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概述:路基试验段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壤、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考察研究,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旨在总结并分析我们所进行的路基试验段工作,以期对今后的道路工程建设有所启示和改进。
一、实验目的和方法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几项实验目的:1. 评估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2. 分析路基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变形和变化规律;3. 确定最佳的路基材料配比方案;4. 验证施工工艺和设备的可行性。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测量和分析:1. 采集样本土壤进行室内试验;2. 利用静载试验机对路基进行负荷测试;3. 利用光纤传感器监测路基变形;4.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路基材料的颗粒特性进行分析。
二、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经过多次实验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 不同土壤类型的承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黏土性土壤的承载力较低,砂质土壤的承载力较高;2. 在荷载作用下,路基产生的变形主要表现为纵向收缩和横向膨胀,而土壤的松弛和沉陷变化较小;3. 通过对不同配比方案进行实验,我们发现石灰加入对提高土壤的稳定性有明显效果;4. 实验中使用的施工工艺和设备能够满足道路工程建设的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三、问题和不足之处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 实验过程中的样本数量较少,对土壤的特性测量和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2.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土壤,如高湿土壤和膨胀土壤,我们的实验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的施工工艺和设备虽然能够满足要求,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四、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加样本数量,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2. 加强对特殊土壤类型的研究,以获得更全面的土壤特性和行为规律;3. 继续优化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4. 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享研究成果,促进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一、前言路基填筑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后续公路运行安全和舒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在某段公路上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经过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管理,最终成功完成了填筑任务。
本文将从地质情况、试验段选址、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以期对今后的路基填筑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地质情况试验段所在的地质条件中,土层为富含黏性的粘土和黏土,地下水位较高,属于水土不良地区。
在填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质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了地质勘探、钻孔、地震测量等手段,确定了填筑高程和填筑材料的使用。
三、试验段选址由于试验段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我们在选址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1. 强化地基为了保证路面硬度和稳定性,我们在试验段下段进行了强化地基的处理,采用了砾石堆填和压实加固等技术,使地基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2. 避让断层在试验段选址过程中,我们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探查,避让了局部的断层和较强的地震带,以保证填筑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3. 建立地表监测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表变形等情况,我们在试验段周围设置了地表监测系统,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机制,有效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施工方案针对地质条件和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提出了以下施工方案:1. 按层填筑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们采用了“按层填筑”的方式,即先进行初期夯实,然后在已经夯实的土层上再进行中期填筑和后期夯实处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填筑厚度和坡度,还可以改善土层密实度和排水性能。
2. 保温覆盖由于试验段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冬季气温较低,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提高填筑效率,我们采用了保温覆盖技术,在填筑过程中加强了保温措施,有效防止了低温冻害等问题的发生。
3. 系统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我们在试验段施工中建立了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资源协调、人员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化和标准化。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摘要:一、引言路基试验段是指在道路工程施工前,为了评价路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质量,进行的现场试验工作。
路基试验段采用特定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材料,用于检验道路路基的承载能力、抗沉降性能等。
本次试验段位于XXXX区域,总长度XXX米,是一条环形的路段,包括XX号地区和XX号地区。
二、试验设计与材料选择本次试验段的设计方案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气候特点等因素。
路基是采用XX方法施工,XX种材料作为基础层和面层材料。
试验段的设计参数包括路宽、路面厚度、坡度等。
