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同步练习试题-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氧气 同步练习(含解析)

2.2 氧气同步练习(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化学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盛有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立即燃烧B.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2.下列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 B.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C.氧气支持常见可燃物燃烧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3.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燃烧匙里最好放置下列物质中的()A.木炭B.镁粉C.硫D.红磷4.下列事实中,可以说明水能溶解少量氧气的是()A.水通电后生成了氧气B.水加热到沸腾变成水蒸气C.水能溶解某些氧化物D.鱼虾能在河水中生存5.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区分氧气和空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6.下列氧气的作用,利用了氧气可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性质的是()A.气焊B.炼钢C.医疗D.潜水7.关于木炭与蜡烛分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时都发白光,并放出热量B.燃烧时都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C.都比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D.燃烧时,瓶壁上都有水雾生成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9.下列各变化中,一定有氧气参加化学反应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和人的呼吸作用C.各种燃料的燃烧 D.风力发电10.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三号甲”火箭在发射前7小时开始加注液氧,发射前5.5小时加注液氢燃料.你认为液氧的作用是()A.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B.作燃料C.作发动机的润滑剂D.携带方便11.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
初三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练习题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氧气易溶于水D.氧气在低温、高压下能变为液态或固态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木炭燃烧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食物腐败D.酒的酿造3.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A.红磷B.硫粉C.蜡烛D.铁丝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B.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C.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5.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6.[2020·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8.为了区分一瓶氧气和一瓶空气,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A.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的是氧气B.分别伸入红热的细铁丝,能剧烈燃烧的是氧气C.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9.下列实验中不正确的是()图110.图2是小明整理的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部分笔记,他归纳了以下四点,其中不合理的是()图2A.都会放出热量B.都是氧化反应C.都是化合反应D.都生成了气体11.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D.有些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二、填空题12.根据图3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2 氧气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2.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3.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B.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C.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4.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反应后瓶壁上出现液滴,加入澄清石灰水后变浑浊C.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色气体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6.如图所示,将红磷和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活塞,这时可观察的现象是()A.水迅速进入两个集气瓶B.水只进入到A瓶中C.水只进入到B瓶中D.两个瓶中都不能进水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铁丝B.红磷C.木炭D.硫磺8.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的A.氧气B.氮气 C.氢气D.氦气9.X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可能是A.木炭B.铁丝C.氢气D.硫粉10.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同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11.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12.溶洞中存在的化学反应:CaCO3 + CO2 + H2O = Ca(HCO3)2,此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3.下列变化过程中有白烟产生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露置在空气中14.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1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16.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氮气B.通过观察颜色区别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铜C.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D.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并微热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二非选择题1.如下图,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 ;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_______ ,生成了一种______ 色的固体。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氧气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氧气1:下列叙述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密度比空气略大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D、不易溶于水2: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氧气易溶解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3: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 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现象:现象:1、 1、2、 2、3、 3、镁+ 氧气点燃氧化镁红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符号表达式:木炭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硫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底放水吸收)文字表达式: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②放出热量③生成(Fe3O4)文字表达式: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蜡烛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瓶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空气中产生黄色火焰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讨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总结】1、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越高(浓),燃烧越剧烈。
2、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
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
