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讲义7-脂类和生物膜 考研生物化学辅导讲义
脂类和生物膜化学PPT课件

甘油二酯、共磷酸肌醇等是体内重要的
代谢调节物质,起细胞内信号传递的作
用。
9
-
第二节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油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构成动植物体的重要成分 之一。
油脂是油和脂的总称,习惯上把常温下呈液态的叫油 (oil ) ,呈固态或半固态的叫脂(fat )。但这种区分 不是严格的,从化学结构来看均为甘油和脂肪酸所组成 的酯。
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特性,主要集中在原生质表面,特别是细 胞的膜结构中,是细胞膜所特有的主要组分,细胞所含有的大 部分磷脂都集中在生物膜中。
生物膜所特有的柔软性、选择透性以及高电阻性都与其所含的 磷脂有关。
5
-
储存能源― 脂质是机体的储存燃料
脂质本身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 储存形式。
单脂(simple lipids )是由各种高级脂肪酸和醇构成的酯,如通 常所说的油脂等。
复脂(complex lipids )除了含有脂肪酸和各种醇以外,还含有 其他成分的酯,如结合了糖分子的称为糖脂(glycolipids ) ;结 合有磷酸的称为磷脂(phopholipids ) ;还有脂蛋白 (lipoproteins)等。复合脂质往往兼有两种不同化合物的理化 性质,因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liaoleic acld )等。饱和脂肪酸构成的脂质在常
温下多为固态,而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脂质在常
温下多为液态。
15
-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在一定条件和催化剂作用下, 可以与氢或卤素起加成反应,生成饱和脂肪酸。与卤 素的加成反应也称作卤化作用(halogenation ) ,利用 这一性质可以推断油脂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具体 用碘值来表示。
-
17
生物化学 第7章脂质和生物膜

酸价(值):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
毫克数,是表示酸败的程度,可用来表示油脂的品质。
油脂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酸败,可采取真空、充氮、 避光、冷藏、防止微生物、添加抗氧化剂等措施。 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如桐油、亚麻酸)经空 气氧化后形成薄膜,如油漆、涂料中的干性油。
第二节 甘油磷脂 磷脂的化学组成
•
•
皂化价 = ———————
Mr
Mr:脂肪的分子量
•皂化值越高,表示含低相对分子量的脂肪酸越多。 •测定皂化值可检测油脂质量(是否掺有其他物质),可检测油 脂的水解程度。
(2)加成反应-氢化和卤化
油脂分子中的不饱和双键与氢或卤素发生加成反应,也称 氢化反应、卤化反应。 碘值(价):油脂在卤化作用中,100克油脂与碘作用所需 碘的克数。
例如,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溶酶体和叶 绿体等。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器的外膜通称为生 物膜。
生物膜的功能和特性
功能:生物膜具有保护、转运、能量转换、信息 传递、运动和免疫等生物功能。 细胞质膜保护细胞内环境稳定,细胞器膜在细胞 内分隔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器。
特性: 1 生物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磷脂含量。 2 生物膜具有选择性透性。膜脂分子阻止带电物质 透过,小分子、不带电荷和脂溶性物质比较容易透过 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膜。膜上具有专一性载体和通道, 保证细胞内进行正常生理生化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进入 和排出。防止外界物质随意进出。 3 流体膜结构能够自动修复意外的膜损伤。
HO—CH2—CH—COO-(丝氨酸) │ NH3+
(4) 磷脂酰肌醇(PI)有磷脂酰肌醇磷酸,磷脂酰 肌醇二磷酸等 (5) 缩醛磷脂:三酰甘油酯的C1上连接的是长链脂 性醛而不是脂肪酸。缩醛磷脂溶于热乙醇,不溶于水, 微溶于丙酮和石油醚。存在于细胞膜尤其在肌肉和神经 细胞膜中含量特别高,在脑组织和动脉血管中的缩醛磷 脂可能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6) 二磷脂酰甘油:两个磷脂酸通过一个甘油分子 相连。二磷脂酰甘油在心肌中含量比较高,所以又称心 磷脂。
生物化学 第二章 脂类和生物膜 刘博整理

