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川教版
新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 在艰苦探索中曲折发展

吃饭不要钱但挫伤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
过早消灭个体所有制,实行平均主义,农民的 部分生活资料被无偿剥夺,违背农民的心愿。
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厨师在分菜
相关链接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 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小 高 炉 群
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
河北省徐水县在大跃进时代修建的土高炉
北京居民将自家金属用品拿去炼钢
农业上:虚报产量
两一 头个 毛萝 驴卜 拉千 不斤 动重 。,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卫星田”稻穗竟能托住一位小姑娘
农业大跃进社社放卫星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指责“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 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号召“炮打司令部”。图为群众游行 表示拥护毛泽东的大字报。
(2)批斗“走资派”
批斗彭德怀
打倒刘少奇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刘少奇夫人王光美
化;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 (3)政治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人民的要求(或需要)我国的实际情况 第一对主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落后的农业国 要矛盾 工业国的要求 第二对主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当前经济文化 不能满足人民 要矛盾 速发展的需要 的需要
(3)国民经济调整 ①表现: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②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 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七 千 人 大 会 这次会议 对推动国 民经济全 面调整起 到了积极 作用
川教版历史八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
5
二、探索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 “大跃进”
开始标志: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 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 2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全面内乱
1.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 2.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的发表 。 3.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
第六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为建设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向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探索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 调整及建设成就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 1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为建设指明方向
1、背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 2、时间: 1956年9月;地点 北京 ; 3、特点: 建国后,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4、内容:(1) (2)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5、成果: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 ; ; ;
发表
1、 红卫兵 运动: 一月 革命” -------进入全面夺权的新阶段 2、“ 3、全面内乱: 两大反革命集团 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 最大的冤案 刘少奇被迫害 。
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周恩来总理病逝和 四五 运动 2、毛泽东逝世和粉碎 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6 年 10 月 四、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 3 2018 年11月13日星期二
第4课 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第4课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发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20年的历史发展,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挫折的同时,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主要表现,深刻理解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了解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认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及经验教训。
三、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阶段取得的理论成就和经济成就。
分析正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及其原因四、教学时间:2学时五、主要内容:第一节良好的开局一、提出建设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马列主义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没有现成的道路可选,历史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的新的课题。
经过一五计划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初步的建设经验,这就给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可能。
同时,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苏联的经验不完全适合中国,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
这就更加坚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决心,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了,怎样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呢?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在艰苦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1

D
C
C
4.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中说:“我们根本否定 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 训。”“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
(3)国民经济调整
①表现: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 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七 这次会议对推 千 动国民经济全 人 面调整起到了 大 积极作用 会
②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 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原因: 对国情分析不够 缺乏建设经验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教训: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壁画《大豆过江》 1958年作
壁画《一种树四种果》 1958年作
为什么1958年会出现这种壁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在艰苦探索中曲折发展
江油长城实验学校
陈本友
本课知识要点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文化大革命”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阅读课文P28---P35页内容,理清知识结构,勾 划重点知识点,完成练习册中【知识结构】相关填空。
“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 奋斗”——1958年国庆节, 天安门前由钢铁工人组成的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 游行队伍。当年8月,中共中 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 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 会议,从此全国掀起疯狂的 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2.探索中的失误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在艰苦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 (共21张PPT)

C 3.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会议是( ) A.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 B.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4.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中说:“我们根本否定 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 训。”“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
的危险 2.时间:1966年夏
1966年5月16日 “五一六通知” 共和国在主火砸席葬校成单牌了上“,无刘业少批”奇斗游的彭民名德字怀被改毁为文“物刘卫黄”,
4.结束
(“文革”结束的标志)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
谋夺取最高权力,
策 变 来动。机反毛智次革泽地广政各在庆命东粉场变界天祝武、碎集群安粉装周了会众门碎政恩这,
新课讲 授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1.中共八大的举行
((12))时概间况、:人地正民点确工对:分业析1于9国了5建6的国年立要内9先月形求、进势北的和京国落内后主要的矛农盾业的国
变化;主要任人务民是对把于我经国济尽文快从化落迅后的当农前业经国济变文为化先
进的工业国
(3)政治路线:速以发经展济的建需设为要中心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52021/9/5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52021/9/52021/9/59/5/2021 4:09:52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52021/9/52021/9/5Sep-2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52021/9/52021/9/5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图文课件-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讨论: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 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的主要矛 盾,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 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所制定 的任务是正确的。
2.探索中的失误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数量多,速度快, 质量好,成本省。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人民日报》1958年元旦社论,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时间:1966年夏
1966年5月16日 “五一六通知”
3.动乱局面 (1)红卫兵运动
砸校牌
毁文物
(2)批斗“走资派”
批斗彭德怀
批斗刘少奇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 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批斗文学人士
第一颗氢弹爆炸
第一枚火箭
交通
包 兰 铁 路
兰新铁路 兰青铁路
水利和生物
三峡大坝
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模范人物
两弹元勋 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 王 铁 进 人 喜 ” 精神:学习他们不怕吃苦,艰苦创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 放 军雷 好锋 战 士
是探索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 良好开端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杂交水稻之父
2016年7月20 日在兴宁经过专家 组实割测得早稻平 均亩产832.1公斤, 加上本次实割产量, 实现双季超级稻年 亩产1537.78公斤, 创双季稻产量世界 纪录。
跃进号角(宣传画)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表现: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虚报产量 ②后果: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③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精品教学课件

期
的
3000万吨
炼
钢
1070万吨
指 535万吨 标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9000万吨
19 5 8 年 全 国 生 产钢1108万吨 ,只有800万吨 合格
1962年
材料:
为使钢铁产量翻一番,全 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 矿,建小锅炉,用土法炼钢。 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 300万吨土钢无法使用。
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失误 (3)国民经济调整
时间:1961年 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
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七
千 人 大
这次会议对推动国 民经济全面调整起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工业-大炼钢铁运动 居民将自家的铁器送去炼钢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失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上:虚报产量
两一 头个 毛萝 驴卜 拉千 不斤 动重 。,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失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上:虚报产量
5.动乱局面:
(2)批斗“走资派”
5.动乱局面:
二、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 ”、“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5.动乱局面:
二、文化大革命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