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典型易错题集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三年级下册数学典型易错题集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5厘米化为分米, 与0.7分米比较大小, 即5厘米()0.7分米。
A.>B.<C.=2.一只青蛙一天吃32只害虫, 21只青蛙一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
A.32+21B.32-21C.32×21 D.32÷213.乐乐坐在欢欢的南面, 明明坐在欢欢的东面, 乐乐坐在明明的()面。
A.西南B.西北C.东南4.下面各算式, 积接近3000的是()。
A.51×60B.50×61C.52×48 D.62×585.估计自己的年龄最接近()。
A.540时B.540个星期C.540个月6.“下午3: 12”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A.3: 12B.15:12 C.17: 127.少年宫的开放时间是上午8:00~下午5:00。
小玲下午1:30进入少年宫活动, 她在少年宫最多可以活动的时间是()。
A.2小时30分钟B.3小时30分钟C.4小时30分钟D.5小时30分钟8.一间教室底面的面积约是()。
A.60平方厘米B.60平方分米C.60平方米9.□×3=768, □里应填()。
A.326B.256C.27610.()的1月至3月共90天。
A.平年B.闰年C.每年二.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
()2.两位数乘两位数, 积可能是三位数。
()3.小明向东走100米记为-100米, 那向南走200米应记为+200米。
()4.小李向东北走到学校, 回家时他向西南走。
()5.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6.所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
()7.明明每个星期天的22时半去学吹笛子。
()8.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1个0, 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9.每年的5月份都有30天。
()10.如果7月7日是星期三, 那么8月7日也是星期三。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爸爸9:00上班,中午休息1小时,18:00下班,爸爸每天工作()小时。
A. 7B. 8C. 92.学校从7月10日开始放假,到9月1日开学,假期()天。
A. 53B. 54C. 55D. 563.下列连续两个月中,天数之和正好是62的是()。
A. 一月和二月B. 六月和七月C. 八月和九月D. 十二月和一月4.小军上午9:00到达图书馆,中午11:20离开,小军在图书馆的时间是()A. 2小时20分B. 2小时40分C. 2小时5.2016年全年总共有()天。
A. 360B. 365C. 3666.淘气上午7:50到学校,下午4:50放学,淘气一天在学校()时。
A. 8B. 9C. 37.电影院3:05开始播放《神奇的宇宙》,3:55播放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A. 0:45B. 45分钟C. 50分钟8.下列年份是闰年的是()。
A. 2018年B. 2019年C. 2020年9.2019年的下半年有()天。
A. 182B. 365C. 18410.小明从16:50 开始写课外作业,写到17:40 才写完,小明做课外作业共花了()分钟。
A. 40B. 50C. 6011.小刚的生日每四年才过一次,这是()的A. 可能B. 不可能C. 一定12.A. 3小时50分钟B. 4小时40分钟C. 3小时40分钟二、填空题13.某学校规定上午8:00到校,11:40放学,下午1:50到校,4:00放学,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为________时________分。
14.课外活动从4:20开始,5:00结束,课外活动时间是________分;再加上________分就是1小时了.15.小明去看奶奶,路上用了40分钟,9:10到达.小明的出发时间是________.16.小鹏星期六下午3:10一3:40在做作业,他用了________分钟完成作业。
三年级下册易错题

• 4、把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相同的长 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 8平方厘米〕
• 一个工厂去年7—9月份,节约用煤828千 克,平均每月节约用煤多少千克?
