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动物检疫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动物防疫检疫是指通过对动物进行检疫、隔离、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

以下将介绍动物防疫检疫的基础知识。

一、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虫媒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通过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如交配、咬噬、亲吻等方式传播疫病。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病原体或病毒颗粒传播疫病。

食物传播是指通过食物中的病原体或病毒传播疫病。

虫媒传播是指通过蚊虫等昆虫媒介传播疫病。

二、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检疫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非常重要。

动物疫病的爆发不仅会导致动物的大量死亡和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疫苗接种和卫生管理。

隔离是指将疫病动物与健康动物分开,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消毒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病毒。

疫苗接种是指给动物注射疫苗,增强动物的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卫生管理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的发生。

四、动物防疫检疫的法律法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在我国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管理。

我国动物防疫法是我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基本法律,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动物防疫检疫的组织和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

此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五、动物防疫检疫的国际合作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全球性的工作,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动物疫病的威胁。

国际防疫检疫组织(OIE)是全球动物卫生领域的权威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标准和合作。

各国可以通过加入OIE、参与国际防疫检疫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合作。

六、动物防疫检疫的意义和挑战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检疫知识问答

动物检疫知识问答

动物检疫知识问答1.什么是动物检疫?动物检疫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在动物及其产品进出境时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监管措施。

2.为什么要进行动物检疫?动物检疫的目的是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某些动物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致命性,如果不进行检疫,可能会对人类和其他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3.哪些动物需要进行检疫?几乎所有的动物,在进出口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检疫。

主要包括家畜、家禽、宠物、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等。

4.动物检疫都检查哪些内容?动物检疫主要包括动物的健康检查、疫病的诊断和监测、疫苗接种、边境检查和隔离等措施。

5.动物检疫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动物检疫进行管理。

国际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发布的动物卫生准则是全球动物检疫的参考标准。

6.动物检疫可能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动物检疫可能面临的困难包括:疫病的传播途径复杂,有些疾病很难及时检测到;动物检疫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些疫病可隐藏在动物体内,没有典型症状,难以诊断等。

7.动物进出口的检疫证明有哪些?动物进出口的检疫证明包括健康证明、疫苗接种证明、实验报告等。

具体要求可能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有所不同。

8.动物检疫的过程是怎样的?动物检疫的过程包括检查申报文件、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进行疾病检测、实施隔离和监管等环节。

确保动物和动物产品在进出境时符合相关要求。

9.动物检疫的责任单位有哪些?动物检疫的责任单位包括国家动植物检验检疫部门、兽医站、动物检疫实验室等。

10.动物检疫的措施有哪些?动物检疫的措施包括隔离、疫苗接种、治疗、销毁和消毒等。

具体的措施可能根据疫病的种类和传播途径有所不同。

第四章 动物检疫技术

第四章  动物检疫技术

(四) 隔离检疫和抽样检验 出口动物实施启运地隔离检疫和抽样检验、离境口岸作 临床检查和必要复检的制度。 (五) 运输监管 检验检疫机构对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境动物可以实行监装 制度。 出口大、中动物,货主或其代理人必须派出经检验检疫 机构培训、考核合格的押运员负责国内运输过程的押运。 (六) 离境口岸检验检疫 由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临床检查或者复检。
2、动物宰前检疫的程序 (1) 入场检疫 ① 验收证件,了解疫情; ② 视检、分群; ③ 个别诊断,按章处理; (2) 待宰检疫 (3) 送宰检疫 3、 动物宰前检疫的方法 一般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群体检查:动、静、食态的观察三大环节, 个体检查:看、听、摸、检四大要领。
4、动物宰前检疫后的处理 (1) 准宰:检疫合格的屠宰动物; (2) 禁宰:GBl6548—2006规定的适用对象; (3) 急宰:GBl6548—2006规定的适用对象; (4) 缓宰:需要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或有规定需延迟 宰杀的动物(如注射或饲喂药品后在休药期内),或确认为 一般传染病或普通病,且有治愈希望者,应予缓宰。 (5) 死畜尸:在运输途中或宰前饲养管理期间自行 死亡或死因不明者,一律销毁处理。 5、检疫结果的登记
三、过境检疫 境外动物在事先得到批准的情况下,允许途经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境运往第三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 施条例,检验检疫机构对过境动物依法实施检验检疫和全 程监督管理。 过境动物必须是经输出国(地区)检验检疫合格的,并 有输出国(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动物检疫证书。
第三节
2、要求 (1) 运输动物、动物产品要有检疫证明; (2) 承运人要凭证明承运; (3) 受运输途中的监督检查; (4) 运输途中的兽医卫生要求: (5) 到达目的地时的检疫: 卸车前,先查验有关证明,核对证明所列全部项目无 误后,方可卸车; 对运输工具进行扫除、清洗和消毒。清除的污物和洗 刷的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动物检疫的种类

