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研究综合(一)2017年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7医学考研大纲,专硕

2017医学考研大纲,专硕

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点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下,西医综合考研成为了许多医学学子晋升的重要通道。

为了更好地做好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的准备工作,以下就是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考试内容1. 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考察考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 临床医学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对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科等多个临床学科。

3. 医学基础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考察考生对医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基础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1. 笔试: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试卷,试卷中将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回答问题,表达清晰、准确的观点。

2. 实践操作:根据考核内容,考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如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

考生在实践操作中需按要求独立完成,并能逻辑清晰地陈述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及分析。

三、备考建议1. 系统复习:根据考试大纲,对每个考试科目逐一进行系统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复习计划,高效地利用时间,保证知识的全面掌握。

2. 重点突破: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对疑难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

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参考相关书籍、资料和学术期刊,加深对难点的理解。

3. 制定备考计划:制定每天的备考计划,并确保时间的合理分配。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将效率较高的时间段用于重点科目的学习。

4. 多做模拟题:通过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考试能力和问题所在,并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形式。

同时,模拟题也是巩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5. 注意身体健康:备考阶段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缓解学习压力,保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北医李睿医考:2017年医学考研英语大纲重点语法解析

北医李睿医考:2017年医学考研英语大纲重点语法解析

说到语法,对句子中的常用单词,短语的熟知也是一方面。

像14年真题中出现的only if···will they be,意为只有···他们才会,这个词组在真题中出现的频次较多,需要区分的是only if要···就好了,因此对这些词的牢固记忆和区分是必须的,另外还需要根据语境来分析。

另外,从句是语法中的重点。

句子按结构划分: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简单句:句子里只有一个主谓结构,且各个成分都只由单词或短语构成。

共有5种结构。

即主谓,主谓宾,主系表,主谓双宾和主谓宾宾补五种简单句型。

并列句是用并列连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连接起来的句子。

并列连词有and,but,or等。

复合句是指一个句子里又包含一个或多个句子充当成分的句子。

大句子叫主句,充当成分、附属于大句子的句子叫从句。

英语有三大从句,分别是主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在主从复合句中,从句可以充当主句的主语、表语、宾语或同位语。

由于在多数情况下,主语、表语、宾语或同位语这四种句子成分由名词性词类充当,所以,我们把这些作用相当于名词的从句统称为名词性从句,把充当主语、表语、宾语或同位语的从句分别称为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

也就是说充当什么成分就叫什么从句。

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定语从句。

状语从句指句子用作状语时,起副词作用的句子。

它可以修饰谓语、非谓语动词、定语、状语或整个句子。

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目的、结果、让步、方式和比较等从句。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能准确判断句中的从句。

因为搞不清楚从句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理解原文就有些困难。

那么,怎样正确区分各种形同义不同的引导词引导的从句呢?1.遇到一个复合句,首先要分析其句子结构,看从句在整个句子中起什么作用,那么它就是什么从句。

例如:名词性从句中的主语从句在整个句子中起主语的作用。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硕士研究生推免公示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硕士研究生推免公示
本科学校 武汉大学 郑州大学 南昌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姓名 崔珺 杨欣雨 杜毓菁 靳龙阳 王帅星 杜杨格 汪鑫 黄文斌 陈雪慧 韩奕能 杨扬 陈善梅 杨迪 王敏敏 田洪瑞 拟录取学院 910第一临床医学院 910第一临床医学院 910第一临床医学院 920第二临床医学院 930第三临床医学院 940口腔医学院 940口腔医学院 940口腔医学院 940口腔医学院 940口腔医学院 950精神卫生研究所 960临床肿瘤学院 960临床肿瘤学院 960临床肿瘤学院 960临床肿瘤学院 拟录取专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内科学 口腔修复学 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拟录取研究方向 03遗传性皮肤病 04医学真菌学 02肿瘤、神经精神核医学 01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01心血管受体与疾病 01生物材料与骨再生 01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的研究 导师 杨勇 刘伟 王荣福 王辉 张幼怡 周永胜 许天民 拟录取培养类 拟录取 型 层次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直博生 总成绩 86.08 83.81 91.235 87.76 74.91 84.075 84.935 82.705 78.58 74.025 76.03 78.975 67.9 78.725 72.275
01分子探针、分子显像、肿瘤放射靶向 王凡 治疗 02肿瘤免疫 01分子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生物学 01生物信息学 02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05肥胖与代谢分子调控 06肥胖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 01结构生物学 01细胞骨架与肿瘤微环境 02人类疾病的计算生物学研究 02人类疾病的计算生物学研究 邱晓彦 张宏权 崔庆华 姜长涛 徐国恒 张炜真 云彩红 吴聪颖 杨恩策 杨恩策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年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年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年非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招生简章北京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的首批招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单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设有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卫生学、毒理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全球卫生、卫生检验(筹)九个系,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设在学院内。