【典型例题】1:下列四种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下列物质适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A. 红磷B. 炭C. 硫D. 铁3: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B、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产生火焰C、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用的燃料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4: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5:如图所示,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迅速插入瓶中,观察到木条都复燃,并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同步训练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中,正确的是( )A.在100 g空气中我有21 g B.我能供给呼吸C.我比空气轻D.通常情况下,我是淡蓝色的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4.下列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极易溶于水B.在液态时是无色的C.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D.固态氧是白色的5.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6.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黑烟生成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氧化汞汞+氧气B.氢气+氧化铜铜+水C.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D.碳+氧气二氧化碳8. 日常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例子有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败B.酒的酿造C.酒精的燃烧D.动植物的呼吸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化合反应的特征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D.无论是否有氧气参加,只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一定属于化合反应10.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灼热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12. 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细铁丝在点燃前没有除锈B.集气瓶中未装入少量水C.集气瓶中未装入少量细沙D.氧气浓度太高1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14.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碳酸―→水+二氧化碳15.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同步测试(含答案)

课题2 氧气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20题)1、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B.白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出现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点燃棉纱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B.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C.钟罩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4、观察如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B.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氧气D.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氮气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①硫+氧气二氧化硫②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③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关于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生成气体B.都属于化合反应C.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D.都是氧化反应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7、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B.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能够燃烧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和化合物都是氧化物8、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9、下列对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意外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未能正常燃烧,可能是氧气浓度不够B.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C.点燃氢气的实验中引发装置爆炸,可能是氢气不纯D.刚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可能是实验中所用盐酸太浓了10、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两种物质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1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2氧气一选择题1.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空气是混合物C.氧气具有可燃性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物呼吸B.酿造米酒C.食物腐败D.红磷燃烧3.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B.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C.氧气有氧化性,是一种典型的氧化剂D.物质与氧气反应一定发光、放热4.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5.有一只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A.木炭B.铁C.磷D.硫二非选择题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 ,______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1)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__色火焰,放出____________ ,生成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体,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
(2)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放出_________,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的气体,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___________ 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氧化反应。
4.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
据此,请你判断氧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同步测试(人教九年级)

九年级化学章节测试(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年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不仅具有助燃性也具有可燃性;B 鱼能在水中游,这说明了氧气易溶于水;C 工业中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 常温下,氧气是无色的气体,但是在降温和加压条件下它会转化为淡蓝色的液体;2如图所示,磷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
左边液面比右边的液面将高出()A. 1格B. 2格C. 3格D. 4格3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单质是()A. Cl B. 2C C. Ne D. Al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及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为()A. Al(OH)3B. Fe(NO3)3C. Al(NO3)3D. Al2O35小红将24.5克氯酸钾和5.5克的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在试管中给其加热直至不再有气体产生,从剩余物中分离二氧化锰将其干燥,然后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应该是()A. 30克B.19克C. 5.5克D. 无法计算6某学生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反应完全,你认为试管中的剩余物有()A. 5种B. 4种C. 3种D. 2种7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下列步骤:a点燃酒精灯,加热;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大试管中,并塞好橡皮塞;d熄灭酒精灯;e用排水法收集气体;f把装有药品的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g将导管移出水面。
上述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A. bcfaegdB. bcfaedgC. cbafegdD. abcefdg8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动植物的呼吸包含缓慢氧化;B.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一定会发生燃烧;C. 物质在缓慢氧化时会产生热量;D. 自燃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性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氧气【典型例题】例1:下列叙述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密度比空气略大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D、不易溶于水解析: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木条能在氧气中燃烧。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本题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有助燃性,也就是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不属于物理性质。
例2: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氧气易溶解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例3: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 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现象:现象:1、剧烈燃烧,放出热量1、剧烈燃烧,放出热量2、发出耀眼强光2、发出黄色火焰3、生成白色固体3、生成大量白烟镁+ 氧气点燃氧化镁红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Mg + O2点燃 MgO 符号表达式:P + O2点燃 P2O5木炭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C + O2点燃 CO2硫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底放水吸收)文字表达式: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S + O2点燃 SO2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③生成黑色固体(Fe3O4)文字表达式: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Fe + O2点燃 Fe3O4蜡烛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瓶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空气中产生黄色火焰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讨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总结】1、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浓),燃烧越剧烈。