为了综合评价路基的性能,本次试验还设置了应力监测设备、沉降监测设备以及温度监测设备。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次试验段经过XXX年的运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对试验段的检测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路基承载力优良:试验段经过重型车辆的长时间运行,虽然出现了部分破坏和较小的沉降,但整体的承载能力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路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得到了验证;2.路面平顺度良好:通过对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试验段的水平平整度和垂直平整度均达到了规定要求。
3.路基的稳定性较好:通过长时间的监测,试验段的边坡和填方土体的稳定性得到了验证,边坡没有出现明显的滑坡迹象,填方土体的沉降符合要求。
4.温度对路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较小,未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变形现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通过对试验段的综合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1.存在的病害:试验段中出现了部分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修补。
2.土质改良:部分填方土体的稳定性较差,建议对填方施加进一步的土质改良措施。
3.施工工艺优化:试验段一些路段的施工质量未达到预期,建议优化施工工艺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评估,得到了路基设计方案的验证和改进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路面维修和土质改良工作,优化施工工艺,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寿命。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本报告总结了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6月10日,在XXXX段进行的路基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试验段的施工情况。
试验段长100米。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大面积的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的施工,因此我们在试验期间得到了监理单位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
在路基填前碾压及路基填筑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施工,按照施工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路基试验段的路基本体施工。
在本报告中,我们首先列出了本次试验的编制依据,包括《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XXXX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等。
接着,我们介绍了本段路基的工程概况,包括路基起讫里程、线路通过方式、填方最大高度等情况。
此次路基试验段垫层填筑的里程为XXXX段,位于东星村特大桥与凉泉村中桥之间及宝鸡市东南凉泉村三组北侧,该处地势较为平坦,相对高差7m,本段位于线路的曲线段。
接下来,我们介绍了工点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特殊岩土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
特殊岩土特征主要包括湿陷性黄土、松软土和膨胀土。
湿陷性黄土具有III级(严重)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约为10~14m;松软土大部分15m以上黏质黄土Ps小于3.0Mpa,属松软土;膨胀土具有中等膨胀性。
水文地质特征方面,工点区域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冲积砂卵砾石层中,地下水位埋深20~25m,地下水质良好,对圬工无侵蚀性。
最后,我们总结了本次试验的施工情况,并强调了本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大面积的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的施工,因此本次试验的数据对于未来的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准仪动力板载压力试验仪动力板载位移计单位台台台数量111设备型号Leica TS13ZC-3ZD-20备注用于测量施工控制导线、路基横断面等用于检测填料压实度、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用于检测填料压实度、路基变形等1、为确定本地区经济合理的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以及机械配套,需要进行试验段的施工,并选定积极、合理、准确的检测手段。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优秀范文五篇]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77ac4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9.png)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在本合同段路基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本合同段选择一工区K12+260~K12+360全填方路段做为路基填筑试验段。
目的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检验所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和压实的要求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试验路段确认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等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从而指导全线弱膨胀土路基的施工。
本次试验段采用4%石灰土下路堤外缘2米包边,芯部采用素土填筑施工。
二、试验时间2014年3月26日。
三、试验地点试验段位于湖北老谷高速公路第LGTJ-2合同段一工区,起讫里程桩号:K12+260~K12+360。
四、试验参数1、素土松铺厚度28cm,石灰撒铺厚度2cm。
2、4%灰土最佳含水量21.3%,最大干密度1.719g/cm3。
3、素土最佳含水量18.4%,最大干密度1.77g/cm3。
五、试验前的准备 1.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做好施工原材料的采购、组织进场及试验工作。
3).做好机械设备的进场和调配工作。
4).做好施工劳动力的进场和上岗培训工作。
5).做好施工用具和施工用料的采购和进场工作。
6).做好施工后勤服务的准备工作。
第 1页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2、机械的配置: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表压实机械主要技术参数表 3 第 2 页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4、主要检测及验收指标: 路基填料及检测要求5.施工材料1)、石灰: 石灰采用I级生石灰进行消解,石灰的质量应符合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