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各1个(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

学院设有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大学营养与保健食品评价中心、北京大学卫生应急管理中心、北京大学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中心、艾滋病预防研究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老年健康服务研究中心等多个联合研究中心。

目前全院教职员工173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44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43人,研究生导师86人。

一、培养目标培养与健康中国建设和全球健康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高素质、复合型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选拔方式全国统一考试: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统一部署进行。

三、报考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有志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在职人员;3.考生学历(力)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2)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MPH。

4.至少工作3年以上(含3年)四、报名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采取网上报名提交报考信息的方式,考生须如实填写各项信息,凡有违背者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综合一考研大纲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综合一考研大纲

基础医学综合(一)考试大纲I .考试范围医学院校的四门基础医学科目,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n.考试目标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基础医学科目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达到研究生入学水平。

川.答题方式及时间:闭卷,笔试,180分钟IV.试题分值:300分V.题型结构及比例:1. 比例:生理学约30% 生物化学约30% 细胞生物学约20% 微生物学约20%2. 题型A 型题:80 分, 1 分/题(5 个备选答案)名词解释:40 分, 4 分/ 题,从12 题中任选10 题问答题:180 分,20 分/ 题,从12 题中任选9 题生理学一、绪论1 .生命活动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2.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3.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4.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物质跨细胞膜转运: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转运、主动转运、胞吐和胞吞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3. 细胞兴奋的条件,局部电位及其特性,动作电位它同一细胞上的传导4. 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5. 细胞间的直接通讯和间接通迅,受体和配体,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6. 神经- 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7.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 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三、血液1 .血液的基本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2.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体内抗凝系统和纤维蛋白的溶解5. 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6. 输血和交叉配血四、血液循环1 .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2. 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3.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6. 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动力学,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7.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反射(压力感受性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8.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局部血流的自身调节9.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10.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呼吸1.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2. 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3.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 血流比值及其意义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氧和二氧化碳的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综合2017年考试大纲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综合2017年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考试大纲I.考试范围药学综合包括药事法规、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及药剂学五门药学专业的内容,考试范围是针对上述五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I I.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药事法规、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及药剂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对药事法规、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及药剂学领域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运用上述理论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 I 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时间:闭卷、笔试、180分钟二、试题分值:300分三、题型分数比例题型主要涉及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包括单选和多选)、问答(包括简答、计算、论述等)。

具体题型及分数比例待出题当年由出题小组讨论确定。

药事法规、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及药剂学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10%、20%、20%、25%和25%。

