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分级》国家标准及应用
翡翠等级标准和透明度划分

翡翠等级标准和透明度划分翡翠透明度的划分在实践中,珠宝科技工作者将翡翠的透明度划分为以下5类:(1)透明:(透过翡翠饰品)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其背面物体的图像,中午的阳光能透进10毫米以上者为透明。
透明的翡翠多为中高档至高档商品,如部分玻璃底的老坑玉(老坑玻璃种)等,纯净致密的无色或白色翡翠,也常常具有透明的特征。
(2)较透明:(透过翡翠饰品)隐约可见到其背面物体的图像,中午的阳光能透进6~10毫米者为较透明。
较透明的翡翠有高档品,也有中高档品。
如部分老坑玻璃种翡翠,但较多的是中高档品种如蓝花冰、透水白及蛋清底的翡翠等。
(3)半透明:不能透过翡翠饰品看其背面物体的图像,中午的阳光能透进3~6毫米者为半透明。
其特征是在投射光下观察,可发现翡翠内部构造不均匀,或有混沌感。
半透明的翡翠常为中档品,如具有藕粉底的翡翠,但高档翡翠的透明度也有在这个档次中的。
(4)微透明:翡翠饰品只能微弱的透入中午的阳光,透光深度约为1~3毫米。
微透明的翡翠若种、色不好,只能算中低档次;但若颜色好,则可以算为中档或中档略高的商品,如白底青翡翠等。
瓷底的翡翠多具微透明的特征,绿浓质粗的翡翠如铁龙生、广片、干青种(近称钠铬辉石)等,也常在此列。
(5)不透明:(光线完全不能透入者),俗称“水差”,如“干白底”、“糙白底”一类翡翠翡翠最新等级详细划分标准列表底指的是翡翠絮状物(又称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
由于翡翠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其结构多为纤维状结构和粒状结构翡翠的评估由五个方面来分辨:种(共4级)、水(共5级)、底(共4级)、色(共6级)、工(共4级)种(共4级)种指的是翡翠的质地,也是对一件翡翠产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场上的所讲的老种、新种、玻璃种、冰种、蛋清种、豆种、油青种、蓝花、蓝水、晴水等等都是习惯上的商业名称,但是由于这些商业名称在标准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并不能把它作为我们的分级标准。
事实上,翡翠的结晶体颗粒大小和这些颗粒的交结关系是决定翡翠商业品种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级标准:色(共6级)翡翠常见的颜色有绿色、白色、红色、紫色、黄色等,其中以带绿色为最优的品种,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绿色,又有红色和紫罗兰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翡翠。
翡翠分级国家标准

• 2.质地分级 2.质地分级
质地是评价翡翠品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 翡翠(无色)中通常透明度较高的翡翠质地 级别也会相对较高。质地级别根据翡翠组成 矿物的颗粒划分为五个级别。(见表)
质地级别 极细 细 较细 较粗 粗
肉眼观测特征
质地非常细腻致密,10倍放 质地非常细腻致密,10倍放 大镜下难见矿物颗粒。 质地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 质地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 下可见但肉眼难见矿物颗粒, 粒径大小均匀。
从颜色、透明度、质地、净度四个方面对翡翠分级是对翡翠材质的 评价,决定翡翠价值的因素除翡翠自身材质之外还存在另一个重要方面 即翡翠的加工工艺。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能工巧匠的鬼斧神工更 是 赋予了翡翠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作为玉石文化古国,有着渊源的玉石 文化。翡翠被国人称为“玉石之王”,是中华璀璨玉石文化的代表,有 时 一件大师的作品其价值会远远超过翡翠自身价值的数倍,所以对翡翠的 工艺评价是翡翠分级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标准中给出了工艺评价的总体原则,工艺评价包括材料应用设计评 价和加工工艺评价两个方面。材料应用设计评价包括材料应用评价和设 计评价; 计评价;加工工艺评价包括磨制(雕琢)工艺评价和抛光工艺评价。 (详见下表)
3.净度分级 3.净度分级 翡翠的内含物和内、外部特征会降低翡翠 的净度,透明度较低的翡翠一些内含物因不 易观察,所以对净度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 透明度提高,翡翠内部的可视程度也随之升 高,内、外部特征对翡翠整体的美观影响程 度也会被放大。根据内含物对翡翠美观和耐 久性的影响程度,将净度分为五个级别。 (见表)
