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doc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试大纲《遥感概论》考试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试大纲《遥感概论》考试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一)绪论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 GIS的构成3. GIS的基本功能4. GIS的应用5. GIS与相关学科、技术的关系6. GIS的发展概况(二)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基础1. 地理空间2. 地理空间的表达3. 空间数据质量4.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三)空间数据结构1. 栅格数据结构2. 矢量数据结构3. 两种数据结构的比较与转换4.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四)空间数据库1. 数据库概述2. 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3. 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4.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5. 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方式6. Geodatabase数据模型7. 空间索引(五)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1. 空间数据的来源2. 空间数据采集ArcGIS下扫描矢量化3.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4. 矢量数据的图形编辑ArcMap矢量数据编辑功能5. 图形的裁剪、合并与图幅接边使用ArcMap的Spatial adjustment工具6. 空间数据的插值方法7. 数据压缩与光滑(六)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1. 空间数据的查询2. 叠加分析3. 缓冲区分析4. 网络分析5. 数字地面模型及其应用(七)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 空间数据可视化概述2. 地图语言与符号库ArcMap中地图符号的管理3. 二维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符号化)ArcMap中空间数据的符号化(八) GIS新技术1. 组件GIS2. WebGIS3. 移动GIS4. 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技术二、考试要求(一)绪论1. 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区别。

2. 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3. 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4.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计算机科学、遥感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5.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二)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基础1. 理解地理空间的概念。

了解实际的地球表面与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体模型之间的关系,及坐标系概念;2. 熟练掌握地理空间的矢量表示方法、栅格表示方法以及三角形不规则网(TIN)。

809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考试大纲

809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考试大纲

附件2: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是中国农业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大纲,并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标准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根底、根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相关根底知识和空间分析及应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地理信息系统根底知识,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在农业和土地领域的实际应用与分析能力。

(2)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遥感原理根底知识,具有遥感原理知识在农业和土地领域的实际应用与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根底考试由“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原理〞两局部组成。

〔一〕地理信息系统根底知识与应用能力地理信息系统根底知识与应用能力局部测试以下内容:1.GIS根本概念2.空间参考及坐标系统3.空间数据模型〔矢量模型、栅格模型〕4.空间分析〔矢量数据分析、栅格数据分析、3D分析、网络分析等〕5.空间分析建模分析6.空间分析方法在土地方面应用〔二〕遥感原理根底知识与应用能力遥感原理根底知识与应用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 遥感电磁辐射根底2. 传感器与航天遥感3. 航空遥感3. 微波遥感与热红外遥感初步4. 植被遥感5. 遥感影像显示、处理与分析6.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与与计算机信息提取7. 遥感农业和土地应用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总分值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总分值为150分。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75分,遥感原理75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地理信息系统80分简单题45分,共6小题,每题7分或8分综合分析题30分,共2小题,每题15分遥感原理40分简单题40分,共5小题,每题8分综合分析题30分,共2小题,第一小题15分,第二小题20分。

重庆交通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重庆交通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重庆交通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地理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要求(一)《自然地理学》内容1、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2、掌握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3、掌握基于板块构造学说理论的大洋发展史和地震空间分布;4、熟悉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构造的研究意义,掌握断层、节理的概念。

5、掌握基本环流特征对气候的影响;6、掌握气候形成的天气因子;7、掌握影响气候形成的下垫面因子;8、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地理分布情况;9、掌握河流、水系、流域、河川径流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特征;掌握径流的形成过程;熟悉河流主要水情要素;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10、掌握水循环概念、水分循环的影响因素、以及水分循环的意义。

11、掌握洋流概念及其分类;12、掌握根据埋藏条件的地下水类型划分;13、掌握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掌握边滩、心滩的形成机理。

14、掌握河流沟谷、河床、河漫滩、阶地、三角洲与河口湾的地貌及其发育规律。

15、掌握喀斯特地区常见的地表地貌和地下地貌特征及其概念。

16、掌握黄土地貌、雅丹、冰川地貌的成因、概念及特征。

17、掌握沙尘暴、雾霾的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18、掌握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机制与防治措施;19、掌握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等基本概念;掌握土壤含水量等概念;掌握土壤的主要成土因素。

20、掌握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了解中国土壤、植被的分布规律。

(二)《人文地理学》内容1、掌握人地关系论;2、掌握人口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及机制;3、掌握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农业规划的意义;4、掌握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区域工业布局的意义;5、掌握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6、掌握区域主导产业确定方法及产业集聚模式;7、掌握城市化的概念与动力机制;8、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及主要内容;9、熟悉区域/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内容;10、熟悉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的可持续性相关内容;11、熟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2、熟悉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重庆交通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重庆交通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重庆交通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理论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要求:1、掌握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方法及受力图的画法。

