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方法6米(新)
高支模施工方案

1.1高支模施工方案1.1.1施工部署1.1.1.1高支模施工整体思路(1)针对高支模的特点, 经我们分析, 高支模的主要承重部分是支撑, 而模板支撑的设计计算出自脚手架设计计算, 但它与脚手架有一定的差别, 主要是: 一是承受垂直荷载大; 二是在施工中砼输送、倾倒、振捣混凝土作业会增加垂直、水平荷载, 使它产生较大的振摆; 三是它无刚性连墙杆牵拉约束摆动, 因此, 这对模板支撑稳定, 尤其是对高支模的稳定很不利。
(2)高支模坍塌事故都是失稳破坏造成的, 而且都是先从局部坍塌, 使钢筋混凝土牵动模板支撑往坍塌处倾倒, 造成大面积坍塌。
因此, 针对高支模承受荷载和结构特点, 增大荷载分项系数, 设置水平拉杆, 设置剪刀撑、设置斜撑加固, 以提高高支模的整体稳定强度。
根据本工程不同部位高支模特点以及代表性不同, 我们对取较大截面的梁及支模高度较高的板进行构造设计及验算。
1.1.1.2主要高支模体系选型一览表1.1.2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 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 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b.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 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 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 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 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 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 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 但变化不要过多;(3)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 不宜超过1.5m。
(4)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 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 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b.在任何情况下, 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5)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 每隔10--15m设置。
六米高支模板方案

3.11.1 高支模施工方法及具体措施3.11.1.1高支模梁板设计情况2#楼一层层高 5.1m,最大梁尺寸为300mm×800mm,板厚100mm;3#楼一层层高6.27m,最大梁尺寸为300mm×800mm,板厚100mm;由于设备安装的需要, 3#楼从一层至四层都留有尺寸为13500m×24000m,大洞,屋顶板最大梁尺寸为550mm×1400mm;4#楼一层层高 6.3m,最大梁尺寸为400mm×800mm,板厚100mm;5#楼地下室层高6.5m,地下室顶板厚度180mm, 最大梁尺寸为300mm×1400mm,5#楼一层层高5.17m,最大梁尺寸为300mm×800mm,板厚120mm;6#楼一层层高 6.27m,最大梁尺寸为300mm×800mm,板厚100mm;7#楼一层层高 6.27m,最大梁尺寸为300mm×800mm,板厚100mm;8#楼一层层高 5.1m,最大梁尺寸为300mm×800mm,板厚120mm,通道高度8.33m,最大梁尺寸500×2100mm;9#楼一层层高 6.3m,最大梁尺寸为400mm×800mm,板厚120mm;10#楼一层层高 6.3m,最大梁尺寸为400×800,板厚100;11#楼地下室层高 5.17m,地下室顶板厚度250mm, 最大梁尺寸为500mm×1000mm,一层层高 5.1m,最大梁尺寸为350mm×800mm,板厚120mm;12#楼1层层高6.72m,最大梁尺寸为300mm×800mm,板厚100mm;13#楼一层层高 6.72m,最大梁尺寸为300mm×800mm,板厚120mm;14#楼一层层高 6.72m,最大梁尺寸为300mm ×800mm,板厚100mm。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为确保高支模专项施工的圆满成功,我们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了一份全新的施工方案,旨在提高效率、确保质量、保障安全。
以下是我们的最终版本,以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贡献一份力量。
一、施工前期准备在进入正式施工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周密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对地质勘察数据的精准分析,我们对施工地点的地基特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材料选用与质量控制在高支模专项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牢固稳定,我们采用了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材料,对每一批材料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项目要求。
三、技术手段创新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创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先进的支模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我们实现了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调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四、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安全是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我们从多个维度出发,建立起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培训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智能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五、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推进高支模专项施工的同时,我们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工程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六、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始终秉持社会责任的理念。
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回报率。
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建设,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最终,我们深信这份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将为工程的成功竣工提供有力保障,为业主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项目的圆满完成而不懈努力。
高支模施工方案(最终版)

