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与意义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自动化过程。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组成2.1 电力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和控制操作。

2.2 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自动化控制算法、控制器、调度系统等,通过对电力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2.3 信息通信技术:包括通信网络、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等,通过实时获取和传输电力系统的信息,为自动化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3.1 远动技术:通过远程监测和控制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操作和管理。

3.2 自动化调度技术:通过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和优化运行。

3.3 智能感知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装置,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状态的实时感知和监测。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4.1 发电厂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发电设备和发电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4.2 输电线路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输电线路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输电效率和稳定性。

4.3 配电网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配电设备和配电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配电效率和可靠性。

总结: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智能化运行和可靠性提升,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和目标:1. 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自动化调度和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电力系统的失稳和崩溃,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通过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调度和能量管理,合理分配电力资源,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4.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智能化预警,及时发现和排除电力系统的故障隐患,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和应用:1. 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通过远程监控终端和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

2. 自动化调度与控制:通过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和控制,包括负荷调度、电力市场交易、发电机组的启停等操作。

3. 故障检测与智能预警:通过故障检测系统和智能预警算法,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故障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

4. 能量管理与优化调度: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和优化调度算法,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能源分配和调度,合理利用电力资源,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

5. 智能终端与设备控制: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和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试,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电气设备、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检修、调度、控制和管理等环节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的过程。

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与装备三、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挑战与展望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当时,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网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运行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的调度、保护和控制等方面逐步实现自动化。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与装备1. 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采集电网各个环节的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这一系统由数据采集单元、通信单元和监控中心组成,能够获取电网运行状态和负荷情况,并实时显示在监控中心的操作界面上。

通过对电网数据的分析,监控系统可以发现和预测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 远动技术远动技术是指通过远程通信手段来实现电网设备的开关和调控操作。

通过远动技术,可以对电网的开关设备进行遥控和遥信,实现自动化操作和集中控制。

远动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和风险。

3. 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是保障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

保护装置能够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及时识别故障并切断故障部分,保护其他设备免受损坏。

自动化装置能够根据电网运行状态和负荷情况进行灵活调节,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优化电力分配。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1. 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

通过自动化技术,调度员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负荷情况和故障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度,保障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运行控制和故障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电力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浮现,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还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1. 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运行控制与调度:通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运行控制和调度。

可以实现对发机电组、变电站、配电网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节,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3. 故障检测与处理: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检测和处理。

一旦发现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切除故障部份,保证电力系统的其他部份正常运行,同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提醒其及时处理故障。

4. 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匡助其做出科学的决策。

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负荷变化、设备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案例1.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电网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动态调节,根据负荷情况进行优化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2. 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1. 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保护和管理的一种系统。

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故障检测与隔离、设备保护、负荷调度等功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2. 自动化设备2.1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动化终端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自动化保护设备。

自动化终端设备用于采集和传输变电站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如电流、电压、温度等;自动化控制设备用于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自动化保护设备用于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故障检测和隔离。

2.2 发电厂自动化设备发电厂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保护系统和自动化监测系统。

自动化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对发电机组的启停、负荷调节和运行控制;自动化保护系统用于实现对发电机组设备的故障检测和隔离;自动化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和参数。

2.3 输电线路自动化设备输电线路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自动化监测设备、自动化保护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

自动化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自动化保护设备用于实现对输电线路设备的故障检测和隔离;自动化控制设备用于实现对输电线路的远程控制和操作。

3. 软件系统3.1 SCADA系统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常用的软件系统,用于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SCADA系统通过采集和处理各种传感器和终端设备的数据,提供实时的数据显示、报警和控制功能,帮助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

3.2 EMS系统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关键软件系统,用于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能量管理和调度。

EMS系统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电力负荷预测、电力市场调度、电力供需平衡等功能,帮助运行人员合理安排电力资源,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它通过应用计算机、通信、控制和信息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一、监控系统1.1 监控系统的作用电力系统监控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它通过采集、传输和处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

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提供运行状态的可视化展示,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监控系统的组成监控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组成。

数据采集单元负责采集电力系统各个设备的运行数据,数据传输单元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将结果通过显示单元展示出来。

1.3 监控系统的技术应用监控系统应用了计算机、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

计算机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数据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

二、保护系统2.1 保护系统的作用电力系统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保护,及时切除故障设备,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护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防止事故扩大和损失的发生。

