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呼和浩特市城市交通规划精品资料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附件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一、线网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5条线路组成,总长约155公里,设车站123座,其中换乘车站14座。
预计2020年,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达到50%,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达到15%。
二、近期建设规划(一)基本原则以线网规划为基础,改善交通状况,支持城市重点发展区域。
坚持量力而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力求近期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密切配合与衔接,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
(二)近期建设方案至2020年,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51.4公里。
1号线一期工程自金海工业园区至白塔站,线路长约23.2公里,设站19座,投资155.8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
2号线一期工程自新店东至茂盛营站,线路长约28.2公里,设站24座,投资182.97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三)主要技术标准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四)资金安排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38.81亿元。
其中,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计169.4亿元,由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财政资金共同筹措解决,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出资98亿元,呼和浩特市财政出资71.4亿元。
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五)实施保障近期建设项目由呼和浩特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公司作为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优化综合交通衔接,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效率和吸引力。
加强地质、水文勘察工作,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呼和浩特区位交通条件分析含图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全区政治、
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全源自总面积1.7万平方 公里,是连接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城市, 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 头堡”。
【高铁】已投入使用的高速铁路共有3条,分别是呼包 高铁,张呼高铁乌兰察布至呼和浩特段以及新通高铁, 运营里程共计386公里。呼和浩特至张家口高铁乌兰察 布至张家口段、连接赤峰与京沈高铁的赤喀高铁在建 中。 【高速】呼和浩特绕城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四通八 达,交通便捷。 【航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距离市中心14.3千米, 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航空枢 纽。2019年,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 1315.18万人次,同比增长68.2%。
11
呼市半拉子工程方案

呼市半拉子工程方案一、引言呼市半拉子工程是目前呼市的一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旨在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形象,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
本方案将就呼市半拉子工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从工程的背景、目标、设计原则、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项目背景呼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城市面积较大,人口众多,交通压力较大。
目前,城市道路网络还未完全配套,面临交通拥堵、交通违法、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
因此,呼市政府决定实施半拉子工程,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
三、项目目标1. 缓解交通拥堵:半拉子工程将新建道路和交通枢纽,增加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工程建设,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3. 便利城市出行:半拉子工程将优化交通线路,提供更加便利的城市出行条件,方便市民的日常生活。
四、设计原则1. 结合城市规划:半拉子工程将紧密结合呼市的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道路网络,保证工程与城市规划的一体性和连续性。
2. 保障交通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确保工程不影响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环保节能:在工程建设中,将严格遵守环保和节能要求,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疏解交通压力:工程将立足疏解交通压力为主要目标,通过规划新的道路和交通枢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五、建设内容1. 新建主干道:将新建一条横贯城市的主干道,连接城市各个重要区域,增加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2. 交通枢纽改造:对城市的交通枢纽进行改造和优化,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3. 市区道路提升:对市区的重要道路进行提升和改造,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4. 公共交通优化:优化城市的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服务水平。
5. 交通设施完善:在城市各个区域增设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人行天桥等,提升城市交通设施完善度。
(2020年)(交通运输)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标(方案)精编

(交通运输)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标(方案)(交通运输)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标(方案)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壹期工程新华广场站测量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中铁壹局集团有限X公司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壹期工程土建03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4月14日第壹章工程概况31.1本标段工程概况31.2工程环境31.2.1交通31.2.2地理位置31.2.3埋深31.2.4工程地质41.2.5水文地质41.2.6周边建(构)筑物4第二章作业依据和坐标系统42.1 作业依据42.2 采用的坐标系统5第三章测量作业任务和测量管理组织机构53.1测量作业任务53.2本标段工程测量包含的范围:53.3施工测量任务包括:53.4测量组织机构53.5测量设备配置63.6施工测量流程图7第四章控制测量复测84.1平面控制复测84.1.1 GPS控制复测84.1.2精密导线复测114.2高程控制复测124.2.1水准测量采用:134.2.2高程控制网外业观测要求:134.2.3观测中注意事项:144.2.4水准测量的方法:154.2.5观测成果计算15第五章地面加密控制测量165.1地面导线加密测量165.2地面高程加密测量17水准测量的方法及要求:19第六章联系测量206.1车站底板投点测量216.2高程传递测量25第七章地下控制测量257.1车站控制测量267.1.1控制点埋设方法及保护措施267.1.2控制点埋设:267.2地下水准测量27第八章施工测量278.1施工导线测量278.2车站施工测量288.3竣工测量31第九章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及技术保障措施319.1测量管理制度319.1.1测量复核制度319.1.2图纸资料核对制度339.1.3测量记录制度339.1.4测量成果的使用和保护制度359.1.5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制度359.2质量保证措施359.3安全保证措施37第十章附件3710.1仪器检定证书、人员资质证书(复印件)37第一章工程概况1.1本标段工程概况新华广场站位于新华大街和锡林郭勒北路十字交叉路口,为1、2号线同期实施的换乘站,二者采用“T型”节点换乘方案。
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纲要

