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4课《木笛》类文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阅读《木笛》(附答案)-推荐word版 (4页)

2019-2020-阅读《木笛》(附答案)-推荐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阅读《木笛》(附答案)阅读《木笛》,完成12~15题。

(18分)木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有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

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

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

探身者说:“木笛。

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

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

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

主考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个态势,与其说是艺术检测,倒不如说是法律裁决。

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威名远扬的丹麦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

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

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

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一时,主考席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

”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4课《 木笛》类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4课《 木笛》类文阅读含答案

类文阅读-14 木笛不忘历史,面向未来我们按照参观路线的指引有序地参观,每一个参观者心情都是十分沉重,特别是看到泥土中一堆堆死难同胞骸骨真是有难言的疼痛,同时一张张日军残杀我同胞的照片又使人义愤填膺,对日寇恨之入骨。

在这些照片中,有日军在南京奸淫掠夺的,有日军杀人比赛的,有日军向我同胞挥刀砍头的,还有日军活埋我同胞的……据纪念馆记录显示,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同胞被日军杀害30多万人。

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这是全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入侵南京后的大屠杀,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会忏悔的,但也有一些极右分子否认这铁的事实。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不忘历史教训。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英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直至1931年“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 100 多年来我国都是受侵略的,光是七七事变后的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这悲惨历史我们绝对不能忘记!我们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选自《第二个春天的日记<岁月如流未蹉跎>续集第6册》中国文联出版社)1.解释词语。

义愤填膺:恨之入骨: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参观纪念馆令人心情沉重。

B.所有日本人都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C.“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都是历史教训。

D.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

4.用“”画出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参考答案】1.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

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3.B4.画出:我们还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我的祖国(节选)张海迪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的山峦,清凉的小河。

木笛阅读题及答案

木笛阅读题及答案

木笛阅读题及答案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

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

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

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

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

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

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

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第4单元14《木笛》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第4单元14《木笛》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 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 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 魂、最有骨气的!”
再次朗读想一想:你从“愈是......愈是......愈......愈”中读出 了什么?
朗读探究学习 说一说:你从“愈是......愈是......愈......愈”中读出了什么?
指导理解
过了一会儿,大师冷峻地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快的乐曲。”
“冷峻”是什么意思?
“冷峻”是沉着而严肃的意思。 造句:他用冷峻的目光看着朱丹。
指导理解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很久,很久,考场一片沉寂。
旋转 回旋
“旋”的右下边不要变成旅行的“旅”。 造句:陀螺在地上旋转很有意思!
巧记生字方法指导
纟+ 千=纤 月 + 永=脉
艹 + 句=苟 扁 + 羽 =翩
木笛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去写的?

再读课文弄清楚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 快速默读全文,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我体会到:梅花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
再读课文温馨提示:
在考场上,朱丹为什么放弃终试?后来为什么又被破格录取 了?
请你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边读边想答案,并 用简单词句写出感受。再选择感受最深的情景,有 感情地读一读。
指导理解
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沉默片刻之后 ,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轻轻地 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木笛 一课一练及答案(2019最新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木笛 一课一练及答案(2019最新版)

木笛同步试题1.拼写小擂台。

(1)终试在艺术学院jiē tī( )教室进行。

考试要求kē kè( ),竞争激烈。

(2)寒冷凝冻着这声音,zhú yàn( )温暖着这声音。

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piāo rán huí xuán( )。

(3)考官们个一个zhèng jīn wēi zuò( ),bù gòu yán xiào( )。

2.读中思考。

默读全文,讨论:在考场上朱丹为什么放弃终试?后来又为什么被破格录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精彩补白。

( )地打量 ( )地问 ( )地说( )的泪水 ( )的雪片 ( )的笛声4.标点运用。

给句子加标点。

朱丹深感意外连忙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朱丹连忙说考场的事请大师原谅5.读写结合。

照样子,写句子。

例: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荧荧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

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6.品读感悟。

仔细读句子,边读边思考。

(1)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

沉默片刻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歉疚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朱丹的眼里为什么闪过一丝悲戚?他为什么不愿演奏欢乐的曲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轻轻的一句话,犹如闷雷在会场爆裂。

一时间,所有考官都窃窃私语起来。

(“这轻轻的一句话”指哪句话?考官们会说些什么?你想对朱丹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练习。

2018-木笛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8-木笛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8-木笛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木笛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了关于《木笛》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也祝同学们的阅读理解的技巧更好,祝大家学习进步!南京乐团招考民族乐器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___(cuán)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