高支模施工方案(最终版)在现代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案。
高支模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认真制定和执行。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高支模施工方案的要点和重点,以期为相关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1. 工程背景高支模是一种利用模板系统来支撑和保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结构(如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的施工中。
其特点是支撑系统简单、搭拆方便、可重复利用,使得施工进度得以加快、工程质量得以保障。
2.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施工范围和施工周期。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沟通和协调。
•安全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确保安全设施完善、施工人员培训等。
3. 施工流程3.1 支撑系统搭建首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搭建支撑系统,并对支撑系统进行检测和调整,确保其稳定可靠。
在搭建支撑系统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执行,避免出现支撑失稳的情况。
3.2 混凝土浇筑在支撑系统搭建完成后,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或者漏浆等现象,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3.3 支撑系统拆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支撑系统可以进行拆除。
在拆除支撑系统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
同时,还要注意防护设施的设置,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质量控制:•对支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对支撑系统拆除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拆除操作规范。
5. 施工总结高支模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最新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最新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高支大模板来进行模板支撑和混凝土浇筑的一种施工方法。
这种施工方法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从工程特点、施工准备、高支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给出一套科学、高效的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一、工程特点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求准备好建筑模板和支撑材料,确保质量合格。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和配料材料。
2.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高支模板的组装、拆卸和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领。
3.施工设备:准备好各种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吊装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
三、高支模板的安装和拆除1.模板安装: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纸进行模板支撑的布置和安装。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支撑材料和连接方式。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规范进行组装,确保安全可靠。
2.模板拆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模板拆除。
按照拆除顺序和拆除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模板拆除的顺利进行,并注意保护已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
四、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材料特性和施工进度准备混凝土,并配制合适的配料比例,确保浇筑出质量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2.浇筑工艺: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
尽量采用连续浇筑,避免出现冷缝和接缝,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3.浇筑质量控制: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控制手段,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安全措施1.设立安全警示标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醒其注意施工现场的各种危险和风险。
2.安全防护设备:合理配置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索、安全网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定期检查:定期对模板、支撑结构和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1. 前言本文档提供深圳某医院大楼高支模施工方案,主要针对建筑层高为6米的框架结构设计。
本文档将包括:支模概述,支模材料,支模设计,支模施工流程以及支模施工安全等内容。
2. 支模概述高支模是一种专业的建筑施工工艺,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中。
此工艺可减少模板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支模材料在本项目中,高支模的主要材料是PP支撑杆,钢扣件和模板板材。
支撑杆的直径将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板材厚度为16毫米。
这些材料符合国家建筑安全标准,质量可靠。
4. 支模设计支模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
使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包括支模尺寸、构造和支撑杆的数量等。
设计的重点是确保支模结构稳定可靠,能够承受建筑物自身重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荷载。
设计中还应考虑支模的拆卸过程,以确保施工的方便和操作的精确性。
5. 支模施工流程支模施工流程通常由支模的搭设、模板板材的安装、支撑杆的布置组成。
在安装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支模结构的稳定性,认真核对并调整每个支点的角度。
安装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和安全审核。
6. 支模施工安全支模施工需要遵循严格的安全规范,使用符合标准的材料和设备。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配备安全护栏以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施工中应注意防止材料掉落、设备损坏等事故的发生。
7. 结论该支模施工方案是在仔细研究和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
在支模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中的规定操作,以确保高品质的施工成果。
我们相信,该方案将为深圳某医院大楼的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高支模施工方案(钢管)(修改)

高支模施工方案(钢管)(修改)一、方案介绍高支模施工方案是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通过使用钢管等材料搭建起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建筑物的模板和混凝土浇筑。
本文探讨了基于钢管材料的高支模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二、施工流程1. 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认地基和基础状况符合施工要求,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钢管、连接件、模板等施工材料和工具。
2. 支撑结构搭建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将钢管和连接件组装成支撑结构,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满足施工要求。
3. 模板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安装模板,按照设计要求和线型要求进行调整和固定。
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保证模板与支撑结构的稳固连接。
4.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浇筑,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坡度,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并避免产生裂缝和空鼓现象。
5. 支撑拆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支撑结构的拆除工作。
按照拆除顺序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对结构和混凝土造成损坏,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相关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其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包括:•对支撑结构和模板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结构稳固、模板平整;•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坡度、浇筑速度和充实度,避免产生缺陷;•定期检查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四、施工注意事项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和质量问题;•加强安全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防雷和防坠落等安全工作;•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统一。
五、总结高支模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支撑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
通过对钢管材料的应用和修改完善,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推动工程建设的稳步发展和提升。
高支模施工方案6米