《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重点一、确定城镇空间构造和发展布局。
沿着重要区间交通干道和市域对外交通干道形成“一轴三区”旳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一轴: 指沿110国道发展旳都市群延展轴。
协同发展区: 指以和林县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沙尔沁乡等距离呼和浩特中心城区较近旳区域。
沿黄河流域能源矿产城镇发展区: 指以托县双河镇和清水河县喇嘛湾镇为主旳黄河沿岸地区。
农牧业城镇发展区: 指以清水河县为中心旳市域农牧业资源较为丰富旳区域。
城镇建设以生态、适居为主题, 城镇统筹协调发展。
武川县作为呼和浩特市旳北部生态屏障, 生态型城镇旳建设将会使可可以力更镇成为呼市北部旳生态重镇)。
二、确定城镇、产业总体规划布局和定位。
打造三个层次旳旳城镇圈: 即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为都市关键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与三环路之间为组团式发展区、三环路以外为卫星城区。
关键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深入完善重要旳城镇服务功能, 尤其要打造多种类型旳服务业集聚区, 预留总部经济项目空间, 进行合理功能布局。
组团式发展区以新农村建设为主, 同步发展城郊型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
卫星城区重要发展新型工业、基础工业和现代农业, 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具有循环经济特点、各类设施统筹完善旳卫星城区。
三、确定都市发展目旳和规模。
本次规划期限为~, 是指导本市城镇规划管理, 协调城镇空间布局, 改善人居环境, 增进城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旳基本根据。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呼和浩特市域行政区, 总面积为17224平方公里, 都市规划区总面积为2176.7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340万人左右, 其中城镇人口288.4万人, 城镇化水平82.4%。
中心城区人口258万人。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到达299.8平方公里。
人均都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6平方米以内。
四、确定都市旳性质和职能定位。
都市性质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北方沿边重要旳开放型中心都市。
呼和浩特市南二环快速路总体设计

20道路交通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年8月第8期D01:10.16799/ki.csdqyfh.2020.08.005呼和浩特市南'环快速路总体设计罗琼(呼和浩特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60)摘要:为构建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有效分离过境交通、解决片区交通拥堵,呼和浩特市南二环快速路改造工程于2015年竣工通车。
南二环快速路实现了“快速路+快速公交”的“双快”模式。
介绍了呼和浩特市南二环快速路改造工程的项目概况,分析了南二环快速路的功能定位,阐述了该改造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工程重要节点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快速路;总体设计;立交方案中图分类号:'412.3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20)08-0020-040引言城市的快速居民岀行需求的日增,为构建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有效分离过境交通、解决片区交通拥堵,呼和浩特市于2012年了南二环快速路改造工程,于2015年8月竣工通车。
南二环快速路通行,交通快速,BRT(快速公交系)年增,实现了城市的有效,了南片区快速岀行的交通需求,了区:南二环快速路改造工程点为南二环立交,点为南立交,18km。
改造,路为城市路,70m,双8车,为4幅路;改造,路为城市快速路,70,m,路双6车,路双8车。
南二环快速路工程区位见图1。
图1工程区位图1功能定位南二环快速路二环快速路的重要分,快速路二环快速路二环快速路构呼和浩特市二环快速路网。
收稿日期:2020-01-08作者简介:罗琼(1986-),女,硕士,工程师,从事道路工程设计工。
从区的交通,南二环快速路二环快速路,快速路,城南的快速通,了心城通行能从城市的交通,南二环快速路民区(),区仃),呼和浩特市城市的,区年的岀行,,南二环快速路为的重要通,了区市的通系述,南二环快速路主要功能为R城市离通过交通”和R务集散性交通”,即要[“过境交通”和“交通集散”两种功能。
呼和浩特市重点地区慢行交通规划策略构想

