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江苏大学2004年有机化学试题

江苏大学2004年有机化学试题
2. ( CH 3 ) 3 C C 2H 5 KM nO 4 /H Δ SOCl2
3.
CH3
+ C H 2N 2
4.
CHO
+ CH 3 CHO
NaOH/H 2 O
LiAlH 4
5. (CH 3)3CCHO + NaOH(40%)
6.CH 3 CCH 2 COOC 2 H 5 O CH 3 Br C 2 H 5 ONa
(
C H 2B r
)
8.下列化合物中能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A. CH 3 CCH 2 COOC 2 H 5 O B. OCH 3 C. COOH OOCH 3
(
)
D. CH 3 CCH 2 CH 3 O
9.下列化合物中水解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 CH3COCl B. (CH3CO)2O C. CH3COOC2H5
4.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 C 6 H 5 NH 2 B. (CH 3 ) 2 NH C. CH 3 N H 2 D. NH
(
)
5.下列化合物中没有芳香性的是
(
)
A. O
CH 2 CH 2 COOH CH 2 CH 2 COOH
B.
C.
D.
(
C. CH 2 CH 2 COOH CH 2 CH 2 OH D.
15.
(E)-1-甲基-2-氯环戊烷
16. 7,7-二甲基双环[2.2.1]庚烷
17.
N,N-二甲基甲酰胺
18. 肉桂酸
19.
(R)-2-丁醇
20. 顺-1-甲基-3-异丙基环己烷(优势构象)
第2页
二,写出下列反应的主产物(1×30=30 分) :

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工程材料及成型基础试题

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工程材料及成型基础试题
6.20钢淬火后的硬度达不到60HRC,是因为钢的淬透性太差。------------------()
7.球墨铸铁可通过调质和等温淬火提高其综合机械性能。----------------------()
8.缩孔、缩松的产生原因是固态收缩得不到补缩。-----------------------------______区的温度最高。
11.某亚共析钢进行显微组织观察时,若其中铁素体含量约占50%,其含碳量约为,该钢属于碳钢。
二、是非题(15分,每题1分)
1.金属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低。--------------------------------()
4.拉深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5.灰铸铁的体收缩率比钢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重要的轴类零件最终热处理一般选何种热处理为宜?
7.金属型铸造为何能改善铸件的力学性能?
六、(10分)汽车传动齿轮担负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的任务,齿面要求耐磨,同时心部要有足够的强韧性。现选择45钢采用如下加工工艺进行加工,下料—锻造—热处理—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热处理—精磨;问:
A消除网状组织B消除冷变形强化C消除流线D消除偏析组织
5.实际晶体的线缺陷表现为()。
A空位和间隙原子B位错C晶界D亚晶界
6.当固溶体浓度较高时,随温度下降溶解度下降会从固溶体中析出第二项,为使金属强度、硬度有所提高,希望第二项呈()。
A网状析出B针状析出C块状析出D弥散析出
7.淬硬性好的钢具有()。
图1图2图3
3.试确定图3所示焊接结构的焊接顺序。
五、简答题(28分,每题4分)
1.分析说明制造汽车覆盖件多用低碳钢(C<0.2%),制造机器零件(如机床主轴)多用中碳钢,制造工具(如锉刀)多用高碳钢,而C>1.3%的铁碳合金工业上很少应用的原因。

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C)0.4
(D) 无法确定
12.对于单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研究,若 lnp 与 1/T 成直线关系,则 lgHm 为--------------------
(B ) (A) lgHm =0 (B)lgHm =常数 (C)lgSm=0 (D)lgHm=f(T) 13. 313K 时纯液体 A 的饱和蒸汽压是纯液体 B 的 21 倍,A 和 B 能形成理想溶液,若气相中 A 和 B 的 摩 尔 分 数 相 等 , 则 液 相 中 A 和 B 的 摩 尔 分 数 之 比 xA:xB 应 为
(A) Kp,1= Kp,2 (B) (Kp,1)-2= Kp,2
(C) Kp,1=(Kp,2)2 (D) Kp,1=1/Kp,2 11.反应 H2(g)+1/2O2(g)=H2O(l),当 O2(g)因反应消耗了 0.2mol 时,反应进度 为(mol)----- ( C )
(A)0.2
(B)0.1
(A) U=H=54566J
(B) U=-49328J,H=-54566J
(C)由于定温,故 U=0,H=0
(D) U=-59804J,H=-54566J
3.某反应 A+2BC,已知 298K时标准摩尔反应热 rHm(298K)=80.14 kJ·mol-1,Cp,m=0, 则 1000K

rHm(1000K)
(C) rHm(1000K)=rHm(298K)
(D) rHm(1000K)=0
4.理想气体与温度为 T 的大热源接触作定温膨胀吸热 Q,所作的功是变到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
20%