高支模施工方案6米第一章:方案文本第一节.工程概况根据宜建(2011)7号文件,混凝土模板支撑高度大于5m属于高支模。
本工程位于宜兴市城东新区,东虹路南侧,枫隐路东侧,总建筑面积75387平方米,该项目由1幢31层与3幢32层构成,楼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计划开竣工时间为2011年5月1日-2013年4月30日,目前进行地下室基础垫层施工。
需要论证的结构部位为:主楼地下室层高 5.32m,主楼首层高度6米。
工程中的“高支模”设计计算则是在该工程中选择最不利的模板系统进行设计与验算即可。
因此,该工程选择首层、负一层两层进行设计验算。
构件尺寸及操纵界面的选取(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格》(JGJ1162-2008)(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待颁布)(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8)工程结构施工图(9)《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第三节. 危险源与有关操纵措施高支模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部位是:模版支架、高处作业、施工用电等。
危险源的评估、识别及操纵措施见表4-9、表4-10。
危险源评估及操纵措施(施工用电)表4-10第四节、材料选用木枋选用50×100云杉一等材,模板使用15厚九夹板,规格为1830×915mm,模板支撑体系使用φ48×3.0mm钢管搭设,立杆下垫块使用厚50mm,宽250mm长条木板。
第五节、模板工程制作1、木枋加工时,工程所用木材应统一规格尺寸,木枋窄面、大面均应刨平直,且大面与窄面成直角。
2、梁板模、墙模、柱模均应按图纸尺寸,并根据进场的材料规格、形状与施工规范要求下进行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兴山水仁和四期“高支模”施工方案
第一章:方案文本
第一节.工程概况
根据宜建(2011)7号文件,混凝土模板支撑高度大于5m属于高支模。
本工程位于宜兴市城东新区,东虹路南侧,枫隐路东侧,总建筑面积75387平方米,该项目由1幢31层和3幢32层组成,楼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计划开竣工时间为2011年5月1日-2013年4月30日,目前进行地下室基础垫层施工。
需要论证的结构部位为:主楼地下室层高 5.32m,主楼首层高度6米。
工程中的“高支模”设计计算则是在该工程中选择最不利的模板系统进行设计和验算即可。
因此,该工程选择首层、负一层两层进行设计验算。
构件尺寸及控制界面的选取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格》(JGJ1162-2008)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待颁布)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工程结构施工图
(9)《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节. 危险源与相关控制措施
高支模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部位是:模版支架、高处作业、施工用电等。
危险源的评估、识别及控制措施见表4-9、表4-10。
危险源评估及控制措施(施工用电)表4-10
第四节、材料选用
木枋选用50×100云杉一等材,模板采用15厚九夹板,规格为1830×
915mm,模板支撑体系采用φ48×3.0mm钢管搭设,立杆下垫块采用厚50mm,宽250mm长条木板。
第五节、模板工程制作
1、木枋加工时,工程所用木材应统一规格尺寸,木枋窄面、大面均应刨
平直,且大面与窄面成直角。
2、梁板模、墙模、柱模均应按图纸尺寸,并根据进场的材料规格、形状
以及施工规范要求下进行配制。
第六节、模板安装(墙、柱、板、梁)
一)墙模施工
300mm墙墙模板:
次楞(木枋)间距(mm):2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500;
主楞(钢管)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
对拉螺栓直径(mm):M14;
(墙最下面一道对拉螺杆必须在距地或楼板面250mm高处设置)。
二)柱模施工
600mm×900mm柱模板: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5;
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7;
对拉螺栓直径(mm):M14;
柱箍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2
三)板模施工
1、150mm板模:
支撑钢管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85;
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
2、180mm板模
支撑钢管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14;
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
立杆和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剪刀撑杆件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并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固定。
在立杆底距离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向设扫地杆,高支架立柱之间必须之间每一步距纵横两个方向各设一道水平杆,水平杆的端部尽量和四周建筑物抱牢或顶牢,无处可顶或可抱时,应于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四)梁模施工
1、300mm×1750mm梁模
梁截面宽度 B(m):0.30;梁截面高度 D(m):1.75;
混凝土板厚度(mm):18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9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9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5.32;梁两侧立杆间距(m):0.90;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2;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5.0;
主楞间距(mm):450;次楞根数:8;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为:4;
支撑点竖向间距为:350mm,350mm,35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450;
穿梁螺栓直径(mm):M14;
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50mm,高度100mm;
次楞合并根数:2;
2、300mm×770mm梁模
梁截面宽度 B(m):0.30;梁截面高度 D(m):0.77;
混凝土板厚度(mm):15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9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9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5.85;梁两侧立杆间距(m):0.90;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5.0;
主楞间距(mm):450;次楞根数:5;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为:3;
支撑点竖向间距为:150mm,15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450;
穿梁螺栓直径(mm):M14;
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50mm,高度100mm;
3、300mm×520mm厚梁模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9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9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5.85;梁两侧立杆间距(m):0.90;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
主楞间距(mm):450;次楞根数:5;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为:2;
支撑点竖向间距为:15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450;
穿梁螺栓直径(mm):M14;
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50mm,高度100mm;
次楞合并根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