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2017新传真题
华科新闻与传播真题

17年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一、简答题(12分*5)1、群体传播对群体规范的作用2、施拉姆的贡献3、1970年以来新闻新秩序运动中,发展中国家的新闻新秩序理想4、制播分离对电视媒体经营的意义5、媒介审判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二、论述题1、从流言的角度来说,群体行为中信息流的特点(30分)2、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及其在历史中的意义(30分)三、材料:有一个男的是网约车司机也是直播博主在车里装了隐蔽摄像头,在没有跟乘客说明的情况下对乘客和谈话内容进行直播。
有16万的人参与观看。
(30分)1.根据材料分析男子网络直播的行为是否侵权。
结合新闻侵权构成要件分析。
2.谈谈网络直播出现侵权问题如何规范?17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报道策划(40分)材料:房屋限购限贷2016年国庆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厦门、苏州、合肥等城市的房价涨幅厉害,政府纷纷提出提高首付比例或者限制贷款或者禁止购买第三套房政策,调控楼市。
写一篇关于“房屋限购限贷的市民意见”的报道策划。
要求:有话题切入,报道模版设计、采访问题、深入方向报道重点。
二、消息改写(50分)要求:用倒金字塔结构材料:树旅行创始人宋宇鹏,中秋各地的人造“月亮”。
材料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树旅行的创始人的一个专访,讲述了创办树旅行的过程和对树旅行的理解以及一个中秋的特色活动,3D打印的月亮灯。
第二部分:人造月亮成为流行,各地巨型月亮引围观。
第三部分:人造月亮起源来自法国一个艺术家构想,又说美国某计划提到过,由月亮飞船引发了超薄膜反射月亮的事情。
【网络传播方向】选做1.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新闻网站如何加强舆论引导?(15分)2.知乎类知识分享模式的影响因素(20分)3.以网络直播为例,谈谈网络传播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25分)16年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一、报道策划(本大题共1小题,40分)以山东青岛“天价虾”事件为切入点,针对各地旅游景点宰客乱象以及治理方法做专题报道,要求拟定报道计划,在报道中加入对新媒体的运用。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业务)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业务)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 4. 案例分析题1.纯净版面(北大2012年研)正确答案:纯净版面是指简洁朴素、整齐简单的版面。
这一概念由报纸版面专家马里奥.加西亚提出。
它是20世纪末报纸版面设计中出现的一种趋势。
“纯净版面”上对于版面元素的应用十分单纯,奉行“少即是多”的美学观念。
它的作用和目的在于使读者目光能很直接地投向新闻及图片本身,提高了可读性和易读性,帮助读者最便捷地获取信息。
《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版面设计是“纯净版面”的代表。
涉及知识点:新闻业务2.长栏与破栏(厦门大学2007年研)正确答案:长栏与破栏是变栏的两种形式。
版面除了采用基本栏之外,有时还采用变栏,即以基本栏为基础而演化出来的栏。
变栏有两种:一是长栏,即宽度是整倍数于基本栏的栏,如两栏、三栏等;另一种是破栏,即宽度是非整倍数于基本栏的栏。
破栏可以大于基本栏,如3破2、5破2等,也可以小于基本栏,如2破3等。
目前中国对开报纸采用的都是8栏制,基本栏已经比较小,所以小于基本栏的破栏用得很少。
涉及知识点:新闻业务3.专刊(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正确答案:专刊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所设的栏目或编辑的特刊。
专刊是以特殊的方式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先进思想的手段。
专刊是读者深入了解外界重要变动的窗口,是传播各类知识的课堂。
专刊可以丰富读者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专刊是各大报纸突出报纸个性的手段,是报纸联系读者的重要纽带。
按照选材范围、题材性质、内容配置的结构方式以及表现方法等综合因素分类,专刊有新闻性专刊、学术性专刊、服务性专刊和社会性专刊等。
涉及知识点:新闻业务4.版面语言(清华大学2018年研;天津师大2015年研)正确答案:版面语言是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
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布局结构。
2017年 华中科技大学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17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4)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科目之一。
旨在检验考生新闻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察学科范围1.必考范围:新闻采访、新闻报道写作2.选考范围:新闻评论、电视实务、网络传播、广告实务(备注:选考的四个部分中由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择相应的部分)三、考试形式与答题时间(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内容比例与试卷结构(一)必答部分包括下列内容(占总卷面分数的60%)新闻采访、新闻写作60%(二)选答部分包括下列内容(占总卷面分数的40%)在新闻评论、电视实务、网络传播、广告实务4部分内容中,选其中1部分答题,占总卷面分数的40%(三)题型简答题写作题分析论述操作(四)参考书目1、必答部分: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何志武:《《新闻采访》(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2、选答部分新闻评论方向: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版.广播电视专业方向:石长顺:《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郭小平:《视听新媒体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网络传播方向:网络传播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主编:钟瑛;副主编:罗昕、张军辉、范梦娟广告实务方向: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陈先红著《现代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一、新闻采访第一章采访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涵义及其特点第三章采访与新闻事实新闻事实的类型和特点;把握新闻报道的度;新闻采访的时机。
