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肾功能检查化验单

合集下载

肾功能化验单分析方法

肾功能化验单分析方法
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 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高 蛋白饮食等,血肌酐一般不升高。以上情况矫正 后,血BUN可以下降。
肌酐Cr
参考值:男性53-106μmol/L 女性44-97μmol/L
1.评价小球滤过功能
血Cr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 退:①急性肾衰竭,血Cr明显的进行性升高为器质 性损害的指标,可伴少尿或非少尿;②慢性肾衰竭, 血Cr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肾衰竭代偿期, 血Cr<178μmol/L;肾衰竭失代偿期,血Cr>178moレL; 肾衰竭期,血Cr明显升高(可大于445μmol/L)
检查项目
尿素氮 BUN
肌酐
PCT
Cr
降钙素原
尿素氮 BUN
尿素氮增高临床意义:
参考值:成人3.2-7.1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
①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 多囊肾等所致的慢性肾衰竭。 ②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轻度受损时,BUN可无变化,但GFR下降至 50%以下,BUN才能升高。因此血BUN测定不能作为早期肾功 能指标。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BUN增高的程度一般与 病情严重性一致:肾衰竭代偿期GFR下降至50ml/min,血 BUN<9mmol/L;肾衰竭失代偿期,血BUN>9mmol/L;肾衰竭期, 血BUN>2 0mmol/L
4.血BUN作为肾衰竭透析
充分性指标
多以KT/V表示,K=透析器BUN清除率(L/ min),T=透析时间(分钟),V=BUN分布容积 (L),KT/V>1.0表示透析充分。
2.肾前性少尿

肾功能检查化验单项目分析

肾功能检查化验单项目分析

肾功能检查化验单项目分析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GFR),即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滤液量。

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是内生性肌酐清除率(Ccr)测定。

为避免外源性肌酐干扰,试验前3天应禁食肉食。

正常值:成人80~120毫升/分钟;新生儿40~65毫升/分钟。

临床意义:1.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有无损害。

成人内生性肌酐清除率小于80毫升/分钟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先出现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但可随病情好转而升高;慢性肾小球损害则内生性肌酐清除率呈进行性下降。

2.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程度:51~70毫升/分钟为轻度损害;30~50毫升/分钟为中度损害;小于30毫升/分钟为重度损害;l0~20毫升/分钟为早期肾功能衰竭;5~10毫升/分钟为晚期肾功能衰竭;小于5毫升/分钟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3.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小于30~40毫升/分钟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小于等于30毫升/分钟时噻嗪类利尿剂常无效;小于等于10毫升/分钟时则应进行人工透析治疗。

4.作为慢性肾炎分型的参考:普通型慢性肾炎内生性肌酐清除率常降低;肾病综合征因肾小管通透性增加,部分肌酐可从中排出,故内生性肌酐清除率无明显降低。

5.可作为肾移植疗效观察指标:肾移植成功清除率可逐渐回升,反之下降;如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则可再度下降。

肾小管排泌功能测定肾小管排泌功能测定常用酚磺酞排泌试验。

酚磺酞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色素,静脉注射后大部分与白蛋白结合。

因其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故尿中酚磺酞的含量高低可反映近端肾小管的排泌功能。

正常值:成年人注射后15分钟内酚磺酞排泄量为28%~51%,平均35%;2小时排泄总量为63%~84%,平均70%。

小儿15分钟内酚磺酞泄量为25%~45%;2小时排泄总量2~8岁为60%~75%;8~14岁为50%~75%。

老年人的酚磺酞排泄量偏低。

临床意义:以15分钟排泄量小于25%,2小时排泄总量小于55%作为判定肾小管排泌功能减弱的标准。

教您看懂化验单--肾损伤八项

教您看懂化验单--肾损伤八项

教您看懂化验单--肾损伤八项正常人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极少。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早期肾小球损伤,常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早期病变。

尿微白蛋白肌酐比(A/C)参考值:0-20mg/l是尿微量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测定,常用于反映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

