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在自然界,工程技术,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普遍存在着物体的往复运动或者状态的循环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振荡。例如大海的波涛起伏,花的日开夜闭,钟摆的摆动,心脏的跳动,经济发展的高涨和萧条等形形色色的现象都具有振荡的特性。振动是一种特殊的振荡,即在平衡位置微小或者有限的振荡。工程中所涉及的机械和结构的振动称为机械振动。

通过振动测试系统获取机械设备的动态位移等系统动态特性的基本参数,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传统的结构振动测试方法采用稀疏的“点”振动测试技术,如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测试技术、多普勒激光振动测试,其测试模型大小受到成本、技术的限制,不能满足现代实验模态测试对测试模型大小的要求。其它的全场光学振动测试方法,如散斑剪切变形( DSI) 、电子散斑模式干涉( ESPI) 和全息干涉[4],虽然具有良好的全场振动测试特性,但这些方法存在很难定量或测量精度不高、只能实现单轴的振动测量的问题。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日本的I.Yamaguchi以及美国South Carolina 大学的 W.H.Peters 和 W.F.Ranson等提出以来,后续国内外众多学者深入探讨研究已使其日趋成熟。如何以高速度得到高精度结果也是所有学者研究的焦点,随之产生的大量搜索算法也将这两个指标在最初基础上有了数量级的提高,如基于经典数学理论的相关搜索算法有粗细搜索、Newton-Raphson 算法、爬山搜索法等;现代数学理论的发展与引入,如频域傅里叶方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方法、小波变换方法等算法产生,不仅使得上述两个指标得到数量级的提高,而且算法更加智能化。

2000 年美国 Southern Illinois 大学的 Mahajan 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中利用遗传算法来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2003 年马少鹏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散斑相关计算,解决了传统方法需要预算位移初值和形变导数的问题。2004 天津大学的亢一澜等将数字散斑相关技术结合了全新的自适应综合遗传算法,并用铜箔断裂实验和尺寸效应验证算法可行性。2005 年天津大学的唐晨将遗传算法由传统的灰度散斑图扩展到 RGB 彩色散斑图像上。2006 年天津大学的周灿林用遗传算法求出的位移初值作为 Newton-Raphson 算法的初值,并在橡胶的拉伸和压缩实验上做验证实验,其计算速度和精度有很大的提高。2007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华等在三维数字散斑相关应用遗传算法减少了搜索的计算量并提高了精度。2008 年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的 Hwang 在原有数字散斑相关遗传算法中添加自适应机制和模拟退火来检测 SU-8 光刻胶的应力应变。2013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葛宇龙利用多种群遗传算法提高相关搜索的稳定性,同时将消耗的时间也节省了 50%,避免简单遗传算法的不成熟收敛的问题。2001 年 Mark.C.Pitter 等引入人工神经网络,以其遗传性等特点将亚像素搜索的精度提高到 0.03 个像素。2009 年天津大学的唐晨等在梁三点弯曲实验中首先以中心点作为唯一样本点来训练神经网络从而计算试件中心区域点的位移场和应变场。2010 年吉林大学的刘晓勇在亚像素搜索中将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傅里叶变换后,其搜索精度不减,但运算速度得到很大提高。2002 年天津大学的李鸿琦利用小波具有减噪的特性,在原始形变散斑图上利用小波分解后实现了噪声滤除,从而更准确的得到试件形变的位移场。2003 年清华大学马少鹏等利用离散正交小波对数字散斑图去除噪声后,并在测试复合材料弯曲载荷的位移场,计算结果精度提高到了 0.01 像素以下。