2.2 保护系统的原理保护系统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当参数超出设定的范围时,保护系统会发出信号,切除故障设备,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护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电子元器件和计算机技术,提高了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2.3 保护系统的类型保护系统可以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频率保护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保护系统根据电力系统的不同需求进行配置,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保护。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3.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一、简介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系统。

它通过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功能1. 监测功能: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以及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情况。

2. 控制功能: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需求,自动控制设备的开关状态、调节设备的参数等,以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 保护功能:根据电力系统的保护策略和规则,监测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 优化功能: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策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5. 调度功能: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和发电资源的情况,自动调度发电机组的运行模式和输出功率,以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6. 数据管理功能: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以支持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决策。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1. 发电厂自动化:对发电机组、锅炉、汽轮机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发电过程的自动化运行。

2. 输电线路自动化:对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输电线路的自动化运行和故障检测。

3. 变电站自动化:对变电站的开关设备、变压器、电容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故障检测。

4. 配电网自动化:对配电网的开关设备、变压器、负荷等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运行和负荷管理。

5. 智能电网: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 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1. 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调度、保护和控制的一种系统。

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2. 自动化设备2.1 监测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电力监控终端、电能质量监测仪、温度传感器等。

电力监控终端可以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和分析。

电能质量监测仪用于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问题,如电压波动、谐波等。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力设备的温度,以提前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

2.2 调度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调度设备主要包括自动化调度系统和调度终端。

自动化调度系统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控制系统,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控制。

调度终端则是调度员进行操作和监控的界面,提供了直观、方便的操作界面,使调度员能够实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度。

2.3 保护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保护设备主要包括故障检测装置、保护继电器、隔离开关等。

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情况,如短路、过载等,以及对故障进行定位和切除。

保护继电器用于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并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进行保护动作,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隔离开关用于切断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区域,以避免故障扩大和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自动化系统3.1 监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提供相应的报警和告警功能。

监控系统可以显示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设备状态、负荷情况等信息,并通过图形化界面向操作人员展示。

同时,监控系统还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相应的数据报表和趋势分析,以匡助操作人员进行决策和调度。

3.2 调度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调度系统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励磁控制基本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原理和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2)了解微机励磁调节装置的基本控制方式。

3)掌握励磁调节装置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原理与说明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装置两部分组成,它们和同步发电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称为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

励磁控制系统的三大基本任务是:稳定电压、合理分配无功功率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实验用的励磁控制系统示意图1-1如下所示,交流励磁电源取自380V市电,构成他励励磁系统,励磁系统的可控整流模块由TQLC-III微机自动励磁装置控制。

图1-1励磁控制系统示意图TQLC-III型微机自动励磁装置的控制方式有四种:恒U g(恒机端电压方式,保持机端电压稳定)、恒I L(恒励磁电流方式,保持励磁电流稳定)、恒Q(恒无功方式,保持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稳定)和恒α(恒控制角方式,保持控制角稳定),可以任选一种方式运行。

恒Q和恒α方式一般在抢发无功的时候才投入。

大多数情况下应选择恒电压方式运行,这样能满足发电机并网后调差要求,恒励流方式下并网的发电机不具备调差特性。

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之前,励磁调节装置能维持机端电压在给定水平。

当操作励磁调节装置的增减磁按钮,可以升高或降低发电机电压;当发电机并网运行时,操作励磁调节装置的增减磁按钮,可以增加或减少发电机的无功输出。

无论是在“手动”还是“自动”方式下,都可以操作增减磁按钮,所不同的是调节的参数不同。

在“自动”方式下,调节是的机端电压,也就是上下平移特性曲线,在“手动”方式下,改变的是励磁电流的大小,此时即使在并网的情况下,也不具备调差特性。

三、实验项目与方法3.1不同α角对应的励磁电压测试实验准备1)将发电机组电动机三相电源插头与机组控制屏侧面“电动机出线”插座连接,发电机三相输出电压插头与“发电机进线”插座连接,发电机励磁电源插头与“励磁出线”插座连接。

2)检查机组控制屏上各指示仪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如不在则应调到0位置。

3)合上“调速励磁电源”开关(380V)。

注意,一定要先合“220V电源”开关,再合“调速励磁电源”开关,否则,励磁或调速输出的功率模块可能处于失控状态!4)检查调速、同期、励磁三个装置液晶显示屏显示和面板指示灯状态,正常情况下,三个装置面板指示灯各只有一个会常亮或闪烁,三个装置面板上的切换开关都在停止位置。

