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卖油翁》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卖油翁》

原文及释译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 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翻译: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
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
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原文及释译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 他,但手 熟 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③ 最后,卖油翁的熟能生巧的智慧也可以应用到陈康的生活中。陈康可以通过不 断的实践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思考探究
3.有人认为,从这个故事可以读出弦外之音: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可是有 人不禁要问,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 已吗?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也觉得阅读时的质疑也很有意思?
注释:
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担:放下担子。释,放。而:表承接。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发:射,射箭。 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只、 不过。颔之,就是“对之颔”。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 这一情况。
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 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 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情节分析
起因
陈尧咨自夸箭术高超,引起卖油 翁的注意。
高潮
卖油翁展示自己的酌油技艺,令 陈尧咨大为惊叹。
经过
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后,并未 表现出特别的赞赏,引发陈尧咨 的不满和质问。
注释: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但,只,不过。熟,熟练。尔, 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fèn)然:气愤的样子。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 相当于“的”或“地”。 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轻,作动词用。

《卖油翁》教案七篇

《卖油翁》教案七篇

《卖油翁》教案七篇《卖油翁》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励学生为实现四化勤学苦练。

二、学习通过具体记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三、懂得文言虚词“而”的连接作用及其他用法。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一、检查旧课。

背诵《卖炭翁》。

二、作者介绍。

1.复习欧阳修的七绝《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2.欧阳修(10CR--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

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

八大家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拭和苏辙。

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__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下学期我们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__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

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请同学试答:__主要记叙了怎样的一件事?写了哪几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三、领读全文,注意句读,注意句中停顿。

四、讲读第1节。

第1节写一射一看。

思考: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射者)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何?(静中有动)3.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逐字逐句讲解。

指点:(1)把句中省略的主语补上。

(2)“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

(3)比较:举世无双,当世无双,首屈一指;正视,注视;微领,赞许,喝采。

(4)射者与观者评价不一,有矛盾。

4.学生读熟第1节,注意人物的语气。

五、讲读第2节。

写射者与看者引人深思的对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五篇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卖油翁》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卖油翁》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能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故事情节。

2.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并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品质,虚心请教,不骄傲不自满。

能联系实际,学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清故事情节。

2.难点: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学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明确: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接下来教师引导:“射”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但有一个人不以为意,甚至不屑一顾,这个人是谁呢?(卖油翁)今天我们就学习《卖油翁》这篇课文,一同来看个究竟。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播放PPT补充)明确: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2.熟悉课文,指导朗读。

首先,师范读课文,正字音,正断句;其次,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然后,分角色朗读(先小组中分读,然后请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接下来,评价朗读情况(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师指导,从普通话、语气、情感、神态等方面评价);最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欧阳修文学常识

欧阳修文学常识

欧阳修文学常识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横塘外史,南宋文人、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中期文人政治家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欧阳修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造诣深厚,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和理论文集,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对欧阳修在文学方面的常识进行介绍。

首先,欧阳修是北宋诗词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他提出了"文必百工以成"的观点,强调诗词创作必须积累大量的工夫,并且一篇佳作要融会百家之言。

他还主张诗词应该富有情感,注重形象的描绘,避免形式主义的陷入。

作为北宋文学理论的倡导者,欧阳修的文学观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欧阳修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作品以《醉翁亭记》为代表,成为北宋散文的典范之一。

《醉翁亭记》描写了作者在西湖拜会友人后,在醉翁亭留宿一夜的经历。

文章采用了铺陈的手法,通过对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感受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篇散文通篇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缅怀,给人以清幽婉丽的感受。

此外,欧阳修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

他编纂了《文心雕龙》,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的著作。

《文心雕龙》对文学表达和创作手法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包括对诗词的修辞手法、表现形象的方法和文章结构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这部著作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引用。

最后,欧阳修还是一位重要的史学家。

他对历史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曾经主持编纂了《新唐书》和《宋史》,成为北宋官修史书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他在史书编纂方面注重考证真实、明确史实,并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评述和解读。

