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革命

合集下载

中外近现代重大革命运动-无产阶级革命

中外近现代重大革命运动-无产阶级革命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项目
重大 事件 革命 道路 建立 的政 权 结 果 特 点 历史 意义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五月流血周 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2.国民革命 3.土地革命 4.抗日战争 5.解放战争 6.新中国成立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心城市暴动, 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 武装夺取政权。
参考答案: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1.无产阶级处于幼年时期缺不成熟;
3.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
十月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原因:
1、无产阶级的正确领导; 2、科学理论作指导 ;
3、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
4、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拓展探究:
通过本课学习,结合英法美资产 阶级革命,体会革命运动在历史发 展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 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 矛盾激化。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的压迫。
1871
普法战争败, 国内阶级矛盾 激化。 推翻资产 阶级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统治
推翻帝、封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 列宁
马列主义
无产阶级 毛泽东
无产阶级 政 权
失败
无产阶级 政 权
成功
无产阶级 政 权
成功
农村包围城市、创新性。 八下P5
无产阶级尝试、 中心城市暴动、 开创性 开创性。
九上P108
九下P9
探究思考:
结合所复习知识比较三次革命 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精诚合作:
结合三次革命史实分析巴黎公社失 败,十月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原因。

无产阶级大革命评价

无产阶级大革命评价

无产阶级大革命评价1.引言1.1 概述无产阶级大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政治运动之一。

它产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无产阶级追求社会变革和消除阶级压迫的集体努力的结果。

这场革命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改革,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产阶级大革命的起因和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

由于劳动条件恶劣、工资微薄,工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困境,无比渴望摆脱剥削和压迫。

同时,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也为无产阶级的觉醒提供了思想的指引和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产阶级大革命迅速蔓延至欧洲各个国家,俄国、德国、法国等成为了革命的重要舞台。

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制度,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革命中的工人们采取了各种斗争形式,包括罢工、示威游行、武装起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和斗争的意义。

无产阶级大革命的影响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当时的欧洲,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革命的胜利为全球无产阶级争取了劳动权益的保护和提升;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为后来的社会制度改革提供了范例;再次,无产阶级大革命的影响还引发了其他国家的社会运动和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变革。

然而,无产阶级大革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革命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在革命后的重建和转型期间。

同时,一些国家在革命后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集权化、官僚主义等,引发了对于无产阶级大革命本身的批评和反思。

在评价无产阶级大革命时,我们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其历史地位和贡献。

无论是从推动社会进步、争取劳动权益的角度,还是从启示后世的意义来看,无产阶级大革命都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革命的目标和手段,以实现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秩序。

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浅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浅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政治前提 。而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社会 主 义革命 ,只有在 无产 阶级掌 握政权 的前 提 下 ,经过武力或者和平方式把生产 资料私有 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才能建立社会 主 义最主要 的经济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 主义阶
然形成 的,历史发展 已经证明 ,社会主义公 有制 的建立 ,迄今 为止 ,只能通过无产 阶级
无 产阶级领导 的旨在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 建 立无产 阶级政权 的斗争 。巴黎公社和俄 国十 月革命即是。那么中国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是 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呢?
这要从革命 任务上 去说 了。 近代中国半 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性质 决定 了中国 的革命
清楚这几个问题 。必须首先从历 史概念的认识上下功 夫,然后再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 主义革命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要搞清楚有关问题 , 首先我们要摘清楚 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 的含义 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 。 广义 的是 旨在反对或推 翻资产 阶级统治 的一切政治军事 等活动 。比 如世界 近代史 上 的欧N- - 大工人运 动在性
由此 可以看 出 :十月革命是在实现土地 、工 业 、银行 国有化等 生产 资料公 有制 中进行
r。
说 到社会 主义革命 , 同学们不难联想 到 中国的革命 : 中国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 是不 是 社会 主义革命 ? 为什 么建 国之后 的三大 改 造却称之为社会主义革命? 关于前 者,既然新 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无 产 阶级革命 ,当然也 就不 是社会 主义革 命 了。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后者。 无产阶级革命 ,只 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提 供 了政治前提。马克思主义认 为,社会主义 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 , 而公有 制不是 自然而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第17课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

2.能力要求:通过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导入新课】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公开发表。

从此以后,这部著作和两位作者的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人类思想史和革命的丰碑上,历久弥新,永不磨灭。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哪三大工人运动?共同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