一、药事法规第一章概述(一)掌握:1.药事法律渊源、法律效力2.药事法法律关系、法律责任3.药事法律体系4.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5.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二)了解:1.药事立法的必要性和目的2.我国药事法的立法沿革3.药事法的基本概念及调整对象第二章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一)掌握:1.国家和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2.药品监督管理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3.药品技术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主要职责(二)了解: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变迁第三章医药卫生政策(一)掌握: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基本药物制度3.医保制度改革4.药品招标制度改革5.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第四章药品研制和注册管理(一)掌握: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管理要点2.《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管理要点3.《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管理要点4.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容(二)了解:1.药物研发领域发展状况2.注册管理的发展第五章药品生产管理(一)掌握:1.药品生产许可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认证管理3.药品委托生产第六章药品经营管理(一)掌握:1.药品经营许可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3.药品购销管理4.互联网药品经营管理5.药品分类管理(二)了解:1.药品流通及监管现状第七章药品使用管理(一)掌握: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2.药品采购与库存管理3.处方与调配管理4.医疗机构制剂管理5.药物临床应用管理6.药师的管理(二)了解:1.临床药学有关概念及发展状况2.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监管状况第八章药品上市后监测管理(一)掌握: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2.药品召回管理(二)了解:药品上市后监测管理的必要性和国际药品上市后监测的主要方法和状况第九章药品说明书和标签、广告等管理(一)掌握:1.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2.药品广告管理3.药品标准管理4.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药品质量公告第十章特殊管理的药品管理(一)掌握: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2.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3.含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管理4.疫苗的管理(二)了解:1.了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的危害和管制过程第十一章中药管理(一)掌握:1.中药材管理2.中药饮片管理3.中成药管理(二)了解:了解中药的概念第十二章药品知识产权管理(一)掌握:1.药品专利保护2.药品商标保护3.药品行政保护4.药品商业秘密保护(二)了解:1.知识产权的概念、种类及实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2.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二、药物分析学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一、要求(一)掌握:1.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2.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3.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二)了解:主要外国药典简介二、主要内容(一)药品质量研究内容1.掌握:(1)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2)药品质量标准术语(3)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4)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5)药品稳定性试验原则和内容(6)药品标准的制定与起草说明(7)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工作的长期性(8)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9)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2.了解: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局方、欧洲药典和国际药典(二)基本技能1.掌握:(1)如何起草制定药品质量标准(2)如何进行药品稳定性的研究(3)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2.了解:如何参阅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局方、欧洲药典和国际药典第二章药物的杂质检查一、要求(一)掌握:1.药物的杂质与限量2.杂质的检查方法3.一般杂质的检查(二)了解:特殊杂质的检查与鉴定方法二、主要内容(一)杂质的来源与检查方法1.掌握:(1)药物杂质的来源(2)药物杂质的分类(3)药物杂质的限量(4)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5)药物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2.了解: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二)基本技能:1.掌握:(1)氯化物的检查方法(2)硫酸盐的检查方法(3)铁盐的检查方法(4)重金属的检查方法(5)砷盐的检查方法(6)干燥失重测定法(7)水分测定法(8)炽灼残渣检查法(9)易碳化物检查法(10)残留溶剂测定法(11)溶液颜色检查法(12)溶液澄清度检查法2.了解:特殊杂质的研究规范及鉴定第三章体内药物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常用体内样品的制备与贮藏2.体内样品分析的前处理3.体内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二)了解:其它体内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验证二、主要内容(一)体内药物样品的分析1.掌握:(1)血浆与血清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血浆与血清样品的贮藏与处理(3)血浆与血清样品的前处理(4)尿样的前处理(5)体内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2.了解:其它体内样品的分析(二)基本技能1.掌握:(1)血浆与血清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血浆与血清样品的贮藏与处理(3)血浆与血清样品的前处理2.了解:其它体内药物样品的前处理第四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与性质2.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定性鉴别方法3.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4.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定量测定方法(二)了解: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体内药物分析二、主要内容(一)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体外分析法1.掌握:(1)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2)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多种定性鉴别方法(3)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4)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几种定量方法2.了解: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体内分析方法(二)基本技能1.