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肩袖损伤围手术期护理查房

肩袖损伤围手术期护理查房

心理社会支持 患者家庭经济一般,上有老,下有小,独自住院治疗,无家属照看;初中文化,
评估
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欠缺,对住院环境感到陌生,对自身病情及手术预后感
到焦虑、担忧。
查体
日 常 生 活 活 动 范 围
查体
肢体运动范围
查体
肢 体 运 动 范 围
病例
二、术前护理
心理 护理
1、医护人员主动热情 接待患者,介绍住院 环境,告知肩关节镜 手术的相关知识。 2、请病情好转患者现 身说法。
病例
四、术后护理
常规护理
观察意识、监测生命体征、禁食6小时后转普食、多饮水、用药的护理: 消炎。止痛、补液为主。
专科护理
体位:以患肢不受压为原则,站立时外展支架悬吊患肢;患肢皮肤及伤口 情况良好疼痛评分≥ 3分。
并发症的预防
及观察
出血、脑梗、臂丛神经损伤等均未发生,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改善。
健康教育
护期)
肩胛骨稳定性练习。
A.掌屈背伸:每次运动12~36下,每天2—3次。 B.左右摆掌:每次运动12~36下,每天2—3次。 C.肘部屈伸:每次运动12~36下,每天2—3次。 D.钟摆运动(被动):5-10次/天; E.被动前屈练习:每日3-5次活动度锻炼,训练时避 免疼痛;
术后7-8周 继续第一阶段的练习,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A.主动前屈练习:每日3-5次活动度锻炼,训练时避
病例
一、评估
全身评估
101床,邓某,女,66岁,141043,退休职工。患者自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的 出现右肩关节疼痛、无力,逐渐加重,曾行针灸等治疗,稍有改善;半年前右 肩关节疼痛、无力加重,今来我院门诊求治。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情况一般,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自服药物控制,控制情况不详。1999年曾行“甲状腺腺 瘤、囊肿手术”,否认输血史、药物过敏史及其它手术史。

全程化疼痛护理对肩袖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及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全程化疼痛护理对肩袖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及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全程化疼痛护理对肩袖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及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尚 荣(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全程化疼痛护理对其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及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近年来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33)与对照组(n=33)。

在围手术期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全程化疼痛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的评分、对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术后3个月其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的评分。

结果:术前、术后12 h 及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的N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试验组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

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全程化疼痛护理能显著减轻其围手术期的疼痛感,提高其对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其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手术;肩袖损伤;全程化疼痛护理;疼痛;功能锻炼;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1-0166-03肩袖又叫旋转肌袖,由包绕肩关节的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成,因形似“袖口”而得名[1]。

肩袖是维持人体肱骨与关节盂正常支点的重要结构。

肩袖受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暴力创伤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损伤。

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周疼痛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2]。

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肩部疼痛(夜间疼痛尤甚)、功能障碍、肌肉萎缩及肩关节继发性挛缩等。

对于肩袖损伤较重的患者,临床上多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此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特别是术后早期)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感,从而可导致其出现负性情绪,影响其对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作者简介:尚荣(1982—),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或胰岛素抵抗。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中的作用分析与探讨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中的作用分析与探讨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中的作用分析与探讨【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

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肩部功能恢复时间、VAS评分。

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肩部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中的作用显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率,并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关节镜;肩袖损伤修补术【引言】肩袖损伤修补术作为临床骨科十分常见的关键疾病,相对来说具有发病率较高的特点,一般都选择手术治疗。

相关研究显示,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的疗效虽然值得肯定,但是术后产生并发症、运动障碍的可能性较强,还会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影响[1]。

所以为了改善患者预后,就需要提出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

本次研究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肩部功能恢复时间、VAS评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20-64岁,平均为(39.46±5.46)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38.52±4.9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外科微创手术护理,并且关注术前与患者的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患者的神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避免肩部、血管出现肿胀的情况。

健康教育路径在肩袖损伤中的围手术期护理

健康教育路径在肩袖损伤中的围手术期护理

健康教育路径在肩袖损伤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肩袖损伤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对66例采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路径的围手术期护理。

男性30例,女性36例。

平均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0岁。

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前饮食,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康复期饮食指导、康复期注意事项、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

结果所有患者出院都愈合良好。

结论对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分阶段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保证关节镜下冶疗肩袖损伤修补手术的疗效,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康复指导,降低患者疼痛,加快康复进程。

有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肩关节; 健康教育; 路径;肩袖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是在临床工作中,为了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康复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是依据患者的疾病所制定的教康教育计划。

关节镜具有检查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具有更小的微创,更好地利于重塑肩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不断改善,是一门更完善的技术,肩关节镜是作为治疗肩袖损伤首选的微创技术,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外固定制动易出现肩关节僵硬出现,关节镜重建成为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早期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肩关节僵硬出现,肩袖损伤从切开重建逐渐过度到关节镜辅助小切口重建,以术中失血少、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便于康复锻炼等优势成为目前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临床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修补术患者66例,对其行针对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病情,患者因肩袖损伤,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出现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身心承受一定程度的痛苦和压力,加之对术后期望较高,远期效果的担心及未准备好行功能锻炼及支具佩带的心理准备,应主动和患者沟通,就肩袖损伤的相关知识及肩关节镜下修补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向患者讲解肩袖的普遍性及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担心和顾虑,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作者:陈雪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5期【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34例行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系统护理。

