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气液平衡实验报告
物化实验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报告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一实验目的1.绘制在pθ下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了解相图和相律的基本概念;2.掌握测定双组分液体的沸点及正常沸点的方法;3.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常温下,任意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体系称为双液体系。
若两液体能按任意比例互溶,则称完全互溶双液体系,若只能部分互溶,则称部分互溶双液体系。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在一定的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有其特定值,但双液系的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与两种液体的相对含量有关。
通常,如果液体与拉乌尔定律的偏差不大,在T—X图上溶液的沸点介于A、B二纯液体的沸点之间见图中于 (a)。
而实际溶液由于A 和B二组分的相互影响,常与拉乌尔定律有较大偏差,在T—X图上就会有最高或最低点出现,这些点称为恒沸点,其相应的溶液称为恒沸点混合物,如图2-4-1(b),(c)所示。
恒沸点混合物蒸馏时,所得的气相与液相组成相同,因此通过蒸馏无法改变其组成。
本实验是用回流冷凝法测定环已烷—异丙醇体系的沸点—组成图。
其方法是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不同组成的体系,在沸点温度时气、液相的折射率,再从折射率—组成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组成,然后绘制沸点—组成图。
三仪器和试剂沸点仪1套;恒温槽1台;阿贝折射仪1台;量筒8个;玻璃漏斗8个;滴管2个;环己烷(分析纯);异丙醇(分析纯);实验装置如下:四实验步骤1.工作曲线的绘制配制环己烷的质量百分数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和0.90的环己烷-异丙醇溶液。
计算所需环己烷和异丙醇的质量,并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
为避免样品挥发带来的误差,称量应尽可能的迅速。
各种溶液的确切组成要按照实际称样结果精确计算。
调节超级恒温水浴的温度为35度,使阿贝折光仪上温度与其保持一致。
分别测定上述九个溶液以及异丙醇和环己烷的折光率。
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折光率-组成工作曲线。
气液相平衡实验报告

气液相平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气液相平衡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器材:1. 恒温水浴槽2. U型玻璃管3. 气压计4. 液体试剂5. 多孔瓷芯6. 温度计7. 固体试样实验原理:气液相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和液体之间达到平衡状态的现象。
实验中,使用U型玻璃管连接液体试剂和气压计,通过控制温度和将气态和液态物质接触,观察两相之间达到平衡时的气体压力,并推断出气液相平衡的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搭建实验装置。
2. 将恒温水浴槽加热至设定温度。
3. 将液体试剂注入U型玻璃管中,保证一浸没在水中,另一端露出水面。
4. 预热液体试剂至与水浴槽温度相同。
5. 打开气压计的阀门,使其与U型玻璃管内的气体接触。
6. 观察并记录气压计读数,并等待数分钟使气液平衡达到稳定。
7. 将温度计插入水浴槽,记录水浴温度。
8.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在不同温度和液体试剂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记录每次实验所得的气体压力和温度数据。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气体压力与温度之间的图像。
3. 分析图像中的趋势,推导气液相平衡的规律。
4. 探讨温度、压力和液体性质对气液相平衡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气液相平衡的实验数据,并绘制出相应的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压力也相应增加。
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实验还发现,不同的液体试剂在相同温度下存在着不同的气压计读数,提示不同的液体试剂在气液相平衡中具有不同的特性。
我们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气液相平衡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气液相平衡的相关领域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附注:本实验只给出了基本实验步骤和结果讨论,详细的数据和图像以及进一步的分析可参考实验记录表和附件中的实验数据。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实验四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一、目的要求1.用沸点仪测定大气压下乙醇—环己烷或异丙醇-环己烷双液系气-液平衡时气相与液相组成及平衡温度,绘制温度—组成图,确定恒沸混合物的组成及恒沸点的温度。
2.了解物化实验中光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学会阿贝折光仪的使用。
3.进一步理解分馏原理。
二、实验原理两种在常温时为液态的物质混合起来而组成的二组分体系称为双液系。
两种液体若能按任意比例互相溶解,称为完全互溶的双液系;若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互相溶解,则称部分互双液系。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t x -图可分为三类。
如图4.1。