尿转铁蛋白(TRF)参考值:0--0.5g/l转铁蛋白为血清中结合并转运铁的β球蛋白,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早期肾损伤时肾小球基底膜内外疏松层硫酸肝素糖蛋白(带负电)含量减少,使血液中带负电荷的分子蛋白TRF从肾小球自由滤过,尿中TRF浓度增高。

相比于尿微白蛋白更能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屏障的受损程度。

尿免疫球蛋白G(UIgG)参考值:0--8mg/dl正常尿液不会出现,当肾小球疾病时,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尿内才出现,临床上主要用于协助蛋白尿的分类及选择性评估。

02肾小管损伤标志物β2-微球蛋白(β2-MG)参考值:0--0.1mg/l广泛存在于有核细胞表面,尤其富含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其通过肾小球后会在近曲小管几近全部被重吸收,故尿中生理浓度很低。

因β2-MG在酸性尿中极易分解破坏,故尿收集后应及时测定。

尿β2-MG增多较灵敏地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如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药物或毒物所致早期肾小管损伤,以及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

α1微球蛋白(α1-MG)参考值:0--12mg/l在肝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

是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的特异、灵敏指标。

α1-MG生理性增高:α1微球蛋白浓度随年龄增加有增高趋势。

成年男性高于女性,运动后可增加。

病理性增高:α1微球蛋白浓度升高见于糖尿病、药物或化学因子、感染等原因诱发的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也可见于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α1微球蛋白降低见于严重肝实质性病变所致生成减少,如重症肝炎、肝坏死等。

与β2-MG比较,α1-MG不受恶性肿瘤影响,酸性尿中不会出现假阴性,故更可靠。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参考值:0.04--0.18mg/l在肝细胞内合成,与视黄醇结合后进入血液,由肾小球滤出,大部分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怎么看肾功能化验单

怎么看肾功能化验单

怎么看肾功能化验单肾功能化验单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化验单上的指标可以了解肾功能的好坏。

下面是对肾功能化验单的一般解读方法:1.尿液指标:尿液颜色、透明度、蛋白质、潜血、尿糖、尿胆原等指标可以初步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和代谢状况。

正常尿液应为黄色或无色,透明度较高。

高蛋白质或高潜血可能是肾功能异常的表现。

2.尿常规指标:通过尿比重、PH值、尿酸碱平衡、尿素氮、尿酸、肌酐、尿素等指标可以了解肾小管的功能状态以及一些代谢产物的排泄情况。

正常尿比重为1.005-1.030,PH值在4.5-8之间。

3.血液指标:肾功能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肾脏的滤清功能和代谢功能。

正常肌酐水平在0.5-1.0mg/dl之间,尿素氮正常范围为7-20mg/dl,尿酸水平在2.6-6.0mg/dl之间。

4.肾小球滤过率(GFR):GFR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计算得到。

正常GFR范围在90-120ml/min,GFR小于60ml/min可能表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5.血浆尿酸、尿酸盐:高血尿酸和尿酸盐可能导致尿酸结晶形成尿酸结石,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

正常血尿酸水平男性在2.5-7.0mg/dl,女性在2.0-6.0mg/dl之间。

6.电解质指标:通过血钠、血钾、血钙等指标可以了解肾脏对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功能。

血钠正常范围135-145mmol/L,血钾正常范围3.5-5.5mmol/L,血钙正常范围2.2-2.6mmol/L。

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化验单上的指标需要综合考虑,不能只看其中一个指标评估肾功能的好坏。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异常,建议及时向医生咨询,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肾功能化验单大全ppt课件