掌握:(1)选用三氯化铁的鉴别方法(2)重氮化-偶合反应的本质与鉴别方法(3)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水解反应鉴别方法(4)阿司匹林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5)中性乙醇的概念与应用(6)酸碱滴定法定量测定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7)阿司匹林的两步滴定法(8)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2.了解:血浆中阿司匹林与水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第五章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母核结构和共性2.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定性鉴别试验3.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4.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定量测定方法(二)了解: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体内分析方法二、主要内容(一)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1.掌握:(1)与铁盐的鉴别反应(2)与甲醛-硫酸的鉴别反应(3)氨基醇的双缩脲反应(4)脂肪伯胺的Rimini试验(5)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特殊杂质酮体的检查(6)非水溶液滴定法定量测定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7)溴量法定量测定盐酸去氧肾上腺素(8)亚硝酸钠法定量测定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9)UV-Vis法测定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10)HPLC法测定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2.了解: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体内分析方法(二)基本技能1.掌握:(1)铁盐的鉴别反应(2)氨基醇的双缩脲反应(3)脂肪伯胺的Rimini试验(4)非水溶液滴定法定量测定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5)亚硝酸钠法定量测定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6)UV-Vis法测定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7)HPLC法测定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2.了解:拟肾上腺素药物的体内分析方法第六章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结构和性质2.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鉴别试验3.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4.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二)了解: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体内分析方法二、主要内容(一)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掌握:(1)对氨基苯甲酸酯的母核结构与特点(2)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母核结构与特点(3)主要理化性质(4)重氮化-偶合反应的本质与鉴别方法(5)与金属离子反应的本质与鉴别方法(6)水解反应的鉴别方法(7)盐酸普鲁卡因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方法(8)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2,6-二甲基苯胺的检查方法(9)亚硝酸钠定量测定方法(10)非水溶液定量测定法(11)紫外分光光度定量测定法(12)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法2.了解: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体内分析方法(二)基本技能1.掌握:(1)对氨基苯甲酸酯的母核结构与特点(2)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母核结构与特点(3)重氮化-偶合反应的本质与鉴别方法(4)与金属离子反应的本质与鉴别方法(5)盐酸普鲁卡因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方法(6)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2,6-二甲基苯胺的检查方法(7)亚硝酸钠定量测定方法(8)非水溶液定量测定法(9)紫外分光光度定量测定法(10)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法2.了解:人血浆中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第七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二氢吡啶类药物的母核结构2.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定性鉴别3.二氢吡啶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4.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定量测定(二)了解:二氢吡啶类药物的体内分析二、主要内容(一)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掌握:(1)二氢吡啶类药物的母核结构(2)二氢吡啶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3)二氢吡啶类药物的鉴别方法(4)二氢吡啶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5)铈量法定量测定二氢吡啶类药物(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二氢吡啶类药物(7)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二氢吡啶类药物2.了解:体内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分析(二)基本技能1.掌握:(1)二氢吡啶类药物的母核结构(2)二氢吡啶类药物的鉴别方法(3)二氢吡啶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4)铈量法定量测定二氢吡啶类药物(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二氢吡啶类药物(6)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二氢吡啶类药物2.了解:体内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分析第八章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巴比妥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2.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3.巴比妥类及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定性鉴别4.巴比妥类及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5.巴比妥类及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定量测定(二)了解: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体内分析二、主要内容(一)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掌握:(1)巴比妥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2)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3)巴比妥类药物定性鉴别(4)巴比妥类药物特殊杂质检查(5)巴比妥类药物的定量测定(6)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定性鉴别(7)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8)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定量测定2.