图 4.1 二元系统t x -图这些图的纵轴是温度(沸点),横轴是代表液体B 的摩尔分数B x 。
在t x -图中有两条曲线:上面的曲线是气相线,表示在不同溶液的沸点时与溶液成平衡时的气相组成,下面的曲线表示液相线,代表平衡时液相的组成。
例如图4.1(a)中对应于温度t 1的气相点为y 1,液相点为1l ,这时的气相组成y 1点的横轴读数是g B x ,液相组成点1l 点的横轴读数为lB x 。
如果在恒压下将溶液蒸馏,当气液两相达平衡时,记下此时的沸点,并分别测定气相(馏出物)与液相(蒸馏液)的组成,就能绘出此t x -图。
y 1l 1t 1g Bx l Bx AB t/℃(a )气液t/℃AB B x →(b )t/ ℃气液ABB (c )图4.1(b)上有个最低点,图4.1(c)上有个最高点,这些点称为恒沸点,其相应的溶液称为恒沸混合物,在此点蒸馏所得气相与液相组成相同。
三、仪器和药品1.仪器玻璃沸点仪一套;阿贝折光仪一台;WLS 系列可调式恒流电源一台;SWJ 型精密数字温度计一台;SYC 超级恒温槽一台。
2.药品无水乙醇(AR )或异丙醇(AR );环己烷(AR )。
四、实验步骤(一)、步骤1.按图4.2连好沸点仪,数字贝克曼温度计,感温杆勿与电热丝相碰。
2.接通冷凝水,用超级恒温槽完成冷凝循环。
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报告

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技术。
实验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将两种组分的混合物置于容器中,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观察和记录气液相变的情况,最终绘制出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仪器,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有压力计、温度计、气液平衡相图测定装置等。
实验步骤:
1. 将两种组分混合物置于气液平衡相图测定装置中,调节温度和压力;
2. 观察和记录气液相变的情况,包括气液相变的压力和温度值;
3.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定和数据处理,得到了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
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气相和液相的边界,以及气液相变的压力和温度值。
根据相图的形状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规律。
实验结论:
1.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相区域逐渐扩大,液相区域逐渐缩小;
2. 随着压力的升高,气相区域逐渐扩大,液相区域逐渐缩小;
3. 在一定温度下,压力越大,气相区域越大,液相区域越小;
4. 在一定压力下,温度越高,气相区域越大,液相区域越小。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技术,了解了气液相变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也加深了对相图的理解和应用,为今后的实验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对气液平衡相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做出贡献。
01气液平衡实验报告

01气液平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用双循环汽液平衡器测定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数据的方法。
2、了解缔合系统汽—液平衡数据的关联方法,从实验测得的T-p-x-y 数据计算各组分的活度系数。
3、通过实验了解平衡釜的构造,掌握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和技能。
4、掌握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二、实验原理以循环法测定气液平衡数据的平衡釜类型虽多,但基本原理相同,如图1所示。
当体系达到平衡时,两个容器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这时从A和B两容器中取样分析,即可得到一组平衡数据。
图1、平衡法测定气液平衡原理图当达到平衡时,除了两相的温度和压力分别相等外,每一组分化学位也相等,即逸度相等,其热力学基本关系为:f i L =f i V (1)ϕi py i =γi f i 0x i常压下,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再忽略压力对流体逸度的影响,f i =p i 0 从而得出低压下气液平衡关系式为:py i =r i p i 0x i (2)式中,p ——体系压力(总压);p i 0——纯组分i 在平衡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可用Antoine 公式计算; x i 、y i ——分别为组分i 在液相和气相中的摩尔分率;γi ——组分i 的活度系数由实验测得等压下气液平衡数据,则可用y i =py i(3) 0x i p i计算出不同组成下的活度系数。
本实验中活度系数和组成关系采用Wilson 方程关联。
Wilson 方程为: lnγ1=-ln(x1+Λ12x 2)+x2(Λ12Λ21-) (4)x 1+Λ12x 2x 2+Λ21x 1Λ21Λ12-) (5)x 2+Λ21x 1x 1+Λ12x 2lnγ2=-ln(x2+Λ21x 1)+x1(Wilson 方程二元配偶函数Λ12和Λ21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由二元气液平衡数据回归得到。
目标函数选为气相组成误差的平方和,即22+(y -y )F =∑(y 1实-y 1计)j 2实2计j (6)j =1m三、实验装置和试剂1、实验的装置:平衡釜一台、阿贝折射仪一台、超级恒温槽一台、50-100十分之一的标准温度计一支、0-50十分之一的标准温度计一支、1ml 注射器4支、5ml 注射器1支。
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数据测定实验报告