肾功能化验单大全ppt课件

-
19
预防方法 1、多运动,一定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以免 关节过劳。最好选择游泳、太极拳、乒乓球 之类的有氧运动,以此减轻体重。 2、多喝水。每天的排尿量要控制在2000ml 左右是最好的,苏打水或者小苏打服用过多 易造成钠摄入过量。不饮浓茶、饮料。 3、少吃肉。我为什么不说“不吃肉”呢?肉 类当然是要吃一点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 用其他的食品是不可代替的,也是人体所必 需的,但一定要控制好量。专家指出,海鲜 、动物内脏、各种肉汤以及火锅是要严格禁 忌的。否则,无度饮食肉类,你会前功尽弃 。
-
20
预防方法
4、禁止饮酒。特别是啤酒,如果实在有酒瘾,可以 适量喝点红酒或经常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最好用能够 自动加热的洗脚盆,每次不少于20分钟,不高于30
肾功能化验单
-
1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当肾脏发生功能障碍时,由于体 内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患者 可出现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值等 方面不同程度的紊乱。
-
2
肾功能的各项指标作用
• 1.可诊断有无肾脏疾病、 • 2.疾病的程度 • 3.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 • 4.以各项指标决定下一步治疗时使用药
-
11
• 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血肌酐186442umo/L)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 ,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 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 神不易集中等。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 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 。
-
12
• 三期: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Scr451707umo/L)肾脏功能已损害相当严重, 75%-95%,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 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 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期又 称氮质血症期。

肾功能检查化验单项目分析

肾功能检查化验单项目分析

肾功能检查化验单项目分析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GFR),即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滤液量。

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是内生性肌酐清除率(Ccr)测定。

为避免外源性肌酐干扰,试验前3天应禁食肉食。

正常值:成人80~120毫升/分钟;新生儿40~65毫升/分钟。

临床意义:1.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有无损害。

成人内生性肌酐清除率小于80毫升/分钟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先出现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但可随病情好转而升高;慢性肾小球损害则内生性肌酐清除率呈进行性下降。

2.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程度:51~70毫升/分钟为轻度损害;30~50毫升/分钟为中度损害;小于30毫升/分钟为重度损害;l0~20毫升/分钟为早期肾功能衰竭;5~10毫升/分钟为晚期肾功能衰竭;小于5毫升/分钟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3.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小于30~40毫升/分钟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小于等于30毫升/分钟时噻嗪类利尿剂常无效;小于等于10毫升/分钟时则应进行人工透析治疗。

4.作为慢性肾炎分型的参考:普通型慢性肾炎内生性肌酐清除率常降低;肾病综合征因肾小管通透性增加,部分肌酐可从中排出,故内生性肌酐清除率无明显降低。

5.可作为肾移植疗效观察指标:肾移植成功清除率可逐渐回升,反之下降;如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则可再度下降。

肾小管排泌功能测定肾小管排泌功能测定常用酚磺酞排泌试验。

酚磺酞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色素,静脉注射后大部分与白蛋白结合。

因其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故尿中酚磺酞的含量高低可反映近端肾小管的排泌功能。

正常值:成年人注射后15分钟内酚磺酞排泄量为28%~51%,平均35%;2小时排泄总量为63%~84%,平均70%。

小儿15分钟内酚磺酞泄量为25%~45%;2小时排泄总量2~8岁为60%~75%;8~14岁为50%~75%。

老年人的酚磺酞排泄量偏低。

临床意义:以15分钟排泄量小于25%,2小时排泄总量小于55%作为判定肾小管排泌功能减弱的标准。

“肾功能三项”怎么看

“肾功能三项”怎么看

“肾功能三项”怎么看在常规体检中,血液化验“肾功三项”是必检项目,包括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

那么,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意味着什么?是否检查数据正常就说明肾功能良好?超出正常范围就意味着肾功能出问题了呢?答案是:肾功三项只是表示肾功能状态的线索,它主要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相对于临床而言,体检中对于肾功能的检查项目较少,但操作简便,可初筛肾功能问题。

图(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血肌酐:结果正常也不能大意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同时也兼有内分泌功能。

在临床上,肾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动态显像、血β2-微球蛋白等多项指标。

由于一些项目复杂,常规体检一般只做前三项测定,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均是小分子物质,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可以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但这三项指标也受肾小球滤过功能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所以评估滤过功能最准确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GFR)。