------------------------------------------------------------------------------------------( C )

化学2004

化学2004

试题312 试题名称:化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无机化学部分(75分)一、单选题(每题二分)1mol/Kg 的下列物质溶液沸点大小顺序是A 32AICl ZnCl NaCl >>B NaCl ZnCl AICl >>23C 23ZnCl AICl NaCl >>D 32AICl ZnCl NaCl ==2. 以下关于溶胶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相,稳定,粒子能通过半透膜 B 多相,比较稳定,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C 均相,比较稳定,粒子能通过半透膜D 多相,稳定,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3. 乙醇,丙酮能使高分子溶液聚沉,原因是A 它们有强烈亲水性B 它们不溶解高分子化合物C 它们使高分子化合物失去电荷D 它们本身可以电离4. 关于自发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自发反应是放热反应B 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平衡C 自发反应是吸热反应D 自发反应是可逆反应5. 恒压下,某反应A(s)+B(g)=2C(g)为放热反应,则反应体系的A ΔU>0,W>0B ΔU>0,W<0C ΔU<0,W<0D ΔU<0,W>06. 标准状态时下列哪一物质的m m f m f S H G ,,∆∆都是0A 氧气B 金属CaC H 离子D OH 离子7. 催化剂不能改变的是A 正反应速度B 逆反应速度C 反应活化能D 反应自由能8. 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A 等容体系B 开放体系C 孤立体系D 平衡体系9. 反应)()()()(222g O H g CO g H g CO +=+ 等容条件下,对于水的摩尔质量有影响的步骤是A 降低温度B 降低压力C 增加压力D 加入氮气10. 根据稀释定律和解离度成正比关系的是A 浓度cB cC KaD Ka11. 下列溶液pH 值最大的是A 0.10mol/LHAcB 0.010mol/LHClC 0.10mol/LNH 4ClD 0.00010mol/LHCl12. 实验测定100ml0.01mol/L 2NaNO 水溶液的pH 值是8.0,则为的Ka HNO 2A 1210-B 810-C 610-D 410-13. 溶液中,当122)(101.8332-⨯=⋅=+CO Ag CO Ag SP C C K 时可以说明的是A 银离子浓度是碳酸根的二倍B Ag 2CO 3不容易电离C 溶液是Ag 2CO 3的饱和溶液D 银离子浓度等于碳酸根浓度14.某难溶电解质AB 2的饱和溶液中是其θsp K L ymol B L xmol A /][,/][2==--A y x ⋅B 2y x ⋅C 2)2(y xD 25.0xy15.按氧化还原方程式可以写出或查出反应自由能,热效应,平衡常数和电动势,其中和方程式写法无关的是A E (电动势)B rG ∆C rH ∆D θK16..已知-−−→−−−→−−→−−−→−=-I I HIO HIO IO H V E V V V I IO H 54.0245.0370.065/,37.065则=--IO IO E /3A 0.30VB 0.21VC 0.18VD 0.1417.已知则)()(CuS K ZnS K sp sp θθ>A θθθZnS S S S CuS S E E E ///2>>-B θθθ->>2///S S Z n S S C u S S E E E C θθθCuS S ZnS S S S E E E ///2>>- D θθθCuS S S S ZnS S E E E ///2>>-18.提出微观粒子有波粒二象性的是A PlanckB de BroglieC EinsteinD Bohr19.关于波函数ψ说法正确的是A 一种原子有一种波函数B 一种波函数对应电子一种运动状态C 波函数有明确物理意义D. 波函.数代表电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20.已知某元素在序号36前,此元素失去三个电子后,它的角量子数为二的轨道内电子恰好半充满,此元素序号为A 25B 26C 27D 2821.产生能级分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B Pauli 不相容原理C Slater 规则D 能量最低原理22.钼原子外层电子排布是1554s d ,这样排布的主要依据是A Slater 规则B Hund 规则C Pauli 不相容原理 D. 能量最低原理23.二个具有单电子的原子互相靠近,可能形成共价键的条件是A 二电子自旋方向不同B 二电子能量相近C 二电子自旋量子数相同D 二电子波函数相同24.氨水溶液中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A 一种B 二种C 三种D 四种25.螯合物比相应简单配位物稳定的本质是A 热效应B 形成多元环C 熵效应D 螯合效应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1. 0.50mol/L 水在其沸点气化,恒压汽化热2.26kJ/g,求W,Q,ΔU,ΔH 和ΔG .2.)()()(235g Cl g PCl g PCl += 已知100a p K ,523K 时K p =1.6,求(1) 总压力1000a p K 时PCl 5的摩尔分解率(2) 如果摩尔分解率为10%,此时总压力多少3.0.10mol/L 的HAc 和0.050mol/LNaOH 等体积混合,计算溶液中-+Ac O H 3离子浓度51077.1(-⨯=Ka )4.