2009 年天津大学的唐晨采用计算机模拟散斑图和试件拉伸实验同时验证数字

散斑相关中粒子群算法的鲁棒性。2011 年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的 Chew K.S. 改进粒子群算法,使得在相关搜索越接近最佳点时惯性因子越大,能够快速的收敛到最相关点,同时分别采用改进算法与遗传算法做相应的对比试验。2011年大连理工大学的 Yang Song 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快速收敛以及无需合理初值的特点,将其扩展到亚像素搜索上,并相应的实验验证。2012 年,辽宁工程大学的杜亚志等提出了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更快的搜索准确的整像素相关点,然后再利用亚像素相关搜索在整像素相关点搜索到更加精确的相关点。新型搜索算法的提出对精度和速度的提高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克服传统算法的复杂,不稳定,局限性等的缺点,并且也使得相关搜索算法更加智能,且能够更快速准确得到测量结果。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更好,并且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势,这些优势如下:光路简单,可用白光为光源;受外界环境影响小;便于实现整个测量过程的自动化,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优点和潜力。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检测在材料力学的测量方面已属传统检测项目,其应用已很成熟,国内众多学者用其测试各个领域的材料力学性能。

美国 Purdue 大学的 Srinivasan V 采集印制电路板在高温下的表面自然纹路变化计算形变从而得到热膨胀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法国 Lyon 大学的 Wu T 采用四个摄像机采集记录15-5PH不锈钢正反两面从开始加载到完全断裂的整个过程应力变化,演算出损伤的整个过程数据图。瑞士的 Keunecke Daniel 结合 X 射线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木材中水分使其变形时木材应力分布情况。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 Sicard Jér?me 在高灵活转子的叶片喷上了高对比度的随机散斑,用双相机拍摄转速 1200 RPM 叶片的图像,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进行测量从而生成叶片的三维全场变形图。美国Auburn 大学的 Lee 利用高速视频摄像机记录在不同载荷情况下击载荷情况下的T800/3900-2 复合材料变形散斑图像信息,进而采用数字散斑相关计算出其裂纹生长情况。比利时 Antwerp 大学的 Joris Soons 比较数字散斑干涉方法和三维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面外位移,并在生物领域加以应用。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大学的J. D. Krehbiel 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应用于癌症细胞的检测,主要是因为癌症细胞的周围皮肤的刚度不一样,应变也主要集中在癌症细胞处,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得到其应力,通过应力浓度可以得到癌症的检测,并模拟实验。河海大学的雷冬利用花岗岩本身纹理信息,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比非均质岩体与均质岩体的的抗压强度,以及诱发破裂的原因。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 Jay D. Carrolla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微观结构的应力以便分析裂纹生长和裂纹的路径,同时结合了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可以达到很高的分辨率图片,可以测量晶粒结构的尺寸和方向。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主要是对散斑图像进行计算,其光学系统简单的优势为其能够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创造有利条件,因而能采集微观形变过程图片,为此对微观力学性能检测做出推动作用。中国矿业大学的彭瑞东在测试系统中引入 SEM 后,采集到岩土拉伸过程中表面细观形变图,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分析诱发岩土断裂的原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潘兵比较分析得到使用双远心镜头测试系统能够克服试件离面位移和相机芯片热漂移所造成的精度损失。LMT-Cachan 的Adrien Guery 运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计算电子铣削标记以及SEM采集图像的失真数据。以色列TelAviv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 Ya'akobovitz Assaf在 2010 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原理实现了静电驱动微器件的纳米级位移测量,将传统意义上用于面内测量的 DIC 原理应用在了光电位移检测上,使用了调整后的漂移校正 DIC(DC-DIC)的算法显著地提高了分辨率。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的 Winiarski B 结合 SEM 采集微尺度加工时工件的图像,并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计算其残余应力值。对于测试系统来说,目标数据准确与否是系统精度的关键,而散斑图像作为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目标数据,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体测试精度。在工业工程中,测试环境可能处于各种极端复杂环境,如高温和振动都直接影响着我们准确的获取试件形变过程的散斑图像信息,所以为了能够更大扩展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应用领域,众多学者开始着手研究复杂环境下的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东京理科大学的 Ohnuki H.获取试件在振动的连续图片,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连续图片的位移,误差在 0.07 个像素,通过连续的位移演算出被测试件的固有频率,并用作材料的频率分析。中国科技大学的符师桦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研究分析镍钴基在高温下拉伸过程中的 PLC 效应,为航天发动机涡轮盘材料提供数据依据。西安交通大学的何能在风洞试验中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追踪记录弹性模型表面标记点的位移情况,以此得到该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北方工业大学的宋义敏在测试系统中加入红外热成像仪采集煤在破坏过程图片,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计算出变形场和温度场,并分析两者的关系。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的 Gollnow Christian 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研究组件焊接加工时,熔解处附近的位移和相关结构的热裂解行为。Ohio State 大学的 Hammer J.T.测试 Ti-6A1-4V 试件在 800℃下,空气扰动、散斑附着、由窗口观测造成图像失真等因素对 3D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影响。Lyon 大学的 Paul Leplay 利用 SEM 采集陶瓷逐渐升温到900℃过程中,并计算变形场来分析得出材料的机械特性。Illinois 大学的 N.J. Karanjgaokar 结合了光学显微镜、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和显微红外成像技术,对比电阻加热和均匀加热微尺度试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得到电阻加热具有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导致应变也局部不均匀,并在薄金属膜进行实验验证。