在文学创作中,他也经常引用历史典故和史书中的人物事迹,使作品更具历史感和思想深度。

总之,欧阳修在文学方面的重要贡献还包括其他方面,如他的词作品、杂剧作品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的作品和观点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学术界和文学界都享有很高的声望。

《卖油翁》教案

《卖油翁》教案

《卖油翁》教案《卖油翁》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卖油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卖油翁》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

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姓名也不可考。

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二、正音、学生试读、教师范读。

三、解词。

①矜:骄傲。

问:陈尧咨为什么骄傲?(善射,当世无双。

)②尝:曾经。

问:这句话如果译成“曾经在家里的场地练习射箭”,有什么不好?(跟上文不怎么衔接)按现代语习惯该怎么说呢?(把“曾经”改为“有一天”,意思完全相同。

)提示:要注意古今的不同表达方式。

③圃:场地。

问:字典上是怎么注释的?(菜园、:果园)提示:这里说“场地”,是将原来的意义加以扩大。

④释:放。

成语“如释重负”的“释”,也是放下之义。

⑤睨:斜着眼看。

问:口语怎么说?(斜眼看、瞟)⑥发:即“發”,最早的意义是把箭射出去。

⑦颔:注意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下巴颏;点头。

这里用第二义。

⑧“但(惟)……尔”;这种句式用来表示限制的口气,相当于“只是……罢了。

”⑨酌:本来的意义是斟酒,这里扩大为倒(油)。

四、诵读练习。

具体的步骤是:(1)齐读两遍,大致了解文章的理路,达到“口熟”;(2)分段练习背诵并做诵读指导;(3)检查背诵。

教师:古人写叙事小品常要借机发表一点感想或评论,本文有这样的评论吗?(最后一句)别看只有这么一句话,道理却不浅,我们暂且可以不管,首先把文中所述的故事背下来。

学生齐诵。

教师: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干脆把题目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不行)为什么?(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

关于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关于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关于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欧阳修,字子瞻,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他出生于唐朝响应时期,他所著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文言文、小说、戏剧、论语等多种文学形式,他是唐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欧阳修出生于一个文化贵族家庭,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从小到大,欧阳修一直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学风格,让读者深受感动,他的作品多次被收录到中国古典文学史上。

欧阳修的诗歌是他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他的诗歌曾获得唐代诗坛的认可,经常在文学论坛上被提及。

他的诗歌多以山水风光为背景,多有对生活、友情、爱情的深刻描写,给读者以感动。

其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一首著名的诗歌,以绵延的诗句表达出兄弟情谊的深厚,非常感人。

欧阳修的文言文也很出色,他的文言文精雕细琢,有着自己独到的文学特点。

他的文章中,常常能把精辟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受到读者的欢迎。

其中《谈艺录》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欧阳修最著名的文章之一。

欧阳修的小说也颇有名气,他曾创作出《笑林广记》、《梦溪笔谈》等优秀的小说作品。

其中《笑林广记》是他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该小说以淡雅的文笔描写了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见解。

欧阳修还曾创作过戏剧,他的戏剧作品也很受欢迎。

他曾创作过《孔雀东南飞》、《桃花扇》等戏剧,其中《孔雀东南飞》是他最著名的戏剧作品,以其精彩的情节让观众为之惊叹,被誉为古典戏剧的经典之作。

欧阳修的文章还被收录到《论语》中,他的论语思想深刻,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论语思想曾经深深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发展,他的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敬仰。

总之,欧阳修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歌、文言文、小说、戏剧、论语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中他的诗歌和文言文尤其出色,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

而他的论语思想也对中国古典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欧阳修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有着深刻的文学思想和精湛的文学技巧,他的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景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7年级下册-文言文-课文解读《卖油翁》(欧阳修)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7年级下册-文言文-课文解读《卖油翁》(欧阳修)

七年级(下)12 《卖油翁》(欧阳修)课堂练习
③因.曰:“……”:(接着④康肃笑而遣.之:(打发)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有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②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译文:接着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3.课文主要写哪两个场面表演?
答:主要写的是射箭表演和沥油表演。

