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立面设计概述

建筑立面设计概述

建筑立面设计概述
一、欧式风格:建筑立面设计风格采用简约欧式,整体建筑线条简洁、利落,以完美协调的手法呈现浪漫和高贵的气质。

屋顶设计摒弃多余的过时装饰,采用简洁明了的线条,简约稳重。

色彩上的明暗运用给人视觉的冲击,色彩搭配典雅富有品质,结合透明玻璃窗,精致的细部处理,明亮、轻快的建筑色彩给人雍容华贵之感。

整个立面是对称的,也是简约的,有一种纵向和挺拔的感觉。

二、现代风格:建筑立面设计采用现代简约的风格,体型简约、纯净,整个立面简洁、规整。

屋顶简约现代,钢材框状造型,注重线条的运用,具有力量美。

冷暖色调的对比搭配,既庄重雅致,又跳跃时尚。

大量运用块状的几何图形,使得整个建筑立面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墙面材质与玻璃的和谐运用打造了一种现代时尚的品质感。

三、中式风格:建筑立面设计通过对中式居住文化的理解和提炼,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形成新中式建筑风格。

建筑外立面色彩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白色和灰色为主色,柔和的中性色彩,给人优雅温馨、自然脱俗的感觉。

运用地域色彩浓重的灰砖与徽居中常用的白色粉刷墙的对比,形成雄浑、宏大的气势。

整体造型以简单的直线条表现中式的古朴大方,显得清雅含蓄,端庄大方,传统风韵与现代舒适感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第四章 古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

第四章 古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
3)内蒙古包头市 大青山阿善祭祀遗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红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结构体系
红山文化
穴居-木骨泥墙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巢居-木构干阑
精品课件
建筑材料
精品课件
红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建筑类型
祭祀建筑 红山文化
住宅 墓葬 陕西龙山文化
A.板梁结构 山东沂南石墓
精品课件
B. 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精品课件
(2)砖石结构发展 2)砖
拱券技术
精品课件
(三)“高”与“大”的 (1)春秋战国秦-高台建筑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 布局已经开始形成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精品课件
院落
2)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 A。合院形式 B。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 C。已使用了瓦,个体较大,主要用
于屋脊檐口等重要部位 D。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
精品课件
结构体系
中原:木架夯土 长江流域:干阑
精品课件
1)商代宫殿复原
精品课件
2)湖北蕲春干栏式建筑 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
精品课件
商代城址
精品课件
1)河南偃师二里头尸沟乡商城
精品课件
2)郑州商城
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
城内:宫殿,宗庙 城外:作坊,住宅
图片来源:张光直
精品课件
3)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 商代后期最重要的遗址
古代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立面设计过程: 1、确定平面结构与柱网类型; 2、对侧样(横剖面)进行设计; 3、施工阶段,材料下料画线制作与拼装等。 也有先定造型和后定平面和结构的。

建筑物立面设计指南

建筑物立面设计指南

建筑物立面设计指南建筑物的立面设计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个精心设计的立面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外观美观度,同时也能够体现建筑的功能和风格。

本指南将重点介绍建筑物立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创作中更好地把握立面设计的要领。

一、立面设计原则1. 风格统一:建筑物的立面设计应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

无论是现代风格、古典风格还是其他风格,立面的设计元素应与整个建筑风格一致,形成统一整体的效果。

2. 材料选择:在选择立面材料时,考虑其耐久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同时,材料的质感和颜色也要与整体设计风格相匹配,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外观。

3. 比例协调:建筑物的立面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协调,不同部分之间的比例要匹配。

细节部分的设计也应遵循整体的比例原则,避免出现视觉上的不协调感。

4. 功能性考虑:立面设计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

不同功能区域的立面设计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区分,体现出不同的功能特点。

5. 自然光与通风: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空间的自然光照和通风需求,立面设计应合理设置窗户、阳台等元素,以满足建筑物内部的舒适性。

二、立面设计注意事项1. 考虑环境:建筑物所处环境是立面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针对不同的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色彩,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2. 强调建筑重点:确定建筑物的主视觉焦点,通过立面设计突显其特点。