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有组织、有意识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

英国的宪章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工人阶级所显现出来的巨大革命力量,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

独立的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

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工人阶级只有在规模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担负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

(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问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既然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二、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三、无产阶级为什么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才能解决领导权的归属问题?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拟就上述问题予以阐释。

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一般意义上讲应由资产阶级领导,中国资产阶级也曾经充当过这一领导角色。

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20世纪20年代起,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取代资产阶级担负起领导责任,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出现的独特历史现象。

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呢?首先,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

为了完成这两大任务,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英勇的抗争。

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些斗争和探索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特别是辛亥革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三民主义纲领,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缔造了中华民国,从而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继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虽为重建民主共和制度做过不懈的努力,曾先后发动和组织“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其结局同样归于失败。

“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

”这就表明,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

浅谈无产阶级革命的方法与形式

浅谈无产阶级革命的方法与形式

浅谈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或形式问题姓名:秦祖罡学号:1104030201摘要:资产阶级因为自身的矛盾没有随着改革而缓和,却更加尖锐,所以必然被取代。

改革不行,只有革命,而无产阶级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所以这场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这样无产阶级就顺应着文明的脚步,被推到了历史的舞台。

本文旨在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或形式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无产阶级革命暴力手段和平手段一、问题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但是,社会主义怎样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暴力革命是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看法不完全一致,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就是暴力革命的理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必由之路。

这种意见否定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把主张通过和平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一概斥之为修正主义。

另一种意见认为,暴力革命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早在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中,鼓吹“和平过渡”,认为无产阶级政党通过合法斗争,“取得议会中的稳定的多数”,就可为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实现根本社会改造的条件”。

欧洲共产主义就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对于不发达国家无产阶级来说,通过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可能是必要的,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通过“议会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既是“目前形势下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世界战略原则”,也“更加符合工人阶级的整个世界观”。

除了“议会道路”,“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今天我们还看不到走向社会主义的另外的方式”。

在进入21世纪前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公开宣称选择和平道路。

那么,暴力革命究竟是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和形式2、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和形式.三、研究结果及讨论(一)关于暴力革命性质与地位的讨论1、首先要充分肯定暴力革命的重要性,明确承认暴力革命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后的国家观点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后的国家观点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后的国家观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后的国家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哥达纲领批判》中,其主要内容如下:
1. 国家是“过渡时期”的国家: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后的国家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国家。

在这个过渡时期,国家仍然存在,但它的职能将逐渐转变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 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张,在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必须通过专政来掌握国家政权,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 国家的消亡: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成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国家将逐渐消亡。

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将实现自我管理,不再需要国家来维持社会秩序和进行公共服务。

4. 民主的国家: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后的国家应该是民主的国家,人民应该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5. 国际主义: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的革命,各国无产阶级应该相互支持和合作,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后的国家观点强调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国家的消亡和民主的实现。

这些观点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
1.主要论争点: (1)围绕文学批评标准的论争:人性论与阶级论 (2)围绕文学阶级性问题的论争:文学有无阶级性 (3)围绕“资本家的走狗”引起的论争:谁是谁的狗 2、论争性质:不同阶级的文艺论争 3、主要文献:梁实秋《文学批评辩》《现代中国文学
之浪漫的趋势》《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资本家 的走狗》;鲁迅《文学与出汗》《“硬译”与“文学 的阶级性”》《“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 1、“革命文学”的兴起
背景:1927年4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产;上 海聚集了一批参加过革命实际活动的作家和一 批从日本回国的激进青年作家;苏联和日本文 学思潮的影响。
蒋光慈
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由后期创造社(郭 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等)和太阳社 (蒋光慈、钱杏邨等)成员首先提出。1928年1月, 太阳社的成立,创办《太阳月刊》,与创造社的 《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同时发表关于革命文 学的文章,明确提出创造无产阶级文学的历史任 务。
主义文艺”的现行》;鲁迅《“民族主义文学”的任 务和命运》;瞿秋白《屠夫文学》
四、关于“文艺大众化论争”
1.文艺大众化的提出:左联成立后的一项中心工 作。
2.文艺大众化第一次讨论:1930年春,主题是为 什么文艺要大众化:庸俗化倾向与鲁迅的理解
3.文艺大众化第二次讨论:1931-1932,主题是文 艺怎样做到大众化,语言问题上的瞿秋白和茅 盾
三、关于“三民主义文学” “民族主义文学”论争
1.提出:“三民主义文学”:1929.5国民党中央宣传会 议提出,提出政党文艺纲领;“民族主义文学”: 1930.6国民党中组部支持提出,提出文学理论纲领。 实质:取消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文艺
2、论争性质:革命与反革命的文艺权利斗争 3、主要文献:梁实秋《论思想统一》;茅盾《“民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无产阶级革命准七中邬海生班级姓名【中考考点】1.了解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识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道《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

