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的教案
《看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 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的特点。
2. 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雪》的幻灯片或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雪景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雪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景的观察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雪》。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分析课文:(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和示范。
5. 欣赏雪景:(1)学生观察雪景图片或视频,感受雪景的美丽。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观察和表达。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或绘画作品,分享对雪景的感受和想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默写或抽测,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拼写和含义掌握情况。
4. 观察表达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对雪景的观察和表达,评价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看雪》教案

小学语文《看雪》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看雪》是一篇描写雪景的短篇文学作品。
课文通过描绘雪花纷飞、银装素裹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课文的大意理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写作练习的指导和评价。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雪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巩固。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课文理解: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如: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2 修辞手法分析: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解释。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结果。
第五章:写作练习5.1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雪的感受和经历,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5.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看雪的写作练习。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6.2 生字词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生字词的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看雪》语文教案

《看雪》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生活质量。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描绘雪景的形容词和副词的运用。
(2)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雪景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雪景的图片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讨论的道具或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雪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雪景的观察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雪》。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
(2)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5. 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雪景和感受。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师生共同点评。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看雪》。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雪景的短文。
2. 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雪景的图片或视频,进行观察和欣赏。
(2)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课文《看雪》的内容,交流各自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二年级看雪教案设计(精品6篇)

二年级看雪教案设计(精品6篇)二年级看雪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1、认读10个生字。
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看课题质疑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前鼻音。
三、认记生字1、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
2、借助偏旁认记。
四、巩固练习五、扩展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
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6、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表达。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板书设计】看橱窗、看雪花看雪、盼、堆雪人想北京、打雪仗二年级看雪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识9个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读9个字,正确书写6个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师:同学们,秋天过去,冬天到了,你们最盼望什么呢?(学生口答)师:是呀,伴随着冬天的到来,纷纷扬扬的雪花轻轻飘落,地上铺一层厚厚的雪毯,树上挂满了蓬松松、亮晶晶的雪球,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时,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看到你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老师也想分享你们的快乐,告诉老师,大雪过后,你们是怎样玩的?(学生回答)看着这样美丽的雪景,心情怎么样?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雪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看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课文,那么大家知道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来看看!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省、店”等10个生字,会写“讲、打”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强烈盼望祖国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台湾岛图片一、谜语导入,融情入境1、出谜面让学生猜谜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干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雪)2、学生猜出谜底后,让他们谈雪,老师提问①你见过雪吧?在哪里看到的?②你玩过雪吗?怎样玩?好玩吗?板书:看雪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要求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课件出示生字,看谁认得快,读的准。
三、再读课文,感悟文意1、共同读课文,注意读通顺,读连贯。
2、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去读,看讲了什么。
3、课件出示行政图,找出台湾和北京的位置。
4、课件出示描写雪景的句子:冬天,天上飘着雪花——5、自读上面的句子,说感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组内练读。
2、小组代表读,同学评议。
同学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篇2【教材分析】《看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爱祖国”专题之第四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极富儿童情趣的课文。
讲的是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做的雪,没有亲眼见看到过雪。
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兴趣。
课文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设计理念】以“激发兴趣,倾情美读,训练表达,升华情感”为主线,训练学生“以读为本,由本逐末”,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将天涯化为咫尺,师生互动,让两岸同胞共同期盼祖国统一。
《看雪》集体备课教案

《看雪》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的内容;(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备课,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教学方法;(2)采用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3)运用多媒体展示雪景图片,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看雪》的内容;(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3)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的把握;(3)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看雪》的文本;(2)生字词表;(3)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看雪》,了解课文大意;(2)收集有关雪的图片或资料,增强对雪景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收集到的雪景图片或资料;(2)提问:你们对雪有什么印象?课文《看雪》描绘了怎样的雪景?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看雪》;(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探讨雪景特点:(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雪景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体会作者情感:(1)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看雪》,巩固生字词;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幅雪景画;3. 写一篇关于《看雪》的读后感,交流分享。
小学语文《看雪》教案