但GFR是一种功能指标,不存在于血液中,不能直接测得,日常使用的GFR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肌酐值等因素,用专业公式计算得来的。

血中肌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时,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在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的肌酐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

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人的1/2~1/3时,血肌酐浓度才会明显上升,故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受损的指标。

血肌酐的敏感性较血尿素好,但血肌酐值正常不能表示肾功能就正常,因为GFR轻度下降时血肌酐并不马上升高。

相反,如果血肌酐明显升高,基本可以判定为肾功能不正常。

看到体检报告中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内,很多人会认为没事而忽略。

其实,若血肌酐值在正常高限附近,就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尿常规也有问题时,就更应当进一步找专科医生检查。

如何看肾功能化验单

如何看肾功能化验单

如何看肾功能化验单肾功能化验单是医生了解肾脏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和疾病程度。

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解和解读肾功能化验单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如何看肾功能化验单。

首先,看化验单的常规检查项目。

化验单上一般包含了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尿素(UA)的检测结果。

血尿素氮是人体产生和分解蛋白质所形成的废物,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反映肾脏功能不全;血肌酐是体内肌肉代谢物,用于评估肾脏排除测定;尿素是由肝脏生成并通过肾脏排出的物质,它的含量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状态。

正常情况下,这些指标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看化验单的尿液分析项目。

尿液分析项目包括尿蛋白(PRO)、尿红细胞(RBC)和尿白细胞(WBC)的检测结果。

尿蛋白是常用的评估肾功能的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脏损伤;尿红细胞和尿白细胞的异常也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

然后,看化验单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项目。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肾脏排除废物和维持内环境平衡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GFR应该在正常范围内,如果GFR低于正常值,可能表示肾小球功能发生了异常。

最后,看化验单的其他相关指标。

化验单中还可能包含一些其他相关指标,如肌酐清除率(CCr)、尿酸(UA)、血尿酸(BUA)等。

肌酐清除率是另一种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它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尿酸和血尿酸是体内的一种代谢物,异常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

在查看化验单时,应该综合各个指标的异常情况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问题,并与医生进行详细沟通。

如果发现化验单上有异常的结果,应该及时向医生咨询,并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此外,定期检查肾功能是保持肾脏健康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来说更为重要。

总之,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肾功能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和疾病程度。

及时找出异常并与医生进行沟通,也是保护肾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懂肾功能检查化验单肾功能检查是临床评估患者肾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医学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以血液和尿液样本检查为主,依据不同的应用可以分为常规检查和特殊功能检查。

如何正确开具肾功能检验申请单?如何读懂各类肾功能检验报告单结果?常规检查一般指临床不可忽视的初步检查,也可以作为健康人群筛查。

1.尿液检查(1)尿常规干化学检查是三大常规检查之一,检测项目一般有 10-12 项不等,根据不同的仪器可以用「+」、「-」或数字表示,其中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和蛋白质(PRO)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也可反映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也有筛查意义。

当有明显血尿时,须检查尿红细胞的形态及计数,当出现显性蛋白尿时,应及时检查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2)尿液形态学检查主要包括传统的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查。

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并计数尿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结晶的类型和数量,尤其是相差显微镜能比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更加精细的尿沉渣成分结构的改变。

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采用流式分析技术,配合快速荧光染色和电阻探测技术,达到直接检测和计数尿中有形成的目的,可定量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形和细菌,并报告红细胞形态。

(3)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 24 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检测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

正常人范围小于150 mg/24 小时。

2. 血液检查(1)肾功能检查通常是生化分析中的一部分,常用的项目有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等,各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全增高。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时,均可使血尿素暂时升高。

血肌酐浓度受饮食等因素影响比较少,明显升高时,提示预后差。

关于「尿素氮(BUN)」和「尿素(Urea)」:由于检测方法的进步,目前医学实验室都是直接测定样本中的尿素含量,1997 年《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明确要求「不论在临床检验报告中,还是在质量控制工作中,一律使用尿素(Urea),不再使用尿素氮(BUN)一词」。