本课题拟借助高速数字摄像技术和全光纤激光多普勒质点速度多点测量技术,来测量结构振动响应与模态。然后,基于这些实验新技术,针对梁,板,壳固有频率,阻尼比,固有振型进行研究,以及微小电子产品的振动,形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芮嘉白,金观昌,徐秉业.一种新的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及应用[J].力学学报,1994,

26(5):599-607.

[2] 潘兵,俞立平,吴大方.使用双远心镜头的高精度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系统[J].光

学学报,2013,33(4).

[3] 何能,廖海黎,马存明,等.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风洞试验测量技术[J].激光与

光电子学进展,2013,5.

[4] Ohnuki H.,Yokota S.,Machida K.Vibration analysis of a structure by

a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C].1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Fracture: Fracture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from Micro to Macro Scale,2010.[5] 郑翔, 高建和, 杨福俊, 阮志强, 何小元. DICM 在发动机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实验

研究[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0, 30(3): 280-286.

[6] 段元峰,姜平安,叶贵如,周青松.应用数字散斑相关法测量结构振动位移和频率[J]

公路交通技术, 2011, 28(6):75-82.

[7] 孟利波,刘会耕,胡建新.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中小跨径桥梁挠度测量系统研究

[J]公路交通技术, 2013(5):55-57.

[8] 王静,李鸿琦,刑冬梅,金波,咚景伟,李林安.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桥梁裂缝变形检

测中的应用.力学季刊,2003,24(4):512一516

[9] 张军.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博士学位论文].北京:

清华大学,2004.

[10] 林碧森.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及其应用:7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

华大学,2002.

[11] 王俊修,孔斌.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现场标定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18:

189一220.

[12] 曹树谦,张文德. 振动结构模态分析、理论、实验与应用[M]. 天津:天津大学出

版社,2001.

[13] 李德葆,陆秋海. 实验模态分析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4] 傅志方,华宏星. 模态分析理论与应用[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5] Heylen W,Lammens S,Sas P. 实验模态分析理论与试验[M]. 白化同,郭继忠译.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6] 段虎明. 实验模态分析的前端信号精度研究及虚拟式模态分析仪的研制

[D]. 重

庆:重庆大学,2008.

[17] 李德葆.实验应变/应力模态分析若干问题的进展评述[J].振动与冲击, 1996 (1):

13-17.

[18] 高芳清,金建明,高淑英.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

学报, 1998 (2): 108-113.

[19] 纪跃波,白永明,黄卫清,等.基于单侧点单方向多普勒激光测头面内振动测试

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7,20( 3) : 232 - 237.

[20] 顾国庆,王开福.物体变形测量的相移数字散斑剪切干涉术[J]. 激光杂志,2011,

32( 4) : 16 -17.

[21] 景超,井文才,徐天华,等.用于测振的电子散斑剪切干涉术[J].纳米技术

与精密工程,2006,1( 4) : 58 -62.

[22] 周灿林,亢一澜.数字全息干涉法用于变形测量[J].光子学报,2004,33( 2) :

171 -173.

[23] Zhang Z Y. A flexible new technique for camera calibr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Itelligence. 2000,22( 11) :

1330 - 1334.