2.识记是巴黎公社的意义。

3.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知道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4.了解掌握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史实。

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内容。

5.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经过、结果和意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了解抗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及中国七大。

6.了解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基本史实,如重庆谈判、内战爆发、战略反攻;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进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更加显露B.严重的贫富对立C.广大工人劳动条件恶劣,生活悲惨D.工人阶级参政议政的民主觉悟提高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政治纲领 B.反动力量强大C.工人阶级力量弱小 D.没有科学理论指导3、1836——1848年,英国工人运动中提出的政治纲领是()A.《独立宣言》 B.《人民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民宪章》4.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A.法国大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 C.英国宪章运动 D.美国独立战争5、英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A.工业革命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6、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灵魂。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一种新的理论,即()A.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C.理想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7、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8、“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里的“统治阶级”主要指的是()A.天主教会 B.封建君主C.地主阶级D.资产阶级9、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巴黎公社的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说法不正确()学生甲:巴黎公社的武装是国民自卫军学生乙:巴黎公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学生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学生丁:是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A.学生甲B.学生乙C.学生丙D.学生丁10、“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词作者是()A.欧仁·鲍狄埃B.狄盖特C.聂耳D.马克思1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他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①宪章运动②巴黎公社的成立③俄国十月革命④美国南北战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④《共产党宣言》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③④13、来到巴黎这个城市,你会看到用法文所写的“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的墙壁,它是为了纪念()A.巴黎公社革命 B.攻占巴士底监狱 C.宪章运动 D.拿破仑远征1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英国宪章运动15、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主要表现在A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B公社监督工业生产C管理逃亡 D同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16、从“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A.俄国十月革命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17、有一些历史学家称1917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其主要依据是这一年A.美国参加一战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C.俄国推出一战D.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8、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B.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18、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19、图形标志用于表达特定的历史或事物信息。

右图是A.奥运标志 B.不结盟标志 C.欧盟旗帜 D.苏联标志20、《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退却”的出现是由于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集体化C.“斯大林模式”形成 D.戈尔巴乔夫改革21、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①领导十月革命②实施新经济政策③成立苏联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D.③④22、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有益探索的是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创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2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与()A. 天津 B.上海C.北京 D.南京24.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主要在于()A、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使“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25.1919年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A、爱国主义精神B、彻底的反封建精神C、改变落后面貌的精神D、艰苦奋斗的精神26.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新文化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下图历史人物都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其中只有一位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是 ( )28.“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文中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A.蒋介石 B.李大钊C.周恩来 D.孙中山29.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是 ( )A.国民党一大 B.中共三大C.国民党二大 D.中共二大30.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西安事变D、百团大战31.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些军阀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2.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彻底合作破裂的事件是 ( )A.“宁汉合流”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C.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33.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上风D、工人运动转入低潮34.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3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36.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河C.过雪山草地D.井冈山会师37.历史课上,孙老师展示了下面这幅历史地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38.“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39. 为提醒大家牢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我国每年都在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

当年,日本制造这一事变的借口是()A.西安事变B.柳条湖事件C.八一三事变D.一名士兵失踪40.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战胜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全民族团结抗战是胜利的保障。

为了团结抗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参加了谈判,他此行取得了什么成果?()A.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B.谴责张学良、杨虎城,释放了蒋介石C.孤立蒋介石,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抗日D.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41.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是指()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42.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43.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A.秋收起义B.血战卢沟桥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大捷44.某班要出期有关中国抗日战争方面的板报,不可能选用的史料是()A.卢沟桥事变B.台儿庄战役C.渡江战役D.南京大屠杀45.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

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

”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46.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47.关于抗日战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正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抗日战争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48.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D.爱国华侨的援助49.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其合作的形式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0.下列结论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井冈山会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5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七十周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