了解: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体内分析(二)基本技能1.掌握:(1)巴比妥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2)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3)巴比妥类药物定性鉴别(4)巴比妥类药物特殊杂质检查(5)巴比妥类药物的定量测定(6)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定性鉴别(7)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8)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定量测定2.了解: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体内分析第九章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吩噻嗪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2.吩噻嗪类药物的定性鉴别3.吩噻嗪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4.吩噻嗪类药物的定量测定方法(二)了解:吩噻嗪类药物的体内分析二、主要内容(一)吩噻嗪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1.掌握:(1)吩噻嗪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2)吩噻嗪类药物的定性鉴别方法(3)吩噻嗪类药物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4)吩噻嗪类药物的酸碱滴定测定法(5)吩噻嗪类药物的分光光度测定法(6)吩噻嗪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2.了解:吩噻嗪类药物的液质联用分析法(二)基本技能1.掌握:(1)吩噻嗪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2)不同化学与光谱定性鉴别方法(3)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4)酸碱滴定测定法(5)分光光度测定法(6)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2.了解:吩噻嗪类药物的液质联用分析法第十章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2.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鉴别试验3.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杂质检查4.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含量测定(二)了解:青蒿素类药物的体内分析二、主要内容(一)喹啉与青蒿素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掌握:(1)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母核结构(2)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3)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鉴别方法(4)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5)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2.了解:双氢青蒿素类药物的体内分析(二)基本技能1.掌握:(1)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母核结构(2)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3)不同的化学与光谱法定性鉴别(4)薄层色谱高低浓度对照法的特殊杂质限量控制方法(5)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2.了解:双氢青蒿素类药物的体内分析第十一章莨宕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莨宕烷类药物的母核结构与理化性质2.莨宕烷类药物的鉴别3.莨宕烷类药物的杂质检查4.莨宕烷类药物的定量测定(二)了解:体内莨宕烷类药物分析二、主要内容(一)莨宕烷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掌握:(1)莨宕烷类药物的母核结构与理化性质(2)生物碱的定性鉴别方法(3)生物碱的杂质检查方法(4)生物碱的酸性染料定量测定方法(5)生物碱的非水溶液定量测定方法(6)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2.了解:体内莨宕烷类药物分析(二)基本技能1.掌握:(1)生物碱的定性鉴别方法(2)生物碱的杂质检查方法(3)生物碱的酸性染料定量测定方法(4)生物碱的非水溶液定量测定方法(5)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2.了解:体内莨宕烷类药物分析第十二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维生素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及理化性质2.维生素类药物的鉴别3.维生素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4.维生素类药物的定量测定(二)了解:复方制剂中多种维生素的分析二、主要内容(一)维生素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掌握:(1)维生素A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方法(2)维生素B1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方法(3)维生素C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方法(4)维生素D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方法(5)维生素E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方法2.了解:复方制剂中多种维生素的分析(二)基本技能1.掌握:(1)维生素A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方法(2)维生素B1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方法(3)维生素C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方法2.了解:复方制剂中多种维生素的分析第十三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一、要求(一)掌握:1.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母核结构和理化性质2.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鉴别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杂质检查4.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定量测定(二)了解:甾体激素类药物的体内分析二、主要内容(一)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掌握:(1)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结构与分类(2)甾体激素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定性鉴别方法(4)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甾体激素(6)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7)紫外光度法测定甾体激素2.了解:甾体激素类药物的体内分析(二)基本技能1.掌握:(1)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定性鉴别方法(2)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甾体激素(4)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5)紫外光度法测定甾体激素2.了解:甾体激素类药物的体内分析。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方案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方案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阶段考试⽅案”已经正式发布,为给⼴⼤考⽣提供便利,医学教育特搜集整理如下内容:为提⾼医学⼈才培养和准⼊质量,国家医学考试中⼼(以下简称“医考中⼼”)于2015年开始临床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作,取得了⼀系列重要的数据和经验。