第二章脂类和生物膜第一节导言一、基本概念脂类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生物脂类是一类范围很广的化合物,化学成分及结构差异极大,脂类定义的特点就是水不溶性(water insoluble)(即脂溶性,fat-soluble),因此,多数脂类都易溶于乙醚、氯仿、己烷、苯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一般由醇和脂肪酸组成。
醇包括甘油、鞘胺醇、高级醇、固醇等。
2.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及脂的组成)单纯脂类(质) (包括脂肪、油和蜡),复合脂类(包括磷脂和糖脂),异戊二烯类(包括多萜类及固醇和类固醇类)储存脂——指含量常受营养状况和活动量的影响而变动的脂肪基本脂——不受营养状况及机体活动影响的类脂,也称固定脂3. 脂类的功能脂肪和油是很多生物主要的能量贮存形式;磷脂及固醇组成了生物膜约一半的部分;有些脂类虽然数量相对较低,但在酶的辅助因子、电子载体、光吸收色素、疏水稳定体、乳化剂、激素及胞间信息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还有些脂类有防止机械损伤及防止热量散发的保护作用;与细胞识别、种特异性、组织免疫等密切相关。
脂肪富含能量,每克脂肪供能可高达38kj,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高约一倍。
机体摄食能量过多,体内储存脂肪增多,人就会发胖。
若机体3d不进食,能量80%来自脂肪。
机体不能利用脂肪酸分解,合成葡萄糖以供脑和神经细胞能量需要。
在饥饿、供能不足时就必须消耗肌肉组织中的糖原和蛋白质。
是“节食减肥”的危害之一。
脂类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碳水化合物在胃中迅速排空,蛋白质排空较慢,脂肪更慢。
一次进食含50g脂肪的高脂膳食,需4~6h才能在胃中排空),因而使人有高度饱腹感。
脂肪还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如油炸食品等特有的美味感,没有脂肪是不会有的。
第二节脂酰甘油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结合成的酯,亦称脂肪。
二酰甘油;单酰甘油。
天然甘油酯多为混合甘油酯,形成甘油酯的脂肪酸种类很多,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甘油酯室温下为液体,被称为油(oil),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甘油酯室温下为固体,被称为脂肪(fat),前者多见于植物体,后者多见于动物体。
生物化学-脂类和生物膜61页PPT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脂类和生物膜》PPT课件

4. 甘油磷脂
8
卵磷脂(磷脂酰胆碱)
季铵盐
9
脑磷脂
内盐
无
10
5. 鞘磷脂(神精鞘胺醇磷脂) 对神精的激动性和传导可能有重要作用
16、18、24及24烯[15]酸
11
5. 鞘磷脂(结构特征)
12
6. 半乳糖脑苷脂(神精酰胺糖脂)
+
神经酰胺
R:二十四酸,角苷酯 a羟二十四酸,羟脑苷酯(脑酸) 二十四烯[15]酸,烯脑苷酯 a羟二十四烯[15]酸,羟烯脑苷酯
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单 一、混合之分。 CH3(CH2)16COOH 硬脂酸 CH3(CH2)14COOH 软脂酸(棕榈酸)
分布最广,橄榄油83%
葵花籽油
5
软脂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皂化值
碘值
牛油 24~32 14~32 35~48
2~4 190~200
30~48
猪油 28~30 12~18 41~48
§ 生物膜的功能
真核细胞内细胞器有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微粒体、高尔基
体等,原核细胞内除此外还有质体、叶绿体和胞液等细胞器。
18
1. 细胞膜的组成
磷脂
膜
膜脂 糖 脂
的
甾醇
化
内在蛋白
学 组
膜蛋白
外周蛋白
成
膜糖
糖蛋白
糖脂
19
卵磷脂的结构特征
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其它类脂分子(脑磷脂、鞘磷脂,半乳糖脑苷脂及固醇)具有类似的结构特征,即含有亲水疏水头
15
在肠粘膜细胞内,胆固醇经酶催化氧化成7-脱氢胆固 醇后,经血液循环输送到皮肤组织中,若再经紫外线 照射,7-脱氢胆固醇的B环开环转变成为维生素D3。 因此常作日光浴是获得维生素D3的最简易方法。
生物化学 脂质和生物膜

甘油三酯的贮存能量和保温作用:
一甘真些油核动三细物酯胞中因中,碳,皮链甘下长油贮且三存还酯的原在甘度水油高相酯较介不糖质仅贮是 一藏中种的成能能微量量小,更油还多滴可(状对二独于倍立极)结低,构温再,度者作对,为生甘代物油体 产三谢生酯原保的料温疏的作水贮用性藏,保库海证,豹了脊、运椎海输动象中物、不中企必这鹅运些及送热 血额特的外化极的的地水细动化胞物物被都的称被重为非量脂常。肪丰人细厚体胞的脂甘甘肪油油组三酯织所 覆约酯盖有还,1贮5冬-藏20眠在k的多g甘动种油物植酯(物,如的足熊种够)子数在中月冬,的眠提能前量要 积供供累应种大,子量相萌的反发脂人时肪体所,可需及能能时只量贮贮及能存生、少物又于合是一成保天温。 人的体前需体要物能质量。的糖元。