[24] Pan B,Xie H M,Wang Z Y,et al . Study on subset size selection in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for speckle patterns[J].Opt,2008,16: 37 - 48.[25] Tong W .An evaluation of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criteria forstrain

mapping applications[J]. Strain 2005,41: 167 - 75.

[26] Schreier H W,Sutton M A . Systematic errors in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ue to undermatched subset shape functionsExp[J].Mech,2002,42: 303 -

10.

[27] Pan B,Qian K,Xie H,et al. Two-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for

1in-plane displacement and strain measurement:A review [J].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20: 062001.

[28] 孟利波.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清华大学,206

(Meng L B.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PHD

thesis].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2006 (in Chinese)

[29] 潘兵,谢惠民,续伯钦,戴福隆.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缺陷试样的全场变形[J]

.实验力学, 2007, 22(3-4):379 ~ 384 (Pan B, Xie H M, Xu B Q, Dai F L. Ful-l

field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of specimen with discontinuity using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chanics, 2007, 22(3-4):

379~384(in Chinese))

[30] 张辉,张丽艳,陈江,赵转萍.基于平面模板自由拍摄的双目立体测量系统的现场标

定[J].航空学报,2007,28(3):695~701(Zhang H, Zhang Y L, Chen J, Zhao Z P.

Field Calibration of Binocular Stereo System Based on Planar Template and

Free Snapping. Acta Aeronautica & Astronautica Sinica, 2007, 28 (3): 695

~ 701 (in Chinese))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来源......................................................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会计研一20101311 黄晓纯 股利政策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界研讨的问题,现金股利又是股利分配的主要方式,对现金股利的行为研究非常重要,特别是自米勒和莫迪利安尼1961年提出股利与企业价值无关理论以来,学术界不断对他们的理论提出挑战。用代理理论解释股利政策是现代股利理论研究中的主流观点。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股东意愿方面,其中在公司内部因素颇多,多采用实证研究,多选取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上,如盈利能力、资本成本、现金流量、控股股东、上年的现金股利、资本结构、流动比率、市盈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刘淑莲,胡燕鸿(2003)以上市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的角度分析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以2002年6月深沪两地上市的1179公司中,按照25%的比例共随机选取了在2000年底以前上市的299家公司作为样本,并剔除该年已经被ST、PT的股票。提出派现能力假设和投资机会假设,选取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每股净现金流量、每股红利、股利与经营现金流量比例、股利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比例、资产负债率、非流通股比例、资产总额12个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与现金分红的相关性,主要采用分类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首先对每股收益、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又按照现金分红大小排序,分成11个子样本组,并且按照不同的股利支付比率(EPSR、FCFER)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上市公司是通过配股融资和发行新股解决分红现金不足的问题,最后将个样本的均值对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又得出结论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一般不超过会计收益或账面利润,但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现金分红超过其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其分红的现金来源于配股融资,且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决策当期的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在与现金流量指标的关系上,现金分红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关系相对较密切,股权自由现金流指标的解释性很差,以及相对来说,高ROE、高ONCF和高分红的公司,大多为传统产业,高ROE 和低ONCF公司中分红较少的公司一般属于高科技行业,这表明现金分红与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机会有关。 