实验内容一)同步发电机恒α方式励磁(测试装置的外特性无需开机)实验步骤将机组控制屏上励磁装置“远方/就地”开关选择为“就地”,励磁装置“方式选择”开关拨到中间位置(“恒Q/恒α”),将“恒Q/恒α”开关选择为“恒α”10秒后,待“恒α运行”绿色指示灯亮起后再将“启动/停止”开关选择为“启动”,此时,此时按减磁按钮可控制导通角α的前移,调节器开始阶跃输出最大,再按增磁按钮回调至励磁电压表指示在10~20伏之间达到稳定的数值,防止先开机后加励磁,机组出现过电压和电压波动。

再调至所对应的数值为励磁电流Ifd为1.0(A),记下对应的α角,对应的励磁电压,校对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与指针表上的偏差,若偏差不大,励磁电流、α角及励磁电压可在励磁装置液晶显示屏上读取,若偏差过大或液晶显示屏上读数不稳则以指针表上读数为准。

然后按增磁按钮控制导通角α后移,励磁电流IFD减小记下对应的α角ARF,对应的励磁电压UFD,直至完成表1-1表1-1不同控制角下的状态参数3.2同步发电机恒α方式起励实验步骤1)将机组控制屏上的励磁装置“方式选择”开关拨到中间位置(“恒Q/恒α”)将励磁调节装置方式选择“恒Q/恒α”开关选择为“恒α角”方式,“远方/就地”选择为“就地”(选择为“远方”时,就地控制失效),“启动/停止”开关选择为“启动”。

按住“减磁”按钮不动直至励磁调节装置开始输出电压,再回调至励磁电压表指示在10~20伏之间,并在10~20伏之间达到稳定的数值,防止先开机后加励磁,机组出现过电压和电压波动。

2)将机组控制屏上的调速装置“方式选择”开关选择“自动”位置,通过“增速”按钮逐渐升高电动机转速,当按住“增速”按钮不动时,转速将快速升高。

接近额定转速时,松开“增速”按钮,若超出额定转速时,可按“减速”按钮,直至机组转速在额定转速1500转。

调节“减磁”或“增磁”按钮,把发电机电压调整至额定电压300伏。

(线电压)开始记录起励后的发电机稳态电压Ug、励磁电流Ifd、励磁电压Ufd和控制角α,然后改变机组转速,直至下一个稳定值,将记录数据填入表1-2。

表1-2恒α方式起励测试3.3发电机恒Ug(机端电压)方式励磁(不用停机)1)按住“增磁”按钮使发电机电压调整至零。

2)“启动/停止”开关选择为“停止”(输出闭锁),3)将励磁装置“方式选择”开关由“恒α角”方式向上拨到“恒Ug”方式4)“启动/停止”开关选择为“启动”(闭锁解除),5)待“恒Ug运行”红色指示灯亮起后,按住“增磁”按钮使发电机电压调整至300伏。

改变发电机频率,观测此方式下励磁电流和励磁电压及控制角α的变化,并记录数据完成表1-3。

表1-3恒Ug方式起励测试停机1)通过“减磁”按钮使发电机电压降低到零时,再把励磁装置上的“启动/停止”开关选择为“停止”(闭锁)2)通过“减速”按钮使原动机给定转速降低到零时,再把调速装置上的“启动/停止”开关选择“停止”(闭锁)3)先断开“励磁调速电源开关”,再断开“220V电源”开关。

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表1-1不同控制角α的励磁电压U fd对应关系曲线U fd(α)并做相关分析2.画出同步发电机励磁以“恒α控制角”方式运行时,发电机空载电压Uo及控制角α与机组转速n(或频率f)关系曲线,并做相关分析3.画出同步发电机励磁以“恒Ug”方式运行时,发电机空载电压Uo及控制角α与机组转速n(或频率f)关系曲线,并做相关分析实验二调差实验1.调差系数的测定在微机励磁调节器中使用的调差公式为(按标么值计算)UB=Ug±KQ*Q,它是将无功功率的一部分叠加到电压给定值上(模拟式励磁调节器通常是将无功电流的一部分叠加在电压测量值上效果等同)。

实验步骤:一、机组启动与建压1.检查调速器上“模拟调节”电位器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如不在则应调到0位置;2.合上操作电源开关,检查实验台上各开关状态:各开关信号灯应绿灯亮、红灯熄。

