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读书笔记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一)文/邹小珍安东尼·罗宾斯,本书的作者。
他是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以及个人、事业和组织问题的协调人,公认的成功学、激励学方面顶尖的大师。
接受他咨询和激励的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南非领导人曼德拉、网坛巨星阿加西、拳王泰森等。
他还为美国陆军“激励训练”服务,担任两位英国王室成员的私人顾问和英国谢菲尔德市的首席咨询专家。
安东尼、罗宾所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有如一位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有责任去开发大自然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我们精彩的人生。
第一:“死脑筋的人相信命运,活脑筋的人则相信机会。
”--迪斯雷利这句话是在书中第一章开篇就被引用的话,看到这句话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到底是“死脑筋”还是“活脑筋”。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还是单纯地在等待命运的安排,包括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
俗话说的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把脑筋“活”起来。
最令我感同身受的是咱们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以及咱们局“走出去”战略方针。
我认为活脑筋就是解放思想的意思,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积极学习,充实自己,为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人生就注定于你作决定的那一刻。
”--安东尼·罗宾斯有了“活脑筋”,我们就有了广阔的思路,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决定作为成功的指向标。
在任何时刻里,都有三个必须作决定的要素主宰着我们的人生,它决定了日后我们的成就,这三个要素分别是:1、你要决定怎么看。
2、你要决定怎么想。
3、你要决定怎么做。
在这三个主宰人生的要素里并不包括你现在及过去的遭遇,而取决于你对于自己的一切是采取什么样的看法、想法及做法。
但是人生并不是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我们人生中没有哪个人能免去不做错决定,然而我们并不要因此就不再做决定,而是要不管做了什么样的决定都要保持弹性的心态,看看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然后从中吸取经验,作为日后做出更佳决定的参考。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书笔记5篇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书笔记5篇看了安东尼·罗宾的《唤醒心中的巨人》后,我深刻地明白了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无外乎两个目的:逃避痛苦和追求快乐。
而逃避痛苦的力量往往比追求快乐的力量更大,比如说人在什么时候跑的是最快的如果给你一百万让你跑的话,我想你一定会竭尽全力,但是你仍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然而如果你身后有一只老虎在追你的话,我想你一定会跑得比世界上最棒的运动员都要快!这就是逃避痛苦的力量,这种力量比追求快乐的力量大几千几万倍!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到底能够干什么,而他们的生活都是被别人安排好了的,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大多数都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然后出去找一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然后继续让他们的后代和他们一样,过着一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从一出生就被自己的父母安排的好好的,他们只需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就行了,他们也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能够干什么或者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
很多人看到别人能够成功更多的是羡慕,却不愿意从深层次去思考他们能够成功的原因,如果身边有一个人说他自己以后一定会更强,招来的肯定是一片嘲笑,有一天那个曾经被人嘲笑过的人忽然发达了,旁人也只会用“他运气好”“他人脉广”等一系列理由来麻痹自己,那样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们永远活在别人的光环之下,感觉不到成功的快乐。
如果我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优秀企业家,也可能成为希特勒那样的纳粹头子,一定会有很多人说我是神经病,但是你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你身上具备成为一切人的特质,包括比尔·盖茨,--,马云,陈安之,甚至是马加爵。
关键是很多人都不能够正确地运用,一切品质早就已经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够运用他们。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许多事是在瞬间注定的,有些本来看上去很偶然的一件小事,就可能使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从此发生转变。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具有非凡的潜在能力,但这种潜能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一种酣睡的状态,它一旦被唤醒,就会做出许多令人神奇的事情。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2篇)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唤醒心中的巨人》是一本由罗宾·夏玛所著的励志名著。
这本书让我深受启迪,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夏玛的文字,他给予了我许多关于心灵成长和潜能发掘的重要思考。
这本书通过描绘主角小小人的成长经历,让读者了解到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巨大潜能。
小小人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但是由于各种现实的压力和挑战,他逐渐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感到迷失和无助。
直到有一天,他意外地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导师,导师教会了他如何唤醒心中的巨人。
唤醒心中的巨人,实际上是指挖掘我们内在的能量和潜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被各种困境和负面情绪所压制,迷失自己的方向。