(2)彩度分级
彩度即人们通常Βιβλιοθήκη 的颜色饱和度,按照颜色浓淡的长度将彩度分为 五个级别。( 五个级别。( 见 图表)
国土资源部:翡翠分级有了“国标”

从 20 0 6年开始 ,中 国闪联标 准工作 组共 向 IO/IC S E
提 交 了 7项 标 准 。 按 照 IO /IC 的 审查 程 序 ,一 项 国 际标 S E
P P L O U AR
别划分 ,并对其工艺价值进行 了评价 ,力图为消费者提供 一 个判别翡翠优劣的参 考依据 。 国标中界定 了翡翠 的定义 、分类 ,规定 了天然未镶嵌及 镶嵌磨制抛光翡翠的分级规则 。国标先根据翡翠的颜 色将翡
翠 分为翡 翠 ( 色) 无 、翡翠 ( 色) 绿 、翡翠 ( 色)、翡翠 紫
被 发 达 斟家 垄 断 的 IO 国际 标 准 领 域 终 于 有 了 中 国 自主 的 声 S
闪联标准是一种源 自中国的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 同服务
标准 ,主要是在电脑 、电视 、手机等不 同电子产品之问建 立 通讯机制 ,实现智能互联 、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闪联开创
了 中 国 3 ( 算 机 、通 信 、 消 费 电 子 ) 产 业 跨 行 业 竞 争 前 C 计
况 制 定 了相 应 的 标 准 ,然 而 这样 的标 准 对 于 企 业 自身 也 许 适 用 ,却 很 难 在 全 国范 围 内 推广 。那 么 ,对 于 国标 ,业 内人 士
怎么看呢?
虽然对国标 的实施 ,业界有各种 不同声音 ,但大部 分业 内人士都表示理解 。在他们看来 ,不管怎么说 ,国标的出台 给翡翠市场建立 了一个简单的 、主流的坐标 系,人们通过它
能 够 更 清 晰地 认 识 翡翠 ,对 市场 规 范 具 有 积极 意 义 。
中国内联标 准工作组 :闪联核心标准全球正式发布
玉执行标准

玉执行标准
玉执行标准主要是指在我国针对玉石产品质量、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玉石产品国家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天然玉石,包括翡翠、和田玉、蓝田玉等;二是人工宝石,如人工翡翠、人工白玉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玉石产品的执行标准:
1. 翡翠:GB/T 16553-2017《翡翠分级》
2. 和田玉:GB/T 16552-2017《和田玉》
3. 蓝田玉:GB/T 23833-2009《蓝田玉》
4. 玉器加工工艺:GB/T 23834-2009《玉器加工工艺规范》
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标准涉及玉石产品的质量、检验、包装等方面。
在选购玉石产品时,可以关注这些执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了解这些标准也有助于玉石爱好者在学习、收藏和鉴赏玉石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而不断更新,因此在购买玉石产品时,请关注最新的执行标准。
同时,在购买时,还可以参照相关行业协会、质检部门发布的玉石产品质量等级标准,以确保选购到优质的玉石产品。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出台转载自飞雪连天转载于2009年11月13日 11:40 阅读(1) 评论(0) 分类:珠宝鉴定举报中国首份针对高档翡翠制定的质量检验标准——《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于十一月三日在云南通过评审,被称为翡翠“护照”的中国首份“高档天然翡翠饰品质量检验证书”也同步在昆明面世。
该院院长邓昆表示,从此翡翠有了相应的价值标准。
该标准突破性地采用质量等级划分,将天然翡翠分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和合格品等“五档十二级”,在合格品外,每个档次又分三个级别,又从质地、透明度、颜色和工艺、综合印象五方面进行详细评价,采用千分制的“五加一评分法”,把翡翠饰品的具体全貌归属到具体品质的区间。
弥补了过去高档玉石等级评价只能检验真伪,不能说明品质和高档程度的缺陷。
除了将质量纳入评价标准,在翡翠质量检验证书上还将记述历次交易详情,更详述它的外观、工艺,即消费者能从证书上看到玉石的代表意义,相关文化包涵,买卖次数等更加人性化的内容。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由云南省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经市场调研后,结合企业、消费者的需要,耗时一年多起草而成,并于十一月三日通过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成为云南省地方标准。