尹憬(2006)以沪市2004年度发放了现金股利的4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来研究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因素,假设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上年度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公司规模、每股净资产、负债比率为主要因素,即假设股权越分散,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以及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上年度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当年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公司规模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负债比率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低六大假设,选取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差来反映股权集中度,用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用03年发放过现金股利反映现金股利的持续性,用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公司的规模,每股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用相应的公式来表示,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运用了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在对假设作出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接受假设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与现金股利正相关,负债比例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情绪 (一)情绪启动 近年来,当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色彩时,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反应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情绪启动。这种情绪研究的发现为情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现代心理学产生不久以后,Williian James于1884年提出了被后人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但是由于情绪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困难,在其后的时间里情绪研究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情绪研究才出现了快速发展,早期情绪研究主要涉及情绪的生理唤醒、情绪脑机能定位、情绪的生理伴随模式、情绪发生序列、情绪与体内平衡、情绪与环境、条件性情绪反应、情绪与人格发展等课题。 情绪启动(affective priming)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有相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一致时(如: 阳光母爱蟑螂死亡),与具有不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不一致时(如:蟑螂母爱阳光死亡)相比,在前一种情况下,对目标刺激(母爱死亡)的加工会更快和更准确,这通常就被称为情绪启动效应。 [1] (二)内隐情绪 为我们所熟知,弗洛伊德是无意识研究的先驱之一,在他的《性学与爱情心理学》中第三章就是对无意识情绪的阐述。他认为,本能是要寻求一种与观念或情感状态的结合。原始的本能与观念的结合之后就产生认知,而原始的本能与情绪情感状态结合后,就成为外显的情绪情感,两种结合过程之中都会伴随压抑影响作用,往往就把这种原始的观念和情感称为无意识观念和无意识情绪。而且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并且指出无意识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在20世纪60年代后,现在心理学开始蓬勃发展,认知革命开始,而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也快速发展,因此内隐研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也相对开始成熟。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内隐社会认知揭示了无意识认知成分参与有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这些都为内隐情绪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什么是内隐情绪,当今研究中尚未有一致的可被所有人认可的界定,在1999 年,Kihlstrom在《无意识心理》中明确提出“implicit emotion”这个概念,表明 内隐情绪是指某种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经验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这种情绪状态独 立于他/她对这种情绪状态的有意识的觉知。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体意识到情绪、 情感及情绪状态知觉的外显情绪,内隐情绪则是归于一个人情绪状态引发的体 验、思想或行为的改变,而这种情绪状态的引发是阈下即无意识的。 [2] 二、内隐情绪的相关研究 目前内隐情绪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可以觉察到的,即被试可以意识到自身的情绪反应;第二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的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不能察觉到的,即被试的内隐情绪变化是被试没有意识到的。 (一)阈下引发的内隐情绪并且有外显反应