而唤醒心中的巨人,就是通过发现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激情,重新点燃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夏玛在书中给出了五种唤醒巨人的方法。
首先,要找到自己深爱的事物。
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兴趣。
只有通过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我们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而不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压力而选择妥协。
其次,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是我们常常被自己的负面想法所束缚。
夏玛通过小小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充满信心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受任何困难和挑战所影响。
第三,要学会克服困难。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些困难可能阻止我们前进,但是只有通过克服这些困难,我们才能够得到成长和提升。
夏玛通过小小人在医学院的困境和挑战,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积极面对困难,我们才能够走向成功。
第四,要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
我们身边的人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我们周围的人都是消极和悲观的,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被他们所影响。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我们就能够享受到他们的正能量和激励。
他们会鼓励我们成长,并且给予我们力量。
最后,要坚持追求梦想。
夏玛告诉我们,人生短暂而宝贵,我们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唤醒巨人》读书笔记

《唤醒巨人》读书笔记《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简介《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共20万字。
全书分为“发展篇”、“选择篇”、“和谐篇”三篇16章。
该书以有“差生集中营”之称的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实践为主体,结合秋儿之死和马越新生两个花季少女不同的成长道路为教育个案,探讨了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成功模式,对十年来中国素质教育的实践历程作了文学的记录和历史的思考。
其“发展篇”通过“面对一双双不会转动的眼睛”“为37分鼓掌”“做人,先要挺起胸膛”“…差生‟是我们的子弟兵”“你的发动机在转动吗”五章,形象地诠释了“成功即发展”的新教育观。
闸北八中在“差生”教育中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成功,让从来没有体验到成功快乐的“差生”体验反复成功的快乐,从而唤醒孩子心中沉睡已久的巨人———自信与自尊,提出了成功教育的最核心命题:成功即发展,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是成功。
所以,用孙云晓的话说,每一个人都是成功者,从生理学的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父母体内最健康的精细胞和卵细胞的成功结合,因而每一个人的诞生就是一个生命意义上的成功者。
所以,班主任楼老师对没有自信的张爱华说:“只要比上次多考一分,就是进步!就是成功!”结果在第二次物理考试中,张爱华考了37分!比第一次的7分整整进步了30分,成为班上进步最快的学生,全班向她的进步致以真诚而热烈的掌声。
崭新的成功教育观拯救了张爱华,37分奇迹般地改变了张爱华的人生,在后来的全区统考中,她又考出了74分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为37分鼓掌恢复了她的自信与自尊,使她看到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自我,一个美好的未来。
“选择篇”包括“生命的追问”“成功的奥秘”“成功是成功之母”“自信者胜”“教育是一种唤醒”五章,以北京广渠门中学校长李金海支持惟一的女儿读职业高中的“大胆”选择为引子,提出了成功教育的又一重要命题———成功即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李金海不仅是重点中学的校长,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并以创办“宏志班”而饮誉全国。
2023年《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精选8篇)

2023年《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精选8篇)《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1作者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
这本书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将带我们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只要我们坚信,一定会唤醒我们心中蛰伏的巨人。
是的,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通过他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及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刚开始做生意时,特别喜欢一句话:小赢在智,大赢在德。
这句话强调的是做人。
后来也听到过“成大事者,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话,迷迷糊糊不甚懂,再后来看到一个故事:美国船王哈利曾对儿子说:“等你到了23岁时,我要将公司的财政业务交给你。
”谁想,在儿子23岁生日这天,老哈利却将儿子带进了赌场(故事很长,这里就不讲了,其意就是锻炼儿子的自控力)。
故事中,船王说了一段话:业务是小事,多少人失败,并不是因为不懂业务,而是对自己情绪的失控和对自己欲望的无休止放纵。
天下人,不是把握不了财产,而是把握不了自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也好,做生意也好,做官也好,真正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个人一生之中最大的成功就是战胜了自己,从而能够控制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这也是本书中要旨。
几年前,我就对老婆说,勤劳致富,贪婪致贫。
过不了多久,好多人会因为自己的贪婪返贫,并且很惨。
果然,这两年我们看到这样的惨景还少吗?可谓是凄风苦雨,哀鸿遍野,真是不忍看,不忍问,不忍想!其实,在邯郸民间借贷暴发之前,温州、郑州、神木已为我们免费上一堂课,听是听了,只不过没走心罢了。