2、掌握力系简化和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力系平衡方程的特点,能正确地应用受力分析和平衡方程求解静定结构的约束反力。

3、掌握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及静定桁架结构的杆件内力计算方法。

4、掌握空间力系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掌握空间力系力系的简化特点,了解空间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应用方法。

5、掌握摩擦问题的受力分析方法,能正确求解有摩擦的物体系平衡问题。

6、掌握动点的轨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基本量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7、掌握刚体平行移动、定轴转动的运动特征及相关计算方法。

8、掌握合成运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地对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建立合成运动分析方法,掌握速度合成和加速度合成的基本公式及应用方法。

9、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基本特征,掌握平面运动刚体的速度分析方法和加速度分析方法。

10、掌握质点、刚体和刚体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能正确地应用动力学方程求解刚体系与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相关的动力学问题。

11、掌握达郎伯原理,能正确地应用达郎伯原理求解刚体系与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相关的动力学问题。

12、掌握虚位移原理,能正确地应用虚位移原理求解物体系平衡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参考)1. 填空题(3分/题×5题 = 15分)2. 作图题(5分/题×2题 =10分)(1)受力图(2)合成运动分析图3. 简单计算题(5分/题×3题 =15分)(1)空间力系基本计算(2)达郎伯原理应用(3)虚位移原理应用4.计算题(15分/题×4题 = 60分)(1)物体系平衡问题(15分)(2)桁架结构内力计算问题(15分)(3)物体系平面运动问题(15分)(4)物体系动力学问题,求加速度和力(15分)三、主要参考书目1、《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010-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010-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
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具有应用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要求如下:(一)新闻采访的过程和基本要求。

(二)新闻策划写作的步骤和要求。

(三)不同类型的新闻写作结构和要求。

(四)新闻作品评析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五)新闻评论类型、写作结构和基本要求。

(六)媒介融合发展情况与融合新闻的主要形态和特点。

(七)广播电视重要理论术语及业务知识
(八)近年来网络视听传播新现象和新趋势
(九)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的理解。

(十)新闻传播学重要概念及理论的实际运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二)试卷结构
1.简答题(30分)
2.策划题(25分)
3.消息写作题(25分)
4.评论写作题(25分)
5.材料分析题(25分)
6.论述题(2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1.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新闻编辑》编写组:《新闻编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3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

4.刘涛:《融合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020年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测绘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测绘学》涵盖了测绘工程专业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涉及到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各方面内容,因此作为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初试考试的专业课。

考生必须熟练掌握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适应硕士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考试对象为参加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50分。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内容:普通测量学40%、地理信息系统20%、遥感20%与卫星定位系统20%(四)题型比例:1、选择题30分2、判断题15分3、名词解释或简答题30分4、计算题45分5、分析论述题30分三、考察要点与要求第一部分:测绘基础知识(考核占60分)熟悉测绘学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前沿动态,重点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理解当代测绘学的基本内容、基础理论和最新技术发展,了解掌握测绘学的学科分类及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

知识要点如下: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水准测量原理、记录、计算及应用。

3、掌握角度测量原理、记录、计算及应用。

4、掌握距离测量原理、记录、计算及应用。

5、掌握观测误差的定义和分类,测量平差的意义,误差传播律和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

6、掌握小区域控制测量的方法、原理、计算及应用。

7、掌握大地测量学的概念、基本任务和作用,大地测量学的分支学科及它们的任务和方法。

8、掌握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9、掌握工程测量的概念、仪器和方法,工程测量的现代发展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10、掌握公路工程测量的内容。

尤其是直线型、曲线型(圆曲线、缓和曲线、回头曲线)道路放样坐标的计算。

11、熟悉工程的变形监测和数据处理。

12、熟悉测量仪器原理与操作使用方法。

特别是网络RTK、三维扫描仪、无人机。

13、熟悉摄影测量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理,数字摄影测量。

14、掌握定位与导航的概念,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几种定位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GPS的应用方法。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三)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三)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三)(土木建筑学院、河海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管理学院)一、参加复试人员:一志愿报考上线或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接受我校复试通知的以下专业考生:土木建筑学院080104 工程力学土木建筑学院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建筑学院081402 结构工程土木建筑学院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建筑学院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建筑学院081600 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建筑学院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河海学院070500 地理学河海学院081401 岩土工程河海学院081403 市政工程河海学院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河海学院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河海学院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河海学院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河海学院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交通运输学院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学院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学院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管理学院081103 系统工程管理学院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120202 企业管理管理学院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土木建筑学院085204 材料工程土木建筑学院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建筑学院085215 测绘工程河海学院085214 水利工程土木建筑学院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Ⅰ)交通运输学院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Ⅱ)管理学院085236 工业工程管理学院085239 项目管理管理学院085240 物流工程二、复试时间地点:1.时间安排:3月26-27日报到,3月28-29日笔试、面试。