结果 34例患者术后3个月肩关节均恢复正常活动范围,疼痛消失,并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精心细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肩袖损伤;肩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肩袖是机体肩部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它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起于肩胛骨、附着于肱骨头周围,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参与肩关节外展、外旋、上举等活动。

肩袖的作用是:支持和稳定肩肱关节,维持肩关节腔的密闭功能、保持滑液营养关节软骨,预防继发性骨关节炎。

肩袖损伤发病率约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患者出现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表现为肩部外展、上举困难或外展、上举时疼痛。

近年来,经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在临床上取得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手术相比较,经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具有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较快并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训练等优点。

本院于2010年11月~2013年3月采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34例,术前、术后采用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患者共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2.5岁;部位:右侧21例,左侧13例;病程3个月~16年,平均病程9.8年;其中部分肩袖损伤2例,中小型损伤28例,巨大肩袖损伤4例。

1. 2 方法 34例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肩袖损伤修补术,术后给予有计划、针对性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康复指导训练。

2 结果34例患者术后3个月肩关节均恢复正常活动范围,疼痛消失,并无并发症发生。

3 护理3. 1 术前护理3. 1. 1 皮肤准备术前1 d手术野皮肤准备,范围以患侧肩关节为中心上、下各20 cm,剃除腋毛及修剪指甲。

肩部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肩部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肩部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7-10T11:31:27.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杨燕李雷[导读] 肩部是上肢运动的基础,肩袖损伤都将不同程度的影响肩的活动功能,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有瘢痕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燕李雷(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 831100)【摘要】目的:总结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肌力训练、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

结果:33例患者切口愈合,无感染发生,肩关节功能恢复。

结论:对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术后的康复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护理康复【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243-01肩部是上肢运动的基础,肩袖损伤都将不同程度的影响肩的活动功能,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有瘢痕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科通过对33例关节镜下肩关节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骨科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采取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3-61岁,入院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力弱,特别是上臂外旋、内旋、外展位外旋、前屈位内旋的肌力下降,其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肩袖损伤程度成正比。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功能得到一定改善。

二护理及康复措施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尽快熟悉病房,进入角色,首先,针对病人进行入院评估,针对需要手术病人的术前经常出现的恐惧、忧郁、紧张等情绪。

故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交流,给病人讲解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在肩关节疾病上的优势及特点,介绍成功的病例,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手术前后的过程。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方法30例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试验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普及。

关键词围手术期;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护理效果肩袖在人体结构组成中占有重要作用,其主要负责对机体肩关节运动进行调节,同时对肩关节稳定性进行控制。

肩袖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病,发病初期患者主要症状为疼痛和运动障碍,其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非常严重。

以往临床多选择开放式修补术的传统方法加以治疗,尽管其具有改善肩关节功能的功效,但手术易造成较大的创伤,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3]。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2例,女28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8.8±5.5)岁;病程5 d~2年,平均病程(1.6±0.2)年。

具体损伤原因:重物负担3例,肩部摔伤10例,肩部砸伤17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

1. 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与医生保持良好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将患者安全送往病房后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

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干预:绝大多数患者发生肩袖损伤时会因为日常活动和生活行为受限而出现烦躁、忧虑等不良情绪,加上对手术了解不多,负面心理会进一步加重。

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李霞;迟涛胜;徐美丽;李美【期刊名称】《中医正骨》【年(卷),期】2017(29)9【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对27例采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

男9例,女18例。

年龄29~67岁,中位数54岁。

左肩9例,右肩18例。

病程1个月至3年,中位数17个月。

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区皮肤护理,术后基础护理、肩关节外展支具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防护、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随访观察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