当然这本书为我们呈现的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的事例很多很多,我不想在这里复制,总之看这本书时,我的外孙子因肠绞痛每到傍晚哭闹个不停,看了好多医生没有办法,全家人都为孩子哭声难过,我该如何控制自己的难过情绪呢?于是,我边看书边从书中找答案,可是书中没有这样的例子,我就想,当我听到孩子的哭声时,第一反应是孩子的肚子疼还是烦?第一反应是孩子的肚子疼而哭,想到的是孩子的感受,第一反应烦是自己的感受。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唤醒心中的巨人》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明德尔所著的心灵成长类图书。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启发性的观点,引领读者走进内心深处,唤醒沉睡已久的巨人,激发潜藏的潜能,实现自我成长和心灵觉醒。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不仅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唤醒内心的巨人,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首先,书中提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巨人,这个巨人代表着我们内心的力量和潜能。
然而,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巨人常常处于沉睡状态,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力量。
明德尔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唤醒内心巨人的方法,包括自我认知、积极思维、情绪管理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渐唤醒内心的巨人,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心灵觉醒。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然而,书中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战胜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这种积极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唤醒内心巨人的关键。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人们在追求成功和幸福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独自完成所有的事情,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目标。
因此,书中强调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的重要性,教导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让内心的巨人得以唤醒。
总的来说,阅读《唤醒心中的巨人》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通过书中的观点和方法,我学会了如何唤醒内心的巨人,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心灵觉醒。
同时,书中也提醒我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战胜困难。
最后,书中还教导我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这些都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精选5篇)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精选5篇)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篇1)在这几天,我有幸读了世界顶级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斯的作品《唤醒内心的巨人》,读完之后感触良多,对我的人生也有了极大的憧憬,内心充满着力量,可谓受益匪浅。
安东尼罗宾斯,他本是一名贫穷潦倒的小伙。
然而他通过挖掘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成为一名充满自信的成功者。
如今,他是当今最成功的世界级潜能开发专家。
他帮助和激励的人多不胜数,其中就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南非领导人曼德拉等,他还为美国陆军“激励训练”服务……这些传奇的经历在我读此书之前给了我很大的好奇心与期待感,究竟是怎样的一套方式让他和无数受帮助者唤醒了心中的巨人,改变自己的人生。
读完此书,我心中有了答案。
“死脑筋的人相信命运,活脑筋的人则相信机会。
”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拥有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只要你能够在生活的每一层面上用心便能有所成就。
“用心”能够排除一切横在前面的障碍,如果你能保持不断改进的心,就终必能开创出不寻常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之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用心,不知道把所拥有的能力好好地运用,以致于一生就此无声无息地结束。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当年怕丢饭碗的小职员,到今日激励成千上万人的成功者的那段经历,令我感触颇深,其实“上帝”给了我们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如果你懂得把握住机会,“用心”去实现梦,你就不可能注定平庸,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把人生交给了命运,以诸如“没有机会”、“没有能力”的说辞为借口,这样子,也难怪会大事难成。
最后的结尾我就描述一下在这本书里让我如沐春雨的思想: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尽管人们不知道内在的能量何时才能释放出来,但对处在每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唯有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天,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有了这样的心里准备,以不变应万变,那么船到桥头自然会直的,只要你愿意唤醒自己心中的巨人,那么我们成功的曙光就会照亮我们的双眼。
唤醒小孩心中沉睡的巨人读后感

《唤醒小孩心中沉睡的巨人》读后感当读完《唤醒小孩心中沉睡的巨人》一书,给我最震撼的是刘京海校长和他的闸北八中。
闸北八中原是一所被称为“差生集中营”的学校,校内外的有的学生和家长都以进入该校为耻。
但是确实是如此一所学校,刘京海校长用“成功教育”理念领导教师们用师爱书写的是一幕幕爱的篇章,是教育的神话!书中写到了很多事例,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阻碍着每一个学生的行为。
学生走向光明,仍是黑暗,是走向成功仍是失败,有时候就取决于教师的一推与一拉,而这决定命运的推与拉常常表现为一句评判乃至一个举动。
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小孩也不例外,被圈定为“差生”的小孩更不例外,他们应该有被尊重和平等对待的权利。
给小孩贴“差生”的标签本身确实是不公平的做法。
在那个地址我想到以前我带过一个学生,感触很深。
张X XX年毕业生,成绩很差,家长和其他代课教师反映她任性,嘴犟认死理,都不太喜爱她。
一次进教室发觉其他同窗座位下都很干净,唯独她座位下有很多废纸。
“张X把你桌下的废纸捡起来”,“我不捡,不是我仍的”,“不是你扔的,也得捡起来”、“不是我扔的,我就不捡”。