文献综述 完整版

XXX大学 文献综述 ***届 离子液体+ 溶剂二元体系电导率、表面 张力物性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XXX 专业XXX 指导教师XXX 填写日期XXX 离子液体 + 溶剂二元体系电导率、表面 张力物性研究进展

摘要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采用离子液体与各类溶剂形成二元体系研究究引起了全世界研究者的关注。针对离子液体二元体系常规理化性质的研究有利于了解离子液体的结构特性及新型离子液体的开发。离子液体二元体系的理化性质除受到温度和离子液体本身结构的影响外,还受到二元体系中溶剂极性和各组分含量等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的电导率、表面张力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大部分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γ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同一种离子液体浓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表面张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离子液体在相同温度下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浓度下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关键词:离子液体;电导率;表面张力 离子液体具有与传统有机溶剂截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其化学稳定性好、溶解性好、熔点低、不易挥发、可传热、可流动、对环境污染少,可作为绿色溶剂用于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被广泛应用,例如精细化学品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及有关合成、分离萃取、消除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1]。离子液体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催化、材料和萃取分离[2-5]等领域由于离子液体所具备的这些优点,近年来离子液体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一种可设计的功能型分子,即所谓的功能化离子液体(TSIL)。功能化离子液体是指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上引入官能团的离子液体,但其与离子液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核心离子与官能团影响着反应过程,与溶解于其中的溶质产生相互作用,导致最终过程优化的实现,更加符合实验和工业需求而受到重视。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不仅对离子液体+溶剂二元体系表面张力实验测定工作进展做了归纳,还对电导率方面的研究做了相应的综述。 1.离子液体+溶剂二元体系表面张力 目前,关于离子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还十分有限,表面张力是表面化学中最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3) 大数据定义 (3) 大数据来源 (3)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4)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5)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8)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9)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09学前(2)邵冰青00915517 国内外学着对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做了很多研究。幼儿自身特点、家庭、教师的特点以及幼儿和教师的互动环境都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形成。 一、与幼儿相关的影响因素 幼儿作为互动的主体,其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家庭的特点影响着互动的形成。研究表明,开朗、外向、行为积极地幼儿易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Fein,Gariboldi,Boni(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气质内向或是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和老师的互动情况。Brophy,Good认为,教师会格外关心那些与自己亲近的幼儿,而这些幼儿多是积极行动,成绩优异,能够表现自己的孩子。除了幼儿自身的气质外,幼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也影响着互动的结果。Erickson,Pianta(1989)指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依恋情况,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影响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与老师相关的影响因素 师幼关系还受到教师自身的特征,教师的教育观念等地影响。Rimm-kaufman(2002)的研究显示,教师对儿童的敏感反应是与儿童在课堂的积极调节紧密相关的,并且儿童与更敏感的老师进行互动比与不太敏感的老师互动显示出更多的主动行为。此外,奉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老师更能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Kagan,Smith(1988)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奉行“儿童中心”的教师比奉行“教师中心”的教师进行互动的时间更长,频次更多,对幼儿行为更为敏感。 三、与互动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国外新进研究表明,班额的大小会对师幼互动发生影响。Rimm-kaufman(2002)研究显示,初期被划分为勇敢的儿童在班额较大的课堂中更容易出现拒绝任务的行为,更可能讲话,更可能向教师提出请求。Blatchford(2003)研究显示,在小班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为流畅,更富有个性化,但在大班教学中,幼儿更可能与同伴进行互动,而与老师互动减少。此外,幼儿园处于的环境中的噪音,卫生情况也对师幼互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贾克(2000)研究表明,幼儿园处于的地区往往噪音级别很高,容易影响幼儿的情绪,老师也更易产生怠倦感。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633698.html,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作者:王龙祥刘扬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8期 【摘要】在我国关于产融结合的研究中,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现有相关实证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对效应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主要观点的回顾和评述,为未来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融结合企业绩效企业效率评价方法 一、引言 企业产融结合是产业和金融通过一定途径进行协同发展的模式[1]。在许多发达国家,产 融结合都得到实践,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过度金融化也压垮了一些大型产业集团。这表明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我国产融结合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并于9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降低交易费用,消除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通过构建内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带来积极作用。但随着德隆、农凯等企业集团相继发生严重危机,研究人员开始围绕产融结合的效应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现有相关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脉络梳理,提炼精要,论其优劣,以期为我国未来产融结合效应评价建立更广阔的视野。 二、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现阶段我国关于产融结合效应评价的文献中,学者们大都将焦点放在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上。傅艳(2004)认为,若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大于零,即为有效的产融结合[2]。这一观点成为学者们在研究产融结合效应时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若实施产融结合后企 业绩效或企业效率提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产融结合的正效应。 (一)企业绩效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林世协(2004)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3]。李革森(2004)考虑到证券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选用市盈率 和每股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模型[4]。张庆亮和孙景同(2007)首先以每股收益和净资 产收益率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产融结合前后的经营绩效;其次以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为被解释变量、金融参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研究[5]。徐赐豪(2009)从企业发 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六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2) 大数据定义 (2) 大数据来源 (2)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3)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4)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8)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 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 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 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 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 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 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则简单明了: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 大数据来源 1)来自人类活动:人们通过社会网络、互联网、健康、金融、经济、交通等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微博、病人医疗记录、文字、图形、视频等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是《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早前有些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规划分析,但如今经济已经步入了“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其波动情况值得关注,并且在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各国竞相压低本国汇率的外部情况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漩涡中心。因此基于“后危机时代”这个大背景,本文的论述对今后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早前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大胆地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置于“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来进行研究,对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有关人民币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及人民币汇率理论的文献期刊。