为进⼀步完善考试⽅案,积累经验,2017年继续开展实证研究⼯作,特制定本⽅案:⼀、组织领导国家卫⽣计⽣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医考办)负责与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司局及中医师资格认证中⼼的沟通联络。

医考中⼼承担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阶段考试(以下简称“实证研究”)的具体⼯作。

⼆、考试⽅案(⼀)考试⽬的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考试标准及⼤纲临床执业医师基本要求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纲。

(三)考试模式实证研究实⾏两阶段考试模式,包括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阶段考试(简称第⼀阶段考试)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阶段考试(简称第⼆阶段考试,其实施⽅案另⾏制定)。

第⼀阶段考试安排在医学⽣完成临床见习时进⾏。

成绩合格者,⽅可参加第⼆阶段考试。

(四)考试设计第⼀阶段考试主要测试医学⽣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是否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对重要的医学知识能够理解并应⽤到临床实践中。

分为医学基本知识考试(以下简称“理论考试”)和临床基本技能考试(以下简称“技能考试”)。

(1)理论考试理论考试总题量为400题。

其中,基础医学占40-45%,医学⼈⽂占5-10%,预防医学占5-10%,临床医学占40-45%.理论考试分为2个单元,每单元200题,每题1分。

题型⽐例:考试形式:计算机化考试。

考试时间长度:分为两个单元,每单元考试2.5⼩时,共5⼩时。

(2)技能考试主要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沟通交流能⼒与⼈⽂关怀进⾏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综合(一)考试大纲
Ⅰ.考试范围: 1.生物化学:研究方法,糖、脂、蛋白质、核酸和脱氧核酸的结构生化、代谢生化,分子 生 物学等。 2.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质膜、物质的跨膜运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 统、 膜泡运输、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骨架、细胞核与染色质、核糖体、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细 胞增殖调控、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和自噬等。 3.生理学:研究方法、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神经、内分 泌、 生殖等。 Ⅱ.考试目标要求: 全面掌握上述三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了解其研究手段和发展动态。 Ⅲ.答题方式及时间:闭卷、笔试、180 分钟 Ⅳ.试题分值:300 分(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各占 100 分) Ⅴ.题型结构及比例 题型结构必须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两大类,所占比重由各学科专业视具体情况而定, 请标明各类题型约占的比例或分值。 如: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约占 10% 或 30 分 名词解释 约占 20% 或 60 分 简答题 约占 40% 或 120 分 叙述题 约占 30% 或 90 分 生物化学 绪论 要求 (一)了解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核酸和脱氧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要求 (一)掌握 1.核酸的种类与分子组成 2.DNA 的结构与功能 3.RNA 的结构与功能 4.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二)了解 核酸分离、纯化、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原理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要求 (一)掌握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二、三和四级结构)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二)了解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及原理 酶的结构与功能 要求 (一)掌握
新祥旭官网 /
新祥旭官网 /
2.新生多肽翻译水平调节机制 3.泛素依赖和非泛素依赖的蛋白质降解途 (二)了解 1.泛素依赖的蛋白酶体降解对靶蛋白的选择 2.去泛素化酶的主要作用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输 要求 (一)掌握 1.分泌蛋白与膜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转运过程 2.内膜系统内蛋白质合成的质量控制 3.囊泡运输类型 (二)了解 1.新合成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过程 2.溶酶体的发生、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骨架 要求 (一)掌握 微管、微丝的组成、存在形式和生物学功能 (二)了解 中间纤维的组装和组织特异性 细胞核 要求 (一)掌握 1.细胞核膜和核孔的结构与功能 2.通过核孔的物质转运过程 (二)了解 核仁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增殖与调控 要求 (一)掌握 1.细胞周期及各时相的特点 2.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分子和细胞周期的驱动 (二)了解 1.细胞同步化方法 2.DNA 损伤检测点和纺锤体组装检测点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细胞分化 要求 (一)掌握 1.细胞分化与细胞决定的概念 2.细胞分化的特点 3.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 (二)了解 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细胞外基质 要求 (一)掌握 1.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大分子组成和功能 2.胶原的合成、修饰加工、分泌祥旭官网 /
要求 (一)了解 1.细胞衰老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细胞衰老的诱发因素 细胞死亡 要求 (一)掌握 1.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形态学特征 2.细胞凋亡外源性及内源性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及活化过程 (二)了解 自噬的概念及其类型 生理学 绪论 要求 (一)掌握 1.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4.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二)了解 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反馈控制系统 细胞的基本功能 要求 (一)掌握 1.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 机 制、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动作电位(或兴奋)的 引 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血液 要求 (一)掌握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和血量及其机能。血液的理化特性:相对密度、血 液 粘滞性、血浆渗透压、血浆酸碱度、血浆蛋白及其功能 2.血细胞及功能:红细胞的形态与生理功能、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红细胞的 运 输功能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 淋巴细胞的功能和特点;血小板的功能 3.血液的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的主要步骤和主要途径,抗凝系 统 中主要抗凝因子及其作用途径,纤维蛋白溶解和抗纤溶的途径和步骤 4.血型:红细胞凝集与血型之间的关系,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 血液循环 要求 (一)掌握 1.心肌跨膜电位产生的机制以及心肌的生理特性 2.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
新祥旭官网 /