工业用途,如用于洗涤剂、油膏及擦光
剂等。
复合脂是脂和其它化合物的复合物。 包括磷脂、糖脂、硫脂、脂蛋白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磷脂。
甘油磷
鞘氨醇磷脂:以鞘氨醇代替了甘油。
硫脂是分中含有硫酸的脂类。有两类, 一类是含有糖残基的硫脂,主要存在 于植物膜中,例如叶绿体片层膜中的 6-磺基-6-脱氧-葡萄糖甘油二脂(下 式)。另一类是存在于一些藻类膜中 的烷基硫酸和氯化烷基硫酸。
第三节 类脂
类脂化合物通常是指磷脂、蜡和甾体化 合物等。虽然它们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 有较大差别,但由于这些物质在物态及 物理性质方面与油脂类似,因此把它们 称为类脂化合物。
一、蜡 二、复合脂 三、萜类和固醇类化合物
蜡一因、其蜡防水性和坚硬度有广泛应用,脊 生椎毛物动发体和物的一皮蜡肤些由以皮长保腺链持分的它泌饱们的和的蜡及柔质不顺保饱、护和润它脂滑们及的 肪防酸水(;14鸟-16类C尤)与其长水链鸟的由醇口(腺16分-3泌0蜡C)质而 形使成它的们酯的,羽是毛蜂不蜡透的水主;要一成些分热。带植物被 蜡一的层熔蜡点质为包6裹0以-8抵0℃抗,寄较生甘物油和酯水的分为的过 高分。蒸腾。 生物的蜡有一定的药学、化妆品及其他
生物化学脂类化学与生物膜PPT优选

在结合与释放被运送物质时,载体蛋白构象会发生可逆变化,促使其在膜一侧结合的物质在膜的另一侧释放。 细胞中的多种膜性结构统称为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s ﹠biomembranes)。 指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的方向跨膜运输,即从膜的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它的自由能增大,是需要供给能量的过程。 复合脂质:还含有非脂成分,包括磷脂和糖脂
花生四烯酸:全顺-二十碳-5,8,11,14四烯酸,20:4 △5c,8c,11c,14c
2、甘油三酯
四川省精品课程 生物化学
❖ 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最简单的脂类是甘油三酯, 天也C然H称2甘为O油H三酯脂多酰R为1甘混OC油合O、H甘脂油肪酯或,中形性成C脂H甘2肪油O。酯OC的R1脂肪酸 种❖类甘很油多与,单可个以脂是O肪饱酸和所的形,成也的可脂以称是为不甘饱O油和单的酯,含 不(C饱H单和脂O脂H酰肪甘酸油R较1)多C,的O与H甘2油个酯脂室肪温酸下形CH为成液的O 体酯C,称R2被为称甘为 油油(二o酯il)(,二含脂饱酰和O甘脂油肪)酸。较多的甘油酯室O 温下为 固后❖脂gC体者lHy肪2c甘,多er酸O油o被 见Hl 有酯称于两中为动种脂R脂物fa1或t肪t肪体yC两酸a( 。cO种i为dHfsa以同t)上一,的t脂ria前为c肪y者l混g酸l多yC合的cHe见2甘r为o于lO油单or植C酯t纯ri物Rg。甘3ly体c油er,i酯de,
❖一般由醇和脂肪酸组成。醇包括甘油、鞘胺醇、高 级醇、固醇等。
四川省精品课程 生物化学
2. 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及脂的组成):
单肪纯、脂油质和: 蜡由脂肪酸和L-醇α形-磷成,脂包酰括胆脂碱
生物化学第二章 脂类和生物膜

(一)种类: 1、按脂肪酸种类分: 饱和脂肪酸 如:软脂酸(16C)、 硬脂酸(18C)。 不饱和脂肪酸 如:油酸、亚油酸。
(二)命名
脂肪酸的俗名主要反映其来源和特点。系统名反映其碳原 子数目、双键数和位置。如:硬脂酸的系统名是十八烷酸, 用18:0表示,其中“18”表示碳链长度,“0”表示无双键; 油酸是十八碳-9-烯酸,用18:1 Δ9c表示,“1”表示有一 个双键。反油酸用18:1Δ9,trans表示。 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多为顺式结构,少数为反式结构, 如:反油酸等。大多数单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的位置在C9 和C10之间( Δ9),多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有一个双键在 Δ9,其余双键在Δ9和烃链末端甲基之间。
另外,根据是否能被碱水解而产生皂,分为皂化 脂质和不可皂化脂质。非皂化脂 包括类固醇、萜 类和前列腺素类。 不含脂肪酸,不能被碱水解。 根据脂质在水中和水界面上的行为分为:非极性 和极性。
3、脂质的生物学作用
(1)贮存脂质 机体代谢燃料和储能形式; 三酰甘油主要分布在皮下、胸腔、腹腔、肌肉、骨髓 等处的脂肪组织中,是储备能源的主要形式。 保护作用;绝缘保温、缓冲压力、减轻摩擦振动 (2)结构脂质 磷脂、糖脂、胆固醇等极性脂是构 成生物膜的重要组分; (3)活性脂质 具营养、代谢及调节功能;与细胞 识别、种特异性、组织免疫等密切相关。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本质是类固醇;各种脂溶 性维生素是脂类得的衍生物。
(三)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构象
柔性大,完全伸展
一个双键有30°的 刚性弯曲