反应 )(21)()(2g O s C g CO += )/(mol ki fH m θ∆ -110.52 0 0)(11--⋅⋅k mol J S m θ 197.67 5.74 205.14根据以上热力学数据计算反应自由能并判断其自发性.5.已知反应m ol KJ rG g CO g O H g NH g HCO NH m olKJ rG g CO g O H s CO Na S NaHCO m m /22.28)()()()(/19.28)()()()(22233422323=∆++==∆++=θθ计算当298K 时,34323,HCO NH CO Na NaHCO 和共存时氨的分压可能用到的公式:CKa H RTInK G a a a a RTIn G G ST H G WQ U r d D b B f F e E m r r ⋅=-=∆⋅⋅+∆=∆∆-∆=∆-=∆+][θθ有机化学部分(75分)一、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列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HO(CH2)3OHB.C2H5OCH(CH3)2C.CH3CH2CH2CH2OHD.CH3CHO2.乙酰乙酸乙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存在()A.对映异构B.顺反异构C.构象异构D.互变异构3.皂化值越大,油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越大B.越小C.不受影响4.最稳定的游离基是()A.(CH3)3C∙B.(CH3)2CH∙C.CH3CH2∙D.CH3∙5.具有相同分子式的外消旋体与内消旋体之间是()A.对映异构B.非对映异构C.差相异构D.互变异构6.下列化合物中,与氢氰酸反应活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CH3CH3CHO(2)HCHO(3)C6H5COCH3(4)C6H5CHOA.2>1>4>3B.2>1>3>4C.1>2>3>4D.1>2>4>37.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没有芳香性的是()A.六氢吡啶 B.吡咯C.环丙烯正离子D.α-甲基呋喃8.苹果酸失水时生成的产物是()A.顺丁烯二酸B.反丁烯二酸C.琥珀酸D.酒石酸9.在合成乙酰苯胺实验中,加入少量锌粉的目的是()A.防止苯胺氧化B.防止乙酰苯胺分解C.作为催化剂10.甲苯在光照或高温下与氯气的反应属于()A.亲电取代反应B.亲核取代反应C.亲电加成反应D.自由基反应11.赖氨酸的pI=9.74,它在pH为2.7的溶液中主要呈()A.正离子B.中性分子C.负离子D.两性离子12.与D-葡萄糖生成相同糖脎的是()A.麦芽糖B. L-甘露糖C.D-核糖D.D-果糖13.能把伯、仲、叔胺分离开的试剂为()A.斐林试剂B.硝酸银的乙醇溶液C.苯磺酰氯的氢氧化钠溶液D.碘的氢氧化钠溶液1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特点是()A.L型、α-氨基酸B. D型、α-氨基酸C. L型、β-氨基酸D. D型、β-氨基酸15.内消旋酒石酸的构型是()A. 2S,3RB. 2R,3RC. 2S,3SD. 2R,3S16.下列脂肪酸中,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的是()A.硬脂酸B.十二烷酸C.油酸D.软脂酸17. 重结晶进行热过滤时,采用折叠滤纸的目的是()A.扩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B.过滤更容易进行C.除去活性炭18.常压蒸馏沸点在140︒C以上的物质时,选用的冷凝管为()A.直型冷凝管B.蛇型冷凝管C.球型冷凝管D.空气冷凝管19. 抽气过滤时,选用的漏斗是()A.玻璃漏斗B.热水漏斗C.布氏漏斗D.砂芯漏斗20. 固体有机化合物纯化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 ( )A.重新蒸馏B.重结晶C.重新过滤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每题1分,共8分)1. 乙基- -D-核糖苷2. 甘油三硝酸酯3. 2Z ,4Z-己二烯酸4. 对羟基氯化重氮苯5. 氢氧化四甲基铵6. 水扬酸7. 尿嘧啶 8. D-半胱氨酸三、命名下列化合物(有构型的要注明构型,每题1.5分,共12分)1. 2. O O O CH 3CHOHHH H OH3. 4. OCH 3CH 2BrCH 3CH 2NH 2HC 6H 5 (R/S ) 5. 6. CH 33CH(CH 3)2C O NN COOH7. 8. CH 3OCCH 2COCH 3OH OH四、合成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用,每题4分,共16分)1. 乙苯2-氯-4-硝基苯甲酸2. CH3CH2CH2CHOCH3CH2CH2CH2CHCHO2CH33. CH2=CH-CH=CH2HOOC(CH2)4COOH4.由原料苯乙烯、乙烯合成CHOCH22五、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共7分)1. 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蔗糖溶液(3分)2. (4分)NH2NH2COOH六、推导结构(共8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O,不能起银镜反应,但能与羟胺作用生成肟,在铂催化下加氢可生成一种醇,该醇经脱水,臭氧化分解后,得到两种液体,其中之一能起碘仿反应,但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另一种则能起银镜反应,但不能起碘仿反应。