1.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2.酶的工作原理与作用特点 3.酶促反应动力学 4.酶活性的调节 (二)了解 酶与疾病的关系 氨基酸代谢 要求 (一)掌握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 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4.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5.一碳单位的来源与功能 (二)了解 1.氨的代谢 2.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3.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4.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糖代谢 要求 (一)掌握 1.糖的主要功能 2.糖的消化、吸收与转运 3.糖的无氧氧化 4.糖的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 5.磷酸戊糖途径 6.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7.糖异生 (二)了解 血糖调节及糖代谢障碍 脂质代谢 要求 (一)掌握 1.脂质的主要种类及功能 2.脂质的消化与吸收 3.甘油三酯的代谢 4.磷脂的代谢 (二)了解 1.胆固醇的代谢 2.血浆脂蛋白代谢 生物氧化 要求 (一)掌握 1.生物氧化的概念及意义 2.氧化呼吸链的主要成分、排列顺序 3.氧化呼吸链的种类 4.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意义及影响因素 5.ATP 的生理功能及生成方式 (二)了解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新祥旭官网 /
响 心输出量的因素 3.血管生理:血管的分类和结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影响血压的因 素, 微循环与物质交换,组织液和淋巴的生成和回流以及影响因素 (二)了解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心血管活动的 调 节、体液因素的调节 呼吸生理 要求 (一)掌握 1.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 量、 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换气与组织换气: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 值及其意义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过程,氧解离曲线及其 影 响因素 消化和吸收 要求 (一)掌握 1.消化与吸收的概念,消化的方式及其特点,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2.口腔消化:唾液的性质组成和生理作用,以及唾液的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 概 念 3.胃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及其调节,胃的运动及其调节,胃的排空 4.小肠消化:胰液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胆汁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 其 调节 5.大肠消化: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二)了解 吸收:主要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吸收部位及其机制 能量代谢和体温 要求 (一)掌握 1.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的概念,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影响 能 量代谢的主要原因 2.体温:体温的概念和正常波动、产热与散热的平衡、体温的调节 尿的生成和排出 要求 (一)掌握 1.肾的结构和功能: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的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 4.肾泌尿功能的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醛固酮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肾 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 5.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新祥旭官网 /
D N A 的生物合成 要求 (一)掌握 1.DNA 复制的基本特征 2.原核生物的 DNA 复制过程 3.真核生物的 DNA 复制过程 (二)了解 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 R N A 的生物合成 要求 (一)掌握 1.转录作用的特点 2.转录体系的主要成分 3.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4.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二)了解 真核生物 RNA 的加工和降解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要求 (一)掌握 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体系 2.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二)了解 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的加工和靶向输送 基因表达调控 要求 (一)掌握 1.基因表达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和意义 (二)了解 1.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细胞生物学 绪论 要求 (一)了解 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2.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要求 (一)掌握 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 2.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特性及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3.细胞表面及细胞外被的结构与功能 4.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运输 (二)了解 细胞膜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质 要求 (一)掌握 1.细胞质基质的化学组成和功能
新祥旭官网 /
(二)了解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神经系统 要求 (一)掌握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活动的一般规律 3.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概念,突触传递的过程、特点和原 理 4.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 和 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5.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的概念及原理 6.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受器及一般生理特征,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 概 念及区别,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 7.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休克、牵张反射、去大脑僵直的概念,基底神经节 对 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去躯体运动的调节、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 质 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8.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 (二)了解 脑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的分类,形成机制、所需要的条件;条件反射的泛化、分化和消 退; 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动力定型的概念和意义 内分泌 要求 (一)掌握 1.激素:激素的概念、化学本质和分类、一般特征及其作用的方式、机制,以及激素的分 泌 调节 2.下丘脑和垂体: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 4.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 1,25-二羟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5.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6.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和分泌调节 生殖 要求 (一)掌握 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 生 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