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配套电子课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配套电子课件
了解角度量具的种类、结构和使用 方法,学会正确读数以及选用合适 的角度量具。
极限配合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了解航空航天产业中对极限配合 的要求和应用,了解如何使用极 限配合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汽车制造
掌握汽车制造中使用极限配合的 方法和规范,保证产品的准确度 和安全性。
微电子制造
了解极限配合在微电子制造中的 特殊应用和规范,掌握如何确保 微电子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
学习笔记
提供学习笔记的功能,让学习 者更好地总结和掌握知识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结和展望
学到更多
通过本课程,您将学到更多的极限 配合和技术测量知识,为您的工作 和学习提供支持。
掌握基本技能
掌握这些基本的技能,将为以后的 学习深造和职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 空间。
展望未来
本课程将为您提供更深入的技能和 知识,让您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和机遇。
技术测量的方法和工具
1
测量方法
了解测量方法的概念、种类和使用规范。
2
测量工具
介绍测量工具的种类、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会正确读数、进行误差分析。
3
精度控制
学会控制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电子课件的特点和优势
多媒体展示
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 提升课程的视觉效果。
随时间更新
课程内容可以更新、补充,保 证课程内容的实时性和全面性。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配套电子课件
本课程分为7个部分,掌握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基础的概念和应用,让您掌握 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课程介绍
本课程旨在介绍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基础的相关概念和应用,打好基础。
极限配合基本概念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高教版)课件: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高教版)课件: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般指靠近零线的偏差。与公差等级无关。
•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表示孔,小写表
示轴。在26个字母中除去易与其它混淆的I、L、O、Q、 W,再加上七个用两个字母表示的代号(CD、EF、FG、 JS、ZA、ZB、ZC),共有28个代号,即孔和轴各有28 个基本偏差。其中JS和js相对于零线完全对称。
• 查取标准公差系列值时,要注意公差等级和尺寸分段,还要
注意尺寸分段的特点:下限是开区间,上限是闭区间。如:
50mm属于30-50mm尺寸段,不属于50-80mm尺寸段 。
2.3.2 孔、轴的基本偏差系列
1.孔、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和孔、轴的基本偏差系列
• 基本偏差:确定零件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极限偏差。 • 基本偏差是公差带位置标准化的唯一指标。除JS和js外一
2.3.2 孔、轴的基本偏差系列
3)孔K、M、N及P-ZC的基本偏差值
• 基本偏差K、M、N及P-ZC的基本偏差值均与公差等级有关。 • 对于公称尺寸至500mm、标准公差等级小于或等于IT8的
孔的基本偏差K、M、N,其基本偏差值为在查表所得的数 值上再加上一个Δ值(Δ= ITn-ITn-1)。此时,孔的基本偏 差的表达式为:
即IT01、IT0、IT1、IT2、…、IT18。
• 在同一尺寸段内,IT01精度最高,标准公差值最小,加
工难度高 ;IT18精度最低,标准公差值最大,加工难度 最低。从IT01到IT18,等级依次降低,而相应的标准公 差值依次增大。
2.3.1 孔、轴的标准公差系列
2. 标准公差系列的特点 1)标准公差值的大小与公差等级及公称尺寸有关 标准公差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
2.3.2 孔、轴的基本偏差系列
• 这两对配合的极限偏差可分别标注为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高教版)课件: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高教版)课件: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最小二乘法测量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可用于处理测量误差。该方法通过对测 量数据进行数学拟合,找到最优解,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数据处理
测量数据处理是测量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包括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合理运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 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类型的极限配合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极 限配合的原理和应用技巧。
总结和注意事项
在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中,我们需要遵循国家标准,准确计算配合公差,并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数据 处理技术。同时,注意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高 教版)课件:极限与配合 国家标准
本课件介绍极限配合的国家标准,包括定义和分类、极限配合公差的计算方 法、最小二乘法测量以及测量数据处理。我们通过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最 后总结注意事项。
国家标准介绍
国家标准是制定和推广极限配合相关规范的基础。准确了解国家标准的要求 对于正确应用极限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极限配合的定义和分类
极限配合是工程中用于连接和定位零件的一种方法。根据配合的松紧程度和 允许公差的大小,可以将极限配合划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度配合。
极限配合公差的计算方法
计算极限配合公差的方法包括等级制、基本偏差和公差分配等。了解这些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 计算配合尺寸,确保零件之间的配合质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配套电子课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配套电子课件
长度测量的应用
长度测量在பைடு நூலகம்械制造、航空航 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
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概述
角度测量是确定平面或空间中两条线 或面之间的夹角大小的过程。