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

探身者说:“木笛。

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

修长,纤弱,a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束成一棵梅树。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

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

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明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

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着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

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p#副标题#e#阅读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2019最新】《木笛》阅读答案word版本 (3页)

【2019最新】《木笛》阅读答案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木笛》阅读答案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

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

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校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

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

修长、纤弱,A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

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

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

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

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

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们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朱丹答:“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

久久。

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答:“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2019秋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 木笛

2019秋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 木笛
14 木笛
14 木笛
14 木笛
资料宝袋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暴 行。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在松井石 根和谷寿夫的指挥下,进行大规模的烧杀淫掠持 续达六周之久。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 焚烧、活埋以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 上。同时,南京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焚毁,几乎 所有的商店被抢劫一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 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shǔ yūn
曙晕
yíng

qīng

14 木笛
字词乐园


我会写
写法:“艹”横画宜长, “可”竖钩挺直。
组词:苛刻 苛政
14 木笛
字词乐园
jiē

我会写
写法:右部“人”撇与 捺舒展。
组词:阶段 台阶
14 木笛
字词乐园
jīn

我会写
写法:右部第一个“木” 变捺为点。
组词:衣襟 襟怀
14 木笛
14 木笛
随堂练习
1.根据课文填空。
课文描写了才华横溢的木笛手 (朱丹)到乐团参加终试时,因为当 日正值(“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 日”),拒绝吹奏(欢乐)的乐曲而 被取消考试资格,后来又被破格录取 的感人故事。
14 木笛
随堂练习
2.所词词补充完整
扶老(携)幼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名(扬)海外
14 木笛
拓展提升
爱国名言警句
1.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3.社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 唱和战斗。
(肖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14 木笛
不忘历史,面向未来
我们按照参观路线的指引有序地参观,每一个参观者心情都是十
分沉重,特别是看到泥土中一堆堆死难同胞骸骨真是有难言的疼痛,
同时一张张日军残杀我同胞的照片又使人义愤填膺,对日寇恨之入骨。

在这些照片中,有日军在南京奸淫掠夺的,有日军杀人比赛的,有日
军向我同胞挥刀砍头的,还有日军活埋我同胞的……
据纪念馆记录显示,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同胞被日军杀害30多万人。

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这是全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入侵南京后的大屠杀,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会忏悔的,但也有一些极右分子否认这铁的事实。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不忘历史教训。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英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直至1931年“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 100 多年来我国都是受侵略的,光是七七事
变后的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这悲惨历史我们
绝对不能忘记!
我们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选自《第二个春天的日记<岁月如流未蹉跎>续集第6册》中国文联出版社)
1.解释词语。

义愤填膺:
恨之入骨: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参观纪念馆令人心情沉重。

B.所有日本人都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C.“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都是历史教训。

D.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

4.用“”画出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参考答案】
1.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

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3.B
4.画出:我们还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我的祖国(节选)
张海迪
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
惯了船上的白帆……
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
的山峦,清凉的小河。

祖国就是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
的公园,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
姑姑,就像很多我在书中和电影里认识的人。

他们勤劳善良,热情真
诚,他们爱亲人,爱朋友,爱邻居,爱同事,也爱工作,爱和平……
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

当火车隆隆地驶过黄河大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波涛滚滚,真的仿佛从天而降,
一刻不停地向远方奔去……再看看,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村庄,森林,山脉,都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旋转。

白云在蓝天上悠
悠飘荡,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飞翔,风把人们的歌声和鸟儿的鸣
唱传播到更加遥远的地方……
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少女时代生活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神奇缥缈的的星空。

我渐渐懂得了,祖国
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不仅是我感受温暖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
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

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

(选自《阅读》 2018年第74期)
1.文中作者对祖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请选出理解错误一项。

()
A.从小就知道祖国的深刻含意
B.看电影,打动了幼小的心
C.坐火车,知道了黄河
D.当了作家,懂得了祖国的内涵
2.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引用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是想表达和。

3.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1)“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的含义是祖国是我们共同的
母亲,是伟大的。

()
(2)一开始我理解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
(3)我当了作家,渐渐懂得了祖国的悠久历史。

()
4.“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

”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
不能调换?为什么?
5.在你心里,祖国是什么?以祖国为题,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祖国的伟大对祖国的热爱
3.(1)√(2)√(3)×
4. 不能调换。

因为这三个词的意义是一级一级往上升的,只有
先学习才能工作,工作后才能创造。

5.示例:祖国是国境线挺立的界碑,祖国是国徽下不倦的眼神,祖
国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脊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