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总分(32±3)分,优21例、良5例、差1例。

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对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有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总页数】2页(P77-78)【关键词】肩关节;关节镜检查;肩袖损伤;围手术期护理【作者】李霞;迟涛胜;徐美丽;李美【作者单位】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J], 蒋永梅2.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J], 邹文君;蓝玉清3.肩袖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J], 车小乔; 曾伟清; 邓章荣; 毛文婕4.肩袖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J], 陆莉莉5.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探讨 [J], 崔苗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食物,避 免生冷、 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每日除正常饮食外,可增加牛 奶、豆制品、鸡蛋、骨头汤等。其他含钙质丰富的食物 如虾皮、海带 、芝麻等也可增加食用,促进伤口愈合 。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针对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采用早期干预 的方法, 即开始感到疼痛时,就给予非甾体药物及局 部给予冰袋冷 敷12h,可减轻疼痛。指导患者定 时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 药量的适度调整。也可以通过改 变体位、深呼吸、聆听音乐等方法,分散患者 的注意力, 以减轻患者疼痛。功能恢复的关键是运动,而阻碍运动的 主要因素是疼痛。肩关 节疼痛及肩关节的长期制动是影响 肩关节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 。
② 固定外关节运动 :用健手或他人帮助 ,作肘 、掌指 、指 间关节 的伸屈及腕关节 的背伸 、掌屈 、尺偏 、桡偏等主动 或被动运动 ,每个关节活动 5次--10次 ,每日5次 --6次。
③静态肌 肉收缩 :用健手 固定患侧肩部 ,主动做患侧的耸 肩运动 ,每 10次 为 1组 ,每次 2组或 3组 ,每 日2次或 3 次。术后 3d内辅 以冰敷 ,锻炼后把冰袋置于肩关 节附近 ,每 次 30min,每 日 2次或 3次 ,以达到消肿 、止痛 、减 少渗 出的 目的。
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 ,起于肩胛骨、附着肩于袖肱骨的头结周围构,:在肱骨
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 ,参与肩关节外展、外旋 、上举等活动。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肩袖的作用是:支持和稳定肩肱关节 ,维持肩关节腔的密闭功能 、
保持滑液营养关节软骨,预防继发性骨关节肩炎。袖的作用: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肩袖损伤发病率约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患 者出现 肩关
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表现为 肩肩部袖外展损、伤上举的困临难或床外表展、现上:举时疼
痛。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
围 手
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出院指导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 术前护理
1.皮肤准备
2.心理护理
术侧除验6眼有保保术h成肩 腋 研 持 证前 镜,。关 毛 究 或 适1功术术d 等率节 及 显 恢 当前手 贵前为 修 示 的通交复 。术 重中 剪 , 肌代知野 物肩心 指 术 肉患皮 品患关上 甲 前 营者者肤 ,节、。针养取禁准 交下做对机的食备由下各药能运饰,家性1物,动22训品范属0h敏提c范、围保练m,感高围义以管,禁试手能,牙患。剃水、肩手患医的情手惧积好袖术者师及术心极损后的及术的理乐转患伤疼心护前安,观者的理士术全增的痛典状,后性强心现更身型况介的,战态加症,绍注消胜配说难法状 向 手 意 除 疾 合以是 患 术 事 患 病 治,忍使午 者 的 项 者 的 疗受患夜 介 方 , 的 信 和。疼 绍 法 并 紧 心 手者根了痛 、 请 张 术管 ,, 目 病 恐 。解据床 以
手术后 当天至
1周
术后第 术后第 术后第 术后第 2周 ~ 4周 ~ 6周 ~ 9周 ~ 第 3周 第5周 第 8周 第12周
术后第 12周以
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后当天至 1周 :在外展 支架 固定下做手 、腕 、肘部的 活动及无张力下肌 肉收缩 。
①握 拳运 动 :手 用力握拳5s,然 后用 力伸手指 ,连续5 次 --10次 ,每 日锻炼6次 -8次 。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①关节内血肿:肩关节镜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常规 加压包扎,并用冰袋冷敷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②伤口感染:关节镜手术由于创伤暴露少、手术损伤小, 且在灌洗过程中操作感染几率相对减少,术后观察伤口有 无红肿、渗出、积液等情况,及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 合理应用抗生素 。
肩袖损伤的 围手术期护理
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概述 围产期护理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出院指导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概述

肩袖的结构

肩袖的作用
三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肩袖是机体肩部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结构 ,它是由冈上肌、冈下肌 、
③关节周围皮下水肿及关节囊周围肿胀:肩关节手术时间 长,关节腔内等渗液长期灌注,会有少许液体渗入皮下组 织间隙 ,术后患者出现关节囊周围肿胀,术后要及时向 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原因 ,同时红外线理疗有利于水肿的 消退。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 功能锻炼指导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第六阶段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 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检 测
并发症的观 察和护理
体位护理
疼痛护理
饮食护理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60min记录1次 ,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观察患肢血循 环、活动情况、伤口渗出、引流等情况。放置引流管者 需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在位,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 、 脱落,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② 主动 固定外 关节 锻炼 :用健 手 固定 上臂支架 ,患肢主 动 进行伸屈肘 、腕 、掌 指及 指 间关 节 ,并逐 渐增加力 量 和运动次数 。术后 1周 以后 ,在锻炼前可给予局部热敷 , 或用生命信 息治疗 仪照射 30min,每 日2次 或 3次 ,以 改善血液循 环 ,加速肿胀消退 ,减轻锻炼 时疼 痛。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第 2周 ~第 3周 。 在巩 固上一 阶段功 能锻炼 的基础 上 ,在外展支架 固定下 锻炼 。
① 掌屈 背伸 锻炼 :双手五指对掌使前臂放 于胸前 或将手 掌平放桌 面上 ,使前臂 垂直于桌 面练 习背伸活动 ,两手背 相对练 习掌屈 ,每次2min,每 日 4次或 5次 ;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患者去枕平卧8h,患肢使用颈腕吊带 。在患侧腋 下横放上肢抬高垫 ,保持肩关节外展 60。,前屈30。, 肘部屈曲,手臂前屈 。术后第2天予外 展支架固定于 肩关节使肩关节外展 60—90。 ,前屈20~40。,内外旋 中立位,6周后根据患者病情解除外固定支架。
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