角度测量的分类
角度测量可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 式测量两类,其中接触式测量又可分 为机械式和光学式。
角度测量的精度
角度测量的精度与测量方法和工具密 切相关,高精度的角度测量需要采用 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
02
技术测量基础
测量概述
测量定义
测量是利用规定的操作, 确定量值的过程。
测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SI)是测量 的基本单位体系,包括长 度、质量、时间等七个基 本单位。
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表示测量结果与 真值接近的程度,通常用 误差来表示。
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
比较测量
通过直接读取被测量的量值,不需要 进行间接计算的方法。
通过比较被测件与已知标准量值进行 比较,从而确定被测件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
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 其他量,再经过计算得出被测量值的 方法。
测量器具
测量器具定义
测量器具是用于进行测量的工具 和设备,具有规定的计量特性。
测量器具分类
按照用途可分为通用测量器具和专 用测量器具;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 机械式、电动式和光学式等。

科学研究
在各个科学领域中,数据处理都是不 可或缺的环节,如天文学、生物学、 物理学等。
人工智能
数据处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包 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都需要 大量数据处理和分析。
05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
误差来源与分类
随机误差
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其大小和符号无法预测。常见的 来源包括测量环境的变化、测量仪器的偶然失准等。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课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课件

基本度量参数
测量器具的选择
在选择测量器具时,应根据被测对象 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合理选择测量器 具的量程、分度值等参数,以确保测 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测量器具的基本度量参数包括量程、 分度值、准确度和分辨率等,这些参 数直接关系到测量精度。
04
几何公差与检测
几何公差概述
几何公差定义
几何公差是用于限制零件几何要素的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误 差的指标,以确保零件的功能要求和互换性。
寸。
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 的代数差。
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制度
公差制度
根据使用要求和制造经济性,通 过标准化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和位 置的制度。
配合制度
根据使用要求和制造经济性,通 过标准化确定配合种类和公差等 级的制度。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公差等级
01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以满足使用性能和制造经
方向公差选用原则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高精度的方向公差。
位置公差与检测
1 2
位置公差定义
位置公差是限制零件表面位置误差的指标,如同 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等。
位置公差检测方法
常用的位置公差检测方法包括光学干涉法和三坐 标测量法等。
3
位置公差选用原则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高精度的 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检测方法
常用的形状公差检测方法包括直尺法、平晶干涉 法、光学干涉法和三坐标测量法等。
形状公差选用原则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高精度的 形状公差。
方向公差与检测
方向公差定义
方向公差是限制零件表面方向误差的指标,如平行度、垂直度和 倾斜度等。

《极限与配合》课件

《极限与配合》课件

间隙配合主要用于孔与轴的活动 连接,如滑动轴承、气瓶压力表
等。
间隙配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作 条件、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等因
素。
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是指孔与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同的配合,其特点是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 实际尺寸,装配后存在过盈量。
过盈配合主要用于固定连接,如齿轮、键等。
过盈配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过盈量的大小、工作温度的变化以及材料性质等因素。
在选择配合时,需要考虑孔与 轴的相对运动方式、载荷大小 和方向、工作温度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 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配 合类型,以保证机器或部件的 正常工作。
04
CATALOGUE
极限与配合的检测
检测方法
01
02
03
04
尺寸检测
通过测量工具对零件的尺寸进 行精确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
概念
极限与配合旨在确保机械零件在 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互换 性和功能性,以满足机械系统的 性能要求。
极限与配合的分类
01
02
03
尺寸极限与配合
涉及零件尺寸的公差和偏 差的确定,以确保零件之 间的尺寸匹配。
功能极限与配合
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零件 之间的功能参数,如间隙 、过盈等。
几何公差与配合
涉及形状、位置、方向等 几何参数的公差和配合。
表面粗糙度检测
在零件表面选取几个代表 性位置进行测量,取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值作为结果。
检测步骤与注意事项
形位公差检测
材料成分检测
根据图纸要求,检查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 差,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检测,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课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课件
1.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
1.2.3 基本偏差系列
2.基本偏差数值 轴、孔基本偏差的数值已经标准化,生产中直接查表即可。查表步骤 如下:◆根据基本偏差代号的大小写决定是查轴还是孔的基本偏差表。◆ 在表的横行中找到该代号,并查出该代号基本偏差是上偏差还是下偏差。 ◆以基本尺寸所在的尺寸段为横行,以该代号为竖列,其相交点即为基本 偏差数值。 3.