如果确需换算,可以依照公式 1 mmol/L 尿素(NH2-CO-NH2)=2 mmol/L 尿素氮(N)。

许多观察性研究显示血清尿酸水平与 GFR 降低和蛋白尿发展有关。

有研究报道尿酸水平可以预测糖尿病肾病(DKD)的预后,如在风险人群中尿酸水平的升高先于 GFR 的降低,无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较低。

(2)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cr 检测前需要患者低蛋白质饮食(<40 g/d)3 天,避免剧烈运动,并禁食肉类,于第四天收集 24 h 尿液,准确量取尿量,留尿同天抽血 2 mL 同时送检。

Ccr 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粗略估计有效肾单位的数量,是测定肾损害的定量试验。

因其操作方法简便,干扰因素较少,敏感性较高,为目前临床常用的较好的肾功能试验之一。

Ccr 低于参考值的80% 以下者,则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低至 50~70 mL/min,为肾功能轻微损害;31~50 mL/min, 为肾功能中度损害;30 mL/min 以下,为肾功能重度损害。

(3)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鉴于 Ccr 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一些专家应用血清肌酐和/或胱抑素 C 浓度和人口统计学特征开发了一系列GFR 评估方程。

eGFR 可用于检出、评估和治疗慢性肾病。

NICE 新版指南推荐应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公布的肌酐公式(CKD-EPI)估算GFR,并且肌酐分析可以溯源到标准参考物质(2)(3)。

(见表 1)表 1 应用 GFR 和 ACR 进行 CKD 分类和 GFR 监控频率(4)胱抑素 C(Cystatin C)作为反映 GFR 指标,胱抑素 C 优于血 Cr,它正被更多的学者用于DKD 肾脏滤过功能早期损伤的评价,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的改变、透析膜的充分性和透析膜清除低分子量蛋白质的功能,以及肿瘤化疗中肾功能的检测。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不同的方法胱抑素 C 的测定值和参考范围不同,所以不同的测定方法建立的 GFR 估算公式不同,如不同方法采用同一方程可造成 eGFR 水平上的差异。

肾功能标志物检查1. 肾小球损伤标志物(1)尿微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是白蛋白排泄率(AER)增加的早期阶段。

尿白蛋白排泄的亚临床型增加相当于 AER 为 20~200ug/min(30~300 mg/d)或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为男性 2.5~35 mg/mmol,女性 3.5~35 mg/mmol(4)。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早期肾脏病变,但其也是糖尿病人群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5)。

(2)尿液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尿 TRF 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指标之一,相比尿微量白蛋白能更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屏障的受损程度。

尿 TRF 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早期肾损伤时肾小球基底膜内外疏松层硫酸肝素糖蛋白(带负电)含量减低,使带血液中带负电荷的中分子蛋白 TRF 自肾小球滤过膜滤过,出现在尿液中。

(3)尿液免疫球蛋白 G4(Immunoglobulin G4,IgG4)、IgG4/总 IgG比值IgG4 是血浆大分子 IgG 的四个亚类之一,分子量约为 156kD,分子量大小和空间构型与其他 IgG 分子相似,但所带电荷明显较少(等电点分别为 5.6~6.0 和 5.8~7.3)。

DKD 早期,GBM 所含唾液酸和硫酸肝素蛋白多糖等蛋白多糖减少或糖基化使肾小球滤过膜离子电荷屏障受损,使带较少负电荷的 IgG4 可优先通过 GBM 而滤出。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者,尿 IgG4、IgG4/总 IgG 比值明显升高,而总 IgG 尚处于正常范围,提示尿 IgG4 是一项早期诊断DKD 的敏感指标。

尿总IgG 与中分子量蛋白如白蛋白同时测定,可帮助判断蛋白尿的选择性或非选择性,有利于判断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程度。