华南理工大学_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12--2017年_考研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新闻与传播(专硕) 共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诽谤 2.新闻真实 3.受众 4.传播流 5.镜中我 6.香农-韦弗模式 二、简答(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1.从案例出发说说你对宣传的认识。 2.如何理解人内传播? 3.大众传播具有哪些重要特点? 4.“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假说的看法。 5.结合案例分析信息的近用(access to)权。 6.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的理论要点。 三、论述(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人认为“技术改变了一切” ,有人认为“技术带来了 更大的不公平” ,你对于这些意见有什么看法,试结合实例分析。 2.试从新闻客观性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谈谈该理论之于中国当前新闻业的意义。 3.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微信传播模式及其利弊。 页
第1 页6Fra bibliotek7华南理工大学 201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新闻学;传播学 本卷满分:150 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小计 30 分) 1、 新闻真实性 2、 新闻选择 3、抽样调查 4、休眠效果 5、品牌定位 STP 步骤 6、品牌叙事
第
1 页
823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新闻传播学 共 1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诽谤 2.新闻真实 3.受众 4.传播流 5.镜中我 6.香农-韦弗模式 二、简答(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1.从案例出发说说你对宣传的认识。 2.如何理解人内传播? 3.大众传播具有哪些重要特点? 4.“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假说的看法。 5.结合案例分析信息的近用(access to)权。 6.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的理论要点。 三、论述(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人认为“技术改变了一切” ,有人认为“技术带来了 更大的不公平” ,你对于这些意见有什么看法,试结合实例分析。 2.试从新闻客观性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谈谈该理论之于中国当前新闻业的意义。 3.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微信传播模式及其利弊。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真题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负反馈调节
2、电紧张电位
3、通气/血流比值
4、牵涉痛
5、回返性抑制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动作电位特点
2、简述影响气道阻力的重要因素
3、简述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兴奋后的效应
4、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及形成机制
5、胃酸缺乏病人消化不良的机制
6、简述腱反射的发生过程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家兔颈总动脉放血20%后,体液系统如何调节血压?
2、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3、当吸入空气中CO2分压增高时,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试述机制。
新闻传播理论 主要考点及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6分,共计30分)1.“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
2.“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对外来刺激表现出了一种本能反应。
经过群体感染的过程,一种情绪、一个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3.“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J.W.赖利和M.W.赖利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提出一个系统模式。
该系统模式具有: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④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的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的关系等特点。
4.“知沟”: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
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5.“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6.“5W模式”: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即五W传播模式。
武汉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专硕真题

武汉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专硕真题
专硕334专业综合能力
一、辨析题
1.传播以及传受双方建立理解的前提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又共通的理解。
但传播者的符号化过程与接收者的符号解读过程是两个独立的过程,难以形成对符号意义的共识。
因此,传受双方的误解是不可避免的。
请辨析这一观点。
2.所谓大众媒介,指的是利用特定的技术手段面向不确定的大规模人群进行传播的媒介。
网络媒体常常被用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因此,网络媒体不是大众媒体。
请辨析这一观点。
二、论述题
新京报停刊,关于纸媒发展的两种设想:(1)融合发展(2)纸媒消亡。
结合媒介发展史,谈谈你对媒介形态演变与变化的思考。
三、分析题
1.魏则西事件为背景,分析伪信息传播的动因、社会影响及应对之策。
2.结合国内和国际报道中都存在媒介内容的偏见问题(女性、农村、发展中国家),谈谈你对媒介偏见的理解。
专硕440专业基础(新闻方向)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价值
2.新闻线索
3.传播符号
4.议程设置
5.网络传播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性是新闻的灵魂?
2.新闻采访策划的方法和作用。
三、论述题
1.大数据时代,财经新闻报道的数据如何更形象化和生动化?