计量指标
定义
分度值
刻度间距 示值范围 测量范围 灵敏度 测量力
计量器具刻度尺或刻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称为分度值(又称为刻 度值),用i来表示,单位为mm。
计量器具刻度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中心的距离称为刻度间距,用a来表示, 单位为mm。
计量器具所指示或显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称为示值范围。
第2章 技术测量基础
2.1 测量基础知识
2.1.3 测量方法的分类
◆直接测量是指被测量的量值能直接从测量器 具上获得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又可分为绝对 测量和相对测量。 ◆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已 知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而得到该被测量 量值的测量方法。
◆绝对测量是指从量 具或量仪上直接读出被测几何量数值 的方法。 ◆相对测量(比较测量或微差测量)是指通过 读取被测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来确定被测几 何量数值的方法。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第1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第2章 技术测量基础 第3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第4章 表面粗糙度 第5章 技术测量
第1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返回
1.1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
1.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
1.3
极限与配合的应用
第1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1.1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PPT课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PPT课件
绪论
.
一、互换性概述
1.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指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能用来代替另一产 品、过程或服务并满足同样要求的能力。
.
具有互换性的螺母
具有互换性的主轴轴承
互换性应用的例子
.
汽车装配生产线:零件分散加工,整车集中装配
.
互换性的优势:
产品设计方面 加工和装配方面 使用和维修方面
互换性包括:
✓ 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 ✓ 几何公差的基本内容 ✓ 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关系 ✓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检测方法 ✓ 普通螺纹公差的特点
.
熟悉或理解
✓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 常用计量器具的读数原理 ✓ 几何公差代号的含义 ✓ 螺纹标记的组成及其含义
.
掌握
✓ 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 识读和标注
几何参数(如尺寸、形状等)的互换 力学性能(如硬度、强度等)的互换
.
2.几何量误差、公差和测量
零件的几何量误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 精度、计量器具精度、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及生产环境等诸 多因素的影响,其加工后得到的几何参数会不可避免地偏 离设计时的理想要求而产生误差。
几何量误差主要包含:
尺寸误差 几何误差 表面微观形状误差
.
零件的几何量公差——零件几何参数允许的 变动量,它包括尺寸公差公差和几何公差等。
只有将零件的误差控制在相应的公差内,才 能保证互换性的实现。
.
量测 误差
满足互换性 公差标准
不满足互换性.源自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
✓ 国家标准中有关极限与配合等方面的基本 术语及其定义
✓ 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 ✓ 几何公差代号的识读及标注方法 ✓ 表面结构代号的识读及标注方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理解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如游 标卡尺、千分尺、量块等的测量原理,掌 握其使用方法。
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如万能角 度尺、正弦远见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 方法。
理解水平仪的测量原理,了解其应用。 了解塞尺、直角尺、检验平尺、检验平板
的偏摆仪等的应用
§2-1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将被测的几何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
标准量进行比较的实验过程。 测量四要素:
测量对象(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等) 计量单位 测量方法(指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符合程度)
一、计量的单位 二、计量器具的分类 三、测量方法的分类 四、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 五、测量误差
量块及其研合性
2.量块的尺寸组合及使用方法
【例2-2】用量块组成38.935mm的尺寸,试选择组合 的量块。
解题过程
阶段性实习训练一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一、实训目的