2.肾小管损伤标志物(1)尿中低分子量蛋白尿中低分子量蛋白是分子量小于 50KD 的一组蛋白质,可自由滤过肾小球滤过膜,95-99% 在近端小管重吸收,只有微量从终尿排出。

肾小管发生损伤时,其重吸收功能障碍,尿低分子量蛋白增加。

但需要注意,若血清中低分子量蛋白浓度异常增高,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尿中也会出现溢出性增加。

A. 尿 a1 微球蛋白(α1-MG)在肝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尿中排出量通常小于 12.5 mg/L。

其在酸性尿中较稳定,且在尿中浓度远高于其它,故作为首选指标。

临床中常与尿酶分析并用,用于糖尿病、药物或化学因子、感染等诱发第肾小管间质损伤,也用于肾移植后排异反应的观察。

B. 尿β2 微球蛋白(β2-MG)广泛存在于有核细胞表面,尤其富含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到重要作用。

当在酸性尿中可被酸性蛋白酶降解。

其在临床中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损伤,烧伤诱发急性肾小管坏死以及先天性肾小管疾病的检测。

当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等情况下,β2 微球蛋白合成会明显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尿中含量会增加(5)C.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肝细胞合成,与视黄醇结合后进入血液,在靶细胞释放视黄醇后可通过肾小球,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发生肾小管损伤时,因重吸收障碍而尿中含量增加。

在糖尿病、高血压、药物或重金属毒性、感染等诸因素导致第肾小管损伤,可出现其浓度增加。

E.T-H 糖蛋白(THP)THP 为尿中粘蛋白的一种,经免疫荧光与免疫酶电镜证实它是由Henle 袢升支与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产生,是一种肾特异性蛋白质。

THP 为管形的主要基质成分。

当机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尿路梗阻性疾病等引起肾脏实质损伤时,THP 可沉着于肾间质并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

临床上作为远端肾小管病变定位标志物。

(2)尿酶测定A.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一般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含量丰富,且活性不受尿中白细胞影响。

当生化毒素、自由基、免疫活化因子侵犯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时,会迅速诱导溶酶体酶释放,尿 NAG 活性往往最早升高,故尿中 NAG 活性可灵敏反应肾小管损伤。

在儿童中应用的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化疗药如顺铂有明显肾毒性,尿中 NAG 活性升高早于蛋白尿和管型的形成。

B. β-半乳糖苷酶(GAL)GAL 是细胞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含量较高。

尿中 GAL 活性可反映肾实质,特别是肾小管的早期损伤,与尿中 NAG 一同测定作尿酶谱分析,有助于病程观察和预后评价。

C.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尿液 GGT 活性反映肾实质病变,对疑为肾脏疾病患者,肾移植术后可作为肾移植排异的鉴别指标以及评估肾小管损害程度。

D.溶菌酶(LYS)溶菌酶容易从肾小球滤过,但 99% 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害时,重吸收障碍,尿中浓度升高。

血中溶菌酶溶度升高可导致尿中浓度超过阈值引起尿中浓度升高,但仅见于其血浓度较正常水平升高 3 倍。

临床中尿中溶菌酶升高主要见于肾小管疾病(药物、中毒、缺血等)、肾盂肾炎、白血病。

E. 丙氨酸氨基肽酶(APP)AAP 是一种水解酶。

丙氨酸氨基肽酶测定可作为评价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尿液中丙氨酸氨基肽酶升高: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肾恶性肿瘤、肾缺血、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损伤。

表 2 肾损伤标志物的意义3. 其他新型标志物其他潜在的肾脏损伤风险和进展信号在成为可靠的疾病标志物前,还需要进一步证据支持。

候选的标志物包括尿液蛋白绑定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特定的氧化应激标志物和纤维化细胞因子,例如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肾小管标志物。

新增的标志物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3(FGF-23),尿液 IV 型胶原蛋白以及循环或尿液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