主视觉焦点通常是建筑物的入口或者是建筑物的标志性元素,具有引人注目的效果。

3. 保护隐私:在立面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隐私的保护。

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如使用纱窗、百叶窗等,来实现对隐私的保护。

4. 考虑安全性:立面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安全性。

建筑物的外立面应设置合适的护栏、防护设施等,确保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安全。

5. 可持续性设计:在立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可持续性因素。

选择可再生材料、节能材料,设计具有能源节约功能的立面结构等,都是可持续性设计的体现。

某古建筑剖立面和立面设计CAD图纸

某古建筑剖立面和立面设计CAD图纸
0.51.1.1.51.59.14.1-1140X120120X110140X120120X110摔网椽歇山亭屋面仰视图1:50老戗嫩戗1:50歇山亭屋面仰视图摔网椽老戗嫩戗详结施-0.600300X150剖面图25-25-0.300花岗石150X170花岗石1:50150X170-0.300水榭屋面仰视图黄瓜环脊厚木板4.0803.000%%p0.000大梁%%c24070X200上槛100X80100X80下槛厚花岗石40枋子砖细面310X40桁条%%c180童柱上%%c180下%%c260154.3004.080童柱上%%c180下%%c2603.000%%p0.000%%C200下%%C160上厚砖细面40%%c16060X80%%c1602.600%%p0.0003.410桁条%%c180短机60X80X7201:50-0.300150X170300X150300X15024-241:50剖面图4.300%%p0.0002.7003.260吊顶2.600%%c1801:5023-23剖面图1:101:101:5花窗断面水泥1:3钢丝网外粉砂浆刷白色外墙涂料%%c18060X4070X50椽子140X120160X140老戗嫩戗飞椽荷包状40厚花岗石-0.600%%p0.000摔网椽4.300%%c1602.8003.66070X200%%p0.000详结施%%c1604.3002.8003.660%%c160J苏泛水做法详%%C160下%%C20060X80X320上3.400菱角石宽花岗石梁280X3003.000用料参见-0.300%%p0.000吊顶3.000建施2.800剖面图14-141:100吊顶剖面图15-15300X160300花岗石-0.300%%p0.000吊顶1:100-0.3002.8003.000%%p0.000-0.30012-127.8703.5006.

建筑学中的建筑立面设计要点

建筑学中的建筑立面设计要点

建筑学中的建筑立面设计要点建筑立面设计是建筑学中一个重要的设计方面,它不仅仅是建筑外观的表现,还承载了建筑功能、结构、材料、环境等众多因素。

优秀的建筑立面设计能够使建筑融入环境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学中的建筑立面设计要点。

一、充分考虑功能需求建筑立面设计首先要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

不同类型的建筑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因此立面设计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功能合理布局。

例如,商业建筑的立面设计应突出商品展示的功能,办公楼的立面设计应兼顾隐私和采光等需求。

在考虑功能需求时,还需要将建筑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因素纳入考量。

二、与环境协调统一建筑立面设计要与环境协调统一,融入自然或城市环境中。

对于自然环境来说,建筑的立面设计应尊重自然景观、地形地貌等,并且在材料的选择上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呼应。

对于城市环境来说,建筑的立面设计应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形成连贯的城市景观。

此外,还可以通过色彩搭配、植物景观等手段增加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度。

三、突出建筑表达建筑立面设计是建筑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立面设计可以突出建筑的主题、风格,表达设计者的理念和意图。

例如,现代风格的建筑立面通常简洁、几何化,传达简单、开放的现代氛围;而古典风格的建筑立面则常常采用对称、精细的装饰元素,强调稳重、庄重的特点。

在立面设计中,建筑师可以通过立面材料的选择、立面造型的处理等方式,使建筑立面充满艺术感,达到与内部空间相呼应的效果。

四、合理运用材料和技术建筑立面设计的材料以及技术的运用也是决定建筑立面表现效果的重要因素。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耐久性、适应环境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

常见的建筑立面材料有玻璃、石材、金属、陶瓷等,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实现立面的变化和丰富性。

同时,技术的运用也为建筑立面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屏风设计、遮阳系统等,可以改变建筑立面的形态和功能。

五、注重节能环保在当今社会,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古村建筑立面改造方案

古村建筑立面改造方案

古村建筑立面改造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始立面改造之前,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古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估,了解古村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同时制定改造目标和原则。

二、保护与修复在改造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保护古村建筑的原貌。

对于有破损部分的古村建筑,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

修复工作应该尽量保留原有的材料和工艺,不改变原有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应该使用符合历史和文化特点的材料进行修复,以保证修复后的古村建筑与原貌相符。