(四)脂肪酸盐与乳化作用
脂肪酸盐属于Ⅲ类极性脂质,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 团,是典型的两亲化合物,是一种离子型的去污剂, 如:天然的胆汁盐酸、人工合成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7.1 脂类1.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2. 脂酰甘油3. 磷脂4. 结合脂5. 固醇类化合物By Wang Ziiff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1.脂肪酸及其衍生物(1)➢脂肪酸:绝大多数的脂肪酸含有偶数个碳原子。
生物体内大多数是顺式结构。
脂肪酸(主要是豆蔻酸与棕榈酸)可以与蛋白质共价相连,形成脂酰蛋白,脂酰基团能促进膜蛋白与疏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必需脂肪:植物和细菌可以利用乙酰CoA合成所需的全部脂肪酸。
哺乳动物不能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花生四烯酸可由亚油酸在体内合成。
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1.脂肪酸及其衍生物(2)➢类二十烷酸(类花生酸):包括前列腺素类,凝血恶烷类和白细胞三烯类,是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
➢前列腺素类:前列腺素类是花生四烯的衍生物。
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环加氧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白细胞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的羟基脂肪酸衍生物,最初是在白细胞中发现的,并且有三烯结构,故名白细胞三烯。
LTC4、LTD4和LTE4是过敏性反应的慢反应物质的组分,在炎症反应起积极作用,促进白细胞趋向破坏组织。
By Wang Z iiff 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7.1 脂类1.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2. 脂酰甘油3. 磷脂4. 结合脂5. 固醇类化合物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第七节脂类和生物膜§7.1 脂类§7.2 生物膜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第七节脂类和生物膜By Dr.Wang2008.08By Wang Z iiff eng第一部分 结构和催化作用 第一部分 结构和催化作用3.磷脂(1)➢ 磷脂有两类:甘油磷脂和鞘氨醇磷脂。
➢ 甘油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一分子氨基醇(如胆碱、乙醇胺、丝氨酸或肌醇)组成。
➢ 鞘氨醇磷脂只是以鞘氨醇代替了甘油。
By Wang Z iiff eng第一部分 结构和催化作用3.磷脂(2)甘油磷脂➢ 天然存在的甘油磷脂都是L -构型。
➢ 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甘油(PG)、二磷脂酰甘油(心 磷脂)磷脂酰乙醇胺, PE磷脂酰胆碱, PC , 又称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PS 磷脂酰甘油, PG磷脂酰肌醇(PI )心磷脂双磷脂酰甘油By Wang Z iiff eng第一部分 结构和催化作用3.磷脂(3)鞘氨醇磷脂一个鞘氨醇 一个磷酸 一个脂肪酸一个胆碱或乙醇胺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 结构和催化作用§7.1 脂类1.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2. 脂酰甘油3. 磷脂4. 结合脂5. 固醇类化合物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 结构和催化作用2.脂酰甘油因为不带电荷,有时也称中性脂。
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4.结合脂➢糖脂脑苷脂(中性糖鞘脂类)神经节苷酯(酸性糖鞘脂类)➢脂蛋白血浆脂蛋白By Wang Ziiff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4.结合脂(1)糖脂:鞘糖脂中,单糖、双糖或寡糖通过O-糖苷键与神经酰胺相连,重要的鞘糖脂有脑苷脂、硫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
脑苷脂是单糖与神经酰胺形成的糖脂,是非离子型的,属于中性糖鞘脂类。
半乳糖脑苷脂几乎全部存在于脑的细胞膜中。
寡糖链(带有一个或多个唾液酸残基)与神经酰胺形成的鞘糖脂称为神经节苷脂,最初是从神经组织中分离到的,在其它组织中也有分布。
属于酸性糖鞘脂类。
