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不同地区与不同家庭背景的摄入差异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资源可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摄入。例如,某些地区可能 缺乏某些特定的食物或营养素,导致该地区的儿童出现相应的营养缺乏。
标准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主要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指导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膳食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
营养状况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 高、体重、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缺乏营养会导致发育迟缓、
身材矮小、瘦弱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素缺乏的表现及可能因素
部位临床表现可能营养素缺乏
一般情况消瘦热量
佝偻病钙、维生素D
皮肤干燥、鳞屑锌、必需脂肪酸
角化过度维生素A、维生素C
瘀斑维生素C、维生素K
光感性皮炎烟酸
伤口不愈锌、维生素C
阴囊湿疹维生素B2
头发变细蛋白质
脱发蛋白质、锌
指甲横向脱色白蛋白
舟状指铁眼夜盲维生素A、锌
结膜炎维生素B2
角膜软化维生素A 口牙龈出血维生素C、维生素B2
舌炎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2
舌乳头萎缩铁
味觉减退锌、维生素A
颈部甲状腺増大碘
腮腺增大蛋白质
腹部腹泻烟酸、叶酸、维生素B12
肝大蛋白质
四肢骨质疏松维生素D
关节痛维生素C
肌肉痛维生素B1
肌肉萎缩蛋白质-热量、硒、维生素D
水肿蛋白质
神经手足抽搐钙、镁
功能异常维生素B1、维生素B12
共济失调维生素B12
痴呆维生素B12、烟酸
反射减退维生素B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