三、立面设计立面设计是古村建筑立面改造中最关键的环节。

设计师需要根据古村建筑的特点和风格,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进行设计。

设计的目标是在保持古村建筑的历史和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提升其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1.色彩搭配:色彩是立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选择传统的土黄色、赭石色等,以保持古村建筑的传统风格;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和环境选择其他颜色,以突出区域的特点。

2.窗户设计:窗户是古村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窗户的设计应符合古村建筑的风格和特色。

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古典的窗户造型,也可以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突出窗户的造型和线条。

4.灯光设计:灯光设计是立面改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可以增强古村建筑的夜景效果和吸引力。

应该选择合适的灯具和照明方式,以凸显重点建筑和立面的特点。

四、绿化与景观设计在立面改造中,还应该加强对古村建筑周边环境的绿化和景观设计。

可以在古村建筑的前院和街道两侧种植绿化植物,以增加古村建筑的绿意和生态氛围。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景观元素,如花坛、水池等,以增加古村建筑的景观效果和吸引力。

五、规划与管理完成古村建筑立面改造后,还需要进行规划和管理工作。

应该制定相关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古村建筑和改造成果的长期保护和管理。

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者委员会,负责古村建筑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工作。

通过以上的改造方案,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提升古村建筑的价值和吸引力。

立面改造不仅可以使古村建筑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还可以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游览体验,提升古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1. 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包括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等。

屋顶的曲线和坡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美和灵动。

2. 屋脊:屋脊是屋顶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有各种装饰物,如螭吻、仙人走兽等。

屋脊的造型和装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和地位。

3. 飞檐:飞檐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的特殊形式,其形如飞鸟展翅,具有独特的美感。

飞檐的高度和曲率也是体现建筑等级和风格的重要标志。

4. 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用于支撑屋檐和出挑的部分。

斗拱的形式多样,有单挑、双挑、多挑等,其精美的雕刻和装饰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5. 台基:台基是建筑的基础部分,常采用砖石砌成,有不同的高度和形式。

台基的高低和装饰也是体现建筑等级和地位的重要因素。

6. 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色彩以红色、黄色、绿色等为主,这些
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寓意和等级。

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式建筑立面特点设计说明

中式建筑立面特点设计说明

中式建筑立面特点设计说明
中式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面设计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对称性:中式建筑立面设计非常注重对称性,整体呈现左右对称或中轴对称。

这种设计手法强调“中和”,寓意着阴阳平衡、万事万物的和谐。

2. 层次分明:中式建筑的立面设计通常体现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建筑高度一般都是三层或五层,并配备有显眼的屋顶和檐口,整体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感觉。

3. 斗拱和雕刻:中式建筑立面设计中常常会使用斗拱和雕刻等元素,斗拱用于加固建筑结构,雕刻用于装饰建筑表面。

这些元素都具有强烈的中国古典风格,是中式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

4. 窗户:中式建筑的窗户设计非常独特,窗户一般都小巧玲珑,采用木质窗格,中间经常有花草鸟兽等图案。

这些窗户一方面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式建筑的美学风格,另一方面还能够满足建筑的通风、采光等功能。