“对翡翠分级是规范翡翠市场的重要前提,但由于翡翠颜色、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样品价格昂贵等因素的影响,翡翠分级一直是行业难题。
”云南珠宝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鉴定师张位及说,新标准评价理念符合人性化需求,对翡翠质量的检验证明一目了然,对消费者区分开高档翡翠与合格品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将很好地推动翡翠消费,促进翡翠行业的发展。
另外,新标准将翡翠的文化含义纳入综合评定,也改变了只有绿色翡翠才是高档翡翠的观念,包含了所有色彩的翡翠鉴定。
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对推动云南省率先实现翡翠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有重大意义。
云南省与缅甸接壤,从古至今都是翡翠进入中国的集散要地,凡是销往内地及沿海的翡翠成品、半成品、原石,几乎都是由云南转口出去的。
翡翠质地十级分类

翡翠质地十级分类1.玻璃地:透明至半透明,明亮细腻,用放大镜观察难以看到原石中的矿物“小雪花”。
“二分水”已是很好的玻璃地原料。
2.水地:透明至半透明,明亮细腻,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内部的矿物“小雪花”。
3.蛋清地: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如同鸡蛋清,虽明亮细腻但肉眼仔细观察可以见到闪亮的矿物“小雪花”。
4.稀饭地:半透明,质地如同稀饭一般。
5.芋头地:半透明,质显灰,显粗,如芋头。
6.细白地:不透明,色白,质地细腻,如同白玉。
7.干白地:不透明,色白,质地粗糙,有缺水分的感觉。
8.花白地:半透明至不透明,质粗,有石花石脑。
9.青灰地:不透明,质粗,显灰。
10.狗屎地:不透明,杂质多而且质地粗糙,其质地如同狗屎市场中常见的翡翠品种1、老坑种翡翠老坑玻璃种翡翠商业界俗称“老坑玻璃种”,通常具玻璃光泽,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为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老坑种翡翠以纤维交织的变晶结构为主,硬玉晶粒很细,因此,凭肉眼极难见到“翠性”;老坑玻璃种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状—透明状,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
2、冰种翡翠蓝花冰翡翠质地与老坑玻璃种有相似之处,无色或少色,冰种的特征是外层表面上光泽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水给人以冰清玉莹的感觉。
若冰种翡翠中有絮花状或断断续续的脉状的蓝颜色,则称这样的翡翠为“蓝花冰”,是冰种翡翠中的一个常见的品种。
冰种玉料常来制作手镯或挂件。
无色的冰种翡翠和“蓝花冰”翡翠的价值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其实际价格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喜好。
冰种是中上档或中档翡翠。
3、水种翡翠清水翡翠蓝水翡翠其玉质的结构略粗于老坑玻璃种,光泽、透明度也略低于老坑玻璃种而与冰种相似或相当。
其特点是通透如水但光泽柔和,细观其内部结构,可见少许掩映波纹,或有少量暗裂和石纹,偶尔还可见极少的杂质、棉柳。
有行家说水种翡翠是色淡或无色的、质量稍差的老坑玻璃种翡翠。
是翡翠中的中上档,偶见上档的一个品种。
水种翡翠常见四种情况:无色的称“清水”;具有浅浅的、均匀的绿色,则称为“绿水”;具有均匀的、淡淡的蓝色,称之为“蓝水”;具有浅而均匀的紫色的,称为“紫水”。
翡翠

NO.1 色相 即人眼能区分的颜色的种类,儒红、绿、 蓝、紫。由于不同波长的色光给人以不同的 色觉,可以用单色光的波长来表示。他又光 的光谱成分决定,是颜色最基本的特征。
NO.2 明度(亮度) 使之颜色的敏感、深浅,通常用反光率来 表示明度大小。光照强弱、人眼的视觉灵敏 度以及色相都会影响明度感受。
匀:指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翡翠颜色越均匀,
价值越高。
分级 极均匀 均匀 较匀 欠匀 不匀
肉眼观察颜色特征 整体颜色无差异,颜色布满整体 有细微的颜色差异,主题绿色占绝大部分 可见不均匀,主体绿色占大部分 明显可见不均匀,主体绿色部分不占优势 呈分散状,或只呈团块状集中分布,主体绿色占少部分
和(俏):“和”指同一块翡翠几种颜色分