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4.结合脂(1)血浆脂蛋白:(1)乳糜微粒,运输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脂,从小肠到组织肌肉和脂肪组织。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肝脏中生成,将脂类运输到组织中,当VLDL被运输到全身组织时,被分解为三酰甘油、脱辅基蛋白和磷脂,最后,VLDL被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
(3)低密度脂蛋白LDL,把胆固醇运输到组织,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LDL与LDL受体结合并被细胞吞食。
(4)高密度脂蛋白HDL,也是在肝脏中生成,可能负责清除细胞膜上过量的胆固醇。
By Wang Ziiff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7.1 脂类1.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2. 脂酰甘油3. 磷脂4. 结合脂5. 固醇类化合物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7.1 脂类1.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2. 脂酰甘油3. 磷脂4. 结合脂5. 固醇类化合物By Wang Ziiffeng历年真题讲解一、填空题18、有些磷脂和糖脂的骨架不是甘油而是,因此它们又被称为鞘脂。
(08)答案:鞘氨醇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7.2 生物膜1. 生物膜2. 物质的转运By Wang Ziiff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1.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膜脂(磷脂、糖脂、胆固醇)、膜蛋白、糖类、无机盐、金属离子、水生物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By Wang Z iiff 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1.生物膜的组成(1)-膜脂➢磷脂甘油磷脂分子中既有亲水部分又有疏水部分。
磷酸化的头部呈亲水性,两条较长的碳氢脂酰链为尾部,呈疏水性。
鞘磷脂分子中有亲水的磷酸化的头部(胆碱或乙醇胺)和疏水的两个碳氢链,其中一条来自鞘氨醇,另一条来自脂肪酸。
脂肪酸以酰胺键连在鞘氨醇上。
两者都是两性分子。
By Wang Ziiff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1.生物膜的组成(1)-膜脂➢糖脂:是糖通过半缩醛羟基以糖苷键与脂质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膜脂中糖脂主要有鞘糖脂、甘油糖脂。
➢胆固醇变相温度以上,降低膜的流动性;变相温度以下,保持膜的流动性。
By Wang Z iiff 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第七节脂类和生物膜§7.1 脂类§7.2 生物膜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5.固醇类化合物➢固醇类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一类醇、酸及其衍生物。
包括:固醇、固醇衍生物。
➢胆固醇胆固醇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羟基极性端分布于膜的亲水界面,母核及侧链深入膜双层,控制膜的流动性,阻止磷脂在相变温度以下时转变成结晶状态,保证膜在低温时的流动性及正常功能。
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2)性激素By Wang Z iiff 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2.生物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By Wang Ziiff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膜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膜脂的分布不对称,即膜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的脂种类、含量不同,如人红细胞质膜:膜的外层卵磷脂、鞘磷脂较多膜的内层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较多➢膜蛋白的分布不对称,如线粒体内膜中的NADH电子传递链各组分:Cyt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在线粒体内膜内侧Cytc 在线粒体内膜外侧的内层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较多➢糖蛋白和糖脂中的多糖只分布在膜的非细胞质一侧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膜分子结构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主要是指膜脂及膜蛋白流动性。