总之,中式建筑的立面设计有很多特点和特色,这些特点和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毗诃罗式石窟
有檐式。早期石窟多有木构窟檐,由于木材容易腐烂,现
已无存。麦积山、云冈、天龙山石窟中有一些带石檐的石 窟,可以想象到木构窟檐的形制。石窟檐多为3间4柱式, 屋檐上刻有瓦垄、鸱尾和斗拱,窟檐覆盖的空间是一个过 渡性空间,很像当今建筑的门廊。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最 好证明。
有檐石窟的空间形式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 布局已经开始形成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院落
2)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 A。合院形式 B。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 C。已使用了瓦,个体较大,主要用 于屋脊檐口等重要部位 D。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
结构体系
中原:木架夯土 长江流域:干阑
1)商代宫殿复原
B.陕西半坡村遗址 分为三个区域: 南:居住区
北:墓葬区
东:制陶窑场
以一个大房子为核心,其他 小房围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
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
社的活动情况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2)穴居—木骨泥墙
A.陕西半坡村遗址
早期:半穴居—下部挖土形成,上部空间构筑而成
中期: 围护结构:木骨泥墙 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
1)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女神庙全景,自北向南看
1)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 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 ■ 室内墙面装饰
2)内蒙古包头市 大青山莎木佳祭祀遗址
3)内蒙古包头市 大青山阿善祭祀遗址
红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结构体系 红山文化 穴居-木骨泥墙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巢居-木构干阑
a敦煌莫高窟北魏254号窟 b云冈石窟北魏6号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0窟塔柱
覆斗式石窟。此类型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没有中心
塔柱,左、右、后三侧或后壁有壁龛。窟顶为覆斗式,也 有少数为攒尖式,均为模仿木构的做法。
毗诃罗式(僧院型)。其
平面大多为方形,前面为 入口,左右有小室,后壁 凿佛龛。两侧的小室空间 很小,只能容一僧禅坐。 毗诃罗式窟型很少,只见 于北朝,如敦煌莫高窟的 第285号窟。
中国传统建筑形象的奠基期
院落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1)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a. 80cm夯土台,东西约 108m,南北约100m
b.面阔八间殿堂一座,南 面有门的遗址,封闭庭院 (廊院) c.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 木架夯土建筑庭院
二 里 头 一 号 宫 殿 殿 堂 平 面
《考工记》有关于“一堂”、“五室”、“四旁”、“两夹” 的说法。二里头一号宫殿的内部空间就大体按着上述说法组织 的。该殿前部正中有面阔6间,进深两间的“堂”,估计是举行 仪式、接见群臣、处理政务的地方。其后6间为“五室”,为休 息的居室。“堂”的左右为“四旁”,后部的左右角为“两 夹”。“旁”与“夹”都是附属用房。中国宫殿的最初形态为 “前堂后室”,从现有资料看,二里头应为这种形态最早的实
秦咸阳宫殿一号宫殿
遗址
(2)汉:高建筑—多层木柱梁式塔楼出现
纵观秦汉建筑有以下成就及特点:
1 类型丰富,除都城、宫殿、陵墓、园林、住宅外,尚有
佛教建筑、官署、祠堂、粮仓及阙(古代皇宫两边供了望 的楼,也指神庙、陵墓前树立的石雕)、亭、谢等。
2 建筑技术发展,充分掌握了夯土技术,木结构体系已渐
泥。
木骨泥墙出现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建筑由地下到地上的关键。
直立的墙体,倾斜的屋盖,奠定了后世建筑的基本形象。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3)白灰抹面 甘肃秦安大地湾
(2) 陕西龙山文化(前2300-前2000)
“吕”字形平面
(2) 陕西龙山文化(前2300-前2000)
古代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立面设计过程: 1、确定平面结构与柱网类型; 2、对侧样(横剖面)进行设计; 3、施工阶段,材料下料画线制作与拼装等。 也有先定造型和后定平面和结构的。
4.1 中国古代建筑的立面特征与发展沿革
4.1.1 历代建筑立面样式的发展流变
中国古建筑立面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细部与构件的 样式变化之上,而这些变化大多与结构方式、地域 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4、魏晋南北朝(220-589)
建筑特点:佛教建筑—佛寺,石窟,塔
山水园林
永宁寺遗址平面
北魏最大的佛寺--洛阳永宁寺,塔院式布局
现存最早的佛塔: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平面
位于河南登封市,建于北魏正光四 年(公元523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密檐式砖塔,也是唯一一座平面十二边 形的塔。该塔全高39.8m,底层外径 10.6m,内径约5m,壁体厚2.5m。塔 身建于简朴的台基上。塔身腰部有一组 挑出的砖叠涩,将塔身划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素平无饰。上段四个正面辟券门 ,贯通上下两段。门上做火焰券面装饰 。上段其余八面各砌出一个单层方塔形 的壁龛,龛门也用火焰券面。上段塔身 12面转角处均砌出八角形壁柱,有宝珠 莲瓣柱头和覆莲柱础。塔身上部层叠15 层塔檐,均为砖砌叠涩檐。各层檐间只 有短短的一段塔身,每面均辟有小龛和 小窗。多数小窗仅具窗形,并不通透。
试分析各历史时期古建筑立面特点?
1、原始社会时期(远古至公元前2070年)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1)聚落,大房子
大房子
北组
大房子
中心广场 A.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西组
大房子
东组
大房子
南组 大房子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1)聚落,大房子
攒尖和歇山,重檐屋顶造型也已经出现; 2、多层式楼阁开始大量出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高 台建筑到东汉时被多层式楼阁取代; 3、汉代的屋脊从出土的明器来看,正脊相对较短,脊饰 风格朴实无华,多为直坡屋面,盛行的装饰题材是凤鸟题 材,武帝后逐渐改凤鸟为鸱尾; 4、建筑上斗拱大量出现,形式多种多样,以一斗两升最 为常见,斗拱的样式还没有定型,出现了多种断面与形式 的拱,但多为横拱,没有出挑,使建筑形象丰富多彩;
2)湖北蕲春干栏式建筑
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
商代城址
1)河南偃师二里头尸沟乡商城
2)郑州商城
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 城内:宫殿,宗庙 城外:作坊,住宅
图片来源:张光直
3)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 商代后期最重要的遗址
宫殿宗庙区平面
建筑技术
a.瓦的发明与应用,解决了屋顶 的防水问题 b。陶水管的使用,解决地面排水 的问题 c.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 d.斗拱的概念
建筑材料 红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建筑类型
祭祀建筑 红山文化 住宅 墓葬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住宅 河姆渡文化 墓葬
建筑空间
建筑群,轴线 红山文化 大房子 复合平面 陕西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长屋 河姆渡文化
2、青铜时代--夏商与西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城与郭:筑城以卫君;筑 郭以卫民
(二)建筑技术
(1)木构架技术渐趋成熟 1)结构体系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
2)斗拱普遍使用
(2)砖石结构发展 1)石
A.板梁结构
山东沂南石墓
B. 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2)砖石结构发展 2)砖
拱券技术
(三)“高”与“大”的 (1)春秋战国秦-高台建筑 追求 春秋战国时,高台建筑和园囿兴盛。“台”是用夯土分
层筑成,或利用原有的高地,经切割、修整、加高而成。台 呈阶梯状,逐层收小,顶部往往建主要殿堂,为娱乐场所。 春秋战国时期,园囿发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先秦诸子齐力 推进“天人合一”的观念。老子重视“自然”和“无为”; 孔子进一步把自然山水人格化,把山水的特性与人的德行相 关照。
(三)“高”与“大”的 追求 (1)春秋战国秦-高台建筑
第四章 古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
沈阳建筑大学
本章内容
4.1 中国古代建筑的立面特征与发展沿革;
4.2 传统建筑立面设计的样式选择与一般方法; 4.3 建筑立面形式和功能的配合。
从立面设计来讲,中国传统建筑单体在立面造型上主
要有两个特点: 1、三段式,即建筑立面由屋顶、屋身、台基三段构成; 2、丰富多彩的屋顶式样,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 硬山、攒尖、,瓦型较大,瓦当样式至秦开始逐步由