剪切力而形成的一组或几组节理---破裂面,或在开采及加工 过程中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裂缝。绺裂可以延伸到翡翠表面, 用手指甲能刮出不平滑的感觉;在反射光下,能看到表面裂 痕;在透射光下,光线不能穿透,绺裂对翡翠成品的耐久性 有较大影响。
原石上的裂纹
2、石纹:又称为“石纹”或“石筋”,是早期形成的裂隙
又称为“种质”或“种 份” 底色
玻璃地
种
透明度
颜色
地子
浓、阳、正、匀、和(俏)
又称为“底子”或“地张”
结构
(质地粗细)
净度
冰地
蛋清地
糯地
藕粉地
又称为 “水头”。 透明度好, 又称为 “水头足” 或“水头 长”
是指组成翡翠 的矿物颗粒大 小、形状、均 匀程度及颗粒 间相互关系等 综合因素的外 观特征。
质地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均匀程度及颗粒 间相互关系等综合因素的外观特征。一般而言,翡翠的矿物颗 粒越小,结构就越细腻,价格也就越高。 翡翠质地的粗细分级表
1017【倬荣坊】解读云南省《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如何界限翡翠的等级,看了你就懂

解读云南省《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如何界限翡翠的等级,看了你就懂正所谓各花入各眼,翡翠的好坏优劣评估并非易事,被各自支离破碎的点滴认知泛解,也许仅仅侧重翡翠的一点,支解了系统评价。
翡翠评价的难度在于抽象性,如果能够量化翡翠的好坏优劣,用数量级别考评翡翠,无疑是走向客观公正的正轨。
云南省地方标准《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DB53/T 302-2009,引入了权重概念,从量化的角度,用数据来评定翡翠的质量,规范了翡翠评价标准,具备客观性、可操作性。
将质量等级的总分值设定为1000分,以颜色(色)、透明度(水)、净度(瑕)、质地(种)、工艺(工)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作为基本质量要素,被评翡翠饰品总分值由上述六项质量要素分别检验、评价的分值相加得到。
总分值由高到底将天然翡翠划分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和合格品等“五档十二级”。
在合格品外,每个档次又分三个级别,又从质地、透明度、颜色和工艺、综合印象五方面进行详细评价,采用千分制的“五加一评分法”,把翡翠的具体全貌归属到具体品质的区间,下面对《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进行详细解读。
将对翡翠的质量评价归结为对六项基本要素的质量评价,六项基本要素是:颜色(色),指指翡翠饰品颜色的艳丽纯正和色度的深浅浓淡程度。
透明度(水),指翡翠饰品对光的透过能力。
质地(种),指翡翠矿物颗粒的大小、颗粒均匀程度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净度(瑕),指翡翠饰品内部和外部的瑕疵含量多少、种类及分布状态。
工艺(工),指翡翠饰品的款式设计、造型、雕工精细度、抛光程度等。
综合印象,指从翡翠饰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等方面结合其历史文化内涵、制作者、体积、稀有性、创新性等综合评价的总体印象。
根据翡翠光学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按千分制对翡翠饰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对翡翠饰品进行质量等级评价。
评价因子权重构成见表1。
1、颜色评价。
1.1 根据翡翠饰品颜色的色调、纯正程度、均匀程度、浓淡程度、色泽划分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度级别 明亮 V
肉眼观测特征
样品颜色鲜艳明亮,基本 察觉不到灰度
GemDialogue色卡灰度标 尺参考值G%
G<10
较明亮 V
较暗 暗 V V
样品颜色较鲜艳明亮,能 察觉到轻微的灰度
10≤G<30
30≤G<50 G≥50
样品颜色较暗,能觉察到 一定的灰度
样品颜色暗淡,能觉察到 明显的灰度
• 翡翠(绿色)颜色分级需借助翡翠(绿色)
色纯度参考 值P % P≥65 45≤P≤65
GemDialogue色卡
彩度参考值C %
C≥85 65≤C<85
较浓
较淡
Ch
Ch
30≤P≤45
20≤P≤30
45≤C<65
25≤C<45
淡
Ch
颜色很清淡,肉眼感 觉近无色
10≤P≤20
5≤C<25
(3) 明度分级
明度是指翡翠颜色的明暗程度,即俗称“浓、正、阳、匀” 中的阳。按照翡翠的灰度将明度分为四个级别。(见图表)
(2)彩度分级
彩度即人们通常说的颜色饱和度,按照颜色浓淡的长度将彩度分为
五个级别。( 见 图表)
彩度级别 极浓 浓 Ch Ch
肉眼观测 特征
反射光下呈深绿色墨绿色,颜色浓郁透 射光下呈浓绿色。
反射光下呈浓绿色, 颜色浓艳饱满。透射 光下呈鲜艳绿色。 反射光下呈中等浓度 绿色,颜色浓淡适中 透射光下呈较明快绿 色 反射光及透射光下呈 淡绿色,颜色清淡