无机化学2004

无机化学2004

(
)
( (
) )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 。 3+ + 2. 根据元素电势图 Au 1.41 Au 1.68 Au,写出能够自发进行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弱电解质 __________ 降低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4. CO 中毒机理是由于 CO 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_____性。 5. 根据溶度积规则 , 使难溶电解质沉淀 溶解的原则 是 _________ ______ 常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是 7. 和 已知 o (Fe3+/Fe2+)=0.77V, o (Br ,
★启用前 机密★ 机密
共 3 页 第 1 页
江苏大学 200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无机化学 考生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及草稿纸上无效! (请考生自带计算器)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一、选择题:( 1. 正常人胃液 pH=1.4 ,婴儿胃液 pH=5.0 ,两者[H+]的倍数是 ( ) (A) 3981 (B) 398 (C) 36 (D) 3.6 2.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常数 k 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速率常数 k 值与反应物的本性、反应温度等有关 B. 速率常数 k 是各反应物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C. 反应物起始浓度愈大 , 速率常数 k 值愈大 D. 同一反应,如用不同浓度单位表示时,速率常数 k 值不同 3. 已知 o (Sn4+ /Sn 2+ )=0.15V , o (Fe 3+ /Fe 2+ )=0.77V,则此两电对中,最强的还原剂是 ( ) A. Sn 4+ B. Sn 2+ C. Fe 3+ D. Fe 2+ 4. 在氨水中,溶入氯化铵后,则 ( ) (A) 氨水的解离(电离)常数减小 (B) 氨水的解离常数增大 (C) 氨水的解离度减小 (D) 氨水的解离度增大 5. 降低 pH 值,能使其氧化能力增强的是 ( ) 2+ 2+ 3+ (A) Pb (B) Cu (C) MnO 4 (D)Fe o 6. 某弱酸 HB(p Ka =5.3)与其共轭碱 NaB 以 2:1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混合液的 pH 值为 5.0 。 由此可知,混合前 HB 与 NaB 的浓度比为 ( ) (A) 1:1 (B) 1:2 (C) 2:1 (D) 4:1 E. 1:4 7.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 ) A. PCl3 B. CO 2 C. SO2 D. NO2 8. HAc 的解离常数为 1.75× 10-5 ,以什么样的比例混合同浓度的 HAc 和 NaAc 可以得到 pH=5.2 的缓冲溶液 ( ) A. 6.3/1.75 B. 6.3/17.5 C. 17.5/6.3 D. 1.75/6.3 9. 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存的是 ( ) A. H2 O2 和 H2 S B. MnO 2 和 H2O2 C. KMnO 4 和 K2Cr2 O7 (溶液) D. FeCl3 和 KI( 溶液) 10. 某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状态是主量子数 3,副(角)量子数 2,则其原子轨道是( ) A. 3p B. 3s C. 3d D. 2p 11. 已知[Co(NH3)6 ]Cl3 是反磁性物质,则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 ) 3 2 3 3 2 2 A. sp B. d sp C. sp d D. dsp 12. 反应 CaO(s)+H2 O(l)→Ca(OH) 2(s) 为一放热反应, 并且此反应的 S<0, 由此可判断该反 应 ( ) A. 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地进行

江苏大学研究生考试试题

江苏大学研究生考试试题

机密★启用前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化工原理考生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及草稿纸上无效!共 3 页 第 1 页x A(H单位为m,)。

若用该泵从常压贮水池将水抽送到渠道中,已知贮水池截面积为100m2,,假设输水渠道水平面保持不变,且与Q2(H单位为m第3页2. 热流体和冷流体在单程套管换热器中呈并流流动。