• 7—9月份总共有3个月,828÷3=376〔千 克〕
• 把20×4=80,80÷8=10合并一个综合算式 是〔 20×4÷8=10 〕
• 有48人参加游戏,每4人一个小组,每2个 小组选一个代表,需要推选几名代表?列 式为〔 48÷4÷2=6〕
• 85减去5乘9的积,差是多少?列式是〔〕
• 要先求积,再求差。85-5×9
• 1、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 形。并求出它们的周长。
• 活动天数:23-〔9-1〕=15天
• 星期几:
• 23-9=14天,14÷7=2星期,所以还是星期 五。
• 小刚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 月,这两个月是〔 7月〕和〔 8月〕;也有可 能是〔12 〕月和〔第二年的1〕月。
• 32与18的和再乘10的积是多少?列式为〔〕
• 先求和,再求积〔32+18〕×10=500
• 1〕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2100末 尾的一个0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是70。正 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 先把除数求出来,想210÷( )=70,除数 是用210÷70=3,正确的商是 2100÷3=700
2〕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是,把被除数137当成了173,
算出的商比正确的商多4,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
• 1949+100=2049
• 玲玲的生日是第一个大月的最后一天,她的 生日在〔 1 〕月〔 31〕日。扬扬16岁时只过 了4个生日,她的生日是在〔 2〕月〔 29〕日。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题目一:小明在做除法计算时,把除数 6 看成了9,结果得到的商是4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解析:先根据错误的除数和商算出被除数,即9×42 = 378。
再用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6,378÷6 = 63,所以正确的商是63。
题目二: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 厘米,宽是8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析:长方形周长= (长+ 宽)×2 = (12 + 8)×2 = 40 厘米。
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后,正方形边长为8 厘米,正方形周长= 边长×4 = 8×4 = 32 厘米。
题目三:有 3 个书架,每个书架有 6 层,每层放45 本书,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解析:先算一个书架放的书的数量,6×45 = 270 本。
再算 3 个书架放的书的总数,270×3 = 810 本。
题目四:小明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12 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五楼需要多少秒?解析:从一楼到二楼走了一层楼梯用了12 秒。
从一楼到五楼走四层楼梯,所以需要的时间是12×4 = 48 秒。
题目五:25×40 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解析:25×40 = 1000,积的末尾有 3 个0。
题目六: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有0 吗?解析:不一定。
例如105÷5 = 21,被除数中间有0,但商的中间没有0。
题目七:小红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 3 错写成了8,把十位上的6 错写成了9,得到的差是138,正确的差是多少?解析:被减数个位上的 3 错写成8,差就多了5;十位上的 6 错写成9,差就多了30。
所以正确的差应该是138 - 5 - 30 = 103。
题目八:一个数除以8,商是12,余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解析:根据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这个数是12×8 + 5 = 101。
三年级下册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易错题一、填空题。
1.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 解析:这是基本的地图方向规定,是地理常识和数学中位置与方向部分的基础知识。
2. 35×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 解析:先计算35×40 = 1400,1400的末尾有2个0。
3. 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 解析:平年2月有28天,一年365天;闰年2月有29天,一年366天。
4.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3时是(15时)。
- 解析: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在原来的时间上加12小时。
5. 5分米写成分数是(5/10)米,写成小数是(0.5)米。
- 解析:1米 = 10分米,所以5分米是5÷10 = 5/10米,化成小数是0.5米。
二、判断题。
6.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解析: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
7. 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解析:周长是4×4 = 16厘米,面积是4×4 = 16平方厘米,单位不同,不能说相等。
8. 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 解析: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不存在2月30日。
9.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解析:例如25×4 = 100,两个因数末尾没有0,但积的末尾有0。
10. 因为15×3 + 7 = 52,所以52÷3 = 15……7。
(×)- 解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这里余数7大于除数3。
三、选择题。
11. 下面年份中,(B)是闰年。
A. 1900年B. 2000年C. 2100年。