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数据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气相和液相的特性和平衡状态;2. 熟悉使用实验仪器进行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数据测定;3. 掌握气液平衡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在液体表面,由于分子间吸引力,分子会向周围运动,导致分子数密度有所下降,也就是说,在表面上形成一个薄膜,这就是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来源。
当液体表面上的分子与气体中的分子碰撞时,会发生反弹导致向外沿着表面方向推力,这就是液体表面的气液界面张力,它是描述气液界面特性的物理量。
气液界面上的分子密度不均匀,会导致气相和液相之间的交换。
在一种给定的温度下,当气相和液相之间的交换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时,称为气液平衡。
在这种状态下,气相和液相的分子数密度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
通过气液平衡实验,可以测定气液界面张力和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平衡常数,从而获得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的数据。
实验仪器:1. 二元系统气液平衡实验仪器;2. 水、乙醇等液体样品;3. 高钼酸钠、酚酞等试剂。
实验步骤:1. 清洗实验仪器:将实验仪器中的气路及液路中的管道和阀门进行清洗,保证实验测量时的通气畅通和样品无杂质。
2. 调整实验仪器:将待测液体注入样品瓶中,打开气路和液路中的阀门,进行预热和抽气,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3. 测量实验数据: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液体和气体的平衡常数,获得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的数据。
4. 处理数据: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的相关参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出了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的相关数据,具体如下:1. 温度:25℃液体样品:水气体样品:空气气液界面张力:72.2 mN/m液体与气体间的平衡常数:0.872. 温度:30℃液体样品:乙醇气体样品:空气气液界面张力:28.6 mN/m液体与气体间的平衡常数:0.65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测量和分析,得出了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的相关参数。
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的液体和气体之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平衡,液体之间和气体之间的分子密度也不同。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报告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题目: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构建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甲醇和水的相互溶解性及气液平衡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甲醇与水的相互溶解性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而气液两相互相应的平衡条件也随之调整。
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液体系的相互作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更加复杂的气液相互作用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甲醇;水引言气液相互作用是物理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于理解和预测一系列工业和自然界现象都具有重要作用。
而气液平衡相图则是描述气液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通过该图谱,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气体与液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性和相互作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气液相互作用提供了帮助。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研究不同温度下甲醇和水的相互溶解性和气液平衡条件。
实验部分1.材料与仪器材料:甲醇、水;仪器:压力计、温度计、热水浴、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
2.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甲醇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甲醇-水混合物;(2)将混合物置入圆底烧瓶中,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搅拌;(3)将圆底烧瓶放置于热水浴中,通过控制水浴的温度,固定实验温度;(4)在压力计的指导下,对甲醇-水混合物进行气液相平衡测量,记录平衡压力,并计算得出相应的气液分压比;(5)测量完成后,将实验结果作图,构建出气液平衡相图。
3.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固定温度为25℃,制备出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甲醇-水混合物,然后通过压力计测量出不同混合物下的气液相平衡条件,得到相应的气液分压比。
最终,我们将实验结果汇总并作图,得到如下气液平衡相图:(注:图中X1和X2为甲醇在混合液中的质量分数,P为混合液的平衡气相和液相的压力,分别为纵轴和横轴)通过对该图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温度下,甲醇与水的相互溶解性呈现出显著变化,而在不同混合液组成下,气液两相也呈现出明显的平衡条件变化。