两种流体的初温分别为243℃和128℃;终温分别为167℃和157℃。

若维持两种流体的流量和初温不变,而将两流体改为逆流,试求此时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度差及它们的终温。

假设在两种流动情况下,流体的物性和总传热系数均不变化,换热器的热损失可以忽略。

3.有一吸收塔,填料层高度为3m,操作压强为101.33kPa,温度为20℃,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

混合气质量流速G=580kg/(m2·h),含氨6%(体积),吸收率99%;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2.5倍。

该塔在等温下逆流操作,平衡关系为y*=0.9x。

K Ga与气相质量流速的0.8次方成正比而与液相质量流速大体无关(气膜控制过程)。

试计算当气体流量增大一倍时,填料层高度应如何改变,才能保持原来的吸收率(塔径不变时)。

4.A、B两组分的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为2.47,含易挥发组分A 的摩尔分率(下同)为x F=0.25,在常压精馏塔中分离,要求塔顶、塔底的组成x D=0.98,x W=0.085,泡点进料,塔顶设全凝器,泡点回流,塔内流动符合恒摩尔流假定,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

求塔顶第二块理论板下降液相浓度。

5.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常压(101.3kPa)干燥某湿物料,湿物料初始含水率为40%(wt%,湿基),干燥至含水3%(湿基),平衡含水量假设为零。

绝干料与干燥面积之比Gc/S=18.5 kg/m2,临界点含水量为30%(湿基),降速阶段干燥速率U~X关系可视为直线。

空气条件:将20℃,φ=70%的湿空气预热到70℃后送入间歇干燥器,空气流速为6m/s,平行流过物料表面,对空气-水系统α/k H≈c H=1.01+1.88H kJ/(kg干气·℃)。

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药学综合试题

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药学综合试题

机密★启用前
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药学综合
考生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及草稿纸上无效!共 8 页第 1 页
A:光线 B:金属离子 C:PH值 D:溶剂的性质
18、下列哪项与阿托品相符()
E:无游离芳伯氨基
11、对糖皮质激素分子结构中哪些部位进行修饰,可使活性增强()
C:在水中微溶,水溶液呈酸性反应 D:为H1受体拮抗剂
7、在喹诺酮类药物分子结构中的位引入哌嗪可扩大抗菌谱,在喹诺酮类药物分子结构
中的位引入氟原子可增加抗菌活性,喹诺酮类药物分子结构中的2位引入烃基可使抗。

200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化工原理 共5页 第1页大化工原理 共5页 第2页武汉大学气组成与該板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几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往复泵的流量不能采用的调节方法是(A )改变活塞的行程; (B )改变电机的转速;(C )在泵的出口处安装一个调节阀;(D )出口液体用旁路阀门,使其液体部分循环。

2、某液体在管道中作层流流动时,若将管径增加到原管径的2倍,并保持液体流量、物性等其它条件不变,则直管阻力引起的能耗为原来能耗的(A )1/2倍; (B )1/4倍; (C )1/8倍; (D )1/16倍。

3、泵的扬程是指(A )泵的总压头; (B )泵把流体升扬的高度;(C )泵的吸入高度; (D )泵将被输送液体的静压头的提高量。

4、两种化学组成相同的保温材料其密度分别为ρΑ与ρΒ,且ρΑ>ρΒ,它们的保温性能 (A) B 比A 好;(B )A 比B 好;(C )两者相同;(D )无法判断。

5、已知摩尔分数为0.02的稀氨水,在20 ℃时氨的平衡分压为1.67 kPa,氨水上方的总压为100 kPa ,此时亨利常数E 为84 kPa 。

当氨水上方总压变为120 kPa 时,E 值为(A) 42 kPa ; (B) 84 kPa ;(C) 168 kPa ; (D) 64 kPa 6、用纯溶剂逆流吸收气体中的可溶组分,液气比q n,C /q n,B =m (相平衡关系为Y =mX ) 。

进口气体组成Y 1=0.05,出口Y 2=0.01,则过程的平均推动力为(A) 0; (B) 0.01; (C) 0.04 ; (D) 0.02。

化工原理 共5页 第3页武汉大学7、如图所示,ef 线为连续精馏进料操作线,该进料的热状态是(A) 气-液混合物进料;(B) 冷液进料;(C) 泡点下的液体进料;(D) 过热蒸气进料。

8、精馏塔的设备费用与选择回流比R 的大小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