4  动物检疫的种类

剖检1
• 2、皮肤检疫 检查皮肤完整性和颜色,注 意有无充血、出血、淤血、疹块、水疱、 溃疡等病变。 • 3、内脏检疫
• A胃、肠、肝检查(白下水检查) • B脾、心、肝检查(红下水检查) • C旋毛虫的检疫。左右两侧膈肌脚各取样一 份,每份肉样不少于30-50g,编上与胴体 同一号码,送实验室压片镜检。
业用或销毁。

5、宰前检疫的注意事项
(1)预检后的家畜分圈饲养
(2)对屠畜要进行宰前休息管 理 (3)对屠畜要进行宰前停食管 理 (4)对饲养场地及用具要进行 定期消毒
二、宰后检验

1、概念:是指动物被屠宰后,对
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 程及有关规定所进行的疫病检查。
• ④肾脏的检疫。猪肾位于前3个腰锥 横突的下方。 检查时,应先剥离肾包膜,用钩钩住肾盂部,再 用检疫刀沿肾中间纵向轻轻 划一刀,然后以刀背 将肾包膜向外挑开,观察肾的色泽、形状、大小、 注意有无出血,化脓 等病变。 • ⑤三腺摘除。“三腺”指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 淋巴结。甲状腺位于咽前口处气管的腹侧面,呈 深红色。肾上腺位于肾内侧缘 的前方,长而窄, 表面有钩。甲状腺、肾上腺是内分泌器官,含有 激素,吃多了可引起内分泌激素中毒,病变淋巴 结是病原微生物被阻截积存的部位,吃了易造成 感染和中毒。

2、宰后检验的意义:因动物宰后肉尸、
内脏充分暴露,能直观、快捷、准确地发现其病 理变化,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处于潜伏期、在宰 前难发现的疫病如猪慢性咽炭疽、猪旋毛虫、猪 囊虫等较易检出,弥补了宰前检疫的不足,从而 防止疫病的传播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 宰后检验还可以及时发现非传染性动物胴体 和内脏的某些病变,如黄疸肉及黄脂肉、脓毒症、 尿毒症、腐败、肿瘤、变质、水肿、局部化脓、 异色、异味等有碍肉品卫生的情况,以便及时剔 除,保证肉品卫生安全,使人们吃上放心肉。

第四章--动物检疫技术

第四章--动物检疫技术

2.检查被毛和皮肤
• 被毛检查:健康畜禽的被毛整齐柔顺,洁净而有光泽;不 健康畜禽毛不洁,粗乱无光泽,容易脱落。如患有慢性消 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或外寄生虫病《如癬)时,被毛粗长、 变脆、易脱落。
• 皮肤检查:健康畜禽的皮肤温湿度、弹性、颜色正常且无 其他病变。患病畜禽因疾病不同可能出现皮肤发绀、出血、 坏死、痂皮、痘疹、水疱、脱毛等。如亚急性猪丹毒,皮 肤出现圆形、方形、菱形有热感的红色疹块,指压褪色。
(二)暴发(应急)调查
应急调查——是指动物群体突发某种疫病时所开展的调 查。
这种调查时被动调查,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其目的是诊 断疫情和查明原因。
目的:了解疫病流行全过程以及与流行有关的因素,获 取相关疫病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并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 做出诊断性推理。
暴发调查是诊断性调查和病因调查。
2.感染率:所有畜禽感染数量,包括隐性感染畜禽,占所有被 检查的畜禽总数的百分比。调查统计感染率能客观反映动物群 体被病原污染情况,特别是在发生某些慢性疫病(如结核、布 病等)时,做感染率调查统计对疫病净化有实群体中某病的患病动物数占 该群体动物总数的百分率。
★起立敏捷,行动灵活,走跑时摇头摆尾或上卷尾。遇驱赶, 随群前进,不断发出叫声。
★饿时叫唤,饮喂时抢食,大口吞咽有响声且响声清脆,全身 鬃毛随吞食而颤动。
健康猪
健康猪
健康猪
2.病 猪
★精神萎靡,离群独立,全身颤抖或头颈歪斜。 蜷卧,不愿起立。被毛粗乱无光,鼻盘干燥,眼有 分泌物,肷窝凹陷。行动迟缓,步态踉跄,跛行或 出现神经症状。
★食欲下降,懒于上槽,或只吃几口就退槽,有 些只闻而不食,亦有的食欲废绝。排泄物异常。 多有体温异常。
病猪
病猪
病猪