半圆形过渡到圆形,样式繁多,滴水多为带形和齿形,此 时琉璃已经出现,但还未用于屋面; 6、柱的造型,除了圆柱以外,秦代出现了方柱,到了汉 代,更出现了八角柱、束柱等多种形式; 7、柱子普遍比较粗壮,柱直径与柱高比一般为1:5左右; 8、窗的形式多为直棂窗为多,也出现了菱形与锁纹窗的 形式; 9、栏杆上的望柱、寻杖、阑板等诸构件都已齐备; 10、台基部分还相对简单; 11、建筑色彩以朱、白为主; 12、砖石用于建筑有了很大进展。
5、隋唐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熟与定型时期
(一)木构建筑基本定型
1、以宫殿为代表的主流建筑完成从土木混合
结构到全木构的转变;
2、殿堂厅堂两种不同木构架已经形成;
3、斗栱成熟,成为构架的组成部分;
4、以材份为模数的木构架设计方法基本定型

(一)木构建筑基本定型
1、以宫殿为代表的主流建筑完成从土木混合结构 到全木构的转变;
三国两晋南北朝建筑立面特点:
12、柱子开始纤细,方柱、圆柱也多有收分;伴随佛教的
传入,出现束莲柱的新形式、以及覆盆与莲瓣两种新的柱 础; 13、立面勾栏的形式除去汉代的栏杆样式外还出现了勾片 式的栏板; 14、台基的处理变得细致,出现了直线叠涩和束腰的须弥 座,多用于塔基,台基外侧出现了散水; 15、建筑立面装饰也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多种新的题材, 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莲花、卷草纹和火焰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