颗粒粒径d mm d d d d d
质地致密,肉眼可见矿物颗 粒,粒径大小较均匀。
质地较致密,肉眼易见矿物 颗粒,粒径大小不均匀。
质地略松散,肉眼明显可见 矿物颗粒,粒径大小悬殊。
质地分级以肉眼观察为主,可以辅以10倍 放大镜,按照组成矿物的大小,根据分级 规则进行级别划分。(需实图进行比对说明)
对分级操作分别进行说明。翡翠分级是从 颜色、透明度、质地、净度四个方面对翡翠 进行级别划分,并对其工艺进行评价。 一.翡翠(无色)分级 翡翠(无色)因不含颜色要素,所以仅从透 明度、质地、净度三个方面对翡翠进行级别 划分。 1.透明度分级 透明度是影响翡翠(无色)品质的最主要 的因素,根据翡翠透过自然光的能力将翡 翠(无色)的透明度分为五个级别(见表
用料不当
造型优美 比例协调
设计
基本按材料材质颜色特点设计造 型,比例基本正确,布局主次不 够鲜明,安排欠妥 未按材料材质颜色特点设计造型 比例失调,布局絮乱,安排失当
造型美观,比例
基本协调
造型呆板 比例失调
轮廓清晰,层次分明,线条 流畅,点线面刻画精准,细 部处理得当
雕琢精准细腻 雕琢细致 局部欠佳 雕琢较粗糙 抛光到位 均匀平衡 抛光基本到位 较均匀平顺 抛光较粗糙
t t t t
不透明
T5
透明度分级比对时需借助翡翠(无色)透 明度标准样品,按照透射观察和反射观察 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待分级翡翠的透明度级 别。(需要实物图) 注:翡翠分级标准样品均采用下限石,即当 待分级翡翠的分级项目刚好大于或等于对 应项目的某颗标准样品时,该标准样品所 代表的级别即为待分级翡翠该项目的分级 级别。
C3 C4 C5
点状物、絮状物
点状物,絮状物,块状 物
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 眼易见,对整体美观和(或) 耐久性有较明显影响
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 肉眼明显可见,对整体美观 和(或)耐久性有明显影响
块状物,解理,纹理, 裂纹
块状物,解理,纹理, 裂纹
质地分级采用肉眼观察,视内含物对翡翠 整体美观和耐久性的影响,按照分级规则对 净度级别进行划分。(需实物图对照讲解)
评价,决定翡翠价值的因素除翡翠自身材质之外还存在另一个重要方面 即翡翠的加工工艺。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能工巧匠的鬼斧神工更 是 赋予了翡翠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作为玉石文化古国,有着渊源的玉石 文化。翡翠被国人称为“玉石之王”,是中华璀璨玉石文化的代表,有 时 一件大师的作品其价值会远远超过翡翠自身价值的数倍,所以对翡翠的 工艺评价是翡翠分级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标准中给出了工艺评价的总体原则,工艺评价包括材料应用设计评 价和加工工艺评价两个方面。材料应用设计评价包括材料应用评价和设 计评价;加工工艺评价包括磨制(雕琢)工艺评价和抛光工艺评价。 (详见下表)
《翡翠分级》国家标准及应用
马扬威 王曼君
GB / T23885-2009《翡翠分级》国家标 准于201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是我国 首个玉石分级的国家标准,是对翡翠品质 进行分级评价的方法标准。标准的主要内 容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及翡翠分级 操作等内容。 GB / T23885-2009《翡翠分级》国家标 准只针对磨制抛光的镶嵌及未镶嵌天然翡 翠进行分级,不适用于翡翠原石,染色及 处理翡翠。
标准对翡翠分级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定义 进行具体说明并确定翡翠定义为:主要由硬 玉或由硬玉及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 辉石,绿辉石)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物 集合体,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 矿物。摩式硬度6.5—7,密度3.34(+0.06, -0.09)g/cm3,折射率1.666-1.680(+0.008, -0.008),点测1.65—1.67 标准以颜色为主线,将翡翠分为翡翠(无 色)、翡翠(绿色)以及其他颜色翡翠,并
二.翡翠(绿色)分级
翡翠(绿色)分级是从颜色、透明度、质地和净度四个方面对翡翠