调速器面板上数码管显示发电机频率,调速器上“微机正常”灯和“电源正常”灯亮;3.按调速器上的“微机方式自动/手动”按钮使“微机手动”灯亮;4.励磁调节器选择它励、恒UF运行方式,合上励磁开关;5.把实验台上“同期方式”开关置“断开”位置;6.合上系统电压开关和线路开关QF1,QF3,检查系统电压接近额定值380V;7.合上原动机开关,按“停机/开机”按钮使“开机”灯亮,顺时针缓慢调节“模拟调节”电位器启动电动机到额定转速;8.当机组转速升到95%以上时,微机励磁调节器自动将发电机电压建压到与系统电压相等。

9观察同期表上的频差、压差、角差的条件是否满足,如不满足相应的指示灯会亮,调节机组的频率和电压满足并网三要素,待频差、压差指示灯熄灭后按下“同期方式”按钮同期方式开关待满足角差条件(小于±15度)即刻自动并网。

修改参数的步骤A.负调差实验(1)按〖参数选择〗按钮选择所需修改的参数;(2)按〖参数设置〗按钮进入参数设置状态,此时〖参数设置〗灯亮;(3)若增加参数值,则按〖增量显示〗按钮(上三角▲),若减小参数值,则按〖减量显示〗按钮(下三角▼);通常,按一次,参数增减1,若需大幅度增减,可按住按钮不放便可连续增减;(4)修改完毕,按一次〖参数设置〗按钮,退出参数设置状态,此时〖参数设置〗灯熄。

设置调差系数=-3.98%用降低系统电压的方法增加发电机无功输出,记录一系列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数据,作出调节特性曲线。

B.零调差实验(1)按〖参数选择〗按钮选择所需修改的参数;(2)按〖参数设置〗按钮进入参数设置状态,此时〖参数设置〗灯亮;(3)若增加参数值,则按〖增量显示〗按钮(上三角▲),若减小参数值,则按〖减量显示〗按钮(下三角▼);通常,按一次,参数增减1,若需大幅度增减,可按住按钮不放便可连续增减;(4)修改完毕,按一次〖参数设置〗按钮,退出参数设置状态,此时〖参数设置〗灯熄。

设置调差系数=0.00%用降低系统电压的方法增加发电机无功输出,记录一系列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数据,作出调节特性曲线。

C.正调差实验(1)按〖参数选择〗按钮选择所需修改的参数;(2)按〖参数设置〗按钮进入参数设置状态,此时〖参数设置〗灯亮;(3)若增加参数值,则按〖增量显示〗按钮(上三角▲),若减小参数值,则按〖减量显示〗按钮(下三角▼);通常,按一次,参数增减1,若需大幅度增减,可按住按钮不放便可连续增减;(4)修改完毕,按一次〖参数设置〗按钮,退出参数设置状态,此时〖参数设置〗灯熄。

设置调差系数=0.00%设置调差系数=3.98%用降低系统电压的方法增加发电机无功输出,记录一系列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数据,作出调节特性曲线。

表2-1不同调差系数下机端电压与无功关系表图2-2调节特性曲线D.低励限制实验欠励限制器的作用是用来防止发电机因励磁电流过度减小而引起失步或因机组过度进相引起定子端部过热。

欠励限制器的任务是:确保机组在并网运行时,将发电机的功率运行点(P 、Q)限制在欠励限制曲线上方。

欠励限制器的工作原理:根据给定的欠励限制方程和当前有功功率P 计算出对应的无功功率下限:min (/)()Q A B P B =⨯-。

将min Q 与当前Q 比较,若:min Q Q >,欠励限制器不动作;min Q Q <,欠励限制器动作,自动增加无功输出,使min Q Q 。

(均为绝对值计算)。

实验步骤:1)启动机组,满足条件后并网运行,调速装置设置为“自动”方式,励磁调节装置设置为“恒Ug ”方式。

2)在励磁装置主界面下按“OK ”键,进入主菜单。

进入“参数设置”选项,设置“欠励限制”A (如A=2)和B(如B =1)的值。

退出并保存设置。

3)进入“保护投退”选项,将“欠励限制”选为“投”,其他两项设为“退”。

退出并保存设置。

注意:此功能若未投入,实验所要求的功能将无法实现。

4)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输出分别为0,用增大系统电压的方法使发电机进相运行,直到欠励限制器动作(励磁装置的欠励限制指示灯亮),记下此时的有功P 和无功Q ,此时再升高系统电压或按“减磁”按钮励磁调节均不起作用。

如果系统电压上升到450V 左右时,仍不能使欠励限制器动作,则可以进一步按励磁装置的减磁按钮,使发电机进相程度更深,从而使欠励限制器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