《动物检疫学》课程笔记

《动物检疫学》课程笔记

《动物检疫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动物防疫与检疫的认知1.1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定义和目的动物防疫与检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动物病理学、动物毒理学、动物疫病、动物卫生和动物临床诊断等多个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诊断、检验、控制和治疗动物疫病,如禽流感、动物瘟疫等。

此外,它还包括动物性食品的检验与检疫,以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的检验。

1.2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与检疫对于维护动物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可以减少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降低经济损失,保护人类健康。

此外,动物防疫与检疫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3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原则动物防疫与检疫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防治等综合性防疫措施,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 早期发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动物疫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快速反应:对动物疫病疫情做出快速反应,采取隔离、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 科学防控:根据动物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1.4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内容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内容包括:- 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检验、控制和治疗;- 动物性食品的检验与检疫;- 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的检验;- 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 防疫计划与防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兽医消毒技术;- 免疫接种技术;- 药物防治技术;- 动物疫病净化技术;- 重大动物疫情处理技术;- 动物检疫技术;- 动物生产与流通环节检疫;- 主要动物疫病检疫。

1.5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法律法规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法》、《兽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组织管理、职责权限、技术规范、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为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动物检检疫基础必学知识点

动物检检疫基础必学知识点

动物检检疫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动物检疫的目的和重要性:动物检疫是防止动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并确保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动物传染病的分类:动物传染病可分为传染性病原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病原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引起。

3. 动物检疫法律法规:各国都有相关的动物检疫法律法规,确保动物产品的安全和贸易的公平。

4. 动物检疫的常见措施:动物检疫常见的措施包括检疫封锁、隔离检疫、卫生监督、检疫证明、撤销检疫等。

5. 动物检疫证明和出入境规定:动物检疫证明是出入境动物产品必须的文件,规定了携带动物产品的相关要求。

6. 动物携带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动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源、物体传播等途径传播疾病,预防措施包括强化卫生管理、接种疫苗、消毒、隔离等。

7. 动物检疫的重要工作:动物检疫包括动物疫病监测、疫病防治、宣传教育等工作,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8. 国际动物检疫组织(OIE):国际动物检疫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旨在促进动物的健康和福祉,并协助国家制定和实施动物检疫措施。

以上是动物检疫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检疫工作及其意义。

动物检疫检验知识

动物检疫检验知识

动物检疫检验知识1.能够被细菌直接利用的成分是氨基酸。

2.家禽副伤寒多发生于幼禽,该病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3.病毒囊膜的主要成分是类脂。

4.在特定培养条件下细菌的毒力减弱,这种变异称毒力变异。

5.补体结合试验的结果为阴性应表现溶血现象。

6.宰前检验如果发现有结核病可疑时,应进行结核菌素点眼或皮内注射加以诊断。

7.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是最后一个传染源死亡后经过该病最长的潜伏期无新发病例且畜群血清学检查为阴性。

8.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具有周期性的原因是畜群免疫力的变化。

9.猪宰后剖检颌下淋巴结,重点检查猪炭疽病,其病变特点为颌下淋巴结呈现樱桃红色(砖红色)。

10.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是营养物质、温度、氢离子浓度、渗透压。

11.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常用的接种方法是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12.禽霍乱常可因外源性感染而发病。