➢合适的流动性对生物膜表现其正常功能十分重要。
影响流动性的三个重要因素:脂肪酸碳链长短、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胆固醇的含量By Wang Z iiff 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膜脂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磷脂分子。
在生理条件下,磷脂大多呈流动的液晶态,磷脂在膜内可作旋转运动,翻转运动,侧向运动等。
当温度降至一定值时,膜脂从流动的液晶态转变为类似晶体的凝胶态,这个温度称为相变温度。
凝胶状态也可再熔解为液晶态。
各种膜脂由于组分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相变温度。
膜脂的流动性的大小与磷脂分子中脂肪酸链的长短及不饱和程度密切相关。
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流动性越大。
哺乳动物中胆固醇对膜脂流动性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在生理条件下增加胆固醇的含量会降低膜的流动性,因为胆固醇的闭合环状结构干扰了脂肪酸的侧向运动。
膜脂的流动性是不均匀的,在一定温度下,有的膜脂处于凝胶态,有的则呈液晶态,处于液晶态的各膜脂的流动性也不完全相同.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1.生物膜的组成(3)-糖类生物膜中的糖类大多与膜蛋白结合形成糖蛋白(信息识别)。
少数与膜脂结合形成糖脂。
非对称的,全部分布在膜的非细胞质一侧。
质膜上的糖细胞内膜的糖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1.生物膜的组成(2)-膜蛋白根据在膜上的定位:➢外周膜蛋白分布于膜的脂双层内外表面,通过极性氨基酸残基以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次级键与膜脂极性头部或与内在蛋白的亲水部分结合。
比较易于分离,大都能溶于水,可在不破坏膜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温和方法(高离子强度、高pH、)分离提取。
➢内在膜蛋白靠疏水作用通过某些非极性氨基酸残基与膜脂疏水部分相结合。
这类蛋白被紧密连在膜上,并且不易溶于水。
只有用破坏膜结构的试剂如有机溶剂(氯仿)或去污剂(TritonX-100)才能把它们从膜中提取出来。
By Wang Z iiff 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自由扩散协助扩散By Wang Ziiff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初级主动运输By Wang Ziiffeng二级主动运输历年真题讲解二、判断题12、二级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于另一被运输物质的浓度梯度。
(08)答案:对15、离子泵维持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梯度,而离子通道则消除离子浓度梯度。
(08)答案:对By Wang Z iiff 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AQPs 是一个四聚体,每个亚基都能转运水,在某些情况下,也能运输其它小分子溶质。
(1)水通道By Wang Z iiff 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 2.物质转运⓪顺浓度梯度或⓪电荷梯度自由扩散被动运输通道协助扩散Passive-transporters 转运初级主动离子泵运输⓪ATP/光依赖型主动运输⓪消耗能量⓪逆浓度梯度二级主动协同运输运输⓪[离子] 梯度依赖型,间接依赖ATP型。
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7.2 生物膜1. 生物膜2. 物质的转运By Wang Ziiffeng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3)Ca2+ ATPase水解一个ATP,运输两个Ca2+。
By Wang Ziiff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四种类型的ATP依赖型的转运蛋白By Wang Ziiffeng P型、V型、F型、ABC型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4)葡萄糖和Na+ 的协同转运By Wang Ziiffeng 第一部分结构和催化作用(5)ATP/ADP交换体➢位于线粒体内膜上,是二聚体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