4.课文中哪两个字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的傲慢无礼?
答: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的两个字:“手熟”。

表现陈尧咨的傲慢无礼的句子:“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永安敢轻吾射!”
5.本文是说理散文,哪个句子最能说明道理?说明什么道理?
答:最能说明道理的句子:“惟手熟耳”。

说明的道理:熟能生巧,任何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

6.本文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写法?
答:寓理于事,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叙写,很自然地
使人从中悟出道理来。

最新小学语文六年级《欧阳定稿》优质教案范文三篇

最新小学语文六年级《欧阳定稿》优质教案范文三篇

最新小学语文六年级《欧阳定稿》优质教案范文三篇《欧阳定稿》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将《醉翁亭记》中滁州四面有山等数十个字修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语文六年级《欧阳定稿》优质教案范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语文六年级《欧阳定稿》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感受文言文的特点.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欧阳修炼字的经历,理解课文的意思.3.品读体会课文,学习古人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教学重点:1.读通并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2.品读体会课文,学习古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简介欧阳修,导入新课欧阳修(1007 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至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修改文章的佚事.二、练习朗读课文1.组间巡视,随机指导.2.指导断句.(1)欧公/文/亦是/修改到/妙处.思考,该怎样断句?交流,指名读.(2)顷/有人/买得/他的《醉翁亭记》/初稿.3.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汇报(指名读、同桌间合作读、齐读)三、指导学生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1.组织学生通过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来了解古文的意思.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内容.四、讨论欧阳修修改前后有何异同?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注释.小学语文六年级《欧阳定稿》优质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3.体会古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古人的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教学准备]查阅有关欧阳修修改文章的资料以及朱熹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言:同学们,在了解了王安石和贾岛潜心推敲炼字,创作时一丝不苟的故事后,大家一定深受鼓舞,在宋代,还有一位的文学家,在写作时潜心钻研,深受后人尊敬.他就是欧阳修.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欧阳定稿》这篇小短文.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轻声读文,注意读准字音.2.指导读文,读出古文的韵味.注意断句.3.有谁查到关于这篇文章的资料,交流一下.4.文章主要写什么内容呢?5.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以及工具书弄清短文的意思.6.组内交流二、继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欧阳修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1.在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2.从凡数十字到五字而已的修改,你能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原文用数十字写滁州四面都有山 ,具体都写了么?怎样修改的.这样修改的好处是什么?三、总结全文.1.读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2.联系《贾岛推敲》《荆公改字》《欧阳定稿》,请你们总结一下,应该怎样修改文章.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让学生明白积极认真、精益求精、反复诵读、细细揣摩,是修改文章的基本要求.修改时从字、到词、到句、到段、到标点都要细致朗读,发现问题后进行认真修改.四、拓展与运用1.读下面一段话,修改一下,再说说理由.2.可以这样修改:国庆节期间,公园里的人摩肩接踵,真是人山人海.让学生亲自实践一下,体会语言简练对准确表达意思的好处.小学语文六年级《欧阳定稿》优质教案范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的情况下,自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古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读出古文的韵味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感悟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体会古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教法】朗读指导法、多媒体展示法、情境创设法、谈话法、评价奖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想象质疑法、实践法等【教具】多媒体课件、有关于值得推敲的句子、段落.【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课激疑1、同学们,今天的语文列车开向哪里呢?请大家看黑板,板书课题.2、学生齐读课题.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自由发言,质疑课题)4、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一串问号走进文本,请大家把教材翻到105页.二、诵读释疑(一)初读1、请大家自由读文,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尝试读出文言文的韵律.2、生范读.3、教师相机指导,共析课题.(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在你认为该停顿的地方划一条斜线)(二)试读1、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节奏齐读.2、学生再次自由地读,以把握文言文的韵律.3、个别读,教师相机指导.(三)译读1、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知道它不像现代文那样通俗易懂,那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再现文言文的内容的呢?或者说你是怎么把文言文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呢?(生自由交流,教师总结归纳,相机出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那下面就让我们结合这些方法,再次走进文本,边读边议边写,看看你从文章都读到了什么?3、成果汇报.(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抓住学生的问题走进文本)(三)文白互读1、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文白互读,以考验学生对文言文的记诵和理解能力.2、师读白话文,生读文言文.三、探究悟疑1、同学们,文中说欧阳修初稿时,写滁州四面有山总共用了几十个字,而文中只出现了几个字?2、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965年前,你也当一次欧阳修,看着这四面环山的滁州,(相机出示滁州及周边地貌)你想怎样写滁州四面有山的呢?(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3、嗯,大家有理有据的想象真丰富,用古人的话说哪真是妙哉!妙哉!在和大家一起回到965年前这会儿,老师呀找到了买得欧阳修手稿的那个人,那就让我们看看欧公最初是怎么写的吧?4、相机出示《醉翁亭记》初稿这段,进而与修改后的对比,让学生探讨那种写法好,好在哪里?5、嗯,大家的精彩讨论让老师明白了文章言简意赅的好处,明白了简洁也是一种美.6、昨天啊老师在批改习作《美德在我身边》时,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大家帮老师看看,这段话哪里改修改一下呢?(相机出示片段,让学生修改,使学生体会到正确使用动词在表词达意上得重要性)四、讨论析疑同学们,经过上述习题演练,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文章呢?五、总结全文同学们,正是有了这种积极认真、精益求精、反复诵读、细细揣摩的态度,才使我国文坛上佳作辈出,让我们把这种推敲精神,应用到习作中,反复的研读你的作品,细细品味用词之妙、用字之妙.六、板书设计欧阳定稿凡数十字五字而已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卖油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朝代及评价: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影响。