2.媒介融合下新闻真实性的形态如何变化?
四、业务题
1.围绕一则关于北京电信诈骗的材料,写一篇500字的评论。
2.将上述材料改写成消息。
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一、名词解释
1.数据新闻
2.舆论
3.拟太环境
4.察世俗
二、简答
1.报刊责任理论以及对我国新闻业的启示
2.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特点
三、内在联系分析,二选一
1.评析新闻作品
2.一个表格:左边是主流媒体对环境污染、医疗等问题的报道数量;右边是人们对这些议题的认知顺序。
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
四、论述,二选一
1.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业态对经典新闻传播理论的挑战和机遇
2.涵化理论对形成社会共识的影响写作:消息改写评论:毕业生就业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科2017新传真题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必答部分(90分)
1、报道策划题(40分)
材料:房屋限购限贷。
2016年国庆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厦门、苏州、合肥等城市的房价涨幅厉害,政府纷纷提出提高首付比例或者限制贷款或者禁止购买第三套房政策,调控楼市。
写一篇关于“房屋限购限贷的市民意见”的报道策划。
要求:有话题切入,报道模板设计、采访问题、深入方向报道重点。
2、消息改写(50分):明确要求用倒金字塔结构
材料:树旅行创始人宋宇鹏,中秋各地的人造“月亮”。
材料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树旅行的创始人的一个专访。
讲述了创办树旅行的过程和对旅行的理解以及一个中秋的特色活动,3D打印的月亮灯互相认识。
第二个部分是人造月亮成为流行,各地巨型月亮引围观。
第三部分是说人造月亮起源来自法国一个艺术家构想,又说美国某计划提到过,由月亮飞船引发了超薄膜反射月亮的事情。
二、选答部分(60分)
1、网络传播方向
(1)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新闻网站如何加强舆论引导?(15分)
(2)知乎类知识分享模式的影响因素。
(20分)
(3)以网络直播为例,谈谈网络传播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5)
2、新闻评论方向
(1)简答
a、新闻评论选题的原则
b、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有哪些变化?
(2)评论写作
材料:间隔年,大学生慢就业。
类似国外的间隔年,毕业不直接找工作,而是先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自己创业。
3、广告语公关方向
(1)广告部分
材料:讲述了papi酱拍卖广告的来龙去脉。
问题:
a、2200万广告是否值得?
b、网红经济是什么?影响网红广告的价值因素有哪些?
c、以自己朋友圈、微博等为例,设计广告策略。
(2)公关部分
材料:魏泽西事件始末
问题:
a、你怎么看待这个危机公关,然后危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b、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c、有人说危机公关就是洗白,你怎么认为,你的危机公关观是什么?
4、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方向
(1)简答:叙论型电视节目的报道模式
点评:基础题。
(2)分析:真人秀《学徒》
点评: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学徒》,这个时候毫不犹豫转战网传、公关或者评论方向啊,都很简单。
附录:《学徒》原名为:《The Apprentice》,又译为《飞黄腾达》。
《学徒》(The Apprentice)2004年1月首播,由马克?伯奈特制片公司与特兰普制片公司联合出品,是一个将商业运作技巧作为真人秀竞赛主题的节目。
《学徒》前3集平均收视率为9.4%。
18~19岁观众的收视份额为23%,平均有1910万观众收看,是2003-2004年播出季连续前19周18~49岁成年观众收视率排名第3位,所有观众收视率排名第6位,是NBC新节目播出史上创造了最佳收视率的节目之一。
美国广播公司(NBC)播出《学徒》(TheApprentice)节目,以对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热门节目《生还者》(Survivor)。
(3)论述:真人秀的纪实性与娱乐性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简答题(60分,每题12分)
1.群体传播对群体规范的作用
2.施拉姆的贡献
3.1970年以来新闻新秩序运动中,发展中国家的新闻新秩序理想
4.制播分离对电视媒体经营的意义
5.媒介审判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论述题(60分,每题30分)
1.从流言传播的角度来说,群体行为中信息流的特点
2.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及其在历史中的意义
三、分析题(30分)
材料:有一个男的是网约车司机也是直播博主在车里装了隐蔽摄像头,在没有跟乘客说明的情况下对乘客和谈话内容进行直播。
有16万的人参与观看。
1、根据材料分析男子网络直播的行为是否侵权。
结合新闻侵权构成要件分析。
2、谈谈网络直播出现侵权的问题如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