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测量零件的实际(组成)要素的尺寸。
二、被测工件
被测工件
三、量具 游标卡尺
四、量具的维护与保养 正确维护与保养游标卡尺,对保持它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章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和 常用计量器具
§2-1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2-2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 阶段性实习训练一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阶段性实习训练二 使用千分尺测量 §2-3 常用机械式量仪 §2-4 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 阶段性实习训练三 零件的角度测量 §2-5 其他计量器具简介 §2-6 光滑极限量规
2.分度值i(刻度值) 3.示值范围 4.测量范围 5.示值误差 6.校正值(修正值)
五、测量误差
1.计量器具误差 2.方法误差 3.环境误差 4.人员误差
§2-2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量具
一、通用量具 二、量块
一、通用量具
1.游标量具
常用的长度游标量具有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尺和 游标高度尺等。
2.测微螺旋量具
正确的方法是: 1.不要把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尖作划针、圆规和螺钉起子(改锥)使
用。 2.不要把卡尺游标卡尺当作钩子使用,也不要作为其他工具使用。 3.用完游标卡尺后,用干净棉丝擦净,放入盒内固定位置,然后存
放于干燥、无酸、无振动、无强力磁场的地方。没有装盒的游标卡 尺,严禁与其他工具放在一起,以防受压或磕碰而造成损伤。 4.不要用砂纸、砂布等硬物擦游标卡尺的任何部位。非专职修理量 具人员,不得拆卸游标卡尺。 5.实行周期检定。 五、方法与步骤 六、完成测量(填入数据)
一、计量的单位
二、计量器具的分类
量具 量规 量仪 计量装置
1.量具
量具
标准量具
通用量具
2.量规
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
螺纹量规 圆锥量规
3.量仪
量仪
钟表式百分表
杠杆式百分表
4.计量装置
数控检测中心
三、测量方法的分类
1.按实测量是否为被测量分: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又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测量方法与步骤
校对0位
去除毛刺,擦去污物
测量各外尺寸
测量各内尺寸
测量孔中心距
测量深度尺寸
阶段性实习训练二 使用千分尺测量
一、实训目的
掌握千分尺的方法,完成零件尺寸的测量。
二、被测工件
被测工件
三、量具 千分尺
四、量具的维护与保养 1.不要把千分尺当作游标卡尺使用。 2.不要拿着微分套筒晃动。 3.不要用油石、纱布等硬物磨或擦千分尺的测量面、测微螺
(2)其次应判断游标上第几根刻线与尺身上的刻线对 准,游标刻线的序号乘以该游标量具的分度值即 可得到小数部分的读数值;
(3)最后将整数部分的读数值与小数部分的读数值相 加即为整个测量结果。
游标卡尺刻线原理及读数示例
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2.测微螺旋量具
(1)外径千分尺 (2)其他类型千分尺
【例2-1】读出下图中外径千分尺所示的读数。
外径千分尺读数示例
解题过程(a)
(2)其他类型千分尺
内测千分尺 公法线千分尺
深度千分尺
深弓千分尺
内径千分尺
壁厚千分尺
小实验
用外径千分尺测试自己头发的直 径或课本一页纸的厚度,并与同学进 行互换测量,看看谁测得更准确。
二、量块
1.量块的形状、用途及尺寸系列
§2-3 常用机械式量仪
机械式量仪借助杠杆、齿轮、齿条或扭簧的传动,将 测量杆的微小直线移动,经传动和放大机构转变为表盘上 指针的角位移,从而指示相应的数值。
(1)外径千分尺
实物图
结构简图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1)先从微分筒的边缘向左看固定套管上距微分筒边缘 最近的刻线,从固定套管中线上侧的刻度读出整 数,从中线下侧的刻度读出0.5mm的小数;
(2)再从微分筒上找到与固定套管中线对齐的刻线,将 此刻线数乘以0.01mm就是小于0.5mm的小数部分的 读数,最后把以上几部分相加即为测量值。
杆等部位。 4.使用千分尺要轻拿轻放。 5.清洁千分尺应使用航空汽油,然后加入少量钟表油或特质
润滑油。 6.不得将千分尺放在潮湿、有酸和有磁性的地方,也不得放
在高温或振动的地方。 7.千分尺要实行周期检定。 五、方法与步骤 六、完成测量(填入数据式)
测量方法与步骤
检查千分尺 调整0位
校对0位 测量工件
相对测量(比较测量或微差测量)——通过读取被测 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来确定被测几何量数值的方法。
绝对测量
相对测量
2.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一次测量中只测量一个几何量的量值。
综合测量——一次检测中可得到几个相关几何量的综 合结果,以判断工件是否合格。
四、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
1.刻度间距c
利用螺旋副的运动原理进行测量和读数的一种测微 量具。
按用途可分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 尺、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等。
1.游标量具
三用卡尺(Ⅰ型) 双面卡尺(Ⅲ型) 单面卡尺(Ⅳ型)
常用游标卡尺的结构
游标量具的读数方法:
(1)根据游标零线所处位置读出尺身在游标零线前的 整数部分的读数值;
2.按同时测量被测量参数的数量分: 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1.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用量具或量仪测出被测几何量值 的方法。
间接测量——先测出与被测几何量相关的其他几何 参数,再通过计算获得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从量具或量仪上直接读出被测几何量数 值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