代表作:《六一诗话》、《醉翁亭记》。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拓展延伸:
1.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2.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3.文人居士: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
4.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温故互查】
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家、家,号,晚年又号,是之一。

2.给加列加点字注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忿.然覆.其口颔.之酌.油遣.之沥.之
3.解释词语的意思
善射自矜尝睨
释担但微颔忿然酌

因惟遣
【设问导读】
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什么道理?
(2)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
(5)卖油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
(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
1.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
(2)汝亦知射乎?
(3)微颔之
2.古今异义
(1)尝射于家圃。

尝,古义:今义:(2)尔安敢轻吾射。

安,古义:今义:(3)但手熟尔。

但,古义:今义:3.翻译下列句子。

【温馨提示】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略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4、删减,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

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答案
【温故互查】
1.欧阳修,宋,政治,文学,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

2.zī, jīn , pǔ, nì, fèn , fù, hàn , zhuó , qiǎn , lì.
3.擅长射箭,自夸,曾经,斜着眼看,放下担子,只是微微点头,恼怒的样子,倒油,接着,只,打发。

【设问导读】
4.
(1)卖油翁清湛的倒油技术令擅长射箭的陈尧咨不得不佩服的故事。

蕴含熟能生巧的道理。

(2)出现陈尧咨,卖油翁两个人物,卖油翁是主要人物。

故事由卖油翁轻视陈尧咨射箭而起,重写他通过倒油表演,陈尧咨平息愤怒,打发他离开而结束。

(3)陈尧咨:自矜,傲慢,盛气凌人。

从语句“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辅。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可以看出。

(4)睨之,但微领之。

说明他轻视陈尧咨的射技,认为没什么了不起。

(5)卖油翁倒油技术精湛,他对待自己的特长不夸耀。

(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由反感、恼怒到佩服、认输。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康肃笑而遣之。

态度变化是因为他看到卖油翁的酌油技术很纯熟却并未自夸。

【巩固练习】
1、(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射技
(3)名词活用为动词,点头
2.古今异义
(4)尝,古义:曾经。

今义:尝试
(5)安,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

(6)但,古义:只不过。

今义:连词,表转折。

3.(1)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高明吗?
(2)我也没有什么,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枝有八九枝中的,只是微微点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