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题一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腼腆.(diǎn) 羸.(léi) 弱打擂.(lèi) 台饮鸩.(zhèn)止渴B.缄.(jiān)默强.(qiǎnɡ)迫小妮.(nī) 子情不自禁.(jīn)C.谄.(chǎn) 媚笑靥.(yè) 处.(chǔ) 女作奴颜婢.(bēi)膝D.叱咤.(zhà) 闷.(mēn)热跷.(qiāo) 跷板掎.(jī)角之势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房价下跌20%后会不会诱发恐慌性抛售,抛售现象出现后有关方面能否采取措施控制其联锁反应,是银行和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B.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对现。

C.中国留学生对美国大学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有良好的教育,游历甚广,既丰富了大学的生源,也给了大学更广阔的视野。

D.皇帝之中“最佳歌词创作者”的贵冠恐怕非李煜莫属了,现今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数十篇歌词,可以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B.铁道部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11月20日之前把工程款清偿完毕,但时至当前,清欠工作还未落实到位。

C.作客..他乡这么多年,我才算真正地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D.基于多数人的意见,鉴于..该会计师事务所糟糕的业务情况和混乱的财务状况,我们同意注销该会计师事务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明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材料略)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觥”在古代指什么?(2)“恣”在这里表示什么?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析文中所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

4. 概括文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每题3分,共9分)(文言文材料略)5. 根据文中内容,解释“举”和“罔”的含义。

6. 翻译文中的“是以圣人为而不争,功成而弗居”。

7. 简述文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8-10题。

(每题3分,共9分)(现代文材料略)8.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9. 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10.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3题。

(每题3分,共9分)(现代文材料略)1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12. 文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13. 简述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及其作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4.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分)题目:《我眼中的高三》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四、写作(共20分)15. 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分)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 (1)“觥”在古代指酒杯。

(2)“恣”在这里表示放纵。

2. 翻译略。

3.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略。

4. 作者观点或态度概括略。

5. “举”表示选拔,“罔”表示欺骗。

6. 翻译略。

7. 哲学思想简述略。

二、现代文阅读8. 主要内容概括略。

9. 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分析略。

10. 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略。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一、字词书写1. 请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博文约礼,明德天下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回想往事,感慨万千。

a三年前我来学校时心无半点①)【甲】不仅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就是担心处理不好同学的关系。

b我们三年②)的青春生活,都有老师的精心呵护【乙】c毕业来临之际,班主任鼓励我们:“③),最后一段【丙】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丁】”d师恩如海,浩瀚无边。

老师④)的关怀将永远铭刻我们心中。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在【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4.“后来的生活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放入选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文段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不仅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就是担心处理不好同学关系。

A.①着落(zhuó)②五彩斑斓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微不至B.①着陆(zháo)②美轮美奂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所不为C.①着落(zháo)②五彩班斓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所不为D.①着陆(zhuó)②美仑美奂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微不至A.逗号逗号逗号感叹号B.逗号句号逗号句号C.逗号句号逗号感叹号D.逗号逗号逗号句号A.a处B.b处C.c处D.d处三、综合性学习6. 【实践园地】我们身边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现象,如歇后语、谐音、避讳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语言现象。

(1)歇后语解读:请从以下三个歇后语中任选一个,按照示例进行解读。

①竹篮打水——一场空②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示例: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解读:比喻那些假装好意,却暗藏坏心的人。

(2)谐音辨析:下列句子中没有谐音现象的一项是()A.小玲在门上倒贴“福”字,妈妈高兴地说:“福到啦!”B.除夕夜,爷爷看到饭桌上的必备菜——鱼,捋捋胡子笑着说:“年年有余啊!”C.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圆月当空,妹妹吃着月饼说:“真是花好月圆啊!”D.婚床上摆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

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

例如建筑的艺术和风格,住宅的安排和使用,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戏曲、饮食、服饰的特点,以及社会风尚、节日和民族传统等,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

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不能离开民族文化而存在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表现,通常称为民族感情。

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民族内部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因而在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中渗透着不同的阶级意识因素。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有的还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

在形成过程中,一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民族。

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有些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甚至民族共同语言等特征都已发生变化,但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仍然明显存在,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

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

一些处于受歧视和被压迫地位的民族,对其他民族存有隔阂和不信任心理,对于伤害本民族尊严和民族平等的行为颇为敏感。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频繁,民族的传统和生活习俗等随之发生变化,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也不能不发生变化。

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后,各民族的精神面貌将逐渐趋于一致,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将最终消失。

2023年安徽省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2),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4)?青衫湿!(秋瑾《满江红》)(5)《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令初下时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6)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两句,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7)选择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取向。

《鱼我所欲也》中,“舍生而取义者也”,是孟子的选择;《过零丁洋》中,“?”,是文天祥的选择。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3分)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xiāo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他。

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他听得,收住禅杖。

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

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

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九xiāo()喝.()道半晌.()(2)以上文段节选自《水浒传》,“和尚”指的是,这一情节可概括为。