进行级别划分。判断翡翠(绿色)的标准是翡翠的颜色高于翡翠(绿色) 标准样品颜色的最低级别,低于最低级别的翡翠按照翡翠(无色)进行 分级。 1.颜色分级 翡翠当透明度、质地、净度相同时,有颜色的翡翠价值将高于没有颜 色的翡翠,因此在评价翡翠的各项要素中颜色所占的权重最大,颜色分 级是翡翠分级的重点。 颜色分级按颜色的三要素进行,包括色调分类、彩度分级、明度分级 三部分。 (1)色调分类 在可见光的光谱中绿色的左右分别是蓝色和黄色,所以翡翠(绿色) 除了正绿色外还经常伴有蓝色调合黄色调,因此翡翠(绿色)色调分为 绿、绿(微蓝)、绿(微黄)三个类型。
翡翠分级
翡翠(无色)分级 翡翠(绿色、紫色、红-黄色)分级 色调 颜色分级 彩度 明度 透明度分级
透明度分级
质地分级 净度分级
质地分级
净度分级
工艺评价
质量
3.净度分级 翡翠的内含物和内、外部特征会降低翡翠 的净度,透明度较低的翡翠一些内含物因不 易观察,所以对净度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 透明度提高,翡翠内部的可视程度也随之升 高,内、外部特征对翡翠整体的美观影响程 度也会被放大。根据内含物对翡翠美观和耐 久性的影响程度,将净度分为五个级别。 (见表)
五.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虽然简单,却很重要,对于任意一种珠宝玉石来
说,质量都是决定价值至关重要的因素,相同品质的翡翠质 量越大价值越高。
六.总结
按照标准中的分级规则对翡翠的颜色、透明度、质地、净 度四个要素进行分级,可以得出相应分级结论;根据标准中 的加工工艺评价原则对翡翠的选材应用、设计、磨制、抛光 四个方面进行评述,可以做出相应的工艺评价。完成上述两 方面的工作,即完成了翡翠分级的工作。
单位透过率 参考值t% t≥75
亚透明
半透明
T
T
65 ≤t≤75
55≤t≤65 t<55
微透明-不透明 T
翡翠(绿色)透明度与彩度同时分级,先 确定翡翠色调,然后比较待分级翡翠与翡翠 (绿色)标准样品,按照级别划分规则确定 待分级翡翠的透明度和彩度级别,最后根据 翡翠灰度确定明度级别。(实物图比对说明) 3. 质地分级 翡翠(绿色)质地分级与翡翠(无色)质 地分级的内容相同。(见表)
4.净度分级 翡翠(绿色)净度分级与翡翠(无色)净 度分级的内容相同,但由于颜色的原因,相 同的内含物对翡翠整体美观的影响对翡翠 (绿色)而言没有翡翠(无色)明显,但评 价原则相同(见表) 三.其他颜色翡翠分级 除翡翠(无色)外其他颜色翡翠的分级可 以参考翡翠(绿色)分级进行。
四.翡翠工艺评价
从颜色、透明度、质地、净度四个方面对翡翠分级是对翡翠材质的
• 2.质地分级
质地是评价翡翠品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 翡翠(无色)中通常透明度较高的翡翠质地 级别也会相对较高。质地级别根据翡翠组成 矿物的颗粒划分为五个级别。(见表)
质地级别
极细 细 较细 较粗 粗 Te1 Te2 Te3 Te4 Te5
肉眼观测特征
质地非常细腻致密,10倍放 大镜下难见矿物颗粒。 质地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 下可见但肉眼难见矿物颗粒, 粒径大小均匀。
磨制 工艺
轮廓清楚,线条顺畅,点线 面刻画准确,细部处理欠佳
加工 工艺
抛光 工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象失态,线条梗塞,点线 面刻画不准确,整体处理欠 佳 表面平顺光滑,亮度均匀, 无抛光纹,折皱及凹凸不平
表面较平顺,亮度欠均匀, 局部有抛光纹、折皱或凹凸 不平 表面不平顺,亮度不均匀, 有抛光纹、折皱,局部凹凸 不平
标准样品完成,颜色分级按色调—彩度— 明度依次进行,颜色比对与透明度比对同 步进行。
• 2.透明度分级
翡翠(绿色)透明度受颜色影响,彩度升 高,明度降低透明度会随之降低,考虑和排 除颜色对透明度的影响,翡翠(绿色)的透 明度分为四个级别。(见图表)
透明度级别 透明 T
肉眼观测特征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较强 透射观察:大多数光线可透 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可见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弱 透射观察:部分光线可透过 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尚可见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 仅可见少量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少量光线可透过 样品,内部特征模糊不可辨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 难见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微量-无光线可透 过样品,内部特征不可见
净度级别 极纯净 C1
肉眼观测特征
肉眼未见翡翠内外部特征, 或仅在不明显处有点状物、 絮状物,对整体美观几乎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