小学语文《看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雪景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雪景的想象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绘方法,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3)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2)学会珍惜与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描绘方法,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雪景的图片或视频。
4. 朗读录音(可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雪景,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景的认知和印象。
(3)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举例运用生字词,巩固记忆。
(3)学生相互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4. 想象与表达(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心目中的雪景。
(2)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想象,互相启发。
(3)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描绘方法,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孩子用课文中的描绘方法,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3.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一篇小短文,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看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西湖美景,反复诵读课文,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热情。
3.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杭州西湖风光图片。
第一组:(春夏秋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配乐朗诵: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了解湖心亭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末清初文学家。
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齐读课文,师生互助完成朗读节奏的划分;(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对文句、内容等大胆提出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雪》的教案 《看雪》的教案 杭州市锦园小学朱玲 教学目标 1、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讲、打、指、接 4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了解词句,感悟雪的趣味, 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课件,师事先板书好台湾的雪北京的雪 学生向家长了解有关台湾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一、走进台湾,感知台湾。
大屏幕投影中国地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地图。
1、师在地图上看中国,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报晓的雄鸡,指地图首 都北京是雄鸡的心脏,这两座岛屿就是雄鸡的脚爪,这是大家熟悉的海南 岛,这就是…… 生不约而同地台湾岛。
2、对北京,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少,那你了解台湾吗?可从风景、物 产水果来说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到出示课件对台湾的了解台湾物产丰 富,这与它的气候条件有关。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非常的温暖,很舒服。
台湾这个地方是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不过这样的气候也有遗憾。
有学生喊台湾不会下雪 大屏幕展示课文第一句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4、师请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5、师因为很难看到雪,台湾的小朋友们对雪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个关于雪的动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看雪。
请小朋友们拿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走进文本,字斟句酌。
1、师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是 1、把音 读准。
2、把句子读通顺。
生自由朗读。
2、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们等不及了,你们瞧,他们 来了——大屏幕出示 ①我会拼台湾省商店橱窗指着接着讲话铺着雪毯银装打雪仗带拼音 的
生自由自主练习。
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谁来读读词语?指名生 1 读,翘舌音不太清晰。
师点击翘舌音的生字省、橱、指、仗,出现拼音,你发现了什么?生 1 这些都是翘舌音。
师我们要把翘舌音读得清晰到位。
请生 1 再读全体学生读。
师谁还想想读读这些词语生字?指名生 2 读,银与仗前后鼻韵区别不 清晰。
师点击银、仗,出现拼音你发现了什么? 生 2 银是前鼻韵母,仗是后鼻韵母。
师你再读一读。
生 2 再读全体学生读 3、去掉拼音宝宝,你们还认识他们不? ?我会读橱窗地毯惊奇银装打雪仗深情故乡洁白顺手时候商店指着铺 着披着飘着接着去掉拼音的男生读、女生读 4、词语会读了,那这些生字认识吗? ?我会认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 齐读——开小火车读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生字新词学习得这么棒!现在,老师要考考 小朋友,课文能读通顺吗?
朱老师不是叫小朋友一小节一小节读,而是,我这儿有些句子,如果 你会读,就算读课文过关了,想不想挑战一下呢? 一句一句出示句子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指生 1 读 师你读得很美,你知道这美丽的雪景是怎么来的吗?生是用棉花做成 的。
师原来是这样。
能把两个句子连起来读吗?再指这生读出示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 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指生 2 读 师能给惊奇找个朋友吗?奇怪。
吃惊。
师对,既吃惊又奇怪就是惊奇。
对生 2 你还能惊奇地来问一问吗? 生 2 再读。
师这一回你不但读出了问的语气,还把惊奇也表现出来了,大家一起 像他那样来问一问。
生齐读。
、老师说小时侯,在我的故乡。
生3读 师谁知道,故乡是什么? 师找一找,课文中的老师的故乡在哪儿?北京。
师老师现在在哪儿?生抢着答在台湾。
师如果老师一直生活在北京,北京只是他的家乡,现在老师离开了北 京到台湾去工作、生活,北京才从家乡变成了故乡。
所以正确地说,故乡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从前生活过的地方。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 白。
生4读 师洁白的雪花跟洁白的棉花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 儿呢! 生5读 师深情就是感情——感情很深。
师对生 5 请你感情很深地来读一读。
生 5 再读。
师这个句子有点长,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停顿。
示范朗读。
出示句子的停顿 生齐读。
师; 小朋友们在自己的努力下, 能学会生字, 还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三、走进雪中,动静对比。
1、师刚才好几个小朋友读了课文描写雪景的句子,真美。
老师把雪景搬进了我们的教室。
大屏幕展示商店橱窗里的雪景。
生很有兴趣地欣赏。
2、师能从课文中找到写这幅雪景的段落吗?谁来读一读? 生 1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 美丽的雪景。
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第二段 3、大屏幕配乐展示北京的雪景图片 师谁把这动人的雪景通过朗读来展示一下? 生 2 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 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师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北京的雪。
生齐读课文第九段 4、师大屏幕定格橱窗里的雪景和北京的雪景请小朋友们看看雪景, 读读课文,比较一下橱窗里的雪和北京的雪有什么不一样。
自己看,自己读,自己想。
5、 师你有什么发现, 谁先来说?根据学生的回答, 师随机板书真正、
玩、动、壮丽 6、是啊,台湾的雪和北京的雪就是不一样啊。
请小朋友再仔细读读这几句话,再看看课文插图,想想看什么是雪毯? 什么是银装?生自由读 通过学生的回答,师小结雪花飘啊飘,地上的雪越积越厚,那地上厚 厚的雪就叫做——雪毯。
雪飘落在树上, 就好像给树披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 这就是——银装。
7、谁能为雪花、雪毯、银装找到合适的伙伴呢?课件出示词语搭配 8、这些词语用得多美啊!我们再读读吧。
老师引读冬天,天上地上。
、树上。
,到处一片洁白。
9、在这美丽的雪地里你最想干什么呢?出示句式在这美丽的雪地里, 我最想。
开心吗?瞧!出示小朋友在雪地里玩雪的图。
说话训练小伙伴们在雪地里玩,有的,有的,还有的,多! 10、谁能把课文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把孩子们玩雪的高兴劲读 出来。
自由练习 11、雪景美,孩子们的笑容更美,你们能读好第 9 小节,把老师也带 劲那美丽的雪世界吗?指生读——评 12、看着孩子们玩雪的劲儿,你们也心动了吧!那就让我们用心来读
课文,读出雪的美丽,雪的壮观,读出我们的心动,我们的兴奋。
生齐读第九自然段课文。
四、巧设疑问,自然结课。
师这么壮丽的雪景,真让人向往,台湾的孩子想看雪吗?台湾的老师 想看雪吗?台湾的人民想看雪吗?他们为什么不到北京来看雪呢?我们 下节课再来继续研究。
五、猜字谜游戏 1、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吧!先和我们今天学的生字宝宝再打声招 呼,然后我们来做个猜字谜游戏。
怎么样呀? 2、出示生字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 指名读——齐读 3、出示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六、扶放结合,指导写字。
1、 师大屏幕投影展示四个生字打指接, 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
2、师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
3、看看,哪个字需要老师写一写?
生接。
4、师范写接,边写边讲解接字右边部分上面是个立,下面是个女, 上下一共有三横,书写时立字下面那横要缩短,女字的横长而有力。
5、学生练习书写。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先下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