(2分)(3)文段中表示男子的自称,相当于“咱”的一词是,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的官职名称是。

(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语段中和尚有什么性格特点?②试以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片段中和尚上梁山的缘由。

(6分)3.合肥滨湖中学开展“我与奥运共前行”活动,请你参与。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研究必备,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仄歪(zè)嶙峋(xún)干涸(gù)唯妙唯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XXX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②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④低头,既是正确,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③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

①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B.②③④①6.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中没有这道题目)研究必备,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仄歪(zè)嶙峋(xún)干涸(gù)唯妙唯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XXX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7分)“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

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

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

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

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

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

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

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

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

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

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

八年级语文质量检测模拟一参考答案版

八年级语文质量检测模拟一参考答案版

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积累(20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5)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因不能正确区分“雁”、“燕”而误写,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长风万里送秋雁”;“燕”则与报春有关“谁家新燕啄春泥”。

(6)游子千里漂泊,乡情总在身边。

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如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名著阅读(10分)7、用该书回目概括所选文段内容:花和尚倒拔垂杨柳(2分)8、用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如“相了一相”“倒缴”“一趁”等(1分)准确传神的表现了鲁智深力大无比、勇武粗豪的形象特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2分)9、例一:他,三拳打死镇关西,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大英雄;他,千里相送为兄弟,粗中有细刚中有柔真汉子。

例二:他,酒肉穿肠一莽僧,千里相护义气深,路见不平双拳出,江畔坐化大道成。

(能体现人物性格2分;能有相关事件2分;语言表达1分。

)二、阅读(40分)10、黑匣子就是安装在飞机尾部,颜色为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和驾驶舱内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的各种声音,便于飞机失事时便于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的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3分)11、外部有反射条带,颜色明亮显眼;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触水,就开始发射每秒一次能持续30天的脉冲信号;外部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3分)12、第①句中,“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任何”一词,起限制作用,说明在“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它无一例外都是必备品,不可缺少。

“任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②句“通常”一词,也起限制作用,说明大多数情况下,黑匣子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但不排除特别情况,在特别情况下,黑匣子可能也用其他材料包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湖北省技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命题人:陈凯审题人:陈凯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踹(chuài)水竞(jìnɡ)赛蘸(zhàn)酒擂(léi)鼓助威B.跋涉(shè)陡(dǒu)峭攀登(dēnɡ)餐霜饮雪(xiě)C.善(shàn)良谦逊(sùn)璞(pú)玉不事雕琢(zhuó)D.荆棘(jí)飘泊(bó)青苔(tāi)红漆(qī)雕花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彷徨愁怨寂寥静默凄婉惆伥B.顾盼精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C.睿智禀赋崇高品质趋善避恶D.辩难商榷典藉满架旁稽博采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1)由于教师与家长缺乏有效的__,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2)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__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3)买彩票当然是希望有机会中大奖,但彩民不要__地去追求这种机会。

(4)德国一项调查结果__,如今德国儿童的上网比例已高达37%。

A沟通修建锐意显示B勾通修建锐意体现C沟通构建刻意显示D勾通构建刻意体现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D、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②他总是微笑起来,并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③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④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A.①夸张②反复③比喻④比喻B.①比喻②反复③拟人④排比C.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排比D.①夸张②夸张③比喻④比喻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民间四大传说”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四大古典戏剧”是指《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D.“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指《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

文言文短文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

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远矣,犹且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圣人无常师。

常:经常的。

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其:指代郯子之徒。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是故:由于这个缘故,相当于“因此”。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是:这样,指代上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9.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师之。

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10.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B.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唐宋散文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D.《师说》用了六个字——传其道解其惑,就把老师的职能作用给概括出来了。

11.翻译句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2.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行走在沙漠上有时会看到海市蜃楼,那真可以算是奇妙的景观了.2.将下面的直述句改写成为转述句.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13.(2012年高考四川卷)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

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2)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古诗词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雁阵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

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

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

许是走得急了些吧,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

“好天!”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

“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

“哪能不来呢?”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个劲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

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呆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

“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

”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

“呐,我又栽上了。

”驼爷喃喃着。

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

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头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

“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

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

“咦呀!”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看天。

狗娃也扬起了头。

雁阵。

一阵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

太阳赤灿赤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

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

学优网/他呆了。

他也呆了。

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

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

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

“狗娃!”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狗娃没回头。

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狗娃的双眼溢满了浊泪。

15.简要概括“驼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分点说明。

“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6分)16.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你认为促使浪子回头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7.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狗娃是个报复心极重的人,在监狱中被关五年,仍然不思悔改,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驼爷报复。

B.刀“急不可耐蠢蠢欲动”,“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这些描写,烘托了狗娃急于报复的心理。

C.这篇小说反映了护林工作的艰巨,旨在表明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一中心。

D.驼爷及时提醒狗娃莫忘爹娘,终于使狗娃幡然醒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且决心要混出个人样来。

三.作文以“宽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