- 解析: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1900÷400 = 4……300,2100÷400 = 5……100,2000÷400 = 5。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汇总1、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东)方,你的后面是(南)方。
改写:在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左侧为东方,你的背后为南方。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4)位数,最多是(5)位数。
改写:当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积的位数最少为4位,最多为5位。
3、【易错题】□730÷5,要使商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填(5)。
改写:在730÷5的运算中,为了得到一个四位数的商,应该在空格中填入3.而为了得到一个三位数的商,应该在空格中填入5.4、【重点题】一年中有(12)个大月,(12)个小月,平年上半年有(181)天,闰年二月份有(29)天,5月份有(5)个星期零(3)天。
改写:一年中有12个大月和12个小月。
在平年的上半年中,共有181天。
而在闰年的二月份中,则有29天。
5月份共有5个星期零3天。
5、小东1991年2月21日生,到今年2月21日刚好满(29)周岁。
改写:小东出生于1991年2月21日,今年2月21日刚好满29周岁。
6、【重点题】60个月=(5)年(5)日=()分1星期=(168)时改写:60个月等于5年5天,也等于分钟。
1星期等于168小时。
7、【易混题】660的3倍是(1980),990是30的(33)倍。
改写:660的3倍为1980,而990是30的33倍。
8、【难点题】某营业员上午7时30分上班,下午3时20分下班,这天他工作了(7)小时(50)分。
改写:某营业员上午7时30分上班,下午3时20分下班,这一天他共工作了7小时50分钟。
9、小学1月18日开始放寒假,2月12日开学,一共放寒假(26)天。
小红在寒假中每天练写25个毛笔字,她一共写了(650)个毛笔字。
改写:小学从1月18日开始放寒假,2月12日开学,寒假共计26天。
小红在寒假期间每天练25个毛笔字,总共写了650个毛笔字。
10、【重点题】3400平方厘米=(0.34)平方分米;1平方米=7平方分米;300公顷=(3)平方千米;平方米=(5)公顷;2000平方分米=(0.2)平方米。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经典题(培优练)(1)

一、选择题1.妈妈上午8时上班,工作4时下班,妈妈()时下班。
A. 11B. 12C. 10B解析:B【解析】【解答】8时+4时=12时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据此列式解答。
2.晚上7:40时,动画片已经播出了45分,动画片是()开始播出的。
A. 8:25B. 7:00C. 6:55C解析:C【解析】【解答】7:40-45分=6:55,动画片是6:55开始播出的。
故答案为:C。
【分析】从7:40先向前推40分钟就是7:00,再向前推5分钟是6:55,也就是开始播出的时间。
3.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少于9时,华华每天早上7:00起床,那么他最晚应在晚上()睡觉。
A. 9时B. 10时C. 10时半B解析:B【解析】【解答】12:00到早上7:00是7小时,所以他最晚应在晚上10时睡觉。
故答案为:B。
【分析】晚上10时到晚上12时是2时,12时到早上7时是7小时,共9时。
4.1路车6:00发第一班车,以后每隔25分钟发一班车,下面时刻中不发车的是()。
A. 6:25B. 7:25C. 7:40B解析:B【解析】【解答】选项A,6时25分-6时=25分,25÷25=1,此时刻会发车;选项B,7时25分-6时=1小时25分=85分,85÷25=3……10,此时刻不会发车;选项C,7时40分-6时=1小时40分=100分,100÷25=4,此时刻会发车。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经过的时间是25的整数倍时,就会发车,据此分别求出各选项的时刻与第一班车的发车时间的差,然后除以25,能整除,就会发车,不能整除,就不会发车。
5.下列年份中,()的2月份有29天。
A. 1999年B. 1700年C. 2016年C解析:C【解析】【解答】解:A项中,1999÷4=499……3,B项中,1700÷400=4……100;C项中,2016÷4=504。
三年级易错题60道

三年级易错题60道一、计算类1. 计算:34×23 =解析:先用34乘以20得680,再用34乘以3得102,最后将680和102相加,680+102 = 782。
2. 计算:256÷8 =解析:256÷8,从最高位除起,25除以8商3余1,16除以8商2,所以结果是32。
3. 500 23×18解析:先算乘法23×18 = 414,再算减法500 414 = 86。
4. 32×(47 19)解析:先算括号里的47 19 = 28,再算32×28,32×28 = 32×(30 2)=32×30 32×2 = 960 64 = 896。
5. 125×8 + 25×4解析:分别计算乘法125×8 = 1000,25×4 = 100,再算加法1000+100 = 1100。
6. 45+55÷5解析:先算除法55÷5 = 11,再算加法45 + 11 = 56。
7. 720÷(3×2)解析:先算括号里的3×2 = 6,再算720÷6 = 120。
8. (360+140)÷5解析:先算括号里的360 + 140 = 500,再算500÷5 = 100。
9. 13×11 13解析: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13×11-13 = 13×(11 1)=13×10 = 130。
10. 99×12解析:把99看成100 1,99×12=(100 1)×12 = 100×12 1×12 = 1200 12 = 1188。
11. 36×19+36解析:利用乘法分配律,36×19+36 = 36×(19 + 1)=36×20 = 7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十大易错重点题
【易错1】合理计算经过的天数
(1)小丽学校2015年的寒假从2月3日开始,到2月最后一天结束,寒假一共有( )天。
(2)小林参加军训活动,从8月27日开始,到9月5日结束,军训了()天。
【问诊】首先要注意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然后看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建议可以用列举天数的方式解答。
本题的具体解答如下:
(1)首先确定2月有多少天,因为2015是平年,所以2月有28天,所以从2月3日开始到2月28日结束,一共经过:28-3+1=26(天)
(2)首先可以看出题目中的时间是跨月份的,所以计算的时候,应该分两段时间来计算:8月27日到8月31日(因为8月有31天)一共有31-27+1=5(天)、9月1日到9月5日一共有5-1+1=5天。
所以一共军训了10天
【易错2】求经过的时间
李叔叔上夜班,他晚上8时30分上班,第二天早上6时下班。
他夜班要工作多长时间?