1 . 慢 行 交通 的 概念 慢行交 通是指 以步行及 自 行车为主体 、 以低 速环保 型助动车 ( 最 高 车速 不大干 : 2 0 k n・ i h, 噪声较 低 , 制 动良好) 为过渡性 补充的非 机动的交
③城市休 闲核一一 大型城 市公园绿地 、 风 景名胜 区、 滨水休 闲区、 历史风 貌区等 ; ④城 市生活核一一 大型 居住区中心、 社区中心等 。
一
划的逐 步落 实, 杭 州市开展了公共 自 行车租 赁, 开 通了水上 巴士 , 加 强对 行换乘枢 纽 。 4 . 3 低 冲击开发 ( L I D ) 的慢行设 施策略 慢行交通 的安全 引导和 ^ 性化 关怀 , 取得 了良好 的成 效 。
3 呼 和 浩 特市 重 点地 区慢 行 交通 存 在 的 问题
呼和浩特市重点地区慢行交通规划策略构想
皇甫云洁’ 陈彦君 杨雪峰。
1 . 内蒙古自 治区呼和浩特市规划局
0 1 0 0 1 0 2 . 陈彦君
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0 1 0 0 1 0
0 1 0 0 1 0
3 . 杨 呼和 浩特市 目 前正处在 机动化高速 发展 的起 始阶段, 慢 快速路 、 城市主干路 , 将 城市核心区周边划 分为多个核心慢行 区。 行出行比例高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会 城市。 在这个 关键的时期制定 ‘ ‘ , 厶 \ 交加慢 ②大 青山南坡 生 态 慢行 区: 大 青 山南 坡慢行 区 由于 特殊 的地 理位
行” 的未来综 合交通发展 模式 , 将 为城市综合 交通 良性发展 , 奠定坚实基 置及在城 市中的功 能定位 , 可将 其规划 为一个 慢行 区, 也可规划 为大 青 础。 本 文借鉴国内外慢行 交通 系统规 划, 探讨适合呼 和浩特市城市 自 身发 山南坡生 态慢行带 。 展 的慢行 交通 系统规 划策略 , 以期 为 今后 的呼和 浩特 市慢行交通规 划提供 4 . 1 . 2 慢行核 点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 慢行核是 慢行区内重点 发展慢行交通 的核J 区域 , 可吸 引人们参 与
呼和浩特城市问题之交通问题分析

摘要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本文主要针对呼和浩特市城市交通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问题的主要症结,并以提出了些许改善建议。
关键字呼和浩特,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一、城市交通现状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呼和浩特,为蒙古语,汉译为“青色的城市”,即青城,也称“呼市”。
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2009年,全市有常住人口260.6万人。
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结果,目前市区建成面积为 1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 150多万。
城区有主干道 42条,次干道 38条,二环路 1条,支路和小街小巷 270多条。
市区现有灯控路口 109处,灯控率达到 90%。
截至2008年 5月底,全市共有机动车 270237辆,机动车驾驶人 309175人,近几年该市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年增长率都在 15%以上。
市区目前有自行车 90多万辆,有在其他盟市上户但常年在该市行驶的机动车约 2万辆,公安、部队车辆约 2万辆。
近年来,由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人口、机动车(包括外来人员和车辆)迅速增长。
经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该市市市区已经形成以“八横八纵”主干道和二环路为支架的道路网络,道路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虽然道路建设改造规模空前,但赶不上人口和车辆增长速度,过去大城市才有的交通拥堵问题也在该市出现,虽然现在只发生在核心区的一些路段和区域,并带有时段性特点,但呈现加剧和蔓延的趋势,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再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得到重视,那么今后的发展结果将会是极其恶化,并会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二、城市交通显现的具体问题对于目前呼和浩特市的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大症状:1、城市人口相对集中。
近几年,虽然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及市四区的党政机关相继搬迁,拉大了城市框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市区人口仍然主要集中在一环路以内,致使这一区域内的主要道路交通紧张,个别路段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区域交通
①公路建设
高速公路:建设与完善三条高速公路,在蒙中经济区形成环形高速公路网,为内蒙古经济腾飞奠定基础。
具体为:向东西延伸呼包高速公路(G110),完善与北京、银川的交通联系;积极建设呼和浩特-托克托-准格尔-东胜高速公路(S0520、G109);完善包头——鄂尔多斯高速公路(G210)。
建设环城高速公路,分流过境交通车辆,避免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
其它公路:将S0521、S0522、S0523等省道逐步建设成为一级公路。
②铁路建设
铁路以完善路网布局、提高运行速度、畅通出口通道为重点。
加快京包、京兰等干线铁路提速步伐。
规划建设准(格尔)东(胜)铁路、呼(和浩特)准(格尔)铁路,在蒙中经济区形成环形铁路网。
同时,配合呼准铁路的建设,在城市南部建成环城铁路。
2.城市道路交通——积极建设二环路和三环路,分流过境交通,疏解城市交通
积极建设城市快速路系统:完善一环路,积极建设二环路和三环路。
其中,三环路建议重新选线,东引至机场外,南到大黑河和石化组团以南,西到土默特左旗境内,北利用呼包高速公路的一段,使用性质为绕城高速公路,连接呼包高速公路、呼鄂(尔多斯)高速公路、209国道和0520、0521、0523、0522四条省道。
建设二、三环路之间的联络道,各联络道均与环路立交。
西部有两条联络道,分别是110国道和南二环的西延长线;东部有三条联络道,分别是110国道、东风路和南二环的东延长线;南部有五条联络道,分别是西二环、呼钢路、通道街、东一环路和东二环路的南延长线。
各联络道都是城市未来的交通性主干道。
同时,在南二环路和南三环路之间,规划留有两条东西向的城市重要交通性干道,分别位于大黑河北侧与南侧,其中北侧的道路线形基本与原规划的三环线形相一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