消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65%。
2)、土:工程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试验已出结果,在S302项目K0+000~K0+240挖方段取土。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引言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路网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路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交通工程中的路基试验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近期进行的一次路基试验段的结果和意义。
二、试验目的本次路基试验旨在评估不同材料和工艺在路基建设中的性能表现,并为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通过试验可以检测路基的承载力、稳定性、耐久性等关键指标,进而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试验材料与工艺试验段选取了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比较,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壤、填料和防水层等。
试验分为两个阶段:模拟施工和荷载验证。
在模拟施工阶段,按实际场景进行土壤加固和填充,然后进行沉降观测和力学性能测试。
荷载验证阶段通过模拟实际交通荷载的作用,检测路基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试验段的观测和测试,得到了一系列的数据和结论。
首先,各材料和工艺的承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某些材料在承载和变形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材料则表现一般。
其次,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与土壤类型和填料的选择密切相关,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对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最后,荷载验证阶段的结果显示,设计指标和实际承载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五、意义与建议本次路基试验为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经验教训。
首先,在材料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路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其次,施工工艺应合理,避免存在过多的接缝和破损点。
此外,在设计荷载指标时,应保守估计,以确保路基的安全和可持续使用。
六、结论通过本次路基试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材料和工艺在路基建设中的性能表现,并为提升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
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实践,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交通工程中,能够建设更加安全和可持续的路基。
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一、路基试验段的目的1、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2、含水量的增减方法;3、确定平整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4、确定挖土、运输、平整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方法;5、确定每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二、试验段的准备工作1、试验段选在k49+860~k49+983.25段。
该段全幅进行了清理与掘除,且填前碾压合格。
2、按路基设计标高计算出填土宽度,在此基础上每侧加宽0.5米,以保证路基有效压实宽度。
实测右幅填筑宽度20.8米,左幅宽21.4米。
在以下桩号打上中心桩和边桩:K49+870、K49+900、K49+930、K49+960。
3、试验段用土为K53+200右侧土场。
经取样进行土的物理力学试验:重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1.85g/cm3,最佳含水量12.9%;颗粒分析为细砂土,试验资料附后。
4、试验室仪器满足现场检测需要和规范要求。
5、机械设备投入:路基试验段所需和拟用的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具体设备见附表F-4。
6、人员配备:路基试验段所需的人员见附表F-3。
三、试验段进程和概况:在K49+860~K49+983.25松铺厚度30cm,进行碾压试验。
试验施工从5月2日上午至5月4日碾压检测完毕,共用3天时间。
五天内天气均为晴天,气温15~27℃,风力2~3级,适宜土方施工。
四、试验段施工程序及方法:1、K49+860~K49+983.25段,长123.25m,松铺厚度为30cm。
清理掘除、填前压实经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
本试验段采用施工机械:YZ14B、YZ18振动压路机各一台、40T拖式压路机、PY180平地机一台、宣化T140-1推土机一台、12m3洒水车一台、现场检测试验仪器一套、水准仪一台。
2、施工放线:上土前按图F-2布点分布测量1~12#点高程,并在中心桩、边桩上挂距地面30cm的红线。
按每车土18m3计算,可铺面积60m2,本幅总面积为5496m2,共需90车,考虑前后顺延垫土,拟运92车,按7排×13行平均分布,洒灰线,划方格。
路基试验段总结

路基试验段总结背景路基试验是公路工程中的必要环节,旨在通过在地面上模拟实际负荷条件下的车辆行驶,评估路基的承载能力以及抗裂性、变形性等特性。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试验是确保设计方案正确、保证工程质量、降低事故风险的重要手段。
路基试验段简介本次路基试验段位于XX县XX乡村道路上,全长为XX公里,含有XX个试验坑点和XX个静载试验点。
试验坑点主要用于评估路基的动荷载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静载试验点主要用于评估路基的抗裂性能。
路基试验内容试验坑点试验坑点的设置是评估路基动荷载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在路基上挖出直径为1.5米,深度为2米的坑洞进行试验。
在坑洞周围设置8个测斜仪、4个测孔仪和4个应变计,并在坑点内设置了模拟车轮传感器。
通过试验,我们获得了各坑点的变形、孔壁土压力、荷载响应等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了该路段路基的承载力水平和变形特性等相关指标。
静载试验点静载试验是评估路基抗裂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们在各样点上放置直径为30cm的钢板和几根同质性的型钢,分别进行3次静载试验,测量路面与钢板之间的松弛度和沉降值。
通过试验,我们得出了路面的裂缝及裂缝的宽度、裂缝开度等相关数据,并对路面抗裂性能进行了评估。
结论通过本次路基试验,我们获得了该路段路基的承载力水平、变形特性和抗裂性能等数据。
结合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该路段路基在设计荷载下,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2.路基变形水平较小,符合设计要求;3.路面裂缝情况较好,抗裂性能较优。