我火冒三丈:“无条件服从必需捡”。
“我就不捡”、“你给我滚出去”、“出去就出去,我不捡”。
她站在了门外,我很愤怒,也很为难。
我消了消气,和她讲了很多道理,她很委屈的哭了,但仍是以为她没错,我也没招了,归去吧,好好想一想吧。
她转身就走,“回来,你看后背靠的都是白灰,我用手给弹了弹,去吧,把脸洗洗再进教室”。
她看了看我,没有说话就去洗脸了。
我回办公室了,没一会,她竟然主动来到办公室说:“对不起董教师我错了”,我有惊喜又愕然,我微微一笑说:“没事归去吧”。
后来就不用说了…。
我想或许是我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弹指一“灰”间,触动了她心灵深处,温暖了她的心。
使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感受到了教师的那种关爱吧! 设身处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明白得和处置情形,领会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学生一样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读书笔记
近期有幸拜读了孙云晓的力作《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人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该书以上海闸北八中为典型,向我们呈现了“成功教育”这种新型的现代教育模式。
全书包括了“发展篇”、“选择篇”、“和谐篇”三部分,共15章。
作者不仅搭建了
完整的框架结构,也在细致、深入调查采访的基础上,通过描述和解剖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学生个案,概括出了“成功教育”的真谛,并提出了一系列精彩非凡的教育观点。
孙云晓鲜明地概括出闸北八中的教育理念:成功教育是一种唤
醒的艺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
成功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但是对于那些被定性为“差生”的孩子而言,体验这种成功的快乐无疑变得奢侈了,因为他们总处于被歧视的位置。
孙云晓认为每一个“差生”的背后,都有一段被冤屈的历史。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不仅仅是在为差生正名,其实也是在试图探讨如何帮助差生找到自信心,走出被歧视的困境,变反复失败为反复成功,因为反复失败的孩子越来越差,反复成功的孩子越来越好。
这也正是“成功教育”所提倡的核心教育思想。
每个人都有尊严,孩子也不例外,被圈定为“差生”的孩子更
不例外,他们应该有被尊重和平等对待的权利。
闸北八中最大的魄力就在于敢于接收人们认定的“差生”,“得天下‘差生’以教育之”。
这就如同孙云晓所说的,你的胸怀有多么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么宽广。
刘京海和他的同事们有如此境界,再加上不懈努力,才成就了闸北八中的今天。
多年以后,那些当年在闸北八中的“坏小孩”最终在社会上找
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在追忆自己在闸北八中的成长经历的时候,依旧感慨万千。
没有当年刘京海、楼蓉嬉等老师的殷切教导,也就没有他们成功而快乐的今天。
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灌输式的教育,学校和家庭很少
给予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父母也几乎无暇顾及孩子内心真正的渴求,不问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需求和能力,就主观地为孩子安排好未来的人生道路,给他们带来各种负担,以致酿成了无数悲剧。
实际上,学习成绩不应该是评价学生、衡量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教育是为了人的解放,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真正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他们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为人处世和提升生命质量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是很有欠缺的,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一句刺痛他们心灵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命运。
家庭、社会难道不应该给这些“差生”多一点关怀,多一点温暖吗?我们应该给困难孩子多一点关爱,少一点训诫,多一点鼓励,少一点鄙薄,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相信孩子们是可以进步,可以成功的。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很多时候我
们更多地关注了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忽略了成绩差的学生,甚至在谈话中不知不觉地对成绩好的学生有些偏袒,就是批评也是比较委婉的。
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就缺少了耐心,甚至语言上也是苛刻的,越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越是脆弱的,就如作者所言“孩子太弱小了,成人太强大了,教师和父母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命运。
”小马越的遭遇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马越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知识分子家庭,刚上一年级不久,因为治疗弱视耽误了学习,结果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由于一年级课程难度小,同学们个个都是90分以上,两门功课不及格的马越就让老师在班上说成是“差生”,老师的轻视影响了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同学们都歧视她,欺负她,骂她“大傻子”。
当她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朗读时,老师的一句“这个孩子有点傻,可能脑子有问题”让她呆若木鸡,本已滚瓜烂熟的课文怎么也读不好;当她兴致勃勃地参加班级的合唱比赛,老师的一句“今天你提前回家吧”让她心灰意冷;当她被老师呵斥为“本来脑瓜就不灵,还老走神”时,她如坠深渊,恨和反叛在心中升起,她用行动报复老师和同学,她装疯逃避现实。
就是这一样一个被认为是“傻子”的女孩在后来的智商测试中才知道,她的智商比一般的孩子高出30。
马越的遭遇中,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师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行为。
学生走向光明,还是黑暗,是走向成功还是失败,有时候就取决于老师的一推与一拉,而这决定命运的推与拉常常表现为一句评价。
好的评价能让孩子体验成功,体验的成功越多,成功的希望就越多;体验失败越多,失败的可能就越大。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告诉我:欣赏的教育就是成功教育,成功教育能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和自尊,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