2、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
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
【典型例题】例1:下列四种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例2:下列物质适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A. 红磷B. 炭C. 硫D. 铁例3: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B、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产生火焰C、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用的燃料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例4: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例5:如图所示,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迅速插入瓶中,观察到木条都复燃,并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1)(2)甲乙上述反应的共同点:①都是物质和氧气的反应;反应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氧气的用途【观察】上述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有何特点?镁+ 氧气点燃氧化镁红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碳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知识点3:化合反应、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A+B→AB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典型例题】例1:盐加入水中得到盐水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C、物质只有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四、应考锦囊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知识点2:氧气的化学性质,要熟记涉及到的表达式及实验现象,以选择题形式为主知识点3: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的判断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燃烧现象的描述:物质燃烧有三个明显现象,我们按“一光二热三生成”描述。
易混点:(1)燃烧与点燃的区别:燃烧是反应的现象,点燃是反应条件。
(2)物质和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分两类:反应剧烈的叫燃烧,不剧烈、缓慢的叫缓慢氧化反应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区别是:①都有现象;②都是反应。
(3)可燃性与助燃性的区别:可燃性是指;助燃性是指(4)烟和雾的区别:烟是体,雾是体,描述时不能混淆。
五、本讲小结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代表物质,本节我们对氧气进行了具体辨析。
其中,氧气跟碳、硫、磷、铁、石蜡的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大家要按照“根据现象得结论”的规律,掌握五个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同时要学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规律。
☆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物质实验现象反应表达式磷在空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大量白烟文字表达式:红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底放水吸收)文字表达式: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镁①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镁+ 氧气点燃氧化镁符号表达式: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③生成黑色固体(Fe3O4)文字表达式: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石蜡在烧杯内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六、超前思维(制取氧气)1、工业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
原理2、实验室可以用分解或的方法制取氧气3、在化学反应里能其它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以上两个文字表达式有何共同特点:5、两种实验室制氧气所用的发生装置一样吗?因素决定发生装置的选择,因素决定收集装置的选择。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易溶于水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C、在-183℃时变成无色液体D、在-218℃时变成白色固体2、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的氧气,并不使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A、硫粉B、木炭C、铁丝D、红磷3、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其最简便的方法是()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B、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空气的是氧气C、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D、放入发红的木炭后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一瓶一定是氧气4、判断硫在氧气里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 放出大量的热B.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C. 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D. 固体变成液体最后变成气体。
5、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B、它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在氧化反应中一般都有热量放出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能发光放热6、硫、碳、蜡烛燃烧中的共同现象是()A、都只有气体生成B、都有淡蓝色火焰C、都发光放热D、都有水珠生成7、关于氧气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物都只有二氧化碳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供登山运动员呼吸B、液氧用于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C、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时气体燃料的助燃剂D、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9、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 观察气体颜色B. 闻气体的气味C. 插入燃着的木条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10. 下列各物质与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A. 木炭B. 红磷C. 铁丝D. 镁条11.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细砂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 防止瓶底炸裂B. 降低瓶内温度C. 增加氧气含量D. 吸收生成的物质12. 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依据氧气的性质是A. 不易溶于水B. 密度比空气略大C. 无色、无味的气体D. 与其他物质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13.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B.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C.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二、填空题:1、用符合题目要求的序号填空:①氧气②空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⑤五氧化二磷⑥四氧化三铁⑴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是⑵有刺激性气味并且污染空气的气体是⑶属于黑色固体的是⑷支持燃烧的气体是⑸属于白色固体的是2、现有A、B、C、D四种物质。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
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是;B是;C是;D是。
3. (1)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下部,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为什么?正确的操作应是什么?(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铁丝要绕成状,这是为了。
铁丝一端系火柴棒,这是为了;点燃火柴,待火柴时缓慢地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4、关闭止水夹a、b、c,使过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的甲、乙两瓶中同时燃烧,如图所示,试回答:(1)燃烧停止并冷却,若打开止水夹a、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若打开止水夹b、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3)若打开止水夹a、b、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答案 B D C B BD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C BC B C A题号11 12 13答案 A D A二、填空题1、⑴①②③;⑵④;⑶⑥;⑷①;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