2.报到地点:重庆交通大学明德楼B栋5楼524室(研招办);3. 笔试:3月28日上午9:00-11:00,地点:第二教学大楼;4、面试:3月29日,地点:第二教学大楼;5. 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各学院安排。

重庆交通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重庆交通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重庆交通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量地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要求1、掌握计量地理学的概念、形成和发展。

2、熟悉计量地理学中的主要数学方法。

3、掌握计量地理学的认识、评价与理解。

4、掌握计量地理学的应用以及计量地理学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5、掌握地理数据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6、熟悉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及主要方法。

7、掌握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标与参数以及计算方法与公式。

8、熟悉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化与均衡度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9、掌握地理模型的概念、功能与分类。

10、掌握地理模型建立的步骤以及建模方法。

11、熟悉简单相关系数、秩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等的计算、检验以及实例应用。

12、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检验及其应用。

13、熟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检验及其应用。

14、熟悉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应用实例。

15、掌握时间序列分析的概念、组合成分和组合模型。

16、熟悉趋势拟合的主要方法、计算及应用。

17、熟悉季节变动预测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18、掌握系统聚类分析的概念、数据处理方法。

19、熟悉距离的计算。

20、熟悉直接聚类法、最短距离聚类法最远距离聚类法及应用实例。

21、掌握主成分分析的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

22、熟悉主成分分析应用实例。

23、掌握趋势面分析概念、原理、检验及应用实例。

24、熟悉马尔可夫预测基本概念、预测方法及应用实例。

25、掌握地理网络的图论描述。

26、熟悉最短路径的算法及应用。

27、熟悉中心点、中位点选址问题及应用实例。

28、掌握AHP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29、掌握AHP决策分析方法应用实例。

30、了解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31、了解区域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模型。

32、了解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

33、了解分形理论及其应用。

34、熟悉SPSS软件使用及结果分析。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是我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选考的专业课。

考生必须熟练掌握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适应硕士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考试对象为参加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00分。

(二)答题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各50%
(四)题型比例:
选择题20分
判断题10分
名词解释20分
简答题30分
分析论述题20分
三、考察要点与要求:
(一)遥感
1、遥感的基本概念
理解并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了解遥感过程及其技术系统;了解遥感的发展与前景。

2、遥感的物理基础
理解并掌握电磁波、电磁波谱及电磁辐射等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理解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大气窗口概念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掌握反射率及反射波谱等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征,了解影响地物光谱特性的因素。

3、遥感平台与遥感成像
了解遥感平台的种类及目的用途;理解并掌握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了解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及其主要应用范围;熟悉遥感图像的特征。

4、遥感信息提取
掌握光学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了解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理解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与辐射畸变因素,掌握遥感图像校正与增强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理解多源信息复合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掌握
遥感图像的分类过程及主要方法。

5、遥感的应用
对遥感在植被、水体、土壤及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及3S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实际经验。

(二)地理信息系统
1、基本概念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类型、与相关学科及技术的关系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2、地理空间数学基础
掌握地理空间的概念,理解地球空间参考、空间坐标转换、空间尺度类型、地理格网的建立方法。

3、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理解地理空间的概念与空间抽象的层次、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空间关系、主要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掌握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及其表示方法、矢量与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的表示形式。

4、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掌握空间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法与步骤、了解数据重构方法,掌握空间数据的压缩方法以及空间数据质量的评价与控制。

5、基本空间分析
掌握空间分析的概念、内涵、步骤。

掌握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窗口分析、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6、DEM与数字地形分析
掌握DEM的建立方法与流程,掌握数字地形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应用。

7、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插值
掌握空间插值的相关概念、内涵以及空间插值的主要方法和应用。

8、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了解“3S”技术集成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科学、数字地球与智慧地球的概念。

9、了解国内地理信息产业前景、发展现状和时政要闻。

四、参考书目:
《遥感导论》,梅安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汤国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