13.鸡新城疫I系弱毒疫苗的接种对象是2个月龄以上鸡。

14.鸡痘蛋白明胶活毒疫苗(鸽痘苗)接种后5~8天,应逐只检查接种效果。

15.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常用的接种方法是滴鼻或点眼或饮水免疫。

16.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可用来预防MD。

17.鸭瘟鸡胚化活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各日龄鸭。

18.皮肤型禽痘临场检疫特征为痘疹,粘膜型禽痘临场检疫特征为流鼻汁和呼吸吞咽困难。

19.运载一般传染病动物及产品车船可用2%漂白粉消毒。

20.放线菌采取病料是破溃病灶。

21.抗体的主要存在部位为血清。

22.鸡新城疫属一类动物疫病。

23.羊体表检查淋巴结主要是肩前淋巴结。

24.凡经宰前检验确诊为狂犬病、炭疽等恶性传染病的,应禁宰。

25.家畜屠宰前检验确诊为布氏杆菌病等一般性传染病的,均要送往急宰间急宰。

26.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病原微生物、易感动物、传播途径。

27.败血症肉尸的特点是肾充血、髓质呈紫红色。

28.病畜死后,尸体禁止剖检的是炭疽病。

29.兔李氏杆菌病的临场检疫特征一般为突然死亡。

30.患部叩诊出现鼓音的,可能是黑腿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学检测 疫病 名 称 检测方法 数量 时限 检测方法 抗体检测 备注 数量 时限
高致病性禽流 感
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 治技术规范》、《高致 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GB/T18936)、《禽流 感病毒RT-PCR试验方法》 (NY/T772)
30份/供体 栋舍
调运前3 个月内
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 治技术规范》、《高致 0.5%(不 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GB/T18936)、《禽流 少于30份) 感病毒RT-PCR试验方法》 (NY/T772) 见《新城疫防治技术规 范》、《新城疫诊断技 术》(GB/T16550) 无
疫病名称 病原学检测 抗体检测
检测方法
见《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口蹄 疫诊断技术》 (GB/T18935)
数量
100%
时限
调运前3个月内
检测方法
见《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口蹄 疫诊断技术》 (GB/T18935)
数量
100%
时限
调运前1个月 内
备注
口蹄疫
抗原检测阴性,抗体 检测符合规定为合格
猪瘟
30份/供体 栋舍 30份/供体 栋舍
调运前3 个月内 调运前3 个月内


小鹅瘟



禽白血病
见《J-亚群禽白血病防治 技术规范》
30份/供体 栋舍
调运前3 0.5%(不 ELISA(J抗体、AB抗体) 个月内 少于30份)
调运前1 个月内
禽网状内皮组 织增殖症



ELISA
0.5%(不 少于30份)
二、动物检疫的特点
(一)法定性(法定的主体、法定的人员、 法定的标准和办法、法定的检疫对象、法定的处 理办法) (二)强制性(实行主动报检制度) (三)权威性(官方兽医任命就取得了法律
三、动物检疫员的岗位职 责
(一)熟悉动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掌握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技术。 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和考试考核,提高业务素质,在工作中要秉公执法、不徇私 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调运前1 个月内
检测结果阴性 为合格
实验室检测疫病种类
种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猪圆环病毒病、布鲁氏菌病。 种牛: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副 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 种羊:口蹄疫、布鲁氏菌病、蓝舌病、山羊 关节炎脑炎。 奶牛: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牛 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100%
调运前3个月内
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GB/T 18090)
100%
调运前1个月 内
抗原检测阴性,抗体 检测符合规定为合格
见《猪圆环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试验方 法》 (GB/T 21674)
100%
调运前3个月内



抗原检测阴性为合格
布鲁氏菌病



见《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GB/T18646) 见《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动 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
检查内容:
本检疫对象(检疫疫病)的主要症状为主,其他 疫病也要认真检查。
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反刍动物产地检 疫规程》要求开展临床检查外,还需做下列疫 病检查:

发现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产仔数少、流产、 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发育不正常胎等症状的, 怀疑感染猪细小病毒。
发现母猪返情、空怀,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 木乃伊等,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等症状的,怀 疑感染伪狂犬病毒。 发现动物消瘦、生长发育迟缓、慢性干咳、呼 吸短促、腹式呼吸、犬坐姿势、连续性痉挛性
100%
调运前1个月 内
免疫动物不得向非免 疫区调运,且检测结 果阴性为合格
结核病 副结核病