1 后危机时代 1.1后危机时代的概念 所谓后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就是指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主要世界组织和预测机构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于乐观,连续几次上调预测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0年1月26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3,9%,高于该组织2009年10月预计的3.1%;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会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增幅,预计增幅为4.3%,也高于上次预计的4.2%。其中,2010年美国增长2.7%,欧元区增长1.0%,日本增长1.7%。在金砖四国中,中国增长10.0%,印度增长7.7%,巴西增长4.7%,俄罗斯增长4.0%。全球经济正在进入好于预期的复苏期,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将保持平稳低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报告中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2.1%和6.0%,2011年增速将达到2.4%和6.3%。 1.2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一是世界市场比危机之前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会提高储蓄,减少消费。 二是新兴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将有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美国、西欧经济不会衰退或者负增长,但会有一段时间的零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势头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印度明年要达到9%,拉美国家明年会有5%左右的增长。 三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回归实体经济。金融永远是和风险相联系的,过去片面强调金融,过度依赖金融。现在各国开始认识到,要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基础。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现代西方学者财政政策效应理论文献综述

第25卷第4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10月Vol.25,No.4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ct.2004经济研究 现代西方学者财政政策效应理论文献综述 匡小平,龙 军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增长,是一个既具有重要理论意 义,更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自凯恩斯理论问世以来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财政政策效应的主 要指标是财政乘数,因而本综述主要讨论关于财政乘数问题的理论文献,其中主要涉及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 收对乘数的各种影响,目的在于判断财政扩张对经济产生刺激效应的条件。由于财政政策无非是通过作用于 供给、需求和制度而产生效应,故本综述分别从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供给效应和制度约束三方面阐明西方学 者的主要研究文献是如何解释财政乘数的决定因素的。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效应;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04)04-0076-06 作者简介:匡小平(1962-),男,湖南双峰人,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与财政政策; 龙军(1978-),男(侗族),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财政理论政策。 财政政策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有无效应、有多大效应以及效应的产生过程和实现路径如何,历来是经济学家们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必须认真考虑和回答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亦是区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各大经济学流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献,既有理论研究文献也有经验研究文献。对于浩如烟海的这些研究成果,即使要进行粗略浏览亦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巨大工程,为此,本综述将对近年来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的主要理论研究文献进行阐述,以明确这一领域财政政策理论的发展轨迹,把握其目前动态,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的财政政策效应(尤其是近年来实行的并将继续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提供一个国际参照平台。之所以要将文献综述限定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方面,除了有关文献数量过多这一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人们研究重点的转移和这方面研究成果对我国具有的更大实际参考价值。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西方学者对财政政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导致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差额的高额财政赤字、财政政策的经济稳定作用,以及如何精心设计税收制度和安排支出项目以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话,那么,随着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困境,印尼、韩国和泰国经济因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严重衰退,以及最近美国和欧洲经济萎靡不振,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主要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发挥的经济刺激作用方面了。 由于人们通常用财政乘数来说明财政政策的 收稿日期:2004-09-20

大数据外文翻译参考文献综述

大数据外文翻译参考文献综述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原文: Data Mining and Data Publishing Data mining is the extraction of vast interesting patterns or knowledge from huge amount of data. The initial idea of privacy-preserving data mining PPDM was to extend traditional data mining techniques to work with the data modified to mask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e key issues were how to modify the data and how to recover the data mining result from the modified data. Privacy-preserving data mining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running data mining algorithms on confidential data that is not supposed to be revealed even to the party

running the algorithm. In contrast, privacy-preserving data publishing (PPDP) may not necessarily be tied to a specific data mining task, and the data mining task may be unknown at the time of data publishing. PPDP studies how to transform raw data into a version that is immunized against privacy attacks but that still supports effective data mining tasks. Privacy-preserving for both data mining (PPDM) and data publishing (PPDP)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because it allows sharing of privacy sensitive data for analysis purposes. One well studied approach is the k-anonymity model [1] which in turn led to other models such as confidence bounding, l-diversity, t-closeness, (α,k)-anonymity, etc. In particular, all known mechanisms try to minimize information loss and such an attempt provides a loophole for attack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survey for most of the common attacks techniques for anonymization-based PPDM & PPDP and explain their effects on Data Privacy. Although data mining is potentially useful, many data holders are reluctant to provide their data for data mining for the fear of violating individual privacy. In recent years, study has been made to ensure that the sensitive information of individuals cannot be identified easily. Anonymity Models, k-anonymiz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the focus of intense research in the last few years. In order to ensure anonymization of data while at the same time minimizing the inform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