【问诊】这题考察的是对计时法的应用。
首先要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其次,对于求这种跨度不是一天的经过时间,建议把时间分两段进行计算。
因为24时计时法中,一天的0时同时是前一天的24时,所以以0时为界,前面为一段,后面为一段。
在本题中,为了计算方便,先把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计时法:晚上8时30分是20时30分、早上6时是6时,所以两段时间是20时30分——24时、0时(24时)——6时,分别计算时间:24:00-20:30=3(时)30(分)、6:00-0:00=6(时)、6小时+3小时30分=9小时30分。
【练习】我每天早上9: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几小时?
【易错3】右图中,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的()。
A、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B、周长和面积不相等
C、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D、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问诊】周长指的是一个图形(或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度;面积指的是一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的大小。
所以我们来看甲、乙的面积,很明显甲的面比乙的面大,所以甲乙的面积不相等;再来看周长,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二者都是由分别相等的两条边和一条公共边组成的,所以周长相等。
【练习】比较右边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B.甲、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大
C.甲、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
【易错4】填表题
【问诊】这种类型的题目是比较常见的,这一题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了。
首先,既有周长的计算,也有面积的计算,而这正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其次,关于边的条件,有的用同一单位表
示,有的用不同的单位表示,所以一定要仔细读题,看清单位是不是统一,如果不统一,第一步就是要统一单位。
此外,还考察了学生对面积、周长公式的掌握程度,给你周长,让你求边长。
建议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按以下的步骤解题:
(1)统一单位。
比如长6dm,宽3cm的长方形,你要统一成长60cm,宽3cm的长方形;(2)确定所求。
如果是求面积,要调用面积公式;如果是求周长,调用周长公式;如果给出正方形周长,求边长,调用公式:边长=正方形周长÷4;
(3)套用公式,列式计算。
(4)检查得数是否有单位。
单位要匹配,周长对应周长单位,面积对应面积单位。
【练习】(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2)求一个面积为4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
【易错5】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
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问诊】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
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
所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
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
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 100-14=86(元)。
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易错6】
【问诊】没有真正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看到题目中的数字就列算式,根本不看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还有就是一部分同学计算出错,致使最终结果出错。
建议:刚开始做题时,可以在练习本上适当地写一下等量关系式,分析清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再列式计算。
从问题出发,找出条件中相应的数学信息,利用数学信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练习】小明和爸爸各多少岁?
【易错7】商店中一件上衣76元,一件连衣裙22元,一顶帽子8元。
(1)买4条连衣裙比买1件上衣多花多少元?
(2)连衣裙和帽子各买4件,150元够吗?
(3)买4条连衣裙的钱,如果买帽子,能买几顶帽子?
【问诊】没有读懂题意,没弄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或者在列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时,忘记加上括号。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进对小括号作用的认识以及敏感性。
可以让学生先独立练习,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看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一致,及时发现列式中的错误,保障问题能够正确解决。
【练习】面包每袋3元,饼干每盒9元,买3袋面包和1盒饼干,应付多少元?
【易错8】把20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子的(),3份是这些桃子的()。
【问诊】这类题目是考察的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很多同学没有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及“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和区别,导致错误。
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时,首先要看清楚平均分的总份数是多少,然后再看是取其中的几份。
提醒学生“其中的几份”作分数的分子,“总份数”作分数的分母。
【练习】小明有4块巧克力,吃了2块,他吃了的是原来总数的()。
【易错9】一本《故事大王》15.6元,比一本《谜语》贵2.8元,一本《谜语》多少钱?
【问诊】考察的是小数减法运算。
在用竖式进行小数的减法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错误:(1)相同数位不能对齐;(2)当被减位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1却没有退位;(3)整数部分相减得0时,没有把0落下来。
建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与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此外,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看明白题目给了什么条件,隐藏了什么条件,利用这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才能下笔做。
【练习】丁丁用一根4.3米的竹竿测量一个水塘的深度,竹竿入泥的部分是0.3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2米。
这个水塘深多少米?
【易错10】青青、红红和方方三个小朋友百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2.6秒、13.4秒、13.3秒。
请问()跑的最快?
【问诊】解决此题首先你要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在赛跑中,用时越少,跑的越快。
很多同学搞不清楚这一点,以为时间越大,跑的越快。
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后,你还要明白小数如何比较大小。
有的同学对小数的认识不够,有的认为小数都比1小,有的认为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有关,认为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越大。
一定要弄清楚比较小数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练习】比1大,比1.5小的小数有()个?
A.100 B.1000 C.无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