100%
调运前1个月 内 调运前1个月 内
检测结果阴性为合格



见《副结核病诊断技术》(NY/T 539)
100%
检测结果阴性为合格
蓝舌病
见《蓝舌病病毒分离、鉴定及血清中 和抗体检测技术》(GB/T 18089)、 《蓝舌病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操作规程》 (SNT 1165.2)
第四章 动物检疫基本知识 内 容 提 要
动物检疫的范围、分类和对象
动物检疫的方式和方法 动物检疫的处理
一、充分认识检疫规程在检疫工 作中的意义
动物检疫规程,就是动物检疫人员在
动物检疫工作应遵循的“规则+流程”,其 内容包括了适用范围、检疫范围、检疫对 象、检疫方法、检疫程序、判定标准、结 果处理方式、检疫记录以及及检疫资料保 存等内容。是农业部依照《动物防疫法》、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或授权制定





申报检疫采取申报点填报、传真、电话等方式申报。采用电话申报的,需在 现场补填检疫申报单。
2、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
资料: 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 格证》和养殖档案。 查看散养户的防疫档案。 畜禽标识: 指猪、牛、羊耳标。
3、临床检查
检查方法:
先群体检查,后个体检查。
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扩大抽检数量。
( (二)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在执行任务时应衣装整洁、佩戴标志、持证上 岗、带齐检疫工具、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三)检疫员要依法行政,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检疫对象的检疫项目, 依照检疫程序按检疫标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检疫,对检疫结果负责。
(四)在工作中按积极宣传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对 动物防疫、检疫的认识和遵守动物防疫和检疫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1、申报受理
检疫申报: 《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动物 检疫管理办法》规定货主应主动申报检疫。检疫 是依申请的行为,申请后才有检疫行为。
检疫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
申报受理:
先申报,后受理。不受理,一定要说明原因。 如有疫情、国家规定不能调运等。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2010 第八条 下列动物、பைடு நூலகம்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
见《猪瘟防治技术规范》、《猪瘟检 测技术规范》(GB/T16551)
100%
调运前3个月内
见《猪瘟防治技术规范》、《猪瘟检 测技术规范》(GB/T16551)
100%
调运前1个月 内
抗原检测阴性,抗体 检测符合规定为合格
高致病性猪 蓝耳病
猪圆环病毒 病
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GB/T18090)
7. 检疫记录

检疫申报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指导畜主填 写检疫申报单。 检疫工作记录。检疫工作记录,详细登记畜主 姓名、地址、检疫申报时间、检疫时间、检疫地 点、检疫动物种类、数量及用途、检疫处理、检 疫证明编号等,并由畜主签名。


检疫申报单和检疫工作记录应保存12个月以上。
第一节 动物检疫范围、分类和对象 一、动物检疫范围

5、结果判定 ①合格 ②不合格 6、处理
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 1.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 2.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检疫对象以外 动物疫病,影响动物健康的; 3.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怀疑为重大动 物疫情的;
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
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1.经检疫确定患有检疫对象的动物、疑似动物及染 疫动物产品为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应做好防疫 消毒和其它无害化处理,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予 以销毁。 2.若发现动物、动物产品未按规定进行免疫、检 疫;无检疫证明;检疫证明过期失效的;证物不符, 应进行补免、补检或重检。
申请人


未发现可疑症状
省、市、县级动物 防疫检疫(卫生)站
合不 格予 证办 产 地 检 疫
症发 状现 可 疑 检疫合格
合出 格具 证产 地 检 疫
实验室检验
检疫不合格
不合格
检疫处理
合格
四、检疫程序
1、申报受理 5、结果判定与出证
2、查验资料及畜禽 标识
6、处理
3、临床检查 7、记录
4、实验室检测
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 疫。


(二)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 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
(三)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 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 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第九条 合法捕获野生动物的,应当在捕获后3天内向捕获地县级动物卫生监 督机构申报检疫。 第十条 屠宰动物的,应当提前6小时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急宰动物的,可以随时申报。 第十一条 申报检疫的,应当提交检疫申报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运 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还应当同时提交输入地省、自治 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批准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进出境动 物检疫是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于1991年10月颁布, 1992年4月正式实施,一共八章五十条。主要内容 包括: 1、立法宗旨
–为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 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调运前1 个月内
1.非雏禽查本 体;2.抗原检 测阴性,抗体 检测符合规定 为合格
新城疫



0.5%(不 少于30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