(完整版)气液平衡实验报告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二元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实验人员:同组人实验地点: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606 室实验时间:2015年4月20日下午14:00年级:2014硕;专业:工业催化;组号:10(装置2);学号:指导教师:______赵老师________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测定苯-正庚烷二元体系在常压下的气液平衡数据;(2)通过实验了解平衡釜的结构,掌握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和技能;(3)应用Wilson 方程关联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气液平衡数据是化学工业发展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减少能耗、进行三废处理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
化工生产中的蒸馏和吸收等分离过程设备的改造与设计、挖潜与革新以及对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都需要精确可靠的气液平衡数据。
这是因为化工生产过程都要涉及相间的物质传递,故这种数据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平衡数据实验测定方法有两类,即间接法和直接法。
直接法中又有静态法、流动法和循环法等。
其中循环法应用最为广泛。
若要测得准确的气液平衡数据,平衡釜是关键。
现已采用的平衡釜形式有多种,而且各有特点,应根据待测物系的特征,选择适当的釜型。
用常规的平衡釜测定平衡数据,需样品量多,测定时间长。
所以,本实验用的小型平衡釜主要特点是釜外有真空夹套保温,釜内液体和气体分别形成循环系统,可观察釜内的实验现象,且样品用量少,达到平衡速度快,因而实验时间短。
以循环法测定气液平衡数据的平衡釜类型虽多,但基本原理相同,如图 1 所示。
当体系达到平衡时,两个容器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这时从 A 和 B 两容器中取样分析,即可得到一组平衡数据。
图1 平衡法测定气液平衡原理图当达到平衡时,除了两相的压力和温度分别相等外,每一组分的化学位也相等,即逸度相等,其热力学基本关系为:常压下,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Φ=1;再忽略压力对液体逸度的影响,f i=p i0,i从而得出低压下气液平衡关系式为:式中,p----------------体系压力(总压);p i0------------纯组分i在平衡温度下饱和蒸气压;x i、y i-------分别为组分i在液相和气相中的摩尔分率;r i-------------组分i的活度系数;由实验测得等压下气液平衡数据,则可用下式计算不同组成下的活度系数:计算出不同组成下的活度系数:本实验中活度系数和组成关系采用 Wilson 方程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用双循环汽液平衡器测定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数据的方法。
2、了解缔合系统汽—液平衡数据的关联方法,从实验测得的T-p-x-y 数据计算各组分的活度系数。
3、通过实验了解平衡釜的构造,掌握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和技能。
4、掌握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二、实验原理
以循环法测定气液平衡数据的平衡釜类型虽多,但基本原理相同,如图1所示。
当体系达到平衡时,两个容器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这时从A和B两容器中取样分析,即可得到一组平衡数据。
图1、平衡法测定气液平衡原理图
当达到平衡时,除了两相的温度和压力分别相等外,每一组分化学位也相等,即逸度相等,其热力学基本关系为:
L i f =V i f (1)
0i i i i i py f x ϕγ=
常压下,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再忽略压力对流体逸度的影响,0i i p f = 从而得出低压下气液平衡关系式为:
i py =0i i i r p x (2) 式中,p ——体系压力(总压);
0i p ——纯组分i 在平衡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可用Antoine 公式计算; i x 、i y ——分别为组分i 在液相和气相中的摩尔分率; i γ——组分i 的活度系数
由实验测得等压下气液平衡数据,则可用
i y =
i
i i
py x p (3) 计算出不同组成下的活度系数。
本实验中活度系数和组成关系采用Wilson 方程关联。
Wilson 方程为: ln γ1=-ln(x 1+Λ12x 2)+x 2(
212112x x Λ+Λ -121221
x x Λ+Λ) (4)
ln γ2=-ln(x 2+Λ21x 1)+x 1(
121221x x Λ+Λ -2
12112
x x Λ+Λ) (5)
Wilson 方程二元配偶函数Λ12和Λ21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由二元气液平衡数据回归得到。
目标函数选为气相组成误差的平方和,即
F =2221211((j m
j j y y y y ))计实计实-+-∑= (6)
三、实验装置和试剂
1、实验的装置:平衡釜一台、阿贝折射仪一台、超级恒温槽一台、50-100十分之一的标准温度计一支、0-50十分之一的标准温度计一支、1ml 注射器4支、5ml 注射器1支。
2
、实验的试剂:无水甲醇、异丙醇。
四、实验步骤
1、开启超级恒温槽,调温至测定折射率所需温度25℃或30℃。
2、测温套管中倒入甘油,将标准温度计插入套管中,并将其露出部分中间
固定一支温度计,对温度进行校正。
3、查整个系统的气密性,以保证实验装置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用与系统相连的100毫升针筒与系统相连,并使系统与大气隔绝,针筒缓缓抽出一点压力,硅油U型管中的两个液注差不变时(说明系统是密闭的),然后再通大气。
4、实验测定的是常压下的气液平衡数据,实验室大气压值取101.325KPa。