总结来看,本次路基试验建设达到预期目标,给该路段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试验概述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为确保路基工程填筑
质量及最佳经济效果,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县武阳中
小企业创业园路网工程项目部2014年6月9日在K0+600~K0+800
段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项目部严格遵照设
计文件及城市道路工程规范、标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先进
的施工机械,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现将试验段施工全过程
进行总结。
二、试验目的
1、确定填料辗压时的最优含水率;
2、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
3、确定合适的辗压遍数;
4、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组织
路基工程施工是城市道路工程的一道重要工序,因此我项目部对路基填筑施工非常重视,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并选拔了具有多年路基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指挥施工。
安排了精明强干的测量、试验及检测人员,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满足施工要求。
测量、试验、检测人员跟踪施工,全面细致的记录了试验段的施工全过程,根据专业人员在施工全过程中得出数据,试验段全体成员认真分析、反复探讨、总结出经验,指导今后全面
施工。
1、施工人员配备表
2、施工机械配备表
四、料源选取
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选取料场为抚河取砂场,该填料为中粗砂砂,质量较好,最大干密度1.81g/cm3,最优含水率9.3% 。
(详见:土工试验报告)
五、路基填筑
1、选取3种松铺厚度进行试验,即30cm,40cm,50cm。
按松铺厚度、填土边线、横坡度和自卸汽车运土量计算出每10m的卸料车数,在地面上每10m画出石灰线进行卸料控制,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
设专人指挥到指定位置卸料。
2、填砂路堤施工,水是关键。
试验段现场施工用水主要是利用水泵抽水,水源主要是利用路基沿线打设的水井取水。
填料碾压前控制其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1%范围内。
3、碾压采用22t振动压路机碾压其碾压顺序为先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
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0.4-0.5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六、具体试验步骤
首先将路基填砂的含水率调整到最佳含水率±1%的范围内,然后在填筑合格的路基面上虚铺40cm、50cm、60cm厚的土层,实施碾压,每层压实遍数根据K-N曲线发展趋势而定,一般不少于8遍,结果取其平均值,从碾压第二遍即选点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绘出不同虚铺厚度下的K-N曲线。
1、虚铺40cm数据整理(碾压六遍:压实厚度35cm,松铺系数1.14)
最大干密度:1.81g/cm3
最佳含水率:9.3%
虚铺40cm不同碾压遍数压实度数据整理结果
25 K0+620
第六遍97.7
97.1
10.2
10.2
26 K0+650 96.1 9.6
27 K0+680 97.4 10.4
28 K0+710 97.2 10.2
29 K0+740 97.6 10.9
30 K0+770 96.6 10.3
31 K0+620
第七遍96.7
97.3
9.5
9.5
32 K0+650 97.2 10.1
33 K0+680 97.4 10.4
34 K0+710 97.4 10.1
35 K0+740 97.6 9.1
36 K0+770 97.5 9.3
37 K0+620
第八遍96.9
97.2
9.1
9.1
38 K0+650 97.7 9.6
39 K0+680 97.4 9.4
40 K0+710 96.4 9.6
41 K0+740 97.6 9.4
42 K0+770 97.2 9.6
2、虚铺50cm数据整理(碾压六遍:压实厚度44cm,松铺系数1.14)最大干密度:1.81g/cm3
最佳含水率:9.3%
虚铺50cm不同碾压遍数压实度数据整理结果
K-N曲线(虚铺50cm)
3、虚铺60cm数据整理(碾压六遍:压实厚度53cm,松铺系数1.13)最大干密度:1.81g/cm3
最佳含水率:9.3%
虚铺60cm不同碾压遍数压实度数据整理结果
序号检测点压实遍数压实度平均含水量平均
1 K0+620
第二遍90.3
90.2
11.5
11.5
2 K0+650 90.7 11.3
3 K0+680 89.
4 13.7
4 K0+710 92.4 13.7
5 K0+740 90.
6 13.3
6 K0+770 87.8 12.4
7 K0+620
第三遍93.3
92.7
12.6
12.6
8 K0+650 91.2 11.8
9 K0+680 92.4 11.6
10 K0+710 92.4 12.7
11 K0+740 93.7 11.8
12 K0+770 93.2 11.2
13 K0+620
第四遍94.6
94.3
10.4
10.4
14 K0+650 94.7 10.6
15 K0+680 93.9 11.6
16 K0+710 94.2 10.1
17 K0+740 94.6 11.6
18 K0+770 93.8 12.4
19 K0+620
第五遍94.3
95.1
11.5
11.5
20 K0+650 95.7 10.1
21 K0+680 96.4 9.6
22 K0+710 95.4 10.9
23 K0+740 94.6 10.3
24 K0+770 94.2 10.2
25 K0+620
第六遍96.7
95.5
10.2
10.2
26 K0+650 94.1 9.6
27 K0+680 96.4 10.4
28 K0+710 95.2 10.2
29 K0+740 95.6 9.9
30 K0+770 95 10.3
31 K0+620
第七遍96.7
95.7
9.5
9.5
32 K0+650 95.2 10.1
33 K0+680 96.4 9.4
34 K0+710 95.4 10.1
35 K0+740 95.6 9.1
36 K0+770 94.9 9.3
37 K0+620
第八遍96.9
95.7
9.1
9.1
38 K0+650 95.7 8.6
39 K0+680 94.4 8.4
40 K0+710 95.4 9.7
41 K0+740 96.6 9.4
42 K0+770 95.2 9.6
K-N曲线(虚铺60cm)
结论:
通过对K-N曲线结果分析,松铺40cm、50cm、碾压2遍后K(压实系数)已能达到填砂路基设计91区压实标准;松铺60cm碾压3遍后K (压实度)亦能达到填砂路基设计91区压实标准。
通过对K-N曲线结果还可以看出,无论是松铺40cm、松铺50cm、松铺60cm,施工碾压第二遍到第五遍之间压实度变化明显。
第六遍以后压实度无明显增长。
考虑到试验误差(本试验结果采用平均值,未考虑变异系数和保证率)和实际施工中其他因素干扰的影响。
在91区进行施工时,可采用松铺50cm、碾压四遍;松铺60cm、碾压五遍的施工工艺。
在93区、94区施工时,以采用松铺40cm、碾压6遍为宜。
根据试验段成果结合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最终确定的施工参数如下:
1.最佳含水量:9.3%
2.最大干密度:1.81g/cm
3.碾压遍数:静压1遍、振动压实4遍、静压1遍
4.碾压速度:3.5km/h
5.松铺厚度:40cm
6.松铺系数:1.14
7.机械组合:振动压路机2台(26t)、推土机1台(140)、平地机1
台、转载机2台(ZL50)、污水泵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