5、常温下测11组异丙醇-甲醇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标准数据。
6、平衡釜内加入一定浓度的无水甲醇-异丙醇混合溶液约20-30ml,打开冷却水,安放好加热器,接通电源。
开始时缓慢加热,冷凝回流液控制在每秒2 ~ 3滴。
稳定地回流约15分钟,以建立平衡状态。
7、达平衡后,需要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并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取气相样品2毫升,测定其折射率,对照标准曲线得出汽相组成。
8、从釜中取出2毫升混合液,然后依次加入同量的一种纯物质2ml,重新建立平衡,实验重复5次。
9、实验完毕,关掉电源和水源,处理实验数据。
五、实验数据的处理
1、绘制异丙醇的标准折射率图
表5-1、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标准数据
序号异丙醇体积分数% 折光率
1 100 1.3718
2 90 1.3675
3 80 1.3670
4 70 1.3645
5 60 1.3620
6 50 1.3550
7 40 1.3539
8 30 1.3458
9 20 1.3449
10 10 1.3365
11 0 1.3298
根据表5-1的数据,以异丙醇所占的体积百分数为横坐标,折射率为纵坐标,作图出直线图,如下:
由拟合的图形数据可得一直线方程:y=0.000405x+1.33416
2、计算混合液两相平衡的组成
根据异丙醇与折射率的直线关系式,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两项平衡时异丙醇的体积分数。
例如:
第一组:气相折射率为1.3551,则代入上式:y=51.70%
液相折射率为1.3590,则代入上式:x=61.33%
表5-2、混合液两相平衡的体积分数
3、计算不同平衡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表5-3、A 、B 、C 常数表 组分 A B C 无水甲醇 7.20587 1582.271 239.726 异丙醇 6.86634
1360.183
197.593
异丙醇和甲醇在平衡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根据安托尼公式来计算,即
序号 温度/℃ 气相折射率 气相异丙醇的体积分数y 1 液相折射率 液相异丙醇的体积
分数x 1 1 75.3 1.3551 0.517 1.3590 0.6133 2 75.8 1.3568 0.559 1.3620 0.6874 3 76.4 1.3610 0.6627 1.3643 0.7441 4 76.8 1.3622 0.6923 1.3649 0.7590 5
77.0 1.3635 0.7244 1.3651
0.764
lg(Ps/Kpa)=A-B/(C+t/℃),就可以求出各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具体数值如下表:
表5-4、平衡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温度/℃ 异丙醇的饱和蒸汽压0
1P /Kpa
甲醇的饱和蒸汽压02P /Kpa
75.3 76.21 152.47
75.8 77.82 155.31 76.4 79.8 158.74 76.8 81.15 161.06 77.0 81.83
162.26
4、计算目标函数
假设两个配偶系数分别为:∧12=0,∧21=1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子:
ln γ1=-ln0.6133-0.3896=0.1022,则γ1=1.1076 ln γ2=x 1=0.6133,则γ2=1.8465 已知:总压P=100Kpa 根据公式(3)计算,则:
y 1=1.1076*0.6133*76.21/100=0.5177 y 2=1-0.5177=0.4823 同理,可得如下表: 表5-5、各组分在平衡温度下的气相组成 序号 温度/℃ ln γ1 γ1 y 1 ln γ2 γ2 y 2 1 75.3 0.1022 1.1076 0.5177 0.6133 1.8465 0.4823 2 75.8 0.0622 1.0642 0.5693 0.6874 1.9885 0.4307 3 76.4 0.0397 1.0405 0.6178 0.7441 2.1045 0.3822 4 76.8 0.0348 1.0354 0.6377 0.7590 2.1361 0.3623 5 77.0
0.0332
1.0337
0.6462
0.764
2.1468
0.3538
目标函数选为气相组成误差的平方和,即:
F=2
221
211((j m
j j y y y y ))计实计实-+-∑=
=0.0224
5、绘制实验值和计算值的温度-气相组成图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1、本实验的两个组分的实验值是根据异丙醇的标准曲线上对应的折光率读出的,而异丙醇与折射率的关系是通过软件拟合的,从图上点的分散情况可以知道它并不是标准的直线关系。
但是实验值总体上都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故可以认为该实验是比较合理的。
2、本实验从数据结果上来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造成这些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
1)、实验注射样品液时,注射速度控制不当,或者注射时有液体损失,2ml 的样液量只是估读的,就会使组分折光率的测定值有偏差;
2)、本实验达到平衡的表现是温度稳定在某一值,若发现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即可判定已经达到气液平衡,而这个温度是我们自己肉眼来判断的,就比较得不准确。
3)、本实验在温度读数时存在误差;用阿贝折射仪读折光率的大小时也会因为人的因素而存在误差,且读数时由于液体的挥发也会使数据不够准确;
4)、人为的操作不当,以及仪器本身的损坏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八、思考题解答
1、实验中怎样判断气液两相已达到平衡?
答:如果该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且压力保持平衡,就可以判断气液两相已达到平衡。
2、影响气液平衡测定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阿贝折射仪仪器本身读数时的误差;针筒取样时存在